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22: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没有梦想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同无头苍蝇似的到处碰壁。很多人现代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发展很快,很难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佛家有云:“缘自性空”、“空无自性”。的确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更新换展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将很难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而有一份长期稳定的规划是有必要的。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柔弱个体对抗变幻莫测的世界的一种不变的工具。中国人讲究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就需要有一份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了。其次,稳定性的追求是符合人性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应该是没有宗教的。但现代社会宗教的不断发展,信众的不断增加导致了马克思思想的直接破产。为什么在科学不断发展人类认识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还是有如此之多的人信仰宗教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宗教提供了人一个稳定性的追求和信仰……
那么对于在校大学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众所周知,职业生涯包括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对于在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晓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另外在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认识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目标的明确要找准自己日后的社会地位定位,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并对当代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的要求和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针对我个人而言,在人际关系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xx有一著名的“话语权力”理论,提出的就是一个话语平台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必须懂得找准自己的角色。通过独善其身来达到一个更高的话语平台。
个人基本情况:酷爱思考,以“我思故我在”为意识自己存在的信条。注重厚积薄发,对一切我所不了解的事情都具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适合于一份研究的工作。但本人实践能力也不错,曾在大一和几个朋友一直努力创建一个协会。由于协会所处理事务范围太大,涉及大学生素质这一大的方面,在团委那未活得批准。
协会前期开展了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联系商家,组织会员进行社会活动等等,活得了一些成功。同时从读书到大一担任着班委或者其他学生自治组织等社会活动。于高中获得过演讲比赛二等奖,优秀播音员等荣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能是由于自己生活在农村有很大的关系),曾和老爸一块去东部发达省份打过工,对农民工的社会状况有切身的了解和体会,
职业兴趣:通过从接近20年来的生活体验来看,我的主要兴趣还是集中在思考这一方面。具有着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的职业兴趣是一个研究性的学者,如果要有一个职业定位的话,我希望是大学教授。另外一方面,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未来的生活经历的变化,有预备不同的职业定向。
职业能力及其适应性:我具有很强的学术思辨能力,从来不迷从于权威。已经阅览过哲学原著或者其他相关著作80部左右,从高中开始正式接触哲学。从小就喜欢思考问题,并善于发现问题。有一著名的学者说过“真正的能力不在解决收集整理]问题而在发现问题”。对于在岗位上的人际关系和升迁等问题,已经变的不重要了。我是一个真诚的人,我想以真诚待人必将活得别人同等的真诚。我并不看重别人的回赠够不够多,只在乎我帮助别人的够不够多。“注重回报的帮助从一开始就不是帮助”。另外,我的价值取向是“知乐行善”,因此也就不会存在多少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如果人际关系上有困惑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我从小就没有在人际关系上有过多的纠缠。
职业价值观:正如我前面所说,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我的职业价值也会偏向救济社会这边。以我的笔触去影响别人的灵魂,如果能够影响世人的灵魂,如果苦行僧可以作为一种职业的话,我很乐意去做一个苦行僧。学过哲学的人到最后都不会过多的去在乎自己的价值实现了没有,因为哲学的最高境界已经把价值这一概念从哲学家的头脑中给划走了。如果非要给一个价值的话,那就是我的思考有新的发现,如果能影响所在领域的进程,或者给人类的发展产生影响那就是我的价值。多少人穷其一生也只有微弱的发现,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
胜任能力:这里就不在做过多的分析了。社会上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给世人宣扬了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谎言,这会导致很多如我一样之凡夫俗子一个做梦的机会,但最终的结果是社会充斥着实际能力并不怎么样的,但却始终执着自己一个不能胜任的职业上。自我分析小结:
哲学最大的悲哀是创设了“自我”,而人类最大的悲哀是强化了“自我”。
“生有涯,而学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是一个在海滩上拾石子的人,偶尔拾到了一两块石头,但真理的海洋尚未被我们发现。”
我要加强不断学习,而另外一个主要限制点就是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我身体很弱,从小就体弱多病。于大一还上了在成都住了一个多月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有必要加强身体锻炼,加强营养。
家庭条件分析:我生活在国家级贫困县,而我们那村落处在高山上,虽然这座上就是著名的大别山。当地人生活水平很低,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很喜欢买书,可是总是得想着家里的经历条件,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于一个要支付庞大的大学学费的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在是没有更多的经历去供养这个孩子其他的素质方面的培养了。由于我们家只有我还能称上是高级知识分子,同时父母对孩子的痛爱,父母总是砸锅卖铁为孩子的梦想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哪怕是只剩下最后的力气——多么感人的父爱母爱啊——向父母致敬!
