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25 00:4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德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自从我担任了班主任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默写一个成语,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1具体案例
1.1基本情况
魏晓敏,11岁,五年级,学生性格内向,家庭贫困,是我班出了名的老大难。
1.2学生的问题行为
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2原因分析
2.1家庭因素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魏晓敏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向亲戚朋友借点钱盖了几间房。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脾气非常粗暴,对孩子的关爱极少,一旦犯错非打即骂。母亲一人在家务一个塑料大棚,经常是早出晚归,回家还要给她们姐弟俩做饭,很是辛苦。母亲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
2.2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3辅导策略
3.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魏晓敏也是有进步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魏晓敏是个聪明的孩子,“六一”儿童节魏晓敏学跳舞,跳得多好啊。若学习上再下些功夫,将是咱班最聪明的。”“魏晓敏同学的字近段时间写得真漂亮,简直与前段时间判若两人。”“魏晓敏同学……”渐渐的,魏晓敏开始喜欢和我接近,并且渐渐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魏晓敏成为了班级的纪律委员,并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由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一路直升到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之一。
3.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魏晓敏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魏晓敏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魏晓敏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篇2
------XX小学第一届采摘节
淄川区XX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XX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少先队员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少先队员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校情、学情分析
淄川区XX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现有教师40人,学生439人。现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淄博市德育品牌学校。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突出教学中心,重视队员们养成教育和少先队工作开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坚持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积极倡导队员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学校德育教育特色。我校绿化树木中,石榴树占有很大比例。
我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了我校队员们的现状,让人感觉最深的两点是: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具体总结如下:
1、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调查的大部分队员们愿意为集体奉献个人力量,维护集体利益。
2、普遍有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习惯。大多数孩子会主动参与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实践活动中。
3、缺乏规则意识。如有的队员们迟到、早退、旷课;有的队员们课堂纪律较差等。
4、缺乏环保意识。如有的队员们乱丢乱扔,随地吐痰;有的队员们随便踏草、摇树、摘花;有的乱写乱画等。
立足以上学校和队员们的实际情况,践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活动中,增强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队员们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情感,我校特决定在2020年9月25日举办第一届“石榴采摘节”活动。
三.工作目标
1、教育和引导少先队员爱学校、爱家乡,增强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以XX石榴采摘节为契机,引导少先队员了解生活中的自然、激发队员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增强队员们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情感。使队员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3、弘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通过协作采摘等活动,促进队员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施路径
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2020年9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
(二)地点: 开幕式地点------XX前院(面向办公楼,从西边起1至5年级依次排开)
采摘地点-----中院(面向新教学楼,从东边起1至5年级依次排开列队于长廊后)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参加人员:XX全体师生
四五年级负责采摘(四年级从西边起每班两棵树,五年级每班一棵树)
(五)采摘节流程:
第一项:??校长发言并宣布:XX第一届“石榴采摘节”开幕。
第二项: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第三项:集体采摘。
1.四五年级每班安排队员轮流负责采摘,果实摘下放入桶中,交给??//3位老师负责分配石榴,按人数分给各班级
2.高??3位老师负责在不够分的情况下采摘办公楼后石榴补充。
3.???位老师负责安全。
4.??老师负责总调度。
第四项:请全体师生、品尝。
1.注意途中安全,队员有序列队听指挥,四五年级进入各自采摘场地,四五年级班主任负责安全引导,一二三年级主任及随班教师做好讲解、引导,负责分发果实。
2.鼓励各班利用石榴摆出各种喜迎国庆造型上传办公群,分享各班师生品尝石榴照片。
温馨提示:教师是组织者,队员是采摘者;遵守秩序、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礼让采摘,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道德风尚;无论教师还是队员,均不得进入其它年级的采摘场地采摘;采摘是奖励,是荣耀,是享受,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六)采摘节教师随班安排
1.1班:? ? 1.2班:??
1.3班:? ? 2.1班:?刘红苹?
......
