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3-30 21:0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转专业之现状
时下,转专业已成为高校转变办学思路的风向标,是教学自主、自由和自信的体现,是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依据之一。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转专业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大学近几年都相继出台了转专业的相关规定,规定了转专业的条件、比例、范围、时间、次数和程序等。四川农业大学去年有2241名学生转专业,是四川重点高校乃至全国高校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学生转专业,正如该校教务处长所言:“允许学生转专业,让学生学其所爱、学其所长是该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举措。”
我们也看到,转专业目前是部分高校所为,未曾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展开,有其深层次原因。首先,教育观念比较滞后,思想保守,不愿突破长期遵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法。其次,高校存在压力,对高校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形成考验。转专业学生人数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使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再次,当今我国高校的竞争态势加剧,高考生源分化。同时,许多高校长期以来未对已有专业进行优化组合,而是热衷于开设新专业,专业结构不合理,如果允许转专业,会令许多专业没有生路,从而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不愿意冒险。另外,还存在一种更为普遍的消极心理,即有的高校领导和教师抱着不出事和少麻烦的态度,认为教学秩序管理优于教学质量管理,只要维护好教学秩序比什么都好,不愿意在转专业问题上花心思。
二、转专业的原因
转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学生爱好兴趣与自由选择的尊重,使得高等教育更具个性化,符合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人才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转专业的主要原因在于:
1.高考填报专业的盲目性。学生对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不了解,为了能够确保被录取,从各个专业录取人数多少、专业冷热程度以及高考分数判断,违心地选择易被录取的专业等,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入学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要求转专业的主要原因。
2.随着学分制在高校中的实施和逐步普及,学生有了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转专业事实上成为贯彻学分制的衍生现象。
3.高校学生转专业热,是近几年就业困难所致。就业优先,兴趣让位于就业,是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必须屈从的选择,希望通过调整专业获得就业优势。
4.部分学生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出发,调整学习内容和目标,由此产生转专业的念头。
5.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尽管喜欢收费相对较高的专业,但无能为力,只好转入收费较低的专业学习。
三、对转专业问题的思考
转专业体现了对大学生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向享有教育公平、教育自由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其制度需要不断完善。转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专业发展新的不平衡,有些所谓“冷门”专业如果完全放开,允许学生自由地转专业,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况且,一些处于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冷门,这样势必造成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奇缺。有的院校以成绩作为转专业的唯一标准,限制了大多数需要转专业的学生。这种以成绩考核为唯一标准的办法有失公平。许多学校规定,新生入学一学期后开始转专业,大学期间只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这种规定同样缺乏合理性,只有将转专业彻底放开,本科4年中任何一学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才是对学生自主、自愿选择的最大尊重。要摆正就业与兴趣的关系。目前很多学生毕业后觉得学的东西用不上,纷纷改行,以寻求个人发展,这也说明选择专业必须体现自我需求,不能笼统地把就业作为指挥棒,关键要搞清就业的性质、方式和条件。否则,学非所用, 对个人、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四、促进教育改革
1.转专业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有效手段。体现了教育观念的变化,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使学生摆脱了过去被动学习和强迫学习的局面。
2.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从自我需求出发,充分展现个人特点,让课程和教学主动适应个性差异,给他们以选择的空间和机会。
3.把宽口径、厚基础、强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作为本科教学培养的基本思路。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淡化专业概念,开设社会急需的新型和前沿专业,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要求。
4.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均衡教育”思想和教育平均主义。在相同教育条件下,不可能使每个学生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均衡教育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能够体现教育公平和节约教育资源,恰恰有违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转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优才教育”理念,使学生得到自主学习的机会。
综上,在大学阶段,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建构符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专业领域。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情况,避免学生因盲目转专业而影响学习。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只是学习的具体内容,学习过程中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是核心。由此,我们不要停留于转专业本身,应借此助推我国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菲菲.四川农业大学2241名学生转专业[N].华西都市报,2011―10―14.
