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5 01:0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安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六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分别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第十三条需要通过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承运单位应当凭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准文件予以运输。
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
保藏机构接受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开具接收证明。
第十七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十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二十一条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实验室申报或者接受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应当符合科研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断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中进行。
专门从事检测、诊断的实验室应当严格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实验活动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时起2小时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2小时内未作出决定的,实验室可以从事相应的实验活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为申请人通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并互相通报实验室数量和实验室设立、分布情况,以及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及其从事相关实验活动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其他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需要从事前款所指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批准部门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
第二十九条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并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经论证可行的,方可使用。
第三十条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并接受公安机关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每半年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十六条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第三十八条实验室应当依照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处置,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十九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第四十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与运行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咨询、论证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本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本地区实验室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
第四章实验室感染控制
第四十二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应当具有与该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有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定期调查、了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第四十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将近期所接触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危险程度如实告知诊治医疗机构。接诊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救治;不具备相应救治条件的,应当依照规定将感染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转诊至具备相应传染病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具备相应传染病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接诊治疗,不得拒绝救治。
第四十四条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
第四十五条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接到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人员对该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实验室感染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并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或者隔离治疗,封闭实验室,防止扩散。
第四十六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一)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四)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五)进行现场消毒;
(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
(七)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或者患有疫病、疑似患有疫病的动物,诊治的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通报实验室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第四十八条发生病原微生物扩散,有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分工,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是否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以及上岗人员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实验室是否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主要通过检查反映实验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标准和要求的记录、档案、报告,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需要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的,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实施。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十一条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对实验室认可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二条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文明、高效。
第五十三条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时,应当有2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出示执法证件,并依照规定填写执法文书。
现场检查笔录、采样记录等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执法人员和被检查人、被采样人签名。被检查人、被采样人拒绝签名的,执法人员应当在自己签名后注明情况。
第五十四条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不依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五十五条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属于下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内需要处理的事项的,应当及时告知该部门处理;下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及时处理或者不积极履行本部门职责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直接予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三级、四级实验室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或者已经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但是未经批准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有关活动,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资格证书的,应当吊销其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准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由作出批准决定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撤销原批准决定,责令有关实验室立即停止有关活动,并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违法作出批准决定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作出批准决定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实验室不颁发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或者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检测活动,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批准决定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不符合相应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有关活动,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实验室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
(一)未依照规定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的;
(二)未向原批准部门报告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的;
(三)未依照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或者对所采集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未作详细记录的;
(四)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未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的;
(五)未依照规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工作人员考核不合格允许其上岗,或者批准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进入实验室的;
(六)实验室工作人员未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
(七)未依照规定建立或者保存实验档案的;
(八)未依照规定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备案的。
第六十一条经依法批准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或者未采取安全保卫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被盗、被抢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该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该实验室设立单位的主管部门还应当对该实验室的设立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未经批准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或者承运单位经批准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未履行保护义务,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托运单位和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实验室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停止违法活动,监督其将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未依照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的;
(二)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未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在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四)在未经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从事在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五)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同时从事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的。
第六十四条认可机构对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予以认可,或者对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不予认可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认可资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以及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的专门机构或者人员未依照规定报告,或者未依照规定采取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设立单位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拒绝接受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法开展有关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的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等活动或者依照本条例规定采取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发生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和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或者承运单位、保藏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2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呼伦贝尔市辖区内15个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
1.2调查方法
赴各旗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考察实验室基础硬件设施、相关生物安全防护装备设备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转情况。并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要求的相关标准制作统一格式的调查表,对各基层实验室开展问卷调查。
1.3调查内容
包含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人员状况、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共14项调查内容。
2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情况
2.1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共考察15个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建筑面积总和近3600m2,平均每个实验室240m2。其中6个实验室在近五年内对实验室进行过新建或改扩建,2个实验室十年内从未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修建。全部实验室中,有8个实验室不具备独立的给排水或应急供电系统。
2.2实验室人员情况
被调查的15个基层实验室,共有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52人,平均每个实验室3.5人,工作人员最多的6人,最少的只有2名兼职人员。全部人员中,高级职称13人,占总人数的25%;中级职称22人,占总人数的42.3%;初级职称7人,占总人数的13.5%;其他工作人员10人,占总人数的19.2%。其中,畜牧兽医类专业人员共45人,占总人数的87%。
2.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情况
参加调查的15个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全部为BSL-2级,均于2013年通过了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并取得了证书。全部实验室均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并根据各实验室实际情况制作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并能通过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来规范实验室活动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全部实验室均签订了兽医主管部门-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三级生物安全责任状,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并落实到人。全部实验室均具备二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台式离心机等必要的生物安全设备,以及一次性眼镜、口罩、帽子、鞋套、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在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的推动下,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视和规范,各实验室均能保持现有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生物安全管理现状总体较好,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存在问题
3.1.1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部分基层实验室多年未进行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改造修建,或随行政办公单位不断搬迁,导致实验室设备设施丢失或损坏。部分实验室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损坏,一些常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多年未进行检修、检测或已经无法正常运转。部分实验室没有独立的给排水系统和应急供电系统,几乎全部的实验室都不具备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仍依靠传统的先高压灭菌,再深埋或焚烧的处理方式,然而一些废弃物在离开实验室后,有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在基层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时,带来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3.1.2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少,相关生物安全培训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过少,且老龄化程度较高。平均每个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不足4人,有的只有2名兼职人员。在被调查实验室中,某基层实验室,没有专职实验室人员,只有2名兼职人员,因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该实验室目前已无法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其他实验室仅有的“专职人员”在日常的实验活动中,往往身兼数职,在做好主要动物疫病采样、检测、诊断、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开展其他日常工作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难以保障全部工作顺利进行,也造成了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同时,一些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知识认识不足,开展实验活动时,往往不按规定穿戴防护服、手套、帽子、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未知样品时,不充分利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等安全设备;部分实验室未将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不经灭菌或消毒即作医疗垃圾处理甚至随意丢弃,缺乏警示标签等行为极易造成人员受伤感染和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
3.1.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适宜,可操作性差
部分实验室在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时,过于注重参考一些先进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虽然这样的体系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对实验活动各方面的生物安全要求更加严格,但体系过于庞大,与现有的实验室实际运行机制不匹配。对基层实验室而言,运行如此庞大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得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更造成了原本并不富裕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2建议
3.2.1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设立实验室运行专项保障经费,用于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等工作,确保基层实验室环境安全、运转正常。完善基层实验室独立给排水和应急供电设施设备建设工作,确保基层实验室废水、废气等非常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确保实验室应急用电保障。为基层实验室配备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开展规范的实验室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3.2.2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建立保障措施,防止人才流失,提高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周期性的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熟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使其能够规范正确的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加强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护等培训,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查工作,不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2.3在充分总结现有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及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自身实验室活动实际情况,正常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泽林,等.重庆市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4):18-19.
