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习初中化学范文
时间:2023-03-24 02:4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怎么预习初中化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效果
化学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新课标也明确了化学的教学任务,即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现行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能切实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我以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化学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
初中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对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个铺垫。所以,不仅是学生,教师也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还是有很多问题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化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学生对化学难免会产生畏惧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是什么。这主要是由于每个学生接触新知识的能力不同。但是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希望学生的成绩越高越好,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可以高一些,而对那些学习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学生则需要耐心,要求也要低一些,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排斥心理。这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化学的信心。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
由于化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所以大多数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占主导地位。某项调查中发现,在很多中学化学课堂上,还是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方式为主,而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却比较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学习了化学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给他们时间吸收和理解。化学知识并不是学过了就记住了,关键还是在于运用。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让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给学生时间来实践,安排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探索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化学课堂,学习化学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重要。教师长时间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厌烦情绪。大多数的化学课堂氛围都比较沉闷,学生对学习化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听课罢了。而教师也没有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育没有针对性,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有些化学知识是枯燥难懂的,学生往往听着听着就会感到厌烦,而教师如果不能转变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更加厌烦。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预习
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预习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没有预习的时间,课堂的一开始教师就讲授新知识。学生可以听得懂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但是等到自己做题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运用了。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预习的重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预习的情境,让学生有时间可以自主预习,对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总,列一个学纲和学习要求,然后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把知识大纲和教学要求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大纲要求自己看课件、看课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指导,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给学生解答疑惑,学生之间也可以自由地讨论。
(二)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一味地听教师讲知识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预习知识也不能全面地学习到每个知识点。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学生学习知识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把这些收获集中起来,小组之间实现共享,收获会更多。在解一道题的时候,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合作,讨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对同一道题就有不同的解法。当然,每个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同时在解题的时候,还要联系一些做过的题,找出做题的规律。当学生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做题的方法和步骤时,小组成员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完善解题过程,这样大家才有收获。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
由于化学是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的课程,所以学生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讲解来学习的,自己不知道学习的重点在哪里。所以,教师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思考,有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理解新知识。
初中化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重点,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化学教师也要认清教学现状,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更好地实现新课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段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解决[J].湖南大学校报,2010(1).
篇2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 焦虑心理 学习兴趣 学习意识
化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物理学科一起组成理科综合,总分一百二十分,占中考总分数的五分之一。但是由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生要掌握的化学方面的内容较少的客观原因,只有一册教材的初中化学学科都是放在初中最后一年学习的。这样的安排,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搞好化学教学,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帮助疏导学生克服焦虑心理
进入九年级,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中考,却在课程中又增加了一门新课程――化学课。化学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步入学生生活的,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有些学生产生了焦虑心理,尤其是在七八年级时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怎么办?要引导学生学好化学课,首先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否则,我们的化学课教学很可能事倍功半。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中考总要到来,不管我们如何对待,该来的总归要来,因此,我们以什么心情迎接它更好一些呢?当然是以坦然的心态对待它,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只要我们尽力了,竭尽全力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只要是发挥了应有水平就是最好的。其次,面对新增的化学课,所有同学的起点是一样的,对大家来说都是一门新的课程,谁能快速适应,谁就有可能赢得学好这一科的主动权。怕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快速适应新的科目的学习。再次,我们要懂得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发挥。学习需要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只要焦虑的状态没有影响到吃饭、睡觉就可以视为正常,如果焦虑的状态直接导致睡眠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失眠,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人类的生活有紧密联系。学好了化学,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此,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可以不必急着教授一些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证明的生活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比如,夏天的饭菜如果不放在冰箱里,就很容易腐烂变质,当人们吃了腐烂变质的食物后就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等等。再比如,生活中有些家长经常自己酿造葡萄酒,将买来的葡萄清洁干净后,放入容器内捣烂,等待葡萄发酵的过程,就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等等。当这些鲜活的生活事例和化学课练习起来后,学生就会发现化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一些化学现象是可感可知的,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而且有效减轻了同学们对学习化学的心理负担,对学好这一门学科增添了无穷信心,这就为接下来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人认为,本来时间就这么紧,还要拿出一节课来讲这些,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奢侈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觉得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使得后边的学习事半而功倍。