篇2
关键词:大学;法律教学;案例驱动教学
一、实施案例驱动教学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学生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驱动教学法对实现这一目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案例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解释成文法内容并推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的一种辅教学方法。
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第一,课前准备。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好案例,然后对案例作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对篇幅和难度较大的案例,也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避免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学生难于进行全面思考导致教学失败。学生要认真思考教师所布置的案例,充分的搜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功能;第二,教师引出案例。教师通过新闻、影片、讲义以及其他多媒体形式把准备好的案例出示给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学生就案例进行思考。教师要依照案情的繁简,确定适当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在此阶段也可以让学生小声讨论,但讨论的人数不易过多,范围不易过大,主要以同桌为主,通过简单的讨论激发彼此的思维;第四,学生集体交流。为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可以先分小组交流,再由各小组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时,先请较好地完成案例分析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析情况,然后再请有不同思路、看法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第五,案例的深化。采用模拟法庭案例教学方式或者是观摩审判的案例教学方式等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六,教师进行总结。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学生对案例分析和交流的状况,作出归纳和总结。教师要概括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指出各自的优劣,着重说明在讨论中出现的争论焦点,并运用相关法理、法条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走进学校、课堂,引发了法律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探索与思考。多媒体网络技术生动的图片、形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对于法律教学来说,计算机网络将将校园课堂和法院审判庭连接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通过网络,能够控制学生屏幕,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和辅导,实现互动开放式教学。
法律视频案例教学就是法律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法律课教学中利用课件,把准备好的视频案例在课堂中播放,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引导,通过全体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师生之间的思想交锋以及多方的互动探讨,逐步理清解决案例的问题的思路并得出正确的答案。智能化网络试题库也是计算机网络对法律教学的另一贡献。法律课知识点的考核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很适合在题库中选题,随机组合,形成一套试卷,随时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多媒体及网络在法律教学中的使用,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许多媒体的应用在教学中也有其不好的方面,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否定多媒体的作用,排斥多媒体教学,我们应该利用其长处使其为教学服务。
三、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法律人才培养的中心途径毫无疑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但是随着人才需求倾向的变化,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教学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常见的法律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法律义务咨询。是法学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无偿地回报社会,为有法律疑难的公民或者单位提供法律帮助,向社会献爱心、扶弱济贫的一种特有方式;第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深入社会完成的课堂外教学活动。社会调查一般集中在假期进行,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第三,专业实习。实习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的必修课,对法律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习,学生的职业规范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文书制作能力、解释法律的能力、说服技巧、合作互补的能力等都能得到综合训练。
参考文献:
[1]刘香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2).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兴趣,课程设置、专业教师,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69-02
大学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应该始终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对刚迈入校门的大学生,他们多半对将要学习的专业并不了解。调查表明,有大约30%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专业学习动力而学习不努力、逃课和旷课[1,2]。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问题近年受到普遍关注,如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3-5]。本文作者以动力工程专业教师的视角对如何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进行了探讨。
一、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是专业兴趣培养的启蒙
新生入学初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所以新生入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更应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为此,本校对每届动力工程新生入学时要进行为期3天的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包括2天的专业启蒙教育。首先由本专业教授介绍专业性质和研究内容,然后带领学生参观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包括流动、传热、燃烧、喷雾以及发动机实验室等,同时观摩学院教师科研成果和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新生经过这种入学教育后对专业学习虽然有了一些认识,但还不能激发出他们的专业兴趣,因此,在第一学期还设置了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进一步开展专业引导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是该专业必修课,主要是讲解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专业的课程设置、主干课程以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专业的特点与学习方法就业领域等内容。该课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对未来职业及工作性质及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有了清晰的轮廓,从而可激发出他们的专业兴趣,以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进行专业学习。
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是专业兴趣培养的桥梁
大学四年中专业课的设置原则应该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大学必须结合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兴趣构建合理的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指各专业必修课中那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方向的课程,如动力工程专业课中设置了“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内燃机设计”等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是专业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与行业实际联系最密切的专业技术,如动力工程专业限选课有“专业英语”、“燃烧理论”、动力机械噪声与振动、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发动机排放”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设置的供学生选学的相关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对自己将来的规划自由选择。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专业视野,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在保持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动力工程专业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教学对必修课程的比例适当进行了减少,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比例,目前已提供了近10门课程可供选择,如“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动机工作过程”、“汽车概论”、泵与风机、制冷技术、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节能技术、新能源、发动机现代设计技术等。教学效果表明,学生由于课程选择自由度大,可根据兴趣选课,专业学习兴趣明显得到提高。
技能训练课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设置的提高学生实践课程环节,它重在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包括实习、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等。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性质和提高专业兴趣的重要环节,为此安排动力专业进入发动机整机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分别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概况、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扩大了专业知识面,专业认知度和学习兴趣普遍得以提高。毕业设计题目包括了研究类型、设计类型、计算类型和试验类型等多方面内容,课题来源有教师科研项目、自拟课题及企业委托课题,在选题时采用了师生双向选择模式,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课题方向,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性化的理念。
三、课外实践活动是专业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不仅承担传授知识的责任,也有义务组织一些课外实践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些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一)举办专业文化节