(七)卫生清理:采摘完后,请四五年级按采摘区域的划分整理卫生。
五.条件保障
(一)医护、物品保障
1.??2位老师负责LED字幕、音响、
拍照。
2.咸?老师负责准备装石榴用的水桶。
3.牛?老师负责准备碘伏等简易药品。
(二)应急事项:
鉴于采摘节首次举办,参加人员较多,做以下应急方案:
1、成立采摘节协调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采摘期间指挥采摘,维持秩序。
2、提前做好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一旦出现被虫咬或是被划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
XX
2020年9月23日
六.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目前,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将德育教育应用于小学管理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规范教师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小学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校园。
1改革管理理念
1.1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小学管理中。
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弹性与自主性不足,管理者在思考问题和分配任务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则主要是遵守和执行,缺乏自主性,这实质上是刚性管理,虽然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但是也存在很大弊端,如教师参与管理积极性较低、灵活性不足等,导致管理工作僵化、呆板,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矛盾,对学校长远发展不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管理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管理贯彻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小学管理贯彻人本管理理念,即要求尊重信任教师,理解关心教师,积极激励教师,赋予教师一定程度的自,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活动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德育教育和人本管理理念实质上属于柔性管理[1]。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小学管理中,赋予教师一定的自,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积极为小学管理献言献策,同时又可以使他们适应小学的发展,满足小学管理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小学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1.2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小学管理工作亦是如此,以往主观化的管理方式完全凭借个人经验,是导致小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传统管理方式,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小学民主化管理是指由全体教师共同行使管理权力,其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有包容之心,积极听取学校教职工意见。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合理分权授权,信任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集思广益,以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民主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就是充分尊重学校教职工,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管理关系,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内部管理关系好了,教职工就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管理效率自然会提高。
2严格规划安全管理措施,建设和谐校园
在小学教育管理环境中,首当其冲需要注意的就是校园的安全管理,它对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安全管理就是小学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安全管理搞好了,教师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小学生才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完成学习。再次,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由于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年纪尚幼的小学生对很多问题都没有充分的意识,同样地,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稍不注意就会有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发生,受伤情况也在所难免。因此,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对安全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管理建设,以周密科学的考虑和措施来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使得小学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其打造一个安全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安全管理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给予全方位的重视,以科学的思路对学校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和建设:第一,校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根本建设,良好的校风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文明健康向上的学生,有效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杜绝学生之间发生不文明现象,诸如打架斗殴等行为,校风可以说是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大前提;第二,奖惩分明的校园规章制度,是严格规范校园行为的标尺,它能够使师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行为适当哪些行为是明令禁止的,一旦有了明确的依据,师生的各种行为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标尺来丈量。校园内任何行为的实施要有理有据,才能够使一切顺利有序地进行。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行为的安全管理和和谐建设非常需要一个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警示学生以足够的分量引起他们的重视,不仅如此,对于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制度也是一把明确各自责任及职责的标尺,若是发生什么状况,就能够按照制度规定有章可循[2]。第三,一个及时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是小学校园所必须具备的,除此之外,校园内要定期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小学校园内,要认真贯彻有关于防火防灾的基础知识,让小学生对灾害及一些急救措施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增加一些动手的安全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小学生安全技能所急需的。在一些小学校园内,定期组织安全抬升演练,以平时的训练有素来预防危险来袭的可能,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损害率降至最低。
3结语
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措施都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规划的,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将民主化、科学化融入教学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传统管理模式进而改善现在的小学校园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积极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管理工作,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要目标,加强各方面管理,努力协调好校园各方面工作,真抓实干,保障校园安全,为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c版,2014,12期(12):129-130.
