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网络化;电教化;电子白板
2014年,教育部在最新出台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上述国家层面的教育规划性文件中,已经明确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主导方向,即:注重合作学习形式的引入,倡导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信息化思维下的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倡导一种信息化、电教化、多元合作课堂的构建,从而起到为小学语文教学“增色添彩”的目的。以下,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详细谈一谈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合作学习效益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电教化教学设备,是汇聚高端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教学产品,应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能够完全替代传统黑板、粉笔,并轻松实现书写、标注、编辑等交互式课堂教学功能,打造一个动态化、信息化的语文课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学习的情感,乃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电子白板+合作学习”的场景,不失为现代教学手段与合作学习的完美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亲自体验到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乐趣,能够为语文课堂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教学案例1]《画杨桃》教学设计
《画杨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同学对“杨桃”和“五角星”的形状概念难以区分,而我一味地进行理论式讲解,确实也很难详细阐述杨桃的外形,这使得很多同学在学习课文后,仍旧对文中的描述一知半解,而将电子白板引入教学后,我则成功地构建了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演示了杨桃的画法。
首先,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演示功能,为全班同学展示了杨桃的三视图,通过各个视角的观察,很多同学意识到“不同的观察角度,确实会得出对杨桃外形的不同结论”。其次,我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要求他们根据书本中的“画杨桃”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亲身体验杨桃的绘画流程,而我则时不时地深入各个小组,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创作。最后,每组选派一位“画家”,走上讲台,使用电子白板中的画图功能,为全班同学现场画一个杨桃,当各小组的绘画作品“出炉”后,我则抽调各小组的精英,临时组建了“专家评委组”,进行现场评分,从而将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引入。
[教学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构建了一个现场合作体验教学场景,整个教学过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味地“讲”,全盘地“灌”,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同学们能够现场体验画杨桃的乐趣,真正感受到小组合作的愉悦感,加之“现场点评”、“上台作画”等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对语文课本内容中蕴含的多层次、多视角观察理念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学的效益实现了多元化彰显。
二、融入网络信息元素,升华合作学习价值
网络时代的来临,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经说过:“新基础教育理念实施中,引入网络信息元素,构建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课堂,才能够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互动-生成式的教学目标。”为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摸索并尝试了一种基于网络平台下的合作探究语文教学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亡羊补牢》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应用网络合作教学的理念,我按照如下流程组织教学。首先,我带领全班同学进入学校的机房中,并组建了班级QQ交流群,将群内的同学分为讨论1组、讨论2组,在群内,我上传了关于《亡羊补牢》的视频、动画、文字、故事等素材,让各小组先行观看。其次,我提出教学要求“各小组能找出与《亡羊补牢》类似的典故吗?”、“能否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类似的其他资料吗?”在我前期教学的启发下,各小组纷纷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查找,并不断发出探讨、商量的呼声不一会,交流群内便上传了各小组查找的资料,例如,有的小组上传了《悬崖勒马》、《未雨绸缪》等典故资料,有的小组则上传了与《亡羊补牢》类似的动画、视频资料。总之,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异常良好。
[教学反思]
将网络元素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打造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不失为一种响应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应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正式借鉴了该种教学形式,利用机房,在校内为学生建构了一个网络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充分锻炼了同学们的网络资料查找与合作探究能力,在信息化、电教化、合作化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实现了最大化延伸。
三、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电教化、信息化元素的引入,使得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模式不再单一,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更为多元,当然,如何应用更为现代化的元素,打造生趣的语文课堂,也着实考验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的研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应,以此引起更多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对“信息化+合作化”教学理念的关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教学设计原则; 课堂实施策略; 课后反思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07-02
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平常、最基本的细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按一定的原则搞好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的总体结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作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划。是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高中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研究并合理使用化学教材的教学设计原则
教材主要指教科书而言,还可以包括教科书以外的教学文字材料、教学音像资料以及学科图表等教学资料。化学教材的分析与研究,是化学教师把握、领会和组织教材以便有助于教学展开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学准备的首要工作。其主要步骤包括:
1.1认识和理解中学化学教材。认真阅读教材,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2确定教学目标,构思教学策略。高中化学教学在课程理念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
1.3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1.4提倡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研读,大胆、合理使用教材。?教科书编写时,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有较大空间,使之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是每位教师的才华和艺术的生动体现。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化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2.1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以确定新课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
2.2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上才能有的放矢。
2.3分析学习知识时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与发展的障碍,在备课时要具体分析这些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设计突破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教学策略。
