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能力范文

时间:2023-04-06 07:4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际沟通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际沟通能力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沟通;沟通技能

近年来,高校学生恶性突发事件均有其共性,即生活学习中小矛盾演化为执拗的过激行为,这就要求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和谐校园习得融洽的处事能力,为进入社会夯实基础。探究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校内外及今后进入社会理性处理各项棘手问题,而且有利于高校开展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

一、人际沟通能力结构模型

“状态论”代表人物Ronald B.Adler(1983)提出有能力的沟通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广泛的行为方式供选择、选择适当行为的能力、完成行为的技能、移情/预期、认知复杂性、自我监控和对关系的卷入。“情境论” 代表人物Kathleen K.Reardon(1987年)认为沟通能力不仅与沟通目标有关,而且与社会技能有关,包括认知技能和行为技能,其中认知技能包括移情、社会期望、认知复杂性、对关系准则的敏感性、情境知识、自我监控;行为技能包括相互卷入、互相管理、行为灵活性、倾听、社会风格。“过程论” 代表人物Sarah Trenholm(2000)认为沟通能力可分为表现能力和过程能力,其中过程能力划分为理解能力、角色能力、自我能力、目标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些研究有助于科学地建构沟通能力模型,但是没有加入意愿、动机等动力因素,考虑的变量不够充分。

图1 人际沟通能力结构模型

基于此,我们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人际沟通能力结构模型,具体包括:发出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反馈能力)、自我认知(自我角色认知、自我反思、情绪控制)、对他人认知(基本情况的了解、情绪感知、与他人交谈兴趣点、和生活习惯的了解)、情境认知、沟通倾向(沟通意愿、沟通动机、沟通积极性)。

二、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状况的实证调查

(一)调查方法

根据人际沟通能力结构模型,我们确定了各项维度和变量,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其中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作为背景变量。

第二部分是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主要分为沟通倾向、自我认知、对他人认知、情境认知、发出信息、接收信息六大维度,所设计项目采用选择的表达形式,请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并赋以每个判断等级1-5的等级分值,即从非常肯定的答案、比较肯定的答案、中立的答案、比较否定的答案、非常否定的答案分别赋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最后以每个维度中各项目得分的均值代表该维度的得分情况,以此分析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

调查问卷通过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测,得出本问卷的信度为0.824,效度为 0.782,问卷质量通过了信度及效度检验。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面向宁夏多所高校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78份,回收率为97.8%,其中有效问卷为964份,有效率为96.4%。

(二)数据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人口学变量和人际沟通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性别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表2 生源地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表3 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对自我认知、情境认知、接受信息能力存在显著性影响,而对沟通倾向、他人认知和发出信息的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生源地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发出信息的能力存在显著性影响。

三、研究结果

(1)高校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均值为2.83)总体水平较低,男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高于女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沟通重视程度不高,沟通积极性一般,沟通意愿不强;与他人沟通时,大学生很少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不太重视反思、对自我角色认知模糊;在沟通时对沟通时间、场合等因素欠缺考虑,沟通渠道选择单一,有效运用肢体语言的能力不足;而且不擅于倾听,很难识别关键信息。

另外,男生在与他人沟通时相较于女生更清楚自己的角色,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偏向于理性;男生较女生更注意与人交谈的时间、场合等因素,能够较理智地对待他人的倾诉,相较于女生能快速、准确的识别关键信息。

(2)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无明显差异。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村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增多;同时,国家比较注重农村教育问题,不断出台和调整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教育环境不断改善,所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没有什么差异。

(3)独生子女人际沟通能力高于非独生子女人际沟通能

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沟通倾向、自我认知、对他人认知、对情境认知和接收信息能力方面差异不大。但在发出信息能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沟通中会更重视沟通渠道选择,能较有效的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拥有较充足的家庭资源,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会得到父母充分的赞美,使得独生子女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心,更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客观上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了独生子女沟通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对策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老师融洽相处,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利于完成学业,为顺利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1)学校层面。学校要重视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开设管理沟通、社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交际观和沟通技巧。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管理沟通等相关课程,但学生的沟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和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效果测评,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重新定位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要注重情景模拟,实施体验式教学,并以解决实际沟通问题为导向,进行技能训练。同时,改革考试方式,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以此保证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更好的与老师、同学、家长、陌生人等进行沟通交流,减少交际挫折、克服交际问题、排解交际心理压力,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丰富在校生活,有效化解学生在交际中遇到的纠纷和矛盾,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信任和友谊,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和谐校园。

(2)家庭层面。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许多父母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就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认为孩子已经成人了,有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就足够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大学生虽然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是父母对于其人际沟通方面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尽量给予孩子有利的成长环境。“家庭”是孩子获得人际沟通教育最早的“学校”,以“亲情”为主的人际沟通让孩子学会了如何与父母交流,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法。大学生交际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间段主要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所以提升沟通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的配合。

(3)学生个人层面。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沟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的沟通渠道和手段加剧了人际沟通的频率和速度,具备人际沟通能力是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明确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强化自己的沟通倾向;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在与他人比较时,要注意比较的标准。只有培养自尊自强的心理,才能有勇气以平等心态与他人交往。与人沟通时,要怀有真诚和包容的态度,善于倾听,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减少摩擦。

参考文献:

[1] 罗丙军.提高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19).