篇4
【关键词】 学案导学;地理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学案导学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学案”在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三、实施学案导学,全面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一)准确的学案目标定位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目标是一份好的学案的统领,目标分为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与学案中学生学习的目标。
1、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
一份学案将让学生在多长时间内,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学案编写包括学习流程顺序、活动的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图表数据的使用、探究问题的抛出及针对练习的数与质等,这必须经过反复考虑,明确编写的目的性。教师形成学案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乐于探究,在探究中逐步深入,以获得知识与能力。
2、学生学习的目标
“学案导学”是教学时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学案”中将学习目标示意给学生,能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本中的学习及课后的检查中,都可以“学案”为导向进行学习和小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经过实践思考,我认为学习目标的确立应该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
(二)活泼的学案过程编制是实现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1、节奏鲜明的学习流程安排
好的学案,如同一首优美的旋律,节奏明快轻松。紧张时迭起,低回处凝聚心神。地理课程中信息呈现方式多样,文字资料、数据表格、统计图形、景观照片等,让学生不断变换信息获取方式。阅读、思考、讨论、绘制图表、练习等活动有机穿插,交错纷呈。比如“洋流”一节学案的学习流程安排如下:(1)激趣资料:“泰坦尼克”号惨剧、二战中德军自如地进出地中海。(2)自主学习:洋流概念与分类。(3)分组讨论: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4)动手绘制:太平洋主要洋流运动线路。(5)个性张扬:你还发现了什么?(6)事实探究:同纬度的英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气为什么不一样?(7)深度思考:世界渔场的形成原因。(8)比较分析:哥伦布第一次与第二次航线的时间差异。(9)现实扫描: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触礁,发生原油泄漏的影响。(10)归纳小结:学生上台总结发言。(11)当堂测试:小练习。本节学案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相互协作,学习效果显著。
2、丰富生动的导入资料引用
有趣才能乐学,乐学才会高效。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对每一个新问题都乐于主动探究?这是我在每一节学案的编制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一节课要解决多个问题,对每一个问题,均设计一种激趣的引入方法,让学生乐于探究。
地理学案中引入激趣的方法很多,利用时事新闻引入,利用生活实例、身边的现象引入,利用名人诗词等,但都要讲求科学性、针对性、适当性原则。如学习天气系统时,可引用“凤凰”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讲述水污染时,可结合太湖绿藻事件、吉林石化厂爆炸事件;在水循环知识的学习中,可让学生先思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否有科学性错误;在分析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导学生思考等。作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引子,学生往往热情高涨。
(三)多元的学案评价机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持久动力
1、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对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学案在完每一个新知识,解决每一个新问题之后,都附有自我评价或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表。评价主要从态度、方法、小组合作的参与及贡献、知识的理解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
2、教师终端评价
篇5
学校档案是记录学校丰功伟绩,办学经验以及学校文化思想的手段和途径,同样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依据,以及教师工作的指导,可以说,学校档案工作凝聚了广大师生的智慧与结晶。一所学校的成功,需要全体共同努力,档案作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强化其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我国高等院校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实际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制定科学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专业素质,是必然之举。
一、规范档案管理,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各大高校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而竞争反过来又会促进高校建设水平的提高,这样一来,档案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管理起来也更加困难,加之我国在档案管理方面相对薄弱,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不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强化管理宣传与教育,正确引导全校师生对档案管理的认识,提高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积极进行工作,为学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国高校内部,采取校长负责制,因此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从领导阶层入手,提高领导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监督管理力度,端正管理人员工作行为,要将大难管理工作做作为重点的工作纳入到高校管理中去。学校领导要将转变思想,积极推行完善管理制度的推行,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档案工作开展,为提高学校凝聚力打好基础。
二、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现代化
除去以上所述之外,在学校建立细化的管理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现代化,是提高其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高度普及与发展,建立信息档案管理平台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加符合时展需求,并能够是管理工作向着更加高效,快速,精确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还能够提高为学校节约很多人力与物力,有效降低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学校的经济收益,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需要用数字化的手段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资源,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档案数据库,整体解决学校档案管理过程所面临的收发、整理、查询、开发等问题,实现学校档案资源的合理开发、迅速利用、便捷查找等多方面的最佳配置。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之后就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直接在计算机面前登录档案数据库,运用搜索引擎,几秒钟就可以解决以前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时间上的大大缩短使得学校办事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在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以前,查询档案一般都借助于纸质档案来进行查询,现在就可以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方面来查询相关问题。