3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原则
新课程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提倡“以问题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地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是关系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合理安排好问题的梯度,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对错,只有观点”。 2.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创设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揭示铁生锈的原因,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铁生锈的可能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围绕可能的原因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最后讨论得出结论。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他们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
4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这只是为达到课时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才是使教学方案得以实施,使课前的设想和准备能够变成现实的重要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时要有一定的策略:
4.1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新课程要求通过问题探究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采取问题探究法:
4.1.1激疑。教师对于自己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问题要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产生科学的问题。
4.1.2探究。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或指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尤为必要。
4.1.3释疑。让学生通过所设计选择的方案,进行逐步探讨得出结论。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
2实施教学时,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2.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教师在新课程面前,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讲解时,师生先共同进行原理(铵盐与碱的反应)学习,然后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并找出注意点,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然后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由于这更加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牢牢地掌握了实验室制气体的学习方法。
2.2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努力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知识。
3动态地实施教学设计
动态地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应该辨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课堂上会出现各种现象和问题,有时在课堂上还会出现一些没有想到的偶发事件。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机械地执行既定方案,而是在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选择教学策略,修订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动态地实施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4课堂教学时用适当适度的评价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4.1评价要关怀学生的成长:评价要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制定等级,扩大差距,强化选优功能。评价要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
4.2评价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的动力。
4.3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课堂教学就是在学生的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的。
4.4提倡即时、即地、即兴的评价。
5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方法
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它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也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阶段,而课后反思更是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课后反思就是教师上完课后,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它是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完成升华的过程
5.1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许多学生极具个性,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经常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和评价,也有自己的感悟,他们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有时会有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最有价值和意义,是教学反思的好材料。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作为教师而言,我们的教学内容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课后我们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和教材内容的具体处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5.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学生动手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例如:我在讲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时候,学生当堂练表现出丢三落四,错写和漏写的情况,学习效果较差。下课后跟学生探讨怎么才能更有效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时,有学生说,如果有象数学上的几何模型一样拿来看看多好。这句话提醒了我,在下一个班的课上,我拿了球棍模型,让学生反复组合、拆分、组装碳链异构,学生借助直观的模型,再次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5.4既反思课堂上的不足和失误,还要反思成功得意之处,提高教学能力: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是在所难免的。比如:问题的提出是否适合时机,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了及时适当的点评,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演示实验的操作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课后作业是否有过多过难的问题等等,贵在及时反思总结这些疏漏和失误之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我们不但要反思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成功和独到之处,都有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如独到别致的教学引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趣的语言,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及适量而恰当的课后作业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这些成功之处及时反思回顾,整理、总结、记录供以后教学中参考使用,长期以往,不但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课后反思,不是亡羊补牢,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利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总之,对于任何一名化学教师来说,化学教学设计、实施与课后反思都是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要更好更快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并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是基础,合理有效的课堂组织实施是关键,及时反思总结是升华和提高。只要我们把这三个方面都扎实有效地作好了,何愁我们的教学水平不能提高,何愁创造不了高效课堂呢!