篇3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生物实验室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核心场所,会涉及到水、电、气等安全使用,同时,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确保各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避免失误操作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积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现场的各项仪器、实验试剂以及药品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实验后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通过安全环保教育活动向广大实验人员积极推广应用高效清洁的实验方法。
一、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特征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新建各种类型的实验室,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去培养现代科研人才。高校生物实验室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生物实验室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人员流动性大、突况较多以及安全控制管理难度大等。与其他各类实验室相比较,高校生物实验室储存了大量的现代化精密实验仪器、各种各样的生化试剂、易于燃烧爆炸的实验物品以及具备毒性的化学物品等。此外,高校生物实验室所要涉及到的科研项目众多,不同项目要求的实验条件也会具有差异性。在部分生物实验中某些实验材料是活性器官或者活生物,在该部分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便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软硬件方面问题
高校高层领导未能够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室环保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安全环保管理资金投入上较为匮乏,实验室内部各项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节能环保和防护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物实验的要求,容易对实验人员与周围环境造成威胁。与此同时,高校领导过于注重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普遍偏低,未能够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督促现场实验人员按照制度规范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缺乏定期对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未能坚决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因此,导致不能有效提高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问题
众所周知,保障各类实验室高效稳定的前提就是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安全意识浅薄,工作观念落后,未能够正确认识到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导致各项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相互推卸责任。此外,相关部门岗位人员职责不够明确,未能落实好责任制度,做到权责统一,不断加强实验室现场的科学规范管理,这样无疑降低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各项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废弃物处理问题
生物实验室常见的废弃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生物活性材料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常常要使用到活性动物和各项植物等实验材料。活性动物在解剖后会遗留下来大量的废弃器官,动物也会产生一定的代谢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能进行妥善处置,就会造成对其他实验项目的干扰和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各种传染疾病的发生,不利于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二是有毒有害物品及其实验废弃物。在部分实验当中,实验人员需要应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物品,例如,常见的氰化物、重金属、甲酰胺、四甲基乙二胺以及丙烯酰胺等。该类实验物品具有较大的毒性,倘若不规范管理、处置,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实验人员在使用有毒有害物品进行实验后,会产生各种污染废弃物,不及时处理的话也不利于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放射性物质及其废弃物。在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具有放射性的样品,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要使用放射性元素作为标记物,只要经过放射性元素处理的实验物品、材料以及仪器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放射污染,现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如果不及时将放射性污染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导致该污染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规范建设
高校高层领导要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和条件,适当加大对实验室设施规范建设的投资力度,首先,要确保生物实验室选址的科学性,积极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设施和事故防范设备,加强对实验室内部环境的优化改善。对于陈旧的生物实验室,高校要通过改造更新确保各个电路、管道的安全性,还要不断完善实验室通风系统与现场监控设备。其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安全管理意识,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强对现场各项高端仪器设备、化学药剂以及实验物品的规范管理,保证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完好无损,能够正常投入到实验中进行使用。最后,高校要注重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防火相关需求及时配备好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对于存放贵重物品、药品的库房要贴好警示标志,在实验室外明显位置要张贴好各种安全标识,时刻提醒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规范管理操作,杜绝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利用。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高校要想实现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就必须针对以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人员相关守则》以及《实验废弃物处置管理条例》等具体实验操作守则和管理办法。管理人员要切实落实好各项制度,严格督促现场实验人员规范操作使用各种物品、药剂和仪器,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环保性。此外,安全制度的制定必须涵盖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安全管理、活体动物及植物安全管理以及药品试剂等。
实验室管理部门针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特殊性,要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规范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例如,通过根据不同部门的属性,逐级去签订安全责任书,这样能够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明确落实责任,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高校要组建起专业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制度的监督执行工作。
(三)强化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工作
1.规范处理生物活性实验材料。在高校生物实验中,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活性生物实验,对于废弃的生物活性材料,尤其是微生物与细胞等,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严格的消毒或者灭活处理。例如,对于细菌的处理可以通过使用15%次氯酸钠进行30分钟的消毒作业,有效稀释过后进行排放,这样能够最大化降低实验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
2.科学处理有毒有害实验废弃物。在生物实验环保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督促实验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科学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将不同的废弃物进行分级分类,收集处理,不能将所有废液倒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例如,过氧化物与硫化物、有机物以及氰化物等。实验人员为了避免有害有毒废液的泄露,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就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收集在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当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实验人员创建出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确保各项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生物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的专业安全培训,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实验管理理念,自我规范操作管理,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大对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健康。
参考文献:
[1]潘勋,张淑平,赵庆双.高校生物
学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4):115-118.
[2]许业河,黄建榕,廖秀萍,等.浅
谈高校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8(6):165-167.
[3]杨平,陈燕灵,黄建平.建立实验
篇4
论文摘要:列举微生物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事故原因,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实验室是学生的这些能力锻炼和提高不可缺少的平台。资金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实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安全问题成为实验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提高仪器使用率,实现实验资源共享,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微生物实验室,除承担水产养殖、海洋科学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以及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专业的细菌分类学实验教学外,每学年还有部分本科学生在此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实验室使用频繁,进出人员较多,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总结7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做到零事故的发生。
1 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原因分析
1.1 消防安全
1)供电线路老化,以致漏电着火。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由用电引起的事故占实验室安全事故比例较高,可见实验室用电安全不容忽视,特别是线路老化而又未及时改造的。
2)设备原因导致失火。①任何仪器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对超过正常使用寿命的仪器,要及时报废。有的工作人员只要仪器还没出问题就照常使用,以致设备“超期服役”,留下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失火。②设备出现故障未及时发现和维修。如恒温培养箱和恒温干燥鼓风箱等仪器有时需要工作过夜,如果未及时发现故障,在夜晚无人值守时出现温度失控,就容易导致失火。
