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鲁迅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鲁迅的故事

篇1

以下为一则关于鲁迅的幽默小故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方法与过程:朗读、小组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2、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

4、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三、再次默读,思考交流。

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旧迎新,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小组交流。

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1、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

2、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3、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1、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2、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1、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

2、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学习新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

(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笑谈“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篇3

看完鲁迅先生的《故乡》,我顿时觉得有些失落。鲁迅的儿时好朋友闰土,经过漫长的时间不见,竟与鲁迅存在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刚要与闰土再见面时,鲁迅是多么期待!而使他沉在心中多年美好的记忆又从新浮起。可见到闰土后,却发现闰土与他疏远了,鲁迅感到非常难过,也为这个间隔而感到失望。

我想,闰土也并没忘记和鲁迅儿时的快乐时光,只是他觉得不能像儿时那样“不懂事”,他们有着阶级的差异,在那时,他们有着大人们所没有的天真。仔细品味他们的话,小时候的“闰土哥”“迅哥儿”以及长大后的“闰土哥”“老爷”这其中有着多么微妙的变化啊!变的是闰土,他忘记了童年的真诚的友谊,这样,他就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

在我的抽屉里,有一张全家福,是在我五岁时候在家乡照的,在这张照片里全家都站着台阶上,唯有我一人坐在最前面坐着哭,这是多么戏剧的一幕!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小时候我在家乡,没几天就和一个小孩混熟了,当我们要去照全家福时,我想带他一起去,大人们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他和我不是亲戚。但是我偏要带他去,最后我被大人们硬拉到那里,而我的伙伴也被他的父母留在家里,在照相的时候我坐着大哭,偏不站起来。于是,这一幕就被留在了相片里。后来听大人们说起这个故事,我暗自冷笑,没想到那时的我竟会这么“仗义”。

有一次,爸爸想带我去见这个儿时的伙伴,我提不起兴致,更不想去见他。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的我对于这个儿时的伙伴,早已不认得了,虽然这在我的脑海有留下几个残碎的模糊的画面,但我们也好像有一道看不见的墙给挡住了。这比起鲁迅来,我真感到惭愧。我就如后来的闰土,但我可以猜出,就算现在见面,他也不认得我了,两人见面,还能像小时后那无话不谈吗?

篇4

小的时候,从《三味书屋》中认识了鲁迅,当时他的“早”的精神一直让我当成座右铭。鲁迅把“早”刻在了桌上,我便把“早”刻在了心里。从那之后,“早”就一直影响着我。什么事都赶早,更不愿落后。这也是鲁迅给我受益非浅的启示。也是从这里,我开始接近他。

作为一个文学家,从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就开始了他一切的不平凡。读他的文章,我感到了文学的深沉,仿佛看到他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支沉甸甸的笔,怀里揣这一颗沉甸甸的心。

鲁迅出身于一个落没的封建家庭,生活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统治下。这也就使他写出的文章大多以同情人民,讽喻社会现实为中心。他使一个有思想有素质的人,他〈〈彷徨〉〉政府的无能、腐败〈〈呐喊〉〉着,期盼美好的生活。他有坚定的反抗和争取的意识,但力不从心,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所以他毅然握起笔,写下了鲜血淋漓的旧中国历史,无不让人血泪纵横。

篇5

曲折的走廊,精美的雕刻和美丽的假山碧波粼粼的湖水为鲁迅提供了绝美的观光美景。那时的美景可能已经为鲁迅的创作埋下了伏笔。绝美的文句和诗情画意的创作灵感,在这时恐怕早已深刻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谈起古典的三味书屋,这可真是一个真正的书香之地,夫子的戒尺,极富古典化的古画把这小小的私塾衬托得更加可爱,鲁迅的迟到换来了夫子的戒尺,而课桌却受到了惨痛的雕刻,还好,那时还没有损害课桌椅需要赔偿的规定,那个”早”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了历史的辉煌见证,是否能在博物馆里留有一席之地,还在讨论当中。

不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都为鲁迅童年提供了物证,鲁迅的童真幻想得以重现。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 文章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回忆起我的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小时候,在田野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花一会儿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篇6

