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22 09: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软环境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与绿化、美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相比,“软环境”的建设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但它却是凝聚人才、发展软件产业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高歌猛进,正在让“创造阶层”(白领)成为城市的“经济动力”。
与“蓝领跟着工厂走”有所不同的是,这些“白领”因拥有“创造才能”而对工作的选择有很大余地,“他们要挑自己喜欢的地方居住,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工作走。所以,雇用他们的公司,不能想当然地选址,而要挑这些人聚居的地方扎根”。旅美学者薛涌说过,软件产业也由此成为一个“跟着人才走”的产业。据说美国一些地域经济学家已从研究企业的地理分布,转向研究“创造阶层”的地理分布。过去他们分析的重点是一个城市给企业提供了什么便利,即我们常说的“投资环境”; 现在则侧重研究一个城市能给市民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
“创造阶层”的崛起及其流动轨迹,向那些有意牵手软件的城市,尤其是城市的“软环境”――文化传统、市民素质、官员形象、政策法规、政府效率等――提出了挑战。在IDC 2008年3月的“软件发包商选址考虑因素”调查的7项因素中,有关环境的因素占了3项,其中两项又与法制、文化等软环境相关。从当代生活和工作的视角看,一个城市只有好的硬环境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动物,人的生活和工作还需要精神的东西、需要文化内涵、需要品位和境界。
问题在于,与绿化、美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相比,“软环境”的建设要复杂得多。有官员感慨,硬环境建设“做一件是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软环境建设则“抓一件丢一件,抓来抓去看不见”。的确,软环境建设的进程之长、见效之慢、反复性之大,都不是硬环境建设所能比的。拿不少地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例,光是治理市民闯红灯、乱设摊点,就不知要经历多少次反复与挫折,其难度比修建跨海大桥、长江隧道都要难上许多倍。这就好比,从穷人到富豪也许只要几年或十几年时间,但要成为有很强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并为世人所赞许的富人,则困难得多。这大概就是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所说的“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的道理。
虽然“软比硬难”,但是要想发展软件产业,必须下大力气改善软环境,因为重视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是凝聚人才、发展软件产业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
篇2
软环境建设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效能、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我单位们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以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我单位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观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待软环境建设工作。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软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切实做好软环境建设工作,我单位以“”的工作方针为指导思想,确定了“”的工作思路,树立了“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都是软环境”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作制度以及业务流程,积极主动地落实了“四制”的工作机制,做到热心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真心服务,如实受理登记或处理,并对各项业务的办理程序进行公开,做到了阳光透明服务;在沟通工作上下功夫,基本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并努力实现“零投诉、无举报、人民满意”的目标。
作为社会保障工作者,我单位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为目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参保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提供文明、热情、积极的优质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按照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的要求,对群众提供的材料认真审查,如有缺漏材料或不符合规定的,做到一次性明确告知受理办证的所有要求和注重事项,让群众存疑而来,满意而归。
二、创新理念,不断推进软环境建设的深入开展
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树立养老保险管理中心管理理念,有效推动了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单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认真地将其真正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同时,不断加强学习、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积极配合组织上的活动,进行不定期学习和动态化自学等方式,着力解决政策、服务、政风行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软环境建设活动,不断创新,以提高自身素质。
突出重点,提高效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软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工作中,我单位紧紧抓住服务这个重点,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确保软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一)爱岗敬业勤奉献
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单位逐渐认识到只有心怀敬业精神,持有从容的态度,做好奉献,最后才会获得幸福!我很庆幸我是养老保险管理中心的一员。因为对工作的感情,让我树立起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也让我拥有了从容的心态。从容的心态让我有了工作的动力,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明晰自身工作的职责,本着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与爱,以热情的服务态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严格履行的每一项业务的事中、事后的处查工作。把社会所急、人们所需、我们所能的三维点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切入点,坚持诚实敬业,使社会保障工作以虚促实,虚实结合,增强生气与活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优质服务重落实
篇3
为了使局党委《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我校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了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们按照局党委在《方案》中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成立了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学年组长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学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安全工作对违法乱纪的督察是学校软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一经发生,将给学校阻碍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教育发展软环境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按照教育局党委《方案》工作要求,以宣传教育为先导,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讲党课,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文献和领导讲话及有关教育法规。充分发挥局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的舆论监督。建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
二、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软环境建设的监管和监控工作。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校制度废、改、立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系统性、层次性、发展性和权威性额的软环境建设制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纠建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廉洁高效、作风务实、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和教育教学环境。努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诚信最佳的软环境,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篇4
[关键词] 软环境 优化 招商引资