3)未关电源引起失火。下班离开实验室时忘记关闭电源,致使设备通电时间过长,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火。
4)仪器操作不当,温度设置过高引起失火。如使用控温范围为0~300 ℃的恒温干燥鼓风箱,若将温度设置超过300 ℃,就有可能失火。
5)操作不慎,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例如在进行微生物无菌化实验时, 一般需要在酒精灯旁操作,同时还需用酒精消毒手。如果未等手上酒精挥发就进行操作,就可能将火引到身上。
6)爆炸事故。高压蒸汽灭菌器是微生物实验室的常用设备,如果压力表失灵,安全阀堵塞,或者操作不当,极易引发恶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药品危害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内较少使用剧毒药品,但是也有许多常用药品是有毒的。如用来擦拭显微镜镜头的二甲苯容易挥发,人体吸入过多,会直接影响健康;作为芽孢染色用的孔雀石绿,为致癌物质,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就会给师生的健康留下隐患;常用于显微镜油镜镜头的香柏油也为剧毒药品;另外,若操作不慎,浓硫酸、苯酚等试剂飞溅出来会严重腐蚀实验仪器,甚至伤害实验者的皮肤、眼睛,等等。往往因为是常用药品,操作者容易掉以轻心,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酿成不良后果。
1.3 细菌感染和污染许多师生认为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内菌种致病性不强或无致病性,所以容易麻痹大意,消毒意识淡薄。但是细菌是可能产生变异的,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由非致病菌转变为致病菌,如果人体感染就非常危险,特别是身体上有伤口危险性就更大。另外,由于实验的需要,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时,经常要从水体、土壤或动物身体上分离细菌或真菌菌株。因为数量大,常常没有对分离到的每株菌都进行鉴定;但在分离过程中有可能会得到少数致病菌,因未被鉴定而不易被发现。如果没有被严格消毒处理,那么这些致病菌就可能会危害师生健康,甚至污染环境,危害周围更多的人与生物的健康。
1.4 辐射损伤微生物的实验操作经常要在无菌的工作台上进行,在操作之前常用紫外灯照射消毒。由于强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是一个基本常识,所以实验指导教师有可能不会预先强调。正因为这点忽视,有的学生可能不会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甚至直接在紫外灯下操作部分实验,而导致身体受损或受伤。
2 防范措施
2.1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面对安全问题,应防范于未然,千万不要等到问题出现后才重视。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警惕性高、防范意识强,许多安全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所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在新生进实验室之前,必须由实验室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且每次实验课之前由任课教师提前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毕业班学生在实验室内做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较长,而且晚上和节假日都有可能要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应当专门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和各种应急措施。
2.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规程,应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正规操作。最好将每一台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打印出来贴在仪器上面,让学生一目了然。每个学生和工作人员都要在了解实验流程、熟悉仪器操作后才能正式开始实验,降低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2.3 完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
1)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由于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人数较多,使用次数频繁,管理也较为复杂,所以完全有必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早在多年以前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生物安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如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专门设立了一个环境健康与安全部,主要致力于保护学生、教员、职员和来访者以及大学财产的健康和安全[2]。广东海洋大学也制定了《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张贴在实验室最显眼的位置,时时提醒学生避免不规范行为。
2)规范管理。实验室难管理往往不是因为制度太少,而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规章制度如同虚设,所以要落实各项制度,必须规范管理。有毒和易燃试剂要专柜保存、专人管理;精密仪器集中在一个房间,定期抽湿防潮;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包括药品、仪器的使用,记录每次使用的日期、时间、使用者姓名和使用前后的状态等情况,实验员经常对记录进行核对和检查。
3)安全检查。做好实验检查监督工作,有备无患。每次进入实验室都要打开门窗通风,离开时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经常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过期,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定期检查各仪器的使用状态,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确保每一件仪器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冰箱经常清理,对不明菌种进行灭菌处理。
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六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分别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第十三条需要通过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承运单位应当凭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准文件予以运输。
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
保藏机构接受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开具接收证明。
第十七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十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二十一条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实验室申报或者接受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应当符合科研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断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中进行。
专门从事检测、诊断的实验室应当严格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实验活动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时起2小时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2小时内未作出决定的,实验室可以从事相应的实验活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为申请人通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并互相通报实验室数量和实验室设立、分布情况,以及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及其从事相关实验活动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其他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需要从事前款所指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批准部门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
第二十九条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并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经论证可行的,方可使用。
第三十条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并接受公安机关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每半年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十六条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第三十八条实验室应当依照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处置,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十九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第四十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与运行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咨询、论证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本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本地区实验室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
第四章实验室感染控制
第四十二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应当具有与该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有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定期调查、了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第四十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将近期所接触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危险程度如实告知诊治医疗机构。接诊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救治;不具备相应救治条件的,应当依照规定将感染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转诊至具备相应传染病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具备相应传染病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接诊治疗,不得拒绝救治。
第四十四条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
第四十五条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接到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人员对该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实验室感染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并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或者隔离治疗,封闭实验室,防止扩散。
第四十六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一)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四)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五)进行现场消毒;
(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
