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时间:2023-03-28 20:2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应用;大学生;数据分析;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事,各行各业的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进一步的增强,网络是人们目前获取信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现象且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对于大学生面对网络存在的情况,为了促进网络健康校园的建立,帮助学校有效进行网络管理,提高大学生上网效率我们开展了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问卷由13个选择题和两个问答题构成,主要调查了上网的目的、上网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对网络道德的看法、上网的内容及对实现大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见及建议。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500份问卷,实际收回490份,有效问卷465份,有效回收率94%,发放数量较大的问卷再加上较高的问卷回收率对于调查者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得出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对大学生的影响,运用得出的结论对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提供建设性意见,为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
(一)大学生上网目的
经过调查得出,部分同学通过上网是在消磨时间,进行娱乐,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聊天,其比例分别为25%,23%,28%,40%;有的同学利用网络进行网购,比例为27%;37%少数同学上网是为了学习和查阅资料。其比例如图所示:(由于可能一个同学上网不止有一个目的,所以百分百之和大于1)
另外,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目的存在明显不同,男同学进行网络游戏的比例远大于女同学,而女同学网购的比例远大于男同学,我们认为这些现象是由于性别差异、爱好不同所导致的。
(二)大学生在上网对身体影响方面的认识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学习、生活、自身能力等,在面对网络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经受着影响,电脑对我们的辐射不容小视。通过调查得出同学们对于网络的影响有不同的态度,在身体方面的态度分别有影响身体健康,无所谓,不影响身体健康,比例分别为63%,27%,10%。其比例如图所示:
(三)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
调查显示,90%大学生对当前的网络道德现状不满意;认为网络上的信息应该具有知识产权,关于网络信息是否应该具有知识产权这一问题,97%大学生持同意意见,但却有80%大学生在撰写课程论文、个人总结、交流发言、思想汇报等作业或材料时,抄袭网络上的内容;在对待资源共享、盗版影音作品、学术转载、学术引用、人肉搜索等具体问题上,大部分同学的认识也不清楚。
二、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具有一定的自我提升意识,但上网目的不明确
网络生活的合理性和计划性与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质息息相关,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提升意识,能够使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网络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除37%查阅资料的情况,很多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行为为娱乐行为,网络行为相对单一,甚至有部分同学开着电脑不知道干什么,或者只是单纯的点击网页,对时间的消耗毫无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现象,被称为无意识行为,即指没有经过主观分析判断而做出的一种本能行为。这些表明,部分大学生的网络意识较为薄弱,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不充分的,不能将网络真正的为己所用,在应用网络能力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运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使用情况也略微简单,只是纯粹的查阅论文、百度百科或者百度知道等内容,来获取知识内容,而网络的交流互动沟通作用被大大的忽视。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的合作越来越多。学生群体中很多喜欢使用微信,但基本应用于聊天和社交,对于微信付款、绑定银行卡等内容知之甚少。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巨头着力互联网与线下商务发展,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的多种功能以方便生活已成为基本网络素质之一。
(二)清楚网络的弊端,但缺乏自控力
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网络中,体会着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新奇和便利,如果合理使用网络,会使同学们在紧张的课余生活中感受到轻松和快乐。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仍无法控制上网时间,但是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上网不利于身体健康,这说明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健康意识,时常想有计划的上网,但却不能合理执行,常常一整天挂在网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收获。一些同学甚至情不自禁的上网,无意识逛着网页,表现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的现象,甚至只有在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些都是网络依赖症表现,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在调查中虽然很大一部分同学能够克制自己,但仍有同学有浏览不良网站的习惯,而且大学生缺乏相关责任意识,对于不良信息的举报有待提高。
(三)渴望具有信息甄别意识,但甄别能力较差
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的,但构建它的主体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既然如此,在网络生活中就必然要遵守法律法规,增强道德意识,不传播虚假消息、不恶意攻击网站、不利用网络进行任何违法的行为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能力的养成与信息甄别的能力息息相关,信息甄别能力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对信息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但目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调查中一些同学表示,有时传播虚假消息的主要原因是“同学转发,所以自己也随之转发”,这一问题说明面对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很多同学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性认识,人云亦云,常常容易听信传闻。这种情况容易诱发一些不道德或者不法行为的发生,是社会安全的隐患,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其构建完整的价值体系。
三、实现大学生正确上网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大学生正确、安全、有效上网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上网意识,形成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活。
(一)大学生自身需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明确上网目的
1.大学生应该正确的认识网络,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网络,正确、合理、有效的运用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发自内心的愿意积极应对网络所带来的弊端,努力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自身的努力改变网络的负面影响。
2. 大学生面对网络应该明确上网目的,要有积极的追求目标。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提升上网价值,增强网络运用主动性,积极寻求网络学习具体化、明确化,合理运用网络,提高网络运用的效率。
3.网络活动各式各样,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健康网络宣传活动,以自身的热情呼吁社会创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所带来的便捷更加有效的服务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学校优化网络资源,丰富校园网络生活
1. 丰富校园网络生活,创办独特网络活动。网络生活作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校园的活动中也应该被给予一席之地,学校通过鼓励学生创办独特的网络交流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并且通过集中大家的思维更好的服务网络。在创办网络活动中可以发挥个人优势进行软件的开发、计算机程序的设计。
2. 整合优化网络资源,搭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利用学生乐于上网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这样的网络形式来加强和同学的互动,发挥网络的双向互动作用,既可以听取学生意见,也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学校还可以建立和改善相关网络机制,将校园网内的网络资源充分整合,避免分散。
3. 开设相关网络咨询部门。网络中海量信息良莠不齐,但部分学生仍存在认识不合理,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网络生活资讯室这样的方式以达到为同学的网络生活提供规划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的运用能力。
4. 开展多种活动加强网络认识。网络认识属于意识范畴,需要学校对学生加强引导,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自律意识;通过开展签名活动使大学生进行相关承诺,来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
5. 创建网络认识教育课堂。课堂是学生认知事物的主要窗口,通过课堂教育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网络,让大学生清楚的认识网络,从思想上正确的看待网络,正确对待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三)国家加强对网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在如今法制化的时代,网络建设也应该规划进入法治轨道,使网络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网络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个人隐私和个人知识产权被侵犯等问题,法律应该予以保护,这就要求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从而使网络良性发展。
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准则,提升上网素质,自觉拒绝不良信息传播,在全社会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风气。监督部门加强监管,严打不良网站,为网络注入纯净的风气。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上网打造良好的环境。
从影响范围与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国家与社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国家出台政策和颁布相关网络规范的法律法规是有效并有约束力的措施。社会的约束,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有较强的影响力,社会从根源上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网络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资料平台,也为大学生的交往打开了更广泛的人际网络,科技通过网络这一介质也深刻的改变着学生的生活。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些许弊端,如何改善由于网络自身滋生的诸如传播垃圾信息、不良信息、病毒、黑客入侵等恶性问题,以及由此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每一个大学生、每一所学校以及全社会必须关注并且重视的问题,使得网络的发展规范化、制度化,让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相光,伍珍贞.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指导方法、内容与原则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86).