篇2
【关键词】机械类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紧张,但机械类毕业生却普遍因为机械行业发展景气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在车辆工程等热门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例甚至高达1∶7。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械类学生却并未将这一优势保持到职业生涯的发展中去。本人作为一名机械类院系的学生辅导员,试图解读这一悖论,并探寻机械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之途径。
一、为什么机械类大学生就业后发展优势难再
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以致对学习生活缺乏长远安排,难有质的飞跃,与长于规划的文科类、管理类学生相比,其职业生涯发展前景呈现劣势。原因不外乎两点:
1.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欠完善
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由于专业教师匮乏和资金配备限制,目前的工作大多停留在用几场讲座来宣传政策、制度的层面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习惯于对“事”而非对“人”的机械类学生很难自发地寻求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信息,这导致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的规划意识。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待加强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而在我国,大多数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即便在少数从学生进校起就施行生涯规划的大学里,学生每年修订一次的规划书也往往因为缺乏及时的指导,而让规划与行动渐行渐远,最终不了了之。
二、机械类大学生如何着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该如何改变机械类大学生“求职易,发展难”的状况?我认为让毕业生从专业特点出发,系统地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学会了解自己“是什么”,该“干什么”,想“要什么”,还“缺什么”,要“怎么办”,才能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职业生涯指导者可以从以下程序入手,指导机械类学生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科学评估自我,了解自己“是什么”
评估自我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应当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等,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自己是否适合在机械行业发展、适合做设计还是适合做管理营销、适合研究技术的那个方向,做出一个判断,并且有计划、有重点地把精力投放到有可能“出彩”的领域中去。
2.进行职业分析,弄清去目标单位该“干什么”
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机械类行业属于应用范围广泛的种类,机械类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相当广阔。在就业率多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因过度乐观而盲目,随便签一个单位了事,上岗后却感到并不如意。其实,学校应该在学生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业内知名企业和单位进行职业分析,深入了解其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职业发展前景等;不同类型的单位对求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学生在在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机械行业所需要的一般能力与目标类型单位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结合起来,作为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参照。只有这样,在临近毕业、面对蜂拥而至的就业单位之时,机械类学生才能从容地做出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
3.确定职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关键是要确立好目标。任何人的职业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目标又分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则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大学期间就是培养和实现学生近期目标的好时机,把握好自己在参加工作之前要培养的技能和其他必备的素质能力,才能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奋斗。
4.理性剖析自我,发现自己还“缺什么”
全面提升自我,有的放矢增强职业发展能力。
在明晰了机械类学生共同的不足之后,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就要引导他们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1)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机械类学生应当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包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整合文化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2)加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有:加大实验实习课程的比重,让学生认识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紧密关联;举办类型多样的创新大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相关企业联动,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成长等。
(3)增强社会调适能力。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等,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与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学生内向的一个自我完善过程,也是一个外向的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调整过程。“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在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其中的很多变数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习惯于埋头苦读的机械类学生尤其要时刻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注意社会对本行业现状的反馈以及社会对自身现状的反馈,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而经常地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如此方能让职业生涯规划真正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篇3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有一个好的选择,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就应该尽早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最先行、最基础的一项准备工作,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一环。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
按照萨珀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而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渡期(18―22岁)和试验承诺期(22―24岁)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大学生毕业后则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故此,在试验承诺期内,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职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取决于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做一份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1.自我评估。主要包括对个人的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
2.组织与社会环境分析。短期的规划比较注重组织环境的分析,长期的规划要更多地注重社会环境的分析。
3.生涯机会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包括对长期机会和短期机会的评估。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结合本人的具体情况,评估有哪些长期的发展机会;通过对组织环境的分析,评估组织内有哪些短期的发展机会。
4.生涯目标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它们分别与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对应。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5.制定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行动方案有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制定。
6.评估与反馈。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过程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断认识过程,也是对社会的不断认识过程,是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
通过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大学生可以解决好职业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职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中,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
篇4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内涵究竟如何理解职业生涯设计包括两方面:
1、组织职业生涯设计,指组织根据组织现状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员工的现有素质、发展潜力与发展期望等,制订组织人才资源开发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设计落实相关计划的活动,旨在挖掘组织人力资源的潜力,同时引导、帮助员工获得最优发展。
2、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指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界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制订发展计划、学习计划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行动的具体策略与进程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范畴,其观划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高素质、宽见识、年轻化、高期望值以及心智逐渐成熟等特点。
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造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宏观政策、地区因素、家长因素、企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本人的因素等。本文浅谈一下学生和学校层面的因素。
1、学生缺乏基本的求职素养,缺乏对形势与职业本身的了解,就业十分盲目;
2、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
