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篇1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维修;设备保养;制度化;常态化

机械设备是现代工业运行、经济发展的重要硬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发挥了巨大的功能性作用。具体来说,机械设备的分类十分繁杂,应用范围可谓“五花八门”。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维修、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拓展使用范围,是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尤其在工业化进程风起云涌的今天,探究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的制度问题,无疑具备理论与现实的双重价值。

1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的制度化诉求

前文已经提到,机械设备分类繁杂,可谓五花八门。但无论如何,机械设备都需要机械运转带动,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维护和保养。所以,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保养与维修质量的过程。对于使用者来说,机械设备本身的属性决定了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的维系则需要精心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由于体积庞大、零部件繁多、功能多样,所以维修、使用与保养也更加复杂;一些精密的机械设备如光学仪器、自动化仪表等,由于组织结构精细,因此维修和保养更需要耐心、细心。

总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需要“制度保障”,这也就是机械设备制度化的诉求所在。所谓的“制度”,就是针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的规章制度、相关条令等。有了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的保障,机械设备无论是日常的使用,还是平时的维护、维修,亦或是定期的保养,都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拓宽使用功效。简言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离不开“制度”,而制定的完善则是机械设备功能展现的基本要求。

2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的制度健全和完善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需要紧扣细节、完善内容、重视执行;制度的完善必须做到“有规可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对于违反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的人员、行为,必须从严处置。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的制度,可以着重考虑如下思路。

首先,要逐步完善、健全“设备制度”,即以机械设备为中心的制度建设。这一点可以如此理解,机械设备的设备制度就是关于设备的保养、维修与实验的细致、规范与要求。如,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凡执行操作证的设备,必须实行“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在多班作业时,必须有交接班制度。此外,机械设备参与生产和日常工作的时候,要制定生产组织设计方案,合理选用机械,从生产进度、生产工艺、工程量等方面做到合理装备,不要大机小用。要结合生产进度,利用生产间隙,安排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要避免失修失保和不修不保,应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状况,以便能随时投入使用。要定期、定量排查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其次,要逐步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开宗明义的说,任何好的制度、方案与举措,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执行。使用者和操作者乃至包括管理者,是机械设备制度的贯彻人,也是保障制度有效落实的执行人。逐步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其实就是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体现。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才能有效调度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模块,形成制度化的执行力与“穿透力”。

如,通常情况下,大型机械设备(多人或多班组作业)必须委任司机机长,一般的机械设备要委任责任司机。这其实就集中体现了机械设备在使用、维修与保养过程中“人”的重要性。再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机的情况,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查排除故障。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修保养人员要掌握专职岗位的各项技能,做到“术业有专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基于此健全的制度则是保障机械设备运转的前提。

再者,机械设备制度完善要落实到位、紧抓细节,形成常态化的使用、维修与保养模式。好的制度方案设计,是机械设备制度完善的第一步,而关键点则在于对细节的落实和执行。比如,对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的要求,可以制定如下制度:

①要定期清洗各种滤清器;

②及时、定期查看各处油面、水面和注油点,若有不足时,及时添加;

③定期清除油箱、火花塞等污垢;

④定期清除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现象;

⑤要随机调整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的松紧度;

⑥定期、按时检查和调整各种离合器、制动器、安全保护装置和操纵机构等,保持灵敏有效……

总之,诸如上述的制度细节的设计,是保障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安全维修与合理保养的必要手段,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题中之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展望未来,针对不同类型与使用范围的机械设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制度与规章,应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更好的健全机械设备管理的细节制度,应该成为今后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景垒.浅谈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

[2]周正.加强机械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3]于洋.固体材料在钢厂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06).

篇2

关键词:水泥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定期、检修,经济,提高,建立制度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设备维修,维修也是水泥生产线的一项重要环节。机电设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水泥生产线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对于工程安全、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设备维护要从基础工作抓起,用经济手段对设备安全性加强管理,以保证机电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经过大量实例发现,预防性的维修可以在某一程度上减少故障率,并节省维护时间,从而增加有效运行时间,提高产量。之前史密斯公司对预防维修就存在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情况,将预防维修这项制度提升为生产维修。在水泥生产线中所提到的预防维修可以包括事后、预防,改善等维修方式。对于不同的机电设备,要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维修和计划维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检查和修理。

机电设备使用磨损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理。有形磨损包括自然磨损,自然磨损是机电设备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物质磨损,所以在工程中要做到防尘、防火、防雨等保养措施,尽量控制和减少机电设备自然磨损程度。

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常检查、非定期的检查,这样的划分是根据设备的性能、结构、规模制定出来的。平时的检查可以通过感觉、经验、仪器探测的途径,做出判断结果,然后进行小修、中修、大修。