[2] 黄勇.高职院校学生人际沟通问题及沟通能力培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

[3] 江艺敏.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篇2

【关键词】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培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6-02

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使护理对象能够得到主动、全面、系统、有效的整体护理。因此,导医护士的沟通交往能力,是做好门诊导医护理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1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优势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多为年长护士,临床护理和沟通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性格情绪更稳定,处理工作问题的理性思维也会丰富成熟一些,热情与耐心会更多一些,她们提出的指导和建议会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另外由于她们长期工作在一线,对本院,本岗位的管理和业务相当熟悉,因而对指导病人就诊,协调各种关系,更好服务病人,实施优质护理能做到驾轻就熟,提高服务能力。

1.2 劣势 适应能力差。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环境和任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使用普通话交流的基本要求等。个别护士感到迷茫困惑,有的护士甚至产生惧怕沟通与交流的心理。怕开口,怕遇见熟人,产生了不知如何是好的沟通不良现象。在与病人沟通中,有的护士认为在临床工作了几十年,懂的很多,在与病人和同事交流时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完患者诉说。还有的护士自我评价过低,认为导医护士低人一等,遇到沟通不良时缺乏主见,有意回避,再次造成沟通不良。

1.3 原因分析 与病人沟通缺乏自信。二级医院多为基层医院,病人沟通时和护士多使用地方语言,护士也多使用地方语,但医院要求导医护士和窗口科室使用普通话。护士处于特定的心理转型期,正常的语言交流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护士平时不注意对语言有所要求,缺乏主动用普通话与病人经常交流沟通的心境;另一方面,病人多使用地方语言,语言交流缺乏对等性,让沟通变得比较僵硬,失去了亲切感和语言的贴切性。极少患者对导医护士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不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沟通能力。

1.4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过度注意在导医台内的事务和形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与病人沟通时,总喜欢简单指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肢体语言掩盖起来,给人一种孤傲处世的感觉,有时的语言和行为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际沟通的失败就在于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从而无法与病人沟通,使导医护士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处于危机之中,难以起到导医护士应尽的职责。

1.5 不善于观察就诊病人及陪伴 在思想意识上,主观心理上未将病人看在眼里,难以发现就诊病人的异常和特殊情况,有时发现后也无紧迫感和使命感,难以取得病人及陪伴的信任,交流时不能与病人进行情感应答,缺乏真实感,以致护患交流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病人对护士的迟钝感到愤慨,从而影响了沟通的深入。

2 培养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对策

2.1 门诊导医工作是在医院一个动态复杂,多因素环境的特殊场所工作,导医工作以患者的诊疗,检查,治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协调好这些关系是导医护士的重点工作之一,导医护士把整个门诊各自独立的诊室串起组成一个新的“就诊系统”,缩短了患者诊疗时间,参与诊治,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只有导医护士认识本岗位工作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服好务。

2.2 导医护士美的培训及要求 患者进入门诊,首先看到的是导医护士,所以导医的形象,服务,言语,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来院就诊产生的第一印象,只有印象好,才乐意接受进一步的诊治。作为一名导医护士,必须严格着装,帽更白,衣更齐,体更正。在上岗之前仔细检查自己,淡妆上岗,面带微笑,佩戴胸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

2.3 业务素质的培训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提高导医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导医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尤为重要。导医护士必须熟悉医院各科开展的业务项目,学习常见症状的预检分诊,特殊时期如:发热、非典、H7N9等流行期间的分诊及院感管理工作,常见病的健康教育,门诊病人病情突变的判断及应急处理等。导医护士实行首问负责制,有问必答,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导医服务。

2.4 注重导医护士服务品质的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导医护士服务态度。导医护士长期接待病人和病人家属,有时同一种回答可能无数遍,难免心生怨气,时有露出面来,此时导医护士应及时调整心态,修正态度,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和沟通,耐心为病人解答各种问题。导医护士可能会经常遇到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的病人和家属,导医护士必须保持冷静与宽容的态度耐心为病人解决问题,遇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和领导联系,协助解决。

2.5 语言培训 二级医院属基层医院,在使用清楚地方语言的同时,要做好国语和手语的培训,提高国语使用率,做好平等交流,满足各级对窗口科室管理要求。

3 总 结

二级医院门诊导医护士是基层医院的前沿,是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的主导者,提高导医护士善沟通、善观察、善交流、善主动及特殊情况处置能力,满足病人就诊需求,减少就诊时间,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病人就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人际沟通能力 中学生

1.人际沟通能力与语文教学

Sarah Trenholm(2000)在他的《人际沟通》中把人际沟通能力(深层处理能力)的维度划分为:解释能力、目标能力、角色能力、自我能力和信息能力。

1.1解释能力:标定、组织和解释沟通环境的能力。

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者必须对所处背景的性质及他人达成一致意见,还必须确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假如误解所处环境或交谈对象的意思,或者忽略自己的感受,都会使沟通陷入严重的困境。

1.2目标能力:设定目标,预期可能结果,选择有效行为路线的能力。

大量的沟通都包括策略性的语言选择。为了作出恰当的选择,沟通者必须了解自己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道路上存在的障碍,并且找到克服这些障碍的行动路线。目标能帮助人们设定目标,想象别人将如何反应,选择对个人最有效的信息。

1.3角色能力:进行适当的角色行为的能力。

由于沟通是双方参与的活动,因此不能适应别人的人不会成为有效的沟通者。个人不仅必须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目标,而且必须学习以文化认可的方式达到这些目标。各种文化都有各自对沟通能力的定义方式,文化不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方式也各异。拥有角色能力的人知道在任意情况下自己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哪些行为是适当的,哪些行为是超越了界限的。当出现相互抵触时,他们知道如何从中作出选择。具备角色能力的个人会力争保持社会形象。他们还知道如何关心和照顾别人以保持别人的形象。

1.4自我能力:选择并表现一个欲求自我形象,并能将自我形象展示给别人。

有能力的沟通不仅仅是要遵守社会规则而已,人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交往风格。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人,自尊度高,将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充满信心地参与沟通。

1.5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将一般的行为路线转化为别人能够理解并且作出反应的具体信息选择。

代码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是用来让人熟悉交换有意义信息的系统。每个人都可以支配至少两种代码:言语代码和非言语代码。为了有效和恰当地沟通,沟通者必须掌握这两者。沟通者必须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按照恰当的方式说恰如其分的话,同时必须知道如何恰当地行为。

语文,强调的是语言的交流,不仅包括字词句篇、修辞逻辑,而且包括恰当的思想表达。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决定了其人际沟通的能力。

2.中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现状

本研究对江苏省某中学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随机调查,共调查73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6人。年级情况为初一23人,初二25人,初三25人。中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在六个维度上的特征变化趋势见下图1。

