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31 23:2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蜀道难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蜀道难赏析

篇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西北),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清莲乡。从小勤学刻苦,年轻时候博览群书,受到儒、道家思想的影响,25岁出蜀,漫游蜀中及长江流域等地,游遍了名山大川。《蜀道难》是他的代表作,诗中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描绘出由秦入川的蜀道充满艰险的情景,构成一幅流动的自然山水画,给人以雄壮的美的感受。

二、欣赏诗的描写

诗人写作时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来进行描写,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不同的山水特点来进行描写,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

从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是侧面描写。开头就用“噫吁”三个感叹词,接着是“危呼高哉”,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凭空而起,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描绘的惊呼中,深深感到蜀道的高危险峻。

正面描写是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描写出攀登之艰难。“青泥河盘盘”则笔锋一转写游蜀地人的感受以及由对游者的安危、关怀几方面来写山路的曲曲折折,很短的路程内就要转达很多个弯,路是盘绕着山峰上的。接下来诗人笔锋又一转,以虚拟回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借惜别之情,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写出路途的难走,加上环境荒凉,凄清,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自然而然发出感叹,蜀道难走啊,比上天都还难!接着由静写到了动,山峦起伏山峰连着山峰。又来一个枯松倒挂在绝壁上的特写镜头,飞湍瀑流在悬崖上石头上,在山谷中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山的高危使人望而生畏,由此发出感叹:危险的道路啊!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一句“质问”,一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强化了蜀道的惊奇雄险。

三、欣赏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的体现

《蜀道难》诗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它是诗人的名篇,诗人在他佳作中是怎样体现浪漫主义色彩的呢?我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欣赏的:

1.我对浪漫主义的理解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它在反映客观现象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提高到创造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他们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2.欣赏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的体现

(1)全诗一唱三叹加强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反复咏叹的结构形式,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回旋跌宕的音乐美。这种反复咏叹强调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为本诗垫定了基调。中间再次出现重在渲染环境,表现一种发愁和畏惧的心理,末尾出现抒发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诗通过一唱三叹加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前后呼应,深化了主题,开头几个惊叹词(噫吁),中间又出现嗟叹词,结尾又用“长咨嗟”,使感情更加强烈,增加了全诗的浪漫感彩。

(2)成功运用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

诗中运用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高峻险阻和旖旎的风光。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进行对比,隐含着对唐王朝前途的担忧,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运用神话传说与夸张想象来描绘自然。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黄鹤难飞,猿猱愁度等夸张描写,为蜀道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把读者引入一个五彩斑斓,惊心动魄的神话世界。

(3)诗中的语言充分渲染意境、意象美,表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诗中语言把神奇惊险无比的意象、意境充分的渲染开来,使人不仅能读出诗人的浪漫主人情怀,也能闻出来,感受出来。李白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快的色彩,他的作品中不加任何雕饰,潇洒清丽,却能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四、结语

通过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诗中浪漫主义的欣赏,读者对此诗有更深的理解,诗中借景抒情,描写形象生动,写出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渲染出阴森深邃的气氛。突出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给蜀道涂抹上离奇的色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蜀地的风光。

诗人的奔放、飘逸,让人赞叹不已。他的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有着丰富的意境,读来耐人寻味。他以情境为主,既叙事说理,也寓意景中,《蜀道难》是他的代表作,全诗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此诗真不愧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之一。

作者单位:

篇2

【 “小切口 大问题”全新角度解读文言文】

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比较古板,不愿意用多媒体,不用学生照本宣科,只有唯一的方法:1、学生课本批注;2、上课前黑板抄原文3、课上学生讨论、继续批注。4、黑板讨论后批注原文5、其他同学落实;6、学生讲解点评7、教师点拨。实际上,我感到很无奈,这是我能做到的对于实词与句式落实的最好的方法。

王教授的几次培训对我的启发很大。前几次的培训,王教授都是教我们“备教材”,研究教材、走进教材“寻找小切口”,以求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刚才说了《劝学》的课堂操作,接下来也说一说《劝学》的导学案设计。《劝学》是名篇,结构清晰,语言逻辑性强。论点鲜明,所以,在备课组集体讨论时,我主张把学案分成两张,一张只有原文而无注释,下面以习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一张是通读全文后,以“学不可以已”为小切口,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语文教师最关心的字词和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课堂的组织过程当中因势利导即可。

《蜀道难》不仅是文言文,还是诗歌,而且是浪漫主义的。语言艰涩,如果以文言的形式去解读诗歌,就会破坏语言的美感,找不到诗歌的韵味了。我就设计了一个思考题:“本文中李白三次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者反复的感叹蜀道难,难在何处?反复的感慨有什么作用?”

