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话题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话题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话题作文

篇1

我有一次在我班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责任”,有一位同学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表现的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深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了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话题,最后只能判为四类卷。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篇2

参考。

关键词:话题作文;范围;审题;联想 构思话题作文的关键要看主题的确立,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确立恰当的主题。当前,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写作,最流行的作文形式莫过于话题作文。其特点是:规定一个相对宽泛一些的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联想、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自由。话题作文不仅让人有话可说,而且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说出不同的话、确立不同的

主题。

构思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是看主题的确立。所谓主题即这篇文章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这是作品的灵魂、内容的核心所在。因此,确立恰当新颖的主题,定会写出立意深刻、透彻,有创新、有个性的好文章。

由于话题作文范围宽广、题目繁多且初中生的认识能力、感悟能力、材料组织能力、文章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确立恰当新颖、别具一格的主题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采用不同方法确定不同的主题。

写作文就像盖大楼,在确定了盖什么功能的建筑后,就要考虑建筑的模式和结构。作文则是确定了主旨和内容后,就必须巧妙安排结构,才能更好地表现主旨,使文章浑然一体。

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章的结构属于形式范畴。从文章内容看,结构是作文的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组合,是连接作文的主旨、材料的方式;从作者的角度看,结构是作者展开思路的步骤;从读者的角度看,结构是把握作文主旨和内容的线索。结构作为作文的形式,它既受制于作文的主旨和内容,又直接作用于作文的主旨和内容,所以,我们在安排作文结构的时候,应当以内容为中轴,围绕主旨,围绕情、意、人、事等内容、层次,安排自然段,安排开头、过渡、结尾,决定哪些段落长,哪些段落短。

作文要看题,审题准确、全面,不折不扣地按照题目要求去做这才能向成功迈步。否则,审题不慎出现失误,便与成功无缘。所以拿到话题作文首先就要做到精思细敲,审准题目。

如何做到精思细敲,审题准确无误呢?精思细敲要做到这三点:①单纯话题型还是材料话题型。如果是单纯话题型,则范围相对较广;若是材料话题型,还要审清材料的内涵及要求。②由哪几部分构成?材料、话题与要求是什么关系?③命题的意蕴何在?指向哪里?怎样才能稳中创新?

精思细敲话题作文,关键是要理清范围与限制的度。话题作文规定的范围往往是比较宽泛的。如话题“趣”,可以写生活中蕴藏着的乐趣,学习中的乐趣,童年时代、中学时代、家庭、校园的乐趣。可以写经历过的趣事,知道的趣闻,总之内容与乐趣相关即可。像这样的话题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话题作文除了审清话题之外,还应特别注意材料要求,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媒体,是引发作者思考、展开联想想象的一个“由头”,是思维发散的引爆点。

把握好两个基本模式。就是“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作文的“纵式结构”,就是按时间的推移、情感的发展、问题的展开为顺序的结构。一般说来,以写人、记事为主的作文,常常以时间的推移为结构方式。而抒情的作文,则以情感的发展为结构方式。特别是写“我”的情感认识或变化的作文,采用这种结构更方便。至于以议论为主的作文,就采用以问题的展开或深入分析为顺序的“纵式结构”。作文的“横式结构”,就是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或问题、材料的并列关系组织文章结构。如果作文是“记一次活动”或“经验总结”之类的话题,采用这种结构比较方便。

如何展开联想?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它把感受到的新的事情与记忆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暂时的联系,实际是由所感知的形象引起的一种回忆。

联想可能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在空间上或时间上比较接近,就会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如由“童年”想到童年趣事;由“清清的河水”联想到里面快乐生活的鱼儿。有的是由于实质不同的事物有某一相似之处而引发的联想,如由生机盎然的春天联想到朝气蓬勃的少年。有的是由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联想到与这事有某种关系的另一事物,如话题“母亲的手”联想到母亲的辛劳、母亲的等;如谈语文学习的话题,联想到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等;如由诚信联想到虚伪、欺诈等。

像“假如……”之类的话题,就需要从主观的需要或愿望出发,设想某一人物在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中会有什么情况或变化。有时需要从已知的去推测未知的,凭借原因去推测结果,从事物现在的情况去推测其过去和未来的情况。如从“保护环境”话题去推测若干年后地球上的生态情况,去唤醒人类保护环境的意

识。有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错觉或幻觉展开特定的想象。总之,通过联想想象就会确定新颖深刻的主题。

当然,话题作文提炼主题的方法还会有很多,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很难一一道来。

篇3

读书,你可知道在这字里行间蕴含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了尽情的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读书,它可以陶冶我门的品德、情操,使之高尚……

在睡之前,我总喜欢先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让学习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一下,同时吮吸一点课外知识。睡前翻开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定是夹着叶脉书签的那一页,讲述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以来的荣辱兴衰。我看到了,那是汉武帝,是他的雄才伟略,是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使那时的我们称霸于世。是他北伐匈奴,西通西域,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向强盛。我有看到了,那是慈禧,是她引领清政府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是她的胆小怕事,不肯变法,令康熙、乾隆创下的强盛国力付之一炬。是她迫使清政府不断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饱受欺凌。读书,你让我与书同欢,与书同悲,在你身上体会着无限的乐趣。

