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跷跷板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跷跷板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七巧板;设计基础;课题设计;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103-02

七巧板这种“游戏”,引入设计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七巧板的特点、为设计基础教学增添活力,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使学生手脑都能够得以锻炼、为将来更好的完成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

结合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具体情况,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结合起来实施于设计基础的教学。

1.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设计基础教学也是如此,务必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做好准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不愿去理解和掌握略显枯燥的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寻找适合的方式方法来打破这一僵局,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基础理论的学习变的生动起来。

2. 基本技能的训练

知识与技能训练两者不可或缺,技能的训练强化了手脑并用的思维方法。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注重实践,也就是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可以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方面,更要使学习者对美的认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3.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本源和核心,如果艺术设计中没有创新意识,也就失去了艺术设计的灵魂。评判设计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往往是取决于它的创新程度。可见,在教师系统传授知识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传授知识给人智慧,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监督学生自觉学习、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开放性的设计基础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自由、平等而和谐的教育气氛,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特长,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邬烈炎先生在其博士论文《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中,归纳其内涵大致包括: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及广阔视野,提高对各课题之间知识联系的认识;使学生乐于充当新课程的“试验品”,感知课程变革发展的愉悦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求新的思维品质;努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形成对趣味的鉴赏力与个人偏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一种积极开放、努力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心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谦虚谨慎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够对教学活动作出有创见的评价。

只有了解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内涵,才能结合七巧板的设计运用,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七巧板与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联系

把七巧板运用于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如何通过七巧板的学习来实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呢?其实有共性就会有内在的联系。

1. 观察、分析、想象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观察能力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认识外界事物的重要手段也是设计基础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使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中常遇到一些乍看起来很相似的图形,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细微差别。通过这种充分观察、反复实践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思维能力,还培养了观察、分析、想象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专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完成多组设计。

2. 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

在设计基础教学中,动手实践的教学不再是狭隘的技术上继承在观念上有待调整。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引入七巧板的概念布置课题,如使用七巧板进行“形态再生”练习,这里指的“形态”可以是动物、植物等一切生物,也可以是某种环境乃至情境的再现。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事物形态进行设计,自己制作七巧板来拼组图形。学生在图形拼组的过程中对自然形态简化、夸张变形的规律有所总结;在七巧板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掌握设计材料的性质、加工的方式方法和工具的性能,强化了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

3. 趣味性与创造力的激发

创造力是人脑的普遍属性,但是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由的表现出来。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是看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创造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七巧板灵活奇妙的组合功能,借助形象生动、各具特色的自然造型,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这些有趣的画面和历史文化知识使学生们学习起来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调动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激发了他们动手创作的热情。

4. 审美情感与价值观的提升

在设计基础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情感体验,往往会影响学生日后对艺术设计活动的接近程度,同时成功的体验可以让学生产生胜任感、充满自信,即而价值观得以提升。使用七巧板进行的课程教学在拼组形式的变换中做出有见识的判断。在充满令人困惑的图像信息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接受并运用模糊性和主观性地事物完成自我表达、增强了自我表达地内涵。在拼图的过程中,陶冶了审美情感、提升了价值观。

三、“现代七巧板”对设计基础教学的启示

1. 应用范围的广泛性

现如今,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设计形式以七巧板为设计原点,突破即有的游戏模式、拓展出不同的功能与视觉形象。如设计大师肯・ 凯托为一家日本开发建设公司设计的标志及应用系统,使用七巧板元素演绎大量的人物造型、形象的反映了建筑与人类紧密的关系,通过图形更好的传达出公司及建筑反映的情感信息。其后衍生的产品范围包括与生活有关的印刷和制造项目。从建筑用具到衣服每件事物都传递出宽泛的视觉语言和公司风格。

2. 对设计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

七巧板引入设计基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设计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为成为合格的设计从业者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现代设计中对于七巧板的运用验证了它的实用价值,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对设计基础教学的一种促进。

设计的多样性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和表现空间,使学生从七巧板这一传统的设计中转而掌握具有真正意味的现代设计表现手法。在这种转化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在思维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学会权衡设计的主客观因素,深刻体会设计的局限性,并且学会善用限制,变限制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只讲原则、原理,不直接点明结果,促使学生自己根据相应的课题设计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来表现对象。学生通过自己创新思维,拓宽工具,将会进一步丰富表现技法的应用效果。使得思维训练和技能的训练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徐庄、傅起凤.七巧世界[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微课;制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173-02

近几年,全国掀起了“微课热”。短小精悍的微课,不仅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符合现代人碎片化学习的观念,受到了学习者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微课的开发应用中。那么,如何制作出思维可视化微课呢?笔者经过实践摸索,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从教学设计上注重思维可视化

教师首先应明确,一节好的微课,在确定选题之后,要结合教学目标、授课对象和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可视化,并将复杂的习题过程化、思维化。

例如,在洋葱数学“等式的性质”微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作者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故事贯穿始终:有一天,王小锤和李狗蛋各自带着宠物狗去公园玩,正好看到了跷跷板,于是就上去玩。狗蛋和小锤体重一样,所以跷跷板两边一样重,保持了平衡。如果设狗蛋体重为a,小锤体重为b,便得到a=b;突然,狗蛋家的宠物狗旺财看跷跷板好玩,就跳了上去。这样一来,跷跷板左边体重增加,开始往左边倾斜。这时,小锤家的宠物狗来福不甘主人被欺负,马上跳到主人那边。巧的是,这两只狗体重也一样,所以跷跷板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线,于是便有了“a+狗=b+狗”。作者用这个例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等式“如果a=b,那么a±c=b±c”的性质(如图1)。同时,作者又以李狗蛋暴饮暴食一学期,体重变成原来的两倍为例,引出等式“如果a=b,那么ac=bc”的另一个性质(如图2)。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被作者用心设计之后,学生就像看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一样,思维紧跟着故事的发展,最终得出事件的结论,理解了故事背后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样,对于解题,

