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4: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争与合作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争与合作作文

篇1

若没有季宗伟在身后的压迫逼近,林丹纵使再强,也无法激发出最好的自己。在奥运会上,跨国友谊也是运动会上的一个看点,游泳运动员宁泽涛与韩国选手的纯情友谊,每每出场都引起观众们一顿尖叫。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更是在中国获得了一片妈妈粉,赛后的哭包脸亦是引得网友们连连心疼又好笑,这使的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让这运动会变得更加有趣。他们系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是私下的朋友,为这运动会一起合作带来了许多欢乐与感慨。

当今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至今仍未被超越,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壮大国家,也在不断的努力着,奋斗着,我们的观念是从买变成了造。成就了今天许多中国造品牌。我们从跟随者到并跑者,再到如今某些领域上的领跑者。这一切都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提升自身本事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别人,接受别人。

合作是共同进步的体现,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大到国与国的交流,都需要合作学习上一道费脑的数学题,一个人想破脑袋也搞不懂,多人讨论会让答案更加好的浮现出来。面对地球上的是生态问题,每个人都应负担起这个责任。这也不仅仅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简单标语,而是呼吁各国对于地球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共同面对,共同解决,以保护地球,保护家园。

而竞争则是在合作中最能体现自己的办法,看是一个整体,其实也是一个个体。共同讨论数学题,也可以让自己从中获利。学习更多的方法,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也能促进本国的发展。

篇2

树有长短,人分高低,水有清浊,面分丑俊.忙碌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也许还有不少数人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对冤家,根本无法相结合从而达到良好效果.我觉得此观点是错误的,应该说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互动关系.竞争能使人激发动力,增强活力;而合作呢?则能使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马克思说过,协作能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还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只要既竞争有合作,我们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

随着全球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于是,我国的各行各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参与全球合作.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令人瞩目的地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同学们,不仅国于国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

就拿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我们每个同学在学习上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勇敢要有自信.如果我们连拿出一份与他人竞争的勇气都不能,那么我们就是学习上的懦夫.有或者,你根本就不想与他人分享和探讨你所掌握的知识,纵使你取得了好成绩,但我相信你的好成绩是暂时的,因为缺乏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人,不合群,把自己孤立起来的人是不会永远取得成功的.所以我们得把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灌注我们的脑里,把他们运用到学习中来,让我们在学习中竞争在学习中合作,我们才能在我们的学习领域里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企业文化;融合路径

旧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跟不上当下时代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对旧式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进行有效的更新,以促进企业人员的思想统一。枯燥的讲解很难取得效果,而且会使员工形成抵触心理,不仅对管理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造成企业的凝聚力受损。因此,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通过企业文化载体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发展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终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大解放提升发展境界。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要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企业不断创新超越,以理念突破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大的突破。只有观念大转变创新发展方式。观念转变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宽度和广度。对于当下社会来说,思想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市场中的企业来说,也需要对其员工进行相关思想上教育[1]。旧式的思想教育在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内容上都与目前社会不符,这就要求企业对其进行改革,从而在思想教育中很好的建立员工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使得企业员工与企业拥有相同的发展目标,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现今,随着新媒体发展,企业对员工思想教育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如继续采取过去会议的模式,这往往不能达到教育员工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员工的负面情绪。企业管理者需要借助新媒体载体,通过建立微信、微博公众号定期给员工推送相关内容。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整体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和提高,以进一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隐性生产力。首先,企业文化是依托在企业员工中的,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它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氛围,并且有助于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另外,企业文化能够为外界展示良好的形象,从而形成较强的竞争力[2]。经济体制的改革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众多的企业开始改进自身的管理方式,将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的目的。

3融合路径

(1)加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间即有差异又有联系,企业管理者在做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同时,也会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从而研究出更好的管理方式以促进企业发展。在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注重管理的方法,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从而促进企业的飞速发展[3]。企业文化是根植在企业员工内心深处的一种理念,它促使员工能够积极的为着企业的发展而奋斗。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将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两者在融合时需要共同推进,从而实现对企业较为完善的管理。当下我国企业在不断的改革之中,在借鉴国外优秀管理经验的同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使得借鉴的经验能够适应本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所以企业在依靠自身文化进行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当下国家发展的动向。(2)拓宽思想领域。当下对企业的改革愈来愈加深入,所以在思想上要进行有效的拓宽。当下的各个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当下的企业文化要结合思想政治改进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这种改进的管理方式能够适应企业的人员与企业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人的思想进行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一种和谐且积极向上的氛围。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榜样法以及实践法有效的融入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使得企业的文化更适应于当下时代的发展。约束并不等于控制,只是让员工明白自身权限的范围,从而能够更好地工作,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部分员工在教导过程中会形成抵触心理,管理者要避免这种心理,采取合适的方式关心员工,践行企业文化。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企业文化与思政工作的融合途径,并简单论述了该模式的重要意义。管理者在借鉴好的经验的同时需要取其精华并且弃其糟粕,将适合于本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一定的改变与调整然后用于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从而实现企业底蕴的强化,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9(2):180.

