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人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与人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与人的故事

篇1

动物和人们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在人类的世界中,已发生许多动物与人类的感人故事。

老人20多年来一直独自生活,整天陪伴他的是儿女们为了给他解闷抱来的一只狗,刚到家时只有一岁多。从此,这只狗成了老人最亲密的“朋友”,两人不仅每日相伴,而且还同吃同住,有什么好吃的,老人准会分出一半给狗,而这只狗也确实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不管老人去哪,它都一步不离地跟着。一晃近20年过去了,老人已近耄耋,狗也成了老狗,儿女们听父亲嘱咐过,如果自己不在了,一定要善待这只老狗。

不久前,老人因病去世,从他走那天起,这只狗就再也没吃过一口东西,每天趴在主人的床上,一动不动地,任凭面前摆着什么好东西,也坚决一口不吃。老人的儿女决定带狗去墓地看看。于是,在父亲烧纸的时候,家人带着这只狗一起来到了墓地,没想到的是,在围着主人的墓地绕了两圈后,这只狗竟然一头扎进了旁边的河里,再也没出来。

动物也有情感;动物也有真心;动物也像人!狗,到底是被主人赋予了人性?还是本性如此?我看到了忠诚,看到了善良,看到了亲切。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相反,有的人的思想境界还不如一条对人忠心耿耿的狗。人总是以万物之灵长而自居,可是有些动物,(不光是狗)某些事情上的表现真让我们感到汗颜。

篇2

当前,宁夏固原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生产要素聚集明显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口流进流出数量多、频率高、范围广,计生信息变化快,对人口计生部门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固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难题及原因

1.流动频繁,住所难以确定

流动人口由于忙于生计、总体收入不高,且有固定住所的不多,与流出地的联系也不多,很难掌握他们的住所;再加上有的小区本身居住人员就很复杂,物业配合不积极,就是找到其居住的小区也难以找到其本人住所。

2.无明确界定的主管部门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个部门都在喊,但效果不明显,有的部门为了自己的工作需要,只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各部门重复的调查又会引起流动人口的厌烦;尽管相关部门采集了一定的信息,但没有专门的部门牵头,最终导致信息资源还是不能共享。据不完全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流动人口数据就有较大的出入。

3.人口计生部门本身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

不少乡镇的人口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往往管理多、服务少,在流动人口服务方面只强化计生方面的服务,而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方面关注得不多,没有将服务与管理并重。

4.服务管理方式单一,创新不够

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目前只局限以重大节日回归开发计生服务,但思路不宽、方法不多。

5.《条例》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颁布后,各地虽然做了一些宣传和学习工作,但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户籍地与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流入地的人口计生部门往往疏于管理,不少地方未将流入人口纳入计划生育正常管理范围。

二、对固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建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顺势应时、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

1.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全局中,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公安、民政、工商、卫生、统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

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服务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纳入社区卫生、社区警务、物业及基层流动人口协管员的工作职责之中,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拓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渠道,形成社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的整体合力。

坚持社会参与,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促进流动人口计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出租房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等管理工作中,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情况时,要如实提供相关信息,探索合同管理、以房管人、以地管人、以厂管人等有效机制,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督促个人、企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合力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2.流入地和流出地落实服务管理责任

切实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认真落实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各项工作职责,推动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统一服务新体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

流入地要按照“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原则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明确责任目标,落实管理职责,健全完善流动人口登记、婚育证明查验、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免费技术服务等制度,积极为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以多种形式增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的融洽。

流出地要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出人员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加强对流出育龄妇女的登记工作并及时向流入地提供相关信息;积极做好对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为符合条件的流出人口办理生育服务事项,依法落实流出计划生育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

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加强协调配合,推进两地的区域协作。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生双向考核的有效办法,促进流入地和流出地有效落实服务和管理责任。

3.构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一盘棋”新格局

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环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关注和关心流动人口,体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也是一座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更是社会能否和谐进步的关键所在。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公正与平等、信任与合作、宽容与关爱是这个有机体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消除歧视、真诚容纳,使流动人口融入到城市主流社会,推进社会的多元融合,这样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依托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巩固和完善全市流动人口全员信息系统,真正实现流动人口计生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做到信息互联共享,特别是公安机关登记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时,要与人口计生部门互相交换信息,并形成制度。将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完善流动人口计生信息管理制度,设定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坚持以出租房、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强化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以房管人、证件代管”等有效管理机制,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

4.切实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各基层、各有关部门要利用网站、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平台,向流动人口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生殖保健、便民措施等内容。各基层及以上人口计生部门要开通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服务热线电话,及时解答生育政策、技术服务、办理相关证件等有关问题。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要开展经常性的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送药具上门等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的服务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在发放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生育相关手续时,流入地和流出地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审查流动人口婚姻生育状况,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资料审核、公示公告、登记发证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流动人口生育、避孕节育提供技术服务,做到服务上门。各基层、乡镇、社区要建立违法生育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认真落实流动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工作。要加强城镇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社区服务网点,提高流动人口计生免费技术服务覆盖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生宣传倡导、技术服务和奖励优待。畅通流动人口免费领取药具的渠道,随时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真正使流动人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生服务。

