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数除法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数除法课件

篇1

一、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前提。新生的分层以学生的入学成绩(小学毕业会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其他学生主要根据学生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单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同时,分层时特别要重视对学生作全面的调查分析,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可以学生自报和老师考察相综合。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一般分为三层比较适中,即第一层是优生,第二层是中等生,第三层是学困生。各个层次的学生数量视情况而定,不宜按一个比较固定的数目来安排各个层次的学生数量。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学生分层以后,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地制订初中数学教学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其要求是:教学目标层次明确,并且与学生的层次性相一致。学困生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即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形成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知识,培养其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初二代数的因式分解,对学困生要求学会四种基本方法,对优生则可以补充换元法、配方法和代定系数法等方法。又如:在学习求根公式时,对学困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其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求根公式,优生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则是使其能正确地推导求根公式,能熟练应用求根公式。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学生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及其掌握程度,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层学生略有提高,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必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

四、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分层

布置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但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侧重于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好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练习,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即创造性的练习,注意一题多解,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作业意在克服整体划一的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已不是负担。

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各层次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中间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困生主要是补课,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五、考核和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学困生试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优生层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起点较高;中间层试卷介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只有一份试卷。在统一制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学生分层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优生层学生选做。命题时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教学的兴趣。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将教材上静态的文字变成可视化情景,声像俱佳的情景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切入到数学探究中。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我结合本课难点创设“熊出没”情境:熊大、熊二、光头强、翠花四人在森林寻找食物,过一会儿了,熊二找到一个大西瓜回来了。翠花说:天气这么热,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一人吃一份。熊二一听,非常不高兴,大声嚷道:西瓜是我找到的,我要六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光头强一听乐了:真是笨熊,马上拿出小刀切了五分之一给熊二。熊二一看,傻眼了:怎么五分之一比较四分之一还小?在情境中,熟悉的音乐加上熊出没生动的场面让学生对本课学习产生了兴趣,同时,教师巧妙将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渗透在故事情景中,特别是最后“熊二一看,傻眼了:怎么五分之一比较四分之一还小?”学生顺利地进入了探究情景,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学具代替情景中的西瓜进行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分数大小的比较。可以说,课件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对数学探究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思维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展,从而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习完美融合起来。

二、整合多媒体演示推理过程,有效促进数学思考

在数学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播放虚拟的声音、图片等,从而让学生的视听受到冲突,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多媒体技术中,教师可以借助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推理过程,利用课件辅助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如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模拟、闪烁等功能,将除法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利用多媒体提供的虚拟声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除法有更深的认识。如6÷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6个桃子和两个盘子,接着,课件上6个桃子中的2个桃子不断闪烁,然后一个往左边的盘子移,另一个往右边的盘子移动;移完之后,盘中剩下的4个桃子中的2个又不断闪烁,并以同样的方法被分别移到两个盘子,最后剩下的2个桃子以比较快的速度被移到两个盘子中,桃子分完了,学生的思维也随着多媒体的演示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特别重要,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分桃子为例,有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教师巧借多媒体将分桃子与除法认识相结合,虚实相结合的课件演示让学生的思维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他们会随着多媒体的演示而理解除法的意义,并感受平均分在除法中的重要意义。

三、整合多媒体再现推导过程,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篇3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3的1/4就是1的3/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3张饼的1/4是多少张。

2.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教学准备:每组圆形纸片3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师:把这样的圆形纸片想象成饼,这有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怎样计算?

生回答并板书:6÷3=2(张)

师:为什么用除法呢?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如果遇到平均分的问题就用除法来计算。

师:如果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分得多少张呢?怎么列式?

生:1÷3=

师:那结果是多少呢?为什么?

生1:……

2.借助想象,巩固研究方法

师: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吗?