二、让学生树立扎实学习意识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策略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化学既是初中学习阶段最后的一门课程,又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掌握扎实的初中化学知识尤其重要。那么,怎样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有效的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就需要师生共同沟通交流、努力配合。教师要做到在每一堂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在课堂上要做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积极思考问题,不懂要大胆提出疑问,只有这样尽量做到师生配合,才能充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根据笔者在近几年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点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与同仁分享和探讨:
一、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这门课时,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及前期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初三,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到化学这门课,看到初中化学课本中那么多原理,那么庞杂的知识内容,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顿时感觉头都大了。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做一些上课前所准备的有趣的试验,运用化学学习中神奇的化学反应现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打消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例如,我在第一次初中化学课堂上做了一个小实验:点不着的“纸”,同学们觉得很新奇,纸怎么会点不着呢?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注视着我的实验。实验方案:1.准备两张纸,用火柴点燃其中的一张;2.将另一张纸先以螺旋形紧紧的缠绕在铜棒上,同样用火柴去点燃。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很快就会注意到第一张纸被点燃了,而第二张纸确实没有被点燃,而成为了一张神奇的、点不着的“纸”,这个实验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又做了一个名叫瓶“吃”鸡蛋的小实验。实验方案:1.将熟鸡蛋浸泡在白醋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2.找一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瓶子,向瓶中放酒精棉球,后迅速将鸡蛋放置在瓶口上,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会看到原本在瓶口上方的鸡蛋会迅速的被吸进瓶子里。同学们顿时觉得化学太神奇了,通过这些化学小实验,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小实验也使我成功的达到了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
在这里,化学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这些化学小实验的成功,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无论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总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在这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摆正自己的位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个道理跟我们的化学学习其实也是相通的,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给了学生知识,但是没有传授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其实就像给了他们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的饥饿。既然教师教授的作用是如此之重,那么如何在这短短的一节课中,使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呢?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上课前,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将不懂的地方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带着疑问上课,学生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遵循难度梯度这个原则,使得提出的问题照顾到多数学生,调动多数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创造性、探索性,对化学教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而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解决的目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在课下,教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主动询问课上的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学生能否接受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只有这样的教与学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做好学习分组,让学生互助学习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学会组内协作,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1.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做到“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使得各个小组总体的水平相近这样组间才能公平的竞争。2.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小组间男女搭配的原则,尽量让小组内男女比例搭配适中 ,这样可以让组内成员各自发挥所能,促进组内合作。3.教师除了发挥协调和指导的作用外,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对小组中学生的表现及时的做出反馈,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形成了这样的学习模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探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实际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芳.走向发展性课堂评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摘要】“学生的学业成绩跟学生是否能做到自主、主动学习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鉴于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现状,要加快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就必需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一、调查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学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了解目前农村初中化学科教学尤其是化学自主学习的现状、农村初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想法,推动我校县级化学课题《自主学习在农村初中化学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从而更好的改善农村初中化学科的教学工作,因此对目前农村初中化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我校化学课题组设计的《研究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其调查内容为:
1、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 )
A、学会知识B、感兴趣C、应付中考 D、学校安排
2、化学课上,你是怎样听课的?( )
A、只听老师讲B、只顾抄笔记C、边听边抄D、开小差
3、你在课前预习的情况是( )
A、全都认真预习 B、基本上预习
C、偶尔会预习 D、没时间预习
4、(选D的同学不用做这道题)化学课前你的预习情况( )
A、看一看课本 B、力求弄懂新的知识
C、借助教材重新推导有关的知识 D、了解一下教材纲目
5、化学课上,你会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思考吗?