[2]熊建刚.浅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J].人才资源开发,2016(14):151-152.

篇4

网络的出现,使语文作文教学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通过网络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了解社会动态,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作文素材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丰富、更充实、更有现实针对性。同时网络资源信息泛滥,学生不能合理利用网络信息会深受其害,合理整合和运用不仅让作文受益无穷,而且可以实现学习行为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作文教学;网络环境;资源整合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正悄然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也就成为当前我国进行教育研究的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因其枯燥、低效、程式化而困扰教师与学生,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教学信息更形象化、趣味化、多样化,使作文教学出现了新的“亮点”。在此我就“网络环境下作文资源的整合与运用”这一课题谈几点设想。

1 建立作文教学专题网站

网络作文教学实施的前提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建设与管理。教师可事先把各种教学内容制作成网页,组成网站,存放到Web服务器上。利用浏览器,学生可随时在专题学习网站和因特网上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进行网上交流。这是进行网络教学的前提。

2 网络作文教学实施过程

2.1 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的兴趣始于心灵的感染和视听的冲击,作文课上,教师若能先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然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结合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如展示震撼心灵的声响和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感悟形象,得到心灵的触动,他们表达的欲望自然就更加强烈。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借助音乐、电影片段、实物展示等,这些手段均能激发学生热情。

2.2 搜索素材,整合资源。

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活了,再针对话题分组或独立作相关信息的搜集,学生在网上搜索键入作文,屏幕上出现与文题有关的材料,内容涉及文化、科学、政治、经济、历史、人生、道德、情感、心理……如此广博而鲜活的信息资源展示在眼前,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如拂面春风,学生汲取知识,甘之如饴。

在搜索中,有时找到的内容量极大,而阅读时间有限,有时所需的资料又会很少。这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能力,结合各自的特点,通过电子邮件、QQ,或到指定的论坛(如校园网论坛)进行讨论。通过这些交流,学生们互通有无,共同解决碰到的问题。交流素材的目的就是改变“人人心中有,我却眼前无”的遗憾与训练学生视眼更为广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愿意写,自由写,舒心写了。

教学在这一环节需启发学生互相交流启发,同中求异,异中求高,高中求奇,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其尽情展示各自个性,坚持自己独到见解,提倡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杜绝“人云亦云”。指导学生选材的注意点:(1)注重思想内容丰富、突出,最能打动人、说服人的素材;(2)选择能够说明、突出、烘托、暗示主题的素材;(3)运用典型的、真实的、准确的素材。

2.3 自主构思,独立成文。 学生整合素材资源后,就开始构思,根据自己的构思、所找的素材,思考成熟后,直接在电脑上写作,并发送到教师规定的指定论坛的指定位置,并邀请其他同学评价、批改。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通过网站提供的留言板、班级QQ群、博客网站进行交流,教师或其他同学可即时指导帮助,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控制软件中的“个别辅导”功能进行个别指导。

篇5

摘 要 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加强和重点的转变,企业的竞争不再限于产品、服务方面的竞争,也表现在品牌、企业文化方面的竞争。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作用。本文对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和途径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文化软实力 核心竞争力 作用机理 一、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企业文化软实力由物质力、精神力、行为力、制度力组成,在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精神力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软实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精神力对物质力、行为力、制度力均有一定影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作用力。

(一)精神力的提升作用

企业的精神文化包含企业道德、价值观、精神以及员工的职业道德。其中,企业的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对企业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其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灵魂,对企业的全部活动产生影响。因此精神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是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二)物质力的提升作用

物质力体现了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产品、技术、品牌、企业形象多种因素。现代消费者对服务和品牌的重视程度加深,企业产品竞争从质量、价值转变为品牌和服务竞争,这种竞争属于技术和文化竞争。竞争重点转变使企业增加了对技术和文化的投入,由此带来的差异优势替代价格优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能够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企业不仅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客户提供富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以文化为枢纽确保和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三)行为力的提升作用