计划性状态检修随着机电设备的检测技术发展,按照机电设备运行中的诊断装置和在线监测取得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预测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进而在设备故障前制定出一套可行的修理计划和措施,消除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隐患,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生产价值。

把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修分开管理,这样会严重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以至于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耗能过大,技术落后,费用偏高,质量不稳定等缺陷,不能把这些信息反映给设计管理部门,不能做到设计优化,进而不能更好的改进设备的性能。一般的设备维修管理偏重于技术管理,总是忽略经济管理,这样就会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观点相违背。随着水泥生产线工程的发展,会要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模式改变。

机电设备的结构的局部改变是设备的技术提升,从而提高生产率。技术更新是用新的代替旧有的设备,性能更优,更先进的设备终究会代替旧设备,从而使生产建立在先进技术和基础上。所以技术更新可以在设备磨损到完全丧失价值前进行。

在平时的工程进展中应该建立和完善机电维修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管理人员的维修定额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经济管理标准以及各种技术管理标准,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同事要系统地对水泥生产线的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调研和分析。在各个技术环节要建立有效、快捷、通畅的沟通渠道,做到信息共享,信息优化

水泥生产线机电设备的保养知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禁止超负荷使用机电设备,防护装置要合格到位,把危险不利因素控制在苗头阶段。设备的日常性维修保养:可以分为日保养和每周保养。日保养顾名思义就是每天都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周保养可以分为2h,精修,大修等。一级维修保养:维修工人配合操作工人按照规章流程把设备局部拆开检查,清洗,检查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调整设备空虚,紧固固定装置。二级保养:

操作工人配合维修工人对列入二级维修的设备进行检修,更换或修复磨损部分,清洗,检查油路以及电气部分,使设备技术状况达到最优状态。以上的保养过程可以使水泥生产线的机电设备更好的运行,降低事故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修理费用,可以提高工厂的利润。

我国水泥生产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管理的现状,已经建立了维修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以及检测机构。并从国外引进了机电设备诊断和机电设备使用状态监测技术。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泥生产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还是采用旧模式,以预先维修为主的定期检查维修和检修管理模式。这种旧模式开机效率低下,运行不稳定,维修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引进供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并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型,这些模型在以后的生产中进行了验证以及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开始了对机电设备某些部件可靠运行的研究。

另外考虑到在国外当地状况,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慢,维修检测机构不健全,维修保养时所需要的物资匮乏,同样也会令我们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不利于开展,影响工程建设,所以这时候可以适当考虑工程运行中机电设备一般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备好维修发运到国外建设场地,这样能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加强水泥生产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的管理。企业应该重视对机电设备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的人员的培训,完善三级保养以及日常工作交接等的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的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流程,对日常以及周检进行制度化、流程化。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机电管理部门没有做到该尽的义务,对维修保养标准认识不足,缺少检查环节以至设备隐患很多,不能适应工程运行的需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机电设备维修保养技术薄弱,物力财力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重视管理,提升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的水平,因地制宜的建立相关工作的奖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标准化组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热情。

水泥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水泥工业是我国乃至世界比较重要的工业,因为她为我们的工程建设提供基本的材料,我国在水泥工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世界上也算是比较多的国家。为了增加水泥产量,水泥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必须的,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水泥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和工作效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最大的水泥的产出。降低机电设备的危险因素,也是我们平时检查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我国现在的水泥生产线发展的整天情况来看,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偏低,在全世界水泥技术系列中算是滞后的,我们应该取的技术以及管理的巨大进步。

篇3

关键词: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

引言

在城市地铁的日常运行中,高效、稳定、优质的硬件设备是地铁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地铁在被投入运行之后,伴随运营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关设备的保质期也会逐渐结束,在其质量稳定期结束后,地铁设备就会开始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如果故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地铁运行的安全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所以,针对城市地铁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十分必要,且需要相关单位及人员探寻科学的模式。

1地铁设备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1.1工作效率较低

在城市地铁设备的维修保养中,传统模式无法对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科学的优化处理,导致模式内部的管理层面很多,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存在明显重复的现象。这样一来,维修保养的相关机构就会显得格外臃肿,造成相关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应用,工作效率很低。

1.2人员不够专业

一些城市地铁的运行及管理部门没有选择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较强的工作人员,这就导致设备的维修保养得不到有效开展。很多工作人员甚至在面对设备存在的问题时无法进行识别和处理,导致设备问题得不到解决。

1.3费用较高

一般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的折旧费用相对较高,这就会给很多城市的地铁运行单位等带来较为明显的经济负担。