要畅通流动人口投诉渠道。通过设立流动人口维权热线和电子信箱等渠道及时解答群众疑问,接受群众监督。要通过人口计生基层组织网络,帮助流动人口计生家庭排忧解难,为留守家庭提供生产、生活帮助,畅通流动人口表达意愿、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渠道。深入开展“爱在流动”公益活动,积极想办法为流动人口办好事、办实事。

三、固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队伍网络建设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涉及信息采集登记、统计汇总、证件发放查验、服务管理信息交流、两地协作等内容,还要协调宣传、规统、科技、财务等条线做好相关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要切实充实县级以下人口计生部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力量。另外,可以积极探索培育扶持民间组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2.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考核评估制度

由于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居住地点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和人口计生专线的本位主义,给实际考核评估带来难度,难以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情况。因此,市、县(区)、乡镇、村(居)应完善“双向”考核评估制度。

明确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两地职责,实现流动人口双向管理,通过签订双向服务协作协议,落实目标责任。组织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专项考核,做到综合考核与平时调查相结合,人口计生专线登记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PADIS(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平台交流信息相核对,资料检查与入户抽查相结合。

加大对PADIS流动人口系统的评估、考核的力度,PADIS流动人口系统运行情况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流动人口“双向协作”和服务管理情况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系统运行程序,加强对PADIS系统的培训、指导、督促,强化以孕情监测、避孕措施落实为主的计生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提高PADIS系统的运行效率,要加大对PADIS流动人口系统的评估、考核的力度,以系统内的各项数据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3.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治理机制

加强与公安、工商、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由政府牵头,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定期召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联席会议,强化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4.进一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完善制度、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让每一个流动人口享受到人口计生服务,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同等的市民化服务与管理,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覆盖面,为流动人口提供出生一级干预、孕前优生健康筛查、生殖健康检查等规定的免费服务。

5.进一步用《条例》来规范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是关键。

一是做好学习宣传,在人口计生系统强化《条例》的学习贯彻,在群众中开展《条例》的宣传,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形成学《条例》、落实《条例》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好服务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力度,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合法权益;三是做好督查考核,以落实部门责任、推进综合治理为重点,明确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工作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新体制。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有利于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对于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水平。

篇3

关键词:《动物园的故事》;生存状况;孤独;异化;现代文明

一、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存在主义

荒诞派戏剧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实际上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50-60年代,达到了。法国的文学家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是哲学家、作家等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存在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就每一个人的生存过程来说,每一个人都是孤独无助的,人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与他人共在,总是感到他人和世界对自己是敌对的、陌生的、疏远的,每个人的存在同整个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互相敌对的,互相陌生的。恐惧、焦虑、孤独、厌恶、失望、被遗弃等感受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由于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的存在作对,因此“存在即死亡”。人从一出生,就面临死亡,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存在”等于“不存在”。

关于荒诞性,存在主义认为,世界原本荒诞,因此人类的生存也是荒诞的。他们认为,世界是丑恶、荒诞的,人来到世界上即被外界的荒诞包围,因此将失去任何理性,成为“非人”,每个人既无法认识这个世界,也无法在世界上有所作为,在世界中一切探索、追求与抗争都是徒劳,都是荒诞、可笑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是“荒诞世界中人的荒诞存在”。世上的一切,或许只是人类头脑中的幻象。

基于以上思想,《动物园的故事》中有许多荒诞成分,如流浪汉杰瑞的荒谬动作,杰瑞邻居、父母的不合常理的生活状况等。杰瑞和彼得之间的冲突反映了现代社会人的存在状况:敌对、陌生、无法沟通。

二、孤独主题在《动物园的故事》中的体现

阿尔比最擅长写牢骚满腹的小人物,情节弱化下的人物对话突出,语言辛辣尖刻,发人深省。故事一开始,中产阶级人士彼得来到公园的长凳看书,突然走来一个流浪汉杰瑞跟他说“我去过动物园了,我说了,我去过动物园了。先生,我去过动物园了”。杰瑞去动物园是“为了更深入了解人和动物共同生存的方式”,现在他急需将自己的见闻讲给人听,但彼得作为陌生人,对他的话根本不感兴趣。杰瑞并不想放弃,接着他问及彼得的家庭、收入、宠物、住址、喜欢的作家等情况,彼得只好应付。接着杰瑞不厌其烦地叙述自己的生活:“我没老婆,也没两个女儿,也没有猫和长尾巴鹦鹉。我所有的是:梳洗用具、几件衣服、一只别人不会想到我会有的电炉、一把刀、两把叉子、两把汤匙,一大一小;三只盘子、一只茶杯、一个茶碟、一只酒杯、两个都是空的照相框、八九本书、一副春宫画纸牌、一副正规的纸牌、一架只打得出大写字母的旧打字机。哦,还有一个不带锁的保险箱。里面装了……什么来着?石头!几块石头……海边的卵石,我小时候在海滩上捡的。”从杰瑞的叙述不难看出他的贫穷。作为社会上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的生活环境混乱无序、甚至有些荒谬。杰瑞的妈妈在他十岁半的时候“竟然扔下亲爱的老爸”,到南方各省搞“巡回通奸活动……”,后来“亲爱的老爸从南方带回老妈的尸体”,“亲爱的老爸像过新年一样过了两星期,然后啪的一声倒在一辆还在滚动着的市区公共汽车的前轮底下”。如此家庭造成杰瑞孤独怪异的性格,甚至性取向都不正常了。在杰瑞的描述中,杰瑞、杰瑞的邻居、房东太太似乎都不正常,他们冷漠、相互隔离。