3、学生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学校不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三、大学生成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分析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能成功就业的核心原因不在于没有需求,而在于人与职没有实现良好的匹配。根据个性与职业匹配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前,至少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正确评估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二是对职业进行研究,进行职业环境分析,了解职业现状、职业要求、发展趋势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因素与职业因素的匹配,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实现性格与职业、兴趣爱好与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匹配以及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匹配。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能成功就业的核心原因不在于没有需求,而在于人与职没有实现良好的匹配。根据个性与职业匹配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前,至少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正确评估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二是对职业进行研究,进行职业环境分析,了解职业现状、职业要求、发展趋势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因素与职业因素的匹配,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实现性格与职业、兴趣爱好与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匹配以及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匹配。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1、自我评估。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对自己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估,明确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因此,自我评估是生涯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通常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内容。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如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等等。
2、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主要是指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环境特别是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
3、职业定位。通过自我评估、职业环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应对自己的职业或目标职业进行定位。职业定位应注意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4、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职业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目标的选择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因为坚定的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在对个人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环境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某种职业生涯目标,进而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所以目标抉择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确定应遵循利益整合原则、时间梯度原则、可行有效原则、动态创新原则。一般我们可以首先根据个人素质与社会大环境条件,确立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分化成符合现实和组织需要的中期、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实施目标,通过其效果及与环境、个人的适应性,再逐步检测修订目标。
篇5
目前职业生涯教育没有针对各个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迅速,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相当部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由此我觉得,职业生涯教育在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尤为重要。
一、学生职业生涯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对IT行业发展的认识
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均由德育教师授课,作为德育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申。可想而知,由于授课教师对IT行业发展不甚了解,缺乏计算机职业规划指导,只能简单地按照书本理论“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这样的计划书必然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德育教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缺乏全面、有效的了解,从而影响学生职业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学生职业理想模糊,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技术和专业发展信息
近两年,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求职方向不明晰,他们在选报该专业时大多是冲着“热门”、玩乐来的,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责任心差,劳动纪律观念不强,工作懒散,缺乏吃苦精神,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模糊,没有从社会、个人实际出发,而是随大流,定位过高或过低,甚至没有理想。中等计算机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若无一技之长,很难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全员参与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有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计算机专业全体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任何年级、任何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强调其所授课程具体内容的实际含义与职业价值,使本专业学生认识到此课程内容对于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专业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及成就等,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质与未来工作间的关系,以达到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生涯规划和决定。
2.分阶段实施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必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围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追求高质量生存和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按照学生所处的年级,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对高一年级学生,重点给他们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同时对他们进行认识自我和生涯觉察的教育。这一任务主要由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专业部主任以班会课、专业部集会等形式来完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如通过一定的测试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高二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专业技能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包含范围很广,一般都划分多个专业方向,在高一学完计算机基本技能后,高二将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因此,学生需要根据个人的职业定位去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这一任务由计算机专业职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完成。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市场,以及计算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定位。然后选择相应专业方向,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学习专业技能。
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原则;步骤
俗话说“机遇只偏爱于有准备的头脑”,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就业市场的要求,提早预知变化、顺应变化。使职业发展之舟顺利前进!而做规划的时间,也是越早越好,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安排和人生方向,成功的几率也会越大。因此,对每一位有心求职者来说,在找工作之前,首先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中国的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立行动方向、行动的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相当于职业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而所谓的生涯的成功或成功的生涯就是指“你能够在生涯的过程中,真正去活出个人很主观所认定的价值观,而同时又能对你所工作(投入)的领域有贡献”。
个人职业规划的主角是当事人,我们是自己的职业的总设计师,我们将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为之奋斗。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人生战略规划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应该慎重的对待。良好的职业规划是一个人生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必须认清自己发展的进程和事业目标,作为选择职业与承担任务的依据,把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起来。准确地充分利用有关的机会与资源,指引自我不断进步与完善。
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择己所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与“职业兴趣”吻合度高的工作,工作可能更快乐,也更容易发挥出其能力。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只有自己喜欢、擅长、有能力做、有条件做的事情,才能做好,才有可能产生绩效,才符合人性的职业观念。
第二,择己所长。一个人的才能应该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宜。个人应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扬长避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潜能,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保证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反之则可能导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费,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三,择世所需。根据社会需求设计职业生涯。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应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第四,择己所利。个人在择业时,还不得不考虑工作能够给予的回报,特别要与薪酬挂钩。求职者考虑得更多的是个人生存。如果达不到期望的回报。也就没有与之对等的积极性,这个职业生涯通道就不够全面,并且很难一直走到底。只有从个人的需求出发,将个人收入、创新与挑战、工作的意义、社会地位、企业责任感等各种因素通盘考虑,才能制定出让人满意的职业规划。
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职业规划是需要量体裁衣的,没有一个能够适用所有人的方案,但是原理和程序上都是具有共性的。
(一)确定志向
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要素。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所以,确立人生志向,期望人生取得更大发展,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其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一点。
(二)自我评估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即要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会选择什么等问题。自我评估包括对个人的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过程。因为,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有效。就应该先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正确选择职业,确定职业生涯目标,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
(三)内外环境分析