图1 中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各维度性别差异

中学生沟通能力在目标能力和角色能力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别差异,在其他维度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从总体上讲,中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得分平均值较为均衡,波动很小。在六种能力维度中,两性中学生在策略的建立沟通目标的能力上都比较欠缺,比较起来,这方面能力女生较男生显著偏低;在恰当地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能力方面,男生较女生显著偏高;在言语和非言语传递信息的能力方面,男女学生都比较高,比较起来,这方面能力女生较男生稍高,但差异不显著。

研究发现,中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中普遍比较薄弱的环节有:恰当自我表露的能力,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能力,非言语信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和策略的建立沟通目标的能力。而中学生普遍在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自我感觉表现较优。

言语理解表达能力与非言语理解表达能力形成明显反差也是本研究发现的一个有意义的结果。而这可能跟我们的教育重点有关系。我们的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比较重视,在沟通能力的子维度中,只有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被视为智力的范畴而重点加以培养。与言语表达的信息相比,非言语信息主要适合于传递情感和表达情绪状态等言语信息通常不能胜任的任务,在传递与接受情感信息的能力方面,中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感到比较困难。在这个方面虽然城乡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更强的非言语信息的理解表达能力,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城市学生的非言语信息理解表达能力仍然比他们的其他能力要弱。

3.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视认知风格、心理品质、情感体验等。这一提法,既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课程的种种争论,又阐明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即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和人格的重任,既要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学生非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即注重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7).

篇4

关键词:人际沟通;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90-02

一、前言

人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职业工作需要沟通能力,各行各业,无论是会计、社会工作者、工程师,还是医生、护士、教师、推销员,沟通的技能非常重要。就说整体护理活动的实践表明.护士需要70%的时间用于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很显然,护理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越来越需要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那么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也是时刻要与读者进行沟通的,图书馆馆员对沟通技巧的运用,不仅取决于语言的表达,还取决于其他以身体辅助和加强表达的种种行为(如微笑、倾听等),这些表达既体现出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准,而且决定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因此,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交流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服务关系,更是馆员与读者彼此之间心灵的交汇。通过服务活动交流感情,增长知识和才干,共同完成读书这一创造性的劳动。笔者就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提高图书馆馆员服务能力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二、情绪控制与调节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在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伴随着读者的主观体验产生出情绪和情感。同样,在读者与图书馆员的沟通中,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馆员与读者的情感交流,使各自保持良好的情绪,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双方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读者来自四面八方,层次不一,性格脾气各异,无论是喜、是忧,我们都应以诚相待,要包容一切,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做到这点,首先取决于图书馆馆员的情绪控制与调节,图书馆馆员一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就应理解自己所在岗位责任的重要性,并且应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忘掉一切烦恼,自觉调整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稳定和平静的心境,根据读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服务,正确处理服务与需求的关系。如果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读者的情感便会朝着积极的、良性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三、口头语言的沟通

语言乃是沟通的必要的媒介和重要的讯号。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馆员要使用诚恳及谦逊的态度,给人美好印象的丰富的口头评议和人接触,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自信心和主动意识。美的语言不仅使听者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能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馆员应用语言时,一是使用的语言要符合道德规范,与读者交流时,谈话的内容不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在工作中不谈论私事,不谈论他人隐私,不谈论是非,要体现出对读者的责任和道德之情。二是使用的语言要用普通话,语音要准确,音量要适度,以对方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意要明确,表达的意思要确切,不能含糊,不能模棱两可;语调要柔和,讲话时语音高低、轻重、快慢要适宜;语气要适度,与读者交谈时,一定要在语言上表现出热情、亲切、和蔼和耐心,要尽力克服急躁、生硬等不良情绪。三是使用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讲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与读者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通俗性。四是要依照当时气氛选择适合对方的言词(用语及敬语),有礼貌地以平静情绪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而且对说话速度的控制、语气的停顿上也要多下功夫,尽量使话语生动,重点突出,加强效果。五是判断读者理解的程度,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沟通交流中听的要领

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在与读者交谈时,馆员应该懂得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听,怀有宽容之心。此外,还要有能力制造能让对方舒舒服服说话的气氛。在倾听的过程中,馆员一是用认真的态度集中精神聆听,神情专注、认真,中途不要打断对方的说话或插话,以免他人思路中断,造成不能进一步的交流。二是在适当时机表示赞同和附和他人的讲话内容,轻声说声“是”、“嗯”,或点头表示同意就可以了,切勿频频点头,或随意发笑,这些都是轻浮、虚伪和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三是在读者谈话告一段落后再发问,若发问事项很多,就逐项列举,依照谈话的内容顺序发问。四是读者说话时,不要挑语病或抢话。即使对方说话缓慢或突然中途说不出话来,也要静静耐心地倾听,同时尽量表示了解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专心致志地听他人诉说,表示出你对他人讲话的内容很重视,能使对方产生一种信任感,同时只有听他人诉说,才能了解和掌握其心理状况,这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有人说,说服别人的最佳方式是用你的耳朵听,这句话很有道理。

五、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微笑

微笑服务是各个服务行业所要求的,它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也是图书馆员拥有良好服务心理的特征。王学义说,善于微笑的人,通常是快乐的且有安全感的人,也常能使别人感到愉快,是性格成熟的表现。健康、愉悦的微笑能增进人际关系,也是不良心理的一剂解药。可见,微笑能净化情绪氛围,消除郁积的紧张和压力,使人们的生活得到鼓舞、欢悦,情趣盎然。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馆员面带微笑,对馆员而言,表明心情愉快,乐观向上,才会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同时也表明馆员自己的自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读者交流,能使读者产生信任感,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因为你微笑时,给对方的印象是友好的、愉快的,这种气氛会感染对方,从而能使对方产生与其配合的愿望。在运用微笑时,要适度、适宜,由于它是一种极富魅力的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可以表示一个人的真正情绪,也可以与实际情绪相矛盾,有时也可以掩饰某种情绪。所以馆员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微笑,不恰当的笑容,往往引起误会,有时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因此,微笑要适度、适宜,其基本要求是形笑神也笑,表里一致,动作自然,分寸适度,这样才能展示你的真诚、亲切、友好,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六、目光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内心深处的所有语言,人的感情、态度和情绪,往往通过这个窗口透露出来。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眼睛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目光交流,既能捕捉自己所需的信息,又能引起对方的注意。比如,用会意的目光交流,馆员要营造和维护图书馆安静的借阅环境,与读者交流时,馆员通过表情,目光的投向,亲切地、含蓄地传递安静的信息,引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的思维活动与馆员保持一致,达到和谐协调,在这种环境里不会有大声喧哗和嘈杂的现象,促进读者共同遵守和维护图书馆这种安静的借阅环境,进而配合和协助馆员做好工作。又如,用真诚的目光交流,在与读者交流时,馆员静静地注视着对方的面部表情,以示真诚相待。注视是一种心理交流,能加强情感共鸣。如果在双方沟通中,一方左顾右盼,另一方感觉是在敷衍,待人不诚恳,因此,馆员在与读者沟通中应提倡积极的视觉语言,避免消极的视觉语言。如果馆员用赞许的目光,可给读者以信任和鼓励;用善意批评的目光,可改变一些读者的不良行为,这种间接的、含蓄的传递方式,比语言的效果还好,实际上起到了“以目传神”、“以情达意”的作用。

