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3-04-02 03:3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融让梨的启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人;道德人;博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内涵
1.“经济人”是源于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人”的人格特征为,“经济人”的行为选择或价值取向则是本着实利、实惠。他重视物质价值,重视自己的个性,把自己的需要、利益放在非常高的地位。他追求现实的时尚,喜欢感官上的刺激和快乐,最注重现实,不愿做超越现实的“空想”,等等。
2.“道德人”是和“经济人”相对的概念,不能单纯理解为“有道德的人”,指的是从事某种活动时以追求实现在道德或良心上善大于恶的最大余额为目的的主体。“道德人”的人格特征为,他在价值取向上重视道德操守和精神超越,漠视物质欲望和个人利益;在行为选择上,善于按照外在的规范和内在的信念去进行价值取舍; “道德人”最羞于谈利、耻于谈利;追求淡泊和宁静的生活境界,信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必摧之”、“出头的掾子先烂”的处事哲学,等等。
二、两者博弈的内容
案例:东汉文学名家孔融在某次吃梨时,将大梨让给别人,自己挑了个最小的梨。
1.二者博弈的焦点
“经济人”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获得最大的善的标准;而“道德人”把追求实现在道德或良心上善大于恶的最大余额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注重道德上的正义和精神上的超越。
2 .二者博弈的内容
(1)“孔融让梨”体现的分配方式合理吗?
“经济人”:“孔融让梨”体现的是一种谦让。假设人人都来谦让,谁来获得?就拿“孔融让梨”来说,假设在面对一堆梨面前,人人都表现的非常谦恭,你让我,我让你,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梨因为相互推搡而破损,或者无一人去吃,最后只有腐坏而不能吃了。假设每一个梨都具有某种效用(使用价值),若一个都没吃,则效用为零,若只要见到梨的人就拿一个去吃的话,那么效用绝对的大于零。梨也是人们的劳动成果,浪费劳动成果也是不道德的表现,而分享劳动成果正是劳动人民的正义合理之举,所以“孔融让梨”不好。而且其现实性不强,比如在财产分割面前,利益分红面前,职位竞争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孔融让梨”?所以“孔融让梨”不切实际。
“道德人”:谦让当然是一种美德,它是一个具有优良道德品性的人所具备的基本的道德品质,它也是一个人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孔融让梨”故事中,若只看到个人利益的话,这些梨不仅不够吃,而且还有可能产生紧张的家庭气氛,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一点似乎比有没有吃到梨或者吃到多少梨来的更为重要。还有,“孔融让梨”故事里面并没有说因为孔融让梨就产生了都没有吃梨因此梨就腐坏的情况。实际的情况是,“大人吃大梨,小人吃小梨”,这是最好的一个分配结果,避免了因看到梨所有人都蜂拥而上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比如人们在公交站台上公交车时,若每个人都有谦让意识就会自觉地去排队,从而使得上车变得井然有序,效率大大提高,否则就会可能产生挤破公交门,上车效率降低的情况。所以一个城市的道德文明程度如何,可以在此得到某种程度的体现。另外,比如在企业中,年末分配利益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怎么办?或许像这样的事情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这就需要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的道德境界去调节,这就需要有人做出一定的合理的利益上的牺牲,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谦让不仅不会使事情更麻烦,反而会产生一种更加美好的效果。所以,“孔融让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评议:“孔融让梨”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格:谦让。谦让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受损,但它会给社会带来普遍的最大的善:社会更加和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孔融让梨”还有意义吗?
“经济人”:“市场”绝对是“经济人”自鸣得意的一块领地。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市场”的功劳,可谓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经济人”有了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机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广大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要是没有“经济人”的存在,一味的被“中庸”思想所束缚,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将是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也是缺乏创造性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正因“经济人”的存在,资源才会得到如此有效地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在不断完善,思想文化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所以“孔融让梨”对于现展中的中国来说,不太适应,只有相互竞争,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价值。
“道德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确是的一个创举,给我国的经济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社会也得到全面的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重点不是用创造了多少经济成果来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经济人”与“道德人”在的这种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谁更有价值。“经济人”的本质就是惟利是图,“低头向前看,抬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为了金钱上的满足,甚至达到了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地步。这正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不能容忍的。还有,“经济人”一般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易忽视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人与自然的失衡。这正是没有把“道德”放在心中所换来的后果。因此要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平稳,就必须考虑人作为“道德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会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更好的和谐相处。在物质膨胀的时代,更加需要呼唤一种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回归,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和快乐,社会也会因此而得到全面的进步,而不会存在经济与道德相背道而驰。