从行为方面来看,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员工行为方式即员工受到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实现多种生产技能协调和技术有机结合效果的组织运行。行为力是企业员工组织纪律、执行能力、团队精神的表现,如果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就会形成为企业服务的价值理念,积极参与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行为力作为催化剂能够为核心竞争力带来提升,但需要建立在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上,并在企业范围内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渗透。

(四)制度力的提升作用

制度力是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企业民主、决策方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其他行为规范。企业的制度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根据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制定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和发展战略。制度力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可靠的保障作用。企业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发展制度力,建立完善的制度,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

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能力,首先要对加深对企业文化含义和作用的认知,只有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够理解企业文化对其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加大对政策、资金、管理的投入,增强文化建设力度。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对其所包含的不同层面进行明确的界定,分析各自功能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实现对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二)建立健全企业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而是企业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较强的过程。企业要形成并发展独特的文化,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将文化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要环节,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引入文化建设,加大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投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顺利。

(三)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

企业文化在长期过程中形成,具有稳定性,但企业需要与时展保持同步,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发展。企业要以文化软实力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顺利时展潮流,借鉴和参考其他企业的优秀文化,与时俱进,使企业文化具备时代特性,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竞争。企业应该在文化建设过程树立创新意识,提高企业文化内容和内涵的丰富程度,将自身实际情况与外部市场环境有机结合,保证文化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软实力为企业高效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可靠依据,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发展需求的文化,能够顺应市场竞争趋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企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加强制度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社领域 信息化 业务系统整合

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全系统的方方面面。为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业务和系统整合,改变传统的审批模式,构建全方位、一站式、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全天候、电子化、自动式便捷服务,使群众不进入人社部门的门,能办人社部门的事。本文对承德市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成效、业务系统整合基础、难点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1 建设成效

承德市金保工程建设工作于2003年正式启动,全省统一立项。按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金保工程总体部署,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人社系统信息化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搭建了我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广域主干网相衔接,建立了全市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系统网络,建立了规范的业务管理系统、严密的基金监督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全过程的管理。在规划方案制定、管理体制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数据中心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2009年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单位”。

2 业务系统整合基础

在大数据背景下,承德市对业务系统的不断整合、数据分析整理、提高统筹层次,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2.1 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方面

承德市已经建设的信息系统管理着市本级2330个单位和260余万参保人员信息,数十亿计的各项基金,且每天都随着业务办理而频繁更新;网络纵向延伸到乡镇,涵盖了8县4区、205个乡镇,基本建立起了有效联通的省市县乡四级专网,横向联接市本级局属各单位和劳动保障事务站、728个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这些信息化建设成果直接推动了人社工作向精细化、一体化、集约化转变,对决策提供了更加及时、科学的支持,推动人社管理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2 数据中心建设方面

按照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将统一贯穿始终。针对业务单位驻地分散,信息网络自成体系的实际,确定了“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和“整合资源,建立集中式资源数据库”的工作目标。从统一硬件设备入手,搭建业务软件应用平台,先后将医疗保险数据、劳动就业数据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数据进行了迁移,并利用新建系统支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业务应用。

2.3 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采取以点带面抓突破的策略,整体推进全市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应用系统、新农保信息系统、机关事业工伤保险应用系统、劳动99软件升级系统、劳动监察两网化系统、、就业失业系统、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系统、新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衔接系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系统、全市各县区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系统、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上线运行工作。

2.4 信息安全管理方面

在网络安全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上网计算机实施实时监控,确保网络安全;在数据安全管理上,制定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规定,确定了“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防范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完成了业务专网改造工作,与数据中心相联的单位,实现了业务网与因特网和交换网的完全物理隔离,有效的防范黑客攻击,并对联网计算机实行24小时监控。制定《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创新数据备份管理模式,采用在线存储与脱机介质对数据进行备份,2010年在兴隆县建设了异地容灾备份系统。

3 难点及对策建议

(1)大数据背景下,就业失业、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动关系系统,需要深化省级统筹,市级数据需要向省集中,服务需要向下延伸。建议:按照省厅总体规划,承德市从信息系统、数据等方面,做好与省衔接的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做强省级数据中心,优化市级数据中心的目标,推进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向省级集中,构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库。