七、交流中的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也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倾诉。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与读者打交道的,馆员应从读者的阅读需求满足程度方面来服务,服务过程中的提问,一般选择征询的提问方式,比如,馆员可主动征询读者,“你需要借阅图书吗?”“你需要什么期刊?”等,这种提问直接了当,表达出对读者的关注,融洽两者之间的感情。在征求读者意见时,可用闭合式的征询提问用语,“你认为这本书怎样?”“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道理吗?”等,这种提问既给对方及时决定是否采纳,且简单直接,总之,馆员在交流中,运用提问语言,应以礼貌、诚恳的态度,主动热情,这样容易造成一个友好的谈话氛围,以达到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八、倡导服务敬语

敬语,敬人之语。服务敬语,对图书馆员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是尽量使用文雅语言,努力回避粗俗语言。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馆员应做到:一是文明的语言,与读者交谈时,不仅要用词准确,而且语调要柔和,切忌伤害性语言,不讲有损读者自尊心的话,不讲低级趣味的粗话、脏话,也不能讲讽刺挖苦读者的话,处处体现对读者的尊重,即使与读者有矛盾,也要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经得起委屈,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二是礼貌的语言,与读者交谈时,语言力求恭敬、高雅、脱俗,这样可展示自己良好的教养。比如,在服务工作中,读者到馆时,馆员要主动热情地迎候,“你好!”“欢迎你的光临!”等用语,能使读者有宾至如归之感,即是对读者礼貌和欢迎的表示,也给读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在借阅过程中,主动为读者服务时,“你想找什么书?”“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等用语,使读者倍感亲切,在道别时留下情谊。三是自谦的语言,与读者交谈时,说话要谦虚,不自高自大,态度要诚恳;在听取读者意见和建议时,要认真倾听,如有做不到的地方,要虚心接受,加以改正,表示你的歉意;不要随便许愿,信口开河,要诚信于人,使对方感到你是可信赖的。“礼者,敬人也。”馆员应重视自己的礼貌语言,它可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达到彼此之间感情的融洽,相互理解,合作愉快。

九、尽量用生活语言,少用专业语言

在交往中双方交流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交流者所运用到语言能否恰当地表达,更重要的是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接受。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有效地与读者进行沟通,必须使用读者最能接受的语言。沟通语言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除了要避免使用方言外,还要注意使用双方理解一致的词,虽然专业术语主要用以说明专业性、技术性问题,但对于缺少该专业知识的读者来说,就不那么容易听懂和理解,谈话交流需要人听,而且要让人听懂,在沟通交流中,应多使用生活用语,应简明些、生动些、愉快些,尽量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交流,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十、结语

图书馆知识文献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读者服务工作来进行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检验图书馆工作质量的标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也就是馆员与读者沟通的过程。

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图书馆工作者”,馆员素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只有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人际沟通技巧,才能最终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华君.情绪管理职场减压完全手册[M].出版社,2009,(10).

[2]陆瑜芳.办公室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3]江福洋.奥妙的人体语言[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5).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现状 成因 培养策略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易于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是其尽快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相反,沟通能力差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为此,高等院校就要未雨绸缪,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探讨[1]。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来,因而不愿意参与交流沟通,给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现代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

为了应对中考、高考,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应试状态,生活在几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理念和习惯:只要分数上去了,其他都不须顾及。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缺乏沟通能力的训练,造成一大批学生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缺失。进入大学新的环境后,有些同学不适应、不习惯,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有些学生还是只关心成绩,忙于钻研专业课和技术训练。同学之间缺乏互相关心和交流,即使有沟通也是在很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2]。

2.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两种极端:一是对孩子极其宠爱,使孩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自私自利的品性,从而缺少宽容、谦让和合作的精神;二是居高临下,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使孩子处于思想压抑的状态。两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大学集体生活中,要么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要么把话藏在心里,不去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是必然的[3]。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校园诚信缺失的现象,如请“”、考试作弊、学术成果剽窃、假文凭、假学历等,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受学习、社交、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压力的影响,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一些自卑、孤独和嫉妒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处世原则,看不起来自农村和困难家庭的同学,巴结父母有权势的同学,加剧了大学生之间的隔阂。

4.能力欠缺导致实践上的偏差

由于校园交往的范围窄,交往的对象相对单一,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使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愿望,但缺乏交往的能力,导致实践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人因为一味追求真空似的友谊而时常感到“遭受打击”;有些人又因为一味追求“有钱就好”的庸俗关系学而抛弃了朋友间最基本的因素――“真诚”;也有些人因为根本不重视人际交往而导致不会与人交往,只能孤独地活在自我的狭小的天地里。

二、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紧迫感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部副主任张仁伟曾直言,现在企业招聘不应只强调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较多的看重综合素质,即所谓的“软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在华南理工大学团委联合企业共同举办的2009年度榜样学子评选活动中,则特别加入了沟通能力的训练。另外,麦可思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也肯定了此观点,认为:本科毕业生亟需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成绩的优异不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人才招聘机构更看重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微软在2008年的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实习生招募会上明确表示,除硬技能要求外,微软更关注“软性技能”,要求应聘者工作有激情、沟通有技巧等,否则,即使技术再优秀,微软也会“一票否决”。而在同年6月举行的“ACCA就业力大比拼”上海赛区决赛设置的“校企对话”环节中,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安永、毕马威、BP、德勤、杜邦、高露洁、普华永道)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把沟通能力等“软能力”放在第一位。但遗憾的是,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全国各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沟通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大学里可以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关系氛围,增加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机会,引导学生由想说话变为敢说话,渴望说话。