评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都在发挥着他们独特的优势。或许谈论谁是谁非没有意义,只要能给我国带来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这就是善的。
三、“经济人”与“道德人”博弈的启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博弈没有结束,正是二者的争论,才使得一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才使得一个国家在平稳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经济人更倾向于从自己的利益角度看问题,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而道德人更倾向于从个人或社会道德的角度看问题,是一种道义论。不论孰是孰非,至少可以看出,“经济人”和“道德人”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改变“道德人”的单薄,剔除“经济人”的鄙琐,实现义利的统一。义利统一的人格内涵是具有“全新品德结构、智力结构和审美结构,变得意志坚强,全面发展,能够独立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生命活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迅速革命化了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立地使自己的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的目的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
参考文献:
【1】(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善的求索》[M],霍尔出版社,1973年。
【2】 罗国杰、陈瑛主编,李培超著《义利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5月。
篇2
面对这一串荣誉,同事、邻居羡慕得不得了,纷纷打听使了什么教子绝招。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绝招,我们只不过是得益于故事――这个并不新式的教育武器。
儿子一出生,我就与妻子达成了教子共识――用故事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他智慧的大门。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7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是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孩子的。
儿子3岁时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词语,并能运用它们表达简单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就教他读(唱)《大雪天》、《宝葫芦》等儿歌,念《挂铜铃》、《荡秋千》等绕口令,也背些《鹅》、《画》、《柳》等童味较浓的古诗,这样既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普通话,又能给他积累一些高雅的词汇,为他以后的使用打下基础。
大约是4岁以后,我们就开始给儿子讲故事。开初的故事当然是很简短的,一个小小的道理,一件稀奇的往事,一次惊险的奇遇,一场短暂的矛盾……都可能成为儿子一顿精彩的精神快餐。渐渐地,儿子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听了《农夫和蛇》之后,咬牙切齿地说,蛇真是个大坏蛋,它怎能咬死救它的农夫呢!听了《实火柴的小女孩》,又为那个小女孩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很快,儿子成了故事迷了,每天不听一两个故事,决不上床睡觉。
我们趁热打铁,在故事里作起“文章”来。先是故事讲完了,向他提些小问题,如讲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我就问他:孙悟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怎样……儿子听得津津有味,回答起问题来也就有鼻子有眼了。有些问题稍难,我们就作必要的提示,他很陕就能转过弯来。
有时,我们在故事中又有意无意地加人一些数字,让他加强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练习简单的数字运算。例如听完《黄鼠狼》的故事,我觉得儿子还不会利用数字去说明问题,就启发他黄鼠狼第一次吃鸡,只能吃1只,第一次不吃,第二次就能吃到6只鸡,6比1多5,所以狡猾的黄鼠狼就宁可第一次不吃了。
待儿子对数字的简单运算比较熟练之后,我们就在故事中融进较为复杂的乘除运算。
我们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培养儿子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上。从小锻炼他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儿子5岁以后,我们在给他讲故事时,又增加了他“听”的难度。
先是将一个精彩的故事讲掉一大半,剩下结尾部分不讲,让他自己去想象出故事的结局,我们叫这为“找尾巴”。起初,儿子听惯了现成的,找不到,后来几经锻炼,他不但能找出一条较好的“尾巴”,有时还能找出两条或多条。有时找出了“瘾”,在我们的故事刚刚讲到时,他就要求暂停,找好几条“尾巴”,问我们哪条最好?很多时候的故事结局真的让他“不幸言中”。
伴随“找尾巴”之后是锻炼他编故事的能力。一个故事讲了个开头,就问他后面会怎样发展:讲到发展之后,又问他接下去应该怎样。这很像故事接龙。有时先讲个开头,后讲个结尾,留下中间让他用故事去“填空”。这样既锻炼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的思维想象能力,从儿童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创新,确能起到一石双鸟之效。
接下来我们又搜集了大量的训练儿童说话的图片,先是单幅的,要他用一句或几句话说明图片内容,然后是双幅的、三幅的、四幅的。甚至更多。要求他串联起来说一段完整的话或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时候,我和妻子就成了他的“忠实听众”。随着训练的加深,儿子的综合能力逐渐扎实起来。我们曾拿小学高年级的看图说话让刚入小学的儿子去说,竟也说得头头是道。
篇3
1.1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立人的事均无小事,万丈高楼平地起,对童蒙的教育就应从点滴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洛克认为:“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长久积累而成的。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童蒙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分别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这五个部分对童蒙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1.2内容丰富的蒙学教材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着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发现探索,古代蒙学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向儿童展示着大千世界,扩展童蒙见识,培养他们的兴趣。除此之外,依照儿童的年龄特征,童蒙教材还引入大量贴近生活的故事,对儿童进行人文思想的熏陶。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五子登科”这些故事让童蒙在寓教于乐中学有所得。