同位互相说一说怎么分的。

生:2÷3=2/3(张)

师:如果把7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苹果?怎样计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7÷9=7/9(个)

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得到1/9个,那7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得到7个1/9个苹果,也就是7/9个苹果。

3.观察算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分数与除法都跟平均分有关。通过刚才的学习,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觉得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生: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师:也可以反过来看,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板书: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b≠0)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分数与除法”。

三、练习巩固

师:刚才探究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咱们来练习一下。

1.请完成练习纸的第1题。

2.比比谁的绳子长?3米长的包装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和1米长的包装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哪根带子长?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了分数不仅仅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两数相除的结果,希望大家能带着这种学习方法,去发现更多有用的知识!

教学反思:

听了其他三位老师讲的这节课,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细想想自己不管是对这节课的理解还是课堂的掌控能力都应该好好向前辈们学习,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琢磨教学的艺术,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现在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

3、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求比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我准备换一台手机,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手机。国庆节期间我多方了解了各品牌手机情况。课件出示: 株洲百货大楼九月份手机返修情况统计表师:现在你建议我买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自由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

得出结论:N手机销售量是返修量的200÷4=50倍;s手机销售量是返修量的120÷3=40倍,所以N手机好威者:N手机返修量是销售量的4÷200=1/50,s手机返修量是销售量的3÷120=1/40,所以N手机好。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除法算式或者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但有时我们也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N手机返修量与销售量的比是4:200,s手机返修量与销售量的比是3:120。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比,并顺势比较了除法、分数与比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认识比

1。同类量的比

师:刚才我们得出的是返修量与销售量的比,现在请你们回答,两种类型的手机销售量与返修量的比分别是多少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S手机销售量和返修量的比是120:3。

N手机销售量和返修量的比是200:4。

2、不同类量的比

师:你们刚才举的都是同类量的比,不仅同类量的关系可以用比表示,不同类的两个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题: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

师:你能求出什么?(速度,100÷2=50千米)你会用比来说吗?能具体说说这个比是表示什么和什么的比?这个结果是什么意思?(100:2,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个比的结果表示行驶每千米所要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类量的比呢?

3、定义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比。请同学们看黑板,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两个数量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来表示。那么什么叫比呢?你能不能试着说一说?(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

设计意图:沟通除法与比的联系,促进知识同化。

三、自学比

师:关于比,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比各部分名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怎样求比值。)

1、请自学课本第47页,独立完成表格。

因为除法中( )不能为0,所以比的( )也不能为0。

2、完成第47页两个“做一做”。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比的意义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解决,并通过基本练习自我检验自学效果。教师所做的是组织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

四、判断比

下面这些比,和我们今天认识的比一样吗?

1、巴西队的平均身高比日本队高11厘米。

2、上半场巴西队凭9号的两粒进球以2:0领先结束。

3、下半场25分钟,巴西队被罚下一人,两队人数比为10:11。

4、终场前3分钟,日本队扳回一球,将比分改写成2:1。

学生判断。

设计意图:判断比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比”这一知识正确或错误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比的意义。

师:在很多年前,德国一位数学家也做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和今天一样,大部分人都选择④号形状的长方形,那么,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测量活动,选择与④号长方形形状最接近的课本,同桌之间合作量一量,并求出长与宽的比值。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这些纸的长与宽的比值差不多,都接近0.6)

师:数学中有一个比值叫黄金数,它的值接近0.618。4开、8开、16开、32开这些纸型的长宽比值都接近0.618,而这个比值可以使长方形变得美观。实际上,这种形状的长方形我们最常见,大家还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以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通过揭示其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七、数学小知识:身边的比

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

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大约是7:1,

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

篇5

导学过程:

(1)情境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张照片,帮教师选一选,哪些比较漂亮(电脑出示照片),为什么第3张比较美呢?这是我们用美术的眼光来比较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那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2)感知体验。视频播放:小白兔一大早高高兴兴地给姐妹们准备了2份苹果汁和3份酸牛奶。师问:怎么比较视频中出现的两个数量?(学生回答)师:哦,可以用减法……师:有其他办法了吗?(学生回答)师:非常聪明!我们还可以用除法来比较它们间的关系,其实这两个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酸牛奶的杯数占苹果汁的3/2,这我们也可以说成是3∶2。(板书)