[2] 李宇晴.“慎独”视角下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网络言行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40-01
“从大学生网络言行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课题组[1]”对新疆教育学院5000余名普专及炒笱辛怂婊餮小5餮胁扇∥示怼⒎锰傅刃问?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的网络言行所反映出的我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尤其是课程开设前后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影响还是十分显著的。
1 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虚拟、自由的网络环境中,能否还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效果关系密切。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网络观测等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规范作用
我院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后,能对个人网络言行的进行规范。说明52.9%大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还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还是有24.6%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不遵守言行规范,甚至认为开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一样,没什么作用。
1.2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帮助作用
我院开设的思政类公共课程有一个共性,就是每周都有一周新闻综述这一环节。即,将上一周国际和国内的新闻大事件进行综合并进行简单的讲授,若遇到有重大意义的热点时事还可以加以分析。这对于大学生平时上网关注和查看相关热点新闻都有一定影响。75.7%的大学生都认为课程开设有帮助。这也说明我院进行的一周新闻综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思政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网站选择同样也有一定的影响。67.7%的大学生都会受思政类课程,尤其是一周新闻综述的影响,关注和查看一些新闻网站并主动关注时事。
1.3 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们平时上网遵守网络道德与规范有约束力
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开设前后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影响很明显,课程开设后,大学生们上网能基本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的占44.5%,其中25.5%的大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对他们网络生活习惯影响很大,当然还有20.6%的大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意义不大,基本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和影响。
2 归因分析
2.1 区位因素的影响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与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维护我国安全稳定的屏障、向西开放的门户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在我国的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并且周边关系十分复杂。由于新疆与周边国家有相同的民族、相同的宗教、相邻的地缘关系,造成新疆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要求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十分模糊。
2.2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殊区情影响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新疆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而且各种宗教也在这里汇集。与多民族、多宗教相对应,新疆的文化构成体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文化发展不均衡。见缝扎针的敌对势力和“”分子乘机利用新疆多元文化的特点,伺机从思想上同化、分化新疆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伺机挑起事端,破坏民族团结,造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教育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网络中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推进网络“两课”教学
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手段更好的结合以争取占领更大的网络空间,是现代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强“两课”教学。尤其是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两课”教学,加强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力。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引领我院大学生思想。积极开展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引导他们以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教育我院大学生国守法的模范公民,为建设稳定繁荣的新疆、独立富强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3.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自觉抵制一些网络不道德行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设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方面的教育课程,进行网德、网风、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和完善网络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大学生们自觉地遵守网络规范的良好人格和健康的网络道德习惯。只有进一步培养了自主选择意识,大学生们才能根据自己的意识去审视、判断各种道德问题,从而做出适合的道德选择。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需要网络法制教育与其并重,引导大学生们树立网络法制观念,完善和健全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尤其是在日常法制教育中,将校园网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进程。学校可以制定符合校园特色的网络法规,开展“文明上网”,倡导学生文明上网。培养学生网络法制意识,使学生自觉控制网上言行,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网络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章剑锋,倪建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78-80.
篇3
[关键词]网络伦理生活化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杨广平(1975- ),男,江苏赣榆人,徐州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徐明(1974-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徐州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文化自觉、自信:构筑文化强国梦”(项目编号:2013SJB710023)、2013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输送联合会(青年精品)课题“网络虚拟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SQB-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64-02
长期以来,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脱离大学生现实生活,采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僵化、抽象、概念化,出现了“空、大、全”现象,造成了教育效果不好,引发了诸多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现象。胡塞尔、哈贝马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域。
一、当前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滞后与不足
从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来说,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正好处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然而,在他们还没完成这个转化时,虚拟网络世界便匆忙地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世界。但高校教育却不能针对网络带来的新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造成了目前大学生道德行为层面上“知行分离”、道德情感层面上“知情分离”和道德信念层面上的“知信分离”的现状。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主要为课程教育,总体来讲,存在三种教育模式:第一,“推移”式,即把现实环境中的伦理教育模式照搬移植到网络环境中来,实现简单的教育“推移”。其弊端在于网络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若采取完全照搬原有的德育教育模式,只能是一种依存于惯性的教育模式,难以收到实际效果。第二,“主知主义”式,即把智力活动引入道德教育中,强调德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纷繁芜杂的网络社会中学会辨别是非曲直。其弊端在于主知主义教育模式把个体品德构成窄化处理和学习方式简约化处理的德育模式,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道德教育,它将道德行为置于次要地位,而将道德认知当作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使用道德的认知力去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和道德目标的割裂,是一种不完全的道德教育。第三,“工具理性”式,这种德育形式夸大技术与规则的作用,企图通过对网络的控制来实现对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目的。其根本弊端在于把道德与现实对立开来、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不可避免地产生道德教育人文目的性与理性工具性的冲突,造成了人文内涵的丧失和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网络伦理教育新视域:回归生活场域