可见,学校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三、加强档案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1.在进行学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就是信息资源的管理,由于档案管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因此强化管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管理与学校工作效率提高,是学校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将这两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相互促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强化档案管理的环节中,不断开发学校信息资源,借助先进的管理工具,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服务。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加强学校档案管理,首先就要从认识、了解档案工作开始,只有对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实现其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校还应该扩大宣传,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构建更加优良的环境。
2.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档案的管理必须依赖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学校要根据档案专业主管机关的规定,结合学校特点和档案管理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运行。
3.加强学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现代管理学认为,在组织资源中,人是最关键、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同样,要搞好学校档案工作也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管理队伍。从以上三个方面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的建设,能够确保为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学校整体工作效率。
4.提高学校工作效率,需要学校档案管理提供全面、迅速、便捷的资料和服务,需要学校科学有效的措施,要提高人力资源以及学校资金的使用率,同时做好档案归纳与分类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在档案归纳分类之后,做好整理,为日后查询和使用资料做准备。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将档案的搜集整理以及统计编辑工作做好,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学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这些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档案所占用库房空间将极大地节省,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减轻,学校管理将更方便,工作效率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极大的提高。
篇6
一、实施心理暗示的前提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心理暗示的前提条件之一,心理暗示是在学生们无对抗、无批评、无抵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暗示活动是正面的诱导。只有学生们对老师信任,才能在暗示中受到感染,并产生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英语课上,要与学生们建立起亲密无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得心理暗示能够成功实施。如果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们有对立的情绪,那么,心理暗示就很难实施成功。
2.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专家说: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如果我们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那么,暗示的信息就更加容易被吸收和巩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积极地去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们的紧张感和恐惧感,确保心理暗示的有效实施。
二、实施心理暗示的方法
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们的认识过程和心理特征,在重视学生们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同时,把他们的无意识功能也调动起来,并让二者互相协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情境创设法
学生们学习英语需要一个语言环境,在英语氛围中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们创设语言环境。而情境创设还可以有效地强化暗示刺激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学生们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创设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语言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英语,可以让他们的所有感官系统都受到刺激,这样可以增强暗示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达到化解重难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动词的进行时态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课件,它是由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组成,这些卡通人物在操场上、在体育馆里做各种运动。我让学生们看着动画,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试着说一说画面上的人物都在干什么。如:Jack is running.Sam is jumping.Helen is playing basketball…学生们看着投影,听得专注,练得积极。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动词+ing”形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学会了。所以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心理暗示的有效方法之一。
2.高峰体验法
高峰体验就是指一个人在最能发挥作用、最有决断力、最能专心致志时,显示出自信、幸福、狂喜、欣慰等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高峰体验法来对学生们实施心理暗示。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让学生们大胆地展示自我,并让他们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当我们看到学生们有点滴进步时,也要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的情绪处于高峰体验期,那么,学习英语的效果也会更好。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进行教学也不失为一个让学生们体验高峰的好方法。例如:在复习单词时,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们做猜词游戏,学生们在猜词时,会全神贯注地盯着大屏幕,用心的去思考。即使平时好动、调皮的学生,在游戏时,他们也会显得特别专注。当他们猜对时,他们会特别的兴奋。处于高峰体验的状态使得他们表现地尤为出色,他们在自我展示中也会显得更加自信。
3.体态暗示法