2.开设心理学和沟通教学课程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可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此类课程,这可使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融入集体生活中,在正直、平等、诚信、宽容的原则下愉快地渡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心理学教育,使大学生克服沟通中的心理障碍,培养集体意识。

3.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遵循行为学、心理学的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与自己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缺点,回味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从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开始,鼓励并帮助学生锻炼提高交往和沟通能力。

4.加强诚信教育

面对校园里和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众多现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诚信沟通环境。引导学生多看事物的正面,通过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和诚信意识,并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做到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诚信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生活化、案例化,避免空洞的说教,要把诚信贯穿于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之中,在长期的诚信教育熏染下,形成诚信的人格[4]。

5.建立交友平台

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沟通的习惯是因为交友圈比较狭小,没有找到“趣味相投”的聊友。鉴于网络技术比较畅通,大学生较多地依恋网络的特点,各高校可以建立类似于BBS之类的同校网络平台,每个同学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想法在那里讨论和发表。由于同校,他们可能就会走出网络,找到本人,深入了解,形成沟通的习惯之后,就会尝试着去和更多的人交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交往氛围[5-6]。

四、结语

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大学生若想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因此,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与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和必备素质。而开设沟通技巧与能力等相关课程则是加强在校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以及教育者的引导,诚信教育和交友平台等途径,逐渐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意识,大幅度地提升其沟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J].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报,2006,(18):12.

[2]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56.

[3]陈怡露,周斯翔.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科学时代,2007,11,(1):26.

[4]苏洁.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及其解决对策[J].唐都学刊,2006,22,(5):46.

[5]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6]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同学关系;人际沟通

业缘关系是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其中的同学关系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在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理论基础及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建立或保持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与人沟通关系密切,严格来说,合乎实际的人际沟通是用来达到人际目的的符号交换活动,具体包含五层含义:1.人际沟通表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换;2.人际沟通发生于沟通行为存在的时候;3.人际沟通包括社会符号的使用;4.人际沟通是策略;5.“能够达到形象、关系和工具目的的沟通者即为有能力的沟通者”。

进一步说,人是社会动物,人们进行人际沟通,产生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标志,人不仅有“食色”等基本需要,还有高级的需要,比如人际需要,即与人交往、沟通的需要(融入他人之中)。反过来讲,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增强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同学互动中健全人格的发展、丰富对自我的认知,逐步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层面上,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其中相当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大学生同学之间人际沟通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沟通中能否满足沟通目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还与沟通者的沟通能力、沟通场合和沟通事件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在同学之间的人际沟通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沟通中自我心理定位不恰当。主要表现为沟通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卑心理等不恰当心理定位。以自我为中心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更多关注自我的需求,只在乎自身利益,站着自己立场考虑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平等友爱,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类人必然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自卑心理是一种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无能软弱。自卑的人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事实证明,这种自我评价是错误的,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并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一种心态。

其次,对人际沟通的价值定位不恰当,突出体现在功利主义色彩的增强。人际沟通的功能是综合性性的,包括主观上可以帮助人们满足形象、关系、工具三种人际目的,达到自我认同,满足人际需要,客观上为人际关系提供原则和规范等功能。而功利成分在人际沟通中的增加,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极端价值取向的出现,“以利交者,利尽则散”,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危害的。

第三,欠缺人际沟通能力。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不懂得人际沟通技巧,因而,在同学的交往中,经常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经常与人产生误会或隔膜,事倍功半,影响同学交往。对沟通技巧的把握需要大学生自己在实际交往中用心塚磨,如,学会倾听、善于换位思考、使用合理策略增加人际魅力等等,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并付诸于实践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大学生良好同学关系的人际沟通策略

首先,学会倾听。很多情况下,倾听是比侃侃而谈更有利的一种沟通方法。如果我们进行人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照顾沟通对象,可以使用“同感倾听”的策略,即在倾听时我们要在理解基础上意识到别人的感情,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寻找共同经历和看法、给予积极肯定的回答等。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关系地位和保证关系安全,可以使用“协商式倾听”的策略,积极把握沟通语言对象的中心意思,注意这些话的内在含义并且按照自己的意见提供支持意见。

其次,把握同学关系的进程并采取不同人际沟通策略。如果你想增进同学关系,那么提升人际魅力则是有效的催化剂。“人际魅力,简单地说,是把人们结合到一起的各種力量,也可以称之为‘对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包括对对象体态、行为、性格、信仰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以及情感反应。”在外在形象上,提升形体美;在人际行为上,显示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支持别人的观点和兴趣、使用直率和肯定的回应方式或者称赞同学。

如果你想保持关系,可以使用积极性策略:快乐的行动、礼貌和避免批评。由此带来的亲和力和友好度可以帮我们对抗保持同学关系阶段的无聊和平淡,它使我们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也可以使用开放策略,通过互相信任、讨论对双方而言至关重要的话题来保持关系。

如果这段关系不得不疏远,则可以采用合适的分手策略。比如传达积极的信息,沟通者不让遭到拒绝的一方感到拒绝和伤害,同时暗示疏远的愿望。再比如使用疏远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在选择分手策略时同样需要根据双方不同情形选择适合方式。

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会成为终身受益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何宝梅 杨剑宇主编.秘书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伍茂国 徐丽君主编.人际沟通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人际沟通 问题 解决方法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在生活以及工作中都要不断地与各种人进行交往。对于电力企业调度人员来说,人际沟通更为频繁,尤其是在电力企业这一特殊的行业,调度人员人际沟通的好坏可能直接会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客户满意度。因此,电力企业调度人员应高度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便于为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1.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问题