(七)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或者患有疫病、疑似患有疫病的动物,诊治的医疗机构或者兽医医疗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通报实验室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第四十八条发生病原微生物扩散,有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分工,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是否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以及上岗人员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实验室是否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主要通过检查反映实验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标准和要求的记录、档案、报告,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需要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的,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实施。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十一条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对实验室认可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二条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文明、高效。
第五十三条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时,应当有2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出示执法证件,并依照规定填写执法文书。
现场检查笔录、采样记录等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执法人员和被检查人、被采样人签名。被检查人、被采样人拒绝签名的,执法人员应当在自己签名后注明情况。
第五十四条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不依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五十五条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属于下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内需要处理的事项的,应当及时告知该部门处理;下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及时处理或者不积极履行本部门职责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直接予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三级、四级实验室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或者已经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但是未经批准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有关活动,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资格证书的,应当吊销其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准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由作出批准决定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撤销原批准决定,责令有关实验室立即停止有关活动,并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违法作出批准决定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作出批准决定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实验室不颁发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或者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检测活动,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批准决定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不符合相应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有关活动,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实验室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
(一)未依照规定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的;
(二)未向原批准部门报告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的;
(三)未依照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或者对所采集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未作详细记录的;
(四)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未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的;
(五)未依照规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工作人员考核不合格允许其上岗,或者批准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进入实验室的;
(六)实验室工作人员未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
(七)未依照规定建立或者保存实验档案的;
(八)未依照规定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备案的。
第六十一条经依法批准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或者未采取安全保卫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被盗、被抢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该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该实验室设立单位的主管部门还应当对该实验室的设立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未经批准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或者承运单位经批准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未履行保护义务,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托运单位和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实验室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停止违法活动,监督其将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未依照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的;
(二)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未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在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四)在未经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从事在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五)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同时从事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的。
第六十四条认可机构对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予以认可,或者对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不予认可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认可资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以及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的专门机构或者人员未依照规定报告,或者未依照规定采取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设立单位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拒绝接受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法开展有关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的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等活动或者依照本条例规定采取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发生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和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或者承运单位、保藏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八条保藏机构未依照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菌(毒)种和样本,或者未依照规定提供菌(毒)种和样本的,由其指定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收回违法提供的菌(毒)种和样本,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监督检查职责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七十条军队实验室由中国人民卫生主管部门参照本条例负责监督管理。
篇6
中图分类号 R44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09-0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通常意义上指检验科)是医院运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人员不仅是与患者直接接触,而且还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和排泄物等接触。这些因素可能造成检验科工作人员自身感染,医院病人的医源性感染和环境污染,所以检验科是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监控的科室,如2003年香港、台湾的医学实验室和2004年北京、安徽两地由CDC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有关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基层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知识欠缺、观念陈旧、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设施不全等。医学实验室能否做到生物安全防护已成为其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关键;同时,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大传染源,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医院检验科由于其工作特殊性,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旨在提高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效能,严防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1.1 领导重视不够,人员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诊疗、轻预防的思想。特别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后,往往认为实验室生物安全这项工作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而不予重视。尽管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院领导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加强了对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感染监测和管理工作。但还是在对检验科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购买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仪器和设备等方面投入很小,例如: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经常可能接触结核病人,结核菌的检查按国家相关规定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但很多基层医院没有生物安全柜,据不完全统计,在遵义市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近百余家在开展结核菌的检测工作,其中有生物安全柜者只有极少数,存在严重不足。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方面,科室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的相关学习班和会议,许多人员并没有得到与本科业务相适应的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的岗前培训教育。