动力工程专业文化节紧紧围绕节能降排这个主题开展,组织专业知识竞赛、发动机拆装比赛、最新专业前沿知识讲座、学生讲坛等系列活动。在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中,由专业课教师出题,围绕发动机新技术和新能源主题,以笔试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要考察参赛选手对发动机全面的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从而激发出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发动机拆装比赛中,参赛队员以5人团队为单位,要求选手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在30分钟内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完成汽车发动机的拆与装。通过比赛,既考查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又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和锻炼,同时激发了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在最新专业前沿知识讲座活动中,从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天津一汽、玉柴等企业邀请知名的专家介绍专业发展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国内外专业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这些都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学生讲坛活动中,由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担任讲解员,引领发动机爱好者走近发动机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发动机内部了解发动机原理和构造,增强感性理解。在学生讲坛活动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专业自豪感。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锻炼创新能力、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手段。动力工程专业近几年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科技竞赛,“乙醇柴油相溶性的研究与助溶剂的开发”、“碳基活塞的研制及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燃油添加剂在发动机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等作品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同学均被理想的企业聘用,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和兴趣。
(三)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
近几年每届有若干学生能主动加入到专业老师的各项科研项目中,在如何寻找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建模计算、如何分析数据等方面均得到了锻炼,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课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四、专业教师的学术引导对学生专业兴趣培养有重要影响
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兴趣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及时跟踪本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适时地将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的同时,也能了解其发展的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业素养;其次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和科研经历让学生明白只有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才有利于确定方向,实现成才目标。
五、总结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既要在高校专业课程制定和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中有所体现,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学术引导作用也要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刘连龙,徐丹,何山.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2):122-126.
[2]郑庆柱.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家,2007,(02):73-76.
[3]任晓红,涂建山.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教文汇,2012,(2):31-32.
[4]何凤丽.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当代图书馆,2005,(04):28-30.
篇4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重要环节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356-01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人一生的重要阶段,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笔者以从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实践来看,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必要。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成教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教育。广义的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技能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它不但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个性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指导。
总的来说,养成教育一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教育训练活动,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生的特征,高校教育者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具体来说,体育生明显表现出以下特征:
1.自理能力强,但缺乏自律性
体育生由于长期参加大强度的体育专业技术训练,比较能吃苦耐劳,绝大部分的体育生进入大学后自理能力很强。但同时又比较自由散漫,不善于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迷恋电脑游戏、满口脏话、无故旷课、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
2.文化理论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体育生从事专业技术训练挤占了文化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忽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刻苦精神。上课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说话等现象非常普遍。
3.个人主义思想严重,集体观念比较淡薄
体育专业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独立性很强。但是有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则表现出我行我素,而忽略他人感受。如有的同学因为个人的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的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4.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缺乏坚持性
体育生外向活泼,反应迅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也很快。他们好奇心强,有激情,做事积极,但又缺乏坚持性。如大一之初,很多同学加入了学校各级社团组织,但新鲜劲一过,面对一些琐碎的具体事务时,很多同学往往不能持之以恒而选择了放弃。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状况反映出其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反映出高校的整体风貌,更反映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高校的养成教育,由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所决定。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其明确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社会主义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大学生法制观念较淡薄,法律素质较差。高校教育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此外,还需做好校纪校规和安全常识的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
3.文化素质教育
较好的文化素质是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又重专业轻文化。但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文化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4.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是衡量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也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身体健康,才能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心理健康,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力、适应力、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等去完成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5.礼仪规范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大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礼仪规范行业非常重要,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礼仪规范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仪容仪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体育专业大学生,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行为文明,培养自身修养,提升个人形象。
四、把握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1.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入学之初,学校积极开展校纪校规学习、法制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特别是通过新生军训,引导学生增强法制安全意识、组织纪律观念,使学生从思想上、生活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已经开设了一些养成教育课程,如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有的课程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很多养成教育的内容。不论是否专门的养成教育课,教育者都要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学习和行为习惯。
3.课外实践
养成教育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体,实践训练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校内外社会实践机会等方式,注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养成教育的理论,深刻内化为自我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及行为习惯。
4.网络教育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教育者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高校教育者应该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同时也应认识到,高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必须要做到协调一致,共同教育,才能形成养成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2)
篇5
关键词: 大学数学 工科专业 教学改革
