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礼仪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礼仪教育

篇1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

礼仪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一个人言行是否文明,道德素质的高低。幼儿时期接受的礼仪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幼儿园基本礼仪内容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是基本的动作、语言、交往礼仪,如站立、走路姿势,怎样敲门,会说谢谢、对不起,和其他人打招呼、接电话等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礼貌行为。第二部分是家庭礼仪,幼儿受的礼仪教育应当包括尊敬长辈,会收拾自己的玩具,爱惜物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接待客人,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第三部分是在幼儿园活动中应当遵守的礼仪,包括与老师、同学、家长问好和道别,教学活动和课间活动礼仪,还有户外活动,进餐和午睡时的礼仪。第四部分是幼儿在其他公共场所应当注意的行为,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乘车时主动买票不推不挤,在图书馆保持安静爱护图书,在商场不乱跑不乱碰东西,在公园能够爱护公共卫生和花草树木等。

需要学习的幼儿园礼仪内容看似繁杂,但都体现在幼儿日常行为中,并在具体情境中得到纠正和强化。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二、幼儿园礼仪教学方法

1.发挥环境的熏陶教育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学习环境,教师要努力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使幼儿受到熏陶感染。教师要围绕礼仪这个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形式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良好习惯。幼儿时期的孩子模仿力强,这时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做幼儿学习的榜样。如,教师是怎样和同事,和家长,和小朋友打招呼的,幼儿看过后可能将教师无意的行为模仿下来。假如教师做到了有礼有节,那么幼儿在无形中也会受到教育,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创设学礼仪的物质环境,如设立“文明礼仪小标兵”展示栏等。

2.在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幼儿年龄小,缺乏对生活习惯的正确认识,很可能表现出错误的行为,这时教师不要简单粗暴地进行指责批评,而是要耐心地进行讲解、示范,让幼儿明白正确行为习惯的概念。如,早晨入园时,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关心不开心的小朋友,让幼儿体会到“关爱”;进餐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谦让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幼儿在玩玩具或收拾玩具时,经常会把玩具互相碰撞,不懂爱惜,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玩具疼了,它会哭的,你要好好对待它,就像对自己的好朋友一样。”这样幼儿就能够明白自己的行为给玩具带来的伤害了。

3.在情境中学习礼仪

一味对幼儿讲道理会引起幼儿的反感,他们可能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教师说完后一点效果也没有。因此教师不妨将礼仪教育放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实践中学,这样他们的印象更深刻。如请幼儿参与到“我当小医生”“过家家”“去超市购物”这样的情境中,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幼儿就学会了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谢谢”“请进,请坐”“再见”“不客气”等。幼儿还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出礼貌的行为,如做客时不乱翻主人家的东西,不大声吵闹等。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不文明行为时,教师可以及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幼儿找出解决办法,这样有利于幼儿摒弃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体验良好礼仪行为带来的快乐。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点评和分享,能使全体幼儿都认识到讲礼仪的重要性。

4.运用故事启迪幼儿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寓礼仪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变理性说教为感性的趣味活动。如幼儿通过学习《小熊请客》,理解了其中的做客礼仪;通过学习《小猪变干净了》理解朋友之间的不离不弃;读了《小羊过桥》的故事,幼儿懂得了文明谦让等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坚持把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关注指导幼儿学习、生活、交往的方式和习惯,真正使礼仪教育行之有效。

5.积极利用亲子活动方式强化礼仪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还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幼儿园教师可以集体创编《亲子礼仪操》,让家长和孩子跟着音乐边做边说。这样,幼儿每天在园里和回家后都可以跟着做,进行长期强化。这样礼仪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对社会礼仪教育起到了作用。

总之,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55-0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对幼儿进行各种礼仪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心中有着爱的天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地去诱导和引发,使孩子从小就养成有礼貌、有爱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使孩子终生受益!

