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心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7:0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坚强的心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坚强的心
一种迷茫,一种惆怅,一种无奈,一种徘徊……望着夜幕下来来往往的人们,她却驻足,一丝忧郁的眼神萦绕在她含泪的眼中。她想潸然泪下,却被心中的坚强制止了……她终究是坚强的……
她,降生在安徽省的一个不幸的家庭中,父亲在她8个月大的时候离家出走了,母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受伤,导致双目失明。小小年纪的她,已尝遍了人间的冷暖,但是,她有一颗坚强的心,她没有被困难打倒。
她虽然年仅十八岁,却已是一家之主。在家里,她要照顾母亲的吃喝拉撒。每天夜晚她还要帮助母亲揉眼睛。有时,母亲一人在家嫌闷了,她还要陪母亲外出散心。正读高三的她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这是决定每个人一生的考试,尤其重要。此时,每一个学生都在抓紧时间复习,而她,既要复习,又要照顾母亲,多么不易呀!如果是常人的话一定会选择放弃学业,但她没有,因为她有一颗坚强的心!为了不在学习上掉队,她每天都读书读到深夜。中学六年,她的成绩在年级上一直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育”可她的孝远远在“跪乳”、“反哺”之上!
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她是谁吧,告诉你吧,她就是一个坚强并让我崇敬的人——吕达!
篇2
主题文化;爱心文化;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030―01
新课程明确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无数教育教学实践证明,班级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学生只有在文化浓郁、团结上进的集体里,才能较快地养成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
一、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实现尺度均衡的人文管理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在我校很多班级根据校纪校规和班级实际情况,经过全班讨论之后,制订了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考评细则,如《中学生一日常规》《班级请假制度》《班级点名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晨检、午检制度》等制度,学生根据制定的各项班级制度实行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在制度的框架下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能只注重班级制度的建立,不能一味强调班级制度的刚性落实,还要注重目标建设和整体氛围的营造,注重管理制度的人文化、温馨化,柔性管理,使制度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体现。要有意识地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
二、构建主题班会文化,形成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设计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主题班会是学生真正融入班级、热爱班级、提升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我校,各班班主任依据班级在特定阶段的表现,选择合适的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如,在新学期召开“累是催化剂,勤乃加速器”的勤奋刻苦主题班会,全体学生和老师就勤奋学习展开热烈讨论;毕业前夕、考试过后,召开“态度决定一切,目标锁定未来”的主题班会,收到了端正学生态度、树立远大目标的效果。此外,各班主任还在安全教育、人生意义、学习方法、纪律卫生、节庆纪念等方面确立班会主题。通过一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在班级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班级建设形成了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三、构建班级品牌文化,凸显形态各异的文化特色
教室是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凝聚力就强。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张课桌都会“说话”。
1. 让班级精神外显。班级在进行室内布置的过程中,将班级口号、班级目标以色彩鲜亮鲜明的主题文字镶嵌到墙壁上,并将经过浓缩的班徽、班标、班训、班规、班歌融入到教室显眼的区域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班级名片”上面的内容,均由学生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来综合成型。这样做不仅可以鞭策学生,还可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
2. 将班级智慧艺术化。各班在进行周密室内文化布置的过程中,大量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内墙的每一处区域、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主题鲜明的形象印记。无论是“远航”的大气墙贴,“寻路追梦”的诗意贴画,还是环保低碳的宣传栏、成果风采的展示区、博闻强识的读书角,都是全班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
3. 为板报注入“时尚”气息。学校要求每两周更新一期黑板报,结合中国的政治大事、传统节日、学校工作计划及班级具体情况设计,而且期期总结评比。内容实在、布局合理、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的黑板报成了传递信息、愉悦身心、提高作文水平和动手能力的一个有益平台。班级板报随时代在变,在“时尚”的前沿地带,常办常新,成为学生阶段性“手工艺品”的展示窗。
四、构建班级人际文化,打造班级建设的爱心文化
各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科任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有交流、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有联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有沟通。通过“交心换心”,达到加强了解、消除隔膜、融洽关系、互利互赢的良好效果。
1. 每月召开一次科任教师联系会,交流学生信息,明确彼此职责,达到凝聚思想的功效。另外,还要求根据班级现状,不定期小范围地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
2. 建立师生谈心互动机制。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各班班主任对学生“交心”,而且要求科任老师对学生“交心”。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身体等情况,强化彼此间的朋友关系。
3. 家访。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同样表现在学生及其家长身上。诸多家长对学校以及他们孩子的了解,有时是无知的,有时是残缺的,甚至是误解的。学校要求建立家访的长效机制,不定期进行家访,让家长了解学校和学生,也让学校了解家庭,做到了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使班级形成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五、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1. 引导了学生行为习惯的良性发展。通过实践表明,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主题鲜明、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着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 促进了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促进交流、展示特长、锻炼毅力、锤炼自信的多元舞台,学生的兴趣得到强化,特长得以发展,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得到锻炼。在与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交往中,提高了交往能力,进一步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
3.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文化建设搭建了学生当家作主的舞台,在这舞台上,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更浓,自主管理能力更强,主动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学生真正成为了班级的主人。
篇3