大学数学是高等院校各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计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大学数学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数学功底差、内容多、课时紧、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单一、教学质量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情况,使得大学数学教学重理论轻应用、注重所讲内容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来源及用途,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仅局限为掌握上课所讲内容及会做题和考试及格,导致学生对大学数学失去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底子薄
随着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生成绩的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更是一届不如一届,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学生,虽然工科专业学生都是理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功底较差,同一个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差距大。这种情况不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不能确保所有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束缚了优秀学生的迅速成长。工科学生认为大学数学对自己所学专业没什么帮助,因此对于大学数学抱着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大学数学的结构严谨和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大学数学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背离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实现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实用型及创新型学生的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设计教案讲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注重知识、结论及计算,忽略思想方法、证明和推理,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听讲和应付考试;整个课堂呈现单一的“满堂灌”、教师一人讲授的教学情景,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没机会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缺少自主探索和获取知识的机会。
(三)教学内容单一
三本院校中工科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与数学有关,大学期间把大学数学学好,专业课程学习起来才能顺利一些。然而,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许多老师的授课内容和顺序依赖于教材,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讲,只是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所学内容的应用,限制了学生大胆创造和创新知识的自由,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考核形式的固定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是通过考勤和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勤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忽视与考试无关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大学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起不到根本的作用,有悖于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计划。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单一的影响,大学数学教学难以适应高校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素质的要求,针对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加强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兴趣
随着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学数学部分内容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已接触过,但是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的差距。由于三本院校学生总体成绩较差,数学思维能力也比较弱,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大学数学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高中阶段的衔接工作。
对于高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内容,在不影响教学结构的条件下,应采取复习的形式,带领学生巩固已有知识,以加快教学进度节省课时;对高中课本没出现而大学教材中直接拿来用的知识点,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给学生适当进行讲解。目前,很多高中学校数学课堂已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也应该借助多媒体教学进行课堂演示,通过动画、插图和音频等效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代替教师的一部分板书,为教师节省一部分课时,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至于由于课时紧而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大学数学的一些逻辑推理和无所应用,最终导致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认为所学大学数学和后期即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联系。
(二)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课时少、教学内容多
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对于三本院校工科专业来说,大学数学授课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有些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尤其是概念和定理的讲述,只是将内容表述给学生,并没有深入解释及推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对于三本院校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应进行取舍,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的需求,对概念和定理应强调物理背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入、适当的逻辑推理证明、训练计算技巧、加强应用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大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丰富课堂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大学数学理论内容较多(比如定义定理)、计算量较大、板书内容较多(如例题的计算过程、定义定理的描述等)等,结合这些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定义定理的内容及例题的计算过程用课件的形式给出,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借助数学软件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既能解决教师大量书写板书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增加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的检测主要通过考试实现,但是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手段,考试成绩也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大学数学是基础课,对于考试形式的改革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比如每章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整理本章重难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归纳总结,再给学生补充不足之处;找一些有关本章内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三本院校工科专业大学数学的教学,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适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重难点内容,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吸收知识。
参考文献:
[1]黎运发.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0).
篇6
关键词: 体音美专业 大学英语 教学对策
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普通本科生相比,这类学生是一组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思维特征、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由于英语基础差、学习动机不足、重视专业课轻视英语学习等特殊原因,使得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一直处在英语教育的边缘和弱势。长久以来,体音美英语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体音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一)英语基础薄弱。
就笔者对所教授的2006级的音体美学生的高考成绩的了解,平均成绩大约在40―50分之间,其中不少学生甚至是20―30分,远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体现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关键。根据入学时的对音体美学生英语词汇量测试,我校音体美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不足900词。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对新生入学词汇量的基本要求是1800词,预备级词汇量为1200词。显而易见,我校体音美学生入学时未达到预备级的要求,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有些学生甚至从刚一入学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笔者对所教授的学生课堂状态进行观察,发现很多学生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堂上只有约60%的学生能够上课认真听讲,既听讲又认真做笔记的学生不足50%。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的学生不足10%。课外经常听课文磁带,预习和复习的学生只有5%。上课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足10%。互动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可是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在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言,害怕读错或担心读错被人耻笑,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严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三)英语学习的兴趣表现不稳定。
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最感兴趣的是实用性较强的听说,最不感兴趣的是英语语法和写作。绝大多数学生不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四)教材偏难。
我校体音美专业学生过去一直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预备级和1,2,3册教材,90%的学生认为该教材过难,课文冗长,趣味性和实用性不够,缺少基础内容的教授,交际内容偏少。这样就直接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过多,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该教材的内容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建议应增加一些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英语学习内容。
