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复读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本文从认识标准化语言测试实质入手,进一步明确了英语高考和高中英语教学的关系,客观分析高考标准化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对现行高中英语教学进行学理反思。指出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需要从变革教学过程入手,摒弃应试教学的传统习惯,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宽松灵活的语境中学到真实的语言。
关键词:高考标准化测试;英语教学;试题训练;语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00—02
一、重新认识标准化语言测试
20世纪80年代,国内引进了英语标准化测试,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的大型考试,成为其他测试不可替代的评价手段。标准化语言测试就其实质而言,是测量目标能力的表征行为,去推论目标能力。 标准化语言测试之所以广为流行,得益于其自身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测试形式。首先,标准化语言测试是在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标准化语言测试以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 1972)提出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为语言内涵,历经几代体系演变,由强调受试者目标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到以评估交际行为能力为纲,更加体现了对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的考查,把语言置于语境和情景中去考。所测试的不仅是语法、词汇知识,也不仅仅是操作语言形式符号的技能,更加注重测试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标准化测试主体由MC题型构成,可以机器评卷,除了现成的评卷程序外,还拥有一系列成熟的统计分析程序,用以检查及保证考试结果及试题本身的信度和效度。而其他题型则暂时还缺乏这方面的保障,因此,MC题型在目前还是用于大面积权威考试的最可靠题型。考查知识运用的cloze题型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即补全心理发展而来。不完整的语言可以补全,是利用了自然语言的语言羡余现象(redundancy)。阅读测试中,所选文章除了保证一定长度外,材料的真实性和类型的多样性也充分体现了语言理解能力测试的一条基本原则:语言的理解应该结合语境和情景。
二、高考标准化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自2003年高中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变革,一改以往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然而,在追求高考升学率以考试分数论高下的时代,高中英语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愈演愈烈。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学由新授课和习题课构成。新授课以课本为纲进行词汇、语法和课文阅读教学。通常做法是课上教师讲解词汇用法、语法规则,学生在下面匆忙做笔记;课文教学则是教师逐段分析,进行词条和句式讲解。这种支离破碎的“伪阅读”教学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遮蔽了对语言信息解码编码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过分关注局部的词语或理解表层的信息,而忽略了文本整体的把握,无法理解作品的真正意图与深刻含义。新课之后的单元训练、月考、期中期末的复习迎考以及高三的“三轮复习”则构成了占据总课时50%左右的习题课型。试题训练基本以模拟标准化测试题为主,进行反复操练,做试卷评试卷变成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秘密武器。受这种“考什么题型就操练什么题型”的急功近利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对准《考试说明》而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于不顾,忽略了语言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反复应试、反复纠错、反复出错的恶性循环中,学生中式英语挥之不去,哑巴英语痼疾难除。长期以来,学生学习信心严重受挫,学习动力不足,师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表面看似都是高考英语标准化测试在作怪,把责任归咎于考试的负面影响既轻松又显得那么理所当然,正如实施起应试教育来那样理直气壮。但理性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实则不然,高中英语教学之所以面临如此困境,最深层的原因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对语言教学规律的漠视以及对现行教学状况缺乏必要的学理反思。
首先,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只是源于语言使用体验,在交际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体验总是发生在语境中。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恰恰剥夺了学生亲身感受语言的机会,大量的词义辨析、句式分析和语法条框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精准,让学生无所适从,增加记忆负担,产生认知困难,抑制语言思维。而长期的标准化训练更是违背了环境论语言学习观的理念,一套标准化试题中含有大量的语境信息是干扰设置,它们要么不符合逻辑,要么不地道,要么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学生因为接触了大量的错误语境而错失正确语言的输入,培养起来的自然只能是做题的题感而不是应用语言的语感。
此外,标准化测试被强行移植于课堂教学绝不是因为它有多么适宜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最主要的是这种训练方便操作、省时省力,长期以来养成的惰性是造成现行英语教学困境的另一深层根源。要变革传统的英语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只有进行丰富生动的课堂情景设计,使学生在大量正确语境的输入中提高语言接触频率,在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语言体验。而这样的教学要远比简单的课本解读,驾轻就熟的习题训练富有更大的挑战。
三、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高考英语标准化测试本身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生命力,它也不是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引导,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对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大。评价一种测试的质量和价值,一般要看它的效度和信度以及可操作性,要看测试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适合测试对象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考试目的,而不是该测试类型是否适合在实际的教学中大规模应用。当然, 必须申明的是,笔者无意礼赞高考标准化测试已经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地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后语言标准化测试也在不断寻求突破自身局限的各种措施,从而使语言测试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听力和口语在高考测试中的出现增加了测试性质的动态性,江苏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的大胆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观阅读题过多的问题。英语高考从试题设计、试卷审定到考试实施以及考后反馈各环节也在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公正可信,更好地为人才选拔服务。
高考英语标准化测试和高中英语教学是考与教的关系,考不等于教,考更代替不了教。教学中出了问题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不能简单归咎于体制问题,更不能盲目否定处于最后环节的测试。让高中英语教学回归到理性的发展道路上来,需要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引导,处于一线的教师脚踏实地钻研教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英语交际运用教学,师生注意力需要放在信息理解和表达上,调动学习者的认知和感情能力,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对语言的创造性加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使用英语的愉悦感。这样,学生学到的才是真实的语言,才能具有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黄远振,兰春寿,薛常明.英语教学标准化训练:困境与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2(08).