在闲暇之余,我总喜欢去看那本令我倍加珍惜的《名人名言》,他让我和高尚的人尽情畅谈。是他让我有了人生理想:“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更甚于物质。”是他让我乐观面对生活:“当上帝给了我们一个酸柠檬是,我们要设法把它变成甜的。”是他让我有了不怕失败的心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书,我们不仅要从你身上读出哲理,还要从了身上读出乐趣。

在周末空闲时,我总爱去看那本使我有了高尚品德,情操的书——《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自古名言,教以我不能骄傲,要从别人的身上吸取优点以取长补短,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言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论语》不愧为儒家的经典之作,陶冶了我的品德和情操。

读书,在你的身上散发着一到独特的清香,就是这种清香,让我的灵魂也被你操控。但愿这种清香溢满生活的每一角落,让每一个人都去体味其中的无限乐趣。

篇4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情境;生活;阅读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语文教学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作文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但是,就目前的中学来说,作文教学并不十分乐观,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呈现“假、空、短,没情感”的现象,教师对此非常苦恼,而学生都说苦于没有写作来源,没啥好写,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作文价值取向的错误等。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地注重成绩,使得学生接受的作文教学都是单一的、平面的、片面的教育,缺乏多角度、自由的、全方位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给人一种扁平的感觉,缺乏生动和美感。鉴于此,笔者尝试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立体化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所谓立体化教学,其创始人孙春城老师定位为:从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两个角度所揭示的课堂教学高境界的时空特征,是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完美统一。教学艺术在于营造氛围、创造共振、激励乐学,做空间的文章;教学科学在于发展思维、鼓励创新、追求效率,做时间的文章。通俗而言,“立体教学”就是指教师运用教学艺术,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励学生乐学;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互相质疑,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产生共鸣,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操作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写作是对个体的一个情感表达、宣泄,是推动写作的内在因素和动力。没有激情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内容真、情感丰富的写作内容,很容易使作文表现出“假”“空”的现象。作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等。以情境促使学生内在情感因素、动情因子的生长,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有种不吐不快的感受,这时,写出来的东西不管语言是否华丽,其内容都洋溢着情感,能够吸引读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构建情境,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去发挥、表达,以最平凡的语言叙述最平凡的事情。首先,摆脱“假”“空”的现象。如:笔者在教学中以“添词”的游戏来构建写作情境,即笔者首先说一句:“他飞快地跑着。”在这句话的基础之上加词,学生很快就说出:“他仰着头飞快地跑着”“他仰着头、拿着录取通知书,飞快地跑着”等等,随着不断地添加词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扩充句子,教师趁势诱发学生的行为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中表演刚叙述的情境,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触发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真切地感悟“他”愉悦的、激动的心情,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最后,引发学生反思自我,分析、总结生活中的轶闻趣事,或者最为平常的父母情、朋友情、师生情等,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作文的内容也就会避免空洞、假、虚拟的现象。

二、以生活为基准点,整合写作资源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以说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更是写作之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说没有内容可写,就是写出来了,也是在无病,问题重重。分析其根源在于缺乏写作资源。鉴于此,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素材能力,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眼、耳、心同时运用,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为写作的基准点,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感悟、体验等。作为教师努力做到生活与写作教学的相结合,双管齐下,丰富写作资源。其具体实施如下:

1.挖掘生活,收集写作资料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同时生活中的事物、人物行为等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生活各式各样,可以说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收集地,缺少的只是学生的观察和发现。“生活中不是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认知和了解家乡的经济、军事、科技、饮食、服饰、节日庆祝等传统文化形式,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写作素材收集奠定有效的基础。如:家乡长兴被誉为是“太湖明珠”,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现在还有遗址,笔者就带领学生去参观古遗址,边看边讲,让学生亲身体会家乡的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结合搜集的素材,诱发学生深思、感悟

在学生阅读过后,教师不可不闻不问,这样容易让学生忘记,更容易让学生感觉阅读不可取,教师可以定期举办“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等。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如:走街串巷,深入了解乡土文化,还可以申请参观地方的文化馆,让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深刻感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进而形成思考,丰富写作的材料、升华写作的情感,由被动转变成为主动。如:笔者向相关领导部门申请,和学生一起去长兴县文化馆,了解长兴县1700多年的发展轨迹,之后,诱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话题去群众中进行探究、了解,延伸阅读的范畴,最后,对自己所了解的话题,通过交流、分析,进行总结,整合写作素材,深思其意义和价值,生成写作、抒发的欲望。