学生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结构,接着要搞清楚各部分的内容,这样,小切口、大问题的形式就呈现出来了,学生没有割裂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当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后,学生就解决这首诗歌中绝大部分的问题,而一些基础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样的课堂组织结构穿插解决,这节课并没有涉及到字词和语法,学生依然能够读懂并进行赏析,应该说这个学案的组织方法是有效的。当然,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改变学案编制思维,突出思维导引】

对于学案的修改与发展,是语文备课中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因为学案要直接呈现给学生,语文备课组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明确“学案应强调思维主线,挖掘思维要点,突出亮点,不拘小节”的编制思路。

再以《登高》为例,从“八悲”入手,解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作者实际身世入手,在了解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还能拓展到作者的身世,写作时期的特征,写作的“抑扬顿挫”等写作特点。

包括在上面【全新角度解读文言文】中强调思维引导的学案样式也是一样的,只有抓住《劝学》的核心点“学不可以已”才能对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蜀道难》则要从情感变化入手,强调文章的整体性,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文章切入口。

还有王教授提到的《棒打洪教头》中,各人对洪教头的“称谓”也是很好的切入点。文言文兴趣导学案《崔护》中,是不是崔护杀了窈窕淑女入手等切入点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很多课题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在想想,过去确实是走马观花似的研究教材了。摆正心态,继续研究,发现教授的这个问题很有诱导性,以辩论的形式展开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困惑我们的难题迎刃而解。

此事过后,语文组的每个人都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体会到“研究教材”永远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无论何时都会给你新的发现,无论哪篇文章都存在“四两拨千斤”的“小切口”,只有真正用心研究教材,你才会真正地走进教材,寻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出口,为成功的课改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切口、大问题”的提出,促使我们大板块的整合、深挖教材,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同时也要关注教材的个性和共性。如果能够对教材有了个性的理解,那么陈腐的教材也会生动起来。

通过这些,我想告诉学生和同仁,语文就是生活,就来自生活,有悲伤,有欢乐。而每个老师都能找到自己对语文的个性理解,就能让学生爱上语文。毕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篇3

一、既重预设又重生成

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结合具体的文本,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作前瞻性的细致的考量和撰写,以期教学的有序、严谨和科学。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灵动而丰富的,在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会产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有的问题往往是比较有价值和挑战性的生成性知识,能激发兴趣,优化思维品质。此时,教师应视之为教学的关节点,平等的坦城的与学生对话,通过讨论、辩论达成共识;即使问题不能当堂解决,也不要淡化甚至回避,可以把它作为课外作业,“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让生成因预设而闪光”。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就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既重结论又重过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一个个“例子”的剖析和赏析,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达成共识的真理性知识――结论,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教纲和考纲上明确要求的结论性知识,如《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窦娥冤》语言的“本色”特质,《药》的明暗双线索,等等。但结论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诱导和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品读和赏读,水到渠成的通过智力劳动而获得。

学生读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更是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探求学法、绽放思维和张扬个性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 “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既重主体又重主导

苏弈姣所说:“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中学生语文智能发展的程序设计师和施工员,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病患的处方医生,是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教练员或陪练。”课堂上,教师要以生为本,真诚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写、听、说,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讨论、辩论、争论。但学生毕竟经验不足、知识欠缺、能力有限,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深度不够的现象屡屡发生。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课堂讨论若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学生应对课程有充分的预习,其次在平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局外人。圣陶曾说“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与纠正,有疏漏给与补充,有疑难给与阐明,是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

四、既重讲授又重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低起点严要求,倡导“朴素有效”的学习方式。许多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一些细小的知识点都讲得非常透彻,给人感觉质朴而实在,而对学生的要求比如背诵、默写、做练习甚至是朗读课文都是严格把关,一遍不行第二遍,第二遍不行第三遍,这也是许多教师之所以成功的一大原因。

在语文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但要精讲,要讲在重点和难点上,要讲在学生的“愤”“悱”处,让学生醍醐灌顶、获益匪浅。也要营造问题氛围,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讨论和争论,去钻研和探求。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