[3]王初明.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J].中国外语,2011(05).
篇2
“禁令”下达时曾在社会上引起普遍争议:大量的复读生如何安置?民校是否会漫天要价,提高收费标准?……甚至当年有媒体做过舆论调查,对“禁令”持反对态度的超过半数。
时隔一年,事态发展有些出人意外:在高考复读教育市场上,依靠政策“利好”和自身努力,民办复读学校异军突起,上演了“国退民进”的一幕。
火爆的民校复读班
七八月的济南,骄阳似火,位于济南燕子山路的高考复读学校大智学校的招生报名工作也如火如荼。负责咨询的孙继礼老师介绍:高考之后,学校已迎来全省各地的家长考生几千人,最多时每天要接待二三百人。去年,学校只招了200 多人,而今年7月份时就定下来了上千人。
为什么这么红火?这与学校去年复读班的好成绩密不可分:去年学校一共招生201个复读生,今年高考,180 人以上通过了本科资格线。从考生普遍成绩看,理科平均提高 76.4分,154分;文科平均提高 81.6 分,提高了 142分。
大智学校是全省民办复读学校良好发展势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济南,目前较为规范的、成绩较有吸引力的复读学校即在10所以上。招生情况也多数火爆:8月初新东方的一场高考复读招生交流会上,吸引了两三千学生和家长,不到两个小时就有200多人现场报名。
以规范求发展
去年“禁令”下达后,人们最担心的是民办复读能否规范发展。从一年实践看,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一位颇有名气的复读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品牌、师资、管理而言,民办学校更有优势:“对公办学校来说,复读班只是副业,老师不可能全身心投入,而民办学校往往从众多学校里选聘优秀教师,师资力量更雄厚。”
此言不虚:如济南某所复读学校现有专职教师5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占 25%,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占 50%,高级教师占70%,几乎不是从省内各重点高中退下来的优秀教师,就是从基层挖来的业务尖子。
另一个社会普遍担心的收费问题,民办学校也交出了满意答卷。据了解,以前,复读生到公办名校复读,不算学杂费、住宿费等,一般收费都在万元左右。而民办学校一般学校学费也只有一万,而且针对不同生源,各校设置了很多减免条款。如一所学校规定:普通考生达到一本线报名,费用全免,复读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费 100 元;达到一批本科线 30分以上的,复读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费 200元;普通考生达到省二本线报名,只缴纳3800元。
有喜有忧
对于民办复读教育市场的异军突起,教育界人士认为喜中有忧。
篇3
能考上香港大学是一件让很多人羡慕的事情,况且还有较高的全额奖学金,可刘丁宁为何要选择离开?
鞋是不是合适,还得自己的脚去试,不能因为别人觉得好看,就要忍受挤脚之苦。刘丁宁觉得香港大学不适合自己,退学复读未尝不是一次及时的纠偏。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梦”,从语言环境、人文氛围来看,认为北京大学才是自己的向往。刘丁宁在参加今年7月26日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流露出了这样的想法。节目上,她深情告白“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这多像是一句誓言。
乔布斯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这位女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她遵循了自己的内心选择,敢于放下功利的包袱,去追求契合自己内心的“国学梦”“北大梦”。
面对刘丁宁退学复读的行为,香港大学回应:“视每一个学生为独立成年人,学生做出的适当判断和适当决定,大学均会尊重。”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表示,已经关注到刘丁宁的情况,但想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必须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北京大学不会直接录取。
其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有一些像刘丁宁一样的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发现自己所在的学校或所学的专业不适合自己,从而要求转学。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已经有解决的办法,而国内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
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转学和转专业都较为自由。例如美国是跨校转学最为自由的国家之一,不但可以接受跨校转学,还可以接受跨校转专业,对学生在国内大学所修的学分也予以全部或部分认可。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支持跨校转学,只是具体要求各国略有差异。
在国内,这种“自由选择”显然一时还难以实现,但笔者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把高考成绩有效期延长为两年,让考生可以凭着去年的高考成绩来参加今年的大学录取,这样可以让那些有意转学者不需要把一年的青春年华浪费在复读上。当然,这又会牵涉各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额等问题。由此可见,对高考这一选拔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探讨了个人的梦想和制度的原因后,我们再把关注点投到家长身上。据报道,刘丁宁选择香港大学是“听从家长安排”的结果,这反映了国内家长的普遍现状:许多事都为孩子做主,完全忽视孩子的兴趣和感受,更忽视孩子已经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这一次,刘丁宁不干了,她觉得自己应该遵从自己的兴趣,不该违背自己的内心。从她的这次“退学复读”事件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起初听从家长安排,如今勇敢追梦的年轻人。