环境对于人员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所谓内外环境分析实质上就是一个“知彼”的过程,即是了解和分析自己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一生中可能会有哪能机遇、职业生涯中可能有哪些威胁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内外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四)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确定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目标的设定是以个人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要保证目标适中。不可过高或过低,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最终实现其长远目标。
(五)制定行动方案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做一个好的计划若没有实施上的细则。就无法保证计划顺利进行,这样的规划也就毫无意义。职业生涯方案是为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策略方案,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其逐步迈向成功,实现目标。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行动方案有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相应
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制定。
(六)评估与回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职业生涯发展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考虑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其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其能力的事业,下文从4个方面提出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积累知识、财富及社会经验
职业生涯是持续积累的过程,要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去规划、实践而且有始有终,不可偷懒、投机。善于从小事、从最具体的职业岗位做起,这样有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别人没有抓住的间隙,在现有岗位上充分学习,全面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充实其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二)立足本行业,谋求更高发展
初入职场的头3年是个人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是打基础的3年,也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的3年。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急功近利,沉下心来打基础,努力适应社会,适应公司环境。掌握一些自身喜欢的、社会需要的技能,为自己在未来的择业竞争中增加砝码,并能理性确立目标并付诸坚定而有效的行动。慢慢朝着目标迈进。在此之后,转换工作环境,进一步谋求发展。
(三)避免走入透支的误区
许多人为了工作、钱或权,透支其宝贵的身体,辛劳、疲惫、压力下的革命的本钱越来越少,责任越来越大、钱是日进斗金、权势愈来愈炙。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当有钱人不得不以钱买健康时,没钱而健康的人可要幸运得多。
(四)入岗匹配,找到最佳匹配点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人所在职业的市场状况、行业前景、职位要求、入行条件、培训考证、工作业务、薪酬提升等运作进行详细的分析,沿着主干道去充电,找到入岗最佳的匹配点和今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平台,通过对自身内在因素进行测评,找到潜质,而学历、经验、能力、兴趣、特长等是外部的东西,要把内、外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篇7
关键词 国际工程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方法和步骤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工程事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同时国际工程企业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提高了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当前,由于大学生就业盲目性较大、期望值太高、就业后的“转型”及招聘岗位要求高等原因导致了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供需的失衡,也破坏了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因此,如何做好国际工程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国际工程管理的素质和能力,把握好新的就业机遇,确保国际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优化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际工程管理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Creed等,2007;苏星海,2007)或着眼于性别角度(Peake 和Harris,2002;Liv-ingston,2003),对具体专业如国际工程管理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不多,从实际情况来说,对具体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针对性,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根据杜映梅(2006)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可以将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根据个人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方案(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下面本文从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把握新的就业机遇,优化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
(一)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个人更好地把握新的就业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国际工程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国际工程事业发展十分迅速,进入了快速、良性的发展轨道,新签合同额由2005年度的3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6年度的近700亿美元。同时,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及投资咨询公司涌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另外,良好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海外房地产投资商的青睐,这都增加了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给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
国际工程管理是一门跨多个专业的新学科,在国际上这门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因此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际工程管理专家何伯森(2007)认为: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应是基于爱国主义情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创新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国际工程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而潜力巨大的市场,人才资源对于国际工程企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意义,人才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国际工程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力水平,这必将导致国际工程企业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区越来越高。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展越早,收效越明显。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一系列自我评估、确立目标、制定及实施方案等手段,帮助大学生借助一定的评估方法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国际工程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结合自己的评价结果来制定其职业发展目标,进而根据职业目标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案并进行筛选,然后实施选择的方案,并将实施的效果与目标进行对比和反馈。进行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个人更快地明确国际工程市场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新的要求,通过实施方案,让个人尽快达到要求,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处于主动地位,由此看来,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是把握新的就业机遇的先导。
(二)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能优化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
国际工程管理是一门跨多个专业和学科的新学科,包括国际工程项目的策划、评估、设计、论证、融资、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造价控制、验收等多个环节,培养的是综合性工程管理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特别是中、低层的工程项目管理者,由于工作能力的局限性,只能负责其中的一到两个环节。国际工程企业在实际的管理人才的招聘中一般是按照具体的岗位来执行的,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实际的招聘岗位选择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就业的盲目性,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符合某个岗位的要求也去应聘或者盲从别人去应聘某个岗位;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只去应聘高层管理者、待遇高的岗位,或想应聘到发达国家去工作,于是产生了应聘岗位的两极分化。待遇高或者去发达国家工作的岗位往往竞争异常激烈,而基层管理或待遇较差的岗位却很少有人问津,导致了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供需的失衡,也破坏了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
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能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国际工程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这样可以根据职业目标的要求,制定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案。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职业目标确定以后,可以帮助大学生有侧重点地学习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理论,培养与其相关的职业技能,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想应聘高层工程管理者的职位,那么平时就要注重战略理论方面的学习和概念技能的培养,如果学生毕业后想从基层做起,那么要注意工程技术方面的学习、积累和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养,增强了个人在国际工程某一领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同时也降低了应聘岗位的集中程度,促进了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供需的平衡,优化了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
二、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步骤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罗双平(2003)和张文强(2007)的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的要求和特点,本文提出了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评估和定
位,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的确定,制定和实施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和修正,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一)自我评估和定位