2建立地铁设备维修保养的科学模式

2.1合理选择承包商

在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的社会化、市场化模式构建中,科学选择承包商十分重要,地铁运行部门可以从市场中具有相应技术实力的单位中进行选择。在承包商的选择中,供货商是首要选择。供货商对于地铁设备十分熟悉,保质期内的设备维修等工作都是由供货商完成的,其自身技术绝对过硬。与此同时,如果选择供货商作为承包商,可以保证地铁设备的持续性供给,地铁运行部门就不需要专门储存备件等,可以合理节约资源。除了供货商以外,还要重视地铁设备安装商的选择。城市地铁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很多设备虽然由供货商提供,但却是由专业的安装商完成安装的,安装商对于设备的安装、调试十分熟悉,且有专业程度很高的工具设备,所以也可以作为承包商的备选。除此之外,地铁相关部门也可以与铁路分局及科研机构等合作,从符合相关要求并具有资质的对象中择优选择承包商。

2.2开展联合维修保养

在科学化、市场化的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中,地铁相关部门可以选择联合性质的维修保养。市场化的保养模式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地铁相关运营单位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且在保证相关制度稳定性的条件下,保证维修保养模式自身的弹性。在联合维修保养中,地铁运营单位需要做好具体的联系与协调工作等,确保不同的部门可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这样才能确保地铁设备运行保养模式得到合理的构建,避免设备维修保养出现明显的割裂感。城市地铁的设备在自身运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有互相联系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具体的维护操作中做好基本的技术配合。这样一来,联合维修保养就存在其自身的应用优势。在开展联合维修保养工作时,地铁运营部门需要密切观察市场上是否存在可以维修多个系统的承包商。一般来讲,地铁的消防系统与通风系统、电梯系统、站务系统及接触网系统等彼此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合和竞争性,也具有联合维修保养的可能性,这一点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关注。

2.3做好质量评价工作

在城市地铁设备保养维修模式中,评价体系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运营单位在建立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分别建立两套评价系统。第一是对承包商进行评价,包括承包商具体的服务质量、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等。地铁运营单位需要重点关注承包商自身的职责是否完成、具体的工作结果等,也就是对承包商自身的服务情况予以评价分析。此外,地铁运营单位还需要开展质量评价,主要就是观察地铁设备在经过承包商的维修和保养处理之后,设备自身的状态、运行情况、故障问题是否依然存在等。换言之,就是对承包商的工作质量进行观察分析。对于服务评价而言,地铁运营单位可以根据相关的合同进行分析,并且按照合同中拟定的条款内容等对承包商的自身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而对于质量评价来讲,地铁运营单位就需要针对相关设备的具体运行参数、故障发生率、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等进行判断。

3结语

在城市地铁的运营中,相关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行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地铁设备维修保养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设备未能得到科学的维修和保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化、社会化、科学化的维修保养模式就成为地铁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新方向。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多方面入手构建此模式,实现设备维修保养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张群.地铁运营设备市场化维保模式分析与评价[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1).

[2]马丽华.地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1).

篇4

[关键词]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1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56-01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埋藏深度比较深,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综掘机械设备,而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性能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运营效益和安全高效生产。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结合当前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维修保养手段,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当前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存在的问题

1、维修养护方法不合理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多是事后维修,在综掘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前没有科学的预防性计划,当综掘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后才进行维修,工作人员需要分析综掘机械设备故障原因,准备维修工具,再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维修,整个维修过程耗费较长时间,增加了综掘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2、 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多是企业安排专门维修人员进行自行维修,由于维修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综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并且在对综掘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主要通过观察、听、看等方式以及自身经验进行维修,经常出现不检、错检、漏检等问题[1],无法保障综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

二、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策略

1、预防性检修

预防性检修是通过全面监控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运行周期,准确计量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2],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解决。对于综掘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检修部门,针对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多种维修养护计划,确保综掘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在煤矿生产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运行故障造成机械设备停机,影响煤矿的安全、连续开采,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预防性检修,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状态维修和定期维修,可有效降低综掘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确保综掘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2、 事后维修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事后维修必须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和手段,针对综掘机械设备的故障情况,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出故障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综掘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影响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开采。事后维修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鼓励维修人员学习先进的维修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维修技能。

3、 改善维修

改善维修是指结合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采用先进的维修方法和技术,不断改善综掘机械设备的一些小问题和缺陷[3],逐渐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延长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维修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煤矿生产需求和综掘机械设备应用要求,应积极推广综掘机械设备的改善维修方法,不断提升煤矿生产效益。

4、 采用先进的故障检测方法

(1) 噪声和振动检测

当煤矿综掘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采用噪声和振动检测方法,以综掘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为特点,分析机械设备的故障情况,及时找出故障源,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