篇4
可以复读,只要没有录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且满足年龄要求就可以进行复读,且中考复读生在择校范围、录取政策与应届生相同。中考复读形式效果等同于高考复读,而且选择复读的学生不存在学籍问题,所有的初三毕业生在领取所在学校的毕业证书后,即宣告初中学籍业已失效,成为空档。
高中(Seniorhighschool),是高级中学的简称,中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者同属中等教育的范畴。高级中学是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一般为三年制。中国的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级中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高中、职业高中、中级技工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因为普职比的变化意味着将会有一半的学生进入到技校,有一半的学生可以成功进入到高中读书,如果你连高中都考不上,那么高考的机会根本没有,所以中考是很重要的。
更是有传言表示,调整普职比的比例只是一个开端罢了,中考属于强制分流,成绩不好的人只能去技校,连复读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对此教育部做出了回应。
01
中考落榜还能复读吗?教育部做出回应
中考属于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其实在这场分流后,学生的人生方向也是会不同的,对于中考分流,很多家长都是不赞同的,因为他们认为初中的时候男生还很晚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中考分流,对于男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对于中考不能复读这个消息,网友也是半信半疑,因为网上的声音愈演愈烈,教育部也对此做出回应:
中考普职比也是在逐渐调整,不会瞬间在全国范围实行,中考落榜不允许复读这个消息也是假的,目前国家只是禁止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而已,像是私立学校还是可以复读的。
所以说能不能允许复读,家长和学生还是需要看当地政策,中考落榜不能复读这件事情是一个假消息,目前教育部已经辟谣了。
但是学生也千万不能因为这是一个假消息就放弃学习,不能复读不是一个概念,家长和学生都需要清楚,该学习的时候还是需要好好学习,不能把希望都放到复读上面,不然的话你还是只能被分流到职高去读书。
02
家长还需要注意这个变化
调整普职比只是中考改革做出一个小政策,中考还会有其他的改革,比如说增加“美育考试”,学生和家长也是需要注意的。
我国总是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却一直还是应试教育,这一次“美育时代”终于要来了!以后美术,音乐和体育都将会被纳入到中考中。
而且就连体育在中考的分值都会提升,预计会在2022年的时候全国开始实施,所以说2022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转折点上,一定要加倍努力,不然的话你真的有可能在中考的时候失败。
增加体育这门课程有利有弊,对于男生来说不算啥大事,因为男生的体力很好,但是对于女生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女生的体力不如男生,但是只要是平时加强锻炼的话,相信也是会合格的。
03
面对中考这些新变化,家长和学生应该如何去应对?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那就是“变化”。
面对中考的改革,作为一名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去面对,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
因为体育分值的增加,和美术,音乐被纳入到中考,学生的学习压力势必会变重,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不过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大家所面对的情况都是相同的。
美育被纳入到中考,也并不代表文化课就不重要了,初三的考生还是需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文化课知识,尤其是数学这一科目,它很重要,想要提升中考分数全都看这一科目。
另外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怀揣着“即来之即安之”的心态,把握好中考这场考试,培养出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你以后也是很有好处的。
这对于个人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也会让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现自己更多的长处,感受到幸福。
笔者想说:
篇6
姓名:孙一丁
性别:女
毕业学校:吉林毓文中学
高考成绩:678分
最想报考的学校:北京大学
随着2006年吉林省高考分数的揭晓,一个女孩5年来的心愿算是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的校门已经徐徐地向顽强执着的孙一丁敞开了,她也由此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个女孩有点特殊,她有着健康的体魂,更有着坚韧的意志,为了心中的一个“北大梦”,她两次选择了复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孙一丁所在的吉林省是考前报志愿,考后老师让她自己看一下答案,看做得怎么样。孙一丁本人也急切地想估摸一下能得多少分,可是对答案时发现很多错了,她差一点哭死。“后来我才发现不一定错那么多。”原来是开始的答案对错了。孙一丁开始估分比较低,她想保守一点,因为高考的时候生病了,上吐下泻,怕是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
“等到出分的时候,我不在市区,查分用座机打,一个小时之内不停地接到我同学告诉我他们的分数,并问我多少。我不知道,因为怎么打都打不过去,一个多小时查不到,后来学校给我打电话,因为怕我今年考不好,心理承受不了。”最终还是孙妈妈接的电话,回忆起得知分数的那段对话,孙一丁至今记忆犹新:“我妈妈说678,我说618?还说什么?我妈妈说是678!校长一直对我比较好,知道成绩了我告诉校长是678,校长特别冷静,说没事了,这个分数还能有什么事?还说你知不知道你位次,我说不知道,不是还没下来吗。你全省第一知道吗!真的假的,别逗我,真的?确定呀,我已经确定过。我说谢谢,电话就啪一下子挂掉了。”