泪,是痛苦的代言,人的一生,曾让泪水掠过多少时光。它又洗刷了多少青涩的记忆,有很多人说,哭,是一个人懦弱的表现。可是,很多时候,花儿即便挺着再高的径儿,它也有垂下来的时候,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只能用泪水麻醉自己,因为那样,或许疼痛的心不会焚烧地太狠。
很多女孩,爱哭,从而被笑话,所以,她们极力地告诫自己,无论怎么样,都要让泪水淹没在眸间。请打开记忆的闸门,你想过没有,用委屈掩饰的伤痛,心,会有多么地疼。泪水每到眸底,摇摇欲坠,坚强让她们懂得去承受,而挫折又让她们懂得坚强。一个人,走在这条没有结局的路上,生命,会无数次地考验你。而你,就像一朵娇嫩的花儿,树立在暴风雨下,不知,晴天来临,你是否还亭亭玉立。站在生命的最高峰。
人生的大道上,所有人,都在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在执着奋斗的过程中,她们不是没有受过伤,那样的伤痛,不是表面的外皮伤,是心伤,心伤了,比什么都疼。就像某些人,满怀信心地去寻求彩虹,她们相信,相信自己的翅膀可以飞到梦的彼岸上,可是,旁人的否认和讥笑,永远是她们成长的弱点。她记得,自己被否认的时候,旁边有多少冷眼相看的人,耳边也满是嘲讽的话语,她多么想,多么想大哭一场,如果大哭可以让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话,她愿意。可是,她不敢,她怕自己哭过后,又是一场大雨的倾泻而下。花儿孤寞墙角,会让这个世界对她不屑一顾。回头既是断崖,又为何不大步前跨?别让泪水再次湿了你的心,但是,当心承受不住的时候,哭,也许会让你的世界转变晴天。最重要的,还是坚强,我相信,经历挫折,才是人成长的阶梯,太多的坎坷,只要你能挺过来,那么,你的心已经学会了坚强。
不要去惧怕挫折,人生,在顺其自然中,自己,也可以成为生命的主宰。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她绝不会是一个从来不哭的冷面侠,但是,如果什么事都用哭来解决,那么,你的人生,早已没有了价值。
辉煌的未来,灿烂之星是属于每个人的。但是,想要真正的得到它,你就应该懂得怎么走人生这条深远的路,并学会怎么走好它。那么,在未来,你一定会遇到,生命中的,七色彩虹。挫折,让心,懂得坚强。
篇4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形势发生了深度变化,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依然占据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对于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1]。在国有企业全局工作中,新闻宣传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从外部效应来看,可以向外界展现企业良好形象与最新发展成果,从内部效应来看,可以为企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提升企业职工发展凝聚力和向心力,聚集发展正能量,提升企业发展效能。如何通过有效的新闻宣传,提升国有企业形象,激发企业职工发展活力,是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也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在企业全局工作中的意义
1.新闻宣传是国有企业展示形象的平台
在国有企业全局工作中,新闻宣传工作是国有企业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及时向外界展示发展新成果、新成绩,通过新闻宣传,国有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传播发展正能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强化新闻宣传,提升企业知名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与保障[2]。通过新闻宣传,国有企业不仅可以进行商品广告的宣传,同时可以与媒体合作,展现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与状况,提升社会知名度,进一步吸引合作者,推动企业主营业务发展,促进企业发展提档升级。
2.新闻宣传是强化企业内部引导的重要手段
在国有企业中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既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内部性。现在的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期刊和报纸,很多大型国有企业还拥有自己的电视媒体平台,依托自有媒体,开展内部新闻宣传,可以向职工传递发展正能量,通过树立企业典型,展示企业最新发展成绩和成果,进一步激发企业职工发展活力,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内部氛围,提升企业工作效能[3]。通过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可以有效减轻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担,通过新闻报道等“软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引导企业职工积极学习,及时传递企业文化精神和发展要求,最终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3.新闻宣传是企业做好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保障
随着现代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传媒得到了高速发展,一方面,各种网络媒体不断出现,传媒形式和传媒手段不断丰富,另一方面,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新闻宣传形式也发生了多样的变化,对国有企业舆情应对和突发事件应急,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危机应对能力。通过构建完整的新闻宣传体系,当企业出现突发状况,需要舆情应对的时候,企业内部新闻宣传工作是重要的对接途径和平台。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可以为主流社会媒体提供信息和资源,成为国有企业与外部对接的重要通道。
二、国有企业新闻宣传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体现为外部形势变化,也体现在内部形势变化[4]。
1.外部宣传形式更加复杂
正如前文论述,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面对的新闻宣传局面日趋多样和复杂。在传统的新闻宣传形势下,国有企业需要对接和应对的媒体数量有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宣传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设计多样应对方案。与此同时,随着宣传形势的变化,外部对于新闻宣传内容的要求也是愈发多元,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2.企业内部受众需求变化
在企业内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也要应对新形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企业职工对于传媒信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的“企业刊物+流媒体”的宣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5]。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内容上,呆板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状,提升新闻宣传的灵活度和时效性,是提升国有企业新闻宣传活力的保障。因此,让新闻宣传工作更加“接地气”,是满足企业内部受众多样需求的重要方式和保障。
3.国家新闻宣传工作基调变化
自从党的十召开以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形势更加清明,这股“清风”同时也吹到了国有企业和宣传领域。在我国,由中央媒体引领,开展了大范围的“走转改”活动,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活动,新闻宣传形势发生了很大?化,传统的鼓吹成绩作风宣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需求[6]。
三、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新闻宣传工作理念落后
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中,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依然十分落后。很多国有企业领导对于新闻宣传和舆情控制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工作,不能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对于企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资源和人力配置上,明显存在着缺失的问题。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包括很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都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开展过多新闻宣传工作,会耽误企业正常运营[7]。在新闻宣传部门之外的其他业务部门,很多干部职工认识不到新闻宣传的重要意义,认为和自己部门工作无关,在接待采访和报送信息方面并不积极。因此,在企业构建“大宣传”格局十分重要。