杰瑞口口声声说到的动物园在全剧中并没有出现,或许只是一个虚构或比喻。作者以一个看不见的但人人熟知的动物园,比喻人类社会,也许当杰瑞来到动物园的时候,在他的眼中,笼中的动物就像他在社会上的感受一样,被隔离、被禁锢。由于不被人接纳,无法和别人沟通,思想似乎也被禁锢,一个人只好孤独地生活在自我的空间里,这种孤独而苦闷的生活就是杰瑞的一生,并且无法改变。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与社会呈分离对立的关系,每一个人本来就是孤独无助的。杰瑞无非就是想和人沟通一下,作为具有社会性的感情动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需求了,但用如此多的语言还不能达成和人沟通的目的,杰瑞从失望到绝望,最终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进行抗争,可见“孤独”已成为不见血的杀人“利刃”。杰瑞的死,使全剧达到,也使“孤独”这一主题得到最深刻的表现。

三、异化主题在《动物园的故事》中的体现

异化这一概念原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范畴。异化(Entfremdung)一词源于德语,意思是疏离,英译为alienation。其本来含义是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变成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异化就意味着自身的丧失。诗人席勒认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是深刻的社会关系,表现之一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在《动物园的故事》中,彼得和杰瑞属于不同的阶级。彼得从本质上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部分,是被工业社会“异化”了的人。表面上看,彼得是中产阶级人士,收入可观,生活舒适,但实际上为了得到这种生活,他得奋斗,因此不得不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一部分,彼得循规蹈矩的生活具有机械化的特点,象征着人类(劳动者)被自己所创造的劳动产品(物质)异化。由于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人类逐渐丧失作为人的特征。人被物质异化的同时,人与人的关系也被异化。公园中的长凳,一端坐着彼得,一端坐着杰瑞,中间好像有着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这种感觉就如同杰瑞提到的动物园,“所有的动物都是被隔开的”,杰瑞和彼得又何尝不是被隔开的呢?这种被隔离的感觉是资本主义社会常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物质异化人类的结果之一。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文明并没有使人类变得真正“文明”,反而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对立、敌视、冷漠以及自我和人性的丧失,这不得不说是资本主义的悲哀。阿尔比在《动物园的故事》中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感和厌恶。

四、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的大都市,经济快速发展,喧嚣、繁杂、快节奏的背后,人们的工作模式一成不变,压力凸显。上下班的高峰期,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面无表情的人,腋下夹着文件夹或公文包急急忙忙地涌向地铁站。他们像一群工蚁一样,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这种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厌倦。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下一些问题:“我们是谁?”“工作为了什么?”“我在想什么?”。也许,看看《动物园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警示。虽然物质是人类的追求,但绝不是唯一的追求,如果为了追求物质而生活,最终必被物质所累,像《动物园的故事》中的彼得那样被异化。同时,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被疏远,人和人之间不应被看不到的屏障隔离,否则,将成为一个个孤独的个体。那将是每一个人的痛苦,也将是整个人类的痛苦。《动物园的故事》虽然是荒诞剧,但荒诞的情节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也是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Amacher Richard.E.Edward Albee.Boston:Twayne Publishem.1969.

[2] Berkowitz,M.Gerald.American Drama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London:Longman.1992.

篇4

他说:“你下辈子只想陪我十年吗?”“虽然只有十年,却是我全部且毫无保留的一生。”

前世的亲人,今生的天使,可爱却不做作,残酷却又温情。

“在你身边让你珍爱的动物,可能是你前世的亲人、朋友或是爱人,当它陪你度过你这辈子最艰难的岁月后,便会离去。”――这是一个娓娓道来的关于“陪伴”的故事。

米克没有高贵的身份,没有引人注目的绝招,它只是一只平凡中略带“孩子气”的狗,有点可爱,有点粘人,有点脆弱,也有点无辜。但就是这只再普通不过的小狗,却用尽了它的一生来陪伴着静慧和文贤,守护着属于他们共同的家。相信这部新视角舞台剧给你带去的不仅仅只有笑声和感动……

《Hi,米克!》是一出温馨喜剧,改编自蔡智恒的小说《蝙蝠》中“米克”这个故事。故事围绕一对情侣与一只狗,藉由男主人的叙述与穿插生活片段的表演,道出狗用一生来陪伴和守护家人的过程。剧中由人饰演动物,制造喜剧效果,透过平凡的生活,展现人与动物的深厚情谊。