“这次绝对是咸鱼翻身,以前总是差那么一点,我中考之前就有一个省三好的加分,中考加三分给我,但是被人家顶走了,结果中考的时候就差3分。”孙一丁回想起自己坎坷又莫名其妙的求学之路,不免自嘲一下。她最后来到了毓文中学念高中,在吉林市这是一个以文科见长的学校,只差3分没有考上理科最强的吉林一中,这让本来高中想学理科的孙一丁着实郁闷了好一阵。
用孙一丁自己的话说:“我3年都是空的,就一个北大,北大。”今年孙一丁报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孙一丁之前已经获得北大艺术特长生的考试,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填的是编导专业。不过北大对高分的考生有一个政策,就是可以进校后任选专业,这条政策帮了孙一丁。
为圆自己的“北大梦”,孙一丁在自己的第三年“高三”毅然决定报考北大的艺术生作为提招志愿。她是那种尽力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的人,包括第三年考艺术特长生也是,在报考之初,周围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去年8月份北京特别热,那天孙一丁是坐着硬座从吉林到北京去北大咨询招生的事情。当时抱着希望到其他学校也走一走。那时候她已经是复读的第二年,真的是有点神经崩溃。那天她知道北大招影视艺术特长生采取自荐报名的方法,一共报了几万人,抽三千去考。孙一丁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复试通知下来了也不敢查。等她知道自己通过了的时候才开始练手风琴,但是等到去考的时候,难听的话更多了:你高考都考不上,还考这个?“艺术特长生这种东西大家都觉得不可控性更大了。但是我妈妈仍旧带着我去考,考完回来,知道可以降分录取了,我才敢报北大,要不然很可能会改变学校。”孙一丁想起那时的经历虽然觉得有些赌气,但这终归是过去的事了,也不要随便地歧视复读生,因为不管是一年考上,还是几年考上,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孙一丁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母亲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感谢最多的是妈妈,给她支持最大的也是她的妈妈。小时候,一丁非常喜欢拉手风琴,可是家里很穷,家里都不同意她学乐器。可是只有妈妈支持,妈妈说,不指望她能学出什么,但是只要她喜欢学,就愿意培养她,让她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这样贫苦的家庭,供小一丁坚持学习了8年的手风琴,直到她学习功课太紧才停止。
孙一丁说,我小时候妈管我非常严,比如我要什么东西,我妈的原则就是你要我绝对不给你买,如果听话,才允许。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去买雪糕,我说妈妈想吃雪糕,我妈说不买,我哭闹也没买,这也是被她锻炼出来的。很多的原则在小时候规矩好了,等到大了以后父母就挺信任我了,不用让他们操心了,自己开始干自己的事。最重要的很多决定必须我自己做,从小到初中、高中到上大学,都是自己决定的,我想走哪步就走哪步。5年高中苦读,孙一丁说她的妈妈为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妈妈为照顾她,很少出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开学前带妈妈去一次北京,去看看北大,去看看未名湖。
孙一丁连续两年高考都是报北大,心理压力特别大,父母也都十分担心。她第一年没有报北大,第二年犹豫过,有很多原因加在一起又报了,但是没有上。孙一丁觉得要不留遗憾,她觉得并不是自己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是觉得文科和理科不一样,文科一定要上北大。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冤枉自己,只要尽力一回,再用一年的时间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她说:“我宁可这样,也不愿意走一条别的路。”
孙一丁用自己5年的高中生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她认为这也是一种历练,她从中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乐观,更学会了面对挑战应有的心态。高考总算完了,她想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但也不会忘记学习的,特别是英语。她说英语不学会生疏的,她会每天坚持学习半小时的。
兴趣爱好
看书,看碟,拉手风琴。
孙妈妈眼里的一丁平时就很听话,什么事做错了,只要一点拨就会明白,而且会尽力做得最好。一丁永远是妈妈眼里的骄傲,而一丁最崇拜的人是妈妈,这就是母女之间最幸福的写照吧。
“孙一丁是一个好强、坚韧的孩子,她为了圆她的北大梦,为了两分之差,复读了两年。很多人都说,不错了,有一个好学校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上北大?可一丁就是要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别人看。”那时候只有孙妈妈能理解自己女儿的心思,因为妈妈知道那是女儿的梦,所以她会尽自己的全力去支持一丁圆这个梦。就这样,母女互相鼓励着,终于在今天把一丁的梦圆了。孙妈妈说,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两个人激动得抱头痛哭。这泪水中更多的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
状元自述
注重基础
文科注重基础,我很喜欢有连续性地学习一科,这样可以连贯地串起这门学科的各个知识点,而且这样学习可以使前后看到的内容相互提示,记忆更清晰牢固。比如看地理,看一个小时过去,别人看来我似乎没有看什么,一般人完成90%,我看50%就不错了,我看书是越看越慢,每一课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不怕慢,而是尽量要求详细和准确。高考考的都是书上的知识点,记住了就没有什么大不了。基础不好,思维再清楚,再有创造力也弥补不了,如果基础好的话,考试就会很好。