今年,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更换了一些课文,其他作家的文章被更换,似乎没有引发多大异议,但鲁迅文章的消失却引发舆论议论纷纷。尽管出版社作出解释,只是七年级上册去掉了鲁迅文章,其他年级的课文中都还有。“鲁迅退出语文教材”其实是个伪话题,但吊诡的是,这个伪话题在当下却是个真话题,网络上也由此展开了“你支持教材删除鲁迅文章吗”的调查,许多人都参与其中,一时间莫衷一是。鲁迅文章究竟应不应该退出中学语文课本,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

鲁迅不可以退出语文教材

叶 开

在现代文学史里,作家是有座次的。“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很严格,轻易不能随便调动。

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替换,这样的事情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不是说原来的教材比新修订的好,而是“排座次”的观念在作祟。教材编写环境如果正常,现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都应该平等地纳入考量。

语文教材体现的是思想教育,文学性考量从来都是退居二线。因此,即便小说已经成了文学中的最大类,可入选教材的作品太多了,如法国儿童文学大师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样不朽的杰作,如老舍的《猫城记》这样的本土名作,随便选入一两章,都是美妙的。但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却是所谓“记叙文”“议论文”之类的东西占据着最大篇幅。鲁迅过去被选入教材的作品大多不是他的杰出代表作,只是编写者用来体现某个单元的中心思想的道具而已。教材编写者把自己杜撰出来的理解标准用来压制学生的个人阅读感受,人为地把文章弄“深刻”了来吓唬学生。

鲁迅的作品是第一流的,语言也是第一流的。过去我支持减少他的作品数量,但全面退出则让人“惊诧”――那些“篡”了他的位子者,不仅不高明反而很糟糕。除读者熟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文章外,鲁迅杰出的作品集《故事新编》里很多精彩篇目如《眉间尺》等,都可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教材编写者也不必弄块叫做“深刻”的石头来给学生使绊子,而显示自己的高级品位。中小学生完全可以兴致勃勃地读完这个故事,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理解这个故事。教师也不必装出高深的面目来告诉学生非要以某种标准理解鲁迅。

鲁迅的全面退出,是教材编写者的怯懦和无品,也寓示着当代社会的思想混乱仍需漫长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

鲁迅文章被删,你急什么?

彭 健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风筝》被删了,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则代替了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这一变动经媒体曝光后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甚至有人开始怀念鲁迅。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恐怕远不是“作家”二字所能概括的。有人喜欢鲁迅,因为他够革命、敢批判,一针见血,“一个都不宽恕”。有人不爱鲁迅爱,因为在他们看来,今日之中国更需要改良、宽容和温厚。而面对靡靡之音泛滥、批判之声式微的现实,亦有人担心鲁迅的退出是一个不妙的信号。

语文教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会通过精选的课文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文的难易除了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外,还应具有精准的价值指向,人们乐于从其微妙的变化中窥探社会乃至国家变化之微妙,也就可想而知。

仔细读了读鲁迅的《风筝》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感触很不一样。我不想给出文章孰优孰劣的判断,但却愿意分享一下“意外的收获”。在搜索《风筝》一文时,看到了这样一段教案内容: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旧中国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而在《秋天的怀念》一文后面,则有以下关于史铁生的文字:史铁生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前面的文字让人感觉熟悉无比却浑身不自在,后面的文字则让人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谈及鲁迅的文章被删一事,有一种观点认为,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初中生的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多停留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什么年龄进行什么的阅读。对于这种看法,我不反对前半部分,也不赞同后半部分。中国的语文课本内容,有些确实刻板无趣,不够鲜活新颖,但即使是中学生,也不一定只适合停留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

譬如美国的语文教材就很难,课本内容包括“论公民的不服从”“葛底斯堡演说”“不满、觉醒与反抗”等,推荐的书目则多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十二怒汉》《独自和解》一类。回到我们自己语文课本内容的设置上,或许某一位作家的入选和退出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入选的文章能够饱含更多指向公民权利、批判精神、人情人性的元素,和关切现实、合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一些人之所以为鲁迅的《风筝》被删着急,大概也与此有关。