生活场域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域,是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也蕴含着人性的回归。其核心价值在于在现实生活场域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索,不断体验、感悟和超越,从而实现人生命价值,实现由平凡到非凡、由平庸到卓越的蜕变。胡塞尔、哈贝马斯等人提出的“生活世界”为网络伦理教育提供了一个情况复杂、差异很大、动态多变、正在发生的教育域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伦理教育如果脱离了人自我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悟,任何形式上的伦理教育都是徒然的。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是为了唤醒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超越。
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应该紧紧围绕教育主题的现实世界,从学生的网络生活体验入手,充分利用网络伦理道德冲突事例,全面把握教育的主客在虚实世界中的体验及感受,真正关注学生在伦理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重过程性、情景性和现场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全面把握教育主客体在生活体验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意志,并通过不断积累升华来体认、领悟道德情感,在生命体验中不断提升青年的道德素质。
三、网络伦理教育的途径:高校生活化教育平台
(一)开辟网上网络伦理教育课堂
在校园网上创建面向青年大学生建立“绿色”德育网站,使之成为网络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为了青年大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在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必须切实开展网上网络伦理教育课堂,把青年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综合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网络伦理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上投入大成本,加强主流网站的生活化建设。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主流网站的生活化建设,以学生为本,内容形式上取材于大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热点问题设立专门的交流、讨论区域,通过网络辅导员、信息员、分析员的共同协作,及时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人格。
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流网站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其他网站加以正确引导,形成网站良性共同发展的局面,不断促进网络德育生活化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关注现在大学生登录率比较高的部分网站,如校内网、天涯社区、猫扑网、淘宝等这些以时尚、新奇而备受大学生关注的娱乐型、消费型、交往型网站。通过将这些网站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主流网站建立友情链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引导和监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浏览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自觉抵制各种网络“垃圾”。
(二)网上渗透教育
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是高校构筑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平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努力创造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指导性的“道德情景”,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网络伦理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使大学生在无形无声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鼓励学校各类社团和班级建立网站。通过各类社团组织对网络使用的具体情况,形成符合其网络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这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如网络辩论、网页制作、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调查活动、漫画制作等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健康的网络伦理认知能力;也可以鼓励大学生集体动手建立班级网页,并在网站上设立德育学习、历史人物风采、实事分析、社会动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栏目,兼顾内容与形式,样式新颖多样,在保障德育渗透的同时,提高网页制作技艺。
其次,要利用好校园网、BBS、博客等网络平台。目前高校均已建立起各自的校园网,甚至各个职能部门也纷纷建有自己的网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其实并不理想,问题主要是这些网站过于注重理论的宣传和政策的宣讲,更多地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再加上这些网站或者网页更新慢,格式严肃、老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鉴于此,我们应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完善校园网建设,充分考虑网站的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功能,努力建设成为受学生喜爱,获取健康信息的主渠道。专题网站的建设要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此外,要在网上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网上师生的互动交流,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理论问题、热点际题、实际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寓教育于服务之中。
(三)网上与网下相结合
网络伦理教育,不能简单地就网而说网。换言之,不能完全以网对网,因为网络仅仅是人实现交流的一种载体,而人永远是网络主体。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永远活在网络虚拟中,因此,网络社会中所发生的伦理问题大多还是需要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面来解决。
第一,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具有高度的认同,认识到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是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高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网络虚拟文化的发展,全面研究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把握网络伦理教育的规律。要在传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注重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做好网络素养教育。掌握大学生网络伦理状况,做好网上热点难点问题的网下引导工作。同时,也应该利用好“网上”这一平台,充分借助网络先进技术手段,发挥技术优势,抢占网络思想阵地,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复杂、枯燥的问题通过技术处理转变为简单、有趣,进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这些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高校要构建网上、网下良性互补机制。网络有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越条件,很多人在网上聊天的时候都自觉地谈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困惑,这种信息比传统“一对一”的方式能更快地发现问题。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浏览可以归纳出一些典型的和集中性的问题,通过在网下开展座谈、讲座、报告会等传统手段集中而深层次地解决,把科学理论灌输和先进思想渗透结合起来,帮助人们增强上网行为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觉抵御网络不良信息侵袭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网络上发现的不能在网上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网下有针对性地解决。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发现一些平时不易发现的、不具有共性的、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这类问题很难在网络上解决。只有在现实生活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育人、帮助人、提高人的目的。
(四)优化网络生活环境
网络环境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冲击和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且网络生活环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网民的网络生活环境堪忧,互联网所来的垃圾信息、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网络黑客、网络欺诈、网络犯罪冲击着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因而,净化网络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是实现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环节。
支撑网络传播的是高技术、高智能的国际互联网,为此,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必须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绿色网络技术,并且要对他们进行网上技术的引导教育,同时也要加强网络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手段抵制各类不良网站。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通过甄别、筛选、过滤、屏蔽有害信息,阻止不良网站的运行,积极打造网络绿色防护罩;政府还应该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鼓励企业与研发单位强化网络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多方位、多渠道地大力推广先进的网络防护技术。
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预警、调节、反馈机制,提升网络文化品质,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进华.自律与他律: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3(1).
[2]许立新,田鹏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新举措[J].道德与文明,2003(1).
