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1 09:1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化学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一化学教学

篇1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其他一切的前提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指出,即使是最好逻辑的形式整理好的最科学的教材,如果以外加的和现成的形式提供出来,在它呈现到学生面前时,也失去了这种优点。如果学习的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教材是不会引起兴趣,也不能引起兴趣,只是用糖衣把材料包裹起来,让学生“正在高兴的品尝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时候,吞下和消化一口不可口的食物”。

在和高一新生的交流中,不经意间发现不少学生经过初三一年来的化学学习,非但没有对化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而对化学产生畏惧、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在他们一知半解的心中,化学物品是不环保的,甚至是有污染,有腐蚀性的物品。一些学生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都畏手畏脚,不敢做实验,老担心被腐蚀。

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学生进入高中后还是这样看待化学实验,那对化学科的兴趣根本就无从说起。对此,苏教版高中化学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初、高中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第一负责人王祖浩教授在高中化学课改的培训中专门指出,高中化学第一节课,教师不应当急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化学是一门相当有用的学科,化学对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深远影响,简单说,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化学的各方面好处。

二、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

纵观高一化学必修模块,其学习内容几乎是以前三年高中的全部化学内容,如果教师不认真理会新课标要求,就会出现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人为制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紧张关系。高一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调教学的基础性。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深化的阶段性原则。

高一化学教材是依照物质分类的思想进行编排的,教材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获取一些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胶体”,仅限于让学生知道会判断胶体、溶液、浊液和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从丁达尔效应、过滤等角度认识这三种分散系的不同,对于胶体的其它性质如电泳、布朗运动、聚沉等教材都以科学视野的方式出现,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而且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不能任意拓展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

三、正确处理好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但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把搞探究式教学作为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因而学生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知识的总结归纳,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使得学生学完了一个模块还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虽然课堂上搞探究是轰轰烈烈,可学生一到考试就凄凄惨惨。

因此,教师对探究式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各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帮助学生加强双基学习,重视基础知识的归纳与应用。各种传统教学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出的经典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无所谓谁优谁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传统教学法也不排斥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教学法所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用这种教学法,教师要善于选取那些最有探究价值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探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探究。

四、正确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关系

篇2

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有很多原因。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在初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上了高中感到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而且教师教得也费劲,主要问题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初中课改教材调整了很多内容,内容通俗、简单;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降低了难度、深度和广度,理解、接受和掌握起来更容易了。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很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课时充足,进度较慢,讲授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学生消化和巩固时间较多。

高中教材内容抽象概括,牵涉知识面广,受高考限制,教师一般不敢降低难度,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加大。高中教材知识点增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重点和规律,没时间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和知识盲点,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巩固与强化,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新生还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完成作业困难,积压的盲点越多,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如何解决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特点是高一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高一的化学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不同,应注重以下几点: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一、做好教材衔接

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课改要求,改进课堂教学,与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交流,尽快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及初、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高一化学教师应熟悉初、高中教材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解决和未解决,哪些知识点在高中需要拓宽和加深。通过衔接初、高中教材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做到对高中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二、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深化,知识密度、深度和难度加大,内容比较抽象。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相对较差,高一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接受更多的知识,但课上消化的时间少。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一化学教学难度、进度不要太快,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节奏,由慢到快,把握整体学习的进度,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并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从而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

教学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应掌握教材、大纲,通过摸底测验,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尽快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生学会知识,是为了学生课外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给予学生各种知识的具体指导,照顾一些传统学习习惯,尽可能地留时间给学生复习,消化新的知识。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和实验规范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高中学习要改变初中学习方法,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明确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听课,集中注意力听课,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重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不仅仅对结论死记硬背。课后复习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教材和听课笔记,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记忆规律和要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加以解决,最后巩固练习。有问题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尽量做到独立钻研。在做中练,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消化情况,并针对性地指导和查漏补缺,备课时、讲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高中学习能力利用远强于初中,体现尤其是化学实验上。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规范,敢于实验,做好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准备工作,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

篇3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

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海东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

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健敏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篇4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是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教学内容及订出教学计划,使得所教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志向。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学生受家长、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数学生有了一定的理想和抱负,作为一名教师,正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仔细观察学生行为,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学生受环境,家庭,遗传等因素影响,性格迥异,有的学生大胆,活泼开朗,有的学生性格胆小自卑,作为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学生性格特征,针对不同性格学生,给以适当的教育方式,才能因材施教,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我们尽量要求她们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做到活而不浮,自卑、胆小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第三,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对脑子灵、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其难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对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教师多放些耐心,给这些学生多讲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这些学生也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种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篇5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学校的生源是中考的三类毕业生,还招收择优后的“线下生”,学生进校时的中考分数可以分为3个档次,并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为了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在新课改的第一届高一年级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以达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1. 实行低起点、缓坡度教学