数学也是这样,数学做题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样的题做一百遍都是一道题,与其如此,不如把精力放到解题的方法上。做题时应该注重不同类型,把同类的题归纳到一起,反复熟悉同类的题型,最后高考决不会出了你总结的题型范围。尤其很多文科生会觉得数学很难,其实做好了总结的工作,就会发现,原来数学就是那几样题来回考,再没有什么不会做的了。
时间分配
我的数学平时的练习连一套题都没有完整做下来。这是因为我把做数学题的时间都拆分开了。选择题需要经常练,要提高正确率。但是做选择题需要的时间也不多,集中精力20分钟做十几道题。再对一下答案,就达到了有效练习的目的。至于大题,并不需要总是花许多时间去把步骤写清楚,平常我只看一下答案,看看思路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就可以了,熟悉的就往下看,不熟悉的再仔细琢磨,或标记下来,有时间自己做一做。毕竟大题思考起来、写起来都是相当费时间的。而对于文科生,我们要背书,而且要不停地背,最后历史书上某些很重要的小字,我都会原文背下来。文科更注重连续性,哪怕这一课只看20分钟,也要天天看,要不然三天以后就都忘掉了。所以要把每天大量的时间用来背书,而且是每一科都要兼顾,每天每一科的每部分内容都要检查检查自己是否还能记得。这才是最耗费时间的,所以就要合理安排时间,把能挤出的时间都挤出来,专攻这一大块内容。
听老师的话
我这些年的经验得来的重要规则就是,复习中一定要跟老师走,这点非常重要。我复读了两年,在高考复习中仍然紧跟老师的步伐。一点不敢超前。因为我知道,我即使有两年的高考经验,但还是不如经历了十几年高考的老师经验丰富。老师安排的进度是最合适的,老师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有人觉得有些老师讲的自己已经会了,就可以看一些自己的东西,但是我见过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是因为自己太有主意了,结果倒把自己坑了。
另外,记笔记也很重要,老师讲到的我都认真地记笔记,我的那几本地理笔记。几乎正反面都写着很小很小的字,所以显得密密麻麻。我觉得,做好笔记可以帮助自己有条理地记忆,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自己找到最重要的部分,抓住重点,这样就比自己在书上一点一点地找,挑拣着背效率高多了。由于文科要记要背的东西非常多,没有笔记就很难回忆起那么多的东西,也就没法一遍一遍有效地复习。所以跟住老师,记好老师总结的精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心态很重要
我在第二年重读的时候,身边什么难听话都有。但是我觉得别人说什么话都不要在意,出自无心的伤害也好,真的有些人落井下石也好,都不要听。当时全省排名第二的那个同学和我的关系特别好,我比他高两届,他高一的时候我高三,他管我叫爷爷,正好他们班有一个重读生,他叫父亲,他就是孙子了。我回到学校后第一天他就说“爷爷孙子三代都聚全了”,当时那一句话没把我恨死,我有点情绪失控,那么厚的《新华辞典》照着他就打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真的很暴力,从那以后得了一个绰号叫“暴丁”。但是老师特别体谅我,说你先回家,先调节一下。这个时候的人心里都十分的敏感,但一定要注意调节,我还好性格开朗一点,就很容易挺过这一段心理压力很大的时期。其实现在想起来真的没有什么了,但是挫折似乎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论在什么状况下心态的调整都十分重要,经历了这段漫长而难忘的高考岁月,我的心态也日渐成熟,为我高考的时候以及今后的生活都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高考数学最后两道大题很难,计算量也很大,我就和自己说,我不会做的,其他人也不一定会做。第一科考完的时候天气突然就不好了,我出考场时被大雨淋到了,就感冒了。下午的数学答得晕晕乎乎,一直想千万不要吐。可是就因为大雨淋的,吉林市区的考试很多人在考试吐了,我们班一个高个子1.90米,下午答题的时候一会就出去呕,一会又出去呕。我也吐得厉害,家人担心得不得了。可我认为没有问题,而且第二天的文综我自认为考得最好,就因为及时调整好了心态,我想自己那么多大风大浪都经历了,这点小病不会影响我的,更何况很多人都是这样,就算受影响,也有那么多人陪着我,我吃不了多大的亏。心态好了,病也算不得什么了。要是我当时总是在想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是不是天生就不是高考的命,就没法享受今天的幸福了。在身体得病的情况下,在遇到超难的考题时,以及一切突发的状况下都要保持镇定的状态、积极的心态。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为了这些外界因素,无谓地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而造成发挥失常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呀,而只要你保持了好的心态,你就能有平时的发挥。心态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高考的准备阶段就不断磨炼自己,所以不要怕失败,只要失败没有发生在高考时就应该庆幸自己又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历练自己,对高考、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好处的。高考状元有运气成分,好成绩则需要平时的锻炼和良好心态。
考前心理
我们吉林省的学校都是在考前报志愿,考前报非常折腾人,因为不知道自己会考成什么样子,所以心里就忽上忽下,特别难受。但是不要把这看成是负面的因素,我就觉得那段日子对考生特别有用,因为所有考前报的考生一定要在高考前保持一种高水平的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压力,我才能把良好的状态一直延续到高考,不放松,不退步,也是我拿到状元的重要原因。而且我的学校对待高三考生非常有经验,有直到高考前都不给放假的习惯,就是因为怕学生会松懈。而且每天晚上上课到11:30,我回到家都是第二天的凌晨。也正是由于充足的学习时间,以及良好的状态,我们这届学生的成绩都不错,全省第二就是我前桌。
经验总结
篇7
这些民间改革方案一经推出,便引来了社会各方的争议和讨论。赞同者认为异地高考有助于推动整个高考户籍制度的改革,反对者表示这样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如何理解高考户籍制度改革的民间方案?是合理诉求的表达,还是只为“倒逼”教育主管部门加速高考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高考户籍制度“谋变”真的能拿出“时间表”吗?