导演希望可以保留原著的文字,选择以轻松愉悦的非写实手法来呈现人生漫长的过程,流畅的叙述配合表演,揭示出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米克,不只是一只狗。每个人在观看这出作品时,所投射在心中的米克都会有所不同,也许米克也象征着这对情侣的爱情、奋斗的过程,又或者米克是你生命中的一只猫、一只乌、一只乌龟,或者一段情谊。

iTalk对话导演李宗熹

iTalk:怎么会想到来改编这样一部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李宗熹:小时候我很自闭,家里养了一只狗,因此大多数美好的童年回忆都是跟它一起度过的。长大一点,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写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大学时期,当我开始接触了痞子蔡的小说中《米克》的故事时,心想:“这家伙竟然抢先一步把我想说的故事说完了!”现在我要把这个故事改编,米克,不会只是米克的故事,我要让观众走进剧场后,看见米克背后真正的故事。

iTalk:能谈谈您“寻找被遗失的情感”的创作理念吗?在《Hi,米克!》里有所体现吗?

李宗熹:过去的作品,皆是改编自我的生活经验,这次创作《Hi,米克!》,是我长这么大首次回头面对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观众进剧场,看的不是我的故事,而是他们自己的。

篇5

创作策略上――故事化与情感化叙事双重交织

故事化叙事策略。叙事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故事,即“什么人遇到什么事”;一是话语,即“故事是怎么被讲出来的”。在纪录片不断走向大众化以及商业化运作的今天,故事化叙事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虽然,故事化叙事策略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在注重表现自然、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类纪录片中,故事化叙事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创作策略。原因在于,与人文社会类纪录片不同,生态类纪录片的表现对象往往是自然,甚至是没有人类介入的原生态自然,如果在表现这种原生态自然时缺乏故事化叙事策略,那么纪录片就会陷入枯燥乏味、宣教味十足的尴尬境地。《森林之歌》总导演陈晓卿在拍摄前对创作人员提出的创作要求就是,“用动物的形式表现,用动植物的视角看世界,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①所以,我们看到的森林系统中演绎出的是一个个精彩的生命故事。《云横秦岭》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猴王宝座的争夺战,《北国之松》中因松果的脱落引出生态链上以此为食物的一系列动物储藏食物的故事,《雨林回响》用近一半的时长来展现跌宕起伏的黄蚁大战胡蜂的场面。生态类纪录片《水问》,将宏大主题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存故事中,在微观的故事化叙事中交代人与水的密切关系,并展现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例如在《水问》第二集《饮水如何安全》中,为了说明现代工业污染造成水质恶化这一事实时,就以江苏无锡太湖边上一家开水铺“老虎灶”的生死命运为线索,将蓝藻爆发后的息业为故事转折点,来表现灾害性水污染的严重性。

情感化叙事策略。在面对自然,面对自然界中的生命时,创作者充分感受到“凡是有生命的东西,特别是高等级的动物,都与人类一样,是有感情的――都有亲情、爱情、舐犊之情”。②人类往往能在动植物身上找到人类社会里属人的情感。因此,在情感基调的把握上,可以将自然中的生命拟人化、人格化。

拟人,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从意象上赋予自然存在包括生命以人的特征,让自然带有人的情感和品性。这种拟人化的情感叙事,契合了观众收视的情感体验,更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于是,在看似没有人类情感的自然界里,处处彰显出人类的某种精神和意志。《森林之歌》总导演陈晓卿总结这次创作时说,让观众透过森林故事,看到“生和死的悲壮,爱和恨的缠绵,欢聚与别离的刻骨铭心,希望与绝望,欣喜与仇恨交织的人类情感。”③于是,文本获得了别样的解读空间。《森林之歌》拟人化地再现了各个林区动物们的悲欢离合。《云横秦岭》细腻地讲述了金丝猴家族争权夺利的过程,上演了一幕爱恨情仇交织的戏剧;《竹语随风》将碧凤蝶短暂而绚烂的生命抒写得凄美感人;《雪域神木》则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交叉讲述云杉“苍穹”与小马鹿“喜”的成长过程及各种潜在的生存危机;《碧海红树》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招潮蟹的“征婚”过程。四川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袁扁的鹭鸶》,将鹭鸶生息繁衍的过程讲述为恋爱、筑巢、育儿的生命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白鹭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一样,有爱有恨、有和谐也有悲哀。生态类纪录片,将自然生命赋予人的身份符号,让自然作为与人类具有同样情感的生命个体出场,使片子富有人情味,也使得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和体味生命的意义。

创作手法上――视听语言的双重呈现

平视镜头传达平等观念。生态伦理学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认为自然界包括动植物都有其固有价值,人类应该给予它们充分的尊重。史怀泽提出的“敬畏生命”观点,将关注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物,将人类与其他生命紧密相连。在史怀泽看来,“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进而指出“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④这样,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为纪录片的生态书写提供了参照坐标。纪录片就应该和自然界生命建立平等关系,注重它们主体性的表现,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两个平等主体间的对话。在创作理念上,这种平等观念体现为创作者和表现对象的平视,也即是说创作者通过保持镜头和拍摄对象的平行来传达平等的观念。《平衡》中,为了表现保护站一只鸟的不幸死去,创作者用较长时间记录了它随水漂流的放归过程。这里不仅体现出环保主义者的生态意识,同时也体现出纪录片创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与同情。在《水问》的最后一集中,创作者采用了低机位和平等视角。镜头几乎与水齐平,镜头下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水,水面延伸的远方是头顶上的天空,在水与天的交融里,呈现出一片生命的美丽图景,在“长水共天一色”的意境中,表达了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生态美学内蕴。《森林之歌》以平等视角展示我国的森林版图,使观众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来自原生态自然的壮丽和优美。秦岭山地四季中植物的色彩变化,竹林中阳光透过缝隙洒下丝丝金色,高山草甸下云杉在层雾中摇曳,如此众多的美丽图景在平视镜头中一一呈现。