(2)在全市集中、统一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差距,区县相关数据尚未集中,数据安全尚需加强;市县间信息化建设不均衡,在市本级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县区信息化工作明显滞后,未能形成有效的资源和数据的整合。建议:加快推进县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系统软件、硬件、网络、安全方面给予规范化建设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数据向上集中和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工作。

(3)网络系统横向与政府、公安、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连接还需要扩展。建议:为方便参保群众办理人社领域业务,共享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需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接口对接和网络联接。

(4)应用系统数据没有共享资源,存在信息冗余。建议:按照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建设理念,以社会保障卡为纽带,对市本级和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整理和整合,建立全市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资源数据库,保证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和完整性,减少信息冗余。

(5)大数据背景下人社领域业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人社业务领域涉及参保人的“记录一生、管理一生、保障一生”重要信息,安全性要求很高,要积极研究适应大数据加密的方式,实现安全管理、安全访问以及安全通信。

4 结语

人社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业务系统整合,能够形成适应统筹城乡人社事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跨业务、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和服务一体化,从而更好的为社保、医保、人才等在内的诸多重要政务民生业务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常勇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

篇7

关键词:快乐合作;写作教学;实施措施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语言词汇积累量不多,对外界世界观察少等原因,写好语文作文是很不容易的。怎么样才能让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变得更容易呢?笔者最近采用了小组合作写作方式使学生合作并快乐着,快乐源于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提高。

1.构建快乐小组合作写作模式

(1)分成语文写作小组。分组前, 要对班情十分了解,要把分组依据想全面。比如,笔者按照成绩大致相同、性别、性格、地区、家庭情况、同学关系等因素来考虑每组成员的分配。这些依据中,学习成绩是最主要的了,那么按照哪次成绩来分呢?笔者把第一学期主要的几门考试科目进行重新排名,再结合其他因素,最终确立8个小组,并且8个小组的平均分最多相差不到1分,这就为每个组划定了同一条起跑线,当然,小组确定好之后,还要征询学生的意见,征询他们这样的分组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正,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参与性。

(2)建立竞争激励的机制。在各个小组之间建立起相互竞争的机制,让每位同学都能寻找自己的竞争目标,形成团结合作、力争第一、挑战自我的竞争信念。

(3)对各个小组的成绩做出对比分析。每次测验后给予前三名的小组“一等”“二等”“三等”奖励,对进步明显的小组给予进步奖,促进落后的小组前进,这样各小组的同学之间合作竞争学习的氛围就自然形成了。

(4) 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要求各组组长除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外还应当帮助组员学习。辅导别人学习的同时,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获得更大收益。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予进步同学物质奖励。

2.在语文作文教学实施措施

(1)合作改写作文。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最好是采取小组合作改写的措施来改写一些优秀文段中的人物或者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这些文段中相关的词汇以及短句,再根据要求对这些词汇和短句进行改词造句,同时在小组中进行传阅,并加以相关词语短句的辅导。

(2)合作仿写作文。通过前面的合作学习、讨论及其改写之后,学生获得了相关作文的基础信息以及相应的语文作文表达词汇和句型,这时候再安排学生围绕着作文题目进行仿写。在仿写的时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共同确定仿写的重点、难点以及通过合作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章的闪光点,如词语、短语、句型以及写作框架等,逐步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意识。

(3)合作续写作文。让小组中的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对一些优秀文章中的结局或者人物的命运进行相应的续写。各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在讨论中学生主动思索、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共同探究,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4)自评与互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能够使教师了解通过考试无法获得的一些学生信息,比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情感状况等;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够与他人相互检查、相互要求、相互帮助,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5)教师归纳总结,要能保证学生互评的水平高度。由于学生水平有限,某些知识的分析讲解过程会有错误疏漏,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进行评析归纳,指正错误,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是一种范文供学生模仿,学生可以对现有文章进行第二次修改。

(6)自我创作阶段,学生间的写作与修改。通过之前的仿写、改写和自评、互评,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词、句和语法的相关运用,也有了一定的创作的能力。包括准备内容,自我写作,同学互评,二次写作,教师检查,教师与学生交流探讨,最后成稿。

(7)自我写作提升阶段。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语文写作学习的乐趣,促进了语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学生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既帮助同学,又提高自我写作能力。

3.结论

实践证明,在写作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刚开始的害怕写作到现在乐于写作,整体班级的语文写作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语文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合作作文方式可以使学生合作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戴元枝.小组合作写作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25―28.