体态暗示是指教师运用眼神、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对学生们加以暗示,从而达到传递、感染、激励等作用。而体态暗示法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的,因为体态暗示传递信息最快,在课堂上运用也最为便利。另外,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师运用体态暗示法进行教学,效果会非常的好。
例如:在教学步骤转换时,如果教师只是用“One, two, stop!”来唤起学生们的注意,时间长了,学生们会没有感觉。此时,我们不妨用体态暗示来吸引学生。我们可以用食指放在嘴唇上作嘘声示意学生们暂停,还可以运用裁判员常做的暂停手势……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们明白该停止了,他们也会很快的安静下来。
4.榜样影响法
篇7
【关键词】 市场营销学 双语教学 案例教学 模式
一、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两种语言的),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且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通常指英语和汉语)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的教学。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方式,也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专业评价等内容。双语教学模式可分为:沉浸式、维持型、过度型、多维互动型及双语互动模式。在实践中考虑到不同院校师资状况、硬件设施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可以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展开:一是半外型,即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二是混合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教师运用英文和中文交错讲授;三是全外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根据南华大学经管类本科生英文水平的实际情况,在大三时开设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因此时学生基本上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可采用混合型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讲课时,教师应尽量突出英文名词术语和重要理论,注意现实性和由浅入深,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案例的编写与选择,还是案例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来进行的。
2、深刻的启发性
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运用案例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突出的实践性
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过的案例中充当角色,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做出相应的决策,实现从理论到实践转化,以弥补学生实践的不足和实际运作能力匮乏的缺陷。
4、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进来,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随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存在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在此互动过程中相互学习。
5、结果多元性
案例教学的答案或结论,往往不是固定唯一的,而是具有多元性。对同一案例,学生们虽然了解的是同样的情境和信息,但对同一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案例教学中不存在标准答案。
三、市场营销案例选择原则
1、突出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双语教学案例。利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营销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原汁原味的英文既能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发达国家在市场营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又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的启发性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内容新颖、具有首创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视角独特,独具慧眼,具有启迪心智,激发创造力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案例的经典性
案例教学应是既能很好地体现市场营销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市场营销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它们典型地印证了相关的营销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营销理论知识,这些案例能使学生将营销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知识转化为技能。
4、英文案例应篇幅短小精悍、信息适中
由于受授课时数和课堂时间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等因素的限制,不宜选择篇幅过长、环节过多、信息超量的案例。否则,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讨会超出相关理论的学习范围,不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四、市场营销学双语案例教学模式
1、列举案例法
列举案例法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解释某一营销理论、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的一个或一组案例进行示例性解说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解释理论。对于说明型案例,一般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外专门花时间研究。将此类案例运用在课堂中,可采用两种基本方法:陈叙式,教师先告诉学生基本原理,然后用简单英语讲解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营销原理;启发式,教师先把案例以及与原理有关的问题告诉学生,并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请若干学生用英文将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在学生的相互补充和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从问题的答案中发现和掌握营销基本原理。
2、评析案例法
评析案例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让学生了解发现与处理问题的全过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3、讨论案例法
讨论案例法是指对某一主要章节进行全面讲授后,为了加强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案例。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无论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外进行认真的准备,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有足够丰富或精彩思想参与交流。教师应认真选取英文案例,仔细阅读并熟悉案例设计的相关问题,课前将英文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生词、短语,弄懂语法结构,并用英语记录下所思考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学生讨论前,教师可讲解一些专业术语和一些较长的结构复杂的句子,然后用简单的英语口语介绍案情,再用英语提出相关问题供大家分析和讨论。教师应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五、市场营销学双语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1、准备环节