多种手段丰富表现内容。生态主题、生态内涵是生态类纪录片重要的传达内容。我国的生态类纪录片创作才刚刚兴起,还处于一边吸取西方创作经验,一边不断摸索尝试的过程中。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创作者已经认识到多种表现手段在生态类纪录片中的重要性。生态类纪录片需要传播的科学知识与观众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太强的专业术语无法立刻理解。如果仍然采取以往的表现形式,将会使观众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三维动画、电脑仿真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在《森林之歌》第三集《绿色版图》中,创作者通过电脑模拟形象逼真地呈现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青藏高原的过程;在《云横秦岭》中,又以电脑模拟来展现绵延八百多公里的秦岭山脉。《水问》在介绍科学知识上既采用了大量数据图片、影像资料,又通过三维动画演示等多种表现手法,在表达科学知识时注意逻辑性和准确性,有效地传播了科学知识,也体现出创作者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再如《水问》利用三维动画来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用二维动画形象表现黄河河底淤泥过程。此外,《水问》还通过情景再现来表现洪水酿造死亡惨剧的瞬间。

辅助音乐营造情感空间。纪录片是视听兼备的影像艺术,虽然富有层次的影调能带来观影震撼力,但是音乐的运用不仅能带给观众情绪上的感染,也能丰富镜头画面信息,增大信息含量。《森林之歌》在创作中加入了“优雅舒缓的提琴、波澜壮阔的交响乐、轻快的有如芭蕾舞乐般的节奏曲,并创造性地融入中国古典音乐宫、商、角、徵、羽五个调性,渲染出一曲曲动物们的爱恨情仇”。⑤此外,还加入京剧、打击乐等等来烘托情感。《森林之歌》用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曲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幽怨的色彩,它是在抒写着一个个生命个体的不易。此外,片中的音乐片断也各具特色:《听涛碧海红树》的招潮蟹钻出洞穴、暴雨中鹭鸟妈妈为小鹭鸟遮挡风雨和红树林胎生苗离开母体三个片断中,配乐分别表达了诙谐、温馨的意境和对生命繁衍的讴歌。《水问》在第二集《饮水如何安全》中,创作者记录了江南小镇里的优雅小调,在“太湖美,太湖美,太湖水养育无锡人,人湖相伴和谐美”的吟唱中既隐含对目前环境恶化的批判,也在追忆和谐美中寄予了对和谐美的回归。同样是在这一集中,创作者通过镜头展现山清水秀之地时,配上了一段轻缓的音乐,加上同期声里清脆的鸟叫声,营造出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意境。

结语

审视我国当代的纪录片创作,生态类纪录片具有出场的具体语境和现实意义。《森林之歌》《水问》等大型生态类纪录片的问世,从国内看,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实践的重要一环,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回应;放眼全球,是对全球生态主义思潮和生态运动的反拨。在生态状况日益不容乐观的今天,生态类纪录片理应承担起传播生态理念的责任,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生态保护的决心。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注释:①王蒙:《自然类纪录片的市场突围》,《现代视听》,2008(7)。

②徐贵琴:《动物和人都是主角》,《中国电视》,2007(1)。

③杨玉洁:《森林故事――对大型自然类生态纪录片的纪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2)。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生态伦理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乌丙安,李文刚,俞智生,金天一.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0

篇7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四件事让我感觉到很惭愧。

第一件事情就是动物是不撒谎的。动物释放的信息90%以上都是真实信息,只有很少量的、为了保护自己才释放一些虚假信息,但只局限在保护自己,比如变色龙这些动物。但是我们知道,人类自从进入到一个脱离蒙昧状态的社会之后就充斥了谎言,包括故事,包括传奇故事,包括伟大的故事,其中也包括学历的故事。包括我们看到的很多信息,包括凤姐的故事,我们都不知道哪一个故事是真实的,我们可以说这些故事都是很灿烂的,但是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失望,但是在动物界里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

第二件事情,我发现在动物世界里对规则的遵守,是来源于生命的职责。比如羚羊,所有哺乳类动物获得权最重要的是搏斗,在一群羚羊争取这个权力的时候最后总有一只胜出。胜出之后,这只羚羊大概在20米以外选中它中意的雌性,而这时候边上其他失败的兄弟没有一个在背后捅上一刀。但是在人类社会很麻烦,大哥娶回家的媳妇,经常就被人抢走了。人有时不遵守规则,但是哺乳动物多数遵守,失败就走掉,赢了就获得权力。而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竞争有时并不是这样的,失败了还在辩解,成功的也在粉饰,很不遵守规则。