五、既重理性又重情感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从语言特色、思想内容、结构方式、表达技巧到情感态度的全方位而有深度的解读。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情感渗透,饱含深情进行教学,让教师情成为学生情与文本情的桥梁,引导学生充满激情的品味语言的精妙、意境的优美、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美好。

篇4

一、妙用电教,再现意境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电教设备的使用,让抽象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对于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产生直观的感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例如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就感觉到这篇课文中描绘的意境难以深入体会,究其原因和作者的语言表述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生们对于蜀道没有直观的经验,这就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充分利用了电教设备的优势,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直接的体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下搜集到了很多关于蜀道的相关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观看。在多媒体上,同学们看见了青泥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以及古木参天等景象,对于蜀道的雄奇艰险有了直观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听见了瀑布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巨响以及子规的悲凄啼鸣,让我们再次深刻感受蜀道之险。这样,在电教设备的帮助下,学生们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到了诗与境的交融之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为了消除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采用了电教设备的辅助手段,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将文本中描绘的意境进行再现,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深度阅读。

二、鉴赏名句,咀嚼语言美

鉴赏诗歌之美,还可以从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入手。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诗歌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很多名句都是流传悠久的佳句,一直以来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样的经典名句进行解读,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例如在教学《登高》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采用了咀嚼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文本的意境。在这首古诗中,被大家传诵至今的佳句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教师就从这句古诗入手引导学生深度咀嚼:“同学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今天我们就一起仔细品味一下这个句子,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文本中说的‘落木’?长江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文本中提到的几个修饰性词语,例如萧萧、滚滚、无边、不尽,又给我们怎样的想象画面?”这样的几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来,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在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以及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这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抒情,几个修饰性词语的使用让阔大的意境真实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想到了落木O@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这样在鉴赏名句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联想,在探究过程中对于诗歌中的语言美有了深刻的体会。所以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名句,从而实现对文本语言之美的深入体验。

三、引导想象,体验情感美

鉴赏诗歌离不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只有学生能够借助想象的力量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在鉴赏诗歌情感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阅读,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雨霖铃》是柳永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非常凄美的意境以及浓重的离愁别绪。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当时的意境,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学习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一下这两句诗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想象到这样的画面:秋日的清晨,凉风吹来,头顶一弦残月,旁边杨柳依依,让人不禁想起别离时刻,顿生愁绪,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正是“不着一情字却处处见情”。

篇5

古诗词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融合

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古典诗词,正逐渐从广大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逝去,这是一件十分可怕、可悲的事情。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将古典诗词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古典诗词形式上多是律诗绝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主题上一般都是健康向上的。有的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有的反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人生态度;有的抒发忧时伤己的博大情怀,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笔者总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一些古诗词中的经典语句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将古典诗词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其韵味、哲理和意境,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高一新生刚入学,突然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和一群陌生人中,一种孤寂、冷落之感便油然而生。于是,笔者就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诵读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学习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鼓励同学们要勇于融入新生活,结交新朋友。在这样一片朗诵声中,同学们的感情拉近了。当学生们学习上遇到挫折灰心失意时,笔者又热情地鼓励他们“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听了这些格言式的诗句,学生们的精神为之一振。把情感用凝练的诗句含蓄地表达出来,就多了一丝韵味,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趣味性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古典诗词,由被动式的接受变成主动式的自我探究。如在赏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笔者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乌台诗案、赤壁之战、铜雀台锁二乔、三气周瑜等历史故事,还布置了介绍苏小妹三难新郎、苏小妹三难佛印、兄妹戏对等趣味性问题。赏析《锦瑟》时,布置学生讲“望帝杜鹃”的典故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逐步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学生与作家、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反复诵读体会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语句简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琅琅上口,这些特点都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欣赏和体会。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总是提前准备好范读的视频材料,课堂上通过视频范读、教师配乐范读、单个学生配乐范读、全班配乐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在学白的《蜀道难》时,让学生配乐进行朗读感悟,笔者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节奏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通过联想、想象获得愉悦和满足

中国的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和意趣。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其中“绿”“闹”“弄”等可谓是“一字风流,境界全出”。因此,语文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融入古诗词所创设的情境中,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及二次创造的满足。

培养发散性思维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讨论、畅所欲言,重视个性化解读,变课堂教学的单向传递为多向传递,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赏析《江雪》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他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有的说“他内心十分孤独、寂寞,因为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他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还有的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谁能想到学生的解读如此精彩,真是妙不可言。