篇4
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暴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但是当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出现了严重问题,网络道德缺失、网络暴力等不断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出现,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们对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
一、高校大学生的不良网络道德、网络暴力表现
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兴调整的行为规范就是道德,随着人们交往方式、手段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网络和现实社会一样,也存在暴力行为,网民在网络上进行暴力行为,实质上将社会暴力行为在网络上进行的延伸,在网络社会的虚拟、间接等因素下,网络暴力行为并没有像社会暴力行为那样,血肉相搏、拳脚相加。
而高校大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网络道德、网络暴力表现主要有:
1.大学生网络言行不文明,涉猎不健康网站,在网络的自由言论和匿名前提下,大学生的言行随意,脏话、脏词可以随意的从口中讲出,学生在聊天、发文时直接采用不文明文字,很多大学生都遇到过网友使用脏话或者有攻击性的言论,甚至有些男性大学生会浏览一些,玩暴力网络游戏等。
2.网络成果剽窃非常严重。网络使得全球的信息共享,丰富的资源、信息可以随时的查看和下载,一些人道德观念薄弱,利用网络进行文章抄袭等,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占据的比例非常的高。
3.大学生盲目地进行网络恋爱。根据调查研究,几乎有一半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网络经历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在网络上进行恋爱,主要是寻找精神上的慰藉,满足自己的网恋好奇心,真正在网络上真心找对象的人很少。大学生盲目的崇尚网络,沉浸的网络世界里,甚至荒废自己的学业,形成孤僻、暴躁等不良倾向,这些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
4.使用网络暴力语言。语言是一种交流行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需要遵守合作、礼貌等原则,如果采用语言武器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导致他人精神、心理上产生创伤,就构成了语言暴力。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网络暴力行为主要是在网络交际活动中使用粗暴、肮脏、诋毁、嘲笑等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文字,对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5.在网络游戏中使用暴力行为。人们沉迷网络游戏,想从网络游戏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成就感,网络游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大学生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寻找。网络暴力游戏可以满足大学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网络游戏成瘾在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大学生为了进行网络游戏每月需要花费大量的网费,甚至不上课,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6.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使用暴力。在当前的教育资料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下,学生会从获取,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下载,但是在没有经过作者同意下下载、上传别人的论著、文献,就形成了侵权暴力行为,对他人在网络上上传的文章进行剽窃,也是侵权行为。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
为了防止以上大学生网络不良道德、网络暴力行为的产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将网络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有:
1.大力推行和网络相关的法律,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当前,我国出台的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将这些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在各大高校进行推行、宣传,让大学生的对我国法律进行熟悉,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遵纪守法。
2.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宣传和学习。网络道德主体就是使用建设、管理、使用具有一定道德能力、道德义务和权利的个人或组织,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体,网络存在的巨大负面因素,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和之前的学习生活相比更加轻松,很多大学生喜欢呆在宿舍上网,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学生甚至不吃饭、不上课,迷恋网络上的一切,网络、网络游戏、网络上的虚假信息等,导致大学生在情感和钱财上都受到严重损失,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网络上的信息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控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在我国出台的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网络道德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3.建立网络道德教育机制。各大高校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重视起来,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力量,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机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校园环境、提升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将不良的网络生存方式解除,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大高校要将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准确的掌握,建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让学生和心理专家进行真心的交流,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症状,将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进行完善,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4.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重视校园网络管理。高校网络服务中心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
三、小结
根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以及网络道德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加大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将大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净化,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文明使用网络,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晴,周桂英.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华章,2013,(03):54-55.
[2]周平.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9.
篇5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结果
1.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成为网络成瘾群体。此次调查统计的1018名有效问卷中,统计结果正常群体为931人,占受试人群的91.4%,网络依赖群体为67人,占受试人群的6.6%,网络成瘾群体为20人,占受试人群的2%,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群体之和占受试人群的8.6%。
2.相当比例的学生每月有一定的开支用于上网,上网费用越高的学生网络成瘾率越高。1005人对此项问题进行了有效回答, 237人(24%)每月上网费用在20-50元,75人(7.5%)每月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上。上网费用越高的组群中,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群体所占比例越高。
3.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15小时以上,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率越高。1005人对此项问题进行了有效回答,290人(28.9%)每周上网时间在5-15小时,86人(8.6%)上网时间在15小时以上。每周上网时间越多的组群中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所占比例越高。
4.网络成瘾和学习成绩相互影响。此次调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为302人,此人群中,网络依赖群体为3.3%,网络成瘾群体为1.7%。学习成绩差的为293名,此人群中,网络依赖群体为10.2%,网络成瘾群体为3.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率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率比较为显著差异(p
5.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欠佳,本研究分别对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之间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差异检验,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群体的SCL―90各项因子平均分均高于正常群体,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群体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与常模之间比较为高度负相关,均呈显著差异(p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
1.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现象,网络依赖占6.6%,网络成瘾占2.0%,两者之和为8.6%,由于国内相关研究没有区别网络依赖,所以这一比例与其他研究报道的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率相当。分析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没有地域性,是因为网络对中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是普遍的,大学生思维开放,喜欢网络的便捷和新奇,有部分学生却缺少自制能力,受到网络“双刃剑”的负面影响形成网瘾。
2.从调查结果看,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每周上网时间、每月上网费用、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每周上网时间越长,每月用于上网的费用越高,学习成绩越差,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的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率越高。分析认为,这些因素与大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学习成绩越差、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的学生,越想逃避现实,越容易沉湎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越多的时间和费用花在网络上,从而促进网络成瘾的形成。这些因素越明显,就会加重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程度,而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程度越高,也就会促使这些因素更加明显的发展。只有阻断某些因素,才可以使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中断,一方面要在以上这些影响因素上管理和约束学生,一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程度。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对策
1.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观念。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现象不容乐观,学生在用于上网的费用、花费的时间、网瘾对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都不容乐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校要在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中要加入网络方面的内容,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动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健康网络行为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要主动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发展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帮助大学生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水平,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大学生本身要提高自身修养,要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资源宝库,把网络当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写作和科研能力的工具和手段,要珍惜和利用好这一现代高科技工具,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主动掌控这一工具的主人。