第三件事情就是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不做强迫之事,更不行苟且之事。在动物世界里是没有这件事的,一定是征得同意的。但是人类社会的无数悲剧就是始于强迫,始于不甘愿,不愿意就持刀威胁,甚至采取各种诱骗的方法,总之违背当事人意愿,造成了很多错误。

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哺乳类动物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美德就是真实。动物绝不把它的本能包装升华成美德。一个小动物要死的时候,母亲拿生命去保护它,但是它不知道这叫“五讲四美”,也不知道这叫伟大的母爱,这是本能,它不会讲。而我们人类在任何危难的时候保护了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却常常把这种行为拔高,所以这种自我的粉饰是让我们人类常常看不清事物本质的最重要的误导。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而因为简单,我们可以真实,可以遵守规则,可以相互尊重,可以坦诚而不粉饰,就会走得更远。

由此看一下,怎么样才能由简单达致永远。

第一,需要真实。真实才有力量,真实才能够保证你触摸到事物最根本的规律。

第二,我们也需要尊重规则,规则的遵守才能使社会简单。为什么大家认为社会上很多事情都很复杂,就是因为没有规则。比如谈恋爱,大家都没有规则,一个男生跟一个女生说我要对你负责,我要给你幸福,女生想的幸福是10,而男生想的幸福是1,为什么呢?男生想的幸福包含着的是含辛茹苦、颠沛流离、一生一世为理想献身,女生想的幸福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花前月下、小鸟依人。两个人的规则太不一样了,前面的规则可能走向生命的成功也可能走向死亡,但后面的规则可能就是求稳定。所以规则上的调试是让大家到达同一个规则上去,这样做事情就可以永远。比如说交通规则,我们因为有了交通规则,车子才可以行得远,行得久,而人类社会、商业活动如果没有规则的话,就像一辆汽车在路上撒野,一定会车毁人亡。

第三,我们要简单就必须要互相尊重。在非洲草原上,狮子之所以并不是最后的赢家,而要输给大象,就是因为它每周要吃掉40磅鲜肉,而大象是吃草的,与人不争。所以要互相尊重,与人不争是永远的制胜之道。

篇8

摘 要:在对外汉语动物成语教学中,汉语学习者学习难度较大,使用时出现的错误也较多。通过分析动物成语中十二生肖动物成语的来源和文化意义,希望可以给动物成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动物成语;文化意义;对外教学

一、十二生肖动物成语文化意义

1、含“鼠”的成语文化意义。在汉语中,鼠往往是卑微、肮脏的象征,令人憎恶。含“鼠”的成语绝大多数成语具有负面意义。例如,比喻奸诈猥琐的小人的成语有“贼眉鼠眼”。比喻一个人的过失导致集体失利,令大家怨怒的成语如“鼠屎污羹”。另外,因为老鼠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见人就窜,所以老鼠还是胆小的象征,如“胆小如鼠”。

2、含“牛”的成语文化意义。自古以来,牛都是重要的农耕工具,是人们劳动的好帮手。因此,在中国人的眼中,牛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在含有“牛”的成语里,具有肯定意义的成语占一半以上。例如,比喻高大魁梧、优良等的成语有“牛高马大”。比喻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成语有“如牛负重”。但由于牛行动缓慢、相貌丑陋、性格古怪等,也被赋予了负面含义。例如,形容年老体衰、做事缓慢的成语有“老牛破车”。比喻愚昧无知、不得志等的成语诸如“犁牛之子”等。

3、含“虎”的成语文化意义。人们对虎具有特殊的感情,一方面由于老虎勇猛强大,人们对其充满崇拜之情,另一方面虎凶神恶煞,人们又对其充满畏惧之情。在汉语中,含有“虎”字的成语也有褒义和贬义之分。象征如虎一样勇猛威武的成语有“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等。而形容凶恶的坏人,危险的境遇的成语也有不少,如“放虎归山”等。

4、含“兔”的成语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常常与月亮联系起来,象征着瑞祥长寿、幸福安康,如“动如脱兔”等。然而,虽然兔子是美好的化身,在中国文化中也不乏负面意义。例如,“兔罗雉离”比喻小人奸恶,但会用计谋来幸免罪罚,而君子忠直,却因固守正直反遭祸害。

5、含“龙”的成语文化意义。在中国,龙是一种神灵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象征着吉祥、尊贵和权力,是吉祥和尊严的化身。在含“龙”的成语中,具有正面意义的占绝大多数。人们用“打凤捞龙”、“伏龙凤雏”等成语来表达对人才的重视。另外,含“龙”字的成语往往被用来形容书法精湛,遒劲有力,例如“龙飞凤舞”、“笔走龙蛇”。但含“龙”的成语也有负面意义,如“攀龙附凤”意思是巴结投靠有势力的一方。

6、含“蛇”的成语文化意义。由于蛇的外形丑陋,靠身体蠕动行走,行动怪异,而且又攻击人,所以人们并不喜欢它。在中国文化中,蛇往往被赋予阴险狠毒、贪心狡诈等负面意义。例如,“蛇蝎心肠”都指阴险、恶毒的坏人。但蛇也有好的一面,蛇又叫“小龙”,“二月二,龙抬头”,意思是每年的二月初二前后,气温变暖,蛇结束冬眠出洞,故称为“龙抬头”。“灵蛇之珠”比喻知恩图报的人报恩。除此之外,还有“蛇珠雀环”、“蛇雀之报”等成语也表达了正面意义。

