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00: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困生转化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我觉得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平时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是始终如一地爱护着自己,为自己操碎了心,费尽了心血,再不努力学习实在对不起老师,从而使这一小部分学生慢慢在学习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作为教师的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长善救失激励上进。对于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找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上有所上进。
2、发掘特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们学好功课的信心。
3、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把学困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去转化个人。
4、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不调。
篇2
一•确定学困生,制定转化计划
在本学年上学期初,根据我所担任的初一三班和初一四班同学平时表现和测试成绩确定六名同学为学困生。这些同学普遍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时,而且书写太乱。心理方面也存在有以下三个特点:(1)自尊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3)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二•建立档案,认真转化
为每一位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等形式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从而明确导致学困的原因。
了解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心和爱护后进的学生。这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爱护学困生是打开后生的心扉的金钥匙。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后进生看待,任何一个后进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三•利用网络,加入学困生博客
为了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资源,我同其他实验教师一起加入学困生博客,在自己的博客上将学困生转化的积累进行发表,分别发表了《学困生工作计划》《学困生转化三年规划》《家访记录》等。利用课余时间经常登录学困生转化博客,与其他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8
一、学困生的界定
目前,国内对于学困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规的看法是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1]这个定义讲明了学困生的主要特征是学习成绩低下,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把学困生的本质表达出来,因为学习成绩低下不过是学困生的一个表现而已。还有一个“学困生”的定义也比较模糊,该定义认为学困生是由于学习基础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各科成绩都很差的为多科性学困生,某学科成绩差的为单科性学困生,或称为偏科生。[2]
这个定义突出了学困生的特点和外在表现,同时对学困生进行了分类,使我们对学困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其义还是没有把学困生的本质概括出来。
那么何谓学困生?学困生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智力正常,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基础知识缺失,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这类学生统称为学困生。因此学困生的本质是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农村初中非常重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也研究了许多应对措施,教师也花了许多心血。但是学困生转化的效果甚微,这无形中挫伤了许多教师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学困生的转化不了了之。
1.对学困生的认识存在问题
(1)对学困生的本质认识不足。我们都知道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才会“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并没有清楚学困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而是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比如学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精力不集中、有问题不敢请教老师等诸如此类。这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是对学困生本质不了解的主要表现。
(2)对于转化学困生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在农村初中,学困生基本上都是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表现为基础知识的缺失,在学习能力上可以说不是量的缺失,而是质的缺失。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是长期的、艰巨的。笔者曾在农村初中任教多年,也转化过多名学困生,从中发现,要转化一名学困生,最少耗时一年以上,从而可知转化学困生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与心血。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往往对此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平时在学生身上花费一两个月或者一两个星期就想看到学习效果,这无疑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量变,是不会引起质变的。
(3)对于学困生的转化程度认识不足。学困生的转化到底到什么程度才是转化呢?笔者认为,当学生的基础知识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在长期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学困生都具备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就算转化成功了,并不是单纯地以成绩及格来衡量。
2.对学困生的转化行动存在问题
目前,对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研究非常多,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笔者认为缺乏可操作性。笔者根据任教时的经验总结认为,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主要表现为“两重两轻”。
(1)重思想教育,轻学习辅导。在农村初中,可以说学校领导、班主任、各任课教师还是比较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问题的,不管是在学校会议上,还是在班会课上或者是在课堂教学上,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都不遗余力地向学困生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学困生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问题;同时,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经常教育学困生要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重要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长期的思想灌输,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导致学困生的反感。
学困生是由于基础知识差而导致学习能力的缺失,因此单纯的思想教育让学困生认为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自己,也未能使自己在学习上找到走出迷惘的道路。因此从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教师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现实教育中,往往存在轻视学习辅导这种情况,尤其是轻视教师对学生的长期的学习辅导。