也绝不是简单的展示题目,展示一行行答案,而应包括审题、分析、结果书写,对易错地方“引经据典”等步骤,教师设计时都要注意这些环节。

从教学内容呈现上注重思维可视化

实现“思维可视化”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用“图”把“思维”呈现出来。在微课录制中,教师可以借用图片、图标、漫画、表格、思维导图、流程图等来呈现内容,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原理还可借助动画、视频等,将教学内容通过思维化清晰呈现出来。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微课中,作者运用自定义动画将∠1和∠2分别沿水平线平移,并用“陀螺旋”工具把∠3进行“半旋转”,刚好拼成180度的平角,使学生自然而然理解并记住这个抽象的知识点(如图3);也有人把抽象的勾股定理做成了一个模型来演示,把各边的平方――一个连通器里装满蓝颜色的水,滚动时就会看到两个直角边平方格里的水,刚好装满斜边平方格(如图4)。

这些优秀的微课内容呈现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同样,教师也可以借用思维导图来录制复习型微课,将杂乱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之呈现出层级清晰的知识结构,借用流程图、鱼骨图等来绘制解题流程。总之,教师应尽可能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合理调用各种媒体信息及思维可视化工具,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形象化、思维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录制方式上注重“思维跟踪”效果

可汗风格微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很好地实现了学生的“思维跟踪”。教师边讲边画,或在

白板、黑板上用板书讲课,或在PPT上勾画要强调的内容,手写的效果远胜于鼠标单一的指示与播放。这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该看哪里,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同步思考,从而实现学习过程思维的可视化。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推荐几种易于实现“思维跟踪”的微课录制方式。

1.借用PPT自带的笔

在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时,如果仅需要在PPT课件上画圈或进行少量的书写,可以借用快捷键调出PPT演示文稿中自带的笔来书写。如按Ctrl+P键,可切换到PPT自带的笔;用完按Esc键切换到鼠标指针;按Ctrl+E键可切换到橡皮擦,按E键擦除全部;按B键切换出黑屏,再单击返回原界面;按W键切换出白屏,再单击返回原界面等。

2.运用手机拍摄

教师在拍摄前,需提前准备好上课素材,如打印裁剪好有教学内容的纸张,准备不同颜色的笔,固定好手机,调节好拍摄角度等。在录制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思维逻辑,合理利用贴纸和手写演示进行内容呈现。如利用双面胶在录课时不断撕掉贴纸,或粘上新的贴纸;内容小结时,可利用贴纸直接粘上去,或者撕掉上层演算呈现下层小结纸张等。在手机拍摄时,运用一些小技巧既可以让学习者的思维紧跟微课呈现的内容,又会让微课变得更生动有趣。

3.用平板电脑(Pad)录制

使用Pad里面的Educreations或ShowMe软件,可以添加各种背景,并编辑讲解需要的文本。在录制中,教师可以在编辑好的内容上边手写边讲解,呈现出“思维跟踪”的效果。

4.“手写板+PPT”模式录制

篇3

物理教学教学反思课后记载课后记载,并不是非前瞻的、预设的、全面的教学计划,而是后顾的、生成的、精要的文本小结。从时间的关系上看,课后记载是写在“课后”而不是“课前”;从形成机制上看,课后记载不是教师置身书斋时对教学设计和学习状况的“理想”设定,而是对教学现象的“现实”回顾与反思,及时生成的小结性文本;从内容的完整性上看,课后记载未必是对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包容和覆盖,而是对某个教学步骤、教法技巧、教学灵感、创新突破、课堂反应甚至个别学生学习表现的“点滴”描述和反思。

一、课后记载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位老师写3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可见,教学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常态和兴趣,“写”教学反思更显得尤其重要。“传统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学的中心和话语的霸主,在教学中比较注意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应用和单向的传授,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学生人格的尊重、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显然无法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实现由“知识型”“经验型”“预设型”“教学型”向“能力型”“开发型”“生成型”“专家型”教师转变,需要从我做起,不断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寻找自我求成的突破口、着力点,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专业“能手”。教学贵在有疑问,小疑问则小进步,大疑问则大进步。如果能将最新的、最有效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反思结果以课后记载形式记录下来,将会极大地方便物理教师随时查询、学习和借鉴,其重要价值可见一斑。

二、恰当“切入”是课后记载的最佳配方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不同,课后记载的内容也有所差异。目前,人们对课后记载内容的看法不一,仁智各见,但以下四个方面应当成为课后记载的首选内容。

1.记载值得反思的教学环节

课后记载要有针对性地反思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进程的针对性分析,特指对有反思价值的某个(或少数几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考虑,而不是对所有教学阶段都“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全程式记录。课后记载重点分析收到较好效果和存在明显缺陷的阶段,其价值在于分析并寻找成与败、得与失的原因,不断归纳出避免教学失败的方法,及时总结出获取教学成功的规律。比如,在“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同学们应该可以从手推车、跷跷板、扁担等实物中抽象出杠杆,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课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更多地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放飞梦想。于是,在课后记载中提醒自己,下一次上这节课时,请同学们回家后以适当的方式对手推车、跷跷板、扁担等一些实物作初步了解,为本课的顺利教学事先做好铺垫。

2.记载新颖独特的见解疑问

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农村成长的孩子和在城市成长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对同一问题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出人意料的新见解、新疑惑。如果能将这些“未预约的精彩”及时记录在案并加以认真分析,这不但是对教学经验的丰富,更是对思考角度的转换和思维习惯的完善。另外,当面对来自学生的新见解新疑惑时,即使我们当时难以应对,也都应真实地记录下来。因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新见解新疑惑十有八九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算是在学习中最终被判定为错误也应“诉诸笔端”,因为错误本身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错误其实也是一种美丽!例如,在讲解“功”一节时,有学生认为“功为负,物体就后退”。持有该观点的学生,主要是对功的物理意义理解不到位。在课后记载中认真地总结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功为负,表示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相反;而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功为负,则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3.记载稍纵即逝的教学灵感