(五)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和录音机。大学体音美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活跃,课文讲解仅局限于词和句的表层意义。笔者对部分学生课后进行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满堂灌,教学模式刻板,和学生缺少交流,觉得学习英语枯燥无味。
二、对策
(一)分层次施教。
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体音美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且差异较大,我校大学英语的分级主要是依据新生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和高考英语成绩作为划分标准,原则上高考成绩前30%的进入A类,中间50%的进入B类,后20%的进入C类。三个级别分级进行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巩固中学阶段的词汇和语法。
语法和词汇是体音美学生英语基础的最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甚至连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很有必要。通过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过去学过的知识和现在讲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习新内容。
(三)提高策略意识,改善学习方法。
教师必须了解英语学习策略的理论和参与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教师在观念上要明确体音美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需要培养学习策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能运用一些策略、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传授各个时期及各个项目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接受、掌握、运用最佳学习策略。
(四)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总结一套比较系统的、适合体音美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习得机会,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应用英语的能力,即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能够提高。教师要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努力改变英语课单调沉闷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趣味。
(五)改革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通向教学目标的桥梁。教材的选择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根据体、音、美这三个专业的特殊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校组织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深老师,编写出一套专门适用于体、音、美专业特点的英语系列教材――《新起点大学英语教程》,该教程分一、二、三、四册,各用一学期。内容包括会话(dialogue)、课文(text)、语法(grammar)、语言点练习(exercises)、三级练习(band 3 exercises)5个部分。该教程重在打好基础,侧重体音美专业的英语素材,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身,目的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所必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词汇语法知识。目前这套教材正在试用当中。
三、结论
总之,体音美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指标之一。本文的调查提出了在体音美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戴运财.场独立/依靠的认知方式和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
[2]贾小娟.音体美特殊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08,(08).
[3]雷在秀.关于少数民族学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甘肃科技,2007.3.
[4]李瑛.关于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孝感学院学报,2007.6.摘要: 体音美专业大学生是英语学习的特殊群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体音美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体音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对策
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普通本科生相比,这类学生是一组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思维特征、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由于英语基础差、学习动机不足、重视专业课轻视英语学习等特殊原因,使得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一直处在英语教育的边缘和弱势。长久以来,体音美英语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体音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一)英语基础薄弱。
就笔者对所教授的2006级的音体美学生的高考成绩的了解,平均成绩大约在40―50分之间,其中不少学生甚至是20―30分,远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体现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关键。根据入学时的对音体美学生英语词汇量测试,我校音体美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不足900词。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对新生入学词汇量的基本要求是1800词,预备级词汇量为1200词。显而易见,我校体音美学生入学时未达到预备级的要求,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有些学生甚至从刚一入学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笔者对所教授的学生课堂状态进行观察,发现很多学生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堂上只有约60%的学生能够上课认真听讲,既听讲又认真做笔记的学生不足50%。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的学生不足10%。课外经常听课文磁带,预习和复习的学生只有5%。上课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足10%。互动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可是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在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言,害怕读错或担心读错被人耻笑,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严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三)英语学习的兴趣表现不稳定。
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最感兴趣的是实用性较强的听说,最不感兴趣的是英语语法和写作。绝大多数学生不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四)教材偏难。
我校体音美专业学生过去一直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预备级和1,2,3册教材,90%的学生认为该教材过难,课文冗长,趣味性和实用性不够,缺少基础内容的教授,交际内容偏少。这样就直接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过多,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该教材的内容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建议应增加一些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英语学习内容。
(五)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和录音机。大学体音美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活跃,课文讲解仅局限于词和句的表层意义。笔者对部分学生课后进行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满堂灌,教学模式刻板,和学生缺少交流,觉得学习英语枯燥无味。
二、对策
(一)分层次施教。
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体音美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且差异较大,我校大学英语的分级主要是依据新生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和高考英语成绩作为划分标准,原则上高考成绩前30%的进入A类,中间50%的进入B类,后20%的进入C类。三个级别分级进行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巩固中学阶段的词汇和语法。
语法和词汇是体音美学生英语基础的最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甚至连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很有必要。通过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过去学过的知识和现在讲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习新内容。
(三)提高策略意识,改善学习方法。
教师必须了解英语学习策略的理论和参与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教师在观念上要明确体音美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需要培养学习策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能运用一些策略、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传授各个时期及各个项目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接受、掌握、运用最佳学习策略。
(四)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总结一套比较系统的、适合体音美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习得机会,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应用英语的能力,即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能够提高。教师要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努力改变英语课单调沉闷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趣味。
(五)改革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通向教学目标的桥梁。教材的选择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根据体、音、美这三个专业的特殊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校组织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深老师,编写出一套专门适用于体、音、美专业特点的英语系列教材――《新起点大学英语教程》,该教程分一、二、三、四册,各用一学期。内容包括会话(dialogue)、课文(text)、语法(grammar)、语言点练习(exercises)、三级练习(band 3 exercises)5个部分。该教程重在打好基础,侧重体音美专业的英语素材,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身,目的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所必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词汇语法知识。目前这套教材正在试用当中。
三、结论
总之,体音美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指标之一。本文的调查提出了在体音美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戴运财.场独立/依靠的认知方式和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
[2]贾小娟.音体美特殊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08,(08).