3.整合资料,实施写作练习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收集素材的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作,其单一的作文写作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而立体化教学凸显的是其多方面、多元化,因此,其写作练习也同样是多种多样的。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整合资源、实施写作练习时,采取的是:办板报、广播站,宣传文化、宣传精神,编辑板报、书籍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练习形式。但要求是:这些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己设计、构思、创作的。而书籍的编写主要是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故事、小吃、风俗习惯、名人等进行创作,分别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名吃》《家乡名人事迹》《家乡文化》等等,以创新的、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逐渐让学生形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良好习惯。如: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长兴的相关文化,像:《西游记》是在吴承恩做长兴县丞的时候取材于长兴县道教、佛教的民间故事创作而成的;茶圣陆羽在长兴创作了旷世巨作《茶经》;长兴名特优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之后,笔者让学生自由分组或者自主设置自己的创作构思,提倡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学生创作的兴趣很容易就被激发起来了,如:《家乡名吃》中,学生收集了太湖四诊、长兴四宝、品茗三绝等相关做法、吃法;《家乡名人事迹》收集了陈霸先、吴承恩、陆羽等在长兴时的相关事迹;《家乡文化》收集了茶文化、旅游文化等。

三、拓展阅读面,深化学生的写作

阅读是增强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其阅读文本的内容是对生活的再现,可以说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前提。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深入了解写作,进而产生写作意识。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大都让学生自主练习写作,使学生感觉写作素材匮乏、写作形式迷茫。写出来的文章枯燥无味、词不达意,而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只是稍加修改,写上评语,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对于写作还是不明不白。对此,教师应分析、总结学生这种写作现象的根源,对症下药,倡导“我手写我想”,为学生提供“想”的机会和平台,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激发想象,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如:阅读小说、诗歌、散文等,诱发学生情感的产生,进而将这种情感带到写作中,以阅读文本的思路、写作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化学生的写作。

顺其自然地将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的情感作为写作素材进行创作,诱发学生的情感产生,鼓励学生叙述真实的情感,不求语言华丽,只求内容真实、情感充沛,有了情感、素材和写作形式,学生写作起来也就很自然。当然,这只是阅读联合写作的一个形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实施多样化的阅读,如: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集体阅读,精读、粗读、泛读等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和拓宽阅读面,能够有效促使学生积累知识,丰富写作素材,进而推动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焕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以生活为基准点,延伸、拓展形成写作的“立体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进而深化自我的情感,产生创作的兴趣和欲望,将心中的情感一吐为快。这样,用立体化的教学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面,提升作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7.

[2]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1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59.

篇5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与目的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做好体育常规教学安排

(1)加强备课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要符合学校要求,并提前一周备出课堂教学设计。

(2)要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3)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4)加大体育教学检查力度,完善教学测评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每周检查备课情况、和上周教学反思,以促进体育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共同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抓好校广播操的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新、老教师携手成长,共同进步”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初中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四、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

张体成老师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导,运动训练方面由宣扬指导。

初中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新学期即将开始,根据本学期教育局的工作要求,从这学期开始进行专业的足球知识学习,开展足球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足球教学改革工作活动的开展,使每一名学生在足球运动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多种运动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热爱体育锻炼,掌握1—2项体育项目锻炼方法。通过体育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教材资源分析: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我们的教材没有分的过细,整个初中阶段就是一本教材,教师可以选择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教材分各类运动项目分别进行介绍,我仔细阅读教材,选择适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项目进行教学,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加课时,不能实际练习的项目,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说出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基本方法,以便于今后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进行学习。

本学期七年级教材选择以体操和田径教学为主,球类运动为辅,突出足球运动的发展,通过体育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八年级教材选择以田径、武术和球类教学为主,突出足球和篮球教学,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九年级教材选择以田径、球类和学习简单的健美操以及舞蹈为主要内容,突出球类教学,对篮排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学生练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体育的魅力,增强体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体育锻炼基础,很多学生基本养成了自己的锻炼习惯,有了自己喜欢的项目,本届的九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还好,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不多,日常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能够达到要求,班级的锻炼氛围良好。抓住学生喜欢锻炼的特点,积极开展课内和课外的体育锻炼,提高锻炼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年的学习基础,身体素质也比上学年有了提高,但由于学生锻炼的强度不够,很多基础项目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学生分的层次还很多,差距也比较大。一小部分学生的特点已基本显现出来,锻炼的欲望很高,很想多学一些体育知识,多知道一些锻炼的方法。

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对一切还比较陌生,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开学初我要对每名学生进行逐步的了解,对他们的身体情况作到心中有数。了解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以后想要学习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好组织性、纪律性教育。

三、教学目标:

身体素质是体育练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无法完成任何体育锻炼的,身体素质练习也是我们体育课永远的目标。本学期是学年的第一学期,对学生和教师都会重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教学任务就会很顺利的完成。七年级是刚刚升入中学的年级,体操练习是必要的科目,通过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田径练习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为以后更多的练习打一个好的基础。本学期的开始是秋季,天气晴朗,非常适合户外运动,我们可以利用大好天气多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每周一节的足球课帮助学生理解足球运动的知识,提高足球运动的技能。八年级增加了武术和球类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武术动作或简单套路,对武术知识有所掌握。球类教学教学是非常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利用球类项目找出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足,今后加强练习。九年级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已经练习了很多次的项目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了,本学期适当加入了舞蹈和健美操,为了就是提高学习兴趣,找出自己的不足,加强练习。学生学习舞蹈和健美操知道方法就可以,更多是让有兴趣的学生带动一下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田径课的课时偏重一下中考的体育项目,使学生提前有一个感受,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学期重点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方法多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自我,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教学设计采用师生同学、同乐、同研究、同质疑、同解决、同提高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方案:

篇6

一、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新课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节精彩的课堂往往是从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开始的。因为简单而有趣的问题提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新课教学奠定基础。如在《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导入时,我播放“平潭新闻”有关区召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工作会议”的报道,提出这次会议的召开告诉了我们什么讯息?如在“党的基本路线”导入中,我选择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优雅又熟悉的旋律唤起了学生的音乐细胞,一些同学开始小声哼起来了,这时我适时鼓励全班同学一起高歌。在歌声中,我及时引导并提出:我们听了这首歌,心情如何?谁是那位伟人?春天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党和国家一个什么伟大的决定?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火花立即被点燃,大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导入。在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导入时,我以矿难事故为背景,以“三个矿工,21天生命的奇迹”为标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提出:三个矿工是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的?从三位矿工的身上,我们学到什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会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师怎么做才能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思想品德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呢?我认为运用问题化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时,介绍如何使用灭火器,通常介绍使用灭火器的步骤是“拔拿提按”,但真正让学生操作灭火,许多学生还是不知如何操作使用。后来,讲课前我提出“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的问题,让学生查找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室里点燃一堆火,叫学生讲解和使用灭火器。在问题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可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化教学法,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问题化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各种教材教学资源和相互联系的各个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做出整体安排,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财产留给谁》时,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初识继承”:提出①晓军的父亲病危,其财产是遗产吗?②他的财产都可以作为遗产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遗产继承的相关基本概念;“争论继承”:提出①你认为谁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遗产?理由呢?②你认为晓军父亲的遗产应该如何分配;“律师解惑”:提出①晓军家到底该采取哪种继承方式继承父亲的遗产呢?为什么?②晓军的父亲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确定遗产的分配,其最大优点是什么?③有效遗嘱必备哪些条件?引导学生认识和比较“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继承纠纷”:提出①晓军的邻居能得到遗产吗?为什么?②请你设想一下这起遗产继承事件的不同后果。引导学生懂得要依情依理依法正确处理遗产继承纠纷。这样,本框教学内容通过四个环节和一系列问题情景,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问题化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愉悦的情感氛围中,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讲授《延伸生命的价值》时,我展示课件《一位动车司机,2秒钟的生死选择》,并问这位司机的行为是轻生吗?为什么?并说:刚才,我们不是进过珍爱生命,要做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让学生明白,这位司机用自己的“死”换取更多人的“生”,这是最高境界的珍爱生命的表现,最后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在讲授《调控情绪的方法》时,我抛出一个情境“假设老师参加教学比赛,就是这节课,老师看到后面有很多评委,心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同学们,我该怎么办呢?大家能不能帮忙老师”,此问一出,班级就像炸开了锅,激烈讨论,许多同学提出“把评委当做学生;他们是来学习的;我一定能上得更好……”然后,我们一起从学生提出的方法,归纳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这样,讲解调控情绪的方法就水到渠成了。问题化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提出一些能吸引学生又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五、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彩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为背景,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领悟教材内容,掌握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情感,实现陶冶情感、明理导行。这有利于改变过去以教师满堂灌,进行简单说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如教学“孝敬父母”时,我首先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爱。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父母关心自己的真实故事”,同学们纷纷从吃住行用、学习、生活、疾病等各方面回忆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当一些学生说到激动时,个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然后,我趁热打铁追问:“我们的父母这么关心爱护我们,那你们知道父母的出生日期吗?”这时,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学生羞愧地耷拉着脑袋。面对此时此情,我叹了口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接着我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运用问题化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激发感情,引导学生在情中悟理,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快乐学习知识,还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德、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课程的德育功能。

六、问题化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作业布置 优化策略

布置作业是任何学科教学都离不开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是贯彻英语新课程标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内容单一。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习惯按照课本提供的练习习题布置作业,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业设计差异不大;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制约和考核形式的单一,教师一般比较习惯于书面答题的作业形式,较少布置其他类型的作业,这样就导致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僵化。

2.作业要求机械。从一些教师经常布置的英语作业和对作业的要求看,大部分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背课文、对话、听写等,作业单调乏味,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导致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3.作业完成封闭。《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虽然强调独立思考,却并没有把“合作学习”作为一项必要的素质进行培养,作业的完成比较封闭。

4.作业评价片面。作业评价方式和评语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来说更是如此,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往往需要行为激励。但是,一些教师的作业评价比较单调,评语刻板,缺乏感染力和人情味,忽视了作业的激励功能。