A、没有过B、很少 C、经常有 D、每次都有
6、你对老师所给的解释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吗?()
A、时常会B、有时会C、很少D、没有过
7、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你会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A、每次都会 B、经常会 C、很少D、从不
8、当你看到或听到一些奇妙的化学变化时,你会有什么感想,又会怎么做呢( )
A、好奇,找老师或同学问答案 B、好奇,上网查找相关解释
C、好奇,做实验找原因 D、没什么感觉
9、你认为老师课堂教学在时间分配上总体状况是()
A、老师上课时应该适当多讲一些 B、老师上课讲的太多
C、老师讲课时间刚好合适 D、老师上课时讲的太少
10、做实验时,你更希望( )
A、自己独立完成 B、边请教老师或同学边做
C、与同学合作一起做 D、看着同学做,自己不做
11、当你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不符时,你的做法是()
A、填理论值B、填其他同学的结果
C、询问老师D、重做,找原因
12、课后,如果是有条件的话,你会进行家庭实验来验证已学过的知识吗?()
A、每次都会B、经常会C、偶尔D、不会
13、你希望老师在你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A、知识的传授者 B、合作伙伴
C、A和B 都是D、可有可无
14、你希望学校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辅助教学吗?()
A、非常希望 B、不希望 C、一般D、有无都可
15、你对参加化学课外研究型学习的兴趣( )
A、很高B、较高 C、一般D、没兴趣
16、是否经常阅读有关化学的课外书籍( )
A、经常读B、有时读 C、很少读 D、从来没读过
17、你自主、独立的进行化学单元复习()
A、能B、有时能 C、基本上没有D、从来没有
18、你乐意去主动探求问题的( )
A、乐意B、一般 C、偶尔 D、不乐意解决
19、课堂讨论方式感受如何 ( )
A、 不参与 B、一般 C、 参与D、偶尔参与
20、你常进行单元小结吗 ( )
A、 经常 B、 偶尔 C、 基本没有 D、从来没有
21、你觉得学习自主性高吗 ( )
A、 高B、 较高 C、一般高 D、不高
22、化学课堂中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A、主动积极思考 B、有时参与一下C、有老师组织才参与 C、从不思考
23、你感觉现在老师化学课中的教学( )
A、重视知识的落实、经常教学习方法
B、注重培养观察、思维、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C、经常传递一些思想、观点,如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环境保护思想
D、满堂灌的老方法
24、你认为自主学习对于你学习新知识的帮助大吗?
A、帮助很大 B、有所帮助C、有少少帮助D、没有帮助
25、令你印象深刻学习方式(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老师教
26、在学习化学方面你对自己的信心是()
A、充满自信B、比较有把握 C、需要再努力D、比较困难
27、你对化学科学习的建议有:
三、过程和方法
笔者与我校化学课题组成员一起对2010—2011学年和2011—2012学年两届的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上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问卷调查完毕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工作;与此同时,笔者在近年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是否自主学习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调查,如面对面谈话,与家长了解情况,从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分析作业完成情况,分析考试、单元测试成绩,观察上课时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自觉完成家庭小实验、是否积极完成课外作业、是否自觉阅读课外书籍等。
数据统计
《研究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调查问卷》答卷情况统计表(略)
结果与讨论
1、第1题选A答案(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学会知识)的约占60%,说明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比较明确;但对比新课程标准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
2、第2题选C答案(上化学课时边听边抄笔记)约占70%,说明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但却有极少数学生开小差值得注意。
3、第3题选A答案(课前认真预习)只占少数,说明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还未做到自主学习。
4、课前预习只是看一看课本就算的约占一半,这种情况也不能忽视。
5、从第5—8题的答题情况来看,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未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了。
6、从第9—13题的答题情况来看,说明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习惯依赖老师传授知识或请教同学,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思考并解决问题,而当实验值与理论值不符时大多选择询问老师,缺乏质疑的意识和胆识,课后自己找材料独立完成家庭实验的学生亦比较少,说明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未能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还未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7、从第14—22题的答题情况来看,说明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其主观能动性还末真正得到发挥,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还未形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扩充知识的渠道比较少,其能力亦显薄弱,也可以说学生学习方式还未得到转变,很多学生还保留着原有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农村初中学校还未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8、从第23—26题的答题情况和两个学年的数据比较来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认识、接受、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人数有上升的势头。
笔者曾对2007—2010年三届学生进行过“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并已形成报告,初步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业成绩跟学生是否能做到自主、主动学习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鉴于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现状,要加快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就必需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教学方式;轻松状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41-02