从事国际工程管理,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创新型是基本的素质要求,为了做出恰当的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实现个人更准确的定位。一是概念技能,作为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是必备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社会环境的洞察能力,能及时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并能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变化的能力;二是人际技能,它是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必备的技能,它主要强调的是沟通和协调能力,做到上传下达;三是技术技能,技术技能主要强调的是业务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体系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
常用的自我评估方法有三种:橱窗分析法、自我测试法和计算机测试法。大学生通过不同方法的测试,可以对以上三方面的能力、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来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主要是指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环境为每个人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发展的条件、成功的机遇。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从事国际工程管理的个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好外部环境,就会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否则,就会不利于其事业的发展。在制定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国际工程管理环境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及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明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个人带来的机遇和威胁。在这里,环境分析主要是大学生通过对即将应聘的国际工程企业环境包括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或岗位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等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有关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弄清企业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
(三)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的确定
坚定的职业目标是追求事业成功的驱动力,因此职业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职业目标的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过自我评估可以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特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明确个人的定位;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机会评估帮助个人了解国际工程企业环境、职业环境、国际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和威胁。在以上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大学生就可以制定国际工程管理的职业规划目标了。职业目标要高远,但不能好高骛远,目标幅度不宜过宽,注意长期目标与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结合。
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路线是指大学生选定职业后从什么方向上实现其职业目标,它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个人希望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根据个人的价值观、理想及成就动机等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二是个人适合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根据个人的自我评估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倾向;三是能够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根据职业生涯机会评估来确定自己的机会取向。职业生涯路线选定后,为了更加明确和直观,最好画出职业生涯路线图。
(四)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
当国际工程职业生涯目标确立以后,接下来就是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首先要根据分解的目标逐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要实现从国际工程中层管理到高管的职位转变,应采取哪些方案提高概念技能、驾驭全局的能力。其次还要注意平衡职业目标和其他目标而做出的各种努力,保证方案尽量具体、明确,以便定期检查落实的情况。针对实现职业目标的方案有多个,因此在执行方案以前还要进行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通过对方案的两两比较,选出自己满意的方案,切忌为了选取最优方案而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另外,在方案选择时,还要注意方案实施的难度,选择实施条件相对较低的方案来执行,要结合个人的特长来实施,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或工作效率。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反馈和修正
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方案的实施过程,就是自我约束和自觉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将实施方案的结果与分解的阶段目标进行比较,并进行偏差分析,如图1所示。若出现与目标较大的偏差,且修改方案也不可能达到制定的预期目标,则要重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若实施方案的结果与制定的目标偏差较小,可通过修改方案来修正偏差,然后执行修改后的方案;若执行方案的结果与目标基本没有偏差,则继续执行原来的方案。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的过程,必要时要根据方案执行的情况及环境的变化,修正方案或重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便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出的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的规划流程,各步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动态的系统。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注意各步骤之间的衔接,统筹兼顾。
三、结语
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从大学生把握新的就业机遇和优化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两个方面对国际工程管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了理论探讨,提出了大学生进行国际工程管理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流程。这对于提高高校国际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和实践水平,帮助大学生把握新的国际工程管理就业机遇,优化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将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篇8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性有利于高职大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明确奋斗目标,进而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有效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学校学习与未来职业的良好对接,促进学生就业;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校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有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了此项探讨。
一、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整体起步较晚,加上计划经济时代“包分配”思想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受外界影响因素过多,特别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理应“先就业,后择业”,如按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根本就不可行;也有些人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为时过早,应该走向社会后做的事情。这些功利性思维影响了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的开展。据李忠岘开展的调查,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对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①的回答中,回答能的只占26.9%、不能的占24.34%、不确定的占41.24%,不知道的占8.28%可以看出很多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二)学生职业目标定位模糊
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目标的定位非常关键。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明确的目标。由于自身片面的认识及学校引导不力许多大学生未能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不用谈职业目标的的定位了。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在老师的指引下开展了此项活动,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目标归目标、行动归行动的不相一致现象。大学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代,也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期间如果存在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将对未来学习、个人发展相当不利。很有可能造成因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而缺乏学习工作动力,浪费时间。
(三)学生自我认识普遍不足
准确认识自我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应准确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今后发展方向,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途径。然而,很多大学生往往停留在主观认识阶段,在认识自我时往往形成失真现象,如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想当然等。有些学校因设备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测评工具,更是如此。
(四)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不畅
当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普遍存在两种现象:要么根本不相信职业生涯规划,要不只把生涯规划看成是一项任务,完成了就算实施了。因此许多高职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并没有真正实施。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加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教育,但也比较粗浅,在具体实施中因师资、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全面推广实施,绝大多数只是树立部分典型。
(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力
我国在职业生涯学科研究上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应用性研究则更少。使得国内职业测验与职业侧评系统大也大部分是照抄、照搬国外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结合我国国情的实际或教育特点对我国学生做出准确判断;在具体指导上,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往往缺乏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指导仅仅面向毕业生,对其他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没有真正普及;在组织机构上,虽然多数高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其指导工作也仅仅限于部分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与创业技巧讲解等方面,诸如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中心等专门机构及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配备,特别是专业的职业规划师配备,几乎是空白。高校往往有上千名以上的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大工程,需要大批专业人士。因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不少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疲于应付,很难实施全面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单一