课前,教师应对英文案例及其相关背景材料熟悉和准备,记下语言难点,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预测。教师应事先把英文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熟悉案例提供的每一个情节和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一个基础环节,要求学生消化解析案例所提供的信息,调动自己以往的相关经验,为课堂讨论做好分的准备。
2、讨论环节
分析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可以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及能够理解的英文案例,或从比较简单的、易于讨论的英文案例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培养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案例教学。教师先用英文对案例的内容及相关情况做简单介绍,然后给出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在分组时尽量把不同学习能力和英文水平的学生分在一起,每组要指定或选出小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的讨论,组内成员各抒己见,要求以英文为主,辅以中文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说明自己的决策和方案,同时学员之间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此外,进行全班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
3、请学生回答问题阶段
在分析讨论案例的同时,教师可用英文按顺序提出如下问题:本案例说明了什么营销原理;案例中提出了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对所学的阶段性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同时起到把讨论引向深入的目的。
4、教师总结归纳环节
此阶段,教师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析。主要包括:对案例体现的营销原理进行再次强调,使学生加深记忆、重点掌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的,不够确切的问题,再次进行评析,并以正面激励为主。搞好总结,有利于内化提升,即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市场营销学双语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依托原版教材,兼顾实际需要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保证双语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原版案例的内容一定要对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构成挑战。同时,教材的选择要坚持适用性原则,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双语教学中,要克服国内多年来传统教学模式,改变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轻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双语案例教学要以英语为媒介,通过对案例分析和讨论,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的英语情境
在案例教学中,针对英文案例中词汇量较多,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专业内容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的困难,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定义、原理、术语,用中英文双语表示,这样有助于学生克服深入理解案例的语言障碍。
4、处理好“大案例”和“小案例”的关系
“大案例”是指“哈佛式案例”,其特点是文章篇幅长,信息量大,内容详实,但往往晦涩冗长,结构松散,初学者不易抓住主题和难度较大;而“小案例”是指“德鲁克式案例”,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精炼,观点鲜明,便于阅读和分析,但其难度较小,信息量有限。因此,在双语案例教学中应把“大案例”和“小案例”结合起来,通过德鲁克式案例学习,抓住主题,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哈佛案例学习中,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和数据着手把握本质,深入思考,精辟分析,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5、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全英文案例教学
双语案例教学要循序渐进,勉强使用原版案例,硬性推广双语教学,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双语案例教学的初级阶段,授课要做到由浅入深,对英文案例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句进行解释,如此可减少部分学生因听不懂英文授课而产生的畏惧心理。随着教学的深入,应逐步减少中文讲授的比例,用英文和学生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的习惯。
(注:本文为南华大学教研教改课题《双语案例教学范式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06L04。)
【参考文献】
[1] 李利: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4).
[2] 吾水龙、周运锦、陆音: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 王趁荣: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J].科技信息,2006(3).
篇8
作者:朱兴阳
摘要:小学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小学生的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学校不仅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教给他们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认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树立安全意识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学校要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我们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进行疏散演练等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让他们在学校就有这种逃生安全意识。
二、加强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学校要成立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实行责任分工,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1)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加强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3)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三、认真搞好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学校要努力抓好以下各项安全教育活动:
(1)安全知识宣传教育。(2) 法制意识教育。(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及校园周边环境卫生,不吃腐烂食品,不随便买零食,知道传染病及了解其预防办法,知道医疗急救电话等。(4)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将安全教育列入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5)加强对学生防溺水、防火、防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流行性疾病、防震、防楼道踩踏等的安全知识教育。(6)与家长密切联系,做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防范:加强学生课间及节假日等校外安全教育,开展“学生校外安全致家长”的公开信活动。
“安全工作无小事”,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安全工作应该从点滴抓起,从小事抓起。我深信:只要学校管理人员心脑共用,眼耳同行,手脚齐动,时时处处讲安全,真真实实抓安全,一定能把学校建成稳定、和谐、平安的校园。
参考文献:
[1]何自奉.对农村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09,(7-8).