篇8

关键词:合作文化 合作育人 多方共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6-01

1 校企合作文化的内涵

校企合作文化是在校企合作育人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企业员工和学校师生为主体,在共同合作的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互相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校企合作文化既是校企双方达成的思想共识,也是合作育人的一种方式,有以下特点:

(1)先进性。校企合作文化吸收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精华,凝聚了校园精神和企业精神的精髓。它倡导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有利于学生将来创新工作、岗位成才,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开放性。校企合作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开放办学中,融合了校园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而形成的,它以开放包容的方式,既凝炼了大学文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凝聚了企业文化先进的文化理念,在开放兼容中不断丰富发展。

(3)实践性。校企合作文化是在校企合作育人实践中,校企之间的文化互相交融、彼此作用逐渐形成的新取向,并且又会进一步指导校企合作,指导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升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4)职业性。校企合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实际内容都紧密结合了企业文化的职业特点―― 强调协作、讲究效率、追求卓越等,它是一种凝炼了校园精神的职业文化,倡导崇高的职业精神,能有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2 校企合作文化有利于多方共赢

高职教育是一种专才教育,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服从于该目标。校企合作文化的培育,是一个合作育人过程,也是一个共赢过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首先,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校企文化合作与交流,学生就能学会由学生向员工的转化,增强就业能力,适应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实现零距离就业。其次,在校企文化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对企业的了解加深了,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技术和文化服务,从而提升自身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再次,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有机地吸纳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自身文化发展的营养元素,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从而推动内涵发展。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对其进行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校企合作育人中,学校使学生学习时所处的场景与参加工作后企业的场景相一致,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还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育出新型的校企合作文化。这种合作文化让学生在校时就认同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并用其职业性、先进性来引导和规范思想与行为,树立合作发展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练就过硬的职业本领和就业能力,进而顺利实现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2.3 有利于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本身就需要培育一定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既包括合作过程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协议机制等,也包括思想观念、职业精神与行为习惯等。在校企合作中,培育这种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合作文化,有利于校企双方达成文化共识和文化默契。在这种文化共识和默契的基础上,学校学到了企业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企业也得到了学校的文化熏陶和智力支持,二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校企的合作共赢。

3 在校企文化合作中加强合作育人

校企合作文化的育人过程,是高职校园文化积极吸纳现代企业优秀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等,并把这些融入到学校的校园精神中,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 在教学与管理中融入校企合作育人

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要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当中,既培养学生精湛的职业技能,又使学生拥有“职业人” 的特质。一是实行仿真教学,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让学生按照企业的规范化程序进行操作,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按照企业的既定程序进行考核和检验,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二是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实行定岗位、定师傅的办法,学生直接融入企业及企业文化,切身感受到职业能力、专业素养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竞争意识及合作意识。三是制定并执行类似企业的职业化管理制度。将企业职业环境中的规章制度、法律规范、劳动纪律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当中,要求学生适应职业生活,提高自律能力,保证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的良好秩序,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和发展。

3.2 在校企联谊活动中推进校企合作育人

校企双方可以依托一系列的校企文化活动,建立起校企合作文化培育的长效机制,使校企合作育人常态化。采取文化联谊方式,把学校的文化活动办到企业去,把企业的文化活动请到学校来,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双方可以利用重大庆祝活动,举行校企联欢活动;可以联合举办企业文化宣传周、企业精英报告会,大力宣传展示企业优秀文化;可以成立由学校名师和企业专家联合指导的职业服务社团,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学校可以利用科技文化艺术节、技能竞赛、学生作品会展等活动,邀请企业进行同台竞技或技术指导;可以实行教学开放周,欢迎企业专家来校指导;邀请合作企业的优秀毕业生返校进行经验交谈,给学生作职业指导并分享他们在企业的成长经验等。企业可以为师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技术指导,鼓励企业员工和学生师徒结对、师徒共同制作作品等。

3.3 在学校为企业服务中促进校企合作育人

学校应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尤其是组建订单班,适时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协助企业进行职工培训,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积极为企业开展职业资格鉴定,为企业发展培养合格技能人才。

大力开展科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学校根据合作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项目研发,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

持续开展为企业送文化活动,为企业文化注入大学人文气息。学校利用企业的重大庆典活动、营销活动等机会,把优秀文艺作品送到企业。这既可以为企业员工送上文化大餐,又可以给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智延生.校企合作的文化支撑及文化缺失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篇9