学以致用是目的

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对成熟的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所以,在诵读赏析了大量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诗词热情高涨的时候,笔者开始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

篇6

一、高中古诗词鉴赏现状

1.教学模式僵化,有明显的功利倾向

在传统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往往只局限于一字一句的翻译,教学内容也如蜻蜓点水,不接地气,有的甚至以朗读背诵代替赏析;即使是对文字简洁、意象繁复、含义深刻的诗歌,教学也只拘泥于字面上的条分缕析,而不去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境外之象,不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没有用心领悟作者的所见所感,没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灵契合、心境相通,使古诗文教学非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诗词鉴赏流于功利化。

2.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古诗词鉴赏变成了一种字、词、句的简单操练,变成了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甚至是复制,剥离了诗词的灵魂,架空了诗词的生活土壤,缺失了感悟,没有了赏析,缺少了品味,古诗词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偏低,在鉴赏方法的选择上也很盲目。《中国教育报》2013年曾对某省1000份高考试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0%的学生表现良好。

二、解决当前古诗词鉴赏现状的对策

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要缩短学生与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消除他们古诗词学习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自觉理解古诗词。

(1)流行歌曲激趣。流行歌曲是当今的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随着网络、视频、音频和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高中生来说,流行歌曲几乎成了音乐的代名词。在他们的心目中,流行就是时尚,流行就是前卫。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采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为词,谱上带有现代感的乐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清照《一剪梅》等。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流行歌曲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将流行歌曲灵活巧妙地与教学相结合,在学生熟练吟唱的基础上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意思和蕴涵的感情。

(2)时令激趣。教师可根据时令或节日要求学生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利用课前三五分钟的时间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教师适时点评,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古诗词审美情趣,引领学生逐步进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3)场景激趣。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学生心理,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如,利用高中生住校想家的心理,每当明月皎洁的时候,自然吟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契合了学生的桑梓情怀、思乡情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讨论学风。只有学生肯想、愿想,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上课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与当堂课文相关的古典诗歌名句导入新课。课前可把它们抄在黑板上,上课时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教师作适当地讲解。这样,学生在对课文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就感受到了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从而产生学习古诗词的愿望,养成鉴赏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2.诵读涵咏,加深对诗词的感知理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可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推敲诗词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品味诗词的韵味,领会诗词的意境。

(1)朗读。古诗词讲究精炼、形象、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变换起伏的旋律,要自然有力,恰到好处,切不可拖腔拉调,矫揉造作。

(2)诵读。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在诵读中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学会根据诗歌内容和感情来判断韵律的轻重缓急,使声调时而上扬,时而下降,或短时停顿,或长时停顿;学会语速的选择,情绪激昂处则势如破竹、一贯而下,情绪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读出诗歌的情调,体会诗歌的抒情基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侧,或平淡清长,或深邃绵长,或凄楚哀婉,或空旷悠扬。诵读的方式可自由选择,可读可唱可吟咏;诵读的人数可多可少,一切均随诵读者喜好而定。

(3)美读。选用合适的音乐作背景进行朗读,学生不仅会产生新鲜感,而且还能在音乐或雄浑激越或婉转悠扬或幽怨低沉的旋律中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准确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情意。

3.感受鉴赏,发展思维能力

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情况,诗歌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1)赏析诗句,体味意境。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鉴赏古诗词关键是要学会挖掘其意境,解读文本时要抓住诗眼分析。诗人总希望用最恰当、精练的字句充分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通过这些字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诗句中描绘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2)联系生平,知人论世。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和写作背景后,才能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比如学清照的词时,我们必须了解她的生活经历,了解她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然后再对比阅读,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3)了解特色,把握主旨。如学白的《蜀道难》时与他的其他作品如《行路难》《将进酒》进行比较,就比较容易理解此诗主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鉴赏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体验特征,始终不能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同时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教师要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体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尽享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教师要启发学生敢于质疑,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拘泥于教材的观点及现成的说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从历史的角度和艺术的创作等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性评价,悟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悟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深刻的主旨。

4.联想拓展,迁移应用

诗歌鉴赏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最为鲜明的一种情智活动,需要积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鉴赏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还原到原生态,透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再现繁复的生活现象,领会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典型的艺术形象;更要让学生联系实际,读出“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甚至进行一定的仿写。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原诗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使艺术形象得到扩展和再创造。

篇7

古诗歌表达技巧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55分)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蝶 恋 花