(2)重经验介绍,轻学习体验。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学习的角度上说,别人的学习经验是有借鉴作用的。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借鉴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对学习问题具有畏惧情绪,同时长期的学业挫折已经使一部分学困生产生无助感。对这部分学生来说,长期的学习经验或者方法的介绍如同空洞无物的思想教育一样,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引起学困生的反感。但是在现实中,重视学习经验的介绍比比皆是,比如,对于在期中、期末考试或者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学校往往要求这类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也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
笔者认为,学习经验是要经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的,这对学困生而言同样起不到作用。
三、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建设完善的学校保障制度和教师学习帮扶机制。当然并不是说其他因素,如社会、家庭等因素不重要,而是说这两个对策最具有操作性而且是关键步骤。
1.学校建立并完善教师激励制度
教师是学困生转化中的主要角色,教师的辛勤工作必须得到学校的认可,这样才能激励教师长期、高效地关注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转化学困生并不是某一位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应尽的责任。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效果为什么不够明显呢?除教师的转化措施缺乏针对性之外,更在于教师转化学困生所付出的辛劳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学困生基本上不可能成为学优生,对教师的考核中,为学困生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可能获得肯定的;然而教师对成绩接近学优生的部分学生付出的也许并不多,但是效果却非常明显,教师的这部分付出却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肯定。这其实也是农村初中学困生很少得到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在现实当中,只有个别教师具有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心态,会尽自己的能力来转化学困生;但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转化学生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转化学困生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而要发挥教师的共同作用,无疑需要学校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并完善教师激励制度,对转化学困生付出辛劳的教师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必要的奖励。比如在教师考核评优、班主任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福利待遇方面给予物质奖励等。可以说,目前农村初中相应教师激励制度的缺失是学困生没能得到转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抓住时机,及早干预
学困生缺乏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低下,因此转化学困生时要把握好时机。笔者认为,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时机是七年级,即学生刚就读初中时是转化的最好时机。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说明了时机的重要性。首先,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是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个别有条件的小学可能还学习英语学科。但是就读七年级时,除了小学阶段学习的科目外,基本上所有学生面对的都是新的学科,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只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慢慢积累,学困生是完全可以被转化的。其次,初中七年级的课程,特别是语文和数学学科等知识与小学阶段是具有衔接性的,学习内容在整个七年级都不会太深,这有利于学困生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最后,由于生源来自于各个小学,学生彼此是陌生的,同时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习方式也并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是培养班风、学风的最好时机,也是培养师生关系的最佳时机。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转化学困生,关键是要抓住时机,并及时干预。
3.建立教师长期学习帮扶机制
建立教师长期学习帮扶机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者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学习辅导。教师的学习辅导正是学困生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积累过程,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可起到关键的作用。建立教师对学困生的学习帮扶机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一是在对学困生进行学习辅导时, 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教师应该是处于主动地位的,教师要主动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主动辅导学生。这类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不想学习,也不是天生就没有学习目标的。其实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曾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学困生由于成绩差,长期受到忽视,甚至被嘲讽、挖苦等,造成大部分学困生有畏难情绪及胆怯心理,这也是需要教师角色转换的原因之一。
二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辅导时,教师要注意讲与练相结合。辅导学生学习要以做题训练为主,教师可以通过在学生面前演示题目的解答过程,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好观察学生多做一些题目,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教师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完整的认识,并且使其对题目的认识比较深刻,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及逻辑分析能力。
三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辅导时,教师要有耐心。学困生的学习过程是基础知识积累及经验的总结过程,学困生在学习表现上往往是笨拙和错漏百出的,教师要理解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因为知识的积累在开始时是缓慢和痛苦的,错误越多说明学生要获得的弥补也是越多的。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教师会发现学生的错误越来越少并且解题速度越来越快。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耐心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是关键因素。
四、结论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转化虽然是一项长期、艰辛的任务,但是只要客观了解学困生的实质,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教师充分发挥工作热情并长期坚持,那么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应试教育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但对于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学困生,怎样转化他们,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值得关心的话题。笔者通过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历,深刻地感受到:转化学困生,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在高中学生中极为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因,也有纫颉M庖蛑饕表现在:由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缺少相应的英语氛围,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对英语课失去信心。内因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初中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和思维发展迟缓的原因,感觉学习英语很困难,产生畏惧心理,以及有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在家无人看管,学习英语的时间少,最后成为英语学习的学困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方法