在高一第一学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低起点指导备课和教学。因为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初三的化学只是印象性的知识学习,非常有必要在高一新知识学习之前,对初三化学进行分类、分专题,甚至对酸、碱、盐、氧化物等知识进行复习,从基础入手进行教学,采取讲、练、口答、笔答、讨论等多种形式,并选做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渐渐使他们进入角色,然后才转入高一化学新课的教学,从而达到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的目的。新课施教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首先从基础抓起,对基本概念、原理、性质及物质的制法、装置等要求学生识记,然后由老师讲解概念内涵、原理、性质及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通过理解记忆。在进行原理分析时,形成定式,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和运用。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发学生归纳,增强学生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再次,对基本要求都跟不上的学生实行课外辅导,并定时定内容和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分阶段进行测试和总结,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使他们有信心完成高中学业。

2.分层教学和辅导的操作方法

2.1学生分层

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以及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兴趣、智力水平、潜力等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主动,对化学有浓厚兴趣,接受能力强。B层次学生在学习化学这一门课程上,有一定的兴趣,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够扎实,自觉性较差,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思想上需要教师的重视,学习上需要教师的帮助、督促和辅导。C层次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其他各科成绩也很不理想,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很多障碍,甚至丧失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时刻关心辅导和督促。

2.2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还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C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A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良好的化学素养。如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分以下几点要求。①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②气体摩尔体积的表达式。③利用这一表达式进行化学计算时注意物质的状态、温度和压强。④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计算出气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⑤计算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⑥计算化学反应中气态物质的体积。①②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④⑤是面向A、B层次的学生,要求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后,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⑥是面向A层次学生,进一步扩大他们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化学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3分层教学与辅导的基本模式:分层施教分层练习个别辅导评价分层

(1)备课、授课设计分层教案

教师备课,立足“双基”,低起点教学,按照大纲和教材体系,分ABC三个层次,分步到位。授课过程中,有层次地引导提问,回忆复习学过的内容,以及简单基础性知识可由C层次学生回答,使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而综合运用题、能力训练题先由B层次学生回答,再由A层次学生评价,或先由A层次学生回答,再由B层次学生评价,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指出成功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2)布置作业分层

对于C层次学生,让他们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做些巩固双基的练习,如课本后的全部习题,切实过好书本关,对于B层次学生,不仅要过好书本关,还要求他们做些选作练习,如《测练》上的B卷中的部分习题。对于A层次学生,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宽能力的培养,适当补充些技巧性试题,这样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3)分层辅导

C层学生,根据致差的原因,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晚自修时间,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层学生的辅导,则是针对他们学习上的疑难点,予以启发点拨,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层学生的悟性较高,对于他们的辅导,主要是以启发式为主。

(4)评价方式的分层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扬优点,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水平。过去用一张试卷去衡量各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小,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无从下笔,以致经常不及格,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分层评价克服了这一缺点,具体的做法如降低试卷难度,以基础知识点为标准,增加几道开放题,既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做出,又满足了好学生。测试后教师及时反馈矫正,针对答卷反映的问题,归纳整理,分析讲评,使学生在测试中自我调整。

三、分层教学和辅导的几点体会

1.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全体学生的好评。全班同学的整体化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没有实施分层教学之前,单元测验平均成绩只有四十多分,实施分层教学后,综合测试的平均成绩达六十分左右。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尤其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了。

篇6

笔者认为,高中一年级的化学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打好基础上,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会学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是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每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们要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把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都要抛弃掉,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观念。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化学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智力很好的学生,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可有的学生质量平平,但他们照样学好化学,究其原因,他们就是对化学有兴趣,说到底,是非智力因素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

或许,有的老师会问,初中化学教学已经对学生学习化学进行兴趣培养了,我们还要走回头路吗?其实不然,假如学生已经对化学产生了较高品质的兴趣,我们的高一化学教学,可能在这方面要轻松点,可事实却并不如此。初三化学,属于中考学科,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时,都是为了考取好点的中考成绩,都是加班加点的学,死记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也做了很多题目,对化学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有点畏惧!比如,问学生心中对化学药品影响时,很多学生都认为,化学药品是有毒的,或者有腐蚀性的,对环境有污染,至少不会是环保的。因此,学生一进化学实验实,就会缩手缩脚的。可见,才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化学不仅没有兴趣,而且还有惧怕心理。(部分学生除外)