(2)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检测煤矿综掘机械设备故障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在保持综掘机械设备不损坏的情况下,检测机械设备内部故障。无损检测常见的有超声波检测法、渗透检测法等[4],通过射线、微波等检测综掘机械设备内部零部件是否出现故障。对综掘机械设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应仔细分析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材质,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且还可采用湿度检测、电气检测等检测方法。近年来,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远程协作检测技术和小波分析检测技术在煤矿综掘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方面表现出重要优势,并且有助于延长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运行检测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故障主要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硬故障是指综掘机械设备固定参数发生变化或者不正常而导致的设备故障;软故障是指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比较复杂,包含多种变量,故障检测要求较高。综掘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煤矿顺利开采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检测诊断水平,科技人员为综掘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开发了检测系统,如ASCC控制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可快速处理综掘机械设备的超速、制动失灵等故障,有效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4) 油液磨屑检测技术

油液磨屑检测技术是指提取综掘机械设备和液压系统的油液,通过铁谱分析、光谱分析等技术,根据油液微粒和磨屑的变化,诊断综掘机械设备故障,有针对性地采取故障维修保养措施。

5、 做好机械设备养护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结束后,应做好养护工作,对容易出现摩擦的零部件添加油,合理调节安全保护设备的配合间隙,及时记录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注意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性。同时,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部门,配置完善的维修保养工具,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并且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操作和使用,避免综掘机械设备受到人为的损坏,使操作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共同协作,做好日常的养护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综掘机械设备停机率和完好率进行考核,落实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和养护责任制,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另外,煤矿企业应结合综掘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定期对综掘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涨,综掘机械设备在煤矿开采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加强综掘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采取有效的故障检测和维修方法,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建伟.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探析[J]. 机电信息,2013,09:82-83.

[2] 郝科峰,高涛. 探究煤矿综采机械的维修及发展趋势[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6:18+20.

篇5

1.1设备管理的宗旨

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最有效地发挥设备的效能为目标,促使企业取得最佳效益。

1.2设备管理的任务

对企业的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采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的性能。

1.3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系统设置、设备资产管理、设备前期管理、设备技术和档案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管理;设备的状态检测与维修技术管理;设备的改造、更新与大修计划编制与实施;设备备件采购与管理;动力设备的管理;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培训等职能。

2辖区设备管理的现状

2.1设备配置情况

各单位基本配备所需要的粮食机械,主要包括:粮油装卸、输送机械,干燥设备,清理设备,称重设备,保管、防治专用器械,粮油仓储服务的其他机械。

2.2设备管理情况

各单位由仓储科负责相应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是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工作,个别单位将维修工作放在办公室(综合科)。

2.3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购置申请、集中采购、入库建档、使用、入库保管、维修保养、报废、盘点等具体步骤。

2.4设备维修保养管理

部分库有自己的维修人员,大多数库是外聘维修人员或外包维修工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个别库不具备维修能力,设备保养普遍不到位。

3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脱节

各单位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造成机械设备常常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设备维修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强,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发现、早预防、早维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3.2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过管理提升活动,各单位初步建立了设备管理制度,除部分单位管理制度较为系统外,其余单位都缺乏完整、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台帐、技术资料档案、维修保养等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

3.3设备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各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落实不到位。各类设备操作规程不全,部分设备操作规程不细、有些设备没有操作规程,对使用人员培训不够,存在违章操作隐患。在中储粮总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抽查隐患排查治理汇总表》中,辖区被检查单位普遍存在设备使用电缆或配电箱等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维修保养记录不全或不规范。

3.4设备购置前期调研不充分

各单位在购置设备时,没有充分进行调研,仅从集中采购目录中选择已使用产品,满足当前简单生产需要,未从行业发展趋势,环保、节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和一手粮源质量及收购方式考虑设备性能和规格,没有实现设备购置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费用的目标。3.5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匮乏各单位普遍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设备带病工作比较多,加速了设备磨损和老化,增加了设备维修成本,影响企业效益。不适应新形势下新设备,特别是智能化设备对人的要求,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不能深挖设备潜能,提高企业效益。

4设备管理思路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总公司智能化粮库建设全面展开,精密、复杂、技术含量高、价值高的设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仓储管理水平,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4.1规范设备管理制度

各单位按照中储粮西安分公司《仓储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补充完善设备管理有关制度,形成程序化操作规程,对设备采取“一类一制”、“一类一规”的管理方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杜绝违章操作。在机械使用、检修等环节,通过实行“三定”制度:定机、定人、定责,将有效监管贯穿全过程,进一步强化责任人的安全规范操作意识,切实将相关管理规程落实到位。