回原籍高考无奈复读
1997年,孔志夫妇俩从山东来北京发展,不久便购置了房产和汽车。随后,两人的事业也都稳定在了北京。1999年,孔志的儿子来到北京就读小学,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三第一学期,直到今年3月才回到老家的一所中学准备高考。“之所以这么晚才把孩子送回去,是因为之前我不知道高考有户籍限制,也觉得不一定能在北京待这么多年。” 孔志说。
作为拥有“北京居住证”即所谓“北京绿卡”的外地人,孔志的孩子在北京读书时,免除了一笔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但也正是这张“绿卡”给他们带来希望,而在孩子中考时未能及时抉择。
由于北京和山东的教材不一致,孩子在北京读书时还是班上的前十名,可在2011年的山东省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只达到当地三本录取分数线。为了让孩子考回北京,孔志夫妇决定让他在山东复读一年,尽管“复读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会受到很多限制”。
由于孩子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极少回老家,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因为不适应,孩子就不停地吃东西,现在胖得已经不成样了,满脸都是痘……” 孔志说。
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孔志,为了孩子已经辞职回老家陪读。“这是我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孔志的妻子说。
“黑户学生”和“被留学生”前途未卜
自1993年大学毕业后,贵州户籍的茉莉(化名)就留在北京工作。现年14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小学直至初中毕业都在北京就读,今年在北京参加中考。
茉莉告诉记者,早在三年前,女儿面临小升初的时候,他们一家就难以抉择。因为如果不在贵州中考,上高中就没有学籍,就不能参加高考,而如果把儿子送回去,“监护从何谈起”。为了女儿的高考和升学,茉莉甚至想过举家迁回贵州,但“如何挣钱养家”,“原本只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升级成了全家的生活问题”,痛苦地挣扎了许久之后,她最终选择让孩子继续留下来读初中。
参加中考前,茉莉全家做了一次人生的“赌博”,“赌的是自己孩子的未来”。中考结束后,茉莉走访了十几所中学,最终孩子被一所学校录取,“女儿上学了,成绩很好,但仍然是个黑户学生,因为无论在北京还是在贵州,孩子都没有学籍。”
茉莉称,如果延续现行政策,2014年,孩子有可能只能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回贵州高考,但“社会考生不能参加军队、国防等类学校的招生,也不能参加全国名牌大学的招生,并且课本不一样,试卷不一样,难度程度不一样……”想到女儿将要面临这些,茉莉就泣不成声。
赵女士全家来京已十几年,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在北京借读,今年高中毕业。因没有北京户口,他无法参加北京的高考,只能通过申请出国留学,继续求学之路。
“其实我们早就已经预料到这个结局。”四年前,赵女士通过申请“绿卡”(北京居住证)为儿子争取到了在北京考高中的机会。因为根据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拥有北京居住证的外地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北京户口,而在转为北京户口前,可享受与北京户籍一样的同等待遇。但从此,赵女士和老公就意识到要尽快帮孩子选国外的学校,以备无法在京高考,赵女士无奈地称自己的儿子是“被出国”。
许多持有北京“绿卡”的家长认为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他们常为了子女们小升初、中考及高考的权利不停奔走,“学籍与户籍分离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想让全家过正常的生活。”赵女士很平静。
她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儿子出国留学的费用要比在国内学习的费用多100多万元。为了送儿子出国留学,赵女士夫妇拼命地工作挣钱,“我们的生活都很节俭,几乎从不打车,也很少添新衣服,甚至计划过把北京的房子卖了为儿子筹学费。”
高考户籍制度改革背景:2.2亿人“人户分离”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人以中青年居多,如果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即“流二代”,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随迁最终还是需要面临在读初三时是否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孩子不回家读初三参加中考,将不能在户籍所在地获得学籍,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3月4日表示,有关高考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及广东。解决异地高考“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和上海等当地考生的权益”。
似乎京沪考生成了异地高考的“拦路虎”。但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没到位的前提下,高考改革很难单兵突击。
教育部之所以抬出“京沪考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达到997万。京、沪、粤等地作为人口流动的集中区域,肯定问题最突出。
异地高考“全国一盘棋”,是需要实现条件的。它起码受着户籍制度、高考制度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多种限制。如果人口不是充分流动,高校还依赖于地方财政投入,教育资源还是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高考录取还是像过去一样按地区分配,那么异地高考也会带来新的一些问题,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的高考竞争将会加大,京、沪、粤高考考生的上学机会将会降低,这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京沪考生”的权益应该考虑,但这并不是不实行高考户籍制度改革的理由。改革要有“更大决心和勇气”,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这一问题应该不难解决,但这并不意味此时只能被动等待。
我们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在保证全国高考公平的前提下,允许北京、上海及广东的异地高考方案有适当不同。方法总是有的,关键是教育部门想不想找。我们可以看一看有关高考户籍制度改革民间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随着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二)北京和上海两地,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三)父母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在工作和生活所在地连续工作和生活一年以上,根据自愿原则认定为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的证明包括:工作和收入证明(劳动合同、单位出具证明、工资发放依据、纳税证明及社保证明等之一),租房合同(或房产证)及水电费收据等。