2.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单一
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当中,都存在着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单一落后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有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宣传体系,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报纸与电视台,这样的宣传格局多年没有改变。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国有企业宣传载体是企业职工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的主要途径,并且深受职工喜爱,但是在新形势下,如果不创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已然无法满足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需求。在很多国有企业中,虽然已经开展微信宣传等形式,但是大多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成熟运营模式[7]。
3.新闻宣传工作各自为政
在很多国有企业当中,都存在着新闻宣传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对内部宣传、新闻管理、外部宣传采取分开管理的方式,这样的工作格局,不利于国有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提档升级。各个管理和运营部门,存在着信息上隔阂与壁垒,无法做到信息资源的有效沟通和利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现象。
4.缺乏新闻宣传专业人才
在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当中,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国有企业新闻宣传水平提升的重要瓶颈。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很多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是由其他部门调来工作的,因此缺乏新闻宣传的专业性,很多国有企业也没有自己成熟的传媒人才培养体系,工作人员既没有经历过专业媒体工作环境的历练,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存在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人才缺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问题,从人才引进方面来讲,很多国有企业有着较高的用人门槛,一般都是从985和211学校直接引进人才,很多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传媒人才没有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机会[9]。另一方面,在人才的激励上,国有企业一般都采取固定工资制度,而在成熟媒体中,一般都采用的是浮动绩效工资制度,这样有利于人才的优胜劣汰,同时对于优秀新闻宣传人才,可以让其获得更多工资收入,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收入上的“一刀切”和工作上的“大锅饭”。
四、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是国有企业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一方面承担着经营任务,要通过企业新闻宣传,提升企业知名度,为企业打开市场。同时,国有企业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要为社会发展聚集正能量。国有企业不管是在内部宣传还是在外部宣传过程中,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渗透党政系列会议精神,为企业发展把好方向。
2.坚持创新原则与“内容为王”原则
在新的新闻宣传环境下,国有企业固守传统新闻宣传模式,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在新闻实践工作中,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坚持创新理念,不断转变新闻宣传模式和路径,通过企业内部的“走转改”活动,让新闻宣传更加“接地气”,为企业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新闻资源。在报道过程中,在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不管是新媒体宣传还是传统媒体宣传,都要优化新闻宣传内容,提升新闻宣传质量。
五、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改进路径
1.转变传统新闻宣传观念
在国有企业中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要转变宣传理念,提升国有企业重视程度。要通过企业内部的“顶层设计”,提升领导重视程度,通过专门领导主管的方式,提升整个国有企业对于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新闻宣传理念,多措并举,整合新闻宣传资源,将国有企业新闻报道提档升级,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提升新闻宣传工作实效。
2.强化国有企业宣传人员培训
强化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深入开展企业宣传人员的培训工作,打造专业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开展企业宣传工作,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一方面,让有经验的社会媒体人员来企业开展讲座,为企业职工进行培训,进一步帮助企业宣传工作人员提升专业程度,完成“企业职工”向“媒体工作者”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开展“走出去”培训活动,通过外出交流学习的方式,让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到当地媒体去学习锻炼,通过师徒教学模式,学习先进媒体的运营模式,提升自身文字表达能力和新闻报道能力。
3.提升新闻宣传敏感度
国有企业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富矿”,有很多优质的新闻宣传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强化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提升国有企业职工的新闻敏感度,在面对优秀职工和感人事件时候,企业职工要有新闻意识,及时报送信息,让专业新闻工作人员进行采写报道,进而激发企业发展正能量,提升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水平[10]。
4.打造国有企业“大宣传”格局
强化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通过部门整合、资源整合的方式,打造新闻宣传的“大格局”,现代很多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新闻中心”,通过组建中心的方式,将原有散乱的新闻宣传工作格局进行重新组合,提升工作实效,实现了新闻宣传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提档升级,打造国有企业的“大宣传”格局。
篇5
您们好!
在这个暖风习习的晚上,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班的家长会。
我叫韩宇豪,现担任班里的体育委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健康强壮的好学生)。
我们四七班是一个团结齐心、健康向上的班级。在体育方面,我们认真上体育课,努力学习第九套广播体操,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并取得好成绩。今年我们参加了春季运动会和很多丰富多彩的趣味竞赛活动。在春季运动会上,我们班获得了队型创新奖、百米第二名、60米第二名、4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在趣味竞赛活动中,我们参加了赶球跑接力、抱球跑接力、夹球跳接力、背靠背接力等多项活动,取得了抱球跑第一名、夹球跳第二名、背靠背第二名、赶球跑第三名的好成绩。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营造了“班级以我为荣,我以班级为荣”的奋发向上的氛围。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作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我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旺盛的精力,旺盛的精力是有效学习的基矗。另外,参加体育活动,能够调节我们的精神状态、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紧张疲劳的心情,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身心进行学习。所以,体育锻炼对于我们青少年非常重要。礼仪演讲稿范文节选!