篇7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审美性;语文能力;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早在上世纪末就在高校逐渐开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至此,大学语文课程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为人们所共识。然而大学语文课程“不予重视”的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忽略是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对于从小学就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更是不在乎。地方高师艺术专业承担着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艺术类教师的重任,其培养对象除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教师应有的各种基本技能和素养,而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中不可缺或的重要素质,较高的语文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固然有多种渠道,但大学语文无疑是其中最具优势的课程。尤其是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艺术是相通的,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审美,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拟就通过对地方高师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研究,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与学生的共鸣。
一、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表面看起来受到国家和各高校的特别重视,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已成为备受学生冷落的课程之一。“被修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们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教师更不愿教,也倍感难教。艺术专业主要包括音乐和美术两大艺术类别的各种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同一个选修班共同上课,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一些特点。
首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专业发展的促进性,因而更重视或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从小就受专业的熏陶,主要精力都放在专业学习之上。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习语文,感觉语文与专业学习没多大关系,因而随便就不来上课,或者来上课而不认真学习,即使学也仅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已,更不用说课外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次,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语文能力都相对较低。有的学生从小就以专业学习为主,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文化课程;更多的学生文化课程本身就没有学好,为了能考上一所大学,求得一纸本科文凭,转而学习对文化课程要求相对较低的艺术专业,其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本来就有较大欠缺。
再次,艺术专业的学生纪律松散也是较普遍的现象。艺术人才多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具有较强的个性,但由于他们思想浅薄、文化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理解“个性”,导致道德自律性较低、旷课现象居多、课堂纪律较差,甚至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最后,就大学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其教学针对性也不是很鲜明。大学语文教学班级以选修班为单位,各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结合专业教学有时难于实施,所用教材也是统一的,没有艺术专业的专用大学语文教材。有的选修班虽然都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艺术专业的特点,并没有结合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本身就不够重视大学语文教课程,再加上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文能力较低,就带来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难度,何况教学纪律的松散,更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不尽人意,难达其目的。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针对如此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2013级艺术专业一个选修班的学生共72人,调查内容和调查情况如下:
1、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是()
A、掌握新知识
B、提高语文能力
C、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D、不清楚
2、学校要求本科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您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3、您对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
A、满意
B、不满意,课时少,学不到东西
C、无所谓
4、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倾向于()
A、侧重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
B、侧重文学鉴赏、语文能力的培养
C、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5、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
A、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主
B、以阅读鉴赏为主
C、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以代表性作家作品赏析为主
6、古代作品对您来说()
A、很需要,可补不足
B、不喜欢,太难懂
C、不重要,用不着
7、您用于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每天平均)()
A、不读
B、半小时
C、一小时
D、一小时以上
8、您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学鉴赏能力()
A、很强
B、一般
C、需要提高
9、您对于写作的态度()
A、不喜欢、很少写
B、一般
C、很喜欢、经常写
从调查数据看,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很支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大多数学生很满意,有的还嫌课时少,他们也期待着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能学到一些新知识。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综合文化素质和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并意识到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很一般需要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文学作品并不排斥,每天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但喜欢写作的学生很少,也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写作。从中可以看出在艺术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为什么没有良好的效果(当然并不排除学生没有如实填写调查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的目的?