高中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了,我们不能靠做些现象明显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用强烈的视觉刺激的方法所激发的学习兴趣,是低级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较高品质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化学是很用有的一门学科,掌握了化学知识,将来能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比如,当前,很多认为使用化肥对土壤有害,甚至有些人认为使用化肥生长的农作物是有污染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适当合理地使用化肥与过量的使用化肥是有区别的。过量的使用化肥,可能造成土壤的贫瘠或变质,从而有严重的后果,但正确使用化肥,是我们所提倡的。事实上,正因为化肥的发明和使用,才使我们的农业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让小小的地球养活了60多亿人。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多向学生讲一些类似的知识,从而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化学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仍然使用初三时学习化学的方法――死记硬背,高一化学内容远比初三的多,用死记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是高一化学老师的首要工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教材上有很多背景材料,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并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否则再勤奋、再刻苦,都不能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就能减少学生的死记硬背。比如,在学习HCl制取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O2,H2,Cl2等制取的方法以及仪器装置知识;HCl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可以想到另一种极易溶解于水的物质――NH3,它是否也能做喷泉实验,等等。

三、重视学习化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学习能力的表现,总是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是所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会读书,有的学生只能通读全文,根本找不到重点;有的学生也不会阅读插图与表格,因此,在培养阅读能力的时候,我们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假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仪器,即使他们的猜想、设计方案都正确,也不能通过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是各种动手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老师的示范与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重要手段。

篇7

关键词:高一化学;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52-01

本人大学毕业以后来到高中担任化学教师,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经过必修一的学习之后,成绩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导致某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后续的选修中更是存在严重的畏难情绪,如果在高一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到了高二、高三就会出现更加难以弥补的分层现象。因此,在高一化学学习阶段,若不能正视学生的差异,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则必然不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不利于学生选修阶段的化学学习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探索高效的减少或消除学生分层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当今时代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探究。科学探究工作的开展,通常是组建课题小组,按照一定的方案,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序地探究并最终达到探究目的。学生进行探究也是如此。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可以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与同伴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由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中的分组与一般的分组形式不同,首先对教学主体――学生的分组工作就应该有如下的思考和操作。

学生的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分层是表现在多种方面的,既有认知能力的、方法技能的,也有学生观念的分层,同时有学生兴趣、动机等的较大差异。因此,对学生进行的分组应该是动态的,针对每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单、疑问单或者作业分析或调查访谈,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状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诊断。诊断之后,把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各小组按强弱异质组合,编组时具体考虑如下:

(1)保证组内成员的化学知识基础有高有低,使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从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中受益。对于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的学生来说,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可以加强其认知水平、表达能力,同时增强责任感,对知识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则能够得到来自教师以外的本组其他同学的更多帮助,在心理层面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同时能从其他同学那里感受学习的动力,从而获取更多的成功机会。

(2)学生的能力各有侧重,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思维灵活,在以化学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内容上,尽量要让每一个分层次学习小组在组员上都具备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在以交流与讨论为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内容上要让每组都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学时,在小组成员的分配中要尽量使每组都有思维灵活和思考全面以及计算技能强的学生。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编在一组,这样有利于提高小组活动效率及小组成员的全面发展。

(3)在分层次小组教学中考虑到男女生在认知风格、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采取每组内男女搭配形式,可以开阔不同性别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视角,在更多视角领域进行思维的发散,同时促使分层次小组整体在学习与处理问题方面更为理性和严谨。

通过以上方式组建小组,可以尽量保证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体现分层次教学中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更能够让每位组员尽快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快、更好地进行全面自我提升,更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总之,在相同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学习化学时,所呈现的各方面状态出现极大的差异,是一种学习非正态发展,称为化学学习两极分化。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化学知识掌握,更阻碍整个化学教学。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高一化学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提高高一化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为学生接下来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池深波.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0(11):273-274.

[2] 苏锋.分层合作学习法的构建与实践[J].河南教育(下旬),2010(4):17.

[3] 李兴海.“分层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72-73.

[4] 曹宏图.关注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J].甘肃教育,2009(17):30.

[5] 潘新红.如何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72-76.

[6] 吕晓杭.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高考(综合版),2012(11):41.