为何对鲁迅文章的去留念念不忘

时言平

最近,关于鲁迅文章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议论异常火热。事实上,这种“为了忘却的纪念”,伴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循环反复地发生。

投枪般凶猛的文字,匕首般犀利的思想。某种意义上而言,鲁迅是几代国人批判精神的启蒙者。尽管教材中,曾有《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这些史上的政论经典,但对于民众而言,这些文绉绉的话语,不如鲁迅的白话文批判来得淋漓痛快。

人,总是要有点批判精神的,此所谓有态度的人生。当然,这种态度并不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喜恶、对生活的抱怨、在蜚短流长的是非议论之中,这种态度是基于价值观和信仰以话语批判参与公共事务。鲁迅的文章从具有强大启蒙功效的教科书中删除,难免令人忧虑:这种批判的精神是否会随着鲁迅文章的删除而遗失。

这种担忧,折射的是特定环境下某种圆滑的本质。他们希望通过教科书的传承,借鲁迅这个榜样,留下批判的种子,让后辈去完成未竟的愿望。带着镣铐的舞者,不想着去挣脱枷锁寻求自由,反而幻想着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的夙愿,这种遗愿式的期待,散发出某种懦弱的气息。如果每一代人的批判精神都寄存在教科书的鲁迅文章里,那对于社会的改变会有多大的意义?

公民态度的激活,从来都不是靠一个勇于批判的人物和一些批判的文章来完成的。在为教学大纲限制的“中心思想”的引导下,鲁迅的批判精神指向的永远是他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在鲁迅批判的勇气和精神下血脉贲张,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或刻意回避批判的目标,那无异于精神上的自渎。任何时代,总不会少了批判的意愿,缺少的是用嘶哑喉咙歌唱的行动。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人的灵魂和思想有了告别蒙昧的环境。随着常识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公民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不是不再需要鲁迅文章里的批判精神,而是这种符号化的东西早已深入人心,这种深入人心的东西便是公民意识。无论是网络的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的公共参与,越来越多的公民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促进社会的改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关于公民启蒙和批判精神的激活,再也不是传承的问题,而是已经贯彻到公共生活的始终,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由此意义而言,教科书的编纂和修订应该远离意识形态的纠葛,走向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该学些什么、该养成什么习惯,教育本身应该从“中心思想”和“标准答案”的藩篱中走出来,走向更加开阔的境地。

篇7

精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2.精读品味,学习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课前活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章《藤野先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废墟下的课堂》《零分之约》《汉明帝尊师》《我的几位老师》《金岳霖先生》《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掌心化雪等关于老师的文章。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下面让我们通过阅读来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吧!阅读《藤野先生》和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3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

温馨提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根据题目可以判断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线索、情感等,所以读到以上三篇文章的题目时问一问自己,作者可能写的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完成以下预习任务。

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验证自己的疑问

2.二读主题,三篇文章作者都是通过回忆自己的(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勾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初步体会。

3.三读故事,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作者所写事件。(在原文中勾画总结)

阅读方法提示:如何快速筛选关键信息:①聚焦相关段落;②提取关键信息。

(1)《藤野先生》一文对藤野先生的刻画集中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2)《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着重叙写了有关老师的哪些事?

4.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品味探究

一、走近《藤野先生》

导入: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先生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里的章太炎先生,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一位老师,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是鲁迅一直没能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于鲁迅而言,藤野先生是他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盛开在鲁迅先生记忆深处的藤野之花吧!

1.不能忘却的记忆,找寻师恩难忘的原因。

请同学们快速回顾课文内容,用原文语句回答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第37自然段)

2.记忆里的恩师,品读恩师形象。

(1)细读3-6自然段,结合具体事件里的语句说一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藤野先生让鲁迅时时记起,念念不忘?