2.两大课堂互动,使学生尽可能参加学校学习和课外活动,尽量减少学生上网时间,降低网络成瘾率。建议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发展积极的爱好和兴趣,让积极健康的教育活动覆盖更多的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明显单一,而正常群体大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瘾率低也表明他们大部分课余时间在参加和组织社会活动,无暇留恋网络。所以高校要积极开展艺术培养、社团文化、实践活动、各类竞技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要针对网络兴趣浓厚的学生开展网页设计比赛、网络知识竞答、网上信息检索比赛等活动,在上网内容上引导学生,尽量减少网上游戏和聊天的时间,降低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讲课氛围,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更加用心学习,组织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淡化对网络的兴趣,减少上网时间。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降低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度负相关,建议高校建立专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积极普及心理学知识和网络知识,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处理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世界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针对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制订可行的干预措施,尽早实施,团体辅导和个体干预相结合,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重点关注已经成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运用适当心理咨询和干预治疗方法,促进其各项因子指标好转,把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大学生要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挫折,善于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孤独、焦虑初期,尽快进行自我心理调试,尽量不要靠近网络世界的自我封闭状态。大学生内心苦闷时期望在网络中发展人际关系,促进网络成瘾发生,而网络成瘾又导致学生个体焦虑和孤独的加深.大学生本身意识到这一点就要主动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对网络形成依赖现象,要主动找到学校学生工作老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咨询,争取在老师帮助下,脱离网络依赖,避免网络成瘾。
篇6
关键词 网络思想教育 主流网络载体 专门机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自2000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后,高校普遍从被动防堵的研究转向全面主动建设,积极建立校园BBS论坛、校园网、新闻网以及个人博客等多种校园网络载体,①但往往与社会主流网络载体相比,都局限于日常性事务工作,内容不够丰富、主题性不突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教育的实效性也不强。同时,相比社会主流网络载体,高校网络载体在计算机新技术更新步伐较慢,导致校园网络载体呈现出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生命期限短等特点。最终,高校很难借助已有的校园网络载体实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的。因此,如何抓住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临的新课题。
1 目前大学生浏览的主要网络载体调研
以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400个学生为调查样本容量,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253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习惯浏览校内相关网络载体约占10.2%,每天习惯浏览社会主流网络载体约占89.8%。因此,可见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占据了大学生主要网络生活。
调查数据还显示,大学生目前每天浏览的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大致可分为四类:②
(1)专题网站与主题网页类,主要是大型门户网站或专题性网站,如网易、新浪等网站,大学生每天习惯浏览这类载体占调查对象的56.0%;(2)网络视频与图片类 ,如优酷、土豆、电子相册等类似网站,占调查对象的70.5%;(3)迅捷即时通讯类,主要是IM类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载体,如腾讯QQ、飞信、微信等,占调查对象的73.5%;(4)网络社区与微博类,主要是SNS和微博类社会网络载体,如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占调查对象的74.6%。具体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几年前十分流行的BBS类网络载体,大学生浏览量急剧下降,仅约占所有调查对象的7.3%,几年前大学生无法接受的实名制的SNS类网络社区与微博比重大幅提升,占所有调查对象的74.6%。因此,通过网络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积极抢占吸引大学生的网络载体,注重工作实效性,切实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 实现高校思想教育内容与主流网络载体的有机融合
由于社会主流网络载体所展现的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③使得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呈现出不同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成为不同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主战场。这些特点,一方面使得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对大学生吸引效应强,占据了大学生的主要网络生活;另一方面使得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在管理的可控性上远差于校园自建的网络载体。因此,如何调和两个方面的矛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主流网络载体的有机融合,达到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作用,应当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结合调研结果,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途径下功夫:
(1)加强舆论引导,发挥大学生主体导向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言,应遵循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把握其传播特点,增强在网上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艺术、时机、节奏和力度的能力,同时大力支持优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网上舆论宣传。特别地,应当积极探索由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网络监管和教育模式。如设立大学生网络思想工作中心,成员主要由大学生组成。通过招聘选拨出符合要求的学生,给这些人交任务,压担子,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在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要求他们及时把握网络动态,有针对性地引导网上舆论,化解和消除学生中存在的偏激情绪或错误的思想观念,促进问题的解决。大学生网络工作中心示意图如图1。
(2)利用迅捷即时通讯类载体的特点,提升教育引导的高效性。交互性强、方便快捷是迅捷即时通讯类载体的最大优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这类载体可以同时与一名或多名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润物细无声”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对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思想政治辅导员一般都会面对上百学生,有时候可以利用QQ类载体的群功能,以一名群内成员的身份与其他学生坦诚进行交流,展开共同讨论,发挥引导学生理性地处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隐性教育作用,对增强师生间的感情,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这类载体拥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且受众面更广,辐射力强,速度更快,更贴近学生实际,如建立飞信移动信息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活动载体教育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的强化作用。
(3)重视SNS和微博类社区网络载体,定位好两个“角色”功能。作为目前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类载体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大都采用实名制,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认识“朋友的朋友”,可以记录和分享个人的观念等等,④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成为SNS和微博类网络载体的主力军。因此,做好这类载体的关注、引导和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做一个倾听者,积极发现问题。大学生往往会利用这类载体作为手段记录生活的点滴、表现自我和展示自我,乐于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观念以及宣泄一些不满的情绪等等,并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共鸣。通过网络表现自我的形式在学生中具有普遍性。针对这种自我表现方式,要积极引导学生,坚持“两多一抓”的原则,即对学生的分享内容要多关注,对学生正面的表达内容要多认可,对学生反映出的消极内容要抓苗头”,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积极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更多的学生发表正面言论,形成良性循环和扩散效应;其次,做一个引导者,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开设有导向性的SNS社区、博客,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习、心理、社会热点、价值观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解答疑问,要从内容、情感和思想三个方面精心设计,以期达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和引导学生的效果。同时,坚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作用,发挥教育的主体性。组建一支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好、示范效应强的“大学生网上评论员”队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有效地掌握和引导网上动态,大学生参与舆论引导比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突出网络视频与图片类载体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多样化。网络视频与图片类载体具有内容生动形象、手段灵活多样等特点,更符合大学生年轻的心理。例如,将真实的安全事故视频植入到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很强的安全警示效果。由于网络视频与图片载体的生动性、可视性的特点,有时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因此应有目的、有方法地积极搜集和整理出一批具有正面引导价值,同时而又具有影响力的视频或图片类网络载体,敢于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方式,创新性地利用这类载体提供的丰富场景和立体式的表现形式,使选取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使学生加深印象、产生共鸣、引发兴趣,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总之,高校在不断加强自身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完善的同时,更应充分利用社会主流网络载体吸引力和时代性强的优势,实现高校思想教育内容与社会主流网络载体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主流网络载体上出现的一些敏感、热点和深层次问题;一方面要开展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把进主流网络载体作为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坚持网上与网下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产生共振和谐的机制,构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平台。
注释
① 喻运斌.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大学文化的影响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06(2).