要想转化学困生的英语学习,首先,必须查清其原因,然后再找出对策,因材施教。笔者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现概括如下:
(一)促进学困生的心理转变
这一对策立足于调整学困生对英语的感觉兴趣,通过对其情感、自信心和进取心的正确引导,让学困生真正做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困生,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去关爱他们,尽量与他们拉近距离,以便使学困生养成尊师重教的意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困生更积极主动地在双边教学活动中,轻松地学习英语。
2.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有利于激发人们去探索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针对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不良倾向,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学困生读对一个单词、句子,也应给予表扬、激励。同时,根据不同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习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发展兴趣。
3.培养学困生的参与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参与竞争意识有利于调动学困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然而,教师引导学困生进行参与竞争时,要把握好尺寸。首先,为学困生设计的竞争对手不宜太强,以免学困生产生畏惧情绪而自甘落后。其次,要善于关注那些在竞争中失败或成绩不理想的学困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例如:“相信你下次会取得好成绩。”,这样,学困生就会鼓起勇气和信心,期待下一次的参与竞争。
4. 制造“成功效应”,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成功会激发自信。由于学困生对英语缺乏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降低作业和课堂提问的难度,从基础的题目做起,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对问题的完满解决而取得成功感、自信。日积月累,学困生会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更加喜爱英语。
(二)注重学困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应注重学困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从教法、学法方面加大力度。
1.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美国著名教育家多尔对教师的角色已进行了界定,他指出:“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上,教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教师只需运用风趣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以及有效的课堂调控策略,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困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其大脑的思维活动才能进入活跃状态,才能解除自身产生的压力和紧张,从而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2.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景
由于高中学生好奇心强、参与性积极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大胆开口,多多练、多听英语,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材料的一部分,在实施每一个环节时,使学困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在课堂上可组织学生进行问候、采访、郊游等活动,这样就会为学困生提供实践和表现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形象、直观
教学中可利用录音机、多媒体课根据英语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件、投影器等手段,刺激学困生的感官,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除此,还可采用小黑板、图表、挂图、照片、事物等手段,以调动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困生用英语出黑板报,不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聚会,组织学困生主办英语角等活动,以培养学困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5.引导学困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当代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效率=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向他们传授前人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技巧。例如,快速学习法、逆向学习法、回忆法、背诵法等,帮助学困生加以鉴别、运用,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强化习题训练,加强复习巩固
教师根据学困生的特点,主要布置“基础题”和“综合题”两大类型,鼓励学困生先做“基础题” ,这样使学困生在完满解决问题的同时,对英语学习更充满自信和兴趣,然后,信心十足地再向“综合题”挑战,以此来巩固、强化知识,培养技能。同时,教师可利用课内外时间,帮助学困生制定复习计划,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必要时可以进行家访,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为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扫清障碍。
综上所述,由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任务,因此,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持之以恒,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那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会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困生 策略
所有的教师都偏爱优等生。即使如此,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容忽视。让更多的学困生成为优秀学生,是每个教师的愿望,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途径之一。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而在英语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知识水平、语言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但通过有效策略和途径可以转化的学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普遍存在。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如初中基础差,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还有社会环境因素。学生学的与实际生活可运用的英语严重脱节。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以上因素都促成了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如不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他们就在困难不会学习成绩差更没学会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恶性循环,在此过程中,消极情绪状态降低了学生学习能力,并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转化英语学困生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策略:
一、改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困生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要尊重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称赞每一位学生。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新课程提倡的Appreciative Teaching(赏识教育)是指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困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困生的潜能的教育。英语学困生,正如大多数老师所说,不是他们智力不够,也不是不聪明,而是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赏识教育是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二、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满足其学习需要
兴趣能引起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求知欲,激发学困生兴趣是教师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要想学困生在英Z学习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就必须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方面花功夫。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恒心、责任心感化学困生。常言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关心学困生的学习。首先,我在课余时间时常有意识地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其次,我尽可能找到每个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克服在英语学习上的自卑感,在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去帮助他们并且表扬、鼓励他们。再次,根据我校英语学困生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堂上设置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说结合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表演对话或者唱英语歌,增加英语课的乐趣,激发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对学困生进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学困生往往基础都较差,教师应在各方面适当降低标准。例如背诵课文时,学困生不必全文背诵,只需要背诵重点句型和段落,掌握重点句子即可。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困生应用新知识回答。要为学困生提供和创造能够取得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困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困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
四、指导学困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篇6
摘要: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帮助高中化学学困生也是基础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并对其教育转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
0引言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即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学困生不等于差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主性较差,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
1化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1.对自己不能作出独立、客观的评价,不能够通过一定的原则判断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而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家长的评价是他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依据。
2.依赖心理严重。学困生在课堂上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讲解、分析问题的节奏就不愿进一步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其他同学差距越来越大。
3.心理波动大。学困生的心理不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听懂一点时就会显得兴奋和活跃,当受到批评时,情绪低落,影响纪律;如果听不懂或不适应时,思想开小差,影响听课质量和教学秩序、纪律。
4.渴求进步,但没有恒心。学困生也强烈要求进步,也希望取得优异成绩,得到教师的重视和承认、同学的赞扬、家长的鼓励,但持续时间不长,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所作所为反复性强。
5.自觉性和自制力差。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克服自己的习惯,课堂学习效率很低。
6.学习习惯差。通常学困生上课后很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听课效果就会很差,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上出现较大的差距。
7.心理创伤多。学困生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在家得不到亲人的关爱而常受到指责,学习无乐趣,厌学自卑,有些父母过高或过低的要求也造成心理创伤。
2如何转化学困生
2.1偏爱学困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在班内经常受同学与老师的歧视,在家中受到家长的批评,导致自卑感较强,信心不足,所以他们常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的想法。教师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平时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去接近他们,多找他们谈心,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从而在教学上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课堂上,一定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一旦发现要及时总结和表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于他们认真地完成一道作业,某一次作业写得规范,字迹清楚或比前一次有进步时就当众表扬,同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2.2发掘闪光点,给予学生信心
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善于挖掘优点长处,多鼓励表扬他们,扬长避短,促进转化,使他们融于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蓬勃向上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的机会,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2.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困生对学习化学知识普遍缺乏爱好,求知欲低,平时贪玩,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教师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化学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困生学习基础差,但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强,而且相对听单调乏味的理论讲授课,他们更乐于动手做实验,所以,只要条件允许,能做的实验一定做,能让学生做的实验一定让他们做。有可能他们无法完成教师布值的任务,在实验前,教师要反复讲解,实验中,教师要耐心指导,直到由他们独立完成。他们通过锻炼,一次一次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感受到“通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道理。从而培养兴趣、树立自信。另外,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介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有效碰撞”这一内容时,用分子之间的碰撞动画来指导该理论的学习,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来层层揭示事物的本质,吸引学生去听、去想、去学。
2.4家校联系,交流沟通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作用的结果。转化学困生,就要加强这三者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两个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教师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应经常化,一方面及时把/学困生的进步转达给家长;另一方面,老师还要及时掌握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把学生在校期间的不良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及时发现问题,联手协同解决。家长与学校经常交流,不断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共同促进学生进步,但是要切不可告状。