篇9
关键词:技校 德育课 教学案例 选用
技校德育课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其主要特征如下:一是技校德育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并使学生掌握德育方面的知识,而且在于使学生形成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二是技校学生的自主性对技校德育课程的实际效果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必须充分了解、尊重并调动其自主性。三是技校德育课必须借助于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因为它不仅需要道德认知,更要诉诸情感、行动经验等来达到教育目的。为此,笔者从技校德育课教学中选好案例、用好案例两个重要环节入手,谈谈技校德育课教学中的案例选用问题。
一、选好案例是德育课教学的前提
从技校现行德育教材中的案例来看,相较老教材在通俗化方面有明显改进,但也存在与技校学生认知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案例尚难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与时俱进,注意收集或编写相关新案例,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
首先,选好案例要在内容上适应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可以选择国内或国际的教学案例,如我们在讲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时,选了比尔·盖茨的事例;也可以选择正面的或反面的,如我们在讲授人生价值观时选了谭千秋和范跑跑的事例等。选择案例应特别注意联系当前社会焦点、热点等实际。如我们在学习热爱祖国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时,正赶上“神九”飞天成功,学生们对该内容都很关注,老师只需一个提示就会引起热议。教师要重点把学生的关注点由热议事件本身适时引导到树立报效祖国之志上来,选择此类案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的案例还应是学生可学可行的,切忌华而不实,否则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其次,案例要在形式上适应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的需要。具体形式要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要求,既可以是插图、视频、影视,也可以是故事、多媒体等。如我们在学习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时,选取最热播的公益广告《FAMILY》,入情入理,情景交融,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了一次道德教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用好案例是德育课教学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用好案例材料。我们在德育课设计中常用“体谅法”“讨论法”等。如我们在讲处理同学关系中用谅解去维护的内容时,提前让学生收集校园里的事件,由老师指导加工排练成情景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某男生宿舍同学们正在夏日午睡时,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大家心里埋怨:“谁呀?这么讨厌!”仍想继续睡觉时,又听到一阵急促的砸门声,小L迷迷糊糊下床把门打开时听到的却是一句不堪入耳的脏话……小W刚一进门,委屈的小L挥起愤怒的拳头砸向小W……原来小W着急敲门是为给感冒发烧的同学要开水的,且小L和小W是好朋友。以此情景剧展开讨论:谁之过?假如你是小W或小L会怎么做?你会原谅对方吗?同学们一般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进一步讨论发生冲突的根源何在?师生通过共同总结就可以得出结论:“双方遇事不冷静,处理方式不妥当,且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也没有做到谅解对方。”在这次采用体谅教学法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处理同学关系要用谅解去处理的道理,而且还使前面学过的相容原则、沟通技巧等知识得到了强化与实践,一举多得。
其次,要注意用好艺术作品等案例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安排学生读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观看电影、电视等,既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又能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这种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能使学生受到优美情景的陶冶,有利于催生学生的道德情感。如我们在讲授正确面对挫折时,首先链接视频《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刘伟》,随之以PPT的形式播放自编案例——《断臂王子感动中国》进行课程导入,使教材内容自然过渡,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讨论材料,还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个现实榜样。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6-0069-05
[作者简介]董振(1983―),女,江苏徐州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传统课堂和教学方式的优化变革,有利于扩大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良好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2013年5月,南京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新教材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笔者有幸作为授课者,承担部分公开研讨教学。本文选取此次研讨课中的部分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断,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并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7“On the farm” 中“Story time”板块。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依然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因此,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的养成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图文、声音、视频,以创造真实的情境。同时,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丰富表象,加强其情感体验,引导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自我分析
笔者能尊重新课标理念,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以及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且能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时间;能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使教学者与学习者个人相关联。笔者不仅在学习内容方面辅导学生,更在新的学习技能、技术与策略方面指导学生,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发展的程度。笔者始终关注提升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力。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该板块的场景在农场,Liu Tao带着Mike去爷爷的农场,在参观农场的过程中,他们谈论着看到的动物和水果。通过他们的谈论,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及其回答“They’re … Are these/those …?”以及水果类和动物类单词的复数形式。生动活泼的农场情境和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五)教学环境分析
PPT课件低成本、高效能,可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PPT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构思新颖,画面和谐,美观大方。本课教学宜选择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进行。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Story time”,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能在笔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声情并茂地朗读对话、表演对话。通过学习“Story time”,学生能正确地听懂、会说、会读单词 “pigs, cows , apples, pears”,能初步理解和感知名词的复数形式。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What are these / those? Are these / those…?”和日常交际用语“Nice to meet you ./ Welcome to my farm.” 进行交流。
2.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对对话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演对话。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询问身边的各种物品。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4)通过农场这一生活情景的运用,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5)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自主、合作、探究