认真参与体育运动是我们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同学:
第一、要认真上体育课。在上课时,遵守纪律,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各项科目。
第二、坚持课间做广播体操,并要做好每个动作。
第三、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体育活动,敢于发扬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43-01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鼓励就是欢乐的源泉,就是心灵慰籍的良药,就是前进中的动力,就是是成长中的需要,就是迈向成功的保障。
我国著名“宇宙飞船”科学家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可杨利伟在小时候胆量却非常小,8岁那年连一个小梯子都不敢爬。为了改变杨利伟的胆小,他的爸爸经常带他去爬山、去游泳、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并从中鼓励他大胆做事。在父亲鼓励下,9岁那年他能爬上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是父亲的鼓励击落了他性格上的怯懦,给予了他战胜困难的力量。从此,杨利伟对探险运动有了浓厚的兴趣,变成了一个胆大的人。杨利伟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暗下决心等自已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秘。可以看出,杨利伟的成功与父亲的每一次鼓励是分不开的。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他一生完成了1093件发明,并为世界人民发明了电灯。他的成功与他妈妈的每一次鼓励是分不开的。爱迪生小时候的每一次好奇,妈妈都会支持他去查找资料、去试验,去体验成功并及时给予鼓励。即使失败了,他的妈妈也曾不责备,总是鼓励。妈妈的鼓励让他滋生出勇气,让他在内心深处形成了顽强的不怕失败的秉性。当爱迪生发明电灯丝,失败了一万次,助手们想放弃,投资人想撤走剩余资金时,他的耳边又响起妈妈鼓励的声音:“再试试看”。于是爱迪生又继续废寝忘食地试验,一直到经历1万4千次的失败后终获得成功。爱迪生的成功与他妈妈的每一次鼓励是分不开的。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是一个深受母亲鼓励长大成才的作家。当母亲看到莫言为自已的相貌受到别人嘲笑而痛苦时,就鼓励儿子:“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母亲的开导,让莫言学会坚强,奋起努力,母亲的鼓励,让莫言树立自信,充满信心……正是母亲这些数不清地鼓励,培养了莫言听写故事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汇聚成了《透明的红萝卜》《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莫言散文》《战友重逢》《蛙》等,其中《蛙》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台湾作家林清玄在读高中时,他的学业很差,但他的国文老师王雨苍不但没有嫌弃反而鼓励他。对他说:“我教了50年书,一眼就看出你是个能成大器的学生。”这句话让林清玄深受感动和震撼。林清玄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从此发奋努力,最终成为了台湾著名的作家。林清玄的成功是与老师的每一次鼓励分不开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曾不错过对学生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那么得巨大。以至于顽童变成了优秀生,优秀生变得更加成功。顽童万同在进入李老师班的第一天就偷了同学的几千块钱的随身听,上课时不是与同学说话就是趴在桌子上唱歌,和后面的学生打闹,把撮箕搁在门上面使同学们一进教室便挨砸,抢同学钢笔还要放同学的血,几乎没有一分钟的安稳,早恋,不写作业,考试作弊等等,他的第一次语文考试只得了17分……李老师总是耐心地给予他关爱,给予他鼓励。每当他有了点滴进步,李老师就在班里及时地表扬他,并及时地给他家里发报喜单。平日里哪怕他仅读对了3个汉字,李老师也都及时给予表扬,进而让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他的语文成绩考到了76分。在李老师地鼓励下,他能做到早晨第一个到学校捡拉圾,打扫卫生。李老师及时给予深入地鼓励,让他在学校升旗时进行国旗下的演讲。于是万同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鼓励,从此变得遵守纪律,管理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关心班级、关心学校,成了一个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可以看出万同的进步是多么得巨大,这一切都是李老师每一次鼓励的结果。优秀生程桦绘画、书法、作文、朗颂、表演、小提琴、独立性等样样出色,为了培养他更加出色,李老师付出了特别地鼓励。李老师约他谈心,鼓励他多读书。于是程桦读了特别多的书如:《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传略》《徐悲鸿的一生》《历史在这里沉思》《傅雷家书》、《超越自我》……;李老师鼓励他对集体活动和班级事务热心;鼓励他在班级举行的鲁讯先生逝世50周年而举办“思想节”上让其扮演马克思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从而使程桦思想和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鼓励他竟争当班长,让程桦发表“就职演说”并主持“模拟记者招待会”;日本市川市长高桥国雄一行到学校进参观访问时,鼓励他当一名记者进行采访;鼓励他参加乐山市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在李老师地不断深入鼓励下,程桦到高三毕业时,因品学兼优被北大免试录取,大学本科毕业时,又因发展全面、成绩优异而被保送读研究生专攻美国经济。程桦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李老师及时鼓励的结晶。
在我所教的课程中,我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及时给予充分地鼓励。无论是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还是课后每一次探究作业,我都给予最大的鼓励性评价,都是加几个“你真棒”,如 +9, +18 +29 +37 +45……。为了得到更多的“你真棒”,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更加精彩,课外探究作业也更加出色。有的可从最初的 +4到 +29,有的从最初的
+15到 +39,有的从最初的 +19到 +55……基础好的同学因为鼓励而更加超越,基础较好的同学因为鼓励而更加精彩,基础较差的同学因为鼓励而更加优秀甚至一跃而上。这就是不错过每一次鼓励评价的效应。经过长期积累,学生形成了一个很主动的学习态度,很认真的学习习惯,很有创新的思维,进而形成了很优秀的学习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使其成为乐于探究乐于创新型人才,会为祖国乃至世界作出自已的杰出贡献。阳光能滋润万物茁壮成长。鼓励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因此,我们教师对每一个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都别错过,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励,使其成长为祖国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
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施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orientation in implementing Inquiry Learning in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are 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 political perspective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Inquiry Learning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instruction practice.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Inquiry Learning, we must try to reinforce school principals' function of curriculum leadership, establish collaborative teaching culture, develop active home-school partnership, and improve the supporting resources of Inquiry Learning.