篇8

关键词: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 后进生 教学策略

虽然高中化学新课程进入我省已经三年时间了,但在实施必修模块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必修1和必修2的知识几乎涵盖了以前高中化学所有教学内容,即使学优生学习起来都有困难,更何况那些后进生。新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表明新课程正在“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这一转变是有利于化学后进生的发展的,我们只要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为重点的评价观,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方法对后进生进行教学,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针对教师对后进生在实施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利用后进生的智能特点,促进化学学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2)音乐―节奏智能;(3)逻辑―数理智能;(4)视觉―空间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自知―自我认识能力;(7)交往―人际关系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化学后进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迁移到化学学习中去,很可能就会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很好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后进生的语言智能进一步开发其数理智能。化学知识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且相似、相关的概念相互交织,从而造成一部分后进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化学用语、物质性质等记忆存在困难。针对这部分后进生,教师可编出一系列的顺口溜,如化合价口诀、氧化还原反应口诀、金属活动性顺序口诀等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使其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

2.准确把握内容深广度,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无法控制好这个“度”的问题。在必修1中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大纲要求只是掌握金属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然而不少教师在这处内容处理上采取“挖洞”式教学,一一罗列,如讲到钠时,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几乎把所有有关钠及钠的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一进行讲解,导致课时严重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校只好增加课时,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退一步讲,高一化学后进生主要为学业水平测试而战,没有必要挖这么深;进一步讲,就是为了高考而在化学必修课程中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妥的,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3.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以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和提供相关材料,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领悟形成知识结论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过程分析,即教学过程不只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结论情况,而是更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与理解。虽然一些后进生不仅学习化学比较困难,而且动手能力和课堂自律性均很差,但对实验还是很感兴趣的。如在基于前面已学过金属钠与水反应并做过这个实验的背景知识下,我提出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再给出设计装置的要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转变。这也正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指导思想。后进生有可能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我就让学优生带动他们,起到一个示范作用,直到由他们独立完成。他们通过锻炼,一次一次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感受到“通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道理。

4.对高一化学后进生纯理论知识的教学

虽然探究式课堂教学有众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探究。教材的内容、课堂的容量、教学任务等客观因素决定能否采取这种方法。常规的新概念、新知识教学是要去情景化的,比如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大量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等等。读者去看一看必修模块的内容就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在“物质的量”这一节之前,编者先编排了一节学生熟悉的实验――粗盐的提纯,即使初中没学好化学的学生看到这个实验也会觉得很亲切,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物质的量”这个知识点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并掌握这个概念有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要想后进生接受这个知识点,教师需要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利用形象的比喻引入课题。如我们买一打手套,大家都知道一打为十二副,那么这一定数量的集合体即为物质的量,它的单位是摩尔,然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物质的量与米、厘米等学生所共知的单位作类比,“用米、厘米等计量长度的单位;用克、千克计量质量的单位。同样,人们用摩尔计量物质的量的单位”,使学生知道“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并且指出“物质的量”是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总之,在讲解这部分纯理论知识时,引入与讲解要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容易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善待后进生,尽量地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映出美丽的图像。“让学生爱你,亲近你,你才能羸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做示范,给学生以模仿的机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上课,用他们喜欢的语言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使得后进生也能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多维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篇9

[关键词] 高一化学 创设机会 充分发挥自我

一、“自助餐”式教学方法的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力求以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来体现弹性的课程结构和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机会,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高一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初中,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对知识也会有不同的诠释和表达方式。另外在数理化中,化学是比较有生命性的学科,其内容与生活相关性最大,小到身体健康衣食住行,大到能源环境社会发展;其发展历史充满了趣味与方法,人文与价值观;它的变化多端让人迷惑,它的“万变不离其宗”又让人迷恋;它的丰富多彩让人乐在其中。如何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抒发各自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和趣味呢?自助餐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饮食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餐品丰富,自由选择度大,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实现在有限的付出中得到最充分的回报。因此我们尝试着在高一化学教学中采用“自助餐”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特质,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并在相互交流中扬长避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自助餐”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践