1.1沟通态度方面

态度决定一切,人际沟通态度的是否端正将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很多人际沟通效果的不如人意基本上都是因为态度的问题所导致的。调度人员的工作本质上属于管理服务工作,调度人员工作的开展应服从以及服务于生产部门以及客户的需要,如果态度不端正,那么自身的定位很可能出现偏差,进而导致沟通效果的不如人意。例如笔者所在的公司就是一个国有企业旗下的电力公司,一些调度人员在工作态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各种不负责任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严重的影响到了调度人员工作的有效性。事实上只有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员才能胜任调度的工作,调度员及各岗位值班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1.2沟通技巧方面

沟通技巧对于人际沟通的效果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观察人际沟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背后都可以发现沟通技巧不足的影子。沟通技巧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语气、场合、时间以及沟通方式的选择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能被有效考虑到就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沟通后果。举例而言,沟通方式一般有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等方式,两种沟通方式的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后果。笔者曾遇到过此类案例,在电力调度命令下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不同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这就客观上需要调度人员具有一定的协调技巧来将各个部门的利益统一到企电力企业这一整体利益目标之下,通过灵活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化解可能的冲突。

1.3沟通渠道方面

人际沟通中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沟通渠道不畅所导致,沟通渠道一般可以分为正式渠道以及非正式渠道两种。沟通渠道带来的人际沟通问题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应该由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的事情却用正式渠道进行解决,二是一些本应通过正式渠道进行沟通的事情却用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三是正式渠道以及非正式渠道都不畅通,最后一种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当人际沟通无法有效开展时极易引发激烈冲突。举例而言,电力企业的调度命令必须通过调度通讯系统下达,受令人必须在复诵、核对无误后执行,命令完成后应立即向值班调度员报告,命令下达和接受双方均必须做好记录和录音,在此调度命令传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渠道的畅通性。

2.提升人际沟通效果的对策

在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获得公认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人际沟通效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经验,结合人际沟通的一般原理,提出以下几点促进人际沟通效果提升的对策:

2.1端正人际沟通态度

人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此目的指引着人际沟通。企业调度人员在人际沟通中一定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态度,进而促进沟通效果的提升。正确的人际沟通态度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换位思考原则,人及沟通中应尽量做到换位思考,进而减少因为立场不同所造成的争执;二是平等原则,沟通中应树立一个平等的沟通氛围,既不能趾高气扬,也不可自觉低人一等,平等是沟通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三是真诚原则,真诚是沟通的基础,缺少了真诚沟通也就是敷衍应付,难以达到沟通目的。

2.2强化人际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的强化需要对员工开展有关人际沟技巧培训方面的讲座,通过讲座的培训使其了解到沟通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意沟通场合的选择,有些事情适合在公开场合进行,有些沟通就不始于在公开场合进行,一般来说涉及到惩罚或者个人隐私的沟通需要私下进行,而涉及到表扬的事情适宜在公开场合进行沟通;二是沟通中应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研究发现人际沟通中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要占到50%左右,因此应注意用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三是学会倾听,良好倾听可以带来沟通效果的提升,在倾听中应适时予以肯定,进而使得沟通对象感觉舒适。

2.3畅通人际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的畅通对于减少人际沟通中有可能发生的争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个企业中沟通渠道往往不止一条,每一种沟通渠道都应保持畅通,毕竟没中沟通渠道的运用都是有情景限制的,哪种事情可以用正式渠道进行沟通以及哪种不可以用正式渠道进行沟通都是有区别的。沟通渠道的畅通有赖于完善的制度来加以确保,通过完善沟通渠道畅通机制保证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以及平衡沟通否认顺畅。

通过对人际沟通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人际沟通重要性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应从沟通态度、沟通技巧以及沟通渠道等三个方面加以改进。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不但需要调度人员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外部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人际沟通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调度人员不断在实践中磨练、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自豪.浅析客户服务中的沟通技巧中[J].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

篇8

【摘要】:护理人际沟通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要求护理人员除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护理人际沟通课堂教学效率提出相应的措施,力求为人际沟通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效率;护理;人际沟通;

护理人际沟通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着重阐述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理论和应用策略,同时进行相应的沟通能力的训练[1]。伴随医学的发展,人们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加大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研究,对培养学生护理沟通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人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人际沟通课堂教学效率进行阐述,为人际沟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学生是参与者,二者相互作用,完成教学目标。虽说教无定法,但时代呼唤效率。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相对较差,部分学生上课的自控能力弱,不听讲的现象比较普遍,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教学效率受多方面因素控制,例如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学生基础、学习态度、教学辅助设备等,其中某些因素是短时间内不可改变,如学生的学习基础,但可以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辅助设备等因素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2.1、对教材把握

教材处理能力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核心。人际沟通课程是一门以实用性为主的课程,教材的安排体现出实践训练为主线,理论结合实践,内容灵活多样的特点。在备教材时,除了把握住每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同时还要注重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性[2],防止出现脱节的现象。以王斌主编的《人际沟通》为例,各个章节即是相对独立的,同时章节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性。如在讲授第五章交谈沟通理论时,可以与第二章人际沟通理论结合,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复习旧的内容,巩固旧知识也利于新内容的开展,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教材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拓展阅读等材料是长期护理工作总结出的精华,要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适当的以讨论或读后感的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吸取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渗透护理精神,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2.2、上好绪论课,树立正确观念

心理学有种现象叫第一印象效应,即对某事或者某人的态度受第一印象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非常重视上好绪论课。首先要精神饱满,激情飞扬,给学生来个精彩漂亮的亮相,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熟话说爱屋及乌,学生先喜欢上老师,然后才愿意学这门课程,从而为以后良好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要介绍人际沟通课程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且此门课程不是专业课,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面对学生这样的心理,转变他们的观念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故事、临床护患冲突的案例让学生明白,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3],强调本门课程对提高护士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增强护士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转变学生固有的错误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人际沟通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就水到渠成。

2.3、提高学习兴趣

在职业学校教学活动最难办的事情是学生不听讲,缺乏学习主动性。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消极厌学的现状。将人际沟通课程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愿意学、学得懂的内容,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交往原则等理论,先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然后由浅渐深的上升为理论。又如吴晓璐[4]等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小组学生分组角色扮演,然后班级内讨论,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就是参与者,极大的激发了求知的兴趣。在群体行为理论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游戏进行教学,既增加团队协作意识,也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2.4、提供合理的课堂平台