Keywords: inquiry learning;implementation
一、引言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学者们认为课程研究可分为三个范畴[1]:一是实质性的范畴,处理目的、学习经验的提供与组织等课程的共同要素,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二是政治—社会的范畴,涉及在特定社会脉络中有关课程的决定如何形成,属于课程决策的范畴;三是技术—专业的范畴,研究有关促进课程改进、实施或革新的、行政的、资源的或评价的措施,属于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范畴。课程学者奥恩斯坦和胡金斯(Ornstein & Hunkins)曾指出,惟有技术层面的课程建构或课程发展才是公认的、传统的课程知识领域。[2]可见,课程实施与评价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领域。
伴随着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论文广泛见诸教育理论刊物中,以研究性学习为题的专著也大量涌现。
课程学者们对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生概念的涵义已做出了许多探讨。有研究者认为应将研究性学习视为一种“生成性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培养其创造性。[3]另有研究者则强调从学习理念和方式的角度理解研究性课程,将其视为一种涉及学习的目的、内容、过程、形式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学习变革。[4]不过,更多的研究者主张同时从“学习方式”和“课程类型”两方面出发理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5](10),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6](2);作为一个课程类型,研究型课程是基于研究性学习及其更好的实施而设立的[6](4),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5](10)还有研究者建议应该同时从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三个层面出发,更加开放地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7]
面对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把握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呢?在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概念,从课程类型、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甚至教育理念的角度去解读它。然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由于学与教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种教育理念也总是要落实为实际行动,因此,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追问以下两个问题:1.研究性学习是如何被整合到学校的课程结构中的?2.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是如何运作的?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构成了研究性学习宏观的实施策略。
已有研究为我们认识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启示,然而,综观有关文献,我们却发现,尽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对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技术──专业性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许多文章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构想或经验总结层面,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问题还缺乏坚实的学理分析。本文将结合有关教育与课程理论,试图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二、研究性学习概述
(一)研究性学习兴起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不断加速,这些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革。面对这些挑战,各国纷纷把教育改革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试图通过倡导“终身学习、学习社会”来提高本国的竞争能力。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发达国家都把转变学习方式视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转变后的学习方式的共同特征在于关注探究、统整、强调过程取向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美、法等国近年来大力提倡“问题/项目为本学习”(Problem/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Travaux Personnellle Encadres,TPE)等学习方式;日本的新课程体系专门设置了“综合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在我国香港地区,“专题研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也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
我国大陆地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研究性学习”颇为关注。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确定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2001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同时要求全国各省市高中从2002年9月1日起都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研究性学习”又作为小学至高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被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目前,研究性学习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而深入发展。
事实上,无论美国的PBL、法国的TPE,还是我国香港的“专题研习”和大陆的“研究性学习”,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它们都主张学生以一个问题作为学习起点,自己拟定探究主题、设计探究策略与方法,然后进一步搜集资料、分析并做出结论。它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表达学习的感受。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今天正在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世界性主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特征
由上可见,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项共同的重要内容。那么,为什么在转变学习方式上,各国都先后采取了这种做法呢?通过提倡研究性学习,各国的教育改革意欲实现什么样的目的?研究性学习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区别是什么?它能胜任我们的期望吗?
随着国际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似的机遇与挑战,也都期望将自己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的文化价值体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社会,因此,各国的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些相似的做法。例如,1996年8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议发表题为《关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咨询报告,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它包括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同情心和正义感等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8]相应地,在改革的具体措施上,日本设置了“综合学习时间”,主张通过社会调查、观察实验、生产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香港的课程改革也体现出类似的特征。在《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文件中,教育统筹委员会建议制定一个灵活开放的课程结构,将所有科目都纳入8个学习领域中。同时,教育统筹委员会还指出,学校课程应涵盖9种“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这9种共通能力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研习技能。与日本教育改革对比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日本的“生存能力”,还是香港的“共通能力”,它们所指向的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正如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在《学会学习》咨询文件的序言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为学生界定学习必须的学习经历、学习领域、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目的是帮助他们达致全人发展”。[9]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教育统筹委员会建议学校将“专题研习”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项目。
研究性学习和传统教学具有显著的区别。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固定的,其教学设计过程是线形的,而研究性学习具有灵活开放的教学目标和动态多样的教学过程。在课程编制上,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所依据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式。日本学者佐藤学曾以“教育内容与学习者的关系”为标准区分出“阶梯型”与“登山型”两种课程编制模式。[6](42—43)“阶梯型”课程是一种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元组织课程的模式,即首先预设具体的教育目标,然后组织能实现目标的学习活动,最后依据目标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泰勒原理”(Tyler’s Rationale)、斯金纳(Skinner,B.F.)的“程序教学”等都是此类课程的典范。“登山型”课程则按照“主题—探究—表达”的形式组织课程,即首先设定学习的主题,然后学习者以多种方式展开探究,最后总结、表达和分享学习的成果与体验。显然,研究性学习及其同类的专题研习、问题/项目为本学习、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等都依据的是“登山型”课程编制模式,而传统教学则是按照“阶梯型”模式来组织课程的。下表反映了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区别。
表1 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比较
传统教学
研究性学习
基本假设
学生是有欠缺的
教师应提示学生的不足,直接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具有潜在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建立(重建)学生的能力和自信
课程编制
阶梯型
登山型
教学重点
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
运用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
教学程序
指导性的活动
封闭的、有既定的步骤
自主、开放与探究的活动
随着学生的进度而调整
教学内容
教师选择学习活动和提供合适的教材
预设的、未知的、新的学习内容
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有弹性地选择其学习内容和程度
与生活结合,与学生先前的经验联系
学习动机
外在学习动机为主,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赞赏与奖励
内在学习动机为主,学生因兴趣、对学习的满足感而投入学习
教师角色
处于外显位置:教师是专家,教导、命令、指示、鼓励学生达到目的
知识的占有者与传播者
处于隐蔽位置:引导、建议或暗示很多可能性、倾听、提问、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探究的伙伴与促进者
学生角色
处于隐蔽位置:教学过程中的“听众”和“观众”
被动的接受者
处于主导位置:学生是专家,围绕着一个自己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做出独特的结论
知识的建构者
评价方式
重视总结性评价
以量化评价为主
重视形成性评价
强调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
2000年香港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的咨询文件中明确提出,学校课程应突显终身学习的社会特点,包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强调学习经历、全方位学习、尊重不同需要,强调学习的连贯性和进展性评估。[11]显然,这些特点在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课程发展议会在关于课程发展路向的报告书中指出,学校应推行专题研习等四个关键项目以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积极的态度和终身学习能力,其中的“专题研习”是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的有效的教学策略。[12]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取向
无论是在学习方式还是在其蕴涵的课程理念上,研究性学习相对于常规教学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在实施一项新的课程方案时,不同的实施取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样的实施取向呢?