“自助餐”式的教学方法适合于内容比较丰富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发散的,一定要让各个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表现,有所补充丰富。例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以把用途,制取,结构或类别特点,性质等融合在一起,非得有确定的线索,而是通过特殊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先后和表达方式。例在有关氯气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学化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及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写一则题为“我与舍勒的一次意外发现”的小故事,要求以第一人称写,故事要生动,以氯气的发现,制备和性质为主题,要有两人对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最好能体现学以致用。学生的作品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的简单,有的丰富,有的平铺直叙,有的迭起。以下是几个片断与大家共享:(1)“今天是我的生日,实验室的气味真让人郁闷,幸好有男朋友送我的玫瑰花陪我,唉,不知今天老舍会做什么实验,但愿能早点结束。”该片断为氯气的漂白性作了很好的铺垫。(2)舍勒:这种气体不能燃烧,那么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呢?是象CO2那样能灭火呢还是象氧气那样能助燃?”我:“那就先试试其是否能与氢气反应吧”;该片断体现了该学生善于联想的思维品质;(3)“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运输,万一发生了泄漏,我得找块布条,浸上肥皂水,捂住鼻子,不知是个啥滋味?”……从学生的描述中,我能轻易地获知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思维方式和学习障碍,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并且给准备充分的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后再通过张贴交流或利用班会课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使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获得共同提高。这样的效果比唇焦口燥的讲解,一遍一遍地做题要好得多。

高一教材这样的题材很多,或用小品或对话或故事,或用智力填空竞赛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内容。有些是独立思考再融合,有些就是集体大讨论。例《我的一次补铁经历》体现铁三角的相互转化规律,《离子对对碰》归纳离子反应规律和离子共存问题,《氧原子的稳定之路》(涉及O2,H2O,H2O2,CO2,NaOH,Na2O2,CaO2,OH―等)揭示了原子之间的成键规律等等,有些让学生设计活动,有些老师自已写,给学生作辅助材料。通过这种自助化的教学设计,使知识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又因其可塑性和可自我发挥,能让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挖掘学生潜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实践后的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存在如下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1.高一学生毕竟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比较难较好地完成对所要求内容的表述,不少时候学生的作品声情并茂,却偏了重要内容,可谓重点不突出。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肯定其丰富的想象力并进行相互讨论,引导其修改成一件“由内而外”都美的作品。

2.对于讨论性问题,老师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成为“自助餐”的一份子,不时给学生提个有用的建议,使学生尝到更丰富的美味。例讨论“钠能否从铜盐中置换出铜来?通过什么方式证明你的结论”。学生起初的意见是两种。(1)可以,钠比铜活泼;(2)不可以,钠先与水反应,通过实验证明一下就好。我先在实验室里做过实验,在试管里做,有危险,试管会破裂,但也会发现有价值的现象。于是我亲自在课堂上再做,结果发现钠剧烈反应,迅速产生蓝色沉淀,后粘在试管壁,突然试管破裂,在破裂处发现少量红色固体,如此丰富的感观激发了学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例红色固体是什么,通过什么实验证明,是怎么形成的,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换仪器还是利用别的物质?等等,还可引导学生从钠可从钛,钽,铌,锆等金属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从而思考钠与氯化铜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也可以置换出铜。这般的引导使学生对该反应有更深的认识,也能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一个化学反应,有效地拓展了各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比较方法的应用。

3.开始进行这种方法时,应该给学生适当的线索,或提供较充分的信息或针对性的网站供其选择,防止出现无所适从或草草了事的情况,要做到“放出去的羊有草吃”,另外也要收得回来,即应该给出具体的要求与检验收获的方法,使学生能做到有目标有成就的“自由活动”。例在辅导学生预习或自学时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找关键词概念,能揭示物质本质特征的词为关键词

(2)指导学生会问“为什么”“是什么”“与什么有关”“有哪些”“是否”等

篇10

高一化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一的第一学期是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的一个关键阶段。一方面学生要能顺利完成高一必修1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学生还要面临升高二前选报文、理科的准备。从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出发,配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双基”,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子,诣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一1010、1012二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和高一化学竞赛培训,其中1010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十分不理想,学习主动性不强;1012班整体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高,学习主动自觉。

三、教学目标

1.狠抓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两个关键点,继续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研究,认真做好每节有作业,每周一练,每月一考,抓住记忆遗忘规律,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提高。

2.缩小化学差生面,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扩大尖子生面,提高优秀率。

3.加大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4.认真组织学科培优,认真做好竞赛辅导工作。组织学生参加暑假化学学科竞赛,争取取得良好成绩

四、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到读懂读透。通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深刻地挖掘教材内容,想方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努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方面贯穿其中。

2.要注意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好,中,差学生的平衡发展,同时作好分层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准确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中等基础的学生紧跟老师,落实好课堂和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进行答疑和辅导,在最基本知识的落实上狠下功夫。

3.订阅的化学教学刊物,了解教改动向,指导教学工作,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任务的阶段性,适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如: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与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4.经常在备课组和教研组老师间互相听课、评课,探讨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