现在许多家长殷切盼望独苗成材,十分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舍得在智力上投资。但是,智力聪明并不等于学会做人。一个没有良好的品德行为、缺乏同情心,冷漠、自私的人,日后将无法适应社会,难以在群体中生存,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由此,从幼儿期加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即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给予、分享、接纳等情感,还有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

一、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礼仪

从幼儿早上来园,到幼儿离园,我们就确定幼儿每日生活的常规。例如:进园向老师和同伴问早,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来园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注意养成良好习惯,知道关心别人,培养为集体服务能力。在盥洗活动中,要求幼儿按先后次序排队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大声吵闹、节约用水等。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孩子游戏、画画、看书都要有规矩。玩的时候不打扰别人,玩完了把玩具、图书等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培养自立精神。

幼儿园出台的一日常规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规则,要随时随地遇事而教,逐渐了解道德行为的要求。有了规则,要经常提醒孩子,做对了就鼓励,做错了要及时纠正,直到帮助孩子们养成守规则的习惯。

孩子们懂不懂礼仪是不大一样的,有的孩子会自己玩,玩完了把玩具收拾好,吃饭时等小朋友坐好了才吃,睡觉时自己脱衣铺被,遇邻居老人小朋友有病就想到要去看望。

利用一日活动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二、传统礼仪故事中理解礼仪的涵义。

幼儿园的各科教育中几乎都隐含着行为礼仪教育因素。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将礼仪行为实践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音乐课上的《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幼儿理解不再麻烦好妈妈,我们开展了“红花送妈妈”、“我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学到了劳动技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更体验到爱妈妈的情感,尊重爸妈,孝敬长辈,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达到了统一。

孩子们非常爱听故事,如《孔融让梨》、《西游记》,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地理解了什么叫礼让,什么叫心怀感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象孙悟空那要对待师父,他们通过故事了解了人物之间的亲情、生存竞争以及与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孩子在接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童话故事知道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要和小动物友好相处,关心爱护小动物,学习照料、喂养小动物,培养孩子初步的爱护、同情小动物的情感。

同时,我们也结合时事政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向幼儿培养同情心,例如在08年的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们组织幼儿看有关灾区的录像、电视,从而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强烈同情心,通过主题活动《我为灾区献爱心》进一步增进幼儿对灾区人民和小朋友的同情心。

三、培养孩子懂礼貌讲文明必须由家长做起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哦,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流行歌曲尽量不要放在家中,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教不过,父之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孩子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礼仪教育 有效方法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教育内容规范化,具体化,制定由浅入深的礼仪行为计划,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通过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的 发展 。

一、“张扬儿童心理”的游戏童谣法

童谣语言明快、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如: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 交通 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为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榜样示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礼仪之星示范。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以“6+1”(即6个成人与一个孩子)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带动家人,也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持续性。

三、“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

情景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 教育 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大班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的学习。又如:大班的“帮助别人真快乐”,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幼儿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很快获得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达成。

四、“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

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不良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纠正。如:小班幼儿搬动椅子有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过,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们在“小椅子笑了”的活动,通过故事的形式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练习——反复提醒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正确搬动椅子的方法,促进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良好行为的养成。又如:幼儿来园的问候,通过入园晨检时的提醒、老师的晨检接待、离园接待、角色游戏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幼儿问好行为,形成了良好的问候礼仪。行为训练法通过外力因素的行为作用,锻练孩子的适应性,并调动起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

五、“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

篇4

>>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礼仪教育在幼儿园实施方法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方法策略探究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思考 幼儿园礼仪教育 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浅谈如何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探讨 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途径和实施方法 谈幼儿园挫折教育的实施方法 浅析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法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 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对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农村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培养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及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学龄前是幼儿养成各种礼仪行为的主要阶段,所以,幼儿教师要能够从幼儿的实际发张状况出发,引导幼儿参与到各种礼仪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从而保证幼儿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更多的礼仪相关知识,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指教师为了能够让幼儿成为懂礼貌、讲文明的儿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教育训练活动,保证幼儿在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幼儿礼仪教学相关措施分析