4.2优化设备采购性能

采购设备时,要围绕高产能、低能耗、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考虑设备选型,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设备更新,使辖区出入库生产设备产能从30t/h~50t/h提高到80t/h~100t/h,通风设备降低功率,实现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4.3加强出入库现场管理

在出入库期间,每日由设备管理人员对机械作业现场全过程、全方位盯控,明确现场作业分工,做到“五掌握、三到位”,即掌握机械设备的数量、动态、技术状况、使用维修和安全情况;检查到位、协调到位、指导到位。对使用中的设备及时进行清理维护,防止设备超负荷运行,降低设备损坏率,减少使用费用。

4.4强化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严格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根据全年出入库计划,合理安排设备使用轮换,充分进行维修保养,切实完成设备使用期间日常基本维护工作。分类归档,做好维修管理记录工作,做到一机一档案,注明名称、型号、规格,有关维修记录齐全,确保设备维修管理有据可查,无疑无漏。

4.5深入开展设备事故分析

设备事故分析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设备故障应根据“三不放过”原则及时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及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设备管理人员每年要对所有设备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并作为培训内容对职工进行培训。

4.6注重设备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确保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和国有资产使用安全,对我们直属库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要定期开展职工和外包劳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机械管理安全责任。

4.7加大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培养

篇6

关键词 矿井;设备;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155-01

1 设备点检制的概况分析

设备点检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它通过点检人员借用一定的手段,按照制定的标准,定期、定点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是提高设备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连续,稳定,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相比,点检制更准确、更经济。

设备点检制的特征之一是推行全员设备管理。传统的设备管理尽管也要求全员参与设备管理,而且制度很多,写的很细,但职责不清,具体操作难。而设备点检制把与设备管理相关的各方分成操作、点检和维修三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同样是设备巡视检查,传统的巡视检查工作主要由维修工人承担,操作工和设备技术人员很难对设备做系统检查和技术分析。检查效果完全取决于检查人员的素质和态度。而设备点检的巡视检查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量化和标准化的作业制度,不管检查人员的实际情况如何,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必须完成规定的检查作业,并按规定的要求分析、处理、报告检查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如果检查人员凭现有的条件对设备异常情况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检查人员有责任请求精密点检人员对设备异常做进一步检查分析,直至找出设备出现异常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同样是设备维修,传统的设备维修大多采取事后维修,先进一点的是计划维修,或事后维修与计划维修相结合。这种维修体制带来的不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备用机组的流水作业生产中,如果设备在计划检修以前出故障,企业就会面临停产抢修的威胁,如果设备能挺到维修期,许多情况下,要么设备损坏已经很严重,一些部件已经失去了修复的机会;要么设备技术状况尽管还不错,但也得按计划更换或维修。不管设备是因维修不足导致损坏,还是因到期被迫维修而产生过剩维修,都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而设备点检制提出的是预知维修,它用一种制度来保证我们取得比较准确的设备异常信息,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从而避免设备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减少抢修。以下主要是针对煤矿矿井设备采用设备点检制的有效实施中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 大型固定设备点检制的实施

云煤二矿隶属于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位于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矿井始建于1997年4月,2001年3月建成并开始试生产,2003年元月正式投产,现有员工1120人,井田面积6 km2,可采储量1325万吨。区内煤层平均煤厚3.78 m,主采1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今年1-5月份生产原煤38万吨,预计全年产量75万吨。

云煤二矿自06年7月接受永煤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以来,主动加快永煤企业文化的融合,学习引进永煤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完成了矿井技术改造和升级,矿井产量由30万吨发展为现在的75万吨,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云煤二矿在有效实行了设备管理点检制之后,采取先进的管理制度,在有效调整过之后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了矿井的产量,并在加强矿井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的设备的应用检修的频率,改善了设备的整体实施标准。

随着综采、综掘设备的应用,矿井产量大幅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是矿井稳产高产的基本保证,如何维护保养设备,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就成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把如何维护保养设备作为我们十月份的创新课题。大型固定设备点检制的实施主要研究矿井大型固定设备维修保养的方式,通过合理有效地保养维护设备,保持设备完好状态,为矿井稳产高产提供保障。

3 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依据的方案

大型固定设备点检制的实施主要研究矿井大型固定设备维修保养的方式,通过合理有效地保养维护设备,保持设备完好状态,为矿井稳产高产提供保障。

主要实施方案:

1)制定大型固定设备日检项目内容及方法。

2)制定大型固定设备周检项目内容及方法。

3)制定大型固定设备月检项目内容及方法。

4)设计制作大型固定设备检修表格。

5)制定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办法。

而且随着综采、综掘设备的应用,矿井产量大幅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是矿井稳产高产的基本保证,如何维护保养设备,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就成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把如何维护保养设备作为我们的创新课题。大型设备点检制的实施主要研究矿井大型设备维修保养的方式,通过合理有效地保养维护设备,保持设备完好状态,为矿井稳产高产提供保障。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机电科成立项目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了各阶段的任务,保证了成果的实施应用。

通过大型固定设备点检制的实施,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消除设备隐患,避免设备损坏程度增加,根据设备状况,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减少影响生产时间,为矿井稳产高产创造良好条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4 结论

检制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客观需求,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设备检查方法,而是一种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深刻地反映了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人(生产组织)与设备、设备与生产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设备管理以预防为主和全员管理的思想,是现阶段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设备管理体制。在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云盖山煤矿二矿,通过大型固定设备点检制的实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消除设备隐患,避免设备损坏程度增加,根据设备状况,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减少影响生产时间,为矿井稳产高产创造良好条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友光,高鹏.加强点检制提高地勘设备科学管理水平[J].西部探矿工程,2012,08.

篇7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对机电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有许多企业超负荷的使用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大量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及预期,且停机率较高,从而使企业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如今,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管理。所以,加强企业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概述、设备管理与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以期能为广大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机电设备的种类繁多,企业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设计制造出许多非标的自动化设备等,这些设备有着特殊的运行状态和生产工艺。因此,在制定相应的管理与维修制度时,需着重考虑机电设备本身的生产工艺,来满足复杂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制度。1)生产设备的使用环境管理。在保证机电设备的高效率和高使用率的前提就是保证设备有着符合自身需求的生产环境,企业设备的管理人员需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者参考资料等,制定出相应的设备的生产环境管理需求,不断改善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为机电设备的高效的运行提高必要的条件。2)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建立机电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制度是将机电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统计保存,通过后续的技术分析得出解决设备的故障的最佳措施,为后面的设备维修提供有利的技术参考。将一些设备的常见故障统计出来,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3)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由于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易损件易耗件的损坏,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项目,他所涉及的技术面较广,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实施。4)设备的维修计划管理。在机电设备维修的计划中,最重要的是对整个设备的维修过程制定相对应的计划,只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维修计划才能合理安排相应的人力和财力,保证企业的日常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以缩小机电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由于停机所带来的损失。

2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体制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一般是由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而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需要专业的设备维护保养人员来完成,应具有能够正确操作设备、能够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修、维护和保养等工作,一般,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体制有预防性维护、改善性维修和事后维修等三方面。1)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主要是对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例行检查,同时对一些磨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预防性维修一般通过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设备的性能参数监测与诊断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2)改善性维修。改善性维修是利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造的内容一般有:对一些设备的性能缺陷进行整改,改善设备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技术的改造是相对的,如一些设备能够正常满足使用需求且没有必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3)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根据设备的维修准则,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维修并及时的更换一些易损件,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这种处理方式相对比较经济。

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落后。如今,相当多的企业在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一直是传统的观念,即很少对设备进行保养,如更换机油、轴承等,只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才进行检修等工作,这种相对落后的管理制度会对设备造成相当大的损坏,造成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间大大减少,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时间,从而间接的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设备的检修的理论知识不丰富。由于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大都是凭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判断设备的故障,从而使故障检修的措施相当狭隘,外部环境中对一些精密设备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不能够完全摸透,影响了对机电设备的正常检修。3)设备检修人员的素质较低。在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中,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但是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会影响一个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在机电设备检修行业,经验与文化素质同等的重要,在这岗位从业时间不断增加后,相应的工作经验也不断增加,对相关的机电设备的检修也非常熟练。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行业也迎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信息化的设备,新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引进与使用,如果设备检修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会在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知识吸收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加强设备检修人员的技能和工作责任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和能力。

4加强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1)加强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监测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的性能参数监测、设备的故障隐患分析,及可能会产生的故障进行预测,为维修保养人员提供信息化参数和必要的依据。2)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使机电设备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实施,推行机电设备的生产责任制,使操作人员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对操作岗位进行抽检和考核,若检测出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3)提高机电设备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机电设备维保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通过岗位实习不断积累其实际经验,通过理论和实际经验的相结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大赛,通过各式各样的技能评选活动,提高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5总结

随着机电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一直探究的方向。通过不断一高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维修保养水平,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率。

作者:张炜生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参考文献]

[1]黄佑坤.如何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J].建材发展导向,2014.