二、优化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

1.分层布置作业。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原因,学生的基本功与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有的学生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接受了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而有的学生接触英语却相对较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统一的英语作业,则明显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状况,在向学生布置作业时,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设计,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在作业中设计基础巩固和拓展提高两个部分,使有能力的学生做挑战性、较高层次的作业,而没有多余能力的学生完成规定的题量就可以了。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把英语作业分成难中易三个等级,慢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突出作业布置的多样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拓宽视野。因此,作业布置形式应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趣味性。要注重布置新颖性的作业,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单一的书面形式发展到书面、口头、专题研究等生动、有趣、多样的形式,树立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

3.突出作业布置的实践性。叶圣陶说过: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多。喜欢玩、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是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因此,英语作业要强调实践性,布置的作业形式应逐步走向实践化。作业布置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历,内容可以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向课内外、校内外开放,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社会知识,使作业成为联系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纽带。背诵课文、复述、编对话等个人或双人作业,可指定小组长第二天做小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

4.注重作业布置的鼓励性。学生都是渴望成功的,获得成功的动机是巨大的情绪力量,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学习心理。因此,要注重制定激励性作业评价规则,在布置作业时,应多一些可适当自由发挥的题目,使学生有发挥想象的空间和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适时给予表扬或鼓励。要把握学生完成作业后希望得到肯定、赞赏和鼓励的心理特征,高度重视作业批改。要多看到学生进步,不可只指出缺点,多在作业上写出一些激励的批语。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否重视作业批改所蕴涵的情感,会明显地影响到学生学习情绪的好坏和学习效果的强弱。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作业布置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作业布置的方法策略,努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1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备或纯化产品

在基础化学的制备和提纯实验中,多次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得或纯化产品。蒸发中的加热过程和蒸发溶剂的程度对产品收率和纯度有重要影响。

1.1加热

加热是使溶剂蒸发的操作,在蒸发初期,溶液浓度较稀,溶液内部容易流动,传热比较快,可用较大的火力加热,并可辅以搅拌,以加快蒸发速度。随着溶剂的减少和浓度的增高,溶液变得黏稠,流动性差,有时为了不影响结晶,还不能搅拌。这时溶液传热较慢,若仍用大火加热,会引起局部过热暴沸,大量黏液溅出,不仅会降低收率,还有可能伤到实验者或他人。故随着溶剂的减少,应慢慢调小火力,最好垫石棉网分散火力。

1.2蒸发

蒸发程度的不同,对制备物质的收率影响很大;有时因为蒸发程度控制得不好,根本得不到产物。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的制备,如粗食盐的提纯实验,需蒸去大部分溶剂,使产物大量析出,_直要蒸发至稀粥状,但不能蒸干。这时所剩少量溶剂中所含产品氯化钠不多,而大部分需分离的杂质,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的硝酸钾大量存在于这些少量的溶剂中。趁热快速过滤,就能去掉杂质,使产物纯度高且收率大。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且结晶时带结晶水的物质的制备,如硫酸铜的提纯、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在蒸发时要特别小心。既不能蒸发得过度(若溶液几乎蒸干,则杂质不能分离,产品不能得到相应的晶型,品质差),又不能蒸去溶剂太少(这样会使结晶出的产品很少,收率低)。在蒸发时,应一直观察蒸发皿表面的结晶情况,开始有痕量结晶时,要慢慢减小加热,一直到晶膜扩大到占蒸发皿表面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停止加热,冷却让其慢慢结晶。若一出现晶膜就停止加热,则得到产品的收率很低;若加热到整个表面都结满晶膜,冷却后因过饱和程度大,结晶速度快,产品纯度会较差,颗粒也小;有时产品结晶带较多结晶水,蒸发到过饱和度过大时,冷却后原蒸发液会全变干,与蒸发皿结在一起,无法分离杂质。对于某些物质的结晶,在蒸发过程中溶剂虽不断被蒸发,但不会有晶膜出现,如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三草酸合铁(1)酸钾的制备,若等结晶出现后再停止加热,则剩下的溶液在冷却后结成整个一大块,很难从容器中取出产品,无法分离杂质。对于这类物质的制备,首先要算出需蒸发掉溶剂的大致体积,用相同的容器盛放蒸发后应剩下溶液体积的水,溶液蒸发到与此体积相同时,停止加热,慢慢冷却,有时可加入晶种或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使过饱和溶液结晶。

在使用较大容器通过蒸发溶剂制备大量晶体时0,可采用工厂中常用的比重计测蒸发液密度的方法。随着溶剂被蒸发,溶液的密度也在增加,根据实践经验,蒸发到一定密度再冷却,可得到理想的晶体。如制备Cd(NO3)2‘4H20,要蒸发到含硝酸铬56.1%~82.3%。如果蒸发得不够,硝酸铬含量低于56.1%,只能析出九水合物;若蒸发过头,硝酸铬含量高于82.3%,则析出二水合物。

结晶过程也是提纯过程,结晶速度的快慢,对产品的纯度有较大影响。若对产品纯度要求不高或实验时间较紧,可加快冷却速度,如用流水冷却结晶速度较快,但产品会吸附一定杂质,晶型较细。若对产品纯度要求较高,可用稍接近过饱和且自然冷却的方法,这样得到的晶体晶型较好,如明显的针状、块状等,颜色纯正。