(一)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基础,传统的礼仪文化也不例外。[1]所以,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幼儿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强化自我的认识力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讲故事等手段来强化幼儿对各种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幼儿教师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采取单一的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措施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管理,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引导幼儿掌握时代要求相关的礼仪知识,帮助他们养成满足现代文明礼仪要求的的具体行为规范。

(二)教师要发挥自我榜样作用

学龄前幼儿具有一定的模仿欲望,他们很容易对周边人的行为、语言以及动作进行模仿和学习,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幼儿教师的所有言行举止都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重视自我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学习习惯。[2]教师要能够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与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发挥榜样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要对自我仪表和行为举止进行重视,保证穿着大方简洁;还要能够与幼儿在交流中使用更多的礼貌或者文明语言,对于他们所犯的各种错误需要与其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幼儿产生过多的心理负担。

(三)使用家园共育的教育教学理念

要想保证幼儿礼仪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家长和幼儿教师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合作制度,从而保证幼儿礼仪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出更多的引导效果。[3]具体来分析,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园地”或者礼仪小报等不同方式来保证家长与其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也可以对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建议或者看法,并叙述自己在开展家庭礼仪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方法,从而彼此互相交流经验。

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需要能够对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借鉴和交流,幼儿教师也需要对家长提出的各种教学问题或者教学难点给出相应的指导帮助或者指导建议,从根本上提升家长以及幼儿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还可以与家长联合构建合作交流中心,举办各种礼仪教育讲座,并向家长们传授有效乐礼仪教育方法。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家园联谊活动,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表现,引导幼儿在家庭礼仪教育教学中结合实际状况来完成,帮助幼儿养成更多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语言习惯。

(四)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确定和选择

幼儿教师在日常礼仪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目标体系进行确立,通过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幼儿的总体道德素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构建和谐融洽的亲子礼仪和师生礼仪氛围,让幼儿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各种交往行为进行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或者心理品质。[4]幼儿教师还要把各个阶段性的礼仪教学目标进行层层细化,并制定出更多操作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礼仪教学目标。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可行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等原则分为幼儿园礼仪、仪容仪表礼仪、交往礼仪、公告礼仪以及餐饮礼仪等。幼儿教师还要综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礼仪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升华,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二、幼儿礼仪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也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一项工作。幼儿需要把这些不同的知识都转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师若只是把这种礼仪培养当做一种知识来进行,通过说教的方式来与日常教学紧密相连,这必然导致礼仪教学工作所具有的互动性、过程性以及体验性特点受到忽视,导致幼儿对各种礼仪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认知的水平。

礼仪属于一种约定俗称的表现,也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具体道德规范标准,教师在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时,若不能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生搬硬套的方式来开展,必然会导致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5]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尽可能降低自我要求,保证相关教学方法满足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礼仪教学方法。

结语:幼儿园礼仪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引导幼儿形成健康有效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傅媛蕾. 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 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2]郑晓燕. 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3:153.

[3]苟立新.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7:262-263.

篇5

【关键词】礼仪;营造生活化;策略

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日常生活中强化而来的,那么幼儿的礼仪的提高是在老师、家长的榜样影响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一次次的实践活动锻炼下形成的。

本文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如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作了多年的尝试和探讨,初步建构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的如下策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等方法。“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尝试:

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为了让老师成为礼仪的垂范,修炼内在的功底。在长期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在具有聪明活泼、知识开阔等优势的同时,也有着独断、霸道、无礼、自私等缺点。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

二、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一日生活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针对幼儿特点开展各种礼仪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借助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的习得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续,脱离了纯粹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老师将幼儿在一日常规中表现最棒的进行积分并反馈到栏目上,有效引导孩子行为习惯规范。幼儿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幼儿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