第一,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更高的审美性,以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与学生产生有效共鸣。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同为艺术,均以审美为其本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任务,这本身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一脉相承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尤其是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中国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更是中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因此教学中融文学、音乐、绘画为一体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美景,感受优美韵律,再辅之于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在声色中感悟诗情哲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美的享受和熏陶,也是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启示。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从形象到情感或人生哲理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特点,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审美性,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能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欣赏文学而已,也是对他们专业的促进与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语文能力相对较差。而对于师范生来说不论什么专业,语文能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并正确理解学生的思想,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反之,再好的专业知识、再深刻的思想也难于让学生理解把握。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期待着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学生要自己主动地去学去练,才会有成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课堂上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主要靠课外的自学。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又较差,强迫性学习无疑是较有效的方式。以练促学,强迫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以提高其语文能力。课堂提问讨论虽然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校的大班教学来说能积极参与其中的毕竟只有少数学生,反而使多数学生无事可做,而课堂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上交,虽然有强制性,但总比不学不练要好得多,同时也可顺便对学生进行考勤。其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很多,以练促学只是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语文能力较差而又缺乏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较为有效的强制性学习方式。
第三、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提升教学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注重的是独特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不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不能体现作者的独特艺术个性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雄奇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无不是诗人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这与他们从小学习艺术有一定关系,进入大学后其专业学习更注重艺术个性,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个性追求。但学生在追求个性之时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艺术共性,而缺少了深厚的艺术基础和文化底蕴。艺术个性的形成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只追求表面的奇异,而忽视深刻的内涵,以致把“标新立异”当做艺术个性,不仅专业创作如此,学习生活也如此,最终导致人格的偏离、专业的浅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其专业学习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教学不应仅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审美特点的欣赏、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是文史哲的综合体现。应把具体作家作品置于整个时代背景和哲学文化思潮中去赏析,理解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积淀文化底蕴,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较深厚的文化基础。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广大高职院校顺应新的形势,从人才培养理念和路径上强化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素质教育,然而由于办学经验缺乏等主客观原因,在教学思路、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因此,着眼高职教育办学特色,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素质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1)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受到固有教育体制以及市场就业环境的影响,当前的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大多存在着过于重视技能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学校以及专业科室片面地认为只要保证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了一定的就业率就实现了教学的目的。这一观点较为短浅,缺乏针对大学生就业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长远规划,没有充分体现学校应有的社会价值。
(2)缺乏师资和教学资源。对于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而言,在素质培养方面,相关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是导致素质培养落后的另一根本原因。素质培养在大中专院校的设置起步较早,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围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展开,没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故而,从事素质培养的教师多是思想政治教师,在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如职业品质、网络素养等方面缺乏专业性强、视野开阔的教师资源。另外,在教学资源方面也缺乏,如教材、教具等。
(3)现有的素质培养方式较为枯燥。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素质培养中,还存在着培养方式枯燥,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问题。在一些课程上,存在着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照本宣科的现象,课堂氛围非常枯燥,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大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自然对其自身的素质培养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解决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素质培养问题的对策探讨
(1)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当前,由于网络等多种新媒体的应用,各类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面对这样繁杂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因其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价值观尚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在进行技能授课的同时,引入富有时代感的素质教育。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基于基础课程的同时,借鉴大量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实训场所开展教学活动,边讲,边学,边做,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为实践活动打牢根基,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从而使大学生不仅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还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2)学校应加大对国贸专业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为了夯实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工作,必须充实与素质培养相关的教师队伍以及教育资源。这就需要各个高职院校加大对国贸专业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首先,在教师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现职教师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再教育等途径对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进行提高,教学范围进行拓宽。另一方面,要引入现代化的招聘制度,不要把招聘范围仅仅局限在教育院校,要向社会公开招录或外聘知名企业的相关管理以及运营人员来兼职,借助其先进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个人素养来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工作。其次,学校要联合社会教育机构,完善国贸专业的素质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素养、心理素质、职业品质等相关的教材、教具等。
(3)结合时代的发展,丰富素质培养方式。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教师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对素质培养方式进行创新。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以往纯粹理论教学的方式,适当将当代的人物以及案例融入相关的理论教学中。其次,要摒弃单一口授或者板书的授课方式,借助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微信、博客等途径,将素质培养的相关知识通过课上以及课下等方式有效地、形象化地传输给大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忽视素质教育、教育资源少以及培养方式单一等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目的。
篇9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需要长时间的打造与培养。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探究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探讨社会实践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实践;提升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渠道,进一步探索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路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亟待提高。不可否认,缺乏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软肋,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是其典型的表现;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当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只是单纯的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
社会实践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1]。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其自身特质,对于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诸多优势和有益补充,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社会实践在微观层面上有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观念与能力结构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与就业目标、盲目从众现象;缺乏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缺乏诸如诚信、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这些因素成为了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瓶颈。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个体理论践之于实践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引导毕业生及早接触社会、拓宽专业基础和能力结构,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意识、有方向地培养和打造自身,从而为未来就业作充分准备。