2减压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

在基础化学的制备和提纯实验中常用到减压过滤,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与否,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减压过滤的原理是利用压力差使布氏漏斗中的溶液快速透过滤纸进入抽滤瓶中。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滤纸必须紧贴漏斗孔表面。在滤纸润湿后,开少量真空(通过阀门)吸住滤纸。若一下子开足真空,易把滤纸的润湿水抽干,使滤纸无法紧贴漏斗孔表面,造成溶液从滤纸与漏斗空隙中被抽出,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还有时抽气量太大,滤纸上还未加待滤液滤纸就已被抽破。故必须加入待滤液后再开大真空,加快抽滤速度。

(2)在抽滤时,由于有较大压力差,某些较细小微粒也会穿过滤纸微孔,还有些胶体会堵塞滤纸上的微孔,造成该滤掉的微粒没被滤掉或过滤速度很慢。如硫酸铜提纯实验中分离氢氧化铁的过程,有些实验教材用的不是常压过滤而是抽滤,这就需要加热一段时间使氢氧化铁胶体聚合,使沉淀颗粒增大来消除上述影响。

(3)在抽滤时,为抽滤完全,漏斗中的固体必须平铺,若漏斗中有些地方无固体物质,气就会在这些地方大量被抽下,有固体的地方被抽的力度很小,固体很难被抽干。洗涤漏斗中的固体时,要先关真空,再加入洗涤液,让洗涤液与待洗固体有充分的接触机会,杂质有溶解的时间。若在真空开启的情况下加入洗涤液,洗涤液与待洗固体几乎未接触就被抽下,起不到洗涤的效果。产品纯度也会降低。

3试剂的选用、使用量及加入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很多性质实验,在教材上对试剂的用量、加入方式未详细说明。如果随便加入试剂,往往得不到预想的结果;因为这与试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3.1试剂的使用量或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如SnCh溶液加NaOH溶液制Sn(OH)2沉淀,然后证明此沉淀呈两性的实验。由于实验室配制SnCl2时,为防SnCU水解加入了较多的盐酸,学生在加NaOH溶液时浑浊会迟迟不出现,若快速加入NaOH溶液,由于NaOH过多,沉淀未经形成就与NaOH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Na^SnO〗,致使观察不到Sn(OH)2沉淀的现象。在做这一实验时,NaOH溶液加入要慢,最好用试纸测溶液的pH,在溶液pH接近中性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NaOH溶液,且要用稀NaOH溶液,以防NaOH加入量过多。

在用氯水氧化碘化钾时,在碘化钾溶液中预先加入少量CCU,氯水要_滴_滴地加入,并不断振荡,这样,只要有很少的碘出现,就会在CCU层有很明显的颜色,不至于被氯水快速氧化成无色的碘酸钾而观察不到应有的实验现象。而在做碘被氯水氧化成无色碘酸钾的实验时,碘的量要少,取上述实验中试管下层很少一部分(几滴就可以),含少量碘的紫红色CCU溶液加入氯水后变成无色溶液。若在原碘含量较多的试管中继续滴加氯水,即使氯水加满试管也未必能使紫红色碘液褪色。

在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中,加入%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以便在一定pH时与Cu2+分离。在加%O2时,不应在溶液沸腾时加入,否则%O2会迅速分解而起不到氧化Fe2+的目的;应在溶液稍冷时加入稍多%O2(因%O2不稳定,易分解,其实际浓度常比所标浓度低),然后再加热搅拌。在加NaOH溶液调溶液pH时,要慢慢加入NaOH,因Fe3+杂质的含量不会很多,若过快加入,常会导致NaOH过量,再用酸回调较麻烦。

在验证亚硝酸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应控制NaNO2和KI的加入量:0.1mol?L'1NaNO2为5mL(即大量),而KI为0.5mL(少量),再逐渐加入酸,能见到红棕色气体和黑色的碘沉淀,这是因为在酸性介质中,NaNOi和KI反应生成了亚硝酸,部分亚硝酸分解成NO〗气体;具有氧化性的亚硝酸将KI氧化为乙,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反之,如果KI用量过多,则由于生成的^可以同KI反应生成棕色的If,实验最终只能见到红棕色的气泡,看不到黑色的沉淀。

对于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如沉淀的生成或溶解、颜色变化、气体放出等,所使用试剂的量不一定要按反应方程式配比或教材上给出的量,试剂用量应以实验现象明显为标准。如氯化银沉淀溶于氨水,把所制备浑浊液取一部分到另一洁净试管,加入氨水后浊液重新变为澄清,现象明显。若使用全部所制浊液,有可能因浊液太多,加氨水后不能全部溶解变澄清,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实验效果。又如用氧化剂PbO2或NaBiO;把Mn2+氧化为紫红色的MnO^_,因颜色变化很明显,所用Mn2+的量为1~2滴即可;氧化剂也不宜太多,0.5mL已足够,过多的灰黑色氧化剂会掩盖住MnO^的颜色;若Mn2+太多,已被氧化成的MnO^会与Mn2+继续反应生成褐色的MnO2,导致看不到紫红色。