篇8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机械设备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设备管理、维护、保养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旦机械设备吸附灰尘、沾染污垢,轴承磨损,就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机械设备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生产。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1.机械设备管理遇到的困难

1.1设备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不规范,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企业的设备管理意识淡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2.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方案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

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意义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过程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呢?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篇9

关键词:造纸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F5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097-01

1 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内容

1.1.1 维修资料的管理

在对采购计划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与库存状况、应用订货点以及市场状况的方式相结合,对货物储存量进行有效降低,进而起到企业经营效益整体提升的作用。在维修不同种类设备时,将管理维修操作规程作为主要参考标准,防止因不当操作方式导致维修过程有不可挽留的损失形成。

1.1.2 设备状态

运用动态跟踪的方法将设备运行状态的设备状态管理得以实现,对所选用的设备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记录,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对设备应用信息的检测、设备技术参数的确定及维修信息管理等。其中,检测设备状态信息又划分为自动检测和离线检测两种。设备信息处理工作应在维修工作结束后进行,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在维修人员素质高低评定中可以选用评价法进行,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有效检测。设备技术参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在设备正常运行中进行。

1.1.3 设备故障的管理

信息资料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有效管理就是设备故障管理,其构成成分主要为:故障产生的影响、原因、何种部件、时间以及设备号等资料。

1.1.4 决策的管理

管理决策支持是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并对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预测,同时进行维修方案的编制,利用研究、分析设备维修历史数据,可以确保备品备件的质量,并确定部件工作的使用时间,为预测检修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2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工作任务

1.2.1 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

①采用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经济的方式以及合理化的库存配备件,对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工作进行顺利实施。

②定期对设备备件的库存量进行详细地检查,当由于正常消耗或设备突发故障等因素导致所需更换的备件来说应及时进行处理,在合理的水平线上对生产运作和库存资金进行积累。

1.2.2 开展设备维修施工

①建立并完善设备技术档案。当设备存在价格昂贵、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以及独一无二的施工工序等特点时,需要对完善的资料档案进行建立。在每一种档案中,都应对设备档案卡、维修记录、应急计划、备件资料以及更改或改良等资料进行记录。其详细记录如下所述,设备档案卡:为了便于后期工作的沟通联系,应在设备档案卡中记录上设备的名称、型号、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商、以及维修部门的电话等内容;维修记录:准确地将历次维修项目、故障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故障预防等内容记录在维修资料上。对维修保养机械设备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使突发事故的维修时间得到有效减少;应急计划:在意外事故产生时所运用的处理方法,通过应急措施有效预防生产所受到的不必要影响;备件资料:在备件资料中纳入容易损坏的零部件的名称、型号、场地、价格以及销售商等内容。在对备件进行购买的过程中不仅提供充足的技术数据资料,而且在确定供应商及产品参考性时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改或改良:设备的记录主要是对设备的改进、项目的更改以及将存档的内容等工作做好,对后期设备的维修保养产生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②预防性维修保养方法的合理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已经确定的设备开展预防性保养,分类归纳出标准的执行程序文件,在文件中要求将维修保养工作的详细步骤、方法、施工工具以及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明确记录,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对比维修保养的实际操作和文件要求,使文件内容得到进一步完善。

2 造纸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措施

2.1 设备维修的要求

①根据实际情况,对完善的维修计划进行编制。在维修计划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有效掌握工程任务、设备状况、施工技术、维修时间以及维修周期等内容。

②合理维修组织形式的确定。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合理的组织形式进行确定,当维修模式有较大或较长工期存在时,可对临时维修所进行设置,对机械设备维修工作进行负责。当有较小维修工作量、较短工期或分散工点存在时,可对组织流动维修组进行设置,开展巡回保修工作。

③采用合理化的作业方式。现阶段,综合维修方式和专业分工作业方式是最常使用的两种维修作业方式。在选择的过程中,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有效运用。

2.2 设备维修管理的重点

2.2.1 设备管理评价的加强

①设备完好率的评价管理。作为设备管好与否的技术指标进行考核的关键,设备完好率应与规定项目相结合,对技术状况鉴别进行开展,其中,评定主要包括四大类型,一、二类属于完好和基本完好。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应将期末完好类数除以期末设备总数再与100%相乘。

②设备利用率的评价管理。设备利用率的关键是考核设备结合计划要求所完成的运营指标。与报告期计划营运时间相结合,对比实际运营状况,对生产运营过程中设备的性能实施考核。对设备利用率进行计算时,应将报告期设备的实际运营总时间除以报告期设备计划总营运时间再与100%相乘。

2.2.2 倡导维修新技术的推广

对新型维修技术和维修方法进行积极推广,采用专门的维修制度和特定的机械设备,对检测和诊断为主的重点设备执行状态检测的预防性维修。运用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与先进化的维修机具相结合,对维修新技术进行有效掌握。实现维修水平的提升。对燃料和油料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应通过机械改造的方法,使设备得到再利用。只有上述内容符合要求之后,即可实施处理。当不具备修理价值时,则坚决实施报废处理。