另外学生对老师辛辛苦苦批好的作文关注的程度非常低。结果师生兴趣度下降,写作教学也就流于形式,走程序,自然教学效果差。事实上,河北省英语作文连续几年的得分率都低于50%。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英语作文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理论,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和实践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评价上,它强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皮亚杰(Piaget)认为: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人成长的速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主要的是生生交往”(章兼中1993)。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使得同一班级的学生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

二、小组合作作文教学的方式和步骤

小组合作作文教学可以遵循“组内讨论——组际交流——独立创作——同伴批阅——及时改进——教师点评——再提升等七个程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组内讨论。由小组长组织组员,组织同学熟悉要求,并就指定的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小组内需安排一名同学记录相应的信息。

2.组际交流。选择典型的2-3组全班交流各自讨论的结果。教师可通过简单的评价,表明作文的导向。

3.独立创作。小组成员每人根据话题,结合讨论的信息进行实际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寻求帮助。

4.同伴批阅。在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做必要的补充、删减,用红笔画出精彩的句、段;标出错词、句。并尽可能的对错词、句进行修改。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句子,批阅者一定要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这也是批阅者重要的收获之一。每组汇总的精彩句、段,由课代表课后集中整理张贴;典型的错句上交老师,便于及时集中讲解。在这个环节,批阅者可以替代老师查出基本的错误。

5.及时改进。个体学生要及时结合同伴的批阅再审视自己的文章,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修改提高;仍然改不来的,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如果个体学生不能及时修改存在的问题,则小组的批改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6.教师点评。基于学生批改的基础上,教师点评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有重点地面批。

7.再提升。在老师面批后,需要让学生对照要求,再次进行修改,如果改动较大,则需要重新书写。实践表明,同伴批阅能帮助老师查出基本的错误,锻炼了写、评双方,也解放了老师的时间。而教师的点评(面批)和学生的再次修改则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做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功能的延伸。

三、开展小组合作应注意的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造成无效或低效合作。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需注意避免以下现象:

1.设置无合作价值的写作任务只需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知识技能,不需要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新方式,因此设置的合作任务要有价值,能引起学生探究的热忱。

2.“放牧式”合作。教师布置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但“放牧式”合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篇10

惟其如此,笔者确信,仔细考察、透视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活动及其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其实,在它的“现象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只有远程教育合作文化自身,只有逐渐从“它在”走向“自在”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本体,正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活动,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提供了一个不断展现和“揭示它自己”的绝佳机会,并使它逐步由“现象的存在”,转化为“未被揭示的存在”、“未被显露为现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存在”。基于上述判断,笔者认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存在假设,绝不是一个“自欺的说谎”;远程教育合作理论的学科构建,绝不是一个“自欺的行为”;人们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执着坚守,绝非是一个带着美丽光环色彩的“自欺的相信”。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应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前沿学科理论。

如果说,世纪之交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即“自为的存在”发展阶段的话,毫无疑问,肇始于新世纪的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文化课题研究,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则意味着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已面临一次深刻的转型,并进入“自觉的存在”发展阶段,亦即“自省的存在”、“自悟的存在”的发展阶段,它使得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体系建构摆脱了盲目的规范,而进入一个明确的体系建构进程。正如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自觉”让“生活”在广播电视大学这个特定“社会”系统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而不带有任何的偏见[1]7。由此可见,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觉的存在”发展阶段,就是要让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具有“自知之明”,让他们增强合作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7。惟因如此,我们认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诞生是电大人“文化自觉”的结果,意味着生活在远程教育社会组织系统中的电大人,开始从自身的存在出发,审视并反思自身与环境、存在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并且从过去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中走出来,认识到多元主体并存的客观现实性和存在合理性,意识到文化合作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全国远程教育界,电大人率先进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研究,并对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思想萌芽、形成过程、存在价值和作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以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知之明”。值得注意的是,电大人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建构的“自知之明”,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

为了远程教育事业,只有进行远程教育合作,澄清远程教育合作中的文化迷雾,建构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电大人才能全面实施“远程教育文化工程”,创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远程教育文化范式。当前,认为必须开展远程教育合作,建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体公益维权论