篇8
由于清楚地认识到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以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并淘汰学生的弊端,教育部门陆续推出高校自主招生、高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等措施来弥补缺陷,高考改革开始在摸索中进行。
高考改革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确实具有很重要的指挥棒的意义,是体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的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而砍掉“独木桥”,建设“立交桥”,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教育部已批准11个省份推行高中课改,把综合测评纳入高考,以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招模式。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名额也越来越多,我国自2003年开始在22所高校试行“5%自主招生政策”,到如今已有76所高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其中北大、清华等高校已经突破5%的名额限制,自主招生比例达10%。
一些高校还尝试对一些特殊人才破格录取。如清华大学就加分录取“天才作家”蒋方舟,去年高考语文考试中使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完成作文的黄蛉,虽然作文只得8分,总分仅有428分,仍被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从试点省份和高校的探索来看,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和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体系,都是为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而做的有益尝试,但离搭建高考“立交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大自主招生 试点校长推荐制
北大决定今年自主招生时在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河南、陕西、新疆等地试点实施“校长推荐制”。
据北大招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校长推荐制”将不仅仅只限于示范高中,这意味着试点地区所有高中校长都有机会向北大推荐优秀毕业生。校长推荐只是“入门”,得到推荐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是否可以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还需通过北大专家的考核。“校长推荐制”实施以后,每年的录取名额原则上控制在北大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
为确保公平公正,北大不仅将公示参与推荐的校长和被推荐学生的信息,还将建立“黑名单”,曝光不诚信校长。
据介绍,目前北大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方式包括高考、保送生、外语类专业招生、自主选拔录取等多种方式,去年的3300多名本科新生中,经过面试的学生占到近50%,新生中有20%的学生在录取时使用了加分。
高考状元 “贬值”渐成趋势
上世纪90年代,“状元热”初现端倪,甚至出现了“状元经济”一说。学校热捧,媒体热炒,商家热追,把一个个小“状元”推到了前台。
古时科考要3年等一回,每一轮的状元只有一个。而现在的高考却是分省录取,大多数省市还自主命题,不同省市的考生之间没有可比性。有些省市实行过的“3+X”,甚至会出现好几个“状元”,而一些使用标准分的省区市,成绩并列第一的考生也会出现N个。
但一份对历年高考状元就业情况调查的报告显示:“走出大学校园后迅速成为社会精英的人,很少是高考状元。”而古代同样如此。从隋唐开始,中国科场产生了许多状元,真正名垂青史的所占比例却很小。早在2005年,香港大学就以面试成绩不理想为由拒绝了11名各省区市最高成绩的“状元”,引起了内地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反思。港大拒收“状元”的理由是:港大对申请人的成绩和面试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学生;校方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潜质、能否适应香港生活,以及对香港能否有贡献等,港大不会收录“书呆子”。
实际上,随着内地高校招生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一些中学里成绩拔尖的学生早在高考前就已“名花有主”,通过保送、自主招生等方式被各名校揽入怀中,最后有些班级真正参加高考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这样状元的分量自然就轻了不少。其实说到底,高考状元只是一次考试的头名而已,别太当真了!
民族团结 纳入高考范围
、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知还要求,要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高考范围。
通知指出,在学校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中小学要在思想品德类课程框架内,分年级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也要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
清华新生 可自选专业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大一本科生享受到了一项特别优惠政策:学生不受文理分科以及所报考专业限制,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也就是说,文科考生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爱的理工科专业就读,而理科考生也可以被心仪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录取。新生入校时即可提出转系申请。
篇9
转眼间我们结束了艰辛的高考,接下来我们的最主要的任务便是高考志愿的填报以及分数的查询了,不知关于内蒙古高考成绩查询你们了解了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内蒙古地区高考查分详细以及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欢迎参阅。
2021内蒙古地区高考查分详细内蒙古高考评卷工作已展开,
拟于6月23日向社会公布高考成绩、
划定录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内蒙古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答:
1.正确估分: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
2.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