7、含“马”的成语文化意义。汉文化中马与汉民族有着深厚的情愿,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人类的朋友,驰骋沙场,以马喻人,以马言志。由于马身形高大,善于奔跑,往往用含“马”的成语来形容速度之快,如“马到成功”比喻成功得容易并且很迅速。中国人还把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比作“千里马”。马在中国文化中主要是正面的象征意义,但也有一些负面的象征意义,例如“害群之马”就是指破坏集体的一些人。

8、含“羊”的成语文化意义。羊给人一种性情温顺的感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成语都体现了羊的弱势,例如“羊入虎口”比喻处境非常危险,生命岌岌可危。含“羊”字的成语中,绝大多数具有贬义的象征意义,例如“羊狠狼贪”形容人既凶狠又贪婪;“羊头狗肉”比喻用假招牌骗人,名实不符。

9、含“猴”的成语文化意义。猴子聪明灵巧、调皮淘气,人们对其充满喜爱之情。另外,“猴”与“侯”是同音字,所以猴也象征着封侯,具有吉祥的意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绝大多数的含“猴”字的成语都是贬义的。

10、含“鸡”的成语文化意义。由于“鸡”与“吉”是谐音字,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象征着吉祥美好,例如成语“金鸡报晓”等。另外,鸡还象征着准时守信,这源于公鸡每天清早报晓,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但是含“鸡”的成语中很大一部分成语含有贬义或负面作用,如用“鸡鸣狗盗”来比喻偷偷摸摸的事情;用“小肚鸡肠”来比喻小气、心胸狭隘的人。

11、含“狗”的成语文化意义。狗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忠厚老实的形象,代表忠诚、勇气。而且,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狗来进行祭祀活动,因为他们认为狗可以预测凶吉祸福。虽然狗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很好的形象,但是在中国文化中狗却有很多负面的形象,有关狗的成语往往都具有贬义作用。

12、含“猪”的成语文化意义。猪在十二生肖中排最后一位,却自古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含有“猪”字的成语以贬义的居多。猪在人们的心中是好吃懒做、肮脏丑陋、愚昧无知的形象。猪的象征意义以贬义居多,但也不乏褒义的。猪是吉祥财富的象征,可以去祟化吉。

二、留学生学习时出现的偏误原因

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政治历史和等不同,留学生在习得动物成语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偏误,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引起。

1、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例如,在东南亚和南亚,人们把大象当作家畜,用作交通工具、表演等,而象牙的价格又是非常昂贵的。在他们的语言中也会经常用到跟大象有关的词。所以东南亚或南亚的留学生在学习“杀鸡取卵”这个成语时经常犯错误,误写成“杀象取象牙”。

2、忽视了成语的整体性,不能理解成语的引申义。成语的特点之一就是意义的整体性,而且很多成语在使用中都不是使用本意,而是使用的引申义。但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动物成语时,往往片面地理解成语的本意,而不理解成语的引申义。

三、十二生肖动物成语的对外教学启示

1、视听法。汉语动物成语里有很多脱离现实语境的成语,为了提高留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或播放动画片等视听法来讲解动物成语。例如,在讲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时,老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成语的故事内容,然后根据故事总结出成语的比喻意义。

2、表演法。另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表演一个动物成语故事。例如,表演“龟兔赛跑”这个成语故事时,小组中一个人扮演兔子,一个人扮演乌龟,还有一个人扮演裁判,让学生分角色把整个故事情节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动物成语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成语意义的理解。

3、对比法。文化对比法对于解决留学生学习动物成语时产生的偏误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有关龙的动物成语时,对外汉语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龙”在中外文化中的不同含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动物成语。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晓慧.谈动物与中国文化[J]. 野生动物杂志,2009年

[2] 蒋争艳.生肖成语的文化内涵及对外汉语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13年

篇9

2004年3月,中国出版了一本奇书《狼图腾》,一下子在中华大地上刮起了一股“狼热”。作者曾做过多年的内蒙知青,对蒙古狼的习性了解颇深,因此写出了12个感人的狼的生活片段的故事。如果仅从故事性看,这的确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作者的写作手法让问题复杂化了,作者一边讲故事,一边呐喊“狼文化”,并将之拔高到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提出了“中华民族到底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的颠覆性问题,并提出将“华夏羊”改造为“现代中华文明狼”的口号。更重要的是,小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商业圈和文化圈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提出了一大堆“狼性文化”、“狼性管理”、“狼性团队”、“狼性教育”等等有待解释的概念。这些概念含有共同的字眼——“狼性”。