在市场条件下,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应当是企业之间的行为,这也是国际上一般国家的惯例,但我国在向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目前企业还难以独立地完成招商引资工作,还需要政府来出面进行招商引资。政府在市场环境逐步完善的今天,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时,应当转变传统招商引资中只重视硬环境建设,忽视软环境优化的观念,把改善投资环境放在政府工作中非常突出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以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吸引投资商,抢夺发展先机。
地方软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目前地方政府最忽视的政府诚信建设和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两个方面对优化投资软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出一些看法。
一、政府诚信建设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过“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语就道出了信用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信用缺失的政府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更不可能长期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的发展已经开始受制于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影响,各地频频出现“投一次资,伤一次心”现象,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极大降低,这也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被外国评论为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地区,开始受到印度和越南的挑战。
从当前的信用状况看,一些政府部门政策多变、政出多门、朝令夕改、诺而不行和失信于民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失信行为,严重影响各地政府的信誉,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阻碍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建设一个诚信政府势在必行。
要建立一个诚信的政府,1.重视诚信教育,让招商成为一种服务意识而不仅仅是手段。只有在政府各部门中树立起“为企业服务,做企业公仆”的风气,才能推动公务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高效地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2.从树立政府信用抓起。能否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能否按制定的政策法规来办事,这既是建立政府诚信的必然,也是投资软环境改善的关键举措。各级政府应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修改修订那些已经过时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及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做到既有法可依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建立社会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这是诚信政府建设的中心内容。坚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问题,把与社会关系密切的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的职责、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透明度,既有利于公共服务对象对公共服务的了解和监督也有利于社会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服务平台建设
招商引资发展到今天已从拼热情和政策,变成拼各种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逐步规范健全的条件下,过去那种依靠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招商软环境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如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方便更广阔的平台,如何为企业发展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协助解决,如何帮助企业逐渐升级才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重视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企业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要搭建服务平台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要搭建创新平台。所谓的创新平台包括产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这些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平台,通过为一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但属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减少其初期不必要的投入,使其集中资金和精力实现技术的市场化推广,帮助其孵化和成长,同时也通过产学研联合,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
篇5
与硬环境相比,软环境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水平的提高意义更为重大,可以说软环境是增强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持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经过长期的巨额投资建设,我国各地区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比而言,软环境建设则明显滞后,并成为我国招商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把优化环境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举措来抓,要从依靠政策优势为主转变为以环境建设为主。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重点是加强软环境建设。
一、我国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错位,职能未转变
招商引资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经济行为,其主角是企业和有关中介机构,政府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坚持政企分开原则。招商引资指标成为其工作绩效完成情况的最主要、最硬化的指标。为了完成指标,有些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大包大揽、全程参与,实际上成了“企业搭台、政府唱戏”,这是政府角色的错位、越位,使本应在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合而为一,扭曲了市场信号,不仅增大了招商引资成本,降低招商引资效益,而且政府行为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和专制倾向,政府及其官员追求垄断租金最大化的行为极易产生各种不规范行为,滋生腐败。
我国招商引资的审批体制虽经改革,但仍比较繁琐和复杂,致使部分投资者望而生畏。加之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大量存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多头管理,缺乏有力的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重视项目的审批,忽视项目审批后的管理,外资管理出现漏洞,致使一些外商在项目启动后不履行合同。
(二)法治环境不尽完善
我国的法治环境建设水平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差较大。主要表现在:
1、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在招商引资中,一方面忽视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对开发方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2、相关立法不完善。急需的投资融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过于依赖税收政策,没有把产业开放做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
3、法律的权威性不高,行政执法和司法不公现象仍然存在。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法律的权威性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往往成了可以随意践踏的“软法”。地方保护主义突出,为了一方的利益可以置法律于不顾,随意分割或者封锁市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统一性。
(三)单靠税收优惠招商,造成竞争无序
近年来,为了吸引外资,各地区和部门都纷纷出台了土地、地方税收减免、产业领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搞起“优惠政策大赛”,竞相对外让步,出现了种种不公平交易。许多地方均以土地成本价以下的价格招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零地价”或者“土地买一送一”。这种土地政策的优惠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各地区和部门的过度竞争导致引资门槛降低,致使一批产业层次较低、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纷纷落户在我国,最终加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在税收政策方面,按我国现行税制规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定名义税率都是33%,由于减免税优惠和费用扣除政策的不同,造成实际税负相差一倍多(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大约为15%)。然而,各地突破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中央政策的底线,竞相出台“土政策”,单纯依靠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这一方面助长了外商投资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心理,另一方面税收优惠给国家税收利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据统计,1995年,中国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收入减少66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2%。