众所周知,学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如何能够让学生主动来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去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了。老师通过设计历史情景,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还可以通过组织化学知识小组,来讨论化学问题和相关知识;同时加强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下总结,进而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这些都是本人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希望对教育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老师工作的一个重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使他们在愉快情绪下认真学习,并且还会增加他们的主动程度。初中化学教学过程,首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通过设计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到金属活动顺序之一部分时,老师可以设计实验,将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现铝上面附着了一层红色的铜,这就能说明一切问题了。然后老师问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资料,然后写出自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二、鼓励和表扬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经常被批评和被表扬的。然而批评的效果远远不如对学生的表扬,批评会让学生沮丧,失去信心,更有甚者出现厌学的现象;而表扬的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更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新课标提倡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提倡老师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恰当的时候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会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进而树立信心,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满足感,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得高涨。例如讲到有害气体部分时,老师让学生总结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害气体,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阐明道理。学生的答案必然是五花八门,但是里面肯定是有很多有实际意义的见解,所以老师就要表扬这些有想法的同学,同时还要鼓励那些拿不出方案的学生,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自己的独特见解。鼓励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让彼此产生好的心情,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如果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状态下学习,那么效果可想而知是非常好的。
三、开展创新小组活动
团队精神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学也是培养学生这一良好精神的起点。三人行,必有吾师。这是古人的名言,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一生受用。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鼓励学生去创立自己的创新小组。这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一个检验,更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化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很多的化学实验是一个人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合作了。这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化学课本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实验,例如氧气的制取。老师把药品和实验器材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自己去组装和完成实验。学生们通过合作,各司其职,能够很顺利地完成实验。这些都会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合作的同时,学生们还通过讨论和交流,彼此取长补短,增加了知识面。开展创新小组的同学要不断挑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想,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再有思想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一个建筑物没有一个好的根基,早晚都会倒塌一样。
四、让学生有成就感
这里所谓的成就感,是指让学生在每一节课后,都感觉到自己学到了很多别人不会的知识,掌握了一些别人学不到的技术。成就并不是说,学生把化学知识全学会了,或者是得到了多少的奖励。而是说学生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感到成就,每一个难题的攻破都让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一定的成就感,那么他们就会冲着更多的知识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让自己将来得到更多、更大的成就。其次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可以通过对学习稍有进步的同学进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也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老师把一节课让出来,让某一个同学讲,那这名同学肯定会提前预习好,然后很认真的跟大家讲课。结束后,老师可以提出口头的表扬,也可以提出他还可以进步的地方,让学生产生自豪感,然后他们会更兴奋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或者是课下组织的活动中讲述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告诉大家他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这样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更鼓舞了其他学生努力去向好学生学习。这样的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如此,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在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学生需要得到更好的教育,不止是课本知识,人才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初中化学教学必须要赶上这个潮流,教学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化学老师也要有一种竞争意识,要不断开发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探索,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郭新英.教育改革初中化学课教学的尝试[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质,2011,(9).