在对实施取向的分类上,许多学者都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富兰与庞弗雷特(Fullan & Pomfret)在课程实施研究的早期曾提出了两大取向:忠实取向与相互调适取向[13];侯斯(House,E.R.)建议从技术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观点出发分析知识的使用(Knowledge Utilization)过程[14];辛德等人(Snyder,Bolin & Zumwalt)在富兰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缔造取向[15]。事实上,侯斯与辛德等人的主张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辛德等人着力于刻画不同类型课程实施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而侯斯则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出发审视课程实施。本文以侯斯的分类作为讨论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的分析框架。
(一)技术性取向中的研究性学习实施
技术性取向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视为一种技术,认为它只是一个预定计划的线性的执行过程,其成效以目标达成程度为衡量标准。这种取向主张以系统和理性的方式处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问题,因此主要通过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引进新的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成效。在实施过程方面,技术性取向强调以“研究—开发—传播”(RD&D)方式,把研究性学习方案转化为可应用技术和知识,由教师贯彻执行。该取向假定人们在变革中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变革目标,问题只是如何最好地达成这一目标。[16](29)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澄清实施者对转变学习方式的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他们进行培训以增强其效能。除了把实施研究性学习假设为一个生产过程外,技术性取向还关注研究性学习本身的成果与效率问题。
(二)政治性取向中的研究性学习实施
在政治性取向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更像一个协商的过程。这种取向涉及权威、权力的运用,以及不同团体之间利益的竞争和妥协,尤其认为个人及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17]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同群体会对研究性学习产生不同的态度,有些态度之间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某些人看来是值得质疑的(problematic),并不一定都会产生正面的效果。例如,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赋权给教师也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多责任,这样反而会形成一种新的控制;赋权给学生又易于导致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学效率也难以保证。因此,在这种取向中,一些人(如校长或教育行政管理者)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迫使无权势的一方顺从。相应地,这种做法通常会受到隐性或显性的抵制。然而,政治性取向同时也认为,尽管团体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但是学校成员通过协商仍然可以达成共识(consensus)。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一个互动而进化的过程,重视因时制宜,就学校机构的具体情境做出调整,以维持系统的认受性(legitimacy),因为“与技术和外部机构的限制相比,学校情境是影响教师行为的更重要的因素”。[16](22)
(三)文化性取向中的研究性学习实施
文化性取向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视为一种文化再生(reculturing)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使学校成员重新思考课程、教学以及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等问题。这种取向把学校机构看成一个社区,社区内不同的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或亚文化)。在同一社群中,个体分享共同的价值观,但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却很少有一致性,以至于群体之间并不一定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这种取向关注教师的情绪、理解、价值观和认同感等因素,通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额外的规划时间,使他们形成集体的团队意识。此外,它还期望每一位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士在内的改革参与者都对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有较深刻的理解,更希望他们之间(如师生、家校、学校与大学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下表概括了不同取向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特征。
表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取向及其特征
实施
取向
技术性取向
政治性取向
文化性取向
基本
原理
系统而理性化的过程
专门知识的应用(如RD&D模式)
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
预设目标,然后寻找最好的手段去实现目标
不同团体互相妥协和冲突
利用不同方式(如游说、威迫)产生影响
不同团体认同一套价值观,共识是通过不同利益的妥协而形成的
参与者具有独特的“文化”或“亚文化”
实施有赖于不同文化的互动
重视调适与创造
团体内的小派别才分享相同的价值观,团体间的价值观可能相互矛盾
关注
焦点
创新的形式、内涵等
技术及推行的成效
生产为本
效率
处于学校和社区的创新
权力关系
冲突为本
合法性
学校(文化)本身
意义和价值
意义为本
自主
对三种取向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变革,取向的不同会导致认识和实践中的差异。然而,尽管这三种取向为我们审视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我们却很难判断三者之间孰优孰劣。在教育实践中,技术、政治、文化三种因素总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仅从某一个取向实施研究性学习而忽视其他取向反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理性的选择是从技术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三种取向出发来实施研究性学习,因为“真正全面的策略是从所有的三个观点来检视情境”。[16](39)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结构中的研究性学习
就现有的课程改革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主要以两种方式整合到学校的课程结构中。一种是独立式,通过设置单独的活动课程来实施研究性学习;另一种是融合式,通过设置研究专题以统整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合理性。
有研究者详细对比了研究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指出研究性课程是一种以获得探究经验为本位的生成性课程,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课程,建议把研究性课程作为活动课程的一个特殊类别独立开设。[18]事实上,研究性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本就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例如,在课程目标上,二者都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在课程内容上,二者都强调那些来自现实生活的、非预设的、开放的问题;在师生关系上,二者都主张师生应持平等参与的态度,投入到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另外,它们还都强调课程作为经验的生成性和建构性,及其以活动或过程表现出来的存在形态。因此,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实施研究性学习易于获得成效。
另有研究者主张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统整课程来开设,以此矫治学校课程中分科主义造成的种种弊端。[19]这种策略的合理性在于:首先,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其影响是跨学科的,它可以渗透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其次,随着认识的发展,将知识分解为各个学科的还原主义做法正在为人们所摒弃,人们今天已经意识到事物本身及其发展从来都是一个整体,要得到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打破那种条分缕析的学科分类体系,从多学科全方位地认识事物;此外,学校课程中的分科主义已经严重割裂了科学与生活、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知识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而且也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围绕着那些来源于真实情境的跨学科主题进行探究可以有效地改善学校教育的素质。
我国大陆的新课程改革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实施研究性学习。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被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应该说,这种做法既照顾了研究性学习外在的活动形式,又体现了其内在的统整性,即“科学智慧”和“艺术智慧”的统整、“学科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统整。[10](45—46)它试图发挥独立式和融合式二者的长处,不失为将研究性学习整合入课程结构的第三种可选方案。
(二)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类型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或者同类的学习方式,这使它已经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教流。除专题研习外,研究性学习还表现为问题/项目为本学习、网络为本探究(Internetbased Inquiry)、服务学习、多元智能教学(Multiple Intelligence Teaching)等多种形式。本文将简要介绍其中的几种主要形式。
1.问题/项目为本学习(Problem/Projectbased Learning,PBL)