3.2试剂的选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0

很多物质的制备可用多种不同方法。从反应方程式分不出不同方法的优劣,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得到优质产品的方法。如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根据化学方程式,用可溶性铜盐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就可得到。要获得颗粒大且杂质少的产品,应选用硝酸铜和碳酸氢铵作原料。NH4HCO;在溶液中有解离、水解双重作用,能提供CO〖_、OH_等离子,并能分解产生NH;。它和Cu(NO3)2溶液相遇,会发生两个主要反应:

配位反应:Cu2++4NH3?H2O幑幐Cu(NH3)2++4H2O(深蓝色)

沉淀反应:2Cu2++2OH-+CO3-一^^Cu(OH)2?CuCO3|(翠绿色)

-般加料采用“反合成”的方式,即将Cu(NO3)2溶液慢慢加入到N&HCO;溶液中,它可以造成这样一种局面:Cu(NO3)2处于少量,NH4HCO3处于大量。在反应初期,少量Cu2+被大量NH;包围,以生成Cu(NH3)4+配离子为主,溶液呈深蓝色,此时无沉淀析出。随着Cu(NO3)2的不断加入,溶液中Cu2+浓度加大,碱度下降(因硝酸铜溶液显酸性),以致NH;的浓度下降,配位平衡向左移动,沉淀平衡向右移动,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

由于Cu(NH3)2+的解离是随着Cu(NO3)2的加入逐渐进行的,有效地控制了Cu2+的浓度,也控制了碱式碳酸铜晶核的形成,有利于晶核的成长,从而获得较大的沉淀颗粒。另一方面,这种加料方式使Cu(NO3)2处于少量,减少了沉淀过程中对NOf的包裏机会,易得到较纯的沉淀。

3.3试剂加入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制备或纯化物质时,经常需加入多种试剂,加入顺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应根据实验机理,以正确的顺序加入试剂。

实验室提纯粗食盐主要是除去钙、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钙、镁离子可通过加入碳酸钠溶液,使之分别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而滤去,硫酸根离子可通过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而除去。但顺序必须是先加入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钙、镁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若先加碳酸钠溶液除去钙、镁离子,后加氯化钡溶液除硫酸根离子,则过量的钡离子还留在溶液中,就达不到提纯的目的了。

对于铁粉与硝酸反应制硝酸铁0,应把铁粉_点_点加入到大量的硝酸中,让硝酸处于过量状态。若是把硝酸慢慢倒入铁粉中,由于大量放热,酸性又不足,Fe3+会有不可逆水解,生成黄色的“粥汤”。

4实验室试剂常出现的问题

有些实验完全按教材操作,并很注意细节,但也有可能得不到预想的结果。这常常是实验试剂的问题。有些试剂时效性很强,如氯水,硫化氢溶液,很容易失效,必须当天配制,否则很难得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又如Na^S溶液,Na^SOg溶液,NaNO^溶液,IQFe(CN)6溶液,奈氏试剂,钼酸铵试剂,淀粉溶液等易变质的试剂要经常更换。

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带学生实验时,教师一定要做预实验,及时发现试剂、仪器或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问题。在讲解实验时,对于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一定要讲清楚,并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以保证实验的成功。

篇9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音乐创作;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很多家庭都步入了小康时代,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对各类文化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地增长当中。群众接触的艺术类型和内容不断增多,个人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升,对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群众都非常喜欢和热爱音乐,认为音乐不仅能够为生活带来乐趣,入门也比较简单,在演唱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自己创作音乐。但是由于当前很多群众的音乐素养不高,无法实现有效的音乐创作,使得音乐创作工作无法得到顺利进行。我们应对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有效解决对策和方法。

一、群众文化活动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群众将非常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音乐创作当中,但是效果不够理想,具体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观念存在着较大差异

审美是人们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对于音乐还是美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喜好。在群众文化中,很多人对于音乐会的理解不够具体,简单地认为只要有旋律、有歌词就能创作一首歌,并且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产生不同的审美,有的人喜好凤凰传奇的歌曲,比较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有的人喜好舒缓悠扬的古典乐,比较喜欢李健这样的气质男神,有的人喜好欧美具有个性的音乐。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不同的审美观会在群体中产生分歧,影响创作人员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创作失败。

(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基层群众的家庭背景、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文化水平有着一定的差异,给音乐创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音乐创作的主题是流行,那么年龄稍微大的群众就会产生不理解、被排斥的心理,认为自己跟不上潮流而产生失落的感觉;如果创作内容比较倾向于经典歌曲、红色歌曲、革命歌曲,就会使得年轻人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从而退出音乐创作活动。群众文化水平的差异也会对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使音乐创作陷入难题之中。