教学灵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是在复杂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激荡”状态时产生的,所以具有随机性、瞬时性、迸发性的特点,若不及时对其加以记录,将会很快被遗忘。比如,在学习静摩擦力时,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方向难以理解,教师顺手拿起黑板擦,一手把它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沿水平方向拉,但让它保持一种仍然静止的运动趋势。只见黑板上的毛向另一方向弯曲。这一下子将运动趋势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灵感稍纵即逝,因此要及时记入课后记载,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4.记载别开生面的创新突破

无论是教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教材使用的一次突破,还是教学手段的一次尝试,讨论方式的一次遽变,检测方法的一次创新,这些都可能成为课后记载的珍稀资源。比如,自己有时也抱怨教材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实在不好教。但细细想来,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宇宙间是否有“不受力”的物体,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引导,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悬念:能否让抛出的物体永远不落地?同学们思维活跃,大胆发言:如果向上抛出去的物体,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以外,就回不来了。显然,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相互讨论中使问题更加清晰化、明朗化,最终让大家获得了正确的知识。

教学反思是课后记载的“生命旋律”,虽简约却不简单。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予以肯定,同时又是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使自己的教学更完美。教学反思可以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败点、创新点,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课后记载实现了现实中的“我”和思想中的“我”的亲密而精彩的对话。课后记载使教师欣赏教学中的“点滴”精彩,这将在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美丽的流线造型、夜间灯光闪烁]

师:现实世界中,到处都有美妙的曲线。气势恢宏的奥运主会场:完美的流线造型,华丽的线型灯光给世人留下难忘的记忆。大家能否举一些我们学过的曲线的例子?

生: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师:还有最简单的图像――直线,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如何研究这些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

生:课堂一片静寂,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回顾、思索中。此时,教师需要适时引导。

师:我们是将这些曲线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研究的。(学生有所顿悟)老师进而简单介绍解析几何有关内容和研究方法:用纯几何的方法研究抛物线、双曲线一类曲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其他复杂的曲线研究更是如此。因此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运用代数计算的方法研究曲线,无疑是一个崭新的思路,这种研究曲线的方法――称为解析法,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几何又称解析几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复杂的运算已不再可怕,因而解析法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用解析法研究曲线。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直线开始。

(二)观察感悟,启发引导

师:同学们小时候都玩过跷跷板,它为什么会上下运动呢?(动画演示跷跷板)

生:过一个点有无数条直线。

师:如何才能确定一条直线呢?

生:经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此时教师画出过一点的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接着问道:还可以由什么条件确定一条直线。受到启发学生很快发现:一点沿着确定的方向就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师: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个刻画倾斜程度的量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坡度”的概念,看看我们熟悉的楼梯台阶、山坡等,回顾:坡度=[高度宽度]。

[多媒体演示两种不同倾斜程度楼梯,帮助学生回忆坡度的概念,以便迁移到新知中来]

师:如果任意给出两条直线,你能判断出他们的倾斜程度吗?如何准确地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类比坡度的求法,自然引出直线的斜率的概念:

(三)示例应用,扎实训练

例1,直线l1,l2,l3都经过点P(3,2),又l1,l2,l3分别经过点Q1(-2,-1),Q2(4,-2),Q3(-3,2),试计算直线l1,l2,l3的斜率。

生:设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

k1=[-1-2-2-3]=[35],k2=[-2-24-3]=-4,k3=[2-2-3-3]=0

师:从例1中看到当斜率分别为正数、负数和零时,直线的位置有何特点?小组交流讨论.

变式练习:(1)仿照例1自编两题,使斜率分别为正数和负数。

(2)若我们把Q1(-2,-1)改为Q1(a,-1),直线l1的斜率又会是多少呢?

第一个问题,生1:斜率为正的点Q1(1,1),Q2(3,3);斜率为负的点Q1(1,1),Q3(3,-3);

生2:斜率为正的点Q1(0,0),Q2(2,2);斜率为负的点Q1(0,0),Q3(2,-2);

同学们很快发现第二同学选取原点(0,0)时,答案简单、快捷.

第二个问题,生3:直线PQ1的斜率=[-1-2a-3],有学生表现出不同见解,该生立刻补充道:此时a≠3,当a=3时,直线PQ1的斜率不存在。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例2,经过点(3,2)画直线,使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34];(2)-[45]。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明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只需再确定直线上另一个点的位置即可画出直线]

例3,求证:A(1,5),B(0,2),C(2,8)三点共线。

生:要证A、B、C三点共线只要证它们的斜率相等。即kAB=[2-50-1]=3=kAC=[8-52-1]=3。

师反问道:由三点所确定的斜率相等,就一定证明它们共线吗?

生:还必须过同一点A,才行。

变式:已知三点A(1,-1),B(3,3),C(5,a)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的值。

生:由所学斜率公式知:kAB=[3+13-1]=kAC=[a+15-1]=2,可得a=7。

二、“难忘课堂”的操作要义

“难忘课堂”是优质、高效的课堂。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四实”,即平实、真实、丰实、扎实。所谓平实,是指在教学中要讲求实在。实实在在地设计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奇、特、巧等。难忘课堂必须是、也应该是按照“四实”的要求组织实施的。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之所以达到难忘效果是因为学生不仅学习了直线的斜率的新知识,而且亲身经历了学习过程,让自己在自编问题、探索求解、同学合作和师生和谐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成功体验。对教师来说,其难忘原因是通过课堂教学,在成就学生发展的同时,充分感受教师的价值和教育的力量,也促进了自己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还收获了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和想象。

(一)制定正确而恰当的教学设计――“难忘课堂”的前提

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难忘效果,首先是建立我们在教学价值取向上的正确性,即教学目标等的设计是否有效。以前的教学设计过于关注学科知识,而新课改要求我们从知识形态走向对生命意义的关注。所以,我们的思路不要局限于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更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来,经历知识生成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体会学习的价值。基于此,在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时,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本课中,从刻画楼梯的坡度类比迁移到直线的斜率,从三个例题的选取到各自的变式拓展设计都很好地体现这种设计理念。