PBL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的课程发展与学习模式。它最先是在大学医学院的实习活动中开展的,如麦克马斯特医学院与南伊利诺州立大学医学院很早就已经在本科生与研究生中进行PBL课程的学习了。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将研究性学习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类,主要指的就是PBL。
PBL通常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20]
(1)选择恰当的问题,从以下获得想法:当前活动、论题或主题、有争议的话题、自己的兴趣;
(2)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经历,同时决定学生的角色、学习的成果、问题领域的提出、文件证明、问题陈述以及评价等事项;
(3)建构教学模式,确定活动形式、学习指导与评价、时间框架和问题的流程等事项;
(4)指导关键的教学活动:确定问题、收集信息、提出方法、展示结果、报告实施情况;
(5)精心的评价与指导阶段,评价内容包括问题的陈述、思维网络图、工作日志指导、校外专家的反馈、小型课程、实地调查以及实验等。
尽管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优势,PBL在实施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费时费力、代价昂贵、难以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行为,并且教师也缺乏足够的技能指导学生的探究。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实施PBL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校情境的特征,以免那些不发达地区或薄弱学校的学生沦为他人盛宴的旁观者。
2.网络为本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但是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以及学校和社区情境的限制,许多学习主题无法完全在真实情境中得到探究。相对来说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其便捷性、交互性、超越时空以及资源共享等优势,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于是,网络为本探究也成为研究性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概言之,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以下三种支持:(1)资源性支持,指互联网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2)人际性支持,网络技术可以跨时空为学习者以及师生之间提供协作探究的环境;(3)管理性支持,通过网络技术对资源、学习档案以及学习过程进行管理。[21]
网络为本探究涉及五个学习要素,即探究主题、活动程序、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和网络支持。在活动程序上,它与一般的研究性学习并无区别,也是由提出研究主题、实践验证主题、表达及交流成果三个阶段组成。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在于通过网络来支持学习小组的交互活动,从而使其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并且由参与合作的探究者共同决定探究的进度。这种合作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探究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
3.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是一种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强调在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发挥反思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主动参与、尊重差异、关心社会和具有批判反省能力的现代公民已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因此,服务学来在欧美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颇受关注。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具体模式,服务学习使学生通过行动与反思,与他人合作以达到社区发展的目标,同时使他们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技能。[22](9)有研究指出,服务学习对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利社会行为与社会参与态度等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3]
简言之,有效的服务应符合如下“5C原则”:[22](183—185)
(1)联系(connection):这是有效的服务学习的核心概念,它应实现一种人际联系──学生与同伴、教师以及社区人士,同时还要将学校与社区、体验与分析等因素联系起来,并将这种联系最大化;
(2)持续(continuity):服务与反思是持续不断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反复验证他们的理解方式并获得发展;
(3)情境(context):服务学习是依附于情境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情境化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服务学习的关键;
(4)挑战(challenge):向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知识与思维方式挑战,服务学习始于这种质疑;
(5)培训(coaching):为学校成员提供充分的技能、制度、情感与智力支持。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丰富多样且各具特色。本文尝试从课程结构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对其做出概要性的归纳。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以尊重教育情境为原则,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机构、学校人员和社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采取适当的策略实施研究性学习。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保障
实施研究性学习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必须面对和克服许多困难。仅有师生的积极参与并不能保证变革的成功,我们还应该给学校成员提供充足的支持以保障他们能够规划和实施研究性学习。这些保障条件通常包括资金、设施、时间、空间、教师文化以及家长和大学的支持等。
(一)校长的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
毫无疑问,校长对学校工作有着全面而直接的影响。研究性学习能够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首先取决于校长对这一变革的理解、认同以及领导。然而,大多数校长的日常工作还主要是行政领导,在课程领导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有研究表明[24],校长与副校长直接参与课程领导的程度并不高,科主任与教师则直接负责课程领导的有关事宜,但这种领导以个人而非小组的方式进行。为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校长首先应在变革中发挥更多的课程领导作用。
霍尔与霍德(Hall & Hord)曾将校长促进变革的领导风格分为三类[25]:(1)反应者(responders):相信教师是教学的专家,让教师及他人有领导的机会,认为自己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学校正常而流畅的运作;(2)管理者(managers):他们会组织一些协助变革的行动,也会照顾教师的需要,不过他们不会发动力量,超越革新方案的基本要求;(3)发起者(initiators):他们具有清晰、果断而长远的政策和目标,对教育有着坚强的信念,并且致力于实践这些理想。显然,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校长如果能由一个被动的反应者转变为一名积极的发起人,研究性学习就更易于取得成效。
(二)教师文化(teaching culture)
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曾将教师文化分为四类[26]:(1)个人主义(inpidualism)文化:教师拥有强烈的独立成功观,很少干涉其他教师,他们不喜欢变革,也不愿与同事合作;(2)派别主义(balkanization)文化:学校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团体,派别内部成员之间联系紧密,但派别之间教师则漠不关心甚至相互竞争,因此教师很难有共享的革新目标(实践中这种派别文化经常表现出“学科本位”的特色,即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联系甚多,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则很少交往);(3)人为合作(contrived collegiality)文化:教师之间的合作是由外在行政控制的,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科层制度的要求,而不是学校实践的要求和个人的本意,因而这种文化带有一些政治性取向的色彩;(4)自然合作(collaboration)文化: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这是学校组织经历文化再生的过程之后而形成的更高级的合作文化,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师之间的自然而然的合作。
一般而言,每一位教师对课程与教学问题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然而教师之间却往往缺乏合作与沟通,形成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单打独斗的局面。这种状况对常规教学来说是适应的,但它无法应付研究性学习的新情况。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沟通能力等提出了全面综合的要求,许多学习项目往往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因此,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相互协作,多进行专业交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就会更加顺利。在这一方面,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工作坊,同时设置一些不同学科间教师的合作项目,如小组备课、小组教学等,增加教师之间的合作机会,促进教师文化发展到自然合作文化阶段。
(三)家校合作(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与其他社区因素相比,家长是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最直接的力量。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很大意义上取决于家长的支持程度。然而在实践中,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融洽。由于对学校的许多改革缺乏了解和参与,家长往往在变革中扮演着阻碍者的角色。例如,在大陆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当中,一些家长对高中(在前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主要以研究性学习形式展开)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不满,他们通过向学校领导提意见、命令孩子退出研究性学习活动,甚至扬言让孩子退学等方式,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信任和不支持。