(3)对话探究。①那“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用比怎么说呢?学生答:3比2。师:(板书3∶2)2比3记作2∶3,那3比2记作什么?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比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称呢?请自学课本P68例1下面的一段话自学后汇报。师手指(2∶3),在这个比中,前项是?后项是?同样的2杯果汁,为什么这里作前项,到这里作后项呢?(强调两个比的顺序)②同桌互相说2个人的年龄比?与老师年龄的比。③教学例1后“试一试”。屏显题目。师指图说:这4个比,它们的意义各是什么?说一说:假如我们每个烧杯里的中洗洁液分别看作1份,几个杯中的水分别是几份?追问: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能怎么表示?④教学例2。1)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同类的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例2)。2)学生填写师课前方法的表格一。提问:怎么求出小军和小伟的速度,各是多少?3)谈话: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小军和小伟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吗?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4)概括“比”的数学含义。师:前面老师和同学一起得出并接触了不少的比,现请大家观察一下(师手指板书),认真地思考一下,比与什么相关?两个数的比又表示它们是什么关系?(板书比的意义)。设计意图:例2通过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可以用比表示。在概括比的意义时,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的本质有所理解。5)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⑤数学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1)学生填写例2后的试一试,引导观察等式,提问: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填写课前发放的表格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的表格)A.师生交流,共同小结。B.谈话:概括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3∶2也可以写成3/2,仍读作“3比2”。C.根据比,分析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游戏:剪刀、石头、布。赛三局。汇报比分:2∶0,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比与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探究能力,通过做“试一试”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可以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既让学生参与了数学活动,又让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4)结构生成。①完成“练一练”第1、2、3题。②比一比。1)投影显示:2杯盐水,标出盐与水的质量比分别是1∶20,1∶30。让学生猜测哪一杯咸一点?原因是什么?2)教师拿出实物烧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先在杯中放入100克水,再用搪瓷勺倒入4克盐,轻轻搅动。要求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并和上面2杯比较,与哪1杯的咸度是一样的?为什么?③知识介绍。(课件介绍黄金比)用数学知识分析开课时,为什么第3张照片看上去好看?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在导学要将知识学习与运用、实践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5)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课后请同学们用你智慧的双眼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比,用你灵巧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美吧!

篇6

小学数学策略创设情境技能学习效果一、营造学习氛围,感受“策略”技巧

(1)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爱好动画片的特点,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由于这些有声有色的视频课件,课堂变得活力四射,学生们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2)乌鸦喝到水借用了什么方法?请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策略”。

(3)导入:今天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体积的概念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空间”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乌鸦喝水的视频课件,对“空间”这个定义用动画做了形象的阐述。

(5)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①“投石于水,水面升高,乌鸦得以喝得痛快淋漓”

②“是什么原因让水面上升?”

③“石子是有体积的,它占有一定的地方,石子的进入,让水位升高。”

④“石重水轻,石子入水,占据水位,挤走相应空间的水因而水面上升”

⑤“石子占用之地,叫石子所占的空间。”

⑥“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由以上推理出数学公式:物体的体积。”

(6)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气氛高涨,思考积极,求知迫切,回答主动,学习有趣、合作愉快,记忆清晰,印象深刻,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了解,日常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得到了体验,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刚开始学“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说出这几道算式的得数:2×2=?3×2=?3×3=?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答出3×2=6,是想:2个3相加得6。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接着我又写出8×9=?并提出问题:谁能直接说出积是多少?学生冥思苦想,我适时提示:要通过想9个8相加来求得数很麻烦,那么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计算出得数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乘法口诀。如果我们学会了,那么8×9的得数就可以直接说出是72了,大家想不想学乘法口诀?大家高声齐答:想学!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真是饶有兴趣,效果一定很好。