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求知欲;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和启蒙阶段,初中阶段学得如何也将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要想为今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得以实验教学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从而达到让学生爱化学、爱学化学的目的。其次,还得解决好考试能力和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只会考试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的同时,还得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一、以实验教学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化学的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的大多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实验,而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成了主体,教师只能辅地完成内容。这样的课堂,内容设计得如何,实验设计得是否合理,实验是否优化等问题是教师提前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好的,有时,可根据情况所需和实验的优化性对课本实验进行相应改动,这样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根据原理先引导学生设计几种实验的方案,然后给予评价,让学生按照讨论的方案进行实验,当不同小组学生用不同方案制出氧气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方案的特点和优缺点,最后找到一种最优化的实验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探索将学生的好奇心变成一种成就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的奥妙,学习的快乐。这比起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和背实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当然,最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有可能造成错误的认识,这样就会违背实验探究严谨性的主导思想。
二、做好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讲
(一)知晓预习的好处。
上课前一天,学生要自觉地预习教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因为:(1)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二)掌握预习的方法。
如何预习教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呢?(1)通读课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进行标记,便于上课听讲用;(2)理清思路。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及时复习,做到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的教学,难免会带有较多的应试教育的色彩,在现行中考的形式下,绝大多数学校对于初中教学都是默认考试第一,能力第二。因此,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也会如此,大量的资料,大量的模拟卷,但究竟要怎么完成,怎样去做,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万变不离其宗,题目再多,中心内容是不变的,所以教师要精选题目,让学生精做题目,一套题目不一定要全做,但教师可以先做再选,然后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份“量又少,综合性又强”的好题。当然,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可以将同组教师进行分组,一人一部分完成,然后资源共享,若有可能的话,也可自己编写习题,成为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以供学生使用,这样也就真正能达到精讲精练。
例如,在复习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时,可将氧气、二氧化碳两大气体的制法从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对比精讲,然后,再将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题目呈现给学生进行精做,以达到对本知识点的掌握,突破和相关内容的运用自如的目的。
四、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就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因此,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特别要注意教师讲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边记,及时标记,课后咨询。
五、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篇7
一、成绩分化的原因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的情况,我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科学的学习习惯、方式方法。
(1)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只会机械地听课和做练习,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能掌握学习主动权,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制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课后练习经常不能独立思考而依赖与同学讨论完成,也就不能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加强对新技能的掌握。对课后小结更是从不重视甚至忽视,因此不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缺乏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难点,突出思想方法。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反应方程式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缺少基础的训练。
一些好高骛远的同学,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行了,而不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学,他分析问题时反应很快,思维比较敏捷,但是成绩并不突出,有时还会出现较大的起伏。后来经多次了解发现他就存在上述问题。
2.知识衔接能力的欠缺。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知识层次较低,题型少而简单,多强记性的题目,少理论分析、推理演算型的题目。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高中化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题的分析、有机化学等,客观上这些内容就是分化点。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与学生初中熟悉的无机化学完全不同,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3.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
进入高中后,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因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但如果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就可以赶上去。部分同学却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中学习的重要条件。
二、避免分化的应对措施
高中学习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我采取了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加强学法指导。
(1)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的个体化特征十分鲜明,一千个学生可能就会有一千种学习方法。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但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方法,也要注意养成自主学习的一般习惯:制订学习计划、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系统小结等。
制订学习计划要目的明确,协调各学科,合理安排时间。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在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预习使听课更专心高效,记笔记能做到详略得当。课堂学习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抓学习节奏。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敏捷的思维,而没有一定的速度和节奏就不能培养敏捷的思维。二抓问题暴露。老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会提出很多典型的或普遍性的问题,学生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会被暴露,这时应及时抓住问题、解决问题。三抓课堂练习、习题评讲。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老师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独立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理解掌握”到“熟练运用”。系统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灵活运用”到“举一反三”。
(2)戒急戒躁,循序渐进。
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我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研究学科特点,积极探究最佳学习方法。
化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化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课本,又要能跳出课本。化学方程式要牢记,但不能死记。要做到了解反应发生的原因,理解反应过程中的原理。学会归纳同类反应的原理,掌握记住一个反应式就能推出一类反应式的方法。由了解元素的具有的化合价而知道含有该元素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2.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也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并不一定自发产生,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逐渐培养。通过预习培养学习的好奇心,听课时力求解决预习时的疑问,体验学习的成功。及时思考和回答老师的提问,培养学习思维与老师的同步性,把老师对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学会从点滴成功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如:解出一道题,掌握一种解题方法,老师的赞赏和鼓励,等等,都应该成为成功的体验。不断从成功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就能不断激发学习热情。
3.鼓励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初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这就要看他是否具备面对挫折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毅力,能否合理并迅速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针对学习焦虑、应试心理进行学习动机、成才道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应试技巧方面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如可采用“理智调试法”、“期望放松法”、“目标转移法”、“自我安慰法”、“松弛训练法”、“合理宣泄法”等,指导学生学会对可能产生的困惑和焦虑情绪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
4.帮助学生克服分化点。
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原理及有机化学基础,这些内容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分化点。帮助学生克服分化点需要老师具有很强的基本功和努力钻研的精神。吃透教材内容、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不断尝试用最易懂且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这样的化解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导学案;效果
随着教改的深入,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改大方向不会改变。那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还课堂给学生。别以为这样教师就可以轻松自得的玩着上课了,其实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主体之后,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更应深挖教材,深入研究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可能生成问题进行预设,研究最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的学习方式。
我在近阶段,尝试采用学案导学,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的放矢。
一、导学案的内涵
顾名思义,导学案即是指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教材知识的方案。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因此设计导学案时就要考虑每个阶段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面设计导学案: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反馈练习、课后提高练习。
(一)课前学习指导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预习
预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把书简单的看一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本课题的学习内容,怎样让学生进行预习呢,我的做法是:将学习内容以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通过预习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我在设计《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导学案时,课前预习指导中设计了这样练习:
(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哪些?