3.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
4.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1.重名次,轻分数。
一是要清楚高考志愿填报更主要参考的是位次号,很多家长咨询时喜欢问,今年学校的分数线是多少啊?其实这并不科学,在招生计划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往往每个高校专业的位次号区间比分数可靠。二要高校关注新专业的设立情况,特别是非热点专业和学校优势专业的延伸专业,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三是要注意学校分数线垫底的专业继续下探的可能。
2.有梯次,参计划。
一是80个志愿并不多,想要不滑档,梯度很重要。一般分为三个区间——冲、平、保,每个区间根据你想要冒险的程度控制一定的比例(如:20/30/30,30/30/20,20/40/20),同时要适当考虑专业热门。二是要关注招生计划数,每个学校的专业每年招生计划数都可能有变动,当计划大量减少时会明显影响录取的名次号,必须注意。三是要特别逐一省外志愿,往往身外专业的计划数比较少,使得位次号更易波动,作为保的要尽量控制比例,一般不超过30%。四是关注开设新专业的,排名可参照相关学校专业的排名,但往往有更多的机会。
内蒙古高考填报志愿什么时候结束?答:大多数省份在高考分数公布后就开始了第一批的志愿填报,由于批次不同,不同的院校和专业的报考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最晚的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在8月上旬。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怎么填志愿选大学第一:一般来说填志愿是平行志愿,可以同时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还可以填写6个专业,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如果你的填写的第一个学校分数达不到的话会自动投档到第二个学校,第三个到第四个这样,如果都没有学校接收你档案的话会重新退回来。
第二:填写志愿每个学校和专业都要认真选择和填写,填写志愿之前也一定要查询所要填报学校最近几年接收的分数线,分析自己是否达到这个分数线再填报。
第三:如果你考的分数比较高的话,首选应该是“985”类大学,这是国内比较好的大学,其次再选择“211”类大学,最后再选择一本类排名比较好的大学。
第四:一般来说高出去年学校录取分数线大概20分左右这样是比较有把握的,也有刚过线就录取的情况,而且优先投档第一志愿,因此第一志愿可以大胆点填,第二志愿可以慎重点填,第三志愿稳重点填,第四志愿降低点填,保底。
第五:还要选好专业,首先选的第一个当然是自己最想要学的专业,选的专业也是填写的学校比较的专业,如果第一个专业人数招满了的话,会退到第二个专业的,然后再第三个直到选第六个,还有服从调剂的,如果都招满的话会你又服从调剂的话,会给你分到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专业也要慎重考虑哦。
第六:如果填写的四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的话,只能在补录的时候重新填写志愿了,但是补录的话可能选不到比较好的学校了,补录又没有学校接收你的档案的话,那你只能复读啦。
篇10
每年高考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的一条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考分数线都分为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考分数线都分为哪些军检线
军事院校的体检线。多年来一直与普通本科分数线相当,因此可以视为本科二批分数线,但有些军校的录取分较高,会在第一批录取分数线(重点线)附近上下浮动,幅度不太大。
资格线
招生录取的资格线,也叫最低录取分数线。只有考试分数等于或超过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录取。录取时,资格线上的考生依据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倘若考生对院校和专业不挑剔,专科资格线上的考生基本都会有学上。
批次线
录取时的主要依据。多数省市都会按不同录取批次划定四条分数线,也有些省市录取批次更多,分数线也更多,只有考生达到或超过某批次分数线时才可能参加该批次的录取。
除本科一批分数线,是按招生计划的1∶1.2全省划定,其他都是按照1∶1的比例划定的。
提档线
录取学校提取档案线。与录取线不是一条线。例如:本科一批院校的提档线是依据1∶1.2的比例划定的,学校会对提档线上的所有考生阅档,再把多余的20%的考生档案退回省招办,因此,提档线上的考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录取线
各高等学校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线。由于高校录取时是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因此录取线常常会高于提档线,也可能等于提档线。
近几年高考分数线变化趋势分析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全部公布了。与往年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今年多地的录取分数线开始出现大面积下降的趋势,有的地区一批录取分数线为10年来最低。很多人疑惑会不会分数会一直低下去?
其实肯定不会持续低下去的,国家是不会让这种情况一直发生了的。
分数线很明显的逐年走低。究其原因有三个:
1、考生基数下滑,招生计划却保持在大幅扩充之势。
2、全国各地取消了批次或合并批次录取,多地取药了第三批次录取,即三本。
而山东省即将在2017年,也就是今年全面取消本科多批次,将仅有一个本科线。
3、为减少滞留考生,即复读生,使得全国各地录取分数线下滑,普遍提高了录取率。
主要原因:一是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比往年低,是因为国家对大类进行了调整造成的一种表面现象。就是国家取消了往年的三本线,统一只划分一本和二本两类。就是说,调低了一本线,让一本线包含了原来的一部分二本线院校,将原来的三本线院校调整到二本线录取,取消了原来的三本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更多的同学能上得了好大学也能上得起好大学!比如,往年某一个省的一本线录取人数是三万人,今年一本线录取人数就是五万人!更多的莘莘学子得到了政策的实惠而上更加理想的大学!同时让二本院校收费管理也更加规范和方便监督了!二是每年的考题难度和高中学生成绩都是动态的,分数线有高有低也就是正常波动。
2017年新高考改革的过渡时期,各地高校的招生录取率普遍提高,录取分数线会普遍下滑,尤其是高一和高二新生,这两年会遇到最容易的高考年!但985、211高校竞争依然激烈,录取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对在本科一、二批均招生院校来讲,合并后的二批录取分数线会下降,但影响不大。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明年、后年这两年的高考试卷难度系数不超出常规,录取分数线还会持续下滑。
新高考科目组合推荐1.物理-化学-历史这一类组合从大学招生的限制范围上看属于限制第二小的科目。
除了一小部分学校对类似政治学、国际政治等专业有着必选政治科目的要求外(一些学校对这类专业甚至无科目要求)。这个学科组合基本可以选择大学中的大部分专业。所以选择这个科目组合的考生在报考专业上,基本上无需过多考虑。更多的应该在可选的专业范围之内进行仔细甄别。
2.物理-生物-历史这个组合与上一个组合相比,其实差距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