三、教学联系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现知识的意义,所以在教学当中,要把生活和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尤其是数学,脱离了生活,数学的价值难以体现,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体验数学。这样不仅仅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增加了相当的乐趣,降低了知识的枯燥感,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这一良好的实习习惯会受用终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我找了很多常见的物品,形形的,包括一些瓶盖,纽扣、硬币等等,然后放在布袋里面,让小学生亲自上前摸一摸,然后让他们说出来摸到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形状,有什么样的用途,等等。这样的传道解惑,摆脱了一贯的机械,有声有色趣味横生,学生们像做游戏一样,学知识学得扎实准确,也没有丝毫的疲劳,教师教学的也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王元院士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推导的学科,学好数学不全是为了当数学家,而是培养一种素质。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来自语言和数学。数学对科学家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也是工具,学好数学就等于掌握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的一把金钥匙。”这句话对我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一定的启示,这句话就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准则。

四、“主导”加强训练,“主体”变知识为智能

学生能够学会并逐渐形成能力,不是由教师单方面说教就能做到的,必须在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通过经常、反复的学习活动,逐渐领悟而达成的。例如,在学习过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后,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和分数除法两步应用题的做法。课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分析了判断两种应用题做法的关键是从题意中弄清“已知量”“中间量”和“被求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中,当把“已知量”看作单位“1”时,“中间量”是“已知量”的一部分,当把“中间量”看作单位“1”时,“被求量”就是“中间量”的一部分;在分数除法两步应用题中则是相反的:当把“被求量”看作单位“1”时,“中间量”是“被求量”的一部分,当把“中间量”看作单位“1”时,“已知量”就是“中间量”的一部分。于是,我提问:做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答:是找出题中应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赞扬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我又能补充一点:还要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一步应用题的做法。之后,学生先是练习找出各题中应看作单位“1”的量,当学生熟练且不再出现错误后,通过交叉反复练习比较两种应用题的三个数量关系的异同。学生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练习活动中,逐渐掌握了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变学习知识为掌握方法的智能活动。

五、巧妙帮助后进生,激励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我教学的一个班上的同学,懒得出奇,从来不写作业,成绩很差。怎么让不写作业的“懒羊羊”主动爱上学习呢?我煞费苦心。“峰峰,帮老师把本拿到办公室。”到了办公室,我说:“上个星期数学小测试,你给老师露了脸,口算也很可以了,现在你就差作业了,另外成绩总的来说还是差一点,能再给同学们一个惊喜吗?”他坚定地说:“能!”我说:“老师想让你露一手给大家,但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并保守秘密,行吗?”他的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于是,在这一周里,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教他加减乘除,并教他背诵数学公式的简单方法……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在大家眼里,还以为他又在帮老师干这干那呢!

到了星期一“我能行”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表演,可谓精彩之极。这时,我看到峰峰“蠢蠢欲动”的眼神及迟迟不动的身体,便说:“现在我们请峰峰进行表演。”他上来一口气算对了15道加减乘除的计算题。一下子,全班同学为他的表现惊呆了,我打破沉默说:“峰峰有这样的计算能力,真棒!让我们为他鼓鼓掌。”“啪啪啪啪”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我又说:“峰峰走在了时间的前面,竟连除法都会算了,让我们把掌声再次送给他。”掌声又一次响起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的头低下去了……

篇7

1.整体把握让教学更深刻――建立关联点

众所周知,整数、小数的加减法都是数位对齐,这是非常清晰且明确的。表面看来,分数加减法不能类同,不能从数位对齐方面考虑,许多老师教学这一块时,没有找到知识与学生的关联点,是单独教学分数加减法的。但黄老师引导孩子发现整、小数的数位对齐,其实就是计数单位相加减。而分数中同分母加、减法也是相同分数单位的相加 减;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要想解题,需要先统一分数单位再计算。这种关联点的寻找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找到了关联点,我们的数学才更有理站得住,更有活力走得远。