(三)缺乏专业的创作人员

虽然,很多地区都有文艺骨干,但是基层群众中缺乏专业的音乐人,单凭群众的力量,是无法完成音乐创作的,必须由专业音乐人士进行指导才能够完成。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群众会对音乐创作提起信心,积极投入到音乐创作当中,创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将提升。但是,专业音乐人士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大部分基层群众依然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案进行音乐创作,最终结果往往是无疾而终。

(四)缺乏完善的设备与支持资金

音乐人士常见的钢琴、吉他等专业设备,群众基本上拥有的数量较少,大部分群众使用手机、电脑等来作为自己收听音乐的设备,使得音乐创作缺乏基本的设备。同时,虽然现在政府大力的支持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但还是跟不上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变性。所以就算是以上条件都具备,在资金不足或完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完成创作的,基层群众人员会因为资金的缺乏而买不起专业书籍或是上不起专业课程,从而阻碍了作品的创作。

二、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创作

当前各种好音乐层出不穷,各种音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梦想中国人》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群众想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音乐创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基层群众的喜爱,尤其是自创歌曲《南山南》、《那时慢》等走红之后,更多的人都想要创作属于自己的歌曲。因此我们将对引导基层群众进行音乐创作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索:

(一)做好群众文化调研工作

由于不同地区的群众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调研工作计划。首先,应对各人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选择好调研的社区,了解调研的对象和内容,并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将调研表格打印好,并向调研对象发送电子邮件,提前安排好调研时间。在调研的过程中,应做好登记记录,将群众根据文化水平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而进行分类,分别进行采访,做好协调工作。在调研结束后开会议,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和总结,并且将其整理成报告进行保存。

(二)指导群众进行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是音乐创作的基础,能够提高群众的音乐修养,让群众在音乐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并将其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从而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鉴赏的时候,可以选择比较流行、影响力比较广、老少咸宜的音乐,引发所有群众的共同体验,从而激发群众的创作热情。例如,《成都》这首歌一夜之间唱火,歌曲中关于成都生活的描写非常具有感染力,使群众的热情被带动,尤其是歌词“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就算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获得了很多人的共鸣。在对《成都》进行鉴赏的时候,所有群众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并且对于音乐创作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三)对群众进行音乐创作培训

大部分群众都是缺乏创作基础的,不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在音乐创作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对群众中的音乐爱好者进行发掘,并其进行音乐创作上的培训,从而使其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音乐创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果群众里没有会音乐的人,那么可以请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进行指导。只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才能挖掘出每个人在音乐方面的潜力,比如某人适合弹钢琴但是他以前并不知道、某人适合唱高音、某人文笔好适合作词等。如果有人在群众中拿起乐器收放自如的弹奏再即兴高歌一曲,不仅会接收到人们羡慕的眼光同时也带动了整体的氛围,活跃了整个群体。当群众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之后,音乐创作将更加水到渠成,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创作完成。

三、结语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也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开展,群众参与的积极度和活动的专业程度不断增加,喜爱音乐、喜欢音乐创作的人也不断增多,我们应积极对当前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旋. 试析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 企业导报,2016,(17):173.

[2]赵伟平.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突出问题及有效策略[J]. 音乐时空,2016,(07):93-94.

[3]徐学富. 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 科技视界,2015,(23):326.

篇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将凝聚全世界的目光。为和全国中学师生一起关注奥运盛事,理解奥运理念,吸纳奥运精神,经历精神洗礼,体验民族自尊,激发爱国热情,本刊和有关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以“我与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全国初中师生征文大赛活动。

一、大赛口号

我梦想,我参与,我见证,我成长。

二、大赛主题

我与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精神,自信、参与、向上的追求精神,和谐、积极、健康的乐观精神……奥运精神不仅运动员应该具备,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具备;不仅应该在运动场上提倡,还应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弘扬。此次征文以在生活中理解、发现、弘扬奥运精神为宗旨。

三、大赛赛题

围绕奥运精神,设置以下赛题:

1、以“挑战”为话题作文;2、以“竞争”为话题作文;3、以“追求”为话题作文;4、以“乐观”为话题作文;5、以“自信”为话题作文;6、以“和谐”为话题作文;7、以“强”为话题作文;8、以“平等”为话题作文;9、以“参与”为话题作文;10、以“规则”为话题作文。

可任选一题参赛,文体不限。作文具体内容可与奥运活动有关,也可与奥运活动无关,只要围绕以上某个话题进行写作即可;可写自己,也可写别人。

四、征文对象

全国初中师生。欢迎老师组织学生集体参赛,欢迎本刊读者俱乐部会员和小记者团成员踊跃参赛。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奥运征文”字样。读者俱乐部会员和小记者团成员,请注明“俱乐部”或“小记者”字样。

五、征文时间

2008年1月-8月收稿,10月公布获奖名单。

六、评奖办法

征文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和本刊共同举办。优秀作品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选登。征文结束后请有关专家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颁发加盖中语会和本刊印章的证书。学生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颁发指导奖证书。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奖励价值500元、200元、100元的图书。

七、寄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