(2)水污染造成的因素有哪些?
(3)水污染的危害有那些?
(4)水污染的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
有了以上四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课前的预习就有了方向。
(二)课堂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达成课堂目标
为了实现课堂目标,老师要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做什么,比如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等,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体现出来。而每一环节中学生是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做了?老师同样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实验探究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如:我在设计《常见的碱》这一课的“导学案”时,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教材中没有探究实验,但该知识点非常重要,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和难点,并且考查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住这个反应是达不到课标要求的。于是,我就在导学案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2)怎样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学生就会结合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提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但在进行实验时却观察不到现象。
(3)在第六单元课题探究3做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把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塑料瓶明显变瘪了。这一现象足以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4)讨论:除了上述实验,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时学生就开始讨论,说出了很多种方案,总结出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方案。最后老师引导学生:等后面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我们还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不仅为碳酸钠性质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充满了好奇。
(三)课堂小结能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导学案编写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要在课下努力完成。
(四)反馈练习和课后提高练习设计要有层次,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涉及本课题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既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又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
(3)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
(4)避免教师占用过多讲解时间,在练习中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习题的设计应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按3:5:2的比例来编写,同时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选做题型,使他们吃得饱,同时也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
我在自己所教的初中化学学科中,是这样运用导学案的: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明天学习的目标及其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教师课前把学案收上来,对学生完成的预习情况进行批改。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课堂上教师不讲,让学生自己展示。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以导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导学案和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通过小组学习与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较大难度的问题,全班同学集体解决。
三、问题生成及反思
课前设计导学案时,要深挖教材研究学生为前提。因为整个教学中所用的导学案是自己编写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但是实施导学案,对于想我们这样的农村的学校还有一定的问题: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诱导式 教学模式
诱导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诱导式教学方法的重心在两个字:一是“诱”,二是“导”。强调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以自主、能动、富于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诱导式教学能较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1.诱发兴趣
1.1 联系实际诱兴趣。
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联系实际设计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化学现象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如:介绍铵盐的性质时,可联系我们山区学生熟悉的化肥――碳酸氢铵,然后提出所涉及的化学现象:它是什么颜色,溶不溶于水,为什么手触摸它会感觉有点凉,为什么闻起来很刺鼻等。
1.2 结合实验诱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2.诱启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学生探究开路。从典型而新奇的情境中,不断引出生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不仅为教师带来宝贵的及时的教学反馈,还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要组织好交流活动,创设讨论、合作、争辩的探究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以悬念入手,根据一节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根据教材的探索顺序,创设一些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迫切要求和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为 “想”进去的知识比“听”进去的知识印象深得多,而且还会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应善于创设“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要肯定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赞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经过设问、实验、讨论,层层“剥皮”,使学生沿着一条思路,始终处于活化和积极思考的状态,自然地踏上教师创设的思维情境的阶梯,层层诱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步步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诱导自学
教学归根结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诱导式教学活动中,必须突出学生自学这条主线。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把自学活动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在自学中思考,在思考中自学。
根据自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探索性自学、探究性自学、吸收性自学三类。探索性自学,这是初步理解阶段,从未知开始探求,对课文内不懂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课堂预习”;探究性自学,这是深入理解阶段,抓住重点进行剖析、推敲,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解决不懂的问题,如教学中的讨论等;吸收性自学,这是消化运用阶段,主要通过手脑并用、反复练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做到学以致用。