近几年来,尤其在SARS大流行后,国家各级疾控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人员的相关培训,但大多数认为,生物安全是微生物检验专业的事情,培训时重点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人员,而目前大多数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是轮换工作,结果造成整体工作人员的认识还是不到位,正如某些技师所说“在学校和教科书上从来没有教我们采一个患者的血要洗一次手或消毒”,而多年养成的习惯使某些技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无法适应,在工作中经常不戴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镜;接触感染性标本时不戴防护手套;清洗处理废弃标本时消毒处理不严格;在实验中途用污染的手接听电话;工作人员穿污染的工作服进休息间,或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或吸烟等。刚毕业的医学生中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认识不足更是一种普通现象。
1.2 规章制度不健全,存在制度漏洞 科室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措施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预防感染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规范、安全的标本管理制度、消毒及清洗制度、感染后检测制度等没有具体规定,对突发事件如血液或体液的飞溅污染、细菌分离鉴定时的污染、强酸强碱配制时的损伤、玻璃器皿破碎误伤等没有明确的消毒和监测等处理制度。有的把科室消毒剂的保存和配备完全交由临时工管理;没有制定科室内大扫除的制度或制定了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另外,标本的接收、分离、处置存放等制度亟待完善。
1.3 防护意识落后,防护设施不全 有的人员只重视本科检验业务,轻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只重视自身保护,轻视对患者的隔离;有的人员甚至以操作方便为理由,既不保护自己,也不保护患者。另外还存在隔离衣、防护眼镜、洗手设备、通风设备不足;由于基层医院检验科用房比较紧张,有的工作间在建筑设计方面存在卫生学上的缺陷,这也间接地增加了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和医院感染的机会。
2 管理对策
2.1 更新观念,健全规章制度 科室领导挂帅,坚决改正检验科“重检轻防”的思想。让全科人员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它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保护实验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宗旨,使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轨道。它的颁布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步入了科学、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根据科室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落实到人,定期监测、检查、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
2.2 强化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内容涉及到实际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检验人员应不断吸取新知识,而不能仅仅局限在旧的知识层次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只有人的认识得到提高,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认识首先是提高领导的认识,领导应带头学习和遵守废物处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无菌技术等;其次是科室要提供必要的防护条件,人的健康权是第一人权。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多用一副手套多花冤枉钱”的说法,这种认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提高医疗成本、降低收入利润的认识是对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健康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医院感染工作的不了解和曲解。另外医学继续教育在我国已形成制度化,有必要借助这一平台,确保检验工作者日常实用知识点的不断更新。
2.3 增加资金投入,购置防护设备 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适当加大资金投入添置一些设备,如购置生物安全柜、安装免提电话机,安装自动洗手装置等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2.4 加强对勤杂人员的管理 对卫生勤杂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讲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础知识,如医院规章制度、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医用垃圾、生垃圾、正确先手方法、消毒隔离观念、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等。使他(她)们认识到保洁工作质量与科室环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做到地面无垃圾,墙壁、门窗、玻璃无灰尘,厕所清洁无异味,废品垃圾及时处理,减少污染源,做好保洁工作,使环境整洁优美。
2.5 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和医用废弃物处理 检验人员工作时,应衣帽整洁,严格遵守消毒来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静肪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患者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对使用过的注射器、采血针、吸管、加样器吸头等医疗废弃物放入消毒桶内,经高温消毒高压消毒后,再做废弃物处理。
2.6 检验器具的消毒处理 各种器具应及时清洗和用高效环保消毒剂消毒。
篇7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美国;启示
0 引言
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安全管理始终伴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已计划投入300亿人民币实施转基因等专项,通过巨额的政府资金进行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及推广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农产品产业链,进而对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于2000年制定,在当时的背景下我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加之近年审批操作不够规范,管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
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出口国。近几年来,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得到发展,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随之提高,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安全管理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美国农业部(USDA)动植物卫生检疫局(APHIS)根据联邦法规第7篇第340章(7 CFR Part 340)的法规,对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环境释放、州际转移和进口)进行管理。然而,自1987年以来,对“已知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分类名单从未变更过,这意味着在商业化推广过程中会释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转基因生物。不仅如此,在现行法规下批准转基因生物的引入主要是通过审批制以及审批程序相对简化和审批时间相对缩短的报告制,而目前只有10%左右的授权是通过审批制完成,大部分转基因生物则是通过报告制释放到环境中。另一方面,欧盟出于公众知情权及贸易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于2005年出台严格的转基因产品全程追踪与标识政策,这与美国实行在最短时间内将转基因作物新品种进行商业化推广,最终为占领技术制高点的现实利益相抵触。美国为保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有序进行,以实现其全球战略的目的,美国政府决定对现行的“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进行修订,力求将未知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本文从美国修订“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着手,系统阐述法规修订的内容,同时结合目前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最终为完善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美国“关于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修订要点
1.1规范审批程序
1.1.1取消报告制
目前,经APHIS授权的申请中近90%都是经过报告制完成。现行法规(§340.3(e))明确指出,APHIS对管理对象的环境释放和进口的报告程序必须在30天内完成批复,而州际转移的批复必须在10天内。根据新法规,所有的授权都将按照审批制来完成。与之相符,审批条件将提供关于审批书持有者必须遵守何种程序表述的更为详细。在新法规中,需要详细描述要实施的核心条件类别,以及审查员对审批书持有者设置的补充条件,其目的是使通过审批书授权采取的行动不大可能会导致植物病虫害或劣性杂草的引入或传播。
1.1.2修改审批制APHIS对将近10%的授权是通过审批制完成,具体见§340.4。现行的法规详细规定了APHIS审查进口和州际转移的审批期是60天;环境释放的审批期是120天。在现行法规中,A-PHIS对修改、转让及撤销审批书的行政行为的规定并不明确。APHIS建议对法规进行完善,以增加审批申请和评估的透明度并提高效率。拟订的改动更多的是一种修订,而不是实质性的变动。为了建立既可提高效率又可保持适度安全的明确管理程序,审批的程序依然是通过确认和获取与进口、州际转移或环境释放有关的信息,来决定和备案在何种条件下这些活动可以被批准。拟订的改动使该法规井然有序,更清楚地反映出申请、评估和发放审批书的各项程序步骤。首先,审批的不同类型(进口、州际转移及环境释放)在第§340.2(b)中被列为环境释放的新的亚类。其次,必须随同审批申请提供的信息类别列在§340.2(c)中。审批种类以及环境释放的性质(如果环境释放申请)可影响对申请信息的要求。再次,§340.2(d)概述了发放审批书的程序和行政步骤。最后,对审批书附上的条件也取决于审批的种类和释放的种类。这些条件列在§340,3中。
1.1.3审批申请所需信息更全面现行法规和新法规在信息要求方面的差别体现在现行法规§340.4节和新法规中§340.2(c)之间的不同。新法规修订案中对所有审批申请需要的信息、每一类申请所需的额外信息以及各个类别环境释放审批所需的信息都做了更为详细的要求。现行法规一般只有在申请人递交了申请之后,APHIS才会明确需要申请人提供信息。而新法规中增加了关于记录、报告以及审批书持有人和人之间的安排的信息需求等信息,不仅如此,新法规还要求申请人更为详细地说明其计划,如何避免未经审批的环境释放,以及如果发生此类环境释放如何进行应对的方法。此外,对于§340.2(b)(3)表中C类或D类的环境释放申请,规定将要求申请人就该申请包含的所有活动提供更详细的相关信息,包括受体生物、插入基因、地理位置和管理措施,以及对审批书持有人和相关人的培训和他们之间的交流。同时,该生物在环境中生存或传播的能力以及转入性状可能造成危害的细节也需要申请人加以说明。
1.2过程监管严格
1.2.1重新定义及特别排除部分现行法规管辖的转基因生物种类;在现行法规中,认定一种生物是否属于管理对象,没有对审查员和责任人之间的相对责任做出明确的界定。根据新的修订意见,一种转基因生物的责任人可以正确地利用§340.0的标准来判断该转基因生物是否在新法规适用范围之内,或由审查员根据该转基因植物存在可能带来植物病虫害或劣性杂草的风险来决定一种转基因生物应当接受管制。值得注意的是,对为生产药用或工业用途化合物而实施转基囚工程的转基因植物,APHIS继续对其环境释放实施严格的审批条件。现行法规§340.2中有一个植物病虫害的分类表。根据新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再需要这一列表。在评估转基因生物的过程中,APHIS对供体或受体的物种是否可能是植物病虫害或劣性杂草进行评估,同时参考PPQ(APHIS植物保护与检疫处)所拥有的关于有害物种的最新信息。PPQ拥有较之现行法规中植物分类名单更为全面、动态、可靠的信息。
1.2.2修改环境释放的审批体系APHIS继续保持审批制的三种类型:州际转移、进口和环境释放。前两种审批的程序相对简单,而且审批通常规定的条件所针对的风险在各次运输之间是非常相似的,
APHIS建议对州际转移和进口审批程序只稍作调整,但对转基因生物释放进入环境要采取更谨慎的监管。新法规的环境释放审批分类系统包括五个类别:四个转基因植物释放类别(类别A~D)和一个其它转基因生物释放类别(类别E)。转基因非植物生物的释放(类别E)将会单列成一个类别,并且对申请进行逐个评估。APHIS提议用植物生长习性和(转入)性状的危害或伤害性作为对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进行分类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两个分别被衡量的因素大致认为是转基因植物的“暴露度”(Exposure)和“危害性”(Hazard)。利用这两个因素对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审批进行分类(见表1)。在根据表1确定了某种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所属的类别后,APHIS将审查并评估申请人提供的所有信息,确定监督和审批的条件。申请人需要提供的信息并不仅限于与上述两个因素相关的信息,还应包括与恶劣性杂草和植物病虫害相关风险评价有关的所有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对信息的审查可能让APHIS改变对某种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最初的归类。
