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门弄斧议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议论文是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同时也是讲求思维与逻辑的一种文体。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思维偏弱,他们更倾向于写一些记叙性的文字。他们不愿或者不善于写作议论文,但现实是,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写作像样的议论文。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学生常用的模式是:亮出观点,举出一个又一个的实例,等到字数差不多了就简单收尾照应论点。这是典型的“论点加论据”模式。还有一种常用的模式是列举很多的论点,构成排比,看似有气势,有文采,但实际思维却是杂乱无章的。这样的文章绝不是什么好文章。
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告诉学生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也会将论点、论据、论证等概念性的东西讲述给学生听,但效果往往不佳。所以,在议论文的教学中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具体实施方案
一、 揣摩范例,明确方向
让学生认识议论文,即让学生对议论文在感性层面对何为议论文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主要选取《从香菱学诗谈起》和《谈骨气》两篇文章作为范例,让学生对议论文的各个要素作具体分析。
在这里仅以《从香菱学诗谈起》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首先让学生提炼本文属于观点的句子:①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②要不耻不知。③要不耻下问。④要不耻相师。⑤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以“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其次,分析这些论点之间的关系。很显然,第①句是中心,第⑤句是总结,②③④之间是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去说明怎样虚心学习。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中心论点说的是要怎样的问题,分论点讲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而最后的总结说的是会怎样的问题。这是我们认识事物和一般规律,即是什么,怎么样,会怎样。
通过这两步学习,学生清楚了我们学写议论文,必须有观点,观点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议论文并不是大而空的观点的堆砌。
再次,让学生分析、品味论点与事实(论据)的关系,学生就能明白,虽然本文也叙述了很多故事,但作者的叙述是有重点、有角度、有方向的,即这些事实都是指向自己的观点的。比如第二段叙述香菱学诗抓住了“苦志学诗”“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改诗”“众姐妹称她为诗魔”“多次请求教”“几易其稿”,这些都指向了“勤学”二字。
最后让学生揣摩篇章结构,就会发现议论文要讲究“起承转合”。
通过对范例的揣摩,学生就会明白,写议论文就是条理清楚,甚至是艺术地向他人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要让别人乐意接受自己的观点。怎样做到条理清楚?最好的方法是巧妙设置分论点。
二、锻炼思维,改善头脑。
当我们引领学生分析例文之后,学生最渴望的就是给他们方法,并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在这次实验中,我采用了“类、谁、因、果、法”五字诀训练学生,让他们掌握分解论点的方法。下面分条陈述。
1、类。即内涵阐述,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进行阐述。比如以“要善于班门弄斧”为中心论点可分解为“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此类形式能显出作者思维的深度,适合于阐述类的议论文。
2、谁。即对象,分论点是中心论点所关涉到的人和事物。比如以“慎独”为论点可分解为“君子若慎独,则显其德出;商人若慎独,则益于民也;黎民若慎其独,则享太平也。”以“放飞心灵”为题,可拟分论点“李白放飞心灵,在青崖间且歌且行;陶渊明放飞心灵,在南山下悠然自得;瓦特兄弟放飞心灵,载着梦想翱翔蓝天。”
这种方法是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能显出论者思维的广度。
3、因。即原因,追问几个为什么,把中心论点作为结果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议论文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也能使认识显得深刻。
例如:“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可分解为“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照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4、果。即结果,在思考时多问几个会怎样,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比如意义、作用、价值、影响等。例如中心论点为“为人当勤劳”,其分论点就可以是“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勤劳,可以有所事,远邪也。”这种思维,能体现作者对事物的预见性。
5、法。即办法,需追问几个怎么办,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开始的《从香菱学诗谈起》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能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关注。
三、强化训练,提升品质。
在讲解分析和思维启发之后,我再对学生进行了强化训练,主要是三步:第一步,一题一法,即给学生一个中心论,让学生用特写的方法去拟写三到五条分论点;第二步,一题多法,即给学生一个中心论点,按照不同的方法去拟写分论点;第三步,综合法,即给定一个中心论点,用两到三种方法去拟写分论点,并构成题纳。
实施后续
篇2
一、单字激活,赋予动态美
古人作文、写诗最讲究炼字造句,炼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精心挑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很多的古诗词往往因为一个动词的妙用而意境顿出,这也就有了贾岛“推敲”的千古美谈,再看看“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些诗句中“绿”、“闹”、“说”这三个动词的妙用,使得诗句的意境幽美而深远,诗意醇厚而浓香。
对于像“墙”、“桥”、“窗”、“路”……这样单个名词的话题作文,拟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紧扣话题,精心选择一两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文章的标题就会眉目传情,双眸生辉。例如:
1.以“墙”为话题:掀掉心灵之墙;打造“穿透”心墙之术;高墙内外的期盼
2.以“窗”为话题:擦亮你的窗口;别关上你心灵之窗
3.以“桥”为话题:搭起生命之桥;守住你精神家园的大门;理解,串起你我他
4.以“路”为话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在你脚下;人生短暂,紧要处就几步
5.以“树”为话题: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匍匐大地,根深才能叶茂
6.以“灯”为话题:黑暗中的使者;点亮心灵那盏灯;来自灯的温馨;人生航行需要航标灯
二、巧借诗词,翻出新意美
古典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借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美好意境的回味,又能引发人们对当今现实的深刻认识。如:
1.教室里头夸先进,听取掌声一片
2.才气才露尖尖角
3.失败不是无情物
4.“减”学生苦,“增”学生苦
5.人生自古谁无搏?