为了了解狼性,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下狼和狗的演化史。狼的演化史有一百多万年,和人类的历史差不多。人和狼有很多相似的生活习性,偏爱大致相同的食物,比如羊。狗是狼的一个分支演化过来的,历史要晚很多。大约15,000年前,人类进入定居社会,未被人类利用的剩骨残骸,吸引了许多小型动物,其中一种犬科动物,慢慢靠近人类,摆出各种驯化的姿势,慢慢被人类所接受,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这部分犬科动物就是狗。但另外一部分犬科动物,坚决不肯为肉骨头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只是远远地观察人类社会,与人保持着警惕的距离,与人类遥遥相望,保持着自己特有的野性和自尊。它们要自己狩猎。于是,它们仰天长啸,在头狼的率领下,走向狂野,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和生活方式。从生活习性看,狼是既保留了个体独立又发展了团体合作的最好的动物,其特有的独立自强、家庭责任感和友爱堪比人类。 向狼学习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管理专家TwymanTowery(1997)写了一本《狼的智慧,自然界成功组织的方法》的著作。总结了狼的十二条生存法则:团队,耐心,基于个性的联合,好奇,观点分明,不怕失败,沟通,坚持,战略,游戏,生死考验,忠诚,求变。美国女诗人、心里创伤恢复专家Clarissa Pinkola Estes(1992)将健康的女人比做狼,需要具备一样的心理特质:敏锐的直觉,游戏的心态,高度的献身,注重关系,寻求答案,极度忍耐和韧劲十足。健康的女人要寻找狼一样的内在野性,而不是一味的屈从和畏惧。

既然狼身上有这么多优点,向狼学习也就无可厚非。这正是提倡“狼文化”的《狼图腾》的正面意义。“狼性文化”的背景是中国经济社会痛苦的转型期。人们开始向往自由,寻求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中国进行的是一种忠君文化教育,在我看来这种培育忠诚的文化是一种狗性文化,它的本质是驯化,反野性、反独立、反自由。做狗做久了,向往一下狼的生活,这难道不是“狗”之常情。

1903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了一本旷世奇书——《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只祖先有狼的血统的南方看家狗由狗变狼的故事。这只狗名叫布克,原本是温暖的南方的看家狗,被贩卖到寒冷的阿拉斯加为淘金者充当雪橇狗。在那里,布克以坚韧的毅力适应了寒冷的气候,学会了所有的生存本领,杀死了阴险狡猾的对手,成为了雪橇狗的首领,赢得了主人的宠爱。这条狗具有了所有人们期待它的优良品质,忍耐、顽强、凶悍、挑战、进取、忠诚,但这些都不是它最重要的特质,这条狗的最大特质是,它身上流淌着祖先留下的狼的血液。虽然对主人的忠诚拴住了它难驯的野性,但狂野的呼唤一次又一次让它向往自然。终于,在主人意外死亡之后,它跟随狼群走进了森林峡谷,事实上,它成了孤独的狼王。

篇10

1 如何选择故事

选择故事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故事的不同喜好。两到三岁的幼儿喜欢听一些角色较少的、情节简单的,与自己生活较为相似的小动物的故事,比如:小宝三岁了,那大人可做一个孩子喜爱的故事大王文/管晓玲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爱听故事正是满足他们好奇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故事没意思,孩子们没兴趣听;或者故事很有意思,教师在教学上处理不当,孩子们没有得到从无知到有知的满足感;或者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可是孩子们没听懂??诸如此类,都不能达到促进孩子心智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也就不能称为好的教学。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小班故事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让幼儿通过体验参与到生动地学习中来。

2 如何选择故事

三到四岁幼儿虽然也喜欢听小动物的故事,但这时候的孩子听故事时,已经开始会学习故事人物的对话,而且他们有了一定的记忆,会经常纠缠着你,要讲同样一个故事;到了五到六岁的幼儿,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非常喜欢情节较为复杂的故事,而且他们爱憎分明,常把童话故事当成现实。我们选择故事还要根据幼儿缺失,为他选择一些有益的故事,但有人会说这也太功利了吧?实际的情况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童话故事里的说教。大班的孩子有时发生了纠纷,我就给他们讲述一个人与人不相让,最后与人打起来,结果两败俱伤的故事,故事一说孩子们都明白了道理,打架的事马上就解决了;我们还要根据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对一些故事进行筛选和改编。我曾经看见有一本新出版的书,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叫《小灰鼠的理发店》说的是:小灰鼠开了一个理发店,大花猫经常来理发不给钱,于是小灰鼠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通过问话将大花猫的胡子和眉毛都剃掉了。我认为这个故事给孩子们传递的信息是:别人对你不好,你就要用巧妙的办法报复别人,而且是非常危险地报复(老鼠去剃猫的胡子)。不用我说,大家都会明白:这种故事是不能跟孩子说的。

2 如何改编故事

大人给孩子讲故事时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照本宣科,一种是添油加醋。这两种方法说不上谁好谁差,对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好处。照本宣科,可以让孩子细细品味文学语言的美妙;稍识字的孩子还可以通过大人边点划指(点到每个字时,稍微的重划一下,但幅度不要太大)边朗读的方法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而添油加醋的方法如果成人掌握得好,则能使故事更加生动,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因为这种添油加醋的方法是需要孩子们参与的。添油加醋有几种:一是增加人物动态和对话的描述;二是让孩子猜想故事情节发展的多种可能;三是改编故事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