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加强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因职业指导人员配备、设施建设、教材投入等方面的不足,不少高职院校的指导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提供给学生的职业指导方法,无外乎就是使用职业测评软件和采用传统的生硬单一的知识授课模式,不能真正体现指导的个性化。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长背景、知识的基础,因而标准化的单一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必须予以转变和创新。
二、促进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对策
(一)遵循社会和个人发展规律
遵循社会和个人发展规律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一是要结合社会需求。如果自身的目标与个人的观念、能力脱离社会需要,即使规划的好也难成功;二是要结合所学专业。规划中如果不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势必付出相应的代价,不仅目标难以实现,还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三是要结合个人的实际。只有全面认识和评估自我,明确自身特点,才能准确定位,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四是要动态性修正。因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要求我们在职业生涯设计时需有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职业发展方向也要不断进行重新定位,实现的路径和手段也要重新选择。
(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在国外,如美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已开始,而在我国,则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普遍出现就业难得问题才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各界、高校也因此才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对此,当前引导大学生普及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还是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之后的诸如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也只能是舍本逐末。对此在广大大学生中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是根本。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和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法令及规章制度等.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引导广大大学生乃至小学生普及和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逐步在各地区或高校成立专们的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在内的职业指导机构,并不断提升机构的服务水平,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不断提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意识。
(三)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投入
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经费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加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也开设了课程、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了教师,但这只是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础条件,只能满足日常的基本教学和简单指导,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很大的差距。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涉及学生基数多、评价手段多样性和科学性、教师素质要高,重实践性等特点。如不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没有区别同等对待,课程的开始只能是形同虚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对此,各高职院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不仅要配备好基本的教学、办公设备设施、咨询室等,还需组建专业的职业测试室、引进测评软件及相关图书资料,强化教师的培训,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职业训练条件及专业指导。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一是课程教学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确定必要的学分,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是课外教育与服务。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依靠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往往不够,需要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提供相关服务来予以补充。一方面要加强课外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指导,弥补课程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能力,具体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讲座、职业生涯测评等形式进行;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正确认识自我和职业目标定位。学生在规划中因自身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出现各种迷惑,需进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才能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正确规划。
(五)强化职业规划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严格就业指导队伍的准入制度。要求就业指导人员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除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外,还应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不得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以后要逐渐与实行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格准入制度接轨;其次,要提高教师待遇,可以引进具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指导理论等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提高就业指导队伍中职业生涯规划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刚毕业或新转岗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必须在岗前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再次,要逐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评价体系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条件。可根据就业指导的工作特点和专业化的要求,设计可操作性的量化表,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在考核中,对于成果突出的就业指导员应给予奖励,不合格应予以解聘。
(六)谋求社会资源共享,共同促进
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中如果只依靠学校不仅难以真正普及,也难以取得实效,必须通过整合外界资源,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互助机制才能取得实效。一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除了为大学生争取专业实习和就业机会外,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聘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担任客座讲师和兼职教师,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素材或便利;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才市场的合作。当前,政府为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可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三是加强与第三方职业生涯服务机构的合作。随着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的兴起,在我国也相继造就了一批有实力的从事职业生涯服务的商业机构,不同机构专攻方向也不同,如有的在职业测评产品研发上、有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师资培训上有自己的特长,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项目与他们进行合作;四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成功校友成长经历和现身说法,对在校大学生非常有说服力,是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可多得的良好素材,应充分利用好。
注释:
①李忠岘.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调查及对策[M].现代企业文化,2009(6).
参考文献
[1]许敏.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改进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
[2]石国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生涯;职业规划
在思考如何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问题时,首先应将人放在一个社会坐标系中,认准坐标轴(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自我(确定人生目标)的位置;接着考虑人本身的问题,人生需要三个支点即健康、自由和职业,职业是人生的一大支点,可以通过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进而实现人生目标;再次根据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构建多方面的结构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1],同时培养良好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1 认识人生三种关系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需要认识并处理好三种关系,正如季羡林先生在《做人与处世》的文章中说过:“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2]”。
1.1 人自身关系
认清这个问题可以使生命个体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需要经过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先做到内心世界的和谐然后呈现平和的神态。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思考和实践。
首先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世界,
“我”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既是恒定的、又是变化的;第二,对自我的认识受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左右,所以“我”的观念和意识里,现实的、可能的、意想的、希望的、真诚的、虚伪的等情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每一个独特的、矛盾的“我”;第三,自我认识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这违背了科学的客观性,即在使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时,参照“人”的客观性难以回归真实,观察者自析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因此整体的客观性比较差,结论也就比较模糊。所以要养成一个习惯,每天让自己独处三十分钟,以审视心灵、参悟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还需要寻找和确立一个理想中的“我”,这样才能学会选择和专注、懂得执着和放弃,不断超越自我并完善自我,以达到一种真正的平和之境。