1.3保障公众知情权
1.3.1清晰界定概念新法规建议删除现行法规中可能对公众理解造成混淆视听的术语定义:特别审批书、表达载体、引入、管理对象、稳定结合的、媒介或媒介物以及特征描述明确的和只含有非编号的管理区域。
1.3.2公开审批信息,鼓励公众参与在新法规中,APHIS努力使审批条件透明化和可预期,同时也保留了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新法规的广泛适用性,APHIS同时在网站上公开根据咨询程序做出判定的信息,帮助公众和相关机构了解哪些生物属于法规管理之列。同时也将对审批条件的建议向公众说明。除科学严谨、提倡高效外,新法规鼓励公众参与。APHIS将继续向公众提供正在考虑中的科学信息、环境分析以及决断依据。尤其是当APHIS制订有条件免除的具体相关条件时,采取一系列透明的步骤,包括科学审查、公众意见以及适应性等,有关新通过的有条件免除审批申请程序的决定将在联邦公报上并整理成名单向社会公布。在决定通过一项审批申请程序的新免除情况之前,公众有向APHIS提交评议的权利。
2 对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影响
2.1清晰的转基因生物引入规范将对我国转基因技术研发及产品出口造成限制
美国“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修订对其进口、州际转移或环境释放的转基因生物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规范,这个规范建立在其发达的生物技术与完善的管理体制基础之上。尤其是美国将APHIS植物保护与检疫处(PPQ)关于“劣性杂草”的考察程序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考察,这将直接形成技术壁垒,限制他国转基因产品的进口。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已列出了详细的受管制转基因生物名录,这意味着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也将考虑到与其兼容。
2.2对转基因植物低水平存在的标准及执法措施将影响我国转基因产品出口
美国“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修订特别强调对转基因植物低水平存在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及执法行动细则进行规范管理,尤其强调会对个案进行特别管理并可能采取法律制裁。低水平存在将是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目前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风险管理尚未形成规范的体制的现状下,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
2.3更全面的申请审批信息对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法规修订稿中要求申请人事先提供包括研发以及释放在内的详细信息供APHIS审核,这要求研发者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及推广能力。对我国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规定了申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所需要提供详细资料清单,但对于商业化推广环节的审核却没有明确规定,很难切实评价大规模释放带来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与推广是脱节的,研发者一般不直接参与推广工作,导致大部分研发者对其技术的扩散难以切实把握。同时由于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数量众多且实力参差不齐,这使得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3 启示
3.1监管重心在于环境释放审批
作为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最早也最成功的国家,美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防范极为重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范体系。2009年,美国对“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进行再修订,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更加规范了转基因生物向环境释放的审批程序。这意味着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审批将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过程中安全监管的重心。我国将大面积推广转基因农作物,而我国数以亿计的分散小规模农户,以及数量庞大的中小规模食品加工企业决定了不可能对转基因作物产业链实施全程监控,为此,将监管重心放在转基因生物大规模释放之前的严格审批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
3.2长效工作在于过程监管
美国对“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规修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加强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过程中的监管,要求审批书持有者建立并保留审批相关记录、允许APHIS审查这些记录等,尤其强调APHIS对其管理行为的记录进行审查和审计的权利。与美国不同,我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主要由研究机构完成,而推广则是由种子公司进行,二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为此,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种子公司这一源头,强制其建立管理档案,由有关政府机构负责定期抽查,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3.3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释放名录
美国“特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引入”法修订稿中重新修订了受管制的转基因生物名单,这个判断标准可以帮助研发人员事先判断他们研发的转基因生物是否在法规的适用范围之内。我国目前只是在转基因安全评价管理规定中确定了转基因生物的风险等级,没有形成一个受管制转基因生物名录。尽管复杂的名录会增加工作量,但随着申请工作的开展,审查员将会越来越容易认定申请是否属于受管制的转基因生物,事先判断其是否可以安全释放,从而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五态 安全生产 预防 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安全管理也正在被人们所关注。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现代生产企业具有优良的机械设备,机械化生产已成为企业成本的必然组成部分。但机械生产运行会产生物的不稳定,机械与人处在同一环境工作时,人与机械相比总是处于相对弱小的地位,如果此时人的思维和行为处在不安全状态下,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所以,保证企业系统正常运行只有抓好职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职工生产过程中情绪、行为的管理,预防生产过程中职工出现“五态”行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五态”的特征及危害
1.1病态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形态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或早或迟地表现出可觉察症状,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或长期残存,甚至导致死亡。人在“病态”下工作,由于疾病影响所导致人身体和情绪上发生变化,一旦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精神、心理受到过度刺激,很容易造成突发性急性病变产生。例如:一些特殊工种群体,职业使他们长期精神、心理紧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变化的环境,在压力刺激下,其体力和精神始终处于紧绷、集中状态。由于情绪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下,这种紧张心理影响最大的就是心脏和大脑,长期处在这种工作环境中,极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带病工作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一旦工作中突然发病,很容易失控酿成惨剧。所以,作为企业,首先要正确认识到,职工的生命高于一切利益,要在思想上树立“有生命才有一切”的观点,珍惜生命,做好对职工身体疾病的了解、预防和控制。企业职工只有在具备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下,才能在各种工作环境中遇到挫折时全神贯注,沉稳操作,杜绝悲剧的发生,才能做到不影响正常工作,不给企业安全生产秩序带来伤害及损失。
1.2 疲态
疲劳是“疲态”的重要表现行为,疲劳又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1.2.1生理疲劳
生理疲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症。当人体过度疲乏时,生理机能下降,组织细胞供氧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血管收缩,细胞新陈代谢功能降低,人就会感到疲劳,从而出现生理疲劳症状。生理疲劳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眼花、记忆力减退、血压下降、心率过速、情绪低落等。人在进入生理疲劳状态时,会出现频繁打哈哧,眼皮沉重,思维滞后,手脚反应缓慢,动作不连贯,操作不准确现象,对突发状况反应迟钝,当遇到各种异常或突发状况时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2.2心里疲劳
心里疲劳则是指人在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或活动中,伴随着肌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人在进入心理疲劳时会心情烦燥、神情恍惚,精神萎靡不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工作,头脑不清醒,注意力涣散,对正在从事的工作产生抵触、惰性心理,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时,对待工作的态度是能省力就省力,能凑合就凑合,缺乏自主性、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心理疲劳很多时候是不知不觉潜伏在人们身边的,它不会一朝一夕就致人于死地,而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疲劳量”才会引发人的不良情绪反应,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如矿山、建筑、井下、钢厂等作业一线的职工,单调、繁重的劳动往往是在引发身体疲劳的同时伴随着心里疲劳产生。生理疲劳和心里疲劳如果不加以重视继续工作造成疲劳状态产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危险性,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1.3酒态
“酒态”是指人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的思维开始朦胧、眼充血、表情无忧无虑、欣、言行粗鲁、眩晕等;而达到0.3%时,表现出口齿不清、步态蹒跚、动作不稳、神志错乱时出现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醉酒状态。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作用于人体是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以被肠胃直接吸收进入血管,由血液循环至大脑及神经中枢。在乙醇的影响下人会出现眼睛充血、神情亢奋、言行过激、眩晕、头脑昏沉、视力模糊、精神疲乏、神志不清、失去自控能力等状态。如果职工在饮酒后从事生产活动,身体在酒精的作用下出现上述症状时,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对危险防范、预防能力下降等现象,特别是在过量饮酒后,中枢神精在酒精的刺激下产生过度亢奋,人在亢奋情绪支配下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给生产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对自己,对生产造成重大危害。
1.4气态
情绪波动,大多数是由思想问题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情或是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时,极易产生焦虑不安、冲动、急躁情绪,在这些情绪控制下会诱始人的心理反映发生严重改变,产生过激、忿怒情绪,这种情绪、状态我们称之为“气态”。伴随着“气态”情绪活动,将会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当人处在“气态”情绪状态时,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会造成一种无视法律法规或管理制度规范的对抗性心理状态,当职工把这种状态带入到工作中去时,行为就会表现出“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对管理者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等高应激性反应。强烈的应激状态阻碍和干扰了正常水平发挥,至使安全防范失控等问题出现。
1.5兴态