② 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休闲 性别差异 理性引导
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利用通信线路把位于不同地点上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而成,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异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在互联网中,任何用计算机存储的信息都可以相互连接和检索,也可通过网络中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管理,共享某些硬、软件和数据资源,实现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以迅猛的速度悄然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迅速的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它的使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对人们自身的行为、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全国网络调查统计显示,我国上网人员中21―25岁的占76.2%②,而在庞大的青年上网一族中,高校大学生是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求知欲强,渴望情感的交流,精力充沛,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查询资料、浏览信息、收发邮件、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等。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网络正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包容性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上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理性地使用网络,合理地安排网络休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以随机抽取的6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用问卷法进行调查,试图对男女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网络休闲活动进行初步探索。
一、研究方法
(一)随机抽取6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60份,有效应答率为92.3%。其中男生30名,占50%,女生30名,占50%。
(二)参考有关文献③自制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从个体上网时间、上网动机、上网活动涉及范围来反映个体上网行为的参与程度),按班级集中填写,当场回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上网率:上网人数60人(男生30人,女生30人),上网率为100%。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有何共同或不同特征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对此进行了t检验,见表1。
表1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性别差异
注:*P
由表1可见,在网络参与程度方面,男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程度总体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周上网次数和周上网时间也都明显多于女大学生;此外,男大学生在网络游戏方面显著多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聊天、BBS方面明显多于男大学生。由此可见,男大学生更加偏爱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互动功能。
(三)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动机即其是否能理性使用网络,使之成为有益的休闲方式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我们也对此进行了t检验,见表2。
表2 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性别差异
注:*P
由表2可见,男大学生对网络的需要程度明显高于女大学生;在网络使用动机方面,两者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女大学生更多是为了交友,与他人保持联系,而男大学生则更多是为了娱乐。从这四种网络使用动机的得分比较来看,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选择最多的网络使用动机都是获取信息。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已经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很少将网络用作为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使用动机的相互关系
表3显示,周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需要程度及交友动机呈显著正相关(r=0.391,P=0.000);获取信息的动机与信息查询显著正相关;交友动机与聊天显著正相关;娱乐动机与游戏、BBS正相关;学习动机与信息查询显著正相关。
表3 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使用动机的相关分析
注:*P
三、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从性别来看,男网民多于女网民;从年龄来看,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据2003年1月的统计数据,占全体网民的36.2%),本研究取样的总体正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是我国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代表。结果表明其网络参与状况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服务与网络使用动机方面均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明显多于女大学生。在网络使用动机方面,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其次是与家人或朋友联系和娱乐。他们也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更多地将网络用于保持原有的社会关系,而男大学生则更多地将网络用于游戏、娱乐。WANG(2001)研究显示,澳大利亚学生最常选的上网动机是“查找资源”,“和远方朋友联系”与“学习”。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目前将上网作为一种学习手段的人数尚少,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网络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晚,网络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网络教育尚未成气候。
总体看来,我国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主要集中于信息查询、聊天、游戏、娱乐等功能,对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不足,显示出总体利用水平不高的特点和追求刺激的非理性特征。
(二)建议
1.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开设网络使用教育,帮助其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水平。
2.普及有关网络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结合起来,发展理性的网络休闲行为。
3.通过控制上网时间、矫正认知、调整上网动机等手段来预防和矫治大学生非理性的网络休闲活动。
4.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休闲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宏宇等.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1.
[2]崔景贵.谨防“因特网综合症”,2000.5.
[3]李升一,张凤珍,陈雪莲.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负效应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3.
篇8
论文摘要: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意识具有必然存在性、现实存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管理强化这三个途径入手,通过提高信息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家普遍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富强兴旺。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较好的诚信教育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网络诚信是网络环境下彼此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的一种社会风尚,是社会诚信的一个特殊内容,它的培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一、网络诚信意识概述
1.网络诚信意识的必然存在性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决定了网络诚信的必然存在性。在许多人眼中,诚信与网络社会有着生而有之、无法避免的矛盾。他们认为: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性是网络社会的特性;如果这些虚拟性不存在,那么网络社会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也就无法发展。这些理论表面上看是没有缺陷的,但是它们忽视了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这一重要因素。网络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构造者是活生生的现实人;网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于其社会个体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人;并且,网络社会的在线活动依赖于现实社会提供的一定的物资条件和信息资源。这些依赖性充分表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样需要诚信意识。
网络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同样需要诚信意识。网络社会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其实质依然是人类社会。在网络社会存在的个体和现实社会中的一样,是人,在网络社会中发生各种关系的也依旧是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与发展,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诚信意识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与人相处、交往的一个基本保障。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从根本上发生扭曲,影响其发展,更谈不上前进。所以在网络社会这一独特的人类社会形态中,诚信意识也是必然存在的。网络诚信是网络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网络社会健康发展,也为网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2.网络诚信意识的现实存在性
有关网络诚信意识的讨论,其实早已出现。如在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l0月颁布实施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中,第三条基本的行为规范就是“做到诚实可信”。近年来,我国关于网络社会诚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网络道德探讨的一个话题。2001年3月26日,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开始生效。该公约将“爱国、守法、公平、诚信”视为互联网行业自律的基本原则。现在,诚信已和爱国、明礼等共同成为网络社会的十大德性。
目前,对网络诚信最为关注的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的门户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已开始了有关的商务运作。他们对在其网站上进行电子交易的用户,提供了有偿的网络诚信评估和宣传体系,目前已经有近300家企业在该网站注册、使用,同时用实际的贸易交往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个虚拟网络中的诚信度。相信随着网络社会的更广泛扩展,网络诚信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3.网络诚信意识的特殊性
网络诚信意识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诚信意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诚信意识有相当大的不同。网络社会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它的成员可以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独来独往。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使得网络社会的成员不可能像在现实社会那样将自己的个人情况诚实地告知他人。网络社会又是一个新兴的、开放的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体系,这使得网络诚信缺乏舆论监督。可以说,网络社会的诚信绝大部分是靠各个网络社会的个体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因此,相比较而言,网络诚信比现实社会的诚信内容较少,范围较窄。要求较低。有学者提出,网络诚信是指网际交往中要以诚为本,讲究信用。笔者认为,网络诚信不仅包括网络交往方面,还应包括不凭空捏造、传播虚假信息,不恶意占用他人网上的电子资源等。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必要性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2001年我国的网民为5660万,其中近6o%是18—24岁的青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立身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社会,在其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角色的良性发展,对于现实社会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大学生们对网络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远远高于社会其他群体,但他们关注和了解的往往是网络的技术和应用,对相应的网络道德了解很肤浅,对于网络诚信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大学生们崇尚网络,向往网络世界,他们通过网络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获得各种信息;他们通过网络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风采,跨越时间、地域的影响,结交各种朋友。此时的大学生们虽然精通网络知识及技能,却缺乏相应的网络道德法制观念,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放纵自己的网络行为,丧失道德感。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沦丧的实例日益增多。调查表明,有31.4%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诚信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它使得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大众相互信任,并受其约束,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那样,网络社会的诚信意识对于网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加强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们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对他们加强网络诚信的培养就更为重要了。