三、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化、生活化,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教学计划,每周两次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我们在教学中深入故事、儿歌,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

(一)开展礼仪课程

1.在课程中有计划的实施礼仪教育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展开礼仪教育。一方面,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按计划定期向幼儿进行教授。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如:在活动中,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请帮帮我”。

2.在游戏中获得礼仪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知识,并理解其意义。如:在“娃娃商场”游戏,营业员热情接待,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做客”游戏,让幼儿学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二)实施生活化教育

1.以教师的言行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可以有意无意的引发幼儿的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

2.在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礼仪教育

在来园、离园要求幼儿能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要求幼儿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和同伴相处。

3.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使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礼貌言行。设计具有暗示性的环境,如:在活动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取得卓见成效的。

参考文献:

篇6

一、要重视幼儿礼仪教育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礼仪教育要常抓不懈,使全社会深刻认识礼仪的重要,形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认识礼仪,养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因此,要重视幼儿礼仪教育,切实把幼儿礼仪教育抓好,促进幼儿文明健康成长。

二、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幼儿是人生中的第一阶段,其心灵十分幼稚单纯。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采用特殊的方式方法,做到与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相衔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就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不必说明这是礼仪教育,而是在礼仪教育中,使幼儿明确该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与小朋友交往,怎样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使幼儿自然而然做到礼仪,成为一个聪明活泼、人人喜爱的一名好孩子。

三、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文明礼仪

要通过实境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礼仪,做到文明礼貌、举止行为规范。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切实抓好三方面内容:

1、做到语言文明。语言文明是礼仪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让幼儿做到语言文明,一是要讲普通话,讲尽量不讲方言、土语。二是用词文雅,要检点语气,显得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三是语言礼貌,要多说“你好”、“请”、“谢谢”、“再见”等日常礼貌语言。

篇7

当今社会,部分孩子在语言上尖酸刻薄、行动上蛮横无理、性格上自私自利、能力上依赖性强。孩子的这些表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家长在教育方面一味地顺从、一味地满足、过多地帮助等等,使学生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坏性格、坏毛病。如何让学生从这些恶习中走出来呢?就从学生的言行举止、文明礼仪开始行动起来吧!

二、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幼儿成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有职责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幼儿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给予他们美的熏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俗话说:三岁小孩能看老,因而孩子在幼年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格的培养,远远要重于知识的灌输,因为文明礼貌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我们对孩子施以科学的礼仪、品格教育,就是在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无论他成功与否,他首先是一个不会伤害他人及社会的人,是一个懂得爱与尊重,并能赢得他人尊重的人,那也会是我们留给孩子的永恒财富。孩子今天的精神面貌决定社会明天的精神面貌,因此,文明礼仪教育理应是传承这些价值和财富的星星之火,是不可或缺的。

三、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孩子是不断成长、发展的,他们带有与生俱来的特长和偏好,也带有与生俱来的缺点和劣势,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个个孩子一样好,也不期待他们样样都优秀,但是我们一定要坚信,孩子们经过努力会一天天成长变化,逐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是,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和鼓励,需要我们全方位地去发现和挖掘,只有先真正“认识”了孩子,我们才能由衷相信、理解、宽容、欣赏他们,爱和鼓励会赋予孩子幸福和信心,一个自我幸福感强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出类拔萃。

1.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扬和肯定,一个宽容的拥抱、一个轻柔的抚摸、一抹激励的微笑、一声包含热情的赞赏:你真棒!很不错!有进步!都能让我们的孩子欢欣鼓舞,从而换来不久后带给我们的更多惊喜和欣慰。

2.论功行赏,在班级设立光荣榜,评选如进餐文明奖、快乐分享、团结互助奖、清洁小模范、礼貌小天使、礼仪小明星、勤学小博士、爱心小宝贝等等奖项,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予以嘉奖。

3.日常渗透,在班上开展竞赛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孩子们能知错就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良好班级氛围。

4.开办表演课堂,利用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的特定情景,如:在公共汽车上,在安静的公共场合等,让孩子通过表演、模仿获得更多、更直接的感受,充分体验好的行为和品格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足。

5.号召孩子们在园内、园外收集好人、好事,在班上共同分享,让孩子们从听、看、讲、谈等各个感官角度更真切理解“你我文明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的真谛和内涵。

6.家园互动。幼儿教育可以说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远工程,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要双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教育、达成共识,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如何让我们的班级文明教育与家长形成共鸣呢?