2.5加强对学困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自律性差,学习没有计划,随意性大,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基本学习方法途径的训练,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例如:在新课讲授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给他们列出提纲,提出具体的问题,要求他们做好预习,课堂上要求带着问题看书,引导他们注意抓关键记要点,课后要求他们对当天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和教训。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3总结
总之,当学困生有了来自家庭的正确引导,老师又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授课中他们再不是一无所知,在他们信任的老师的鼓励下建立了自信,有了迎战困难的决心后,我们还有理由怀疑他们的进步吗?我们只需要做好监督,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防止他们再次放松,错题严格要求订正,耐心讲解直到正确掌握。这些学困生的化学成绩一定会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1无私的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学困生转变的催化剂。有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而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他们在班内受到同学的歧视,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家中受到家长的批评,没有家庭“温暖”而倍感孤单。所以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教师无私的爱是转化的前提。
1.1用“爱心”滋润后进生,使其重拾自信。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都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因此,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老师应有意或无意地去接近他们、关怀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的,从而在教学上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1.2用“细心”捕捉闪光点,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 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心理转化始终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为支点,以积极的态度、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学困生的“闪光点”是多方面的,也是微弱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细心捕捉,一经发现,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1.3以“耐心”教育学困生,迎接反复挑战。 初中的很多学困生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也曾做出过一些努力。可是英语有成百上千的单词要记住,有很多短语要掌握、归纳,结果很多学困生由于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刚燃起的学习欲望又退缩了。所以,教师对学困生的关心和鼓励应建立在朋友的基础上,对学困生出现的“反复”情况,我们要“反复抓”、“抓反复”。
2优化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统一的要求、内容、进度、教法、练习等,根本无法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多学习上的“学困生”。在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能力的差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的各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实行分层教学,使学困生在每堂课上都有所收获,不断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3加强学法指导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古人语:“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学习也如此。我们作为教师的,不应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我们应根据英语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1课前预习,“笨鸟行飞”。 课前预习是良好学习习惯之一,而大多数学困生都没有这个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困生如何预习新课,通过预习,让学困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2课堂多鼓励,多赞赏。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英语学困生,多发问、多与他们交流,多些“照顾”学困生。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赞赏。
3.3督促课后复习,适当课外阅读。 课后应根据学困生的实际能力特点,给予他们适量的作业,对他们的作业争取能面批,及时为他们纠正错误,这样也能促使他们按时交作业。同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内容应以通俗易懂、生词少的文章为主。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外语的能力及习惯,以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3.4指导学困生掌握背单词方法。 学习英语的难题之一是如何记单词。大部分学困生都很害怕背单词,或者背完就忘了。但是英语学习如果不掌握大量的单词,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所以老师要首先教会他们音标的准确发音,让他们了解拼读的规律,根据发音记单词。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困生通过分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比较法、构词法等技巧背单词。同时,根据遗忘规律,要求他们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4发挥集体力量是转化学困生的保证
要成功转化英语学困生,单靠英语老师的力量是很难保证的。老师要注意发挥学生、家长的集体力量,与集体成员共同努力。课堂上要经常进行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优化组合,鼓励优秀生帮助学困生共同完成合作的内容。在课后要进行优秀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子互帮小组。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合作与支持。
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在初中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教师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在思想上、行为上、课内课外多下苦功夫。在教学中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优化课堂教学,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加强学法指导,减轻后进生的精神压力及强化学习内驱力;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只要我们重视英语学困生问题,我们一定能重燃学困生心中的火苗,他们必能把英语学好。
由物理情境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组织解题的程序,确定解题的方向,并且通过每次练习,不断总结积累审题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5培养规范解题的好习惯
篇8
一、运用评价转化学困生