(四)市场机制不灵活,市场秩序混乱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政府直接投资责任缺失和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还普遍存在,权责利相统一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体制尚未真正形成。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尚未形成有利于社会资本扩散的制度。由于市场经济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大,有些地区市场秩序混乱,信用状况较差,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犯罪活动较为猖獗,合法经营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五)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社会服务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较低,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不足,一般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难以管理。此外,我国中介机构总体服务水平低,缺乏会计、审计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
二、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点"、"环境出效益"的理念。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地区间竞争集中表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发展环境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招商引资的数量、规模和水平。
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把改善投资软环境及其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使投资软环境的好坏是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的观念深入人心,逐年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必须是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为市场主体创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搞好环境建设,根本在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转化社会管理职能,为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秩序和有效的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导作用。在注重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政府应从招商引资的主角中退出来,从“台前”走到幕后,并利用政府对外联系渠道广、范围宽的优势为企业牵线搭桥。
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政府应依法改革外商投资审批体制,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从外资企业的特点出发,简化许可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完善许可监督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搞好对外资企业的全方位服务,引进更多外资,留住外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税务、商检、海关、金融、电力等垂直部门的领导和协调,确保外企经济的顺利发展。
(三)优化招商引资的法治环境
完善招商引资法律制度。在WTO规则的框架内,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特别是投资融资等法律法规体系;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法规、规章和行政措施,依法及时进行清理。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政府既要保护企业和客商的合法权益,又要支持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要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树立文明、效率、公正的执法形象,维护和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严格法律法规,特别是严格土地、营业执照、环保、安全生产以及兴建工业园、开发区等审批手续,严厉打击招商引资中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对招商引资涉及购买、盘活国有资产的,在拍卖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群众合法利益要坚决维护,涉及群众利益损失的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依法保护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
规范收费行为,加大治理“三乱”的力度。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收费制度,坚决制止一切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对现行各荐收费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
(四)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
从整体投资环境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在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时,必须结合我国实际,从整体投资环境来考虑各项优惠的程度。各级政府应按照"十五"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特点,制定引资计划,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应注意税收等优惠与国家经济政策导向性相一致,避免为吸引外资而进行税收优惠竞争,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受损。
实现从税收等优惠政策走向国民待遇政策,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单纯用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既与WTO基本规则存在矛盾。从目前来看,要研究外商投资的心理,确定本地利用外资的目标定位;要严格控制滥用土地政策优惠为引资手段,坚持“寸土必尽其用”的原则,鼓励“无地招商”新模式,用尽量少甚至不占有土地的方式来吸引外资,拓展内涵式利用外资之路;由于取消优惠政策会造成较大的波动,因此,在需要继续保持一些特殊优惠政策的领域,实行内外统一的政策,在保留外资企业优惠条件的同时,对非外资企业给予同样的待遇,以尽可能体现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要求。
(五)建立新型的干部考核惩戒机制
以招商引资数量的多寡来考核基层干部政绩是一种急功近利、违背资本流动规律的做法,会破坏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秩序,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应当予以纠正。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确立的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与用科学发展观相配套的干部政绩考核和惩戒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政绩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历史、辩证地看待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既要看外资引进的数量,又要看引进外资项目的质量或先进性;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有激励措施,也要有惩戒办法,特别是要推行要建立行政首长违规追究制。
(六)维护统一规范、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
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建立依靠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机制。积极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应当重点加强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强化产权交易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构建现代意义上的银企关系,建立良好的融资体制。
篇6
学校软环境的涵义是什么?学校的软环境是指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学校的内在品质,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追求,有自己的精神品位。软环境是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的精神方面,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宗旨、学校的传统、学风、教风、校风等,相对于一所学校的既成状态,学校内部的锐意改革、不断追求和奋斗的精神,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一、学校软环境建设的分类