(二)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难忘课堂”的关键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认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才是好的课堂教学素材。“难忘课堂”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课堂。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从而体会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的动力。如本节课的引入,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美丽的流线造型、闪烁的线型灯光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好奇,学生们被美丽的动态画面吸引,惊奇地叫了起来,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2.创设和谐师生关系的情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启迪;当学生发生争议时――倾听、提醒;当学生探究出现错误时――纠正、调整;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赞赏、激励。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情境,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难忘的课堂。

3.创设能产生认和冲突的情境

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对情境的认识中,使学生全面分析情境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让学生潜意识中的理解都充分展现,在学生、老师的质疑、探索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如例1的变式(2)中:若我们把Q1(-2,-1)改为Q1(a,-1)直线l1的斜率又会是多少呢?学生开始直接套用斜率公式,发现问题(分母可能为零)时,才领悟到此时需要分类讨论,才会联想到数学中一般字母含参问题的处理方法。

4.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五大教学原则之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他说:“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他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强调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智力上的潜在发展空间,适当超前进行。提出实行有难度的教学,目的在于以一定难度的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精神力量,促其更快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挑战性和一定难度,如魔术师的地毯,这一问题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同学苦思不得其解,当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需要同学互助或老师的点拨、引导才能解决时,问题情境达到了让学生挑战自我,锻炼思维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持久难忘。

(三)开展丰富而开放的思维训练――“难忘课堂”的主线

“难忘课堂”需要有效的训练展示学生灵动的思维,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开展丰富而开放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从而真正实现课堂高效、难忘的目的。

1.机智把握课堂预设与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执行预设教案,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充分关注学生主体性与差异性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养成正确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充分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才能还课堂以智慧,还教育以生命的真谛。第三,教师要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差异性要求,设计差异性作业,进行差异性辅导,实施差异性评价,这些是“难忘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的“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差异教学,能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设计灵活而多样的课堂练习――“难忘课堂”的保证

课堂练习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即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以使师生双方及时订正、改正错误和不足。总之,练习与反馈是“难忘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难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设计有层次和整体性相结合的练习

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为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之上,认真选用练习,做到不唯书,要唯实。比如:本课中,三个例题及变式的选用富有层次性,随着应用的深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成效越高。

篇5

《好朋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拉钩钩》;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在邀请舞游戏中学唱歌曲《拉钩钩》,培养内心节拍感;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初步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节拍特点。

2.聆听、感受和体会《口哨与小狗》中“口哨”与“小狗叫声”的独特音色和乐曲活泼有趣的欢快情绪;用模仿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的不同段落;初步培养用心聆听的良好听赏习惯。

教学重点

1.感受拍、拍的不同节拍特点。

2.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与表演教学中,做到“活而有序”、“动而不乱”。

教学准备

1.将座位排成马蹄形。

2.剪辑好音乐,以备教学之需。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拉钩钩》

1.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师:我们小时候常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好朋友之间拉钩钩,表示一言为定,永远不变。我们还说,承诺是金,承诺是银,所以歌词写道“金钩钩,银钩钩,小小手指钩一钩。金钩钩,银钩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2.游戏动作和歌词学习。

设计意图:从加动作的歌词朗读中感受节奏特点和规律。

(1)边念歌词边学动作(师带生练习):

X X X - │ X X X-│

金 钩 钩, 银 钩 钩,

X X X X│X X X-│

小 小 指 头 钩一 钩,

X X X-│ X X X-│

金 钩 钩, 银 钩 钩,

X X X X│X X X-│

我们 都 是 好朋 友。

(2)左手钩右手,两只手是好朋友。(独自练习)

(3)你手钩他手(同桌),大家都是好朋友。(同桌练习)

3.《拉钩钩》邀请舞游戏。

设计意图:在愉快的游戏中,熟悉旋律与歌词,感受拍的特点。

(1)自然转换:合着大家的动作节奏,老师清唱、范唱歌曲。

(2)游戏讲解示范:老师找朋友,一对好朋友;(两个人继续找下去)朋友找朋友,两对好朋友;以此类推……

(3)4小节引子拍手练习:强拍拍手、弱拍分手掌心向上震动两次,在引子中找朋友。

(4)游戏规则:①注意边拍手边聆听引子音乐,要求在引子结束前站在朋友面前,要提前想好找谁当朋友。②开始演唱歌词时,一对朋友面对面进行动作表演。③在最后一遍播放歌曲音乐时,要机灵地就近找到好朋友,完成音乐游戏。

(5)连续播放歌曲音乐6―7遍,做《拉钩钩》邀请舞游戏:一找一成二、二找二成四、四找四成八、八找八成十六、最后一遍就近找朋友……游戏结束。

4.《拉钩钩》歌曲演唱。

设计意图:了解谱面信息、记忆歌词;建立内心节拍感;背唱歌曲。

(1)教师带学生看、读谱面信息,了解歌名、词曲作家、调号拍号等文本信息,养成“看谱”、“读谱”的好习惯。

(2)歌唱姿势巩固……

(3)聆听前奏――内心唱词,动口但不出声。

(4)聆听伴奏,老师指挥――内心接唱“金钩钩,银钩钩”――开口唱“小小指头钩一钩”――内心接唱“金钩钩,银钩钩”――开口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5)交换“内心唱”和“开口唱”的部分。

(6)聆听伴奏,学生小指挥带领大家进行练习。

(7)老师钢琴伴奏,学生看图形谱唱歌(注意乐句连贯、音准及二分音符的时值),能够背唱歌曲。

5.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拍节拍特点。

(1)复习谱面信息:曲名、词曲作者、调号拍号、情绪要求……

(2)复习节奏型“X X ”: 强拍拍手,弱拍与同桌对拍。

(3)随琴声拍手及对拍。

(4)拍手唱歌……

6.邀请舞《好朋友》。

设计意图:将两首歌曲连起来一边唱一边做游戏,对比感受不同的节拍特点;在歌曲演唱和表演中感受友好、愉悦和快乐的气氛。

(1)《你的名字叫什么》8小节引子:边拍手边走到要找的朋友面前。

(2)歌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强拍拍手,弱拍与朋友对拍。

(3)音乐结束后接《拉钩钩》音乐做邀请舞游戏,4小节引子转换节拍,和朋友表演唱《拉钩钩》。

(4)两首歌曲可反复6―7遍,邀请舞结束后孩子们回座位。

二、听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师:在歌声中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特别好听的乐曲,你能从乐曲中听出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1.完整聆听乐曲。

设计意图:感受小狗和口哨的独特音色、引出课题、了解谱面信息。

师:从音乐中听到有什么叫声?