(二)社会实践在中观层面上有利于改革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机构,其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未能充分地将就业力的培养嵌入课程设置中和融入到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事实上,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和提升,绝非某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某门课程或某节课就能实现的,必需将其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以思想政治专业人员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会显然力不从心。社会实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延伸,有利于及时检测、反馈人才培养质量,弥补当前高等教育尚未完全走向市场的缺陷,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不断提升。
(三)社会实践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改进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
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以及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都会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发展[2]。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大量的财政投入与资金支持,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环境都是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的必不可少因素。但是,当前高校在与社会的联系和与企业产学研体系的建构方面尚有欠缺,特别是校企合作、创业模拟实训等方面欠缺较多,大学生实践的平台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将促使高校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吸纳和接受社会最新成果和最新信息,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同时将学校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到社会,形成生产力,促进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态势。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社会实践路径探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局的重要路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社会实践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首先,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及时、准确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调整就业期望值,从而真正做到量力就业、量能定位,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其次,在当前大学生遭遇“就业寒流”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大学生树立强烈的求知欲和创业欲,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为毕业创业全方位锻炼自己,提供了可能性和平台。
(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以社会实践为路径
单纯的校园理论学习,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完整、深刻的认识,形成认知的片面性和思维的局限性。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认识社会,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参加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岗位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迅速调整职业定位,完成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高校要加强引导,确保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就业,健全引导机制[3]。
(三)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以社会实践为阵地
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际,实现“知行合一”,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意识等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人才,社会实践可以促使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竞争进取等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压承挫力、团队协作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等,满足我国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拓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促进双方良好的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增强了企业对大学生的认同,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同时,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和用人单位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实践经验、增加了社会阅历,为今后成功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创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创造力、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经过实践磨砺,能够迅速成长为具有较强创业竞争意识和创业基础才能的创业人才,社会实践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4],开拓了大学生的就业新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机会。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5]。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M步不断做出贡献,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推动自身的发展,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明明.复合应用型人才视野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7期.
[2]王建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03期.
[3]田小平,张治国.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优化对策[J].就业指导,2012第20期.
[4]邱文芳.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第01期.
[5]余光辉,王欣,张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第05期.
篇10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我国高教界的关注,许多大学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大学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撰写本文对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相关概念的澄清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传统的自由教育贯穿于本科生教育的全过程,而通识教育主要是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尽管目前仍有人认为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这两个概念很难区分,但从美国各知名大学的最新网页资料上看,现在的趋势是将这两个概念作适当区分:自由教育更多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职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则更多地作为大学教育或课程结构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最多只是自由教育的一部分,而专业教育则是自由教育的另一部分。或者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只是“表”,自由教育才是“里”。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1.通识教育的内涵
从19世纪初“通识教育”一词被提出来以后,有代表意义的表述将近50种。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而不是指某一项教育的举措,如增加某门课程,改变某种方法之类”。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博士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各种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对其内涵做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从人文教育中分离出来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化的教育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它与通识教育不同,它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国内好几所知名大学都提出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具体来说,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种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大学本科时间接续性的基础教育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二二分段”决不是我们实施通识教育唯一可取的模式。
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当然更不能因为其有基础性的一面就将专业基础教育也看成纯粹的通识教育。笔者认为,专业基础教育可以说兼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的一些特性,因而是二者的中介环节。用哈佛大学2004年一份报告的话说,通识课、主修课、选修课三者的界限应当是相对模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当是相互渗透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当结合
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当以启发学生的心智,以助于发展专业研究为使命,并能使学生跳出本专业狭窄单一的思维方式与观点,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同时,通识教育也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个性发展,通过多种形式――课堂内和课堂外,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向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广泛的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专业上或其他方面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储备。
专业教育应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它的定位应该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它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所独有的。大学实施专业教育,笔者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将专业教育真正付诸于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谈实践的阶段。我国目前的专业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老师是很少有真正实践经验或是压根一点实践经验都没有的老师,我们的专业学习也都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完成,既使仅有的几次实践活动,也如走马观花一般。
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应当改变目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专业教育真正发挥培养精通某门专业人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提供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所需的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五、结论
现在的大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显然已经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和单纯的专业教育,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模式。笔者比较赞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时间和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分离,应该相互渗透。如果通识教育要深入,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是要突出核心、突出灵魂,根本问题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在课程的具体设置方面,要尽可能采取小班讨论制、paper跟进制。比如:集中精力以可操作的方式设定几个最基本的课程,也就是用比较少的学分,设置一些课程,4学年8学期中的3个学期作为通识教育,两门核心课程,一门中国文明,一门外国文明,但是所有课程要求经典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45.
[2]李曼丽,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3]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朱欢,蔡青.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下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5]韩高军,彭石玉.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兼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9).
[6]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7]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