其次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评估,其指标体系是一个四维空间,每一维度都有深度,即指标体系是层次化的[3]。一是品德,指品质和道德,是在评估过程中最需要修养内化的维度指标。二是智育,指智力培育。智力是各种能力的集合,有认知智力、情感智力和技能智力之分。三是体育,身体是生命的基础,而生命在于运动。四是美育,真善美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科学求真、道德求善、生活求美是自我评估的最高指标,懂得文化之美才不会浮躁、懂得书画之美才不会古板、懂得音乐之美才不会孤独、懂得残缺之美才不会绝对,因此相应的评估指标是音乐、美术、书法或其他艺术基础。
作者简介:何雅琴,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张飞,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开发;马长胜,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
1.2 人与社会的关系
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许多个人的结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必须要遵守共同的规范与共同的道德行为。人类要求组织社会有两个目的:第一,为了要使生活获得改善;第二,为了要使生存得以延续。所以人类需要聚群而居、群策群力地进行分工合作,作为个人需要享受一定的权利并承担应尽的义务。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向深度发展的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正在急剧更新,呈现出复杂的状态,社会价值取向由过去比较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冲突[4]。同时我国社会变革的指向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赖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作为生命个体,必须做到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这种关系,并且在行动上善待自然。
2 树立人生三个支点
所谓价值即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积极属性,生命对于社会应体现出积极作用,而完成这一过程就构成人生。人生的圆满在于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和整个历程上实现极致,所谓极致就是使自己尽最大可能处于最大程度的和谐状态。这需要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而且还需要在健康和自由的前提下,通过职业的平台实现人生的圆满,所以职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以说人正是基于这三个支点而行于世的,如图1所示。
图1 人生支点图
2.1 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每一个人都很容易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关键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可行的目标和方向,这样给自己带来希望和信心;在目标和方向的指引下,需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而不患得患失。第二,要注意饮食,三餐均衡、营养合理,不暴饮、不节食。第三,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不熬夜、不焦虑。第四,参加适当的运动,养成散步的习惯。
2.2 自由
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和心理的自由,从社会学上说,自由就是每个人都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权利,只要他不妨碍别人同等的权利即可;从法学上说,凡是法律所未禁止的,就是自由。
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和实践,一方面是学习和了解所处环境的规范和准则,做到遵纪守法,同时训练自我控制能力。犹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懂交通规则容易出事故,没有车刹也易出事故,而自控就相当于车刹。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凡事把握好一个“度”,就是知道什么事情该专注、什么事情该淡忘、什么事情该搁置、什么事情该坚持、什么事情该妥协等,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如此使自己能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
2.3 职业
职业是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来,一是个人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一是个人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并实现自我价值[5]。根据后者可以把职业看作是人生的一个支点,通过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进而实现其人生目标。因此职业目标的选择和确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正确的思路指导,这种思路至少应考虑以下四点:性格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内外与职业的匹配。
3 把握个人发展的“三级跳”
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规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体育竞赛上的“三级跳”,在这个竞赛中,运动员能跳多远很大程度上是看起跳前的三步。同样的,在个人发展这个问题上也有类似的“三级跳”,即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大学毕业后前五年,如图2所示。
图2 个人发展“三级跳”图
在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是一个基础阶段,同时这一跳还决定能否读大学、读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等。
作为大学生已经处于第二跳的阶段上,在这个阶段将全面塑造自我和发展自我,并以学会“独立自主”作为阶段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三个方面培养自己。这一跳决定进入社会的第一个角色是什么,即得到怎样的一个发展平台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
毕业后将面临适应社会环境和重新自我定位等问题,并在经验、技术、能力、资金等方面不断进取和积累,可以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寻求和确立真实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4 构建三方面结构
依上述分析,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要反思过去、着眼未来,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6]。根据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大学生要注意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4.1 知识结构
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方面,可以依以下纲要进行。
一年级:主要是涉猎和拓宽文化基础知识,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了解和认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开始接触专业基础知识,总体要求是宽而广。同时适应大学校园环境,学会自主学习和笔记方法,学会时间管理等。
二年级: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有关考证的学习,总体要求是专而深。同时在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应用和行业状况后,确定本专业的某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并精通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一阶段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年级:主要是在确定为专长的专业方向深入学习,总体要求是精而熟。同时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开始参加社会实习活动,为择业做好充分准备。
4.2 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分两个层次:一是基本能力,即问题分析能力、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组织表达能力,这方面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思考、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二是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能力可以通过课程实习、项目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培养。
4.3 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理素质,即生理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水平、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由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构成。素质培育是一个过程,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阅读、读书笔记、静思、运动和学会交流等。
5 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是围绕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进行的思考和阐述,所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的问题,与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关系,只有对前三个方面的问题有所认识和理解后才能真正做好具体职业生涯规划,而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后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第四个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宣仲良. 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8.
[2] 季羡林. 做人与处世[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5.
[3] 雷瑛. IT职业素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18.
[4] 熊启珍. 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N]. 武汉大学报,2007-10-4.
[5] 熊雯.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116-118.
[6] 张博. 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较与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65-67.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HE Yaqin, ZHANG Fei, MA Changshe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tronic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means the imagina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students’ occupation developing way in college. How to pass their own university life for college students? How do teachers do guidance? It is need to be thought about. Paper combines personal reflec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pos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will do well in four areas for their career plan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eer; career planning
(上接9页)
6) 加强考研指导,提升考研升学率。
针对考研学生在考研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应该加强考研指导,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应该适当关注考研动态信息,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将自己考研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合理规划考研复习时间,指导学生查询各招考院校的考试科目、招考专业和方向、导师介绍、复试流程等,帮助学生联系、推荐考研辅导班,还可以联系考研成功的往届学生来举办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给考研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另外,辅导员可以合理安排自习室,为考研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考研气氛浓的集中的复习环境,方便学生交流沟通,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参考文献:
[1] 梁树初.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分析指导[J]. 消费导刊,2009(1):247-249.