如何消除来自家长的阻力,并使其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支持者呢?学校需要在家长和教师之间发展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研究表明[27],高效能学校(effective schools)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哈格里夫斯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28]:(1)形成默契的伙伴关系:家长默默地支持教师的工作,但与其谨慎地保持距离,不干涉教师的教学;(2)相互学习和支持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虽然较理想,但实践中多是家长对学校的单方面支持,教师很少求教于家长;(3)为推进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的积极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致力于共同的目标,成为教育和社会改革的主角。为发展这种积极的伙伴关系,学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尽量扩大家长的了解和参与程度。在学习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开放日等使他们了解学习的内容,征求家长的意见和他们对学习活动的评价;在学习活动进行中,学校可以组织家长观课,还可以邀请部分家长作为某项学习主题的校外指导员,使家长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当中。
(四)资源支持
上述诸项都可称为实施保障中的“软件”,研究性学习的保障条件中还有一类十分重要的因素,即作为“硬件”的资源支持,这类资源通常包括资金、设施、时间、空间、网络、社区资源等因素。实施研究性学习并非一蹴而就的,一般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会显示出可观的实施成效。这一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大量的资源支持。但现有情况表明,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线教师所获得的资源支持微乎其微。工作负担沉重、缺乏时间备课和规划、班级人数过多、教学辅助材料不足等是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至于供学校、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支配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本没有将之列入计划。这些情况加大了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难度。
面对这种局面,学校一方面要依靠本校教师的力量,自力更生、集思广益,通过组织校本或校际的培训、观摩与研讨活动,共同解决资源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学校还需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利用社区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学校还可以发挥服务学习、行动指向的社区学习计划的优势,通过服务社区来争取社区对学校的资源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保障与其实施取向之间也存在着关联,不同的实施取向所关注的保障条件也有差异。在技术性取向中,校长比教师更加看重作为“硬件”的资源支持的力度,强调研究性学习计划的系统性和程序性,却容易忽视改善学校中教师之间、家长、大学与学校的关系。在政治性取向中,学校成员往往会将研究性学习视为权力的重新分配过程,例如加强教师和家长在学校课程改革中参与度;教师之间容易形成派别主义与人为合作文化,校长也常会借助行政权力使成员达成共识。在文化性取向中,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者,校长会想方设法促进家长、大学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鼓励帮助教师发展出自然合作文化;师生实施的研究性学习也往往会因地制宜地超越预定方案,更加具有情境的特征;学校成员注重通过改善作为“软件”的实施保障来克服硬件方面的不足,但建立各方认同的学校文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学校成员有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而放弃改革。
六、结语
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其责任理应由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其中中小学与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更是责无旁贷。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和理念,试图革新原有的学校课程与教学,其实施会在技术、政治、文化层面引起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面对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学校成员应该确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29]的信念,联合家长、大学与社区共同克服。教师也应根据学习项目、学生差异以及学校情境的特征,谨慎地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实现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Goodoad J I .Curriculum as a Field of Study[A]. Lewy AThe International Encycolpedia of Curriculum[C].Oxford:Pergamon Press,1991.3—7.
[2]Behar L S .The Knowledge Base of Curriculum:An Empirical Analysis[M].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4.25.
[3]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5):6—10.
[4]靳玉乐,艾兴对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1):33—36.
[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6]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7]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2,(8):14—17.
[8]方明生,沈晓敏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若干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4):40—48.
[9]课程发展议会.《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咨询文件[Z]香港:政府印务局,2000.
[10]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46.
[11]教育统筹委员会《改革方案》咨询文件[Z]香港:政府印务局,2000.
[12]课程发展议会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Z]香港:政府印务局,2000.
[13]Fullan M,Pomfret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47(1):335—397.
[14]House E R .Technology versus Craft:a Ten Year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79,11(1):1—15.
[15]Snyder J,Bolin F,Zumwalt K.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 Jackson P W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C].New York:Macmillan Pub.Co.,1992.402—435.
[16]House E R Three 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Technological,Political,and Cultural[A]. Lehming R & Kane M Improving Schools:Using What We Know[C].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1.
[17]李子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取向与展望[J].基础教育学报,2002,11(2):3—12.
[18]夏正江,梅珍兰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J].教育研究,2001,(6):66—70.
[19]崔允漷,安桂清试论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3,(6):24—29.
[20]张人红国外及港台地区研究性学习资料选编[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12.
[21]徐红彩,冯秀琪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7):30—32.
[22]Eyler J,Giles D E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9.
[23]王雅菁高中公民科服务学习效果之研究(硕士论文)[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2.
[24]John Lee Chikin,Dimmock CCurriculum in Secondary Schools During Transition:a Hong Kong Perspective[J].Curriculum Studies,1998,6(1):5—28.
[25]Hall G,Hord S M .Changes in Schools:Facilitating the Process[M].Albany:SNUY Press,1987.230—232.
[26]Hargreaves A Cultures of Teaching:A Focus on Change[A].Hargreaves A,Fullan M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C].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1992.216—240.
[27]Sammons P,Hillman J, Mortimore P .Key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Schools:A Review of School Effective Research[A]. White J,Barber M.Perspectives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C].London:Institute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London,1997.77—124.
- 上一篇: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作文
- 下一篇:毕业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