“兴态”是当人因为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令自己满意、快乐的事情,或是在服用了兴奋型药物、食品时,情绪上会出现兴奋状态,会使认识操作赖以活动的神经中枢受到过度刺激,大脑皮层相关部分的正常值受到干扰,神精系统会出现暂时性不平衡,造成思维错乱,从而降低了思维效能。由于思维能力的降低导致自身抑制力下降,调节控制中枢神经作用减弱,这时就会产生难以自制的亢奋情绪,行为表现出现轻率、好动、异想天开、忘乎所以等应激反应,从而出现一系列动作失调和行为紊乱现象。职工一旦将兴奋状态带入工作中,由于受兴奋情绪左右,情绪上会产生骄傲自满,过高估计,逞能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客观事物;会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非理智性蛮干冒险作业;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这时便会目无各种规章制度,做出一些危险的操作动作和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2.“五态”的预防与管理
2.1加强“五态”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如何让企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了解“五态”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危害,认识到预防“五态”、管理“五态”的重要性呢?首先要做到广泛宣传“五态”的危害性,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把“五态”在生产运行中的危害及所产生的事故隐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展示、讲解,以达到启发、教育目的。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思想上能真正理解、重视对“五态”的预防与管理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往众多事故都表明,管理者对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没有将其落到实处,口头上喊安全第一,实际生产中,片面追求进度和效益,忽视被管理者的行为状态,对生产和安全形成不了统一认识,出现生产与安全“两张皮”现象。而众多被管理者则是在明确知道自身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却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只是身体上的一点小毛病,情绪上偶尔不稳定,不会影响到生产,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松懈状态,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思想结构的不统一,往往导致行为的不统一,其行为后果就是造成事故隐患的升级爆发。所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五态”对安全管理的重要影响,真正从思想根源上树立起预防“五态”、管理“五态”对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才能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安全,管理安全,从根本上预防、控制“五态”形为发生。
2.2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完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要减少 “五态”行为,企业首先要建立起对“五态”危险源的危险辨识、评估、控制、防范和应急管理等分级行政管理负责机制。即层层问责制: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问责各分厂负责人;各分厂负责人问责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问责各班组长,各班组长要对全班组成员负责。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管理,层层负责,把检查“五态”行为落实到每个人,责任分解到每个人。同时,企业要充分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的管理者在贯彻落实规章制度的同时,不能只是落实在纸上,更要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让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效果,不成为一纸空文,才能使职工从熟悉制度到最终认可制度,并做到严格遵守制度。让职工在安全生产中有章可循,避免将“五态”行为带入工作岗位。
2.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预防和控制“五态”行为,单纯靠职工的自觉能动性是不够的。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配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才是控制“五态”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最有效的办法。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管理好“五态”,减少因“五态”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才能确保企业稳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确保企业安全有序生产的最有力保障。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不能搞形式主义,应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加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使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监督、检查、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安全管理作用。企业在安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配备上,应注入新鲜血液,招收高校毕业的专业安全管理人才,以充实安全系统的安全理论基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其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作用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企业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促使安管人员不断更新安全知识,积累宝贵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使其在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过程中游刃有余,树立权威的工作形象。通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职工进行时时监督、管理,并随时将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五态”现象进行管理。同时上报相应的管理部门,使企业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撑握职工的行为、状态,预防事故发生。
2.4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从源头扼制“五态”现象产生
预防“五态”,就要从职工的思想根源抓起。每名职工所受教育以及所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接受、承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对道德标准的认知也不同。企业要想做好对职工的规范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对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同时各班组、车间、厂矿要大力开展职工竞赛、评比、绩效考核等活动,要通过奖优罚劣来深化职工职业道德教育,让职工懂得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让职工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准则,能共同遵守行为规范,打造出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是职工在工作中自觉做到遵守所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我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同时也不被别人伤害,并进行互相监督,从思想上警醒自己扼制住“五态”行为产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五态”行为的保证。此外,企业还要大张旗鼓地开展起反“五态”活动,对“五态”人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处理时要突出一个“严”字,做到“领导抓不好就下台,工人违章就待岗”,等严格规定,大力扼制“五态”现象的发生。
3.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企业各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在企业人机系统工程活动中能否顺利运行的工作。单靠机械本质安全是达不到最佳安全管理效果的,只有加强人的意识,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控制和管理“五态”的作用,才能发挥安全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思想上能够充分认识到“五态”对安全的危害,做到领导严格管理,职工认真执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管理思想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与具体业务相结合,结合各部门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各有侧重又相互积极支持配合,做到以个人保班组,以班组保车间,以车间保全厂,切实以主人翁风貌在安全工作中尽主人之责,保障企业经济稳定发展,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万众一心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百科大全[M];
[2]社会心理学[M];
[3]安全生产管理学[M].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总局
[4]北营公司安全管理规定[M].本钢集团北营公司
篇9
生产管理是电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该模块为设备的维修检修、工区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合理化管理及支持。生产管理子系统有机结合生产维护过程中的各元素,将数据流闭环流转,实现三表一致,合理自动生成计划、安排派工。计划、任务、派工的数据流转如图2所示。数据流转过程及步骤:系统根据管内设备最后维修时间及维修周期自动生成年计划表,工长可对生成年计划表进行手动调整。其中,设备最近一次检维修时间在系统第一次上线时可由人工输入,后续各次检维修时间都由管理数据流中的派工单完成情况自动回填。在临时任务的下发流转中,系统自动提供责任机构为本工区的任务至工区待派发列表中。问题库子系统数据自动纳入生产管理,系统自动提供问题责任机构至工区待派发列表。工长派工时,根据系统提供的当日该工区可以作业的检维修任务、临时任务、责任问题处理,列表进行任务派发。派工完成作业结束后,工长负责确认完成情况,完成情况数据会自动流转回检维修任务、临时任务、问题库模块,下一次派工时,系统会根据完成情况的回填数据,自动调整待派发任务列表。其中,月表完成情况统计、临时任务完成统计报表、工作日志等报表可自动生成。上述流程在电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并应用,使得生产管理过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1.年度财务计划(年表)的制定更合理。系统自动生成的年表数据,是管内所有设备严格按检维修时间点作业时,所需花费的工时及劳力的统计。为年度财务计划制定提供了合理的数据。2.月度工作任务制定更合理。每月末系统会自动生成下月月表任务,系统根据当前时间实际完成的任务情况自动调整下月任务计划,为下月计划提供符合实际的更合理的任务安排,也有效防止了人工制定计划时发生漏检、过检的可能。3.工长派工的有效性及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系统会自动罗列出每日工区需作业的任务,工长只需根据待派发任务列表进行人员安排,大大降低了工长任务安排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长任务安排的有效性。4.通过系统卡控,保证了“天窗”及作业派发的一致性。在工长派工时,只有有“天窗”点的站,才能安排设备检修等必须在点内才可作业的任务。5.临时任务、问题库等任务的处理及时性得到提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临时任务的下发,问题库问题整改等过程,并与工区派工功能相结合,保证了临时任务、问题库能及时有效的被工长查阅到并安排作业,防止遗忘。6.月度工作情况统计、工区工作日志等报表的自动生成。它能有效减少统计工作量,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7.系统提供了上级的有效监督手段。上述所有的操作,包括工区指定年月表、派工安排及完成确认、临时任务发起和下发记录、问题库流转记录等都实时的记录在系统中,系统提供上级对下级数据的查询权限,上级在需要抽查下级工作、了解下级工作完成情况时,可登录系统随时进行监督考核。
2检维修任务管理