人际沟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活动多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而是参与者、协作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时,教师不再是导演、演员,而是整个环节中引导者、归纳者。让小组学生自行设计角色、情境、编写剧本、角色扮演,然后班内讨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良好风气,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5、现代化教学设备相结合

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设备。多媒体已经是现代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设备,不仅增大客容量,而且使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形象化,能够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在护理礼仪、非语言沟通的课程中可以插入相应的电教片或者往届学生参加的技能大赛的录像,边观看边总结,使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良习惯,同时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理解人际沟通课程。讲解治疗性沟通的课程可以利用录像机把学生模拟人际沟通的场景录制下来,然后集体观看,有针对性的讨论,这样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印象深刻,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2.6、做好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冷静、深入的思考和总结。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进行课堂反思主要是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通过这种方式总结自己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在今后的教学留用,也要找到不足或失败的原因,利于今后克服或改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直接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人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具有实用性,能否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目标;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充足、合理;教学案例或故事是否激发或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

虽说课堂教学看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斌.人际沟通[M].第2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2.

[2]马旭明王雪琴.护理专业人际沟通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45(7):306-307.

篇9

[关键词]综合素质 团队精神 人际沟通

21世纪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不断变化的社会不停地向人提出新的挑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下述5方面的内容:(1)要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2)要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有表达能力和与对方做建设性沟通的能力;(4)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5)具有认识并创造机会去追求成功的企业家精神。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商务谈判”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建设性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入互惠谈判模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思想境界

谈判是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成为一个谈判者:与小商贩讨价还价,购买他的农产品;与单位的领导讨论个人的工作调动;也可能作为企业代表与其他谈判者磋商某一交易合同。谈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尽管谈判在实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人们对谈判活动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往往没有把谈判看成是涉猎广泛、需要许多知识和技巧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更没有把谈判看成是提高自己为人处世境界的一种有效方法。一些人把谈判仅仅看作是人们讨价还价的手段、解决纠纷的途径,甚至认为谈判是互相欺骗、玩弄权术的代名词。

事实上,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谈判者,首先要做的工作不是去学谈判技巧,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与人合作,帮助他人谋取利益的谈判观。

参与谈判的各方究竟是合作者还是竞争者?这是历来谈判学家在理论上争论的焦点,也是众多的实际谈判者在谈判中确定立场的出发点。笔者认为,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谈判,即使是政治谈判、军事谈判,谈判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合作者,而非竞争者,更不是敌对者。

首先,人们谈判是为了改变现状或协商行动。这就要求参与谈判各方的合作或配合,如果没有各方的提议、谅解与让步,就不会改变原有的现状,达成新的意向。

其次,如果把谈判纯粹看成是一场棋赛,或一场战斗,不是你输就是我赢,那么,双方都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把对方看成是对手、敌手,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压倒对方,击败对方,以达到自己单方面的目的。结果,达到目的的一方成了赢家,趾高气扬,做出重大牺牲或让步的一方成了输家,屈辱不堪。双方虽然签订了协议,但并没有融洽双方的关系,更没有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目的,因而这一协议缺乏牢固性,执行过程中会困难重重。

因此,在谈判中,最重要的是应明确双方不是对手、敌手,而是朋友、合作的对象。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笔者引入了业界正在推行的互惠谈判模式来说明上述观点。互惠谈判模式的要点是:(1)谈判各方首先应确认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事先就提出强硬的立场;(2)与此同时,要马上着手探寻对方的需要,并把对方的需要看成与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3)努力与对方共同探寻满足双方需要的各种可行途径,最后再决定是否接纳其中一个或几个途径。在这里,满足自己需要并认真探寻对方的需要应成为整个谈判的核心。以这种思想指导谈判,关键点在于把对方视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竞争者,尊重对手,理解对方利益的重要性,并努力帮助对方实现他自己的利益目标。这样一来,对方也会采取相应行动来配合你的努力,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都感到自己为人处世的思想受到了震动,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更需要体谅他人、更需要合作才能成功的世界。一位学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商务谈判课不仅教会了我谈判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启发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应该坚持什么,教会了我要理解别人,真诚地帮助别人。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不容易,大家为什么不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呢?今后我要以真诚为本,尽自己的能力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诚待人定能取得与他人的合作。”

二、引入倾听艺术,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谈判的指导思想是合作,而合作的前提是彼此间的相互信任,信任的培养和建立则要依赖于有效的沟通。

在谈判中,沟通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交流双方的情况,反馈市场信息,维护对方面子,运用幽默语言活跃谈判气氛,倾听对方的讲话,控制自己的情绪,建立双方的友谊与信任等。

在谈判的沟通过程中,很多人常常认为只有多说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谈判条件。而事实恰恰相反,只有善于倾听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谈判成果。这是因为:(1)倾听可使自己更真实地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态度,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内部关系,甚至是小组内成员的意见分歧,从而使自己掌握谈判的主动权。(2)倾听是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改善双方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则表示倾听者对讲话人的看法很重视,能使对方对你产生信赖和好感,使讲话者形成愉快、宽容的心理,变得不那么固执己见,更有利于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倾听的上述作用进行引申,分析了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5个误区:(1)许多人认为只有说话才是表现自己、说服对方的唯一有效方式;(2)对某人看法不佳等先入为主的印象,妨碍了耐心听他人讲话;(3)急于反驳对方的观点,好像不尽早反驳,就显示出自己无能;(4)在了解到所有的相关信息之前,就轻易地对某件事做出结论;(5)由于存在思维定式,不论别人讲什么,许多人都会马上跟自己的经验套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从而阻碍了与他人的有效沟通。

克服上述误区的有效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列举大量的实际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倾听训练,为学生们总结出了倾听的3个要点: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所说的一切、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言行或情绪、体谅和肯定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篇10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 临床实习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he Refl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DENG Xin

(Medicin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riter has found that the nursing interns have some universal problems in clinical practice during the clinical student nurses' management. The writer deeply feels the clinical practice situation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in the future mostly depend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habit, and skills in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differs from basic education, so the teachers should lay stress on vocational features and train, manage the students with clear target.