参考文献
篇3
不过我认为七年级新学生进入中学表现出德育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的德育教育不到位。之前,我曾经多次去过多所小学参加研德育研讨课,也与很多小学班主任或教师深入探讨过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根据探讨所得到的结论来看,近年来出现七年级新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短时间内很难把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纪律性等调教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下几个不良因素影响越来越严重:
1. 小学方面:
(1)小学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脱离。
(2)小学德育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脱离。
(3)小学德育教育与实际思想行动、品德表现、行为展示、习惯养成、纪律性一是等实践脱离。
2.七年级新生初始阶段:
(1)七年级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不能及时跟上。
(2)七年级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目标、目的、要求、方法、或者技巧等设计不恰当。
(3)班主任的引导不够到位或者方法存在不足。
(4)德育课堂教学设计不科学、主题不突出、中心不明确。
具体表现在:
1.德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切合实际,计划模糊不清,目的不明理。
2. 教书与育人脱离,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脱钩。
3.实际教学目标抽象化,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4.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由于他们认识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还比较低,不懂或不很懂什么是德育,讲得再多也没有什么作用,久而久之,到了高年级就疏忽了德育教育等。
看到这些“探讨成果”,我相信担任过七年级新生班主任一定有共鸣。不过,对后来者探索和解决七年级新生德育教育遇到的新问题一定也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
七年级新学生班主任是小学生过渡并开始中学新生活的总设计师与引路人。他们能否迅速适应新环境、心学习、新生活,全靠新班主任的科学引路与正确设计。要想做好,必须得有一定的科学方法与技巧。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转贴于
一、把好七年级新生第一节德育教育课关
把好七年级新生第一节德育教育课关,就要充分设计好初中第一节德育课,只有第一节德育课成功,才能有效地给七年级新生补小学德育的漏洞,从而引导他们快速、有效地转变并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学习认识,引导他们到新的境界去思考人生与学习。
砍柴最好先磨刀,在亡羊补牢的同时还应该备箭射狼才有希望救羊与非命或自命。因此我认为,现在对七年级新生应该先补补小学德育课,如与他们谈以前小学的学习或成绩小目标、小要求、小理想、小计划等,然后再讲中学的学习与人生的科学目标、实际要求、远大理想、有效计划等等。只有让他们懂得具体的小道理,才能帮助他们去掉小毛病、改正小缺点、纠正小错误。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变并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学习认识,引导他们到新的境界去思考与学习。
二、做好七年级新生初始阶段的德育教育
做好七年级新生初始阶段的德育教育,并培养他们形成思想行动、品德表现、行为展示、习惯养成、纪律性强等方面统一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是使他们快、稳、正转型升级为七年级新学生的关键。
1.初中第一节课补完小学德育课后,整个七年级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一定要及时、全面、科学、灵活跟上。
2. 德育课堂教学设计既要科学性,又要灵活性;既要主题突出,又要切合生活实际;既要中心明确,又要具体化。切忌好高骛远。
3.教书与育人要一致化,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要辩证同化,做到先育人后教书。
4. 德育教育要常规化、目标化,目的、要求与计划要规范化、明确化与科学化,德语课堂设计要严格化、灵活化、多样化、生动化。
5. 严肃、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先导地位。
6.教学要严格贯彻实行四个现代化,务必避免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内容僵硬化。
三、百年树人,德育为先
教书育人如同冰山雪融,非一日之寒。中华民族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才辈出等,都决定着学生必须先天具备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有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常言道,“教学好,教育不一定好;但是教育不好,教学一定不会好。更谈不上培养人才”。 正如教育家指出:百年树人,德育为先。
篇4
[关键词]教师 选择能力 缄默知识
[作者简介]康敏(1976— ),女,陕西蒲城人,民族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论。(陕西 咸阳 712082)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73—02
一、教师选择能力介绍
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制度管理规定的强制性发展,例如学历达标、教师继续教育等;另一种则是通过唤起教师自我的发展意识使教师形成一种自觉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意识。在这两种做法中,前一种为外在的制度管理,很难激发教师的自我意识,能够真正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是后一途径,即内在发展途径。我国在促进教师内在发展中将反思能力摆在关键的位置上,这一做法对教师的专业化途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反思在教师内在发展途径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通过反思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但反思是重新思考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原有的结论的怀疑,缺少对未发生事件的预测性关注,如果仅仅关注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可能会误导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后的补救上,更多地关注当前事件对于未来的意义而忽略了对当下教育事件的关注。
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是先于反思的,教师先要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在这一系列行为之前及之中,伴随着诸多的选择,如果忽视了教师选择能力而只注重反思能力,便等同于忽视事前的准备而只注重事后的弥补措施,无异于亡羊补牢。要避免仅仅关注事后反思的弊端,就必须给予教师事前选择能力以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学生特点作出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目前,对于选择能力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在教师的选择能力研究方面还没有引起重视。
选择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现代教育理论门派众多,仅从心理学角度分,便有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精神分析等流派,每一个流派的理论基础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在众多的流派中进行比较鉴别,选择自认为恰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该如何选择?在具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对象该选择怎样不同的方式?在教学评价时,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当代社会需要具有选择能力的人才,如果教师本身选择能力欠缺,又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呢?此类问题能否恰当解决是教师职业能力高低的关键,而这依赖于教师的选择能力,培养教师的选择能力便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
选择能力是基于面临的具体情境,综合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一种抉择行为能力。选择受个人不同背景、性格、价值取向等的影响,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选择也受当代社会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影响,在取向上多元化;选择者主观的认识、心境随时发生改变,同时,每一次选择都面临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选择,所以,选择也具有情境性。选择的这些特点决定选择能力没有固定现成的模式可供选择,甚至有时在作出选择时,也无法通过准确语言讲述原因,而是凭一种直觉。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当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中指出的缄默知识具有的特点: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通过感官或理性直觉来获得。那么该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培养教师的选择能力呢?