具体地说,学校软环境建设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科学合理的现代教育理念。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学校职能的拓展,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使得教育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创新等,都成为教育关注的主要对象,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教育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我们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科学的制度和民主的管理模式。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创新上,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关键是民主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要变行政治校为专家治校,调动教师在科研和教书育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广大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办好学校,促进学校快乐、和谐的发展。
(三)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及诚信质朴的校园风貌。学校的精神、理念、追求要靠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培养、熏陶,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方式及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一所学校校风、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几代人的文化沉淀,再加上优美的校舍建筑、清雅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培养师生的性情和情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二、学校环境的特征
学校软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如空气般无处不在,但实际发生影响的某些要素却经常在无意中被人们忽视,教师在学校软环境建设中应该起主导作用。由于教师本身对软环境中很多要素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控制下的学校软环境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校环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软环境内涵和标准的模糊性。我们崇尚什么样的校风、班风,好的教育方法有哪些特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这些问题在教育理论中都有比较明确的阐述,凡是接受过系统职业培训的教师头脑中并不缺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各要素的内涵和标准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大多数情况下需依具体情境而灵活掌握。
(二)软环境理解和控制的差异性。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由于每位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软环境中各要素内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而教师对各要素内涵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实际教育控制中分寸和尺度把握上的差异。例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但是,究竟什么是尊重,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每位教师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位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体现在具体教育手段和方法中的教育行为也就各不相同了。
(三)软环境影响和作用的渗透性。学校软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但它的存在更多的时候就像空气一样,虽然非常重要,但时常被人们忽视,它对学生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时刻相伴,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可以说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构成一种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建设学校软环境的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的软环境比硬环境更为重要,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就如同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固然很重要,但是,硬件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依靠先进的软件。学校软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实再一次提醒我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软环境的建设。强化学校软环境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变革办学理念,促进制度革新,为学校发展创造条件。随着教育的逐步推进,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探索教育的发展规律,树立与时代同步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定位,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当客观分析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在办学治校理念上立足本位,坚持特色,有所侧重,在制度上激励教师的敬业与创新精神,建设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二)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不断改进“两课”教学,同时发挥校报、广播站、网络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文化生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三)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学风、教风、校风最能体现学校的精神,而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我们应在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从而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促进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
篇7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新改建桥梁建设情况:南大桥危桥改建已完工,北大桥已完成基础施工。龙城大桥新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
农村公路大修项目:年初计划的21公里,现已全部完成。
二、规范运输市场,有序推进交通运输服务
今年,市运管部门按照“贯穿一条”主线,精心构筑“三高、四严、五到位”工程的总体思路,重点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圆满完成春运工作任务。历时40天的春运期间,交通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发出班次3520个,输送旅客85000余人,旅客安全输送率达100%。
(二)以开展市场“监管年”活动为重点,切实抓好道路运输市场整治工作。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站前广场以及解放塔周边区域车辆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客运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四)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以及农村物流建设,以优质高效的客运服务,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三、公路养护工作进展顺利,辖区公路安全畅通。
公路养护部门认真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确保了辖区公路的安全畅通。
(一)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养护目标责任书,并按照冬季清雪除冰保安全、春季重点整治路面病害的原则,精心组织,对市农村公路进行了全覆盖养护。截止目前共投入公路养护资金285.6万元,圆满完成公路养护任务,受到了国检路况组的高度赞扬。
(二)加强路政管理,加大路产路权保护力度。路政部门对国省干线公路上的经营性道口重新进行了一次检查,对未整治的道口通知经营者及时整改,对整改不规范的道口要求按要求整改。目前为止国省干线公路道口规范率达到98﹪。为防止违章建筑物的出现,路政部门加强了巡查及政策宣传,同时对过境路控制区建筑物建立了管理档案,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为止收取路产赔(补)偿费1.9万元,占用费4万元。
四、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五、“两加强、一规范”,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一)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
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中,一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便民制度。二是严格遵守《机关工作纪律十不准》。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四是通过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对工作人员存在的纪律松弛、工作责任心不强、办事推诿扯皮、对待基层和群众态度冷漠等不良倾向进行了教育整顿,彻底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工作人员的工作精神面和服务态度貌焕然一新。
(二)加强队伍建设,塑造文明执法新形象