Key words nursing intern; clinical practice; vocational education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很多医学生都会背诵的医学生誓言。然而,要真正践行这誓言,却需要高尚的医德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做支撑。在近几年对护生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各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笔者深感护生临床实习状况的好坏及将来执业状况的好坏,极大程度地取决于在校几年职业素养、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必须突出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以下,笔者将对护生临床实习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无菌观念淡薄

无菌操作贯穿于临床护理过程的始终,是提高护理质量、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也是护理教学的重点。但笔者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发现,护生普遍存在着无菌观念淡薄的现象。

具体表现:配药不戴口罩、帽子或不按规范穿戴口罩、帽子、工作服;不按规定修剪指甲;不按规范步骤洗手或进行手臂消毒;已戴无菌手套还摸眼镜、摸口罩,摸头发,用手直接在消毒盒内拿纱布等等。

原因:(1)护生缺乏足够的院内感染知识,没有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2)在护理教学中,教师强调和监督得不够,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例如:上护基操作课时,为保证教学进度,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在学生没有按规范戴口罩、帽子、穿护士服时,老师没有及时要求学生改正,或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却不说明原因,不分析危害。久而久之,学生就不重视规范着装、规范操作了。有时,教师的示范教学也不规范,让护生误以为有些步骤是不重要的,是可以省略的。

1.2 安全意识差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两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是劳动安全。二是人身财产安全。而实习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护生在这两方面的意识都很差。

1.2.1 劳动安全意识差

具体表现:在实习中后期,自以为各项技术已掌握熟练,在未征得带教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对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擅自省略操作步骤,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对差错事故故意隐瞒不报,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导致错过了补救的最佳时机,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在操作过程中不注意自我保护,替病人拔针换药时,手被病人使用过的针头扎到,不做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导致自身受到感染。

原因:(1)角色定位不清,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在校学习和临床带教过程中对护生在医疗行为中的身份都介绍得很少,很多护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对自身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方面认为实习就是不拿工钱的工作,把自己等同于护士,对病人进行各项操作,一方面又把自己当学生,认为出了事也不过是写检讨认错,受学校处分,所以做事不谨慎,甚至草率马虎。(2)理论知识不扎实,经验不足。(3)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没有真正理解“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真谛,为了避免受到带教老师的批评或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责骂,对差错事故故意隐瞒不报。

1.2.2 人身财产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具体表现:在校外租住房屋,夜间不注意关好门窗,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卡随意摆放被盗;不能正确用电用气,导致失火,煤气泄漏。上下班途中不注意交通安全,出现交通事故。不遵守规定,深夜下夜班不在值班室休息,独自回租住地,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原因:(1)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2)护生长期住校集体生活或在家庭中生活,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良好保护,缺乏个人独自在外生活的经验,缺少防备意识和安全知识。

1.3 人际沟通能力差

现代整体护理的实践表明,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进行沟通。①因此,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能力之一。但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护生存在人际沟通不良的状况。

具体表现:(1)担心带教老师对自己产生不良印象,遇到不懂的知识和现象不愿或不敢向带教老师请教。(2)人际沟通缺乏主动性和技巧,本来是正确的操作,由于没有跟病人及其家属事先沟通或沟通不到位,导致病人误解甚至投诉。(3)不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或缺乏自信,遇到带教老师操作不规范时立刻否定自己的正确操作,按错误的操作做。

原因:(1)学校对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只以考试分数判定学习的好坏,只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际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2)护生对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护生片面地认为,只要专业技能过硬,就能胜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有的盲目追求“个性”,认为沟通就是妥协,是没有个性和主见的表现。常常采取冷漠对待或逃避正面接触的方式与人相处。(3)人际沟通课程大量灌输理论,实践性教学少,没能引导护生将沟通技巧和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没能让护生真正体会到人际沟通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对策

2.1 在日常护理教学中强化护生的无菌观念

(1)在护理教学中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讲授,分析消毒灭菌不严格、隔离措施不得当、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危害。

(2)在讲授无菌操作时,让护生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指导的内容做空气和咽部细菌的培养检查。通过对细菌培养结果的观察,使护生加深对空气和咽部有大量细菌存在的印象,进一步增强其对手术室、治疗室、婴儿室等场所空气消毒和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戴口罩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树立无菌观念。②

(3)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等,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标准化的环境中上操作实验课。同时,在护基操作课中教师要规范示教,对学生的操作练习要严格把关。只有每一次都坚守原则,才能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2.2 加强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1)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针对医疗责任事故,重点学习《护士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讲解医疗责任事故的处理流程,使护生明确自己的身份,明确自身行为的法律责任。

(2)搜集近年来护理实习生出现医疗差错事故的案例,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护理专业课相关章节的学习过程中重点举例强调。学工、教务部门和辅导员也可以举办“模拟病房”、“人生AB剧”等活动,让学生通过预设的特定情景,体会如何避免、减少、处理、面对医疗差错事故。

(3)通过思想政治课和职业规划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明确职业特点和职业目标,增强护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4)学工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一些安全知识讲座,印发安全知识手册分发给学生,辅导员应当多到学生寝室巡查,遇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在全班指出问题,分析后果,及时督促整改,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不断强化学生的防范意识。

2.3 转变教育观念,全方位提高护生的职业技能

学校和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分清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将护理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全面罗列出来,细化分解成具体可操作性的单项指标,贯穿于各科课程学习和学校活动中,全面提高护生职业技能。

(1)在新生入学初期,通过知名校友报告会,优秀毕业生交流会,临床见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等,让护生从入校开始就认识到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人际沟通能力。

(2)基础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护理礼仪等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人际沟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讲授,既让护生学到专业知识,也让护生同时学会各种情景下与病人、病患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沟通的方式。

(3)以赛代练,以赛促学,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校内,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辅导员、学生会、学生社团应当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开展学生活动。同时,要鼓励、推荐学生参加校外的职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拓宽视野,提高技能,找到差距,树立信心。总之,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平台,让护生在活动中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