二、提高教师选择能力的途径
选择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暗合缄默知识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缄默知识的研究来思考选择能力的培养:选择能力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而依靠感官或理性的直觉来获得。选择能力的特点启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教师的选择能力: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导学纲要;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3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教学的基本模式已经从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学中逐步脱离出来,教学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明显的改变,教学的重点已经不是教师如何去教,而是学生如何去学。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近年来一直在尝试用“导学纲要”作为自己教学的主导思想,它的基本思想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定教、当堂训练”,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导学纲要”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则借助“导学纲要”的精心设计,可以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保证有效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提高“导学纲要”的含金量,优化课堂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编制“导学纲要”,一份优秀的“导学纲要”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导学案的设置上,笔者力求精雕细琢,有很好的使用和保存价值。
1. “导学纲要”的设置要求
(1)明确的教学目标。“导学纲要”必须呈现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落脚点要小、精、有层次。
(2)合理的容量安排。在内容上,以学生自学为主;在问题设计上,注重梯度和难度把握;在操作上,保证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以不断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3)恰当的教学设计。整体的教学设计应避免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师应通过适时启发、点拨、总结,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能力训练。能力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反馈,题量、难度要适中,有层次感,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
2. 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巧用导学案,将导学案与预习提纲、课堂笔记、错题本合而为一。“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集备知识而设定了方法步骤的方案。
(1)“导学案”就是预习提纲。教师在课前下发学案,学生进行预习,课上教师探寻学情,进行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再学习。
(2)“导学案”就是课堂笔记。上课时,教师通过反馈信息、讨论、解疑等方式,抓住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和共性点,采取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共同论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难度较大的重点问题,教师要作为案例,讲清思路、明晰事理、触类旁通、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3)“学案”就是错题本。学案中的习题应该是教师精心选编的题目,可以说既全面又经典。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合作学习时可用黑笔,课堂及课后修改时用红笔。学生也可在原题下的空白处记录自己做错的原因分析,最后按教师的正确思路,一步步规范地将原题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二、“学案导学+小组互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学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分章节积极尝试“学案导学+小组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力争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分五个环节:学生课前预习、小组内展示或讨论、师生互动教学、达标检测、课后巩固。其中以第一个环节为主,它既是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又是目标环节,更是根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好第一环节就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本质。当然,对于五个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及当堂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小组合作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成绩将小组成员分为A、B、C三个等级,在导学案的当堂检测完成后,由每个小组C级组员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然后由B级组员检查并作出修改,最后由A级组员进行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以小组为单位,以此激励小组合作的良性运转。
三、善于反思,积极写好教学后记
实践证明,善于反思,写好教学后记是准确诊断课堂效率的有效之路,它能不断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使教学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笔者的教学后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记成功的做法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例如,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典型的案例、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设问、成功的临场发挥、有益的启示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媒体应用等。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能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 记失误之处
将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后记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亡羊补牢,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3. 记课堂灵感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开展、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具有瞬时性与很高的参考性,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 记学生的困惑、创意
(上接第33页)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对此,教师应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也就是突破重点难点。另外,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奇的问题,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我们在给予其鼓励的同时,应在课后及时记录,充实完善。
总之,“导学纲要+小组合作”的研究实践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高中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的方向。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组织学生进行“导学纲要+小组合作”时,我们要较好地处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从而达到既强化思维训练,又突出培养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篇6
1“破窗效应”的诱发因素与课堂常见的“破窗效应”
“破窗现象”主要指“第一扇窗”打破之后所传递的不良信息,暗示着其它的窗户也可以被打破。在实验课堂中,那些偶然、个别、轻微的不良行为,若是对其熟视无睹,不及时加以引导或纠正,将会纵容更多的学生效尤,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导致个体问题转变为群体问题,引发“破窗效应”。在中学实验课堂管理上“破窗效应”时常凸现,究其原因,主要有5种诱发因素。根据这5种不同诱发因素,笔者把实验课堂常见的“破窗现象”及其引发的“破窗效应”对应地归纳为5个类别共24种(见表1~5)。1.1实验课堂规章制度不完善或教师执行不力实验课堂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教师执行不力都是“破窗效应”的主要诱因。实验课堂规章制度不完善,学生就“有机可乘”,钻空子或打球,出现表1中的“破窗现象”及其“破窗效应”。倘若教师对制度执行不力,不能指出并纠正学生的违章行为,及时堵上“第一扇破窗”,将引发“破窗效应”,扰乱实验课堂的秩序,危害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1.2第一次实验失败辐射的不良影响第一次实验失败也是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诱因之一。学生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若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种失败会辐射成多种不良影响,见表2。第一次实验就失败这扇“破窗”会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害怕失败,为了掩饰失败而编造实验数据、生搬硬套课本结论、亦步亦趋做实验。这样就会打破更多的“窗户”,慢慢扭曲了学生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3教师言传身教失败的负面效应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行为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言传身教失败也是实验课堂“破窗效应”诱因之一。教师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演示失败、编造实验失败理由等都将成为引人注目的“第一扇破窗”,会给学生强大的心理暗示,造成恶劣的“破窗效应”(见表3):学生盲目地效仿教师的行为,削弱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歪曲了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致使学生科学作风不严谨,科学态度不端正。1.4课堂行为的无效设计与粗糙处理课堂行为可分为设计行为和生成行为两类。实验课堂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为指南,在设计行为的实施中会引发生成行为。设计行为和生成行为交错贯穿整个课堂,学生是行为的主体,教师是行为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课堂行为的无效设计与粗糙处理也是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主要诱因。无效的设计行为或粗糙处理生成行为都很容易成为“第一扇破窗”,致使学生“学而不思”,惑而不问,课堂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急剧下降,见表4。1.5教育与评价的方式不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评价会深刻影响学生的行为以及身心的发展。因此,教育与评价的方式不当也会诱发“破窗效应”,见表5。过于强调反面例子、单一的评价标准、滥用表面层次的批评或表扬等都不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成为“破窗效应”的导火索。导致学生爱慕虚荣,成为应试工具,磨灭了实验课堂求真求实的本质,恶化师生关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2防治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有效措施