2蒙学教育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回顾过去,吸取蒙学教育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滋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浪潮中,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也给教师带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崔峦先生曾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怎样简单而又扎实的教语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蒙学教育精髓中得到一些启示。
2.1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新生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为基本功训练,朗读与书写就是语文基本功中必不可少的两项。通过朗读能较快的将学生引入教材选文特定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去积累字词、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特级名师于永正认为:“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要把孩子教聪明,就得好好朗读,朗读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文以及教学目标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科技性较强的选文,应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切忌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对于人文性较强的选文,则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用字艺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过多的分析会让他们感到云里雾里,蒙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对于此类文章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还能揣摩教师的朗读技巧,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除了提倡朗读教学外,还应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不得不下的苦功夫,教材中不乏优秀的选文,这些优秀的选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这样的选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注重书写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使用的普及,下笔写字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有时还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结合于一身,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祖国文字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遵循书写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培养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古代蒙学教育主张童蒙多读书,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有益的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思索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学生学习,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师与其让学生在题海中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不如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仍然重要。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儿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推荐他们阅读优秀的书籍,在需要的情况下予以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有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能让他终生受益。
2.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多元教材教材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儿童,虽然儿童的注意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注意的稳定性不好。课堂上除了需要教师时常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外,教材的选文也很重要。过于艰深枯燥的内容不易引起儿童的注意,相比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的选文更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启蒙阶段的教育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材选文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关系密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育,为教育开拓了崭新的视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有着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的优点。
篇4
关键词:幼儿 文明礼仪 措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232-01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传承中国古老的优秀传统,以树立榜样为出发点,通过各种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让每个幼儿都学礼、知礼、懂礼,将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1 用环境熏陶幼儿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因此,我们通过在班级和幼儿园公共区域环境中张贴文明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张贴文明礼仪小故事如《孔融让梨》《温良恭谦让》等;在游戏区角和幼儿商定文明游戏公约,如:(1)进区人数9人;(2)进区前请插入进区卡;(3)大胆探索,积极动脑;(4)与同伴共同合作;(5)活动过程中不打扰别人……以此来提醒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遵守公共秩序,约束自己的言行。