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目标
……
(七)教学策略方法
始终围绕“Happy Farm Day”这一主线,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的个体活动、小组协作活动、全班活动,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主动探索创造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方向。
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得故事信息。在笔者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Watch and circle”“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Imitate,Dub”“Act”等活动,学生理解故事,进而大胆地模仿人物的动作、语言,在交际中习得语言,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小组竞赛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八)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and Leading―in
笔者播放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Old Macdonald”,师生一起吟唱,学生心情舒畅。通过动画里出现的景象和英语语音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感官体验,烘托出了气氛,同时暗示了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播放英文歌曲之后,教师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野外动物的音频材料,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野外的场景。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通过游戏“Brain storming――30 seconds non-stopping talking”,学生回忆和说出相关“animals and fruit”的单词,激活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PPT呈现游戏规则,同时以旋转方式呈现fruit和animals图片,打开学生思维,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有话可说(如图1)。
图1
Step2: Presentation
情景一:创设带领学生去野外走一走的情景。笔者以多媒体呈现野外整体图片,借助虚拟的情境引出并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Are these/those…?”,巧借天空的白云,帮助学生区别“these/those”。奇形怪状的白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不同水果和动物等。图中的白云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学生既操练了句型又学习了本课的词汇(如图2)。此时创设在野外的情景,于是引出情景二。
图2
情景二:课件呈现Liu Tao的祖父在农场的图片,笔者顺势提出和学生们一起去参观农场的建议,然后以任务驱动,促进语用。
T: Boys and girls, Liu Tao’s grandfather has a farm nearby.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have a look?
(任务一:Watch and circle)
S: Yes.
(出示“Liu Tao’s grandfather”的图片,并播放语音“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my farm!”)
(引导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What can you see on the farm? Let’s watch and circle.(见图3)
图3
(任务二:Let’s listen again and find out correct sentences for every picture.)(见图4)
图4
(任务三:Happy reading)(如图5)
图5
You can:
(1)Read together in groups.
(2)Read in roles.
(3)Dub for the story.
Step3: Production
创新情境,提升综合能力。基于语篇又高于语篇的任务设计,能达到有效巩固与话题有关的已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能使用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这正是语篇教学“Enjoy reading”。(见图6)
图6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优势的思考
(一)整合营造轻松课堂气氛,提取原有知识储备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在上课之初,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感官体验,然后呈现轻松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野外的场景。有趣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接着通过游戏“What animals and fruit can we see in the open?”巧妙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与本主题相关的情境中来。
(二)整合提供所需语言支撑,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始终围绕“Happy farm day”展开教学。通过呈现户外整体图片,借助虚拟的情境引出并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并巧借天空的白云,帮助学生区别“these/those”,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图对话的形式来操练句型。图中奇形怪状的白云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学生既操练了句型又学习了本课的词汇,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提供所需语言支撑。
(三)整合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创新课文教学
传统的课文教学仅限于文字材料,学生感觉枯燥。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利用图文结合且生动活泼的动画,直接呈现动态真实的对话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在播放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看。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跟读环境,模仿地道的英语。在跟读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利用信息技术给故事中的人物配音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读出Mike的惊喜与开心和Grandpa的自豪。
(四)整合创新情境,提升综合能力
学生虽然掌握了词汇,理解了课文,但还只是停留在语言输入阶段,还没有内化输出。在拓展环节,笔者用PPT展示自制的关于Bobby去Sam农场的有趣小阅读绘本,实现了本节课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的复现,为学生语言思路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五)整合实现有效互动,渗透资源策略的培养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之后,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向地传输,而变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有利于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型活动,充分开展小组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包括资源策略。在家庭作业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选择将对教师自制绘本的改编,上传到班级博客,以便大家资源共享,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又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能够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用英语交流和思考;弥补小学英语师资的不足,提供标准、地道的语音示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学生提供大量英语学习资源,增加学生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输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孙燕青.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的儿童英语词汇学习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1.
[3]陈琳,王蔷,程晓棠.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程晓棠.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衔接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7).
[5]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陆建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