回望自己本学年教材上知识的安排,

也有许多符合整体把握的理念。比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及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分”作为关联点。同时,我们还需要为今后将要学习的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思路,更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完成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这阶段的整体把握更侧重认知结构的建立。

2.量体裁衣让教学更灵活――抓住着力点整体把握

定位了方向后,还需要接地气,根据学生的状况量体裁衣寻求最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充实整体结构,完善孩子自身的知识结构。比如,黄老师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老师出示的3种题型来自于学生,不断启发学生,但又稍作调整,避免分子都是1及加减法单一的现象。于是出现了“―+―(互质情况)、―+―(倍数情况)、―-―(一般情况)”。由学生提出且经过老师调控、提炼的这些题都是贴着教材必讲的内容,又避免了大量重复的练习,确实是着力点。因此,老师要做好提前的预设及调控工作――预设要根据教材与学生,调控要根据学生与课堂,抓住着力点,使教学更加灵活,更加适合孩子们的发展。

3.架桥铺路让教学更轻松――突破重难点

结构除了知识结构以外,还有教学结构。好的教学结构,可以帮助孩子突破重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等同架桥铺路,降低孩子的学习难度。

回望自己本学期教材的知识,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有理解3÷4=―的环节,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大家不约而同地设计将3块饼分给4个人,并预设:①一块一块地分,每人分得3个―块,3个―块是―块。②三块合起来一起分,每人分得3块的―,3块的―是―块。每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想用三张圆纸片,用想一想、分一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3÷4的含义,随后有的老师用拼一拼的方法在实物展台上让孩子们拼出了结果;也有些老师用课件展示了过程及结果。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依靠贴近孩子的操作,突破重难点,动手的过程中,教学结构也在逐步完善。

4.结构意识让教学更广阔――拓展增长点

整体把握、量体裁衣、架桥铺路无一不是在搭建结构,认知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的结构……都离不开结构意识,尤其在课堂结尾。我们可以头尾呼应,将课堂伊始的认知结构做一个拓展,让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并延伸到下面的教学内容。

再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中,课前老师让孩子们说一说对于―有哪些了解,在多种不同理解的表述后,老师出示了5种:数轴、1米的―、一个整体的―、一个圆片的―、―里有3个―。在课堂结尾,老师又提出:“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分数,对于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又补充了第六种:3÷4=―。这样的结构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壮大,视角也随之广阔。结合本课,老师又花了番心思,将横轴标为除数,纵轴标为被除数,第一行的每格依次标上―、―、―……第二行的每格依次标上―、―、―……引导孩子们观察:“为什么第一行的分子都是1?为什么第一列的分母都是1?为什么这一斜行的分子、分母都相同?”观察思考中,学生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又衔接得更紧密了。

篇8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并适时地加以渗透呢?以下根据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从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转化”的意识

做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内容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如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它是一条有形的线索。另一条是隐线,如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它是一条无形的线索。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但在知识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从最简单的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比如:在学习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式子:

应用多媒体出示以上习题的计算过程之后,让学生观察、思考:上面三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中有转化吗?经过同学们的思考、交流、总结得出: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2)“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它们的计算过程渗透了“转化”,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

二、课件辅助新知教学,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

转化的方法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它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应用转化策略,使学生初步掌握“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法解决空间与图形这一的求积问题时,往往要用到转化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利用课件把新学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配上色彩、声音、动作等,巧妙地显示出图形之间的转化过程,学生会终身铭记这个过程,这也就达到渗透“转化思想”目的。如:

1.推导三角形面积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圆形转化成长方形。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从以上课堂教学中,巧用课件显示图形之间的转化,学生体会到了转化的“魅力”所在,学生学起来快乐、易懂。

三、练习中巧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转化”的魅力

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下面练习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一下子就列出式子并计算。这时候,教师启发学生: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是多少?(电脑显示图片)

解答方法一:

解答方法二:

通过以上两种解答方法,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法是学生常用的解法,比较复杂,但当学生建立了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后,就会不满足这种解法,经过观察思考后得出,阴影部分刚好是整个正方形减去空白部分,而空白部分刚好就是 。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但是思考的角度、思维的方法、计算的简便程度却都是不同的。显而易见,后一种解法应用了逆向转化和数形转化的思想,解法要比第一种简便得多。

四、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转化”思想

解决实际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需要学生具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小学阶段从四年级开始主要学习了:画图、枚举、列表、倒推、替换、假设和转化等策略。然而,“转化”思想往往是最常用的。例如:教学工程应用题中,有这样的一道题“某车间要生产3000个机器零件,甲组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乙组单独做要15时间完成。如果两组合做,几小时可以完成?”这是一道工作效率问题,可以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时间。列式解答:3000÷(3000÷10+3000÷15)=6(小时)。这道题如果应用转化的思想,把工作效率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的思路,就会更简便。我们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组每小时则做了全工程的 ,乙组每小时则做了全工程的 ,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和就等于所花的时间。列式解答:(小时)。这里所应用的“转化”思想,其目的就是化难为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五、复习中,运用多媒体沟通知识的前后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在完成某项知识的构建时,要兼顾其他相关知识,将本来就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有机沟通起来,这沟通的过程其实是学生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转化”思想形成的过程。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时,可首先让学生思考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接着让学生动笔画出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最后思考所有的这些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把事先设计完整的示意图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师问:从这个示意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吗?

生: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长方形就转化成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可用割补法,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可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圆的面积可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其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重要,它是主干,是根,是始祖。是推导出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动态显示上面图形转化的过程辅佐说明。

由此可知,当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通过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当遇到较隐蔽的问题时,通过转化的方法,化隐蔽为明显;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通过转化的方法,化难为易;当遇到新的问题时,通过转化的方法,化新为旧,变未知为已知等,使问题得以迅速、顺利地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知识线索这条明线索,还要紧抓数学思想方法这条隐性线索,使学生双受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弊端 对策

多媒体课件以其运载知识量丰富,形式新颖,省时高效、形象直观等诸多优点,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制作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许多教师采用直接下载网上现成的课件组织教学。由于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而课件往往是为第一位教师量身定做的,因此这种不加选择地全盘采用产生了许多弊端,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不成课件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下载课件时,往往觉得这个内容也好,那张幻灯片也不错,既想做到大容量,又要面面俱到,盲目增加了许多学习内容。比如,课件上的一些内容,对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无多大用处(仅可以让课显得更细腻些)。这些内容对于那些数学素养好的班级学生来说也许能快速轻易完成,但由于授课教师忽视了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情分析,在处理这些内容时,不得不花费较长时间去解释讲述,从而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二)图片、视频、动画效果过于花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追求课堂的艺术性、可观赏性,使用了许多与授课内容关系不太紧密的图片、视频。在语文教学中,优美的风光、悠扬的音乐,确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问题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规律性、概念性的知识体系。而这种不分学科特点舍本求末的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学习方向,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件使用太频繁,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由于制作课件需要有相当的电脑专业知识,大部分老师不具备,而电脑精通者又不一定掌握教育原则、教学规律,从而产生了将教材、例题的列式及计算过程、板书都搬到电脑上的课件。这种数学课,从开始到结束,每个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以屏幕代替黑板,上课变成看电影,教师成了讲解员,搞得学生眼花缭乱,教师也手忙脚乱。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小数化分数》这节课时,先出示了两道例题:把0.4和0.25化成分数。讲完这两道题后,教师就让学生探讨总结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有学生回答:先把小数化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数。教师随后用课件出示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先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一起读了两遍就结束了。