2.1完善课堂规章制度,防“破”于未然预防实验课堂“破窗效应”,首先要完善课堂规章制度。制度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参考的标准。教师应依章对实验课堂进行管理,令行禁止。对突发的违纪个案、实验安全事故等要及时妥善处理,强化制度的监督管理作用,将实验课堂上的“破窗效应”遏止在萌芽之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2.2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实验法是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实验课堂是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平台。中学生尚未完全具备辩证看待成败的能力,求成心切,挫败之后容易气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探索故事,知道诸多科学成果都是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总结归因才得以成功的,牢记科学追求真理,不允许任何伪造和掺假。淡化第一次实验失败对学生辐射的不良影响,将“破窗效应”拦截在传播的过程。2.3夯实专业知识,重视教学反思教师夯实个人专业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言传身教失败的负面效应。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评课,积极参与学科团队的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同时,青年教师还要多上公开课,敢于展示自己,发现问题,不断简练、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对于失败的实验演示应及时反思改进,亡羊补牢而为时未晚。用教师的自我反省开启学生的自我反思,形成师生互助共进的教学相长氛围,根除教师言传身教失败诱发的“破窗效应”所带来的恶劣影响。2.4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实验课堂的设计行为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而定,设计行为要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有序地体验实验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并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处理课堂生成行为,要用三个原则去衡量: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生成行为要加以引导延伸;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合理的评价;把握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生成行为并转化为课堂资源。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可以使学生敢于发问,学有所得。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友好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避免“破窗现象”的凸现。2.5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巧用正性强化法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实验课堂行为,注重适量适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智育、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发展,有效加固课堂管理的“每一扇窗户”。正性强化法[8]:或称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巧用正性强化法,鼓励正确的行为并使之得以持续,淡化不当行为,提高正确行为的出现概率。正性强化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大大减少了过于强调反面例子、表面层次的批评或表扬引发的“破窗效应”,让学生真心享受实验课堂的探究过程,使管理张弛有度,课堂高效有序。
作者:卢天宇 单位:龙岗区沙湾中学
篇7
关键词:中学教学;信息技术;物联网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智能家居在家庭的普及和应用,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移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因此,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积极研究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物联网发展的融合。
一、新时期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物联网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成为移动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意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物联网技术:
首先,互联网技术依然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延伸的,是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感知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泛在网络技术的融合;其次,物联网以“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为三大特征,将信息的交换拓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目前,物联网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物联网发展的融合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逐步改变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并日渐深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是带领中学生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平台,要做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加深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
(一)科学引导,带领学生畅游知识课堂
要在信息教学课堂融合物联网技术,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具有蓬勃的求知欲,且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捷,兴趣一旦得到激发,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物联网技术分为多个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如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数字化城市等,并对每一个知识点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讲解“智能小区”时,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智能家居的技术魅力,包括通过触摸屏、语音、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等方式直接控制家用设备并执行相关操作;此外,智能小区内部的各个设备还能够相互通讯进行互动,借助动画的播放声音、光影、色彩方面的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效果,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巧设任务,激发学生对物联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加深学生们对物联网的认识,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和讲解还不够,必须帮助他们动手亲自实践,在查阅资料、调研情况、切身体会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物联网的兴趣,甚至能够自己动手去研究和探索。
如在介绍“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物联网”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教师通过分组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机房中,将学生们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台电脑,该电脑中已经有教师预先拷入的病毒文件,教师分别向几个不同的小组分配任务:
(1)“亡羊补牢”小组,其任务为安装补丁程序,进行系统修复。
(2)“狙击到底”小组:负责寻找有效的杀毒软件,将病毒进行隔离和删除。
(3)“保驾护航”小组:为电脑安装防火墙,应对电脑黑客的攻击。
(4)“未雨绸缪”小组:调研物联网相关知识,探讨智能分析技术,制定安全预防计划。
这四个小组的任务各自独立,难度层层深入,在相关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自发的进行探讨和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索精神,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电脑病毒的危害以及对其解决的办法,进一步了解到物联网技术在应对电脑病毒中的应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贴近生活,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理论结合实践”,提倡课堂教学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创设魅力课堂。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计算机、手提电脑、IPAD等在现代家庭已经普及,教师可以通过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如微信、微博、QQ群等方式,定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设立“物联网”的相关板块,学生们通过微信订阅的方式进行接收,这样,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物联网相关前沿技术及时传播给学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微信、微博等年轻时尚的网络社交平台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利用学生们的业余时间,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61-02