2 将文明礼仪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包括入园、晨间活动、早操、如厕、早点、集中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午餐、午睡、饮水、离园等。把握一日生活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文明礼仪教育。例如:(1)入园离园礼仪。鼓励孩子主动和老师、同伴、家长问好、道见,以礼仪操统一标准动作。(2)盥洗礼仪:训练幼儿安静有秩序地盥洗,懂得谦让,用正确的方法迅速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正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盥洗后自觉回到座位安静地等待。(3)户外活动礼仪:排队站好、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挤他人、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听老师口令,游戏时要谦让,活动完要物归原处。(4)教学活动礼仪: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学会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与举手发言。(5)进餐礼仪:饭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时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声音、吃完后自己把桌子收干净、放碗筷、漱口擦嘴。养成“四净”进餐习惯: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身上干净、碗内干净。(6)午睡礼仪:睡前自觉上厕所,能安静入寝,睡姿正确。醒后和起床后能保持睡室安静。衣服整理好放指定处、有能力的孩子自行穿脱衣服鞋袜。(7)行走礼仪: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随地吐痰、不占盲道。(8)行为礼仪:说话时不打断他人、眼睛看着对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惜物品、物归原处、不浪费、与他人和睦相处。(9)说话礼仪:轻声说、不大声喧哗、会使用“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10)仪表礼仪:仪表整洁、大方得体、勤剪指甲、勤洗澡。
3 以活动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实效
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讲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可见培养幼儿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在区域活动还原幼儿生活场景。通过在图书区阅读文明礼仪小故事,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熏陶。然后让幼儿通过复述故事并在角色区进行故事角色扮演等等,直接感知文明礼仪的独特魅力。通过角色游戏区游戏体验,让孩子学会文明交往、合作与分享。
其次,“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三字经》《弟子规》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套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我们利用晨间活动、餐前准备、户外活动等等时间,让孩子习读《三字经》《弟子规》的童蒙读本,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讲解,自己的诵读,学习和做人的道理。懂得智仁忠信,廉耻礼义。
最后,习得礼仪操。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身为教师,我们要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幼儿和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民族美德发扬光大。老师们创编了适合教师及幼儿易于接受的《礼仪操》,并在升旗活动时向全园家长和幼儿展示,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家长和幼儿、并在班级开展《礼仪操》的学习,让孩子从站、立、行等方面形成习惯。
4 拓展文明礼仪教育空间
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其他教育环境所不可替代的,任何教育只有当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一致时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辟家园共育的渠道,例如,亲子共读国学经典、亲子表演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亲子共当“文明礼仪天使”等等。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现家园共育目标。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为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幼儿园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幼儿在园报告册、宣传栏、家园联系栏等宣传文明礼仪。
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让孩子成为文明传承、知礼守信的好孩子。
篇5
利———兄弟之争的根源及解决
(一)兄弟问题的实质———利益之争有子将兄弟之间的“悌”与“孝”并列,也看作“为仁之本”,[3]2但事实上,兄弟关系和父子关系很不同。尤其是现在中国独生子女的一代人,更对所谓兄弟关系有一种疏离感。这表明兄弟关系并不是每个人一定具有的关系,它并不像父子关系那样天然地牢不可破,而且,尽管兄弟之间也是血亲关系,但却总令人感觉到一分紧张,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在讲到五伦的时候,其实已经暗示了两者的不同,父子之间是“父子有亲”,这是一种情感上天然的紧密,而兄弟之间则是“长幼有序”,这显然不再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差异上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最广为人知的代表,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一个“让”字,深刻而又清晰地反映了兄弟之间关系的特征,兄弟之间有利益之争。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梨有大小的区别,所以要通过让来实现兄弟的和谐。这个梨,代表的就是兄弟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问题,而要较好地解决它,只能通过让的方式。在舜的故事中,这一紧张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舜的弟弟象是他的同父异母弟,本来从血缘亲情上就隔了一层,利益上的争夺更加凸显了出来。在《尚书•尧典》的记载中,很难找到象为什么一定要杀舜的原因,但是《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1]26我们看到,象在自认为杀死了舜后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占有舜的财产。由此可以推之,象和瞽叟、母亲一定要杀舜的原因,就在于舜是家里的长子,要分这个家庭的一份财产,而两个老人所宠爱的小儿子象自然就无法完全占有了。可见,兄弟之争的实质,就是对家族继承权的争夺,无论这继承的是地位还是财产。一部《左传》就是从鲁隐公兄弟、郑庄公兄弟的争夺开始的,而对最高统治权的兄弟之争,贯穿了中国家天下政治模式的始终。即使在现代的日常伦理、经济生活中,兄弟间的争夺仍在无数的家庭中不断上演着,其核心是家族继承权问题及利益之争。(二)舜对兄弟问题的解决舜在面临父子关系困难的同时,还面临着兄弟关系问题,其生活的境遇令人同情。但是舜并没有因这种困境而改变自身的道德主张和价值标准,舜始终相信,兄弟之争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解决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上面《史记•五帝本纪》所载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中。象以为舜死了,但舜却没有死,因为井底下恰好有另一条坑道,于是舜便沿着那条道逃了出来。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象正在舜的屋里得意地弹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1]26象猛然看到进来的舜,其心中的惊愕可以想象,但是象并没说“你怎么没死啊”之类的话,而是在惊诧之余露出一番忸怩的神情,并找了个理由说:“我因为特别想你,所以来这里找你。”