对于这个教学片段,如果那位教师在讲述了开始的两个小题之后,紧接着再出一道题:把0.123456789化成分数。这时,学生就需要思考: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分母应该是多少呢?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前面两道题的解答过程:0.4化成分数,它的分母是10(也就是1后面写了一个0);0.25化成分数,它的分母是100(也就是1后面写了两个0)。以此类推,三位小数化成分数,它的分母应该是1后面写三个0,把0.123456789化成分数,因为它是一个九位小数,所以它的分母应该是1后面写九个0,分子应该是123456789。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小数化分数的法则就顺理成章了。那位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了动脑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不愿动脑思考,一切只等电脑演示。

(四)以课件为中心,缺乏驾驭课件的能力。由于课件提前设定了教学各环节及各部分的教学思路,使执教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顺序增减内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围绕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无法灵活地处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得课堂缺少了最为精彩的生成。如有位老师在上《有余数除法》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六一儿童节,五个小朋友到小敏家,小敏为招待客人,买了十个苹果,十五个橘子,三十个糖果,五十个草莓。列表供学生讨论。

反馈时,有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用列竖式的方法算出平均每人多少,剩下的数叫余数。这位学生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重点上来,。但按照课件的编排顺序,这个环节在教学的后面。于是,这位老师只能“牵”着学生围绕课件转,等到教学竖式计算的方法时,学生已经疲惫,失去了兴趣,教学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像这样,以课件为中心,学生的思维成了多媒体的牺牲品。

要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切实用好课件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摒弃“为了用多媒体才用多媒体、每课必电”的思想。电脑课件只是组织完成教学的辅助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否选择多媒体要以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不出优势,甚至不如传统的教学手段,那么干脆就不要用多媒体课件,毕竟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多花点时间去研究教学方法。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授课

说明。

一、下面我先来说教材

这一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首先我来说一下教学内容。

本课节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分数除法一》――即分数除以整数。

2.接下来我说的是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理解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紧接着我要说的是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

情感态度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

4.有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二、接下来说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我选择的基本教法是:启发式谈话法。

主要教法是:操作练习法。

辅助教法是:情境激趣法。

这样的教法只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引导。真正的体验还来自学生的学法,我准备采用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三种

学法。

2.我准备的教具是: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设备,因为这样的教具会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高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

热情。

我准备的学具是:两张长方形操作卡,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三、现在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发展中学数学,学发展中的数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铺垫导入我准备投入的时间是(3到5分钟)

(2)而新知生成我准备用(18分钟)

(3)巩固拓展预设的时间是(10分钟)

(4)而总结延伸我准备用(2到3分钟)

1.关于铺垫导入我是这样构建的:与本节课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有二:一是倒数;二是分数的意义。所以,我设计了以上两个内容(课件)的铺垫练习。而分数的意义又与本节课紧密相连,所以,我以一句“如果把这个分数继续分下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数除法一”,随后引出课题,转入新知教学。

2.新知生成:依据最佳时间原理,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思维的最佳期进行教学的,大约需要18分钟。下面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分三层进行授课说明。第一层,情境一: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式,随即板书:除以2。之后,引导学生独立在操作卡上分,涂,反馈后得出答案,板书。紧接着,进行此题的提炼归纳,及分子能被除数整除的计算方法,并模仿出题。第二层,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列式,板书。在这里,我对教材进行了尝试性变动,原题是“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改动后保持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本质“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更便于学生分、涂、折的操作。在分、涂、折之后,得出答案。

3.学生学习新知后,必须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所以接下来我要说巩固拓展:这一教学环节,我遵循由浅入深、拾级而上的练习原则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个是基础练习:单一的判断习题和单一的计算习题,目的是为突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一重点。

第二个是实际应用的练习题:这一形式的练习会让学生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深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第三个是拓展拔高的练习题: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思路,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开发的智能题,体现了尊重个体学生特点的原则。

通过以上层层练习,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学法得以贯彻,知识得以传输。

4.总结延伸

延伸作业有二:

第一项:(课后仔细读课本25到26页)通过这个作业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从书本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二项:(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自己练习5道分数除以整数的练习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他们既收获知识又训练能力。

四、下面我来说一下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我设计的板书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层次性、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下面我来说一说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