6.我寄希望与明日
7.问君何能尔,努力能成功
8.师言抵万金
以上标题是以学生谈学习为话题的拟题,借诗的形象,翻出新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利用修辞,增强情趣美
修辞就像是一道大餐中的食盐,缺其不可。用好了修辞,就会使标题有新意,有情趣,从而熠熠生辉。如:
1.拟人:草原在哭泣;小鸟在呼唤;绿化,绣出一片新天地;归来吧,自信!;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2.夸张:减负刮起“龙卷风”;千年等一回;师怒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千年月色,万年情
3.对偶:坐着读书,站着做人
4.比喻:诚信是金;尊重是张通行证;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5.对比:鲜花与荆棘;勤奋与懒惰
6.顶真:读书乐,乐读书
7.回文:“打假”岂能“假打”
8.反语:培养不孝儿女八招
这些标题运用了修辞,因而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脍炙人口。
四、巧卖“关子”,妙设悬念美
评书表演艺术家之所以能让观众、听众欲罢不能,除了故事精彩,情节生动,和其娓娓道来,妙语连珠的精湛技艺外,还在于他们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们总是在情节的最关键之处打住,给听众留下一个悬念。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的拟定,也可以翻新俗语或成语,以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悬念。如:理直“气”壮;班门弄斧又何妨;做“贼”心不虚;临时抱佛脚也管用;旁观者未必“清”;成人之美非君子;弄虚作假升级版;“破罐子”不破摔。
也可以巧卖关子,留点悬念,以吊读者的胃口。如:欢笑中的叹息;追求生活中的那截树枝;十六岁,老朽了;考试魔鬼定律;两个女孩一台戏;一只老鼠的手记;谁的眼泪在飞;我与168,不得不说的故事。
以上作文标题,个个都吊足读者的胃口。其实,在拟定文章标题方面,除了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露一点,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外,记叙文的标题大多可以含蓄一点,诗意一点,不把话说实说尽,给读者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这样的题目才更有吸引力。
五、巧用歌词诗词,转换意境美
话题作文的拟题,也可以根据话题的需要,正面模仿或反面模仿名句名诗、俗语或成语,为我所用,从而展示出文章标题独特的艺术魅力。请看: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比如巧借俗语、成语等:
1.君子动口不动手
2.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3.弄斧定要到班门
4.道是无情却有情
5.有心本可贵,诚信价更高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每逢佳节倍思“清”
8.“忠言”也要“顺耳”
六、巧用标点,构筑形式美
有人说,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此话不假。不少优秀的文章,精美的段落,总是巧妙地借用标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正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句:“活该。”一个句号,力透纸背,对法海之流予以辛辣的讽刺。此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标点符号,巧妙而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不少考场作文的标题也成功地靠妙用标点,巧配文字,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增添了文章标题的形式美。如:
1.成功的伴侣――诚信
2.诚信,难道也要“出口”转“内销”?
3.那人,那山,那狗
4.生活――网?网!
5.,?!……与他
6.5〈2=0
7.?+。=!
8.爱?爱!
巧用标点,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也增加了标题的意蕴,使文章的标题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上面的《,?!……与他》,用文题中的四个标点写出了他“豆芽菜似的身材,爱发问的习惯,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产生了“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效果。再比如《5〈2=0》,用文题中的数字和符号“〈”“=”组合,反映了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的情况:在学校五天的学习,比不上双休日里的放松,最终教学效果等于零。既形象、生动,又含有哲理,是一种有个性的创意。再如《?+。=!》,网瘾使“他”陷入困境,学业一落千丈,父母老师伤透了心,怎么办?最后经过家长、老师的一番开导,“他”终于结束了那场令人不堪回首的噩梦,句号用来表示悔过和醒悟。经过努力,“他”成功了,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