舜也没有揭穿他,而是答道:“是啊,你是讲兄弟之情的人啊!”象的这一份忸怩中带的是惭愧,因为他知道杀舜是不对的,而他的答语表明,他也知道正确的兄弟关系是应当经常想念并关怀兄弟的。但是,他完全被利益蒙蔽了良知,所以才为了争夺继承权一定要杀掉舜。但是一旦当面对着这位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兄长时,他还是会内心不安的。而舜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象的这一点可取之处,才会说他也是有兄弟之情的。而我们也从象的忸怩和舜的宽容中,看到了兄弟之间一种割舍不断的联系与和解的可能,这就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情感联系。所以舜希望能用这份情感去感化象,因之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让着象。这也就是《尚书•尧典》所称赞的舜能“不格奸”,[2]9他不用坏心眼来对付弟弟,而是始终用悌爱之心来爱护他。兄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互助的,而不应是争夺的、相害的,这是先秦各家都赞同的。从伦理上讲,兄弟相争将会造成血缘亲情的破裂,损害人伦道德的基础;而从政治经济上讲,“兄弟不服,必危社稷”,[9]24所以诸子都认同,一定要处理好兄弟关系,使兄弟之间不再争夺,方可令伦理和政治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诗经•小雅•常棣》说:“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兄弟既翕,和乐且湛。”[11]和乐,是兄弟之间应当的状态,而要达到它,就要克服对利益、对家族继承权的争夺。舜的做法,就是以义战胜利,坚持义的优先性,首先使自己不为利益所陷溺,进而再用自己的道德去感召他人,以求得使他人也战胜自身的利欲之心。而事实上,真要以德来感化兄弟并使之不再争夺是很难的,这也就是儒家为什么特别推重“让”这一美德。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78这里对泰伯的称颂几乎与尧相等,足见孔子对“让”的重视。而司马迁在“列传”中以伯夷叔齐为首,也正是推崇他们让国的美德。能让,就是能放弃利益,使可能的利益争夺消失于无形,这样就可以让争夺者感受到兄弟之间的亲情,从而恢复兄弟间应有的和睦。对兄弟之间问题的解决,先秦诸子也有争议。法家就秉持他们一贯的主张,强调应当用法令的方式,通过解决财产权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比如商鞅变法时就规定:一户中有个儿子而不分家的,就课以双倍的赋税。当然,从制度上讲“这是为适应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用课以重税的方法推行一夫一妻式的小家庭。”[12]但这种分家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兄弟之争的解决,即对家产进行分配,使得兄弟分家,减少直接的利益争夺。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分家的时候如何确保分的平均、合理。所以,即使在法律上采取强制的法令的方法来予以解决,却仍旧无法根除兄弟之争。于是,舜的意义就因此显示了出来。只有从内心真正放弃了对继承权的争夺,采取“让”的方式,兄弟之间的利益纷争才能根本解决。而让的最大对象,就是国,但利益越大,让越不可能,所以在君权世袭制下是不可能解决政治上的兄弟相争的。只有结束了家天下,政治上的兄弟相争才能结束。而道德伦理生活上的日常兄弟相争,则在现代越来越突出。虽然法律在财产分割上的规定日益明晰,完全依靠法律确实可以把兄弟之间的利益纷争处理得条分缕析。但这种强制的方式,却忽视了兄弟之间的血缘亲情,从而会对兄弟之间的关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法律可以解决利益的争夺,却无法解决心灵上的创伤。当兄弟之间的问题全靠法律来解决时,兄弟关系也就成了纯粹的利益关系,而此种生存状态就是丛林法则下的生活。这样一种生存,虽然可以缔结表面的和平,但确是一种无奈的、失去了人的道德价值的和平,这岂能持久!因此,在处理兄弟关系时,固然不能否定法律的作用,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兄弟之争,还要以舜为典范,以儒家所推重的血缘亲情和让的美德来解决。这样才能保留住兄弟之间的血脉之情,才能避免人类社会成为动物世界。
差异———夫妇问题的根源及解决
篇6
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文明礼貌习惯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国旗下讲话4分钟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国旗下讲话4分钟范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三(5)班的黎彦珍。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懂礼仪》。
又是一个饱含希望的早晨,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挑战。每天的这个时刻,我们都应该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最新最美的太阳。在忙碌的学习生活里,你是否已经做成了一个好孩子呢?好孩子并非智商高,成绩好,聪明而又能干,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们总能够看到文明和礼仪。
站在操场上的我们其实都还是孩子,礼貌、礼节、礼仪都还没有完全在我们的行为中被体现。我们不妨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见到每个老师都有问好?回到家有没有好好地听爸妈的话?自己对任何一个人讲的每一个字是不是都让人听着舒心?或许,在大家看来,这没有一点是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们都还是孩子,需要用文明礼仪去让自己长大,我们要学会把文明礼仪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演化为自己对周围人的宽容和谅解、帮助和关怀,并且能够勇敢地说出:您好,谢谢和对不起。
今年夏天,深圳将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们在为深圳大运会的举办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代表中国,代表深圳,用我们的文明礼仪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现出我们最美好的形象。
我相信:我们都是好孩子,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我们会让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文明礼仪的接力棒将会在我们的手中牢牢握紧,传向更远的明天!
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国旗下讲话4分钟范文2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想针对“文明礼仪”这个话题,讲几句话,“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作用太多太多,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讲究文明礼仪。比如: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的同学将废纸片从窗外扔去;也会看到有的的同学将食品袋、矿泉水瓶等等随手丢在地上;也会看到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拳脚相加,满嘴脏话;也会看到,有的同学穿得皱巴巴、脏兮兮的。洁白的墙壁被踢上脚印,好好的开关被砸坏,教室的垃圾桶往外流而没人倒,拖把条帚横七竖八没人管。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很不相称,有的的同学不以为耻,不以为怪,今天在这里我告诉你,你这样做错了,这是一种极不文明,极没有素质的行为。