秦 观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晚山行

殷 遥[注]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

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注] 殷遥,天宝间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

中间两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6分)

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此曲的突出手法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5分)

定 风 波

苏 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三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风 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 宝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爱,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新丰酒: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取酒独酌。后来他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

这首诗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

答:

题组二 综合练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

(1)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11分)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注]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自幼博学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首词就写于这一时期。

(1)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分)

答:

(2)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6分)

答:

参考答案:

1.主要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2分)写双燕善解人意,似乎与佳人一起惋惜“春将暮”,借女子之口抒发了惜春之意。(3分)

2.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野花飘落、果实初成,江燕引雏飞,柳枝飘拂等,是从视觉角度写景;“暗草薰苔径”是从嗅觉角度写景。②动静结合。如“暗草薰苔径”是写静景,“江燕引雏飞”“晴杨扫石矶”是写动景。(6分,每点3分。如从远近、明暗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3.突出手法是情景交融和用典。(2分)前部分在凄凉的景物描写中表现作者的失意,最后三句用严子陵富春江垂钓和季鹰思故乡莼菜、鲈鱼脍两个典故来表现作者对自己曾经苦苦追求功名的否定和嘲笑,表达了作者因失意而产生的愤愤之情和孤苦无奈。(4分)

4.运用了夸张(通感)的修辞手法。她的歌声使人感觉到风起雪飞,使炎夏变得清凉。(2分)对柔奴“清歌”的夸张描写突出了歌声的清凉悦耳,也暗示了歌者高旷美好的心灵。(3分)

5.①用典:首联,引用郭元振的故事,说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才大略和匡世济时的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幸运,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尾联,引用马周的典故,说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怀才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运,所以只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这两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愤郁不平的心情。②对比:颔联上句用风雨中落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下句的青楼管弦形成一寂一喧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③象征:诗中的“风雨”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

(答出任意一种即可。手法2分,分析3分)

6.(1)颔联写芳草“碍马”,白云“遮楼”,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颈联写山含恨,水悲歌,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6分。每联分析各3分)

(2)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5分)

篇8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鉴赏技巧;心得体会

高考结束,回顾三年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课题研究之后再来回顾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感慨良多。

回顾必修1-5的教学活动,似乎就是在忙不迭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度过的,翻开写得密密麻麻的教科书和教案,虽记录着勤谨,但也标注着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稚嫩。再把目光聚焦到古诗词教学,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辛勤的高一高二语文教师是如何完成教学的?一读,二释疑,三分析思想情感诗歌主旨,四要求背诵默写。依照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就已经算是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高考后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在高考后反思,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才能达到《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并完成题目求?

首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生在建构古诗词鉴赏知识结构的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梳理已知的古诗词鉴赏技巧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继而在学习新的古诗词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个框架内容,如此,学生形成的对诗词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诗词情境时,能够灵活地从那个已经建构的鉴赏知识体系中提取相应的技巧方法与词汇。

第二,知人论世,熟悉背景。古诗词鉴赏也需要抓基础,需要介绍诗人和诗歌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歌,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时代特征。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实际情况作一个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对社会的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及其创作意图。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并且对诗人情感世界的把握会更为准确,为诗歌意义的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讲苏轼的作品时,首先要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环境中的苏轼。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又如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苏轼的“洒脱”,如果不放在封建时代的文化、政治大背景中去认识,学生看到的只是“个性美”,无法认识个性在挣扎或反叛中展现的“人格美”。

第三,强调学生诗词学习的积累整合。首先是积累,包括方法技巧的积累,意象感知的积累,诗词风格的积累,诗词大家生平背景的积累等等。积累是古诗词学习的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对积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论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在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了成为“巧妇”基础;继而通过整合,把自己积累起来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拓展阅读面,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增强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并在语文实践中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感悟先贤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使其枝繁叶茂的方法。

第四,比较赏析,对比教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诗与诗、诗与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美。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阅读,从而了解诗人的不同风格与复杂心态。两首诗词都是写月寄情,但情感又有区别:苏轼的词显豁达,其中隐约还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李白的诗看上去自得其乐,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无限的孤独与凄凉。把杜甫的《登高》与唐代六首“登高”诗进行比较,对《登高》作较为立体的解读,把握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初步理解杜甫“诗圣”的内涵。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运用比较赏析的方式,能让在学生在品味、体验、比较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享受到了古诗词的各种美。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应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教学方向,还要突出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重要地位。让古诗词绽放永恒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内容取舍