一年来,我局结合“服务企业年”活动,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文明执法水平。一是加强了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执法人员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二是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除了健全和完善单位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我们从年初以来安排专人开展明察暗访,对所有的上路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强化了社会监督。通过开展公开服务承诺、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等形式,加强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彻底杜绝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吃、拿、卡、要”等以权谋私现象。
篇8
一是全力扩大文化宣传效应。通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化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全区19个乡镇292个行政村将党的惠民政策和科技知识、实用技术、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等。适时向农民公开传播。同时,村级阵地已成为农村文化宣传的主战场。通过公示栏、文化墙”等形式。通过组建文艺演出、重点农村适用技术服务及政策法规宣讲小分队,将文化宣传、技术服务、政策法规直接带到广大群众的身边,提高了服务实效。广大农村宣传工作中,加强对农村宣传业务骨干的培养,每年至少举办3期“基层宣传文化干部暨通讯员骨干培训班”年培训基层宣传骨干36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村宣传文化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合力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政府补一点。单位捐一点”等筹资形式,通过“向上争一点。各村筹一点。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扶持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建成乡级文化活动站19个、村级“农家书屋”292家、文化大院52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311个。配套村级图书资料16.2万册,音像制品1.3万张(盒)报刊杂志11万份;建成乡级有线电视站4个、广播电视站19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平台286个;建成20户以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接收站点1195个,电视覆盖率达92.73%广播通乡率、通村率均达100%借助远程教育年培训农村党员群众达22万多人次。先后筹资20多万元,乡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群众居住地相对集中地方,配置篮球架、兵乓球案等体育器材40多副、健身器材30多套;建立乡镇体育社团19个,会员达140多人,为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科技文化知识和培养健康向上生活方式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创新文化活动开展载体。用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坚持“传播现代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扶持文化下乡”运作模式。不断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致富能人经验演讲、农村实用技术技能比赛等活动。引领广大群众提高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开展民族传统运动会和现代体育项目竞赛等活动,为村民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开展星级党员、好邻居、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秧歌队、腰鼓队、社火队等承载了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表演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小曲”秧歌铰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广大。同时,利用农闲时机,通过“送文化到农村”千台大戏送农村”三讲三送”等活动,每年送文化下乡20多场次,送图书下乡10多次;为群众放映电影、送戏下乡达3600多场次,不断推进了农村文化发展,强化了农村软环境建设。
篇9
龙州市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要务”的思想,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全力当好经济发展的“清道夫”,为经济发展开辟了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5月份,全市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65项,合同金额2625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0;实现财政收入41亿元,地方收入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和291。
一是抓行业作风建设,打破发展“瓶颈”。一方面,抓制度建设促动。今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决定》,做出了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积极推动政务公开,进一步放宽政策、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等一系列规定,同时从社会各界聘请了100名软环境建设特邀监督员,不定期对行业部门的作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促使各部门规范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抓载体活动带动。重点组织开展了企业评议部门和机关工作活动、评选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十佳部门”和“十佳个人”活动、“行风在线”直播活动,以及窗口对话交流活动等。明文规定:对评议出的最差单位负责人,一次通报批评并在电视上表态,两次诫勉,三次免职;对评议出的最差工作人员,核实认定后,一次内部谈话,两次通报批评,三次调离工作岗位或辞退;对选出的“双十佳”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并组织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行风在线”直播活动和窗口对话交流活动则是组织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128个部门、行业负责同志,就本部本稿件版权属517878秘书网门本单位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和效率、执行法律法规等情况,与社会各界群众直接对话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接受监督,解决行业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抓行政效能监察,清除发展“路障”。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不依法行政等问题,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路障”。为清除这些路障,该市成立了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与监察局合署办公,并制订完善了相关的组织领导、投诉处理、检查评议、责任过错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举报,市里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三乱”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规定》,对查证属实的举报,一次性奖励举报人3—5万元人民币,奖励费用由被举报单位承担。两个“中心”自3月16日正式挂牌办公以来,共受理各类投诉437件,除对咨询性的386件逐一答复或反馈外,有51件按期处理,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加大执纪办案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的违纪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立查案件42起,其中经济案件14起;处理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33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2人;挽回经济损失65万元。
篇10
一、评议对象
市级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其他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机关、窗口服务单位、驻连部省属机关部门,共103个单位。
二、评议方法
1、群众评议。在本次集中整治活动开始时,向社会各界发放《投资发展软环境征求竟见表》(附表一),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单位,责成限期整改,其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
在集中整治活动结束时和每年年底,在全市范围开展公开评议机关活动。通过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县区党政机关干部和公务人员代表,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等发放《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测评表》,分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次,对评议对象进行测评(附表二)。根据测评结果,按积分排序列出前10名和后3名,作为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和“三差”单位。
2、责任考核。由组织部门牵头会同有关方面,对“三差”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市委、市政府。
三、奖惩办法
1、对“十佳”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由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
2、在集中整治结束时被评为“三差”的单位,由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其深刻检讨,整改存在问题。经考核,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工作严重不称职的单位负责人,予以组织处理或党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