那么我们怎样才是讲究文明礼仪?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要天天穿校服,戴校徽,符合学生身份,整齐就是美!
二、讲究升旗礼仪: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着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只有在礼仪的包围中才会显得更加鲜艳。因此,国旗下的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不负于“礼仪之邦”的美誉。
三、讲究课堂礼仪:这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关系一个班级的荣誉,体现一个班的班风班貌,因此,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请教老师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站立,声音洪亮,口齿清晰。
四、校园礼仪更重要:课间休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及粉笔头,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到老师、客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服从老师管理和同学的批评劝阻。
五、讲究同学礼仪:同学之间离不开礼仪,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多进行自我批评,互相理解,互相宽容,这样才会有利于团结,才会使友谊更深厚。
多年以来,百花中学的领导老师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以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在发展,环境在改善,我们的形象也要高大起来,形象的高大,仅凭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共同的努力,每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展现的正是学校的品味,关系到学校的荣辱。
因此,我们必须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无负于实验中学这个称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中学生。
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国旗下讲话4分钟范文3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这里我却要大声说:“少年文明,则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点滴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下课时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希望每一位同学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国旗下讲话4分钟范文4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礼仪充满人间》。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有礼貌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的追求。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逐渐多起来。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提文明礼仪。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文字。”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道德与情操。无数事例也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就是要有高尚的情操。说到礼仪,我想起列宁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正要下楼,在狭窄的楼梯上,碰见一个正端水上楼的女工。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列宁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你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也正是列宁的良好修养和高尚道德,成就他成为一代伟人。
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是文明的先锋,礼仪的标兵。看,在马路边,人们都自觉遵守信号灯;看,在公交车上,人们纷纷给老人、孕妇让座;看,在校园里,一位小同学磕倒了,大同学就主动跑过去,扶起他——到处洋溢着文明礼仪的气息。讲文明,懂礼貌的现象虽然随处可见,但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某些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的美丽校园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糖纸随处乱扔,甚至有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有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还有部分同学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物。这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一种文明的缺失。“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学生,除去学习,学会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课。文明礼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更要出现在行动中,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新世纪、新时代的文明之星,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国旗下讲话4分钟范文5人人都希望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希望世界充满爱!其实,这并非高不可攀,难以实现。只要人人都讲文明,知礼仪,那么,这种温馨祥和的气氛,就会时刻萦绕着我们。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许多知礼谦让的故事流传至今。比如:众所周知的“孔融让梨”,说的是孔融七岁时,便懂得礼让;“张良拾鞋”讲的是张良尊敬老人,主动拾鞋,并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上的故事。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谦恭礼让。我们敬爱的周,待客热情周到,是世界公认的最有风度的领导,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傅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没做好,真对不起。”周微笑着宽慰他说:“怎么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躲得快。”事后,周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得到启示: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篇7
宁宁,男,13 岁,体弱多病,智力低下,伴有多动,且无语言。据爸爸介绍,在他三岁时偶有少许语言,后来就逐步丧失了语言能力,之前无入学经历,从小随父母亲,家庭比较困难,主要问题行为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情绪易怒、有轻微攻击行为、我行我素。