记得我们班一次体育考试的时候,考试的内容是定点投篮,投10个球中四个算及格。考试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班里却有几名学生因投篮姿势不正确,老是不能及格。看到此种情形,很多学生都在一旁小声嘀咕,传来讥笑的声音。于是笔者再给这几名学生机会,让他们再试,情况依然如此。这几名学生眼看眼泪都要掉下来了,笔者急忙跑过去,安慰道:“同学们,别灰心,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老师马上再给你们指导一下,肯定就能及格。”听到笔者这样说,学生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接下来的时间里,笔者对这几名学生进行了重点指导,尤其纠正了他们的错误拨指动作。很快,他们的定点投篮技术就有了进步。再次考核的时候,居然全部及格了,赢得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于是笔者再次说道:“人的一生很长,磕磕绊绊是难免的事情。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应该鼓励,而不是讥笑。而遇到困难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过不去的河。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决的信心,困难一定会被克服的,请同学们谨记我今天所说的话……”
在那次事件结束之后,每次遇到困难时班里的学生再也没有哭鼻子的了,更没有学生会被讥笑。大家都是相互鼓励,克服困难。这点让笔者非常欣慰。
二、多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
篮球学困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篮球运动天赋,另一个方面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篮球学习的自信心。为了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要多给学困生一些表现的机会。
例如,在篮球课准备活动的时候,笔者大多数情况下安排的都是学困生带领大家做准备活动。正式上课之前,由笔者指定一名或几名学困生,要求其在上课的时候带领大家做相关的篮球课准备活动。首先,教师必须要告知准备活动的带领者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上课的具体内容带领大家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并提出几点要求。接到任务之后,带领大家做准备活动的同学需要根据笔者所提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准备活动内容以及具体组织形式,并于上课的前一天把方案提交给笔者审阅,根据笔者的意见对方案进行改进,增加准备活动的可行性。这样,学困生在带领大家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就能有效地进行。在这样有效的准备活动的影响下,学困生在无形中便会建立一定的自信心。从而把这种自信心逐步转化到篮球学习当中来,不断提高学困生的篮球技术水平。
三、运用趣味手段转化学困生
学生之所以会成为篮球学困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篮球的兴趣。为了验证这个结果,笔者还曾经对班里的学困生进行过全面的访谈,他们表明确实是如此。因此,为了有效转化学困生,笔者在课堂教学当中经常采取一些趣味教学手段。
例如,在运球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到过于枯燥乏味,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他们丝毫打不起练习运球的精神。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改变了传统的练习策略。在课前,笔者在水果店中购买了很多水果。有西瓜、香蕉、苹果、橘子等。上课的时候,笔者把这些水果一字排开,让大家运球围绕这些水果做蛇形跑。这个教学创意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就连那些学困生也忍耐不住了,他们纷纷拿起球进行运球练习。有的学生在运球练习的时候还不由自主地留下了“哈达子”,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大笑。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刺激学困生的练习积极性,笔者还提议道:“谁可以在1分钟内运球绕这些水果来回跑一圈,就可以吃到这些水果。”这一提议发出之后,大家的表现更加积极了,每个人都想吃到这些水果。就这样,一次完美的趣味练习就结束了,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在这样的练习环境下逐步提高了自身的运球技术,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之所以会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困生的篮球技术,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兴趣,建立起篮球学习的自信心。相信一定会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大限度上转化我们的篮球学困生。
参考文献
[1]吴以琳.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体育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
[2]刘兆军.浅谈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9).
篇9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横山第三中学虽是所县办初级中学,但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主要来于农民工家庭和边远山区贫困家庭。学生的数学学业整体呈现出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比例较大的特征。而这部分学困生因数学基础差、数学能力弱、数学知识断层、数学兴趣淡薄,就大多放弃了数学学习。这种现象在国家废止初中升学考试以后,愈演愈烈。中学教师感慨道:这课实在没法上了,于是便抱怨家长,抱怨小学教师。但感慨归感慨,抱怨归抱怨,我们还要面对现实。于是我们成立了一个转化学困生对策小组。
我们认为,初中生智力发展差异不是很大,智力因素不是拉开学困生与一般学生学业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初中生小学基础有差距,情商发展不均衡,才是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学生基础差,可以通过个别辅导、降低坡度、家庭配合等多种办法,综合用力得以解决。
学生情商低下,才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更需要我们花大力气集大智慧解决。找出病根,还需“对症下药”。我们总结出了几条基本经验,即树立动机、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培养感情。具体做法如下:
一、帮助学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以获取成绩为目标定向,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不理想的成绩是在乎的,但他们只关心分数,不会从考试中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对考试紧张害怕的不良情绪又促使他们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从而形成了“紧张害怕―得不到好成绩―在乎却不会总结”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
1.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意识到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中考,也不是单一地为了获得某些知识,而是培养一种思维能力,甚至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
2.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在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观念,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意志力、承受力等。
3.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反馈,如果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强化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提高学业水平的愿望。
二、激发学困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学生就有了成就感。学困生在看到班上其他同学取得成功之后,内心羡慕之余,也会产生获得成功的欲望,也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特长,采取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的策略,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这样,通过成功激励,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的转化。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多多鼓励学困生。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学习经验不丰富、知识面有断层,等等,所以学起来很困难、很吃力。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对新课一开始要尽量讲得浅而易懂,然后再层层递进,包括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练习的设计,等等,也要照顾学困生。