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社会中活动,从而摆脱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使人们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大学生们正当年少,自律的能力比较差,更容易放纵自己。对他们加强道德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处在社会心理迅速发展,道德素质基本形成的阶段。他们关注新生事物,不愿墨守成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这个阶段,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势必事半功倍。2001年11月22日,团中央等部门正式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网民们“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原因。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等学校并非处于“真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很大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下,失信行为泛滥。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盗版,假证件、假文凭、假信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欠债不还,三角债、多角债,逃废银行债务;财务失真,做假帐、搞两本帐;假数字、假政绩、报喜不报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些形形的社会失信现象,对大学生们的道德素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失信是一种可以被原谅的、不严重的行为。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部分大学生们的网络诚信意识严重缺乏,甚至以网络欺骗为乐。
2.家庭教育的空缺
中国人历来就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可是,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却独具特色。他们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重心。这些特殊的背景,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受到的家庭教育十分宽松。虽然父母希望独生子女们个个成才,但也为他们包揽太多,很多父母在子女上大学以前的要求简单到“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一切怎么样都行”。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们的社会生存、合作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包括网络诚信意识就更无从谈起了。
3.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多方位的全面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技能,更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需要把现行的诚信、民主、平等等时代精神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上弄虚作假,写论文东拼西凑,做实验“调整”理想数据,编造理由“逃课”,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在生活中不注重信誉,以虚假的面孔出现于网络虚拟空间,甚至进行网络诈骗,假期社会实践鉴定造假,“美化”就业材料,在与用人位签订就业协议时既盲目又随意,“今天签约,明天走人”等等。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大学中学,都要对教育学生做人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真与诚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
四、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三个途径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加入有关网络诚信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对网络诚信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诚信观念在网络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网络给大学生诚信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诚信教育活动,如知识讲座、征文、论坛、辩论等活动,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诚信观念;利用各种网络教育的手段,如建立相关的网站,开设相关的栏目,在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平台上加入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等,从而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网络诚信水准;增加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统一起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诚信道德,抵制网上失信思想的侵蚀。
其次,加强舆论引导。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加入相关的网络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网络诚信意识;充分利用各种第二课堂的活动,抓住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诚信意识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们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诚信意识;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网络诚信的道理。
再次,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管理和控制。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过程中,仅仅关注技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已经存在的各种网络失信的现象,要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笔者认为,加强这方面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对高校BBS的管理。高校BBS讨论区是大学生进行网上信息交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大学生们对高校BBS的关注度很高,他们通过各高校BBS进行校内、校际信息交往,通过BBS,不仅进行技术、学习的交流,还进行很多人生、哲学、意识等的交流。加强对高校BBS的信息管理,有利于从管理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全国有些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北京大学专门组建了一支“网上监督队”,注意加强网上监控,及时处理有害信息,并在必要时实行24小时监控。
2.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两个主要方法
篇9
关键词:高职;网络;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解读高职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情结
当网络信息“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入到人类活动的每个场合、角落时”,就决定了网络时代多元性、丰富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影响也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为从网络本身来看,信息网络技术以其雅俗共赏、内容丰富、信息全面、传播方便、快捷的特点给大学生校园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满足了青年学生学习和休闲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打开一扇“挡不住的诱惑”的心灵窗户,使得他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体验网络世界。
(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络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交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传统交往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但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的开放性、大众化、虚拟性、直接性等多种特点容易使网上交往打破身份、地位、财产等社会等级的限制,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直接地交往,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同时,由于网络交往所具有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地位、身份、外貌等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
网络提供了角色实践的场所环境,有助于胜任现实的社会角色,人际交往中交往者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交往环境和交往关系不同,交往角色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交往者所扮演的往往是复合角色――角色丛。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练兵场”,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尺度。
(2) 电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容易造成他们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响其心理健康,并诱发出种种心理障碍。
网络成瘾症――电脑网络成瘾问题在大学生中越来越突出。由于进入电脑网络空间就好比是进入一片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从而导致人们能够完全沉浸到网络虚拟化的空间中而不能自拔。尤其是对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进而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似乎对上网有强迫倾向,上网就兴奋异常,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在网上留连忘返,根本无法关机,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通宵达旦,网络成瘾症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上瘾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些大学生因上网过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模糊、头晕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不良生理反应,变得形容憔悴,情绪低落,并伴有莫名其妙的言行。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大不相同,有时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可靠的人际关系。随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等虚拟事物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大学生们在网上的交往以间接形式为主,以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网络的开放性、大众化、虚拟性、直接性不仅打破了交往者社会等级的限制,也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弱的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但迷恋上网使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社交的机会大为减少,热衷于虚拟交往使得部分学生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感。更有甚者,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中一旦受骗,容易导致对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怀疑、敌意和悲观态度。此外,长时间的网络交往,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化,使人趋向于社会分隔化和个人孤立化,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疏淡,交往能力的下降,个人又容易产生焦虑、孤僻和压抑、冷漠等健康问题,削弱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导致新的心理障碍的出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情感问题――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向往异性、渴求情感是正常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情感表露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他们不论愿意与否,总要面对自身生存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氛围。从网上看,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异性朋友或对象;二是为了情感满足和心理愉悦。网上最热门的话题是网恋,就正常发展的网恋而言,由于网恋是借助于网络媒体、依靠文字进行的,缺乏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感性,因此,网恋的成功率极低,大部分是见光死、下网散。网恋虽然见光就死,但却容易造成较大的感情或心理伤害。正因为有见光就死的担心和难以置信的顾虑,大学生在网恋时往往缺乏真诚、责任,他们在网上大肆调情,结果有可能对真诚或深情的一方造成伤害,会导致游戏爱情等畸形恋爱心理的滋长,有时会导致严重感情创伤。
联单随着网络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大学生网民的一片阴影。人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电脑被网络黑客所光顾,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窥视,担心自己的电子邮件背后的病毒,担心从网上走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层出不穷而又形形的网络病毒、黑客和其他犯罪,搞得人们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2高职学生的心理特殊性
在当今社会,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一直保持着一种世俗的观念,追求名校效应,对重点大学的学生青昧有佳。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更多的是采取冷漠的态度,有的甚至是遗忘。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从一开始就遭遇着不平等的待遇。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无形的阴影。还不说他们在高考中失利,或是在中学时期受到老师的冷眼。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的心理中,大致有以下几类:
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混――不正视。这种高职院校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悔――这部分高职院校“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3 “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虚拟生存”动机是大学生热衷上网的主要原因。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允许使用者以匿名的方式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交流,这样使用者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也可以宣泄被压抑的情绪,甚至虚拟尝试新的社会“角色”,完全模糊或是异同于原社会定位和身份。大而化之,还可以通过虚拟空间找到类似族或群体。这样,高职学院的大学生会有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感,获得了自我接受和认同,这种“虚拟生存”空间的心理认同具体表现为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平等,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心理情感的互动。这使得他们沉溺于网络中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
4高职学院网络心理的健康建设初探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客观存在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高职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们的“生命感”和“价值导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几点建议:
(1) 提高高职学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团队组织和教育部门要充分正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审时度势,深入剖析,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改变当前空对空的说教方式,在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工作方法、活动渠道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树立新观念、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拓宽新渠道,以人为本,立足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着力提高工作成效。
(2) 帮助高职学院大学生正确缓解压力。痛苦、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面对,要正确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健康愉悦的心理正确认知和评价压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快乐与痛苦并存,生活中的挫折、冲突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要给予他们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内的适当的心理支持,从而有效减轻压力的不良影响,提高应对纷繁复杂现实生活各种挑战的能力;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培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3) 大力倡导网络文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不能从容上网,也就无法更多了解到网络的要求与标准,而大学网络已进宿舍,上网成了家常便饭,因而对学生一定要进行网络文明教育,教育的依据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的“五要五不”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保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据此,校团委和学生会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网络道德的专题讨论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正确引导。
针对大学新生刚入大学新目标尚未确定,出现暂时的不适所引起的上网问题高职院校应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到学生活动中,培养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使每个新生深入到各种集体活动中,不让新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要大力倡导和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帮助“网络性心理障碍”学生走出阴影的直接推动力。事实证明,健康,和谐,丰富的班组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化解个别同学的孤僻、自卑、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倾向,从源头上堵住了新生沉溺网吧的恶习。
(4) 及时了解学生网络心理情况,进行细致认真持久的个别教育。学校或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题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包括上网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对于上网成瘾不能自拔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其实迷恋于网络生活的人往往对网络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而且随着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心理越来越强烈,所以对待这种同学要有耐心,允许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有个过程,做到教育的持久性。
5结束语
高职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又需要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共同去关注。实现“网络---现实”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培养培训网络心理教育主体,丰富和活跃网络心理活动,加强网络心理的教育,全国推进高职院校的网络心理健康建设。
参考文献:
[1] 林榕发.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思想工作探索,2003,(2):38-39.
[2] 凌雪峰. 大学生入学教育[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杨小蕊. 解读"学生网民"[J]. 中国青年研究,2001,(1).
[4] 栾静.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伦理教育的挑战[N]. 中国教育报,2002-01-23,(3).
篇10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影响
人际交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交流双方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等,进而在思想和行为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过程。大学生人际交往强调的交往主体是大学生,而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交往的鲜明特点,大学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对社交非常重视,会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一、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一)交往范围扩大
网络社交应用为大学生传递着不同的、新奇的交往观念,还提供了多样的交往方式和交流手段。在虚拟性生存空间中,人们可以经由各种社交应用等不同的途径依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和对方进行交流互动。网络社交的广泛性性及开放性促使大学生不断转变以往那些陈旧的的交往理念,并鼓励网民将虚拟社会中所积累的丰富的交往经验实践到现实生活的交流中,将传统的封闭式交往转变为新潮的开放往。这种观念行为上的转变,缓解了大学生对陌生交往的胆怯与担心,促使大学生网民愿意积极主动地拓宽交往范围,增进交流程度。网络社交应用成为了大学生们的虚拟生存空间,他们在此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劲的交往动力,交往范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和拓展。
(二)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加强
网络中的平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网络的去中心,没有直接的隶属层级的领导和管理,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人在这里都享有平等的机会。除了熟悉的亲友之外,网友之间没有上下级、长辈晚辈、贵贱之分,每个参与的网民身份和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平等了。网络时代,大量的信息被分享传递,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在此获取信息,这极大缩小了层级差距造成的不平等。自媒体的兴起让民众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精英阶层所控制的纸媒、广播、电视的信息垄断权。以往,话语权和舆论力量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网民,每一个普通的民众都可以作为信息的者和制造者。网络上各种级别的用户的身份、角色淡化甚至隐去,现实社会中的层级效应被削弱,人际交往的平等意识得到加强。
(三)个性发展和自我满足得以促进
网络的特殊性有利于人们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满足。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级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是受人尊重的,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期望和他人进行交流,希望自己的理想、信念等能够实现。网络资源数不胜数,网民几乎可以查询到任何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及资源,网民可以模仿或参照自己的偶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爱好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品味,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社交使大学生产生虚假的成就感
网络虚拟空间里充斥着各种奇人异事,每个交往对象面对的都是虚拟主体,利用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人们可以将个人信息部分或全部暂时隐匿,可以自由随意的展现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虚构出理想中完美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获取他人尊重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在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的驱动下,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所呈现出来的美好形象并非是全部真实的自己。为了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就会不自觉地或者刻意地去隐藏自己的不足之处,可能会虚构、放大自己的光彩。“微信三俗”,晒孩子、晒宠物、晒自己,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心理趋向。如果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者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心理,导致其更加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更加抗拒真实的直接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虚假的成就感。
(二)沉溺网络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平时接触网络最多,又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监督,此外,大学生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都趋于成熟,有追求爱恋交往的需求,渴望与他人尤其是异性进行沟通交流。一些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在网络中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也成为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主要原因。沉迷网络导致学生不能专心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逃课缺课等不良行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同学表示,一周以内甚至一天不上社交网站就会感到生活缺少了很多东西,每天晚睡前、早起后第一件就是看手机,浏览空间、刷微博、点赞朋友圈等。长此以往,必然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恋,大脑得不到正常的休息,精神萎靡、生理失调,心理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出现一些冷漠孤僻、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三)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网络人际交往是网民以脑或移动设备为媒介的互动和交流,是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拓展和补充,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网络社交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向它靠拢,人们在这里可以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极大满足。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必要补充但是网络交往决不能完全代替现实交往。有些网友反映,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网络聊天随意自主,网络购物应有尽有,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现实中存在的东西,甚至现实中没有的东西或得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你也可以获取,并且是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取得,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更丰富,更真切。对于多数人来说,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比现实社会更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网络与现实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网络比现实更真实。
参考文献:
[1]王俊生,王冠任.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叶,陈文华.新媒体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