篇8

一、立足基础,思考内涵

1.树立问题意识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我们在研讨中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广泛,适合幼儿教育的文明礼仪内容有哪些?我们怎样去获得更多幼儿文明礼仪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信息?通过哪些途径在幼儿园中更好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思考研究内涵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究》的研究价值主要是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幼儿园“绿色、生态、和谐”的理念背景下,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二、理论先导,把握研究方向

课题研究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育教学论著支撑。我们采用上网收集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难点与困惑。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交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我们学习了《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从中了解了一些文明礼仪包括的具体内容及各年龄段儿童文明礼仪的规范要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幼儿园实施文明礼仪的方法和策略》等经验论文中学习到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些途径、方法等,一本本摘抄、一份份漂流书留下了我们学习的痕迹,在各类理论著作的启发指引下,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更明朗化了,研究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以人为本,深入实践探究

实践是课题能够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多途径渗透,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促进发展。

1.多途径渗透文明意识

(1)环境创设中渗透物质环境:幼儿园利用宣传版面、宣传橱窗、幼儿园长廊等大环境及班级教室、寝室、活动区角等布置了形象生动的文明礼仪的宣传画、三字经儿歌图片、楼道上贴礼貌用语的标语“互助友爱、合作共进”的提示,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娃娃家、表演区、阅读区等也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班级公约,还让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等,进行文明礼貌的创造。精神环境: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我们除了让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全体教工还进行相关礼仪专题培训,并提出了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通过互学互促使得自身良好行为逐渐内化。(2)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入园、进餐、睡眠、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离园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晨间时,我园以班为主组建了一个晨检礼仪队,为的是让幼儿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每天早晨有几名幼儿早入园做礼仪生,戴着文明小标兵的绶带和帽子迎接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等;将文明礼仪的教学活动纳入幼儿园的教学计划之中,开展集体活动“神奇的话”“我是家庭小主人”,学习“请、谢谢、你好”等礼貌用语,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丰富文明礼仪活动,体验文明实践

教师篇:文明礼仪我先行我们幼儿园组织教师每两周一次的师德案例交流、每月一次爱生案例分享、开展师德故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活动、幼儿园微笑之星评比、定期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教师仪表打扮、行为规范讲座等,以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幼儿篇:文明有礼文明有你开展各主题活动,如:中班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制定了文明礼仪网络图、确定了科学明确的方案目标、活动过程等让幼儿了解一些具体的生活礼仪等;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溧阳旅游更精彩”让幼儿了解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游览之礼;借助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让幼儿理解国旗的庄严,懂得仪式之礼;“自主间餐、自主午餐”让幼儿懂得有序、卫生、节约等餐饮之礼;组织幼儿“观看木偶剧”“观看故事《陶淘暴宝向前冲》”借助观看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和木偶剧知道保持安静、仔细观看的观赏之礼;结合“爱牙日”邀请人民医院的医生开展“爱护牙齿从我做起”活动,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注重个人卫生的仪表之礼,还开展“经典诵读、无车日的宣传活动”……

3.家、园、社区一体,提升文明素质

篇9

Abstract: As the etiquett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able manner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tiquette, does not get the deserved attention. Now, most of kindergartens have developed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to let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it and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and respect arising from observing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to improve children's moral level and etiquette awareness.