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依旧保持着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视角,是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重要体现。为此,教育工作应实现思想上的进步,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不足和劣势,应利用现代化的观点,提倡以生为本,烘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过度重视理论知识。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效果不佳,学生吸收的内容有限,学习的兴趣不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未与现代化社会相互融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课程讲解方式上依旧保持着传统,认为灌输理论知识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1]。另外,教师对课堂的主宰能力强,当提出一个问题时,给予小学生思考或探究的时间很少,未等小学生回答就进行解答,还要求小学生要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语文的学习,是教学理念落后的重要体现。
2.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新时代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发挥好其引导性作用即可,在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要锻炼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却与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是采用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很少,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教师要求记忆或背诵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教学存在滞后性。现阶段的课程教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若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教学的开展,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教师资源和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求很高[3]。如今,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短缺的现象,一名教师要负责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学不具针对性,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另外,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也有待考量,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在教学方面的专业性不足,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不能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诉求,致使师生之间会产生障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氛围,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小学生文字能力、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1.开展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的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春天,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当然,教育也不例外。为了追随现代信息时代的步伐,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多媒体式教学,能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来展示相应的图片、文本、视频,也可借助其庞大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可将本节课语文知识点和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具有良好的辅助效果[4]。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小学生来猜谜语,“红房子,麻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让小学生打一食物,引出“花生”。然后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小松鼠找花生采用动画呈现出来,并辅以儿歌,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课程评价模式,提倡形成性评价。课程教学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的评价方式来伴随,只有通过不断的评价与考核,才能激发小学生前进的动力,以评价的结果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其评价方式更具合理性和人性化。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末对学生整个学习的表现通过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将最终成绩作为评价结果[5]。该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评价过于极端,缺乏人性化。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应对评价模式进行完善,实现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成绩等做出的评价,是对学生行为的持续性观察,评价方式可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并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优化和调节自身,将其应用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正确之选。
3.创设课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待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到他人行为或语言的驱使,很容易得到满足,选择适合小学生兴趣和特点的方式开展教学更具高效性。为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应通过创设情境式教学来开展,将抽象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情境演绎,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另外,创设情境式教学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在欢乐的氛围中可实现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从中获取有益的观点和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迎合了小学生的欣赏视角,是教学模式创新性的重要体现。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再对“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成语进行情境的演绎,可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小故事的含义。
4.提倡趣味性教学,体现“以生为本”。实现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充分遵循教学的原则,以生为本,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选用适合该年龄段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趣味性教学无疑成为最佳选择。趣味性教学模式旨在对教学氛围、环境的烘托,营造轻松、和谐、幽默的教学环境,让小学生在娱乐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学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自由发挥,并排有趣的情景剧,会大大获得小学生的喜爱,实现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参与情境演绎的同时,有利于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5.实现小组合作帮教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困生与优等生,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实现其与优等生的共同进步是教师应当研究与教学的重点。对语文学困生进行干预,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帮教的模式进行学习,全面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困生与优等生进行交叉分组,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带动、帮扶作用,在学习中实现结对帮教,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到二名优等生以及一名学困生,让优等生带动和帮助学困生,不仅在课堂讨论中,在课堂练习、作业完成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利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也有助于实现优等生的进一步提高,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困生实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葡萄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的第23段进行合作学习,并设置以下学习目标:小组成员放声朗读课文;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学生向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请教;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给其他小伙伴朗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困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问给优等生,由优等生帮助解决,在与优等生的交流、互动中,使学困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和感悟,在优等生的熏陶下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6.加强语文教学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认知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以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设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教师是那样真真切切看到了他们好奇的目光,渴求了解自己生活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迫切心情。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教师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教学过程“变苦为乐”。
总之,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摒弃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具有必要性。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关注的话题,以此为着手点,提倡多媒体式教学,利用多媒体元件对课程教学进行辅助;提倡形成性评价,彰显评价机制的人性化;创设课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宁.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4,(11):194.