客观地讲,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议题,教师与学生都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则应是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处理好“用”与“舍”的关系。

先谈谈“用”与“舍”的含义。“用”是指相关素材被选用为教学内容,“舍”是指原初选好的素材在实际教学场景中被弃用。这两者本来就是一对哲学概念,移用到教学环节中,也是一组相辅相成的概念。其实,在教学内容的甄别与选定方面,还是大有学问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一、依“点”发散,广泛备选教学素材

在日常备课时,教师们大致都有这样的体验:读着或读完教材文本,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拦路的“老虎”――需要深究的知识点,例如比较艰深或富有特色的词语、句子、段落等。遇到这些“拦路虎”,教师们的第一反应是碾压它,以全面掌握为目标,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大量搜集相关信息,形成强大的备课候选素材。

例如,在执教《蜀道难》之前,教师遇到“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这一句,觉得这里面有几个可以值得拓展的点。一是“所”字结构,二是“或”的多义性,三是“匪”的含义,四是“化为狼与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第三个知识点为例,教师需要查找古汉语字典,通盘考虑“匪”的多义性,明确此处是被假借为“非”,是表示否定关系的副词。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个不一般的现实,教师可以预先选用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例如成语“匪夷所思”“受益匪浅”等。再如曾经学习过的文本《氓》中的“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再以第四个知识点为例,教者需要整体准备古汉语中的表达技巧――修辞。以比喻修辞为重点,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转换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种样式,并引入借代修辞,让学生比较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对于有些诗歌文本,教师要准备的素材还要更多。因为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意义丰盈的文学样式,仅仅依靠对诗歌语言层面的分析难以解读出其内隐的社会、文化等要义。为此,教师必须预先掌握一些背景知识,从而为课堂教学中内容的延伸、丰富以及诗歌主旨理解的升华奠定基础。以陆游的《咏梅》为例,教师必须预先为学生准备爱国诗人陆游的生平以及其深沉而清晰的价值取向,继而为课堂教学中对“梅”这个特殊意象的赏鉴,以及对全词营造意境的理解有一个便捷的“阶梯”。

二、向“心”聚合,精心挑选适用原料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选用和占有相关素材,以便充分自如地应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变故”。因为教学本身就充满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因学生的差异性而“散”出形态不一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自然不可回避,但是如果将其一一加以细致地讲解、深究,那么课堂教学的重心就会发生偏转。为此,课堂教学必须要向“心”而聚。这个“心”就是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能够促进学生立足教材文本,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为此,在教学当场,教师有必要将“拿来主义”的精神用于实践,先尽可能多的占有教学素材,然后细加挑选。占有素材的事上文已经论述,这里主要谈一谈如何对其进行挑选。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可以选作教学素材的“点”较多,例如诗歌中运用到的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技法,这些技法都足以够得上教师花费几个课时去讲解。备课之时,教师自然会对这些内容有自己先行性的了解和典型例子的储备。但是,如果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将重点落在技法之上,无疑是偏离重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设计之时“点”的聚合作用就要发挥职能了。从创作者的身份砜矗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抒写的是自己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山居生活的流连忘返。为此,诗人在诗歌中着重描绘了空灵、洗练的景色,描叙了此地人们安闲、自得的山居生活。在此基础之上,诗人的山居情怀油然生发:虽然此时早已没有春天的芳菲,但是呆在这里,我发自内心的愿意。在这里,诗人的审美对象值得细细品味,景是秋天的景,人是山中的人(达官贵人所漠视的人);诗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值得细细揣摩,他不愿意与显贵之人为伍,只愿生活在自然的美丽背景之下,与同样自然、淳朴的山中“野人”为伴。如果深谙其中道理,教师教学聚合的“点”就找到了,教学应聚焦于诗人独特思想情感的表达,然后由此展开对诗歌选材、技法运用的赏析,并在此过程中品味诗人倾心于山水田园生活的独特价值取向。

三、因“变”生变,随机选用舍弃内容

客观地讲,任何课堂教学的预设都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起到很好的指向作用,学生能够对教师的教作出顺畅的学习回应;二是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意外”,教师的教没有得到适当的学习回应,乃至没有回应。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直接面临现场的“考试”,也由此直接反映出教师的应变能力。在这里,我们就是要重点研习在这种情境下如何“应变”。