[2] 张翠萍.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08(31):240-241.
[3] 李惠. 教育质量的提升与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4):35-37.
Research and Summary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Computer Graduates’ Trends of Taking Part in the Postgraduate Examinations and Applying for a Job
SU Jinrong
(Information Faculty of Business Colleg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China)
篇1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应以所学专业为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建立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专业与职业匹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之一,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就业理论,专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依据,也是将来就业的基础。求职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势必付出巨大的转换成本。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说专业选择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对与错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时竞争力的高低。如果学生选择了自己不适合的专业,他的大学学习生涯将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将来以此为基础的职业生涯也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此,大学专业的选择一定要非常慎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专业的选择并不是大学时期学生的行为,而是在上大学前已经被确定了的。正如一句口头禅所言:“六月考孩子,七月考家长”。六月的全国高考,孩子是
主要角色,家长全程陪伴;七月填报高考志愿,家长是主角,孩子是配角。甚至有许多家庭由父母大包大揽,全权代表,根本没有孩子的参与。家长或者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让子女实现自己当年未就的夙愿;或者世俗功利地替子女选择了自己认为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势必形成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错位,势必导致大学生走向社会时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对此,在选择专业时务必做到:在清醒认识当前就业的大背景下,在充分的社会职业市场信息及其未来发展动向的把握下,在认真了解子女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基础上,家长和子女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谈到以专业为基础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力求做到
大学生供给与社会职业需求相匹配
个人条件与社会职业需求相匹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职业指导理论专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其《选择一个职业》著作中,提出了选择职业和职业指导过程的三个方面:第一,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素质能力、兴趣爱好、局限和其他特征。第二,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占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第三,人职匹配。在上述两个方面认识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达到人职合理匹配。帕森斯的理论要求在认识自己基本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将主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选择一种个人特征与职业岗位匹配相当的职业。它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同样适用,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与自己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个人能力特长相结合,要考虑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也就是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评估,并对社会职业岗位、职业特点及要求进行客观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实现大学生供给与社会职业需求的匹配。
1.要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评估
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客观地评估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规划大学时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明确职业方向,才能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自我评估是对自我的客观认识,认识个人兴趣、价值观、个性以及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解决“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正确的自我评估,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多个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评估,力求做到评估的准确、有效:可以通过心理学家所设计的橱窗分析法,了解公开我、潜在我、背脊我、隐私我等;通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卡特尔多项人格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毕斯顿人格测试进行人格的全面测试;通过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推理量表、威斯曼人员分析检测进行智力测试;通过明尼苏达办事员测试;简单雇佣测试进行能力测试;通过爱丁堡职业问卷、库德职业偏好记录、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问卷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进行职业倾向测验;通过个人职业能力量表进行职业能力测试;通过斯特朗―坎贝尔个人兴趣调查问卷进行兴趣测试;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朋友评价、家庭评价、学校评价全面了解自我。在完成这些项目后需要认真总结并客观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我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是什么?我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如何?与班级同学进行对比,我的优势和强项是什么?我最感兴趣的工作是什么?以便达成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
2.要考虑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
就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如果自身知识、就业理念、素质能力脱离社会需要,将很难被社会接纳。这就要求大学生要看清现实社会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关注人才需求的动向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才能达成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对就业背景、社会职业需求、职业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解和评估。第一,就业背景评估。就业背景评估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当前就业大环境的分析:即大学生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大环境决定着社会职业岗位的数量、结构,决定着其出现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从而决定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认定和步入职业生涯的时间以及调整职业生涯的决策。大学生特别要认清当前大就业面临的大背景:即近年来70%左右大学生即期就业率的事实,人才高消费的普遍现象,城市下岗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的要求。在社会可供就业的职业岗位增长速度低于人力资源供给增长速度的形势下,必然导致整个社会职业需求方在优势地位下的水涨船高,提高职业准入的门槛,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二是对自己所处的小环境进行分析:即大学生所在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等。小环境决定着学生的具体活动范围、内容及其所受的限制,从而也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具体际遇。对就业背景的评估能够使学生做到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社会职业需求的评估。社会职业需求的评估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职业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近年内社会职业需求的总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我们不能考虑单方面的需求数量,要看需求与供给的对比,对比之下人力资源特别是大学生的供给的数量要高的多。另外,还要分析具体的与大学生专业对口的各个行业需求状况。从社会职业需求的质量来看,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会读书的好学生,而是会用书、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第三,职业特点的评估。职业特点的评估要求学生要认识职业,特别是要认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了解职业的特点、职业的要求、职业发展的方向、职业发展的前景。其中,对职业特点和要求的了解最为重要,这是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职业,是否要选择这一职业的根本。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与自己相关的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了解和分析,并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进行判断,最后找到适合自己又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