[2]崔殿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18.
[3]黄素芳.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78):44.
篇9
关键词:五环节教学模式,高效化学课堂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提出背景
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曾说:“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10种工作在2004年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教导学生在毕业后投入目前不存在的工作。”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今后发展的需要,而能力的获得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获取今后生存所必需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等。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对当前教育现状的一次根本性革命。它首先是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变革性要求。这种变革性要求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的生源较差,许多教师普遍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例如:有些题目讲过多遍,仍有学生不会做或做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善于积极思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提出一是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锻炼其自学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二、五环节教学模式与高效化学教学的契合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1、“导”,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
“导”是指学案导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案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他们探索发现新知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学案时遵循问题启发式原则:
①要有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不能将学案变成课本知识的填空题。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设计问题呈现梯度性。
③要少而精,做到教师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新知的探索活动中。
除此之外,在学案中还应重视对化学学科思想的渗透,例如:对于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对于物质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方法,降低接受新知的难度。
2、“展”,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
“展”,即学生课堂展示。有效的化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是分不开的。课堂中,教师要起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我们在刚开始的教学中,常为活动而活动,让学生板演完之后再给大家讲解,问题一提出就开始小组讨论也不管问题有没有讨论价值,表面上看似热闹,整节课好象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但课后学生对知识的收获却甚少,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更不要提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开展活动,而教师对学生的开展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 这样的活动才起到了活动的作用, 才是有效的活动。
那么在展示这一环节又可以再细分成小组交流--组间质疑--师生评价的小环节,先是组内成员交流本节内容的疑难点,相互答疑解惑,接下来老师分派任务进行成果展示,然后在学生的讲解中安排组间质疑或者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进行知识总结归纳,最后互评各组展示成果,让学生检验学习达标程度,激励其在下次更深入的预习好学案内容。若涉及实验探究课,也可以组内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其动手验证,然后进行组间交流,探讨实验过程的得失,得出结论。培养其动手、协作和细心观察能力。
3、“练”,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练”,即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设置练习题进行巩固或拓展提升。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若无恰当的习题进行训练,就如纸上谈兵,没有效果。在习题的选取上遵循基础题和能力提高题相结合,紧跟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4、“测”,是有效学习的检验:
“测”,即当堂课临近结束时安排5至10分钟的限时检测,检测题在设置上应该着重于基础题,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让老师检验了学生本节内容掌握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盲点。
5、“馈”,是有效学习的提升:
“馈”,即对学生限时检测内容的反馈。这是一个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老师可以当堂批阅学生的检测题,学生的情况就直接反馈给了老师,老师就有重点的对学生存在的认知错误进行纠正,把一节课的内容再重新梳理一遍,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和拓展就有了宏观认识,就会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成就感。
以上五个环节中“展”这一环节是课堂学生活动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费心劳神的一环,既不能把学生卡得太死,也不能放的得太开。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老师应努力点拨学生以问题为指路灯,在灯光的指引下阔步前行,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彻底激发出来,并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新知借众人之力更快地建构在头脑中。当然知识的及时落实是最关键的,“展”,“练”两环节并不是界限分明,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将理论与实践同行,不愁学生掌握不好。“测”和“馈”也应是并行的,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老师和学生都能对自己有个正确评价,才能做到“亡羊补牢,尤未晚”。
三、正确对待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推进高效教学
篇10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生态学;职前教师;活动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72-04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使得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无法跟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成为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处在教育教学的一线,职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亡羊补牢”式的职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比,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从源头上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规划,使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并驾齐驱,更为有效地培养其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如果做好这种“未雨绸缪”型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探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设计现状
从2004年我国出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教育技术能力已然成为合格教师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随之展开的是全国自上而下的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巨大的投入与相对较小的成效却一直遭人诟病。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同样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但是,多项研究表明,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仍然无法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欠缺,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整合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活动设计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
目前,对于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高等师范院校通常采用开设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形式无外乎课堂讲授加上机操作,个别学校设置有微格教学活动。[1]有的学校即便设置有教育实习,也并没有在实习中明确提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并设计相应的培养活动。这种单一的活动设计没有关注到职前教师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群体,不仅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等不同,更重要的是职前教师未来的输出方向是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以我校为例,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对象是所有师范类的专业,也就是说,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对象来自不同的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音乐学、美术学以及体育教育等,因此,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和学科专业要求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实现。而且,教育技术能力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并重,又突出实践的能力,《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提出了应该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多维度的能力标准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活动来完成。