【案例分析】
通过与宁宁互动,我发现他注意力极为分散,可以不停的在教室走动,特别喜欢去抱住其他同学,尤其爱管闲事,跟班级里面的唐宝宝是宿敌,几乎天天打架。他脾气固执,也不听别人的劝解不喜欢吃零食,但喜欢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而且由于体弱比较懒散,总喜欢靠在别人身上,去拥抱别人。
在学习上,他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但不理解上课内容,不会用笔、尺子等学习用具,随意性比较强。课上,也无法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 经常会走神、走动,甚至骚扰其他同学上课。
在生活中,他基本能自理,比如简单的梳洗、整理衣物,课间自己上厕所等,但不会专注于一件事情,常常丢三落四。母亲非常溺爱孩子,特别不能看见孩子流眼泪,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父亲期望他各方面能做到和正常孩子一样,严格对待孩子一切事情。
【案例追踪】
通过对孩子这几年在学校的表现和对孩子家庭的情况的了解,我认为孩子认知水平较低,问题主要存在于语言表达、注意力分散和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
孩子没有语言表达是因为大人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整日苦于生活无暇顾及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多动症状导致孩子从来没有参与过集体生活,更是与社会实践脱轨,完全沉静在不受控制中,没有特定生活场景与语感情境刺激孩子语言系统。
注意力分散是由于孩子天生表现为易激惹、冲动、破坏物品、踢打袭击他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找不出明显原因,行为发生突然,常带有破坏性。由于孩子的特殊原因,造成孩子和同龄孩子接触少,因此,当孩子来到学校生活时,经常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如随意撕坏老师和同学们的课本,右手使劲拍打教师的课桌椅,用力推脑瘫的孩子下楼梯,管制其他自闭学生的日常行动……而且当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时,他会用拥抱和求表扬来解决问题,认为这样做,凡事都可以解决。
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注意力极度分散,认知能力水平明显不足,身体协调性偏差,还明显属于多动症严重的中度智障孩童的案例。
【案例问题解决】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孩子应该“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运用戏剧的元素设计各种体验渗透到教育中。根据宁宁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教育戏剧为突破口,通过想象与扮演的方式有意识地强化宁宁听、说、读、看、唱、演、奏、玩的能力,让身边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一个小小"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小小"演员"。通过角色扮演、虚拟情境等戏剧方式,让孩子们在其中学会自信,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学会控制,独立思考,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人生每一个挑战。
(一)家校共建,利用戏剧性游戏来加强注意力。
1 、家庭教育为先导,制定详细的作息计划。宁宁睡眠不是很好,所以他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痛苦,很多时候也很无奈。当我发现宁宁喜欢一些游戏活动后,我就专门设计了一个听“声”入睡的游戏,我的游戏剧本是《天黑了,宝贝要睡觉了》,我会告知家长在玩游戏时要遵守规则,首先,制定角色分配,引导孩子成为睡眠宝宝,逐步带入他到游戏情境中;其次,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听到海浪声或者睡觉的提醒,就要马上躺下闭上眼睛,播放固定的音乐进行现场情景模拟表演;最后一定要关闭周围灯光,尽量不说话,也可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助于他放松身体,播放舒缓的助于入眠的音乐,陪伴孩子一起进入睡眠模式,每次我都会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跟家长分享,让家长在家继续陪伴孩子学习。
2 、学校教育为辅助,利用音乐游戏来加强注意力。宁宁好动,所以在课堂中我会根据教育戏剧的课程内容,设计很多感觉游戏,如在《小老鼠打电话》这节课中,一开始,我会告诉他宁宁一个人在家好孤单,很想有小朋友的陪伴,可是宁宁想打电话邀请好朋友来家里,这时,我就会带着宁宁去感受,我们会学着小老鼠的动作轻走过准备好的平衡木去拿手机,然后拨打简单的号码,1 个数字—3 个亲情短号逐步递增;我们也会踩着滑板车去教室的另一端拿起座机打电话;我们还拿着自制的电话传声筒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玩电话游戏;我们还可以聆听打电话的歌曲,当有拨打号码的音乐歌词出现时赶紧拿起手机进行现场连线;我们还可以去模拟火灾现场拨打119 、模拟受伤场景拨打120 、模拟坏人现场拨打110 ·····,我也会利用不同的手机铃声刺激宁宁主动接听电话,让宁宁理解电话可以邀请别人,同时被邀请,后来导致一段时间内,他一看到我就把手放在耳朵旁边扮演跟我打电话。
3 、社会教育为实践,利用认知行为来加强注意力。宁宁认知水平还不错,在学校新功能室投入使用前,我就提前做好了进入新环境的布置工作,我把唱游与律动室的所有乐器都整理归类放到小房间,一切干扰物都做好了清空;我还专门购买了一个瑜伽钵,只要我敲响钵的声音,宁宁就会面对面对着我;宁宁也很爱别人去表扬他,每当我们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也会举着他的大拇指对着我和其他同学,笑得可开心了。有一次,我在上音乐课《洗手擦脸》的时候,准备了水盆、毛巾、清水,我请宁宁与我一起进行物品的辨认,一开始,他很混乱,对我的指令很排斥,喜欢自己玩水。我留时间给他玩,另一边,我播放一个规范的洗手擦脸视频,还用课件把步骤一一分解开来。我自己也进行动作的练习与巩固。过了一会儿,我叫他帮我,我说:“宁宁,老师手脏了,可以帮我洗洗吗?”,他特别热情的跑过来,抓着我的手用他手中的毛巾一顿乱擦,我的衣服全是水,他虽然不知道怎么擦手,但他知道用湿毛巾帮我擦,后来,听他爸爸说,在家也帮忙感谢小家务,虽然很多时候帮倒忙,但是他经过不断练习逐渐认识更多的生活中的物品,还记得来回路上的见闻。
(二)改善教学环境,利用感官体验刺激来激发语言能力。
余秋雨老先生说“戏剧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和手段。孩子们在真实的语言交流场景中以戏剧角色的身份去听和说,这尤其符合儿童学习发展的需要”。“戏剧教育”以其直观形象,深受儿童所喜爱,戏剧语言形象化、直观化的特性有利于儿童对语言的理解,有利于对语言的记忆,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宁宁从小语言就缺失,在学校的前三年没有说过一句话,有医院还判定他为自闭症,有一天,我在排练节目《小星星》时,这节课是一年级的内容,但是我做了很好的课件就用到兴趣课上了,我准备了发光的水鼓,关闭了灯光,找到了闪闪的星星,还用手电筒的光去追闪烁的小彩灯,同学们都很积极配合,当时,我嘴里冒出一句“星星在哪里呢?”,宁宁马上回答:“星星在这里”,还用手指着头顶上的白墙,眼睛看着闪闪的灯光。当时的我真的高兴地飞起来。从来没说话的孩子突然冒出五个字的发音,即使含糊不清,但是他能够说出来就是进步,所以针对宁宁的特殊性,我把小组课、团体课、集体课融入到宁宁训练计划中,特别是艺术社团声乐课作为重点课程,同时邀请他爸爸参与其中,反复训练,排练节目,宁宁也很享受上课的过程。
1 、“一对一”帮扶,共同学习。