生:小狗狗的叫声。

师:加上动作模仿一下那可爱的叫声……

师:音乐中除了小狗狗的叫声,你还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

生:口哨声……

师:口哨声好听吗?……

生:特别明亮动听。

师:口哨声是谁发出来的呢?

生:一个人……小孩子……小男孩……

师:他和谁是好朋友?

生:他和小狗狗是一对好朋友……在林荫道上散步……

老师带学生阅读谱面文本信息: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作曲……

2.模仿动作、完整复听乐曲。

设计意图:感受乐曲活泼有趣的情绪特点,进一步强调对口哨和小狗叫声的音色的关注,培养用心聆听音乐的习惯。

(1)师:听了乐曲,你的心情怎么样?……小男孩和他可爱的小狗狗心情怎么样?……让《口哨与小狗》带着我们一起去散散步吧。

(2)在乐曲聆听中去想象,并按要求做模仿动作。

要求:①听到口哨声时,撅嘴巴模仿吹口哨的样子并按节奏点头但不出声;

②听到小狗狗的叫声时模仿小狗狗的动作(双手在耳朵上方做狗耳朵手势并随节奏扇动)不出声;

③没有口哨声也没有小狗叫声时,请随着音乐节拍摇头、挥手或左右轻轻摇晃身子;

④动作练习。

(3)完整复听乐曲,用以上模仿动作表示听到的不同音乐段落。

3.再听乐曲,在结束音上做定格动作表示结束。

设计意图:进一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强调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

(1)师:乐曲结束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口哨声、小狗叫声……

师:这两种声音彼此应答后乐曲结束,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有节奏地模仿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可以出声音模仿),然后选做一个模仿动作造型(可以模仿小男孩噘嘴吹哨、昂首挺胸、甩手迈步等形象;也可以模仿小狗可爱的各种造型动作),音乐停止,造型动作定格不动。

(2)随乐曲结束句练习,注意要合上音乐的节奏。

(3)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在结尾处按要求造型定格,老师配合做拍照动作。

(4)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玩一次。

三、小结

师: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在音乐学习中相互成为好朋友,和大自然、小动物成为好朋友,也希望孩子们和美妙的音乐成为最好的朋友!

学生在《口哨与小狗》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雷 燕 重庆市人民小学

案例设计二:

教学设计《拉钩钩》

教学目标

1.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拉钩钩》。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拍的韵律感。

3.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拍律动的感受与体验。

教学用具

皱纹纸条(保证每一个孩子两条)、打击乐(木鱼、碰钟)。

教学过程

演唱“师生问好歌”(教师编创),先唱谱,在唱词。

谱例1

一、音准练习

围绕mi、sol 两个音进行音准练习。

1.音名模唱,老师演唱mi、sol两个音的组合。

2.请学生跟教师反着唱。

3.进行个别学生的音准辅导,老师演唱后请学生唱,对于音准上有问题的学生当堂给予有效指导。

4.引导学生用“”节奏创编三音旋律。如:mi sol mi、sol mi sol,sol sol mi、mi mi sol …… 对学生的音准进行指导。

5.演唱歌曲《跷跷板》旋律,并加入表演:双手伸平,上下摆动模仿跷跷板。

谱例2

二、节奏、节拍练习

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能够准确地拍出歌曲中的节奏“”。可指定一个学生来拍这个节奏型,也可由两学生接龙完成此节奏。

2.节拍练习:教师在钢琴上弹奏音乐,学生随音乐走动,训练学生稳定的拍感与节奏感。要求按照节拍走步,走两步停下、拍手两下。

三、感受三拍子

1.教学生三拍子的节拍: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拍腿。

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拍三拍子。

3.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编创: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自己编创,拍哪里都可以,拍感正确就可以。

4.三拍子的律动感受,每个学生发皱纹纸条,随音乐左右摆动。

四、学唱歌曲

1. 聆听范唱。安静聆听范唱,感受歌曲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

2.再听范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节拍。

3.说说歌词,边说边做动作。

歌曲动作:“金钩钩,银钩钩”――两个手的食指向内钩起来。

“小小指头钩一钩”――两个食指对钩起来。

第三句动作同第一句。

“我们都是好朋友”――双手相对置于胸前再打开伸出。

4.教唱歌曲:

(1)不依赖钢琴,完全用老师的音准来指导学生准确歌唱。教师教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教唱二到三遍。

(2)教唱时,教师注意表情与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与歌唱表情。

(3)关注乐句呼吸,每两小节一吸气,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呼吸习惯。

5.教唱歌曲旋律一到两遍,巩固音准。

6.跟琴演唱,教师弹伴奏,伴奏形式以和声为主。

7.师生做接龙唱游戏:

(1)集体接唱:老师唱一小节,学生唱一小节。

(2)个别接唱:老师一小节后指定一个学生接唱。

五、增强歌曲表现力

1.加入面部表情,教师用面部表情提示学生用愉快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加入动作:把说歌词环节的动作加入,边唱边表演。

3.加入前两节课已经认识的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钟。出示节奏型:

引导学生根据两种乐器的音色选择打击乐器,尝试效果如何,然后自己来做评判。

4.有表情地、完整地表现歌曲。

六、拓展:说说小秘密

1.引导学生们说说为什么要拉钩钩。

2.告诉朋友一个小秘密然后一起拉钩钩吧!