2.活动内容孤立,缺乏与学科知识的联系
目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活动内容主要囿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网站制作与应用等。教师在讲授时由于经常变换培养对象,因此难以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相结合,通常都是就理论言理论,就技术谈技术。然而,教育技术能力恰恰是一种应用于学科知识中,能够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的能力,因此,孤立的活动内容,没有考虑到职前教师未来从事学科的知识,欠缺智慧型知识的传授和应用技能的训练,直接导致了职前教师在应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的时候,经常出现理论技术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3.活动主体单一,缺乏中小学教师的参与
目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主体是职前教师与教育技术教师,然而,很多教育技术教师根本没有从事过中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验,课堂讲授的也是教育技术教师心目中想当然的知识,这些知识通常陈旧老化,跟不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无法满足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小学课堂是教育技术能力应用的主战场,缺少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就像空中楼阁,没有落在实践这块地上,因而,培养的教育技术能力也显得曲高和寡,不切实际。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它并不受职前教师的欢迎,也没有得到中小学的认可。虽然高等师范院校一厢情愿地努力做这件事情,但是最后的效果却始终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有效的活动设计方法来弥补当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设计中存在的种种缺憾,从而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生态模型的构建
1.教育生态学基本观点
“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克雷明提出,不能把教育失败的责任全都归咎于学校,必须考虑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他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中,重新审视各种教育机构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教育生态学把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将其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系统,它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2]教育生态学主张用系统、动态、平衡等观点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强调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的思想以及动态发展的观点。这些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即“人们做什么”,它通过人们与环境交互的动作反映出来。活动是由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三个核心成分以及工具、规则和分工三个次要成分组成的系统,活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3]在学校教育中,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是学习者学习的必要条件。[4]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结合活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构建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如图2)。我们认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是以学习任务为基础,学习共同体和培养共同体为主要要素的生态系统,它处于由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的生态环境中,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图2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
(1)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术工具,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任务的设计。学习任务的设计是活动设计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应该完成的具体事务或者主题,它的设计主要包括目标、过程、规则、分工等的设计。目标主要指任务所要实现的最终结果的具体描述,设计时要能体现《标准》对教学人员的具体要求。过程指实现目标所要进行的任务序列。规则指任务开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交往规则等。分工指任务完成过程中具体的角色分配等。任务设计强调真实性,能够充分考虑职前教师未来的工作需要,有效唤醒职前教师的原有生活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从而设计出基于职前教师原有知识和技能而且源于其未来工作场景的相对真实的学习任务,让职前教师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学习,促进其主动学习。
(2)学习共同体
目前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通常以学科专业为单位来组织课堂教学,有的再辅以一定的微格教学实践,这种组织形式容易产生“花盆效应”,不利于不同学科专业的职前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微格教学通常是通过营造一种模拟的教学环境,对职前教师进行模拟教学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与真实教学中所需的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等手段建立由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专业等职前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更多交流学习、分享经验的机会,这样遵循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原则,能够促进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将教育实习等真实教学实践训练活动纳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作为实习的重要目标来实现,使职前教师能够学到切实可用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
(3)培养共同体
传统模式的教师培训通常关注的是教师个体静态、封闭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巧掌握程度,认为教师是否能够得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投入程度,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而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一个只与教师自身相关的简单输入和输出的直线过程,而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外界支持和文化培育。[5]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我们需要建立由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组成的培养共同体。没有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参与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讲授的通常都是未进行过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高校教师心目中认为应该讲授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脱节。因此,职前教师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性知识,在进入中小学校工作后,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来应用这些知识,而这正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将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引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能够将活生生的一线课堂带给象牙塔中的职前教师,使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知识能够有机地融合,便于培养职前教师将教育技术知识应用于具体学科的能力。
(4)学习环境
生态学认为,人类生态环境是外部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物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一种,也不例外,它是由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物理环境指的是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网络平台等。社会环境指的是职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规范环境指的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切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和评价规则等。作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三种生态因子,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其他环境。三种环境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构成良好的培养环境,给职前教师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融洽的培养关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从而促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提高。
结语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是由学习共同体、培养共同体、学习任务和培养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它处于教育改革和其他环境所组成的外部生态环境中。在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时,要密切注意外部大生态环境的发展,关注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将培养活动设计成系统、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118-122.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31.
[3]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9-14.
[4]张爽,李玉斌.从活动理论看远程教育中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21):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