2.1检维修任务作业周期初始化电务段维护人员根据电务段的《主要信号设备检修工作周期表》、《信号中修计划表》等文件内容,将管内各设备类型的维修周期和定额工时录入系统中,作为系统的检维修周期字典。检维修类型分为2种:按设备、按任务。按设备作业的检维修,是将作业细分至单个设备,为每个设备安排作业并进行卡控销号;按任务作业的检维修,将作业细分至单项任务,最小责任单位为工区。电务段管理人员可根据作业性质设定作业项类型。2.2年表生成工区编制年表时,可点击“自动生成”按钮,系统会根据数据库自动生成本工区年度计划。生成年度计划后工长可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改,点击提报提交至车间审核。系统提供在线流程审核功能:工长提交车间审核,车间提交段审核,通过后年表生效。年表生成算法的简要说明:根据“设备最后一次检维修日期”,加上“该设备的检维修周期”,计算出本年度内该设备应该作业的所有日期。详细生成算法如下:1.遍历检维修周期表中设定的作业项,取出作业项关联的设备类型及作业周期。2.遍历本工区管辖的车站/区间。3.查找车站/区间设备台账,如果该车站/区间存在“作业项设备类型”的设备,则继续执行,否则忽略该站/区间。4.遍历站/区间的“作业项设备类型”下的设备台账,找出每个设备的最后维修日期。5.如果“最后维修日期+作业周期”的日期落在本年度内,则在年表对应的月份作业设备数累加1。6.循环处理第5步骤,直到该设备的维修日期大于本年度。2.3月表生成工区编制每月工作计划时,可点击“自动生成”按钮,系统会自动生成下月的工作计划;生成月度计划后,工长可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改。系统提供在线审批流程功能,工长提交车间审核,车间提交段审核,通过后月表生效。月表生成算法与年表类似:获取该工区的年度计划任务,获取该任务中各设备的最后一次维修时间,最后一次维修时间加维修周期落在本月度内的设备,作为本月维修工作。
3临时任务管理
电务生产作业中,除了按周期计划执行的设备定时检维修作业外,还有计划外的临时性任务。例如,年中发起的专项整治活动。电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具备临时性任务管理功能,大致过程如下:①电务段、车间可发起任务,并将任务下发给下级单位;②工区在派工作业时,能自动得到上级下发给自己的任务,进行派工安排;③工区在作业完成时,派工单完成填报后,自动将完成情况回填至临时任务中;④上级单位可查阅具体派工单的实现,也可查阅临时任务各下级单位的完成情况。系统提供临时任务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并有效地将临时任务与派工作业相结合,保证临时任务的派发及完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问题库
问题库模块用于记录、跟踪、流转、处理电务工作中发现的所有待解决的设备问题、管理问题等。问题库数据来源于其他模块:包括干部下现场检查、定期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段、车间人员也可直接在问题库模块录入发现的问题,并按电务段问题处理流程分派问题至责任机构。问题被流转至工区后,会自动出现在工区待派工列表中。派工完成确认后,同样会将问题克服情况回填至问题库。系统提供了问题库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并有效地将问题库与派工作业相结合,保证问题的派发及销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派工管理
5.2工作任务派发
工长登录系统后,点击派工界面,系统会自动列出工区管内各个站需要在当日作业的任务,包括:①当日到了检维修周期的任务及设备。例如“1#道岔”在2014-05-01检修过,检修周期为3个月,系统在2014-08-01之后的派工界面中都会列出“1#道岔需要检修”,在5日之内“2014-08-01至08-06”会以黄色标记提醒工长尽快安排该设备检修,超过5日后“2014-08-06”之后会以红色闪烁标记提醒安排检修作业。②当日还未完成的临时任务。系统会从临时任务数据库中,将责任工区是本工区,并截止当日仍未完成的临时任务罗列给工长,工长派工可安排人员对临时任务作业。③当日还未完成的问题库问题。系统会从问题库中,将责任工区是本工区,并截止当日仍未销号的问题罗列给工长,工长可安排人员对问题进行克服。在系统提供的任务派发界面上,工长对人员的安排可分成2钟:按组派工、按个人派工。按组派工:每组会设置组长、室外防护员、组员,派工时选择组长进行整组派工。按人派工:派工时可选择个人,并为个人作业配备室外防护员。包保人的信息会自动提示给工长,工长可选择默认由设备包保人作业或另外选择人员作业。
5.2派工单打印
完成工作派发后,可按电务部门要求格式打印每个人的派工单。派工单分为4种格式:①个人派工单,显示个人作业的任务列表及作业员注意事项;②组派工单,显示组作业的任务列表及作业员注意事项;③防护员派工单,显示防护员防护的任务及防护员注意事项;④驻站联络员派工单,显示所在站所有任务及联络员注意事项。派工单注意事项会根据每个人被安排的任务,自动从系统默认注意事项字典中关联至派工单中。
5.3派工完成确认
在每日作业完成后,工区收集所有作业人员的派工单,并把作业任务完成情况填报至系统中。派工作业完成情况确认后,系统会将数据自动回填。①检维修设备及任务回填,例如“1#道岔”在2014-08-10确认完成检修后,数据将回填至检维修月表完成情况中,并且系统会根据本次回填日期自动安排下次检修作业日期至“2014-11-10”。②临时任务回填,如果是对临时任务派工的完成情况确认,确认情况会回填至临时任务模块。③问题库回填,如果是对问题库派工的完成情况确认,问题库责任人流转会自动完成,并自动流转至验证人处进行验证销号。
6总结
篇10
关键词:物料提升机;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07-02
一、物料提升机制造管理
1.物料提升机(以下简称提升机)制造管理薄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对提升机设计、制造的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现行的物料提升机多种多样,安全装置参差不齐,安全性能指标各异,在设计和制造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安全隐患。现行物料提升机是非标准产品,未纳入国家生产许可证产品之列,也没有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多数产品是施工企业自制、小型生产厂家制造,部分产品由乡镇企业制作,生产厂缺少基本生产技术、设备,工装落后,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内控质量标准,无法保证其产品质量。健全、规范和完善提升机设计、制造安全标准,保证施工安全,满足额定起重量、提升高度、提升速度等参数的要求。提升机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提升机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并附产品合格证。
2.提升机架体金属结构稳定性差。提升机的制造,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计算,在用料、截面尺寸、形状等方面均不符合GBJ17《钢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整机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满足施工安全需要。架体多数不是由标准节连接组成,而是由单根杆件现场逐件组装而成。杆件间的联接使用普通螺栓,不能形成稳定结构,在负荷力作用下易造成扭曲变形,甚至倾翻。架体金属结构稳定性设计和实验,确认金属结构无开焊和无变形方可投入生产。
3.提升机安全装置不齐全。提升机的安全装置一般有,安全停靠装置,断绳保护装置,上下极限限位器,超载限位器,吊笼安全门,缓冲装置等。目前,由于使用的物料提升机存在着装置不全,安全性能差等问题,导致了物料提升机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成为安全施工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隐患。
二、提升机安装管理
目前,施工现场的提升机安装人员参差不齐,没有专业安装队伍安装,大多数由施工现场的架子工安装。由于这些人员不是专业安装,没有经过安装培训,不懂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也缺少必要的安装经验和熟练程度,在安装过程中存在隐患。安装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方可施工。安装前应检查提升机产品合格证,确认金属结构的成套性和完好性;提升机构完整良好;电气设备齐全可靠;基础位置和做法符合要求;地锚的位置、附墙架连接埋件的位置正确,埋设牢靠;提升机的架体和缆风绳的位置未靠近或跨越架空输电线路。必须靠近时,应保证最小安全距离,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提升机应安装附墙装置。《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提升机附墙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间隔一般不宜大于9米,且在建筑物的顶层必须设置1组,附墙后立柱顶部的自由高度不宜大于6米。当提升机安装高度大于9米时,应及时加设一道附墙装置,并应随安装高度增加加设附墙装置,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是安装完后再加附墙装置,出现在安装过程中架体倒塌事故。另外,附墙装置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刚性连接,并形成稳定结构,附墙架严禁连接在脚手架上。
2.提升机吊装管理不当。卷扬机稳装的位置按照要求应该满足“从卷筒中心线到第一个导向滑轮的距离,带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15倍,无槽卷筒应大于20倍”的要求,同时卷扬机还应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由于施工现场比较狭窄,很多施工现场卷扬机与物料提升机安装距离达不到这一要求,经常由于距离太近而出现钢丝绳缠绕错叠和脱离卷筒现象。另外这也不利于司机操作,司机在卷扬机处操作会出现吊篮挡住视线,对吊篮的停靠位置掌握不准。司机离卷扬机太远,不能随时检查发现卷扬机工作情况,极易发生事故。
3.提升机进料口防护棚搭设不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搭设防护棚或防护棚搭设的强度,即防坠落物的冲击能力不足,另外就是防护棚搭设的面积不够。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架体地面进料口处应搭设防护棚,以防止物体打击事故,防护棚使用5CM厚木板或相当于5CM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防护棚搭设要求是低架前后3米,高架5米左右,宽度稍大于架体宽度,防护棚两侧还应挂立网防护,防止人员从侧面进入。
4.提升机卸料平台搭设不规范。卸料平台搭设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到操作工人的安全,这也是井架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严格要求来说,卸料平台应该做成独立式平台,即该平台的搭设只能是单独从地面立杆搭起或采用与建筑物拉结的形式,不能与脚手架连在一起,以免影响脚手架的稳固。
5.提升机未安装超高限位器。超高限位器是为防止意外情况下电源不能断开吊篮仍继续上升,造成卷扬机仍继续运行拉断钢丝绳或拉翻物料提升机。
6.提升机未立网或立网防护不全。物料提升机安装完后,在其外面应搭设脚手架并张挂立网全封闭防护,以免从运行的吊篮内落物伤人。
7.提升机四门安装不全。物料提升机四门包括进料口防护门,卸料平台防护门和吊篮前门、后门,现在施工现场的物料提升机大多数只有吊篮前门,而缺少其他三门。为了使用安全,施工现场应保证四门齐全且正常使用。
8.提升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使用单位应对每台提升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备查,其内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三、提升机使用安全管理
提升机使用环节的管理十分重要,正确使用和操作提升机,司机要经培训合格,现场安全监督要到位。由于建筑工人安全意识较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未进行现场隐患整改,极易造成事故。
1.提升机司机未培训合格。提升机司机普遍未经过培训合格,无上岗证,非专业司机现象普遍。司机不固定,经常更换,也给提升机的管理带来很大隐患。由于不了解物料提升机的使用情况,再加上不能及时维修保养,设备会经常出现缺陷影响使用,甚至造成事故发生。
2.随意拆除或不使用安全保护装置。比如安全停靠装置,超高限位器,安全防护栏门等,提升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发生事故时的第一道防护线,当发生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时可以及时发生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防护装置不能拆除。现在施工现场对安全停靠装置的使用还不了解,安全停靠装置是井架运行至各楼层位置装卸物料时,将吊笼牢固地固定在立柱上,防止吊笼上下摆动及侧向摆动,影响操作人员作业。
3.物料放置不规范。物料在吊笼内应均匀放置,不得超出吊笼外,当物料在吊笼中放置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排除运行障碍,并制定防坠落措施,散料应装箱或装笼,严禁超载使用和人员攀越吊笼上下。
4.信号不好。由于提升机司机在地面操作,不象施工升降机那样司机在吊笼内操作,因此司机对物料提升机吊笼内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能准确掌握,经常出现停靠不准或人未出来,吊笼已运行现场,存在很大隐患。
5.提升机安装后检查。查看金属结构有无开焊和明显变形;架体各节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附墙架、缆风绳、地锚位置和安装情况;架体的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卷扬机的位置是否合理;电气设备及操作系统的可靠性;信号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清晰;钢丝绳、滑轮组的固接情况;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情况。
6.提升机使用前检查: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空载提升吊篮做一次上下运行,验证是否正常,并同时碰撞限位器和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在额定荷载下,将吊篮提升至离地面1m~2m高度停机,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架体的稳定性;安全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吊篮运行通道内有无障碍物;司机的视线或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清晰良好。确认提升机正常时,方可投入作业。
- 上一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
- 下一篇:钥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