七、课堂小结(略)

田 雨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案例设计三:

《拉钩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歌曲《拉钩钩》。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常用音乐标记。

4.欣赏《口哨与小狗》,能随音乐的变化自由地编创动作。

教学难点

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能随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

教学重点

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板、电脑、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我们一起用音乐的方式来问好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虽然上课铃响了,可是他们并不能很快安静下来,因此我设计了“师生问好歌”,融课堂常规、节奏练习、发声练习于一体,事半功倍,效果极佳。

二、常规要求

师:上节音乐课小朋友们表现得很棒,还记得咱们的约定吗?

1.坐姿:

2.学会聆听:在音乐课上,我们会听到很多美妙的音乐,所以要保持教室的安静。

3.表扬:大家表现得真棒!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大家也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4.休息:听到这样的音乐怎么办?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5.紧急集合令:听到老师说“一、二、三”或者看到伸出三个手指,马上坐端正!

设计意图:课堂常规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让孩子们知道在课堂上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才能保证上课的质量和高效。而课堂常规的训练和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每节课都要提醒。这里设计的富有音乐特色的“表扬”、“休息”等,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音乐听辨能力,也让孩子们充满了兴趣,课堂也因此变得分外多彩。

三、认识音乐标记

1.屏幕依次出示:这是谁?它在做什么?

第一组:演唱、聆听

第二组:演奏、提示

第三组: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

2.辨识游戏(略)

设计意图:课本上的音乐图标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形象来标记,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让孩子们认识这些图标时,我通过屏幕来依次展示,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在后面的学习环节中也运用到了部分图标,效果明显。

四、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1.游戏:开火车(依次边拍手边说自己的名字)。

师:让我们开起小火车,我先来

“”……

2.齐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师:小青蛙邀请我们一起去唱歌呢!

3.提示演唱姿势,再次演唱。

师:大家的歌声把小鹦鹉也吸引来了,它说大家唱得真好听,如果像屏幕里的小朋友一样唱歌时“站要正,坐要直”,大家的歌声会更动听!我们用小鹦鹉说的方法再来唱一遍吧!

设计意图:虽然上节课已经学会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但是因为入学不到一周的时间,师生之间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因此我设计了“开火车”这个小游戏,帮助大家进一步相互熟悉,同时巩固了歌曲。在演唱环节,我借用小鹦鹉的话来提醒大家注意演唱姿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儿童的天性就是这样,有时候老师的提醒远不及小动物的一句话呢。

五、学新歌《拉钩钩》

1.课中休息。

2.用动作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师:大家仔细看,老师要变魔术了。这是什么?

(生略)

师:在音乐里,这是一组节奏记号,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个大,第二、第三个比较小。

师:说得多好啊,第一个大,读“强”;第二个和第三个小,读“弱”,连起来就是“强弱弱”。这样的拍子我们一般叫四三拍,一起读一遍。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点手心。

3.初聆听《拉钩钩》,师生随音乐动作。

4.师启发:大家开动脑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设计意图: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这是一个难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在一个黑色的小屏幕上一敲,出现了三个节奏音符,随后让孩子们辨识,可爱的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兴趣浓厚。随后老师揭示:在音乐里,这是一种节奏记号,进而引导孩子们观察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强弱弱的规律,并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可谓一气呵成,于无痕中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5.再次聆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6.师按节奏范读第一段歌词,生读第二段。

7.揭示歌名:

师:金钩钩和银钩钩指的是什么?(小手指)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拉钩钩》。

8.三遍聆听:教师随音乐找朋友。

师:两个人拉了钩钩,就是好朋友了,一百年也不能变。老师要找好朋友拉钩钩了,谁坐的最端正呢?

9.四遍聆听:学生随音乐找朋友。

10.随琴慢唱。

11.师生对唱、生生对唱,巩固歌曲。

12.完整演唱:

师:小鹦鹉提醒大家了,轻轻地唱歌,你的歌声更好听!用小鹦鹉的方法来唱一遍。

设计意图:每个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更希望和老师成为好朋友。针对这一心理,在聆听歌曲的时候,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谁听得最认真我就和谁拉钩钩,这样一来,也激励了那些没有被拉过钩钩的孩子更加认真地聆听。接着再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之间相互拉钩钩,找自己的好朋友。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开开心心地由听熟到会唱,由会唱到唱好歌曲。

六、欣赏《口哨与小狗》

1.课中休息。

2.静静聆听《口哨与小狗》。

师: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听一首好听的曲子,仔细听,音乐中出现了什么声音?

3.简介乐曲。

师:这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生略)

4.二次欣赏,随音乐编创动作。

师:这首乐曲表现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听到口哨吹奏的音乐用什么动作表示?听到狗叫声用什么动作表示?请大家自己编创动作,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篇6

生活化科学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密切联系,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效设计实施新课的开头,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采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在熟中生疑,凡中见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例如:升旗仪式导入滑轮,用跷跷板、撬棒导入杠杆,游泳导入浮力,拔河比赛导入二力平衡,用金鱼缸导入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用一日三餐导入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用节日的气球导入氢气,用台风和四季导入天气和气候等。

二、知识构建“生活化”

学生上复习课远没有上新课的热情高,但是复习课对知识的系统化、知识框架的构建,概括、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学生对于复习课片面认识不仅达不到知识梳理的目的,更不用说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提高。复习课利用“生活化”的资源将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提高科学素养。

例如:厨房中蕴合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设计“探究厨房里的科学知识,“这一课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节能、安全、科学环保等角度认真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把知识点串起来构成一个知识结构图。

三、探究过程“生活化”

探究是科学新课程的灵魂。教改实践中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所以我们即使有更好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中每个环节中,都应该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

1.设计“生活化”探究问题

兴布鲁纳强调指出:“探究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研究的课题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地步。”事实证明,任何一名科学家的创新成果,无一不是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科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课堂。