2.2.3 设备维修监督力度的加强

首先应对各种维修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收集,确保设备维修操作和检查做到有法可依。在开展维修操作时,应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与规程和标准相结合,设置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2.4 机械设备管理的目标

一方面,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待机状态,并实现设备功能的顺利发挥,避免出现风险隐患和安全事故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使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应通过合理的组织及安排,使机械设备剩余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实际利润。

3 结 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综合化的活动,造纸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应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积极地分析,并开展有效地协调。要意识到该管控活动无论是在何种背景下,都应将其完好性得到有效提升,使运作有序的目的得到保障。做好场地的管控活动,增强造纸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密切关注管控人员个人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造纸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麒麟,赵红.新造纸设备的使用和维护[J].中华纸业,2007,(S1).

篇10

【关键词】医院设备 维修现状 对策分析

一、前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医院都相应的引进了一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医院对患者的诊疗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疗设备的优劣及使用效率不仅会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个医院都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仪器和设备。现在很多医院都存在医疗设备维修水平欠佳等问题,重新购买将造成大量的资源和经济浪费。对于这些医疗设备的维修更应该引起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因为只有做好维修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当前医院设备维修的现状

(一)相关领导对设备维修工作不重视

很多医院的领导都认为医院的主要收入靠的是临床医技科室,设备科是后勤科室,所以不太重视。大部分维修人员的工作水平都很一般,解决不了大的问题,而且维修费用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医院领导更加不重视培养维修人员的工作技能,医院的维修人员很难获得和其他临床医技人员相同的培训、进修和职位晋升的机会。还有一些领导打算撤掉设备科,将维修工作进行社会化。这样做具有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会直接影响医院设备维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影响维修设备的效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医院没有明确分清相应的职责、权利和利益,缺乏一种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的机制。

(二)医院设备维修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严重缺乏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他们大部分都是从电工、钳工或者电气维修人员改行而来的,一般都缺乏专业知识,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医院设备无从下手,因为他们不懂得电路分析、电子电路、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相关的医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网络通信技术等。专业的医疗设备同普通的水、电、气、机械等维修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三)医院设备维修缺乏预防性维修和保养

医院的很多设备都需要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性维修和保养,这样可以使设备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及完整率,而且可以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很多设备厂家规定要对相应的设备每3个月进行一次保养,例如 CT、MRI、DR 等。这类设备十分容易积尘,实际上3个月的时间有点过长,所以维修人员一定要积极并及时的保养医院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设备很少进行预防性的维修和保养,如果有相关保养记录要求,维修人员也只是到相关的科室签个字,设备保养只是流于形式。

三、加强医院设备维修的措施

(一)改进相应的工作流程,丰富维修人员职能

对医院设备的维修,一般都是发生故障了才进行维修,如果维修人员维修不好,就会联系厂家进行维修,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比较低,职能也比较单一,所以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地加强设备维修人员的管理职能。维修人员必须充分参与到医院设备购买、安装调试、日常使用、维修维护和最终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医院引进设备安装验收之前,相关的维修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并把握相关设备的性能参数,在验收的时候认真仔细的核对相关设备和配件 ;维修人员还要和厂家的工程师一起安装相应的设备,这样既可以监督厂家,也可以学习到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知识 ;在使用的过程中,同相关的科室保持积极的联系,进而有效地保证设备的规范使用和质量管理 ;客观分析医院设备的使用和运行情况,有利于相关设备的报废处理和更新。

(二)不断提升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

医院在引进相关的医疗设备时,应该要求厂家为维修人员提供一定的维修保养技术培训,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掌握某种类型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另外,医院要对维修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考核制度。而作为维修人员,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和维修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维修设备水平和能力。

(三)针对不同的设备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制度我国现有的一些设备有 :透视机、胃肠机、DR、CT、MR 等。由于透视机和胃肠机是早期的产品,使用的时间长,应用的范围广,所以维修资料比较多。DR 的核心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在国内进行组装,软件具有开放性,可以掌握一些维修的资料,所以相关人员应尽力做到自主维修。CT 机的使用年限比较长,工作量很大,出现故障的频率也很高,相应的工作人员应从故障频率、维修费用的分析和临床科室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可以购买相应厂家提供的保修合同,开放设备维修的权限,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也可以进行相应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医院会引进更多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病患的痛苦。但当今对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通过完善维修人员的职能,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等措施,医院设备在利用率会上更上一个层次,进而也会促进医院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伟文,周世济.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的职责与作用[J].医疗装备,2008,(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