长期的远程教育合作,使得电大人尝到了远程教育合作的甜头,意识到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合作办学、合作教学的优越性,也使得电大学生领悟到了合作学习的种种妙趣。与此同时,人们也强烈感受到了独立办学、独立教学、独立学习的种种局限性,并深受无序办学竞争、恶性办学竞争之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化竞争为合作,变彼此孤立为相互支援,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这是我国远程教育走向良性发展可持续之路的必然诉求。只有各个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机构和单位携起手来,才能共创远程教育的辉煌,变“一损皆损”为“一荣俱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帮我,我帮人人”、“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人人学我,我学人人”的良好文化氛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建构的集体公益维权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种观点认为,集体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合作文化能够将开放大学、教师和学习者转化为战略伙伴,成为“公益劳动者”而共同奋斗,实现共谋发展、共同发展、共赢发展的美好愿景。所以,这种观点也成为人们加强远程教育合作,建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深入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一个动力。就像季亚琴科所说的那样,较之普通教育,远程教育更应看重集体劳动的公益性质,看重它的杰出贡献。在集体教学中,某个人懂得的东西,其他所有人也应该懂得,集体知道的一切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财富,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以期实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远程教育合作的唯一目标,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建构的终极目的,是远程开放教学情境里,大学、教师、学习者自我寻求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权利之所在。集体公益维权,迫使人们不得不制定出合作游戏规则,构建起能够给彼此带来互惠利益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

2.组织方式变革论

也有人认为,集体公益维权论并不是远程教育合作及其文化理论繁荣的唯一依据。远程教育自身的社会化系统教学组织方式,要求人们不得不加强合作。由于学习者遍布天涯海角,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传输、配送牵扯到许许多多的行业、部门和个人,没有哪一所独立的大学、机构和单位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变革传统的大学组织方式,改革落后的远程教育办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能够与时代同步的适合各方面需要的远程教育合作机制,创设一个行之有效的远程教育合作体制,是远程开放大学、教师和学习者的共同需求。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人认为,既然远程开放大学是一种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跨时空、全方位、多层次远距离教学的大学,其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多元活动主体共同展开的交往时空结构,那么,它的合作文化形成就不可避免,其大学文化必然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共同性的组织合作文化,远程开放大学的系统变革,其实恰恰正是社会合作教育组织方式的频频变革和转型。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和人类的社会组织方式有着过于密切的文化联系,而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经济单干模式,又根本无法显示出固有的文化优越性,因此,只有采用大工业式的现代企业经常采用的那种连锁经营生产方式,它的集约化、批量化、高效率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正如奥托•彼得斯(OttoPeter)所言,“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知识的变化和转化,不仅我们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我们的‘教育’都将发生变化”,“在数字世界,传统的知识概念、获取知识的标准行为模式以及相应的知识生产者和携带者模式都将失去其重要性”,“对时空结的突破可促进和帮助在跨越边界的知识获取过程中与同伴和小组间的合作”,“在这里,知识生成可能是某种合作过程中的结果,例如在知识构建共同体(knowledgebuildingcommunities)中”[2]175。毫无疑问,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有助于促进这种“知识构建共同体”的诞生,所以,我们说,远程教育的自组织系统,或“个别化”、“个性化”、“个人化”的“媒体教学”和“自主学习”,绝不是简单意义上“单干”的同义语,相反,它只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自治性、变革性的合作教育组织方式的称谓而已。由此可见,远程教育合作文化诞生的组织方式变革论也并非无稽之谈。

3.教育技术推动论

无须怀疑,教育技术的发展是远程教育合作及其文化理论生成发展的助推剂,正如诺贝特•博尔兹(NorbertBolz)所言,仅仅“基于书本文化的教育方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2]176,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教育技术媒体,人类的知识传播方式将不得不处于动态的变革和重构之中,在以课堂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式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向以课程为中心的具有工业文化特质的现代教学组织模式的演进中,虽然人们遭遇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重障碍,失去了传统教育文明的悉心守望和深情呵护,但是所得到的意外之喜却远远超过他们的心理预期。在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络等所创设的多媒体远程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们每天摄取着大量的知识信息营养,尽管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可能会变成网虫、网痴、网迷,甚至失落在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时空误区里,但绝大多数人的收获则或许更加令人振奋、惊羡和称道,他们所取得的骄人学习成就,早已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人们业已注意到,这种由教育技术不断革新而导致的远程教育模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多元化知识符号传播渠道,因为创设出了一种能够四通八达的知识情境,很容易促进学习者自觉利用资源,形成问题反思,遇到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媒体链接,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开放大学教师和学习者求援,以获得问题的完满答案。显然,正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媒体这个“全球方式分布的知识的开放结构”(奥托•彼得斯),促进人们形成了新的知识学习策略,而这种策略是在传统的教学情境中所不可得到的。正如迈克尔•穆尔(MichaelMooer)、格雷格•基尔斯利(GregKearsley)所指出那样,实施远程教育的创新受到了新数字技术出现的推动,技术带来了学校如何组织方面的变化;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其使命;他们服务的学生的类型和数量;他们提供的课程;他们如何雇佣人力资源;他们如何支持学习者、提供教学、评估学习;甚至其课程受到如何高度的评价,而这些问题,也只有在系统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时才可能得到解决。惟其如此,两位学者认为,将来从技术的创新中得益并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幸存下来的课程,将来自那些州和组织,它们能够对呈现信息以及学生将这种信息加工成个人知识时确保学习者和助学者的互动的、最适合远程的方式给予支持,而这种支持,其实,也就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许可以叫做支持文化问题,它是一个可以归结为教育技术推动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合作文化问题[3]。