三、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般是:不能完整地听完一堂课,对教师讲解内容感兴趣的就听,相反,就不听;对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有应付差事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对症下药”,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要做到“四多”,上课时,视线多在他们的脸上停留一会儿,使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提问时,多向他们提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他们想回答但又不敢回答时,老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仿佛向学生传递“你真行”,当他们把问题回答正确时,老师能够亲切地说:“你回答得真好!”“你表现得非常出色!”使其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在批改作业时,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多写几句鼓励的话语,使其体会到老师的诚心;上辅导课时,在他们身边多呆一会儿,使其体会到老师的耐心。同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向他们介绍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养成“每课一复习、每章一整理”的习惯;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养成重视“每一个错误”的习惯。
四、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加强个别辅导,增强实践锻炼。除了对他们降低迁移坡度外,教师还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个别辅导,在对学生辅导的过程中,可以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听课、记忆、复习。
五、和学困生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
学困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要关注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多年来,我坚持帮助学困生补习,并不断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和他人一样取得好成绩。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定能巩固转化的成果。同时,教师要明白,给予爱心是转化的前题;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优点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沟通感情以心交心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严格要求则是转化工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学习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制定基本理念时,提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要想让人人都能实现发展,我们就必须转化学困生。下面,笔者从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适时鼓励与赞扬、灵活制定教学周期从三个方面入手,讨论转化小学中高学段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一、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
很多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总会要求所有的小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让很多学困生承受了过大的压力。要想转化学困生,教师就应该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数学水平与学习能力,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使学困生通过努力完成学习目标,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小数的意义”一课中,我本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利用知识迁移,总结出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并熟练转化十进分数和小数;正确读写小数。但是,由于学困生的能力较低,所以我将这个教学目标的难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此,我们班的学困生在“小数的意义”一课中的学习任务为: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学困生也具备基本的生活经历,所以他们对生活中的小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正确读写小数,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难度也不高,所以可以保留;但是,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我虽会对此进行讲解与演示,但并没有要求学困生迅速掌握,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对此有初步的印象。
二、适时鼓励与赞扬
众所周知,在鼓励、表扬等赞美中成长的孩子,获得人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在批评、责骂中成长的儿童会出现自卑、唯唯诺诺,甚至消极、孤僻、暴躁等心理问题。数学学科是以逻辑性、抽象性为主的,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二者之间的客观矛盾也让学好数学的难度变得更高。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多次失败之后,产生放弃等消极应对的心理。如果教师不加以疏导,鼓励小学生继续努力,那么这些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无法得以培养与提高的。因此,在转化学困生的时候,教师要懂得适时鼓励与赞扬,让学困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也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与积极。每当学困生获得进步之后,我都会及时表扬他们,尽管是微小的进步也不例外。比如,在“分数与除法”一课中,在讲到每个分数都是一个除法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学困生主动举手提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是不是分母也不能是0呢?”在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确实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个学生平常很少发言,且数学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所以我并未料想到他竟然能够提出如此具有质疑性的问题。但是,我很快回过神来,肯定他的想法,并且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很有价值,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他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对本课的知识都基本理解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让我们为他鼓掌,希望他再接再厉,好不好?”
三、灵活制定教学周期
新课改之所以要求教师要从只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因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不断深入的数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备,也有可能会由于遇到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导致他们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时候,要根据学困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周期,为学困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高估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他们无法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我会适当延长教学周期;如果学困生提前完成了我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或者是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提高了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会适当缩短教学周期。
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关注班级中的学困生,使小学数学教育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使学困生享受成功;教师要适时表扬与鼓励学困生,使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在鼓励中成长;教师要灵活制定教学周期,根据学困生的需要来完成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