用“我从(事件)里的这句话( )读出了一个( )的藤野先生”的句式回答问题。

(2)结合交往背景解读“伟大”,深化恩师形象。

以上内容都是围绕不能忘记恩师的原因展开的,品读赏析的过程中逐层推进,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3.写法归纳。

(1)写人离不开事。

(2)事要有典型性。

(3)要在具体的叙述中加以细致的描写。

二、留在记忆里的恩师们

学习丛书中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两篇文章,重点品读文章是如何通过具体典型的事来刻画自己记忆里的恩师的。

(一)用原文的话回答两篇文章的作者不能忘记恩师的原因是什么。

(二)根据情感里的关键词聚焦两位老师,品读人物形象。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里的恩师。

印象最深: 。

受益最多: 。

2.《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里的恩师。

篇8

说是A校有不干净的东西 每当十五的时候 学校门口的鲁迅像的眼睛就会动

所有教学楼都会停电

楼梯会从原来的13阶变成14阶

实验室的水龙头放出来的水会变成红色

还有1楼尽头的那个厕所只要有人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

于是 一群不信邪的孩子们约好15那天去探险

晚上12点 他们准时来到了那所学校的门口

鲁迅像的眼睛望着左边 他们记下了 生怕出来的时候记不得有没有动过

他们来到了教室 打开开关 咦 不是亮着的么?

“骗人。”一个男孩发出抱怨

“再看看吧。”

来到了楼梯口 “1 2 3...13没错阿 是13阶阿?”

孩子们有点怀疑传说的真实性了

于是他们又来到了实验室 水龙头打开了 白花花的水流了出来

“真没劲阿 我们白来了!”

刚开始的刺激感都消去了一半。

最后 他们来到了那个厕所

女孩子虽然口上说不相信 可是还是不敢进去

于是让刚刚很拽地说不怕的小C进去

看了表 1点整

2分钟后 男生出来了

“切 都是骗人的”

孩子们不欢而散。

出门时 一个看门人发现了他们 喝斥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晚还在学校逗留。孩子们撒腿就跑

小B特地注意了一下门口的石像 没错 眼睛还是朝左看得

“骗人的”他嘀咕了一声

“喂 小B么?小C昨天晚上和你们一起出去玩 怎么还没回来?”第二天早上 小C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询问。

小C也没有去学校上课

孩子们隐约感到不对了

于是 他们将晚上的探险之事告诉了老师和家长

大家在大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那个学校。

“什么? 我们的鲁迅像的眼睛一直是朝右看的阿。”校长听了孩子们的叙述 不可思议的说。

“可是我们昨天来的时候是朝左看的阿”

出门一看 果然 是朝右看得...

“可是昨天的确有电阿”

“昨天我们这里全区停电...你们怎么开得灯?”

“还有楼梯!”孩子们迅速跑到楼梯口

“1 2 3...12?”

“我们的楼梯一直是12阶的。”

“不可能!!!”

“还有实验室”一个孩子提醒道

“对 实验室”

一行人来到实验室 就在昨天他们开过的那个水龙头下 有一摊暗红色的痕迹。

“是血迹。”

“那...小C昨天还去过那个厕所...”大家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恐惧

“走 我们去看看”校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

推开门...

小C的尸体赫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因为惊恐而睁大的双眼

被割断的喉管血淋淋的

内脏散落在已经干掉的水池里...

“阿...”小C的妈妈当场昏了过去

几个老师马上冲出去呕吐...

小B也被吓得目瞪口呆

在他晕过去的前一秒钟

他瞥见小C的手表

指针停在了1点...

篇9

【关键词】整体教学法;大学语文教学;教学理念

作为一种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法已经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的说来,这种源于系统论的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将教学活动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将教学过程中的诸因素协调统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的知识性与功能性的统一。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它应该被及时地运用到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去,以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层次,并丰富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那么,具体来说,应该如何将整体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呢?