4.小组协作支援论

在长期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过程中,开放大学的教师们也发现,学习小组的建立以及开展灵活的小组学习活动,可以弥补远程学习者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局限性。不论是课堂上的分组学习讨论,还是课外的兴趣学习小组;不论是网上的远程学习支援,还是电话中的即时学习咨询;不论是同单位的近距离学习支持,还是跨行业的遥距学习交流;不论是朋友圈中的频繁学习互动,还是社区里的经常学习探讨,可以说,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协作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深化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也正由于此,指导学习者建立学习小组,参与学习者的学习小组活动,评估学习者的学习小组活动效果,成为开放大学专业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借助学习小组的相互支援,推动学习者开展合作学习,成为开放大学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正如学者庞维国所说的那样,“合作学习之所以成功,是缘于:第一,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所接受的帮助不仅来自教师,也会来自同伴,而同伴的帮助对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支持。第二,同伴更可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学习方面的社会性支持,如鼓励、表扬,而那些学习‘偷懒’的学生也会更多地受到别人的督促和批评。第三,与仅仅接受教师的讲解相比,合作学习中还有同学的‘互教’和讨论,这样会加深、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4]在远程教育学习活动中,小组学习协作支援,已成为促进远程学习者彼此互助互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学习策略。由于合作学习不仅帮助学习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集体学习心理需求,增强了他们远程学习的自信与自尊,加深了他们在时空分离条件下的情感有机联系,增强了他们的互爱意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因而成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内容。正由于此,许多人认为,小组协作支援论是推动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形成及其理论构建的一大动力,正是它的出现,促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者很快地融入远程教育学习情境中,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学习协作和知识建构,把远程教育文化及其理论塑造成一种能够唤起更多人关注响应的、教学交往民主平等的、能够充分挖掘学习者相互交往学习潜能的建设性文化主体力量。

5.团队意志打造论

不可否认,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增强了远程学习者的凝聚力,使得开放大学这个原本具有社会离散性教育结构大系统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远程教育系统,也使得原本天各一方的远程学习者群体成为一个跨时空的学习型团队,它使得远程学习者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协作责任感和彼此的相互依赖感是确保远程学习走向成功的关键,所有成员都应当自觉奉献,精诚团结,结成一个远程学习同盟,形成一个远程教育合作学习共同体,才能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正由于此,许多学者认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理论的打造,有助于形成开放大学的系统向心力、知识创新力、教学执行力、学习行动力、协作沟通力、团队意志力等关键能力,有利于打造出一个充满激情与信任、忠诚与感恩、创新与卓越的学习型组织。惟其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开放大学不断向所有的人开放和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的今天,无论学习者其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如何,他们都能通过远程教育这个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结新友,他乡遇故交,从相遇到相识,从相信到相知,然后通过彼此间的互帮互学,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显然,在这样一种学习型组织中,携手共进这个教育理念,对于开放大学的师生来讲,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大家为了一个共同教育目标而共同奋斗。“由于共享价值观与愿景,每个成员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一个学校创立这样的一个学习型共同体时,每个人的天赋和职责汇集成集体的力量,推进所有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5]恰恰正是在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远程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合作中,每位师生都会形成一种配合默契、共同承担的意志品质,并通过积极有益的教学对话、学习对话等无言承诺,解决远程开放教育和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我们对于远程教育的教学改革、质量标准、教育效率深信不移,对于开放大学教师群体、学习者群体的团队精神敬佩不已,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建构充满期待。

6.教育效益提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