关键词: 幼儿;就餐礼仪教育;调查与分析

Key words: children;table manners educa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76-03

0引言

我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在此时侯打下基础。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是在六岁前培养的,所以,从幼儿来到幼儿园之日起就应尊重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幼儿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1相关概念及意义

1.1 礼仪礼仪,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通过人的外在表现,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与场合当中,形成整体的社会规范,进而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学说。其后的荀子,更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明训,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学习和践行礼仪可以与他人更好地和谐相处,宣传和推广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祥和、安定。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一个人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幼儿也是个体,更是国家新一代的希望。幼儿礼仪是人类礼仪的基础,正如人们所说的“三岁看长,五岁看老”,所以应该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礼仪教育的重中之重。

1.2 就餐礼仪就餐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就餐时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以及应注意的礼仪。然而就餐礼仪又包含了很多内容,如:按时间前后分:就餐前的准备和就餐中的礼仪;按不同的用餐种类分:中餐礼仪和西餐礼仪,而西餐又分为3种类型(包括东方型,印度、阿拉伯类型和西方型);按不同场合分:学校餐厅就餐礼仪、家庭就餐礼仪、宴请礼仪、自助餐就餐礼仪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而就餐礼仪正是生活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就餐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乃为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能够充电人生,引导人生。我们应该知道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都是最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顺应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难能可贵的良机。

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简而言之,通常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第二个作用,外塑形象;第三个作用,增进交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都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更会帮助你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礼仪意识和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潜在都资本,成为参与激烈竞争的精神营养,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规范,就能使大家相处得和谐、愉快。从表面上看,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技巧,是艺术;从本质上说,人际交往更有赖于人的内在修养。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言语礼仪,能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能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能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定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现在不少家庭忽视对孩子应有的礼仪教育,导致的不良影响在用餐时表现为孩子只顾自己、旁若无人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知道,习惯对人的影响极大,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的,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

礼仪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也使得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途径

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幼儿园开始重视品德教育,但幼儿园礼仪教育多半以教育活动为主,教育生活化显得较欠缺。幼儿园课程是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幼儿良好的礼仪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

针对幼儿就餐礼仪教育现状问题,我认为幼儿园在就餐礼仪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观察、模仿、示范可以看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如下两条措施来优化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2.1.1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

2.1.2 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我们轮流让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担任小小司仪员,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在班级里放置一块整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利用好社会环境,在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同时必须选择、发掘和利用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有很的深的影响,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把握,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完美结合,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合理的成长环境。

2.2 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3 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可以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提供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就餐礼仪教育,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就餐礼仪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和情景表演的方式丰富幼儿的就餐礼仪认知。

2.4 积极评价,促进内化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遵循强化的原则,采取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们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2.5 家园共步,强化良好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家园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强化幼儿的就餐礼仪。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现实的状况是,“社会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仅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中,学校往往孤军奋战,缺乏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等,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此外,礼仪教育还可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会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3创造条件,提供幼儿实践机会加强就餐礼仪知识教育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重要的环节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为此,我们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3.1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过家家”这个游戏中体验“宴请礼仪”和“西餐礼仪”。让一个或几个幼儿去另一幼儿家“做客”,在幼儿游戏中,老师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引导幼儿遵守礼仪。

3.2 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教师和小朋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教师提前设置好情景,向幼儿讲解情景并让幼儿选择角色参与表演。如教师提前将教师布置成西餐厅,让幼儿选择顾客、服务员等的角色,然后开始表演,包括点餐、用餐在内的就餐礼仪都亲身体会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遵守正确的西餐礼仪。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对使用正确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没有正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予纠正和鼓励。

3.3 任务活动为了使幼儿的礼仪认知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体现,使知行统一,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给幼儿分配“任务”,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如在设置好的自助餐厅的情景下,教师让幼儿完成取餐、就餐、离开餐厅等一系列行为。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并且针对不同幼儿的礼仪问题给与评价。对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使其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并且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遵守就餐礼仪的次数,并使其固定下来成为习惯。

3.4 社会活动让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增加经验,丰富其情感体验。如组织全班幼儿到餐馆内,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既实践已学餐馆就餐礼仪,又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总之,幼儿就餐礼仪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加强幼儿就餐礼仪教育,并提高幼儿的道德和礼仪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晨辉.好礼仪好人缘[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谭洛明,徐红.礼仪与形象塑造[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140-142.