首先,教师不可临场慌张,要明晰这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从学生的终极培养目标而言,学生每一个困惑的出现都是教学的契机,也是教学的当然目标。为此,教师要做的是迅速做出因“变”而“变”的应急反应。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自己乃至不少同行都在进行机械的回应――面对学生的困惑,仅仅是简单揭示“谜底”,然后按照既设的教学流程“自导自演”下去。至于学生的课堂习得,则是很少虑及。很明显,这是一种离“心”式教学,是不尊重学生需求的低效教学。面对意外的“变故”,教师必须作出“变”的回应。

即如前文述及的《山居秋暝》教学,重心自然是诗人表达的独特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的品鉴比较生硬,只是用翻译的方式代替鉴赏。这时,教师必须随机作出“应变”,“舍弃”按照既定程式讲解的冲动和实质行为,选择补习性活动。先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字面含义,先行把握它意欲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运用想象,将两类人物的活动都放置在前几句描摹的空灵、清幽的意境中,用散文化的语句抒写诗句内容。经过这个果决的“舍弃”和“选用”过程,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得到深化。表面看,是离“心”了,但实则上达到了向“心”的效果。

教学过程纷繁复杂,无论是课前的备课,还是课中的教学,都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这不是烦事,而是教师教学功力培养的契机,还望更多教师关注于此,并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晓利. 确定教学内容应关注“四个文本”[J]. 中学语文,2016,(28).

篇10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文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年代久远,个别字词、句子较难理解,且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觉得难度较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语言,语言是文言文入门的正确途径。学习文言文,要先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对学生整体掌握全文知识是很重要的。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必要性

(一)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其中存在很多一字多义、字词倒置的现象,诵读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一个人的语文本领,主要就是体现在语感上,所以学生要加强对诵读的训练,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受到直接的感染。如屈原的《离骚》节选,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才能体会到屈原的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操。

(二)诵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言文的诵读,比单纯逐字逐句的讲解,由浅入深的分析更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乐此不疲地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感受到课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古人的语气、句读和课文含义。如荀子的《劝学》,要体会到荀子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知识。

(三)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确实,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及文言文深入层次的理解可以依靠教师的讲述,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采用讲述与诵读相结合的方法讲解文言文,这样教师也讲述了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学生通过诵读也会对课文有一种熟悉感,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如何利用诵读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随着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现代文相比较而言,文言文教学的进步的节奏仍然很缓慢。原因何在?就是对诵读的忽视。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传世名作,具有比现代文更强的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学习文言文是不用先去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任何讲解,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

(一)提前明确诵读方法

首先,要粗读。比如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教师要提前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这时的要求可以放低,要求不要有错音、停顿不出错为标准。看似简单的任务,要做很多的细致工作,不读错音,学生们就要积极的预习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要主动去查字典,把读音写在课本上;不读错停顿,学生们就要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翻译书和课下注译都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这一遍诵读,把字音和句子大意都基本熟识,学生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要精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课堂阅读环节,教师可以分段落让学生诵读,并在诵读时形成感官印象,在脑海中描绘出陶渊明辞官回到家中,子孙在门口相迎的场景,使学生带着画面去诵读,这次的诵读比第一次的诵读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情调韵味不用教师多说学生自己就可以领会。

最后,是烂读。文言文想要读通、读顺、读透,只靠课堂上诵读的两三遍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下花费时间反复诵读。前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把文章认真的多读几遍,文章的大意就可以品味出来。

(二)及时解决诵读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诵读障碍,教师要准确地选择讲解重点和难点。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有些词句只依靠注译和工具书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教师要对必要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例如《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互文,《鸿门宴》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的省略句等。除此之外,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信息也要向学生补充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语境。

(三)科学指导诵读技巧

第一,学生诵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正确的停顿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教师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教导学生学会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可以进行文章加标点练习。

第二,诵读时学生要结合语境推断文章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根据语境推断文章的内容,从语境中揣测文章的含义,这个推测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

第三,诵读时学生要注重对语境的把握。成功的诵读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能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意境。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整篇文章骈文运用极其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反复地诵读,学生很容易地就能感受到滕王阁壮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行文时怀才不遇的悲情。

(四)有效拓展诵读范围

除课本上的几篇文言文外,教师还可以重点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让学生阅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古文的赏析水平,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结语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坚持诵读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人文美,从而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河.浅谈“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3).

[2]陈德利.新课标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