针对大学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诉求主要由三个层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从语文名篇中获得思想的提升,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慰藉,获得对形象的领会和理解。只有从整体上深入领会了以上几个层次的问题,才算是真正地领会了课文内容,真正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所以,在将整体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时,应该注意从这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教学,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益匪浅。

首先是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而不是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靠对个别段落、句子的内容的领会而忘记了对整体的把握。具体来说,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语境中理解作品。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因为时代语境的变化,理解现代文学史中最伟大的作家鲁迅的作品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那个被网络恶搞、被中学语文曲解的鲁迅思想经常会被学生用来套用到鲁迅作品的理解当中,并产生不少误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民国时期的政治、历史的图景做简要勾勒,然后再去理解其具体的作品。否则,脱离语境去理解鲁迅容易出现对其作品的曲解,将鲁迅式的打落水狗理解为没有宽容,没有谅解,将鲁迅式的国民性批判理解为否定传统文化,甚至谩骂国人,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而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整体感知和把我所导致的。

从作家的整体创作流程中理解作品。除了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的了解之外,对作品在作家创作中的坐标的确定也是重要的一环。在有些大学语文教材中已经选入了的《北京人》。这就需要的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熟知的《雷雨》与他们并不熟悉的《北京人》的创作做一些对照说明,讲清楚《北京人》创作阶段的婚姻和情感危机,讲清楚其人生哲学已经发生了从“现代”到“传统”的某种回归,所以,作家才能在以如此平静地笔调讲述这个秋日里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不是大喜大悲,而是温吞、沉默中的悲哀。这样,才能理解《北京人》与《雷雨》的巨大反差,才能理解不同的悲剧类型的内涵。可见以一种整体的思路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正确理解作品的基本思路。如果以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感代替作家的情感。对作品中人物之间的思想情感的掌握不到位。从作品的整体结构中理解作品应该是整体上理解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而这种整体的理解思路可以推广应用到所有的经典作品的教学过程中。

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整体的感知和理解也是整体教学法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还是散文的教学都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理解人物形象成为理解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但是,理解人物形象必须将人物放置于整个作品的思想和情感网络中才能有效。对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情感的理解是整体把握文本情感的基础。在《雷雨》中,我们首先需要对雷雨一样爆裂的繁漪、鲁大海,中间性格的周萍、周冲、周朴园的阶级情感和人性的情感有透彻的理解,才能从整体上理解《雷雨》中的阶级的、社会的因素,而真正要从更高的层次理解这个文本,则需要把握戏剧的整体,序幕和尾声中的宗教式的思索把这出戏推向了形而上的宗教、哲学的层面,而剧中的人物在这样的视角下也获得了新的认识:自从亚当和夏娃犯紧之后,一个接一个的荒唐闹剧就一直的人间不停地上演。

人物形象是作家的人物形象。在关于文学形象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中,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身上,都或明或暗地投射了作家的感情,有些往往能够成为理解作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还是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在《故乡》中,有关杨二嫂的描写虽然寥寥几笔,但是对其塑造整体上还是体现了作家的国民批判思想,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这不仅仅有利于理解这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闰土、我,同时也是鲁迅整体思想的体现。所以,从整体上理解文学形象,需要对作家的整体思想和情感倾向的理解,而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往往成为理解其整体思想的重要元素。

人物形象是具体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是人物的活动链,而人物又是特定故事中的人物。孤立的理解人物并不利于我们理解文本。当我们在讲解《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时对周朴园的评价问题。如果我们仅从文本所呈现的周朴园的片段,比如逼繁漪喝药、训斥周萍、拒绝侍萍等情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冷酷的暴君,是封建专制人物、是残酷资本家。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到整个故事,就可以发现,如今如此可恶的周朴园何尝不是现代转型期悲剧性知识分子,他的人生轨迹何尝不是传统文化在遭遇现代的恶果,令人无奈而揪心。而这也正是二十三岁就写就经典的的伟大之处。而《药》中的夏瑜。仅从文本的局部看,从看客的视角看,他就是一个疯狂的囚犯,而如果我们联系到药的整个故事,革命者的血作为庸众的药,就会发现他实在是一个悲哀的牺牲品,而在夏瑜身上,在《药》中,投身了鲁迅对革命、革命者与庸众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和批判。所以,只有将人物放置于故事的整体中才能深刻地理解他,而对人物的理解同时又能促进我们的故事的整体结构的理解,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篇10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类真实事例或问题就作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问题就可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也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而被确定了。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也渐为古今中外名家之首。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 请在文中找出作者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 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 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 “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与大多数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一样,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懂得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