例如:从现实生活中的“铁块在水里下沉,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制成的船(铁盒)都能浮于水上?”现象入手引出“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课题。又如从“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力则运动,不受力依然静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从高压锅煮饭易熟引出“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探究课题等等。

这些都是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现实题材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迫使他们产生一种“一定要探个究竟”的情绪,并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从而获得未知的知识。

2.采用“生活化”实验器材

教师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来代替实验室现成的实验器材来完成实验,不仅取材方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身体验探究过程,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和生活的联系,懂得科学的真正价值,同时能让学生感悟科学实验的真谛,帮助学生消除对科学实验的神秘感,增强科学实验的价值感。

例如:用矿泉水瓶代替锥形瓶完成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用手机代替电铃完成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的实验等。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挂图、模型标本课件等,将植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将杆秤、起子、剪刀、订书机、指甲剪、年糕刀等带进课堂让学生体验各类杠杆,让电炉、电茶壶、电吹风、电熨斗、蓄电池带进课堂让学生体会电能的转化,将弹弓、上发条的玩具车或钟表带进课堂让学生理解弹性势能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等。

实验器材的生活化,不仅巩固与强化所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还能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搜集“生活化”课外探究课题

“生活化”科学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将课本内容适当拓宽,寻找知识内部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能力。教学中应该搜集“生活化”课外探究课题。

例如:设计“测定人体最大输出功率”课题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猜想和预测”、“设计实验”、“找器材进行测量”、“评估和拓展”等。

不仅使学生自己把知识建构起来,而且让学生学到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方法,使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

“生活化”科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重构了初中科学课堂结构,而且将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以下几方面的效果尤其突出:凸现学生主体; 提升思维能力; 提升教师专业水准。

篇7

说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是后面认识“吨”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克和千克这两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说学情分析: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节课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自主体验和交流合作感悟“克”和“千克”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说教具与学具:

果冻、苹果、秤、盐有质量标识的物品,如薯片、饼干等,1角硬币等若干份,课件。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具体分四个层次:

1、抓住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及经验,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别进行“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比一比”等等的实际操作,以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和千克的重要概念。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猜、称等活动中,去发现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知道1千克=1000克。

4、在练习巩固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说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跷跷板”的游戏。

2、学生活动掂一掂学习用品,感受它们的轻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3、实际操作中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活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

4、实际操作中,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掂、称、找、说”四个层次

5、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

(1)学生计算两袋盐的质量500克+500克=1000克

(2)老师借1000克的薯片,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是多少千克?

(3)想:1000个1克大米是多少克?显示1000克大米图。

(4)对比:一手掂1角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

1、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

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课后作业

(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说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谁重?

1000克=1千克

说作业布置:

(1)家里的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

(2)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1大袋洗衣粉有多重?

说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学生重温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即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8

关键词 全国卷 广东卷 高考物理 教学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from 2016 onwards, Guangdong provinc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us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he volume, so the content of the examinatio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physics and the volume of the volume of Guangdong test points, questions, difficult aspects, in order to guide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view, to promote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more smoothly reform.

Keywords National volume; Guangdo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hysics; teaching

1 改革背景

2004年广东省最早进入了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阶段,在2007年进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批学生迎来了高考,在2007年的高考中,有的地方使用的是教育部中心命题的全国卷,而广东省则使用的是广东卷,经过多年来的深入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形势的变化,国务院对考试招生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深化高考改革内容,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以及各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科学地拟定高考试题内容,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独立思考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东省自2016年开始采用新课程标准全国卷,因此,有必要对高考物理广东卷和全国卷的考试内容、考试重点、题型、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其差异,来探索采用全国卷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物理学习。①

2 高考物理全国卷和广东卷的分析研究

2.1 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能力的要求比较

高考物理全国卷和广东卷,都能够反映出新课程标准下对物理学科的整体要求,且都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能够帮助各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两套高考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都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等,而两套试卷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②

2.2考试内容的比较

两种试卷的考试内容要求有所不同,全国卷的考试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必考和选考,必考内容有必修1、2和选修3-1、3-2四个模块;选考的内容有选修3-3、3-4、3-5,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广东卷的考试内容是必修1、2,选修3-1、3-2、3-3、3-5,共有6个模块,但是没有选考部分。对全国卷和广东卷的考试内容以及知识点数量和要求比较,全国卷的考试内容少于广东卷、考试要求低于广东卷。③

2.3 广东卷和全国卷的题型、题量以及分值的比较

全国卷的内容设置为:单项选择题5道共30分,多项选择题3道共18分,实验题2道共15分,计算题2道共32分,选考题1道共15分,总共包括2道选考题,其中1道是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另外1道是计算题。广东卷的试题设置是:单项选择题4道共16分,双项选择题5道共30分,实验题1道(分2小题),共18分,计算题2道共36分。

2.4 试题难度的比较

两种试卷的试题难度都包括低、中、高这三等难度,其中主要是以中等难度的题为主,但是各种题型的难度还是有所不同,全国卷的题型及难度如下:选择题难度大约在0.5-0.7之间,实验题难度大约在0.4-0.5之间,第一个计算题难度大约在0.5-0.6之间,第二个计算题的难度大约在0.3-0.4之间,选考题的难度在0.4-0.6之间;而广东卷的题型及难度如下:选择题难度在0.7-0.8之间,实验题的难度在0.5-0.6之间,第一个计算题的难度在0.4-0.5之间,第二个计算题的难度在0.2之间。由此可见,两种试卷不同题型之间的难度系数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全国卷的选择题和实验题,难度系数大于广东卷,广东卷的计算题难度系数大于全国卷。

2.5 试题特点比较

(1)选择题。两种试卷的考查内容主要是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选择题的情境都比较紧密地贴近实际生活。如2015年全国1卷第18小题通过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考查有关平抛运动的规律;2015年广东卷第13小题结合自行车的直线运动,分析位移图像,第14小题以帆板、帆船为情景,求合速度。

但全国卷的选择题比较重视物理学史的物理思维方法的教育功能;重视算;更突出物理基本思维方法的考查。如2014年全国1卷第14小题,“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等等。