4.诱出应用
俗话说,无知必无能。但是,有知未必就有能,重要的是善于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转化为能力。要诱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多练,把练当作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应用一般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当堂练习,进行消化,这是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第二个层次是知识迁移,这是发展所学的知识;第三个层次是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去,这是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由此一来,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5.诱使创新
诱导教学中,要以加强学生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为目的。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发明或发现新方法、新方式。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正确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并将它们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篇10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自主提问
一、其实不论是化学还是其他科目,很多知识点及题型大多都是固定的。
但是即便是老师讲过很多次、学生也做过大量试题,仍然会有很多同学在同一个地方犯错。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老师一味地灌溉式教学
高中教学任务重、进度快,很多老师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一到课上就开始按照自己的安排大讲特讲。一节课下来根本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课堂完全成为老师的主场。等到讲完课后就开始题海战术,让学生不停地做题,认为只要做过题学生就能掌握知识点。老师这种我行我素的教学方式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
(二)学生成为学习的傀儡
很多学校鼓吹“学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在这种思想的压迫下,学生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见,上课只知道埋头不停地记笔记、不停地做题。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只知道死记硬背,僵硬地使用套路,遇到问题不说主动问问周围的同学,更别说是问老师了。而且课堂上提问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老师手中,学生只要会回答即可。这种提问方式起不了多大成效,最终解决的不是学生真正的问题。
二、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种教师与学生主客颠倒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培养自主提问的意识。
(一)通过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化学这类理科科目。通过预习和做学案,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下一节课将要讲述的内容。不然等到了讲课的时候,学生要想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就会有些吃力,容易手忙脚乱。预习往往是学生问题最多的阶段,因为不理解大脑中会充斥着这种为什么。
如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提出如下问题:
1.硫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2.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有哪些?
3.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这时候为了避免问题的遗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共同探讨问题。但是小组成员分配时要注意其合理性,以免造成同一水平的学生扎堆。集体的力量往往是最强大的,通过小组整合问题更容易查漏补缺。最后,通过收集学生的问题,老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从而适当调整教案。
(二)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上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是解决了预习阶段的问题后往往又会生成新的问题。与预习阶段不同的是,这个时候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自然产生的新的问题难度会加大,脱离表象。要想解决内心的疑问,学生在课上要克服心理胆怯,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们应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培养学生深挖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例如:二氧化硫溶于水仅仅是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反应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都可能是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三)认真对待课后任务
一节课后,很多知识点、已经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生有条理地整理出来。不能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做,条理清晰的笔记更有利于我们今后查阅及记忆。同样,不能因为当下记住了就不整理到笔记本上了,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会忘记。另外,上完课后,老师常常会给我们布置作业、矫正作业。当你发现解答不正确时,不能放之任之,一定要及时反思并解决。你为什么会做错?思路哪里出了问题?下次遇到此类问题如何解决?像是这些问题可以请教周围同学,也可以主动询问老师。当你一个个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会由衷地感到舒畅及喜悦。
(四)将化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其实化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科学,能够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与社会发展及衣食住行有着密切联系。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现象。通过联系实际,有利于拉近学生与高中化学的距离,同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
1.我们周围都有哪些常见金属?
2.铁为什么会生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我们周围有没有工厂排放工业废水?其中有哪些有害金属?
像这些问题,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对,可见高中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像是用食醋祛除壶胆内的污垢之类的。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就要营造轻松、愉悦、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们要注意与学生相处时的态度,学生问问题时要有耐心,争取做到亦师亦友。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主动跟老师提问题,不是因为老师有距离感不敢问,就是老师性子太急躁,所以学生即使还不懂也不敢再问。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老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三、结语
提问是一门艺术,正所谓有问才有答,高中化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提问。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一定要适当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学习主动权,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怎么样写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