[3]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3,(1):72-74.

[4]蓝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J].生活教育,2006.

[5]碧冷.一生要学会的100种礼仪[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6]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率先垂范;自身魅力;一日生活;礼仪教育;策略

幼儿礼仪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提要,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总体素质的提升。礼仪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是我们自尊、自爱、自立之本。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幼儿园进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机构,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成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园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常规管理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的策略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尝试:

一、率先垂范,塑造自身魅力

老师是孩子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拷贝着老师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老师不仅仅是实施者、教授者,更应该是学习者和实践者。礼仪不只是外在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履行,品德也是决定礼仪成败的重要因素。要让老师成为礼仪的典范。教师言行对孩子的态度、自身素质及行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要对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素质,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

幼儿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老师仪表方面端庄大方,不穿奇装异服。在行为上,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幼儿招呼要回礼,不拿幼儿当出气筒,教育要得当正面。待幼儿真诚有爱心。对同事彼此谦让、彼此尊重、宽容大度,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成长。

二、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一日生活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借助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的习得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续,脱离了纯粹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老师将幼儿在一日常规中表现最棒的进行积分并反馈到栏目上,有效引导孩子行为习惯规范。

幼儿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幼儿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班级主题墙的创设,每个班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创设礼仪主题墙面。每月老师将礼仪教育的内容上主题墙,渗透幼儿对礼仪内容的理解。早上幼儿园有礼仪小天使和老师在门口迎接幼儿来园,“小朋友,早上好!叔叔阿姨,早上好!老师,早上好!”开心的笑容,好听的声音,幼儿标准的站姿和欢迎的姿势往往会使好多的家长大为赞赏!

三、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化、生活化,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教学计划,每周两次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我们从三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深入故事、儿歌,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儿童艺术创造课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我们就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通过日常渗透的方式,孩子们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了现实的经验,非常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很自然的就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交往当中,提升小朋友讲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出现一些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四、引导家长群体 巩固礼仪习惯

家庭是幼儿礼仪教育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效果。要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求父母“身教胜于言教”,毕竟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人生的路途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向导,第一路标,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孩子。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我们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通过家园联系册、家教园地来达成家园互动,家访、电访促进家园交流,家长会、家长学校则是通过专家、园长、老师给家长灌输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时期,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一般都会以“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为主题,教给家长方法让家长配合我们。管理层会对家长讲幼儿园教育的理念:我们并不是让孩子识多少数,认多少字来评判我们的质量,我们是来开发孩子的智力,我们是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我们是奠定孩子一生最坚实的基础。

另外方面我们倡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配合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从细节方面做起。把礼仪的具体操作和家长进行沟通。选拔在礼仪教育中讲课比较好的老师给家长讲成人礼仪,如坐车礼仪、就餐礼仪、站、坐、走姿等进行分享,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成长,自己也在成长。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幼儿园的事情,更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带动改变家长们的礼仪观念,提高家长们的礼仪素养。

我们在礼仪教育中争取家长的重视与配合。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例如客人来了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家长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礼仪的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朋友来做客,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通过各种活动去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和做事的承担能力,使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礼仪行为和关爱、感恩、责任、分享、帮助、勤劳等良好品格。

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加强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同时还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及时交流幼儿在家和在园的思想、行为和表现,采取配合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纠正,更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的礼仪品格教育要获得成功,必须家园互动、持之以恒。使礼仪品格教育延伸了教育的空间,切实巩固了教育成果。

综上所述,要让每一位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只要我们和家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取得卓见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