(2)实验题。两种试卷都比较侧重实验方法与技能的考查,如实验方法、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实验仪器的读数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

全国卷的验题不局限于考纲给定的实验,更重视物理规律、方法的应用,更关注磁电式电表间的内在联系。如,在2015年的实验题考查内容方面,广东卷第34小题的实验内容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以及研究元件伏安特性、多用电表使用和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而全国卷的第22小题实验内容是“测量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的速度以及对电表的改装和电路的故障的分析”。

两种试卷的命题结构还是比较相似的,均是一道力学一道电学,一道大题一道小题,一道题较难一道题较容易的布局,全国卷涉及到的计算比较繁琐。

(3)计算题。两种试卷都涉及到物理基本规律及应用方法的考查。必考部分都是一道力学一道电学,难度呈梯度分布的命题结构,两种试卷的计算题的设置是“两体多段”或“多体多段”的模式,考题的过程比较复杂,涉及的考点和方法也比较多,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分析相对复杂的物理过程来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而全国卷在选做题中还多出一个计算题,从2011-2015年的试题来看,考查内容较稳定,涉及到动量与动量守恒的考查,而广东卷会把动力学、动量和能量等多个考点综合起来考查。考虑到全国卷选做题之间的难度平衡和动量相关的试题,全国卷计算题难度小于广东卷计算题难度。

3 教学改革对策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全国卷和广东卷的分析,发现高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重视,且新课程标准也是比较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2)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由全国卷和广东卷的分析,可知两种试卷的考试内容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三维目标,都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等进行全面考查。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为前提,掌握物理学科结构,更深入地挖掘物理学科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研究物理学科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成果以及其对科技进步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④另外,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还要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

(3)要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应该联系社会实际开展教学,如在教学核反应方程时,可以为学生展示核能源环境,如核反应推以及核裂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在进行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事例,如神舟飞船、嫦娥奔月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其次,教师应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如教师在教学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如悬挂吊灯、手推车、跷跷板等,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活学活用。

(4)深入挖掘物理规律中的教学价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第一,教师应该更深入地挖掘物理规律中的教学价值,如,引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第二,教师应该总结物理教学思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考物理全国卷和广东卷,最后提出了教学改革对策,分别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深入挖掘物理规律中的教学价值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 陈炳社,姚跃涌.新课标高考物理广东卷与全国卷的比较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物理教学,2015.9:62-65.

② 詹华林.全国卷高考物理命题研究对广东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137-138.

③ 姚跃涌.基于全国卷的高中物理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5.9:36-42.

篇9

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作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前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师:孩子们,你们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这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神秘礼物,什么样的孩子能得到它呢?

师:上课遵守纪律,积极主动,认真思考,回答对了的孩子,你就得到一颗智慧星。两颗星可以换一面红旗,两面红旗可以换一份神秘礼物,你们想得到神秘礼物吗?

生:想。

师:那让我们一起努力吧!首先,让我们来听一段故事!

2.故事导入。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

师:中国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一天,孙权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这时,曹操的儿子曹冲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因为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量相等。

师:从哪儿知道?

生:装上石头,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师:曹冲称象其实就是运用了数学当中的一种思想――“等量代换”。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用到,比如我要把100元换成零钱,怎么换?

生:2个50元,10个10元,5个20元……

师:能不能换成9个10元?为什么?

…………

师:价值不一样。(强调必须等量才能交换。)不同数量,不同价值的两种物体,如果重量方面是相等的或价值方面相等,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这节课我们就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请看。(出示情境图:水果摊前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条件和问题。)

师:在本例题中,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那么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呢?这节课,我们将和曹冲一样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请看自学提示:

(1)认真观察,寻找其中等量的关系,思考:1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1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

(2)带着自己的思考方法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说清楚思路,然后选代表汇报。

师强调:观察后,先自己思考,有方法后再与小组讨论。

(生学习,师巡视。)

3.学生汇报:

师引导学生说算理:1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

学生汇报: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1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

师:用算式怎样计算呢?

(生汇报,师板书:4×4=16(个))

师: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代换就是把一种物体用另一种物体来替换,我们一定要弄清能不能直接换,不能就要找相关联的量。西瓜和苹果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都和1千克有联系,我们把1千克叫做中间量。先把西瓜换成1千克,再把1千克换成西瓜。这道题中是用16个苹果的重量替换4千克,1千克换4个苹果,所以1个西瓜可以换16个苹果。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代换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寻找中间量的过程。)

(板书:1个西瓜=4千克=16个苹果。)

4.举一反三。

完成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

反馈展示算理:要求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或者先将1头牛代换成羊,就可求出2头牛可换几只羊了。

总结:上面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1.仔细观察,寻找中间量。

2.知道要求的量 = 几个中间量;一个中间量 = 几个其他量。

师:你们的回答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就用得出的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你认为简捷的方法来算。拿出你的题卡,一起读一下题目(勇闯智慧岛)。每做对一道题你就给自己贴上一颗智慧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信心和能力靠自己的智慧来换取老师的神秘礼物。有信心吗?

生:有。

师:现在进入我们的智慧岛,开始答题。

三、巩固应用(每个孩子发张闯关卡,上面分别写着三关的内容)

1.1茶壶水可倒2暖瓶

1暖瓶可以倒4杯水

1茶壶可倒( )杯水

2.=++

=+++

=( )个

3.+=91

+=63

+=46

那么 =( )

=( )

=( )

四、总结拓展

师:在没有货币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运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了,课下同学们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我们中国商品社会的发展历程。

总结:等量代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解决这种问题并不难。以后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应用我们的智慧,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能得到神秘礼物。两颗星换一面红旗,两面红旗换神秘礼物,那需要几颗星就可以换礼物呢?(生:4颗星)恭喜这些同学得到神秘礼物。

反思:

本课时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内容中等量代换知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初步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并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注意由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入手,我从学生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中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有一个鲜明的探究主题和层次,寻求出等量代换问题的解决规律。教学全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把问题隐含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之中,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