这个“一对一”帮扶指的是固定生活搭档,由于宁宁很喜欢控制别人,特别是那种无语言不反抗任他摆弄的同学,每天都是抱着他,摸着他,牵着他,有时候还一起躺着,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它,教他用正确行为对待同学,首先,要向老师同学问好,所以我第一次上课就教他“你好歌”和“点名歌”,刚开始他没有语言,我点名时就让他用手替代,后来我点他的小伙伴名字时,他也会举起自己的小手,这时我就拉起同学的手举起来,在他面前演示几遍,后来,他也拉起程度差的同学手举起来;整整三年时间,我用了很多种语言训练方法来引导他。他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来了。从“到、我、好、在、你、师····”他终于能发单个字音了。虽然现在有时候他还是会去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关心别人,但是已经进步特别大了,他会帮所有的同学们拿书包、会拿水杯给大家喝水、会分享美食给老师、还会跟大家一起玩游戏,我把他的小搭档换了2 个,他就算帮助了第2 个还是会重新帮助第1 个同学,他的小搭档也跟着他的步伐前行者。
2 、“一比一”对立,共同竞争。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宁宁来到学校后就碰到了个他自认为很讨厌的对头。有个唐宝宝也是很热心的,经常帮助老师和同学,这个唐宝能力很强,尤其是打扫卫生方面。但是宁宁对打扫卫生简直是一窍不通,每次只要唐宝干什么,宁宁就想去做什么,两人经常打架,很多老师都投诉,家长也是众说纷纭。知道这件事后,我注意观察了他两周。我发现宁宁不喜欢唐宝宝管别人、有时候其他同学不遵守规则,唐宝会主动去帮助同学,但是宁宁觉得这个是他的事情,他想去帮助他们,他觉得唐宝抢了他的工作。而且每次唐宝帮助他人老师都会进行口头或者强化物的奖励,宁宁就更是看不惯唐宝了。后来导致情况严重到只要唐宝来学校节节课都会打架和争吵。宁宁还用殴打同学、摔坏桌椅、用力敲门等动作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我苦思了很久,发现了一个他们两共有的一个特征,就是都没有语言,唐宝也是认知好无语言,所以我就把他们归为语言小分队的小对手。每当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歌曲时,我都会首先邀请他们两个来进行曲名的学习。从刚开始单音字到现在三个字基本不成问题,唐宝也从单音字逐渐变成三个四个字词语,但唐宝说话有停顿,而宁宁就会连贯说出来,现在宁宁还经常跟我说,“师,我好热啊”、“师,我好冷啊”“师,我好饿啊”等等句子,现在他们两个偶尔会因为分工问题有些争执,但是他们学会了一起去承担,不会用打架去处理,也不会用损坏公物去对待。
3 、“队与队”合作,共同进步。
宁宁特别喜欢集体课,在声乐兴趣课中,每次课前的发声练习是他的最爱,站姿、口舌操学习都很认真,我们排练时间是1 个小时,涉及低年级至高中各班同学,宁宁很疼爱低年级的小朋友,会常说他们“好可爱哦”,还认识兴趣班的所有同学,有舞蹈队、朗诵队、器乐队,宁宁是合唱队的队员,现在的他只要有节目排练课都会准时参加,很多时候他就算没参加演出,但他都会给我们各小分队的同学们呐喊助威,他们小分队成员会主动交流 。我们启智部的小分队收获了很多荣誉。排练了音乐剧《我们都一样》获省启智奖;器乐队《月光下的凤尾竹》获省比赛银奖;还有感恩类节目《羊羔跪乳》、《有你才有温暖的家》等,自强自立类节目《堂堂正正一辈子》、《中国人》等;经典诵读类节目《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艺节目《醒狮》、《湛江味》等,爱国类节目《我和我的祖国》、《祖国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爱校类节目《用温情点燃心灵之光》;爱党类节目《学习雷锋好榜样》、《不忘初心》等等,得到了校内外一致好评,我们的孩子们也获得了对外合作交流的机会,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理解与尊重,启智部艺术团的节目质量更是得到了高度的赞赏,宁宁做为艺术团的一份子将继续与大家携手前进。
(三)情感升华,利用戏剧故事健全学生人格教育[1]。
1 、中国传统儿童戏剧,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我国地大物博,几千年文明历史古国,流传了很多文化瑰宝,尤其是文艺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开展工作。如宁宁喜欢抢小朋友的玩具,有一次回家的路上,他直接跑去超市抢东西吃;有时候他还直接去跑到别人家抓别人家小孩打;大家都嫌弃他,骂他。知道这个事情后,我在教学时选取了很多中国礼仪的戏剧故事和他一起欣赏学习。如《孔融让梨》《好孩子有礼貌》《好朋友握握手》《西游记》《龟兔赛跑》等,我还会把视频里的故事带到舞台上去表演,一次,我假装不小心摔跤了,宁宁一下子跑过来拉起我,虽然他不懂得怎么去拉被人,但是他直接就跑过来说“起、起、起”,还有一次,我上课时假装哭了,宁宁马上拿起纸巾过来帮我擦眼睛;有时候,宁宁摔烂我的凳子,我就会用眼睛直直盯着他,他也会说:我错了,我错了。很多时候孩子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或许哪一天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2 、传统儿童短动画视频,每个孩子都喜欢观看动画视频,我也会给宁宁选一些视频来观看。刺激宁宁的感官,但是我发现他之前对很多动画片都不感兴趣,他只喜欢简短的小视频,里面必须有一些戏剧情节对撞的内容,所以,他最喜欢看《熊出没》,一次,公开课上,我上课的主题是《森林小卫士》,当PPT图片展示狂风暴雨页面时,宁宁就说“怕怕,怕怕”,后来看到光头强的图片后就说“坏人,坏人”,我问他喜欢光头强吗?他就傻笑,我继续问他光头强好吗?他就摇头。我会把我的课堂内容与传统文化故事相结合。在《小老鼠上灯台》课堂中,我会把动画视频剪辑成每小段,分步骤来进行解说与学唱,宁宁最喜欢演猫了,每次一到猫叫声出来时,他马上就从门缝里钻出来吓唬小老鼠们,还学猫叫。我也会改编歌词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唱游与律动课中渗透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落叶》这堂课中,我会叫学生数数练习,通过小视频展示落叶的飘落过程,带领孩子玩风吹落叶的游戏。我还会给宁宁展示《校园礼仪歌》,教他懂文明,讲礼貌,尊重校园文化。
【案例实效】
经过三年的跟踪与记录,宁宁现在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还会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他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了很多,以前一节课不停跑搞破坏,现在能认真上完一整节课;有时候还能反复演绎喜欢的角色十几分钟不停;同时,他的生活习惯与言行举止也改善很多,会主动打招呼,还会说谢谢;会牵着脑瘫同学下楼梯;回家主动做家务;帮老师拿教具;会跟唐宝宝玩游戏;会跟着蒙氏线做活动;会跟着音乐唱读歌词,还会玩简单的奥尔夫乐器;还能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等等,看着他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所有关心爱护他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与自傲。
【案例反思】
宁宁的例子启示我们,教育戏剧[2]能让智障孩童在快乐中成长,除了能促进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外,还能训练智障孩童的表现力、创造力,又能让智障孩童自主体验到与别人合作的愉悦感。教育戏剧注重引导智障孩童有效地发挥模仿力,有利于让智障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放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灵性。教育戏剧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地培养智障孩童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智障孩童知、情、意的发展,有利于启迪智障去追寻真、善、美相融合的人生境界,使智障学生在认知道德诸方面的潜在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教育戏剧能全面提升智障孩童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伯苓《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中言:“教育一事非独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见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第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