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的危害范文

时间:2023-04-07 09:1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错别字的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汉字是我国主要语言文字,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离不开它。从古自今有许多错误使用中国汉字的一些故事也让我我深刻体会认识到正确使用中国汉字的必要性,也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历史上有一个典故让我印象尤其深刻,这个故事叫做《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说的是清政府军队望风而逃,农民太平军乘胜北伐时驻扎在仪征城外,先行官让小校向主将请示行军路线。此时,主将正在军中大帐议事,随手写下手令,先行官拿到手令一看:“烧城而走”,虽然感到吃惊但是又不敢违令。于是,下令每人准备一大把柴火,拂晓前火光冲天烧了仪征城。事后主将责问为何烧城?先行官取出手令,主将捶胸顿足:“我把‘绕’字写成了‘烧’字,好端端的仪征城顷刻化为灰烬,这都是我的错啊”!这个故事仅仅就一个错字就毁了一座城池,让主将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也让作为学生的我深刻体会到错字的危害。

其实,在如今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不乏有很多错别字,比如商场里有的广告牌上“雪糕”写成“雪羔”、饭店里餐牌上“皮蛋瘦肉粥”写成“皮旦瘦肉粥”,这些虽然都是很不起眼的错误,但是这些错别字对于还在学习中国语言汉字的我们实则是一种误导。此外,还有现在很多电视广告借用同音字谐音字乱用成语,虽然他们达到了他们需要的广告效果,但是却也让还不熟悉成语的我们更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和其正确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对于刚上学的小朋友和不太会分辨汉字的求知的儿童来说,这样的错误使用中国汉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中国汉字是我们的语言,如果我们都不能正确的学习和运用,那其实是有损祖国的尊严。因此我们要从我做起,做到规范用字,不写错别字,改正错别字。

福建厦门湖里区温馨五年级:2572309736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错别字;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34-0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作文、试卷时,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是经常有学生写错别字。尽管老师不断地订正学生的错别字,可是下一回,或者过不了多久,订正过的错别字又跑回来“捣乱”了。

一、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小学生常写错别字,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对纠正错别字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其教法缺乏研究;二是学生学得马虎,不了解字的音形义,对写错别字的危害也认识不足。

小学生年纪小,有意注意时间十分有限,不大可能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写字训练;其知觉也较笼统,识字只能记住字的大致轮廓,对于字的细微部分,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或强化训练,则往往容易忽略,或者与形近字产生混淆,以致写字时出现错字或别字。例如,老师强调,“柳”字中“卯”不可少一撇,学生记住了,“柳”写正确了,可当学到“迎”字时,他们却产生了混淆,把不忘一撇的“柳”字中的“卯”错写到“迎”字的走之里边了;又如,常将自己的“己”写成已经的“已”。

二、纠正方法及策略

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怎样能够省时省力而高效呢?

(一)提高认识

教师首先要提高引导学生纠正错别字意义的认识,要以规范、扎实的识字教学为基础,加强纠正错别字教学。如可给学生讲写错别字产生笑话和严重后果的故事,使他们充分认识写错别字的危害;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细心辨认,遇到疑难字勤查字典、勤问老师或同学的良好习惯。

(二)有预见性

在生字教学中,对易错易混字要有预见,一开始就强化学生认记,加深印象,从而降低学生写错别字的概率。

例如,教学生写“鼻”字,为了防止学生把下面部分写成“弄”字底“廾”。就要把这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先用熟字帮助记忆:“自”字头下面加“田”,再用彩色粉笔写“丌”底,利用色彩引起学生注意,刺激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识字的情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初始印象,能有效提高识字的准确性。

(三)分清偏旁

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中大多是形声字,应该从它的声符和意符中,了解读音和含义。

例如,“礻”是“示”的变形,凡同礼仪、祭祀有关的字都是“礻”旁:“福”“神”“祖”“社”等;“衤”是“衣”的变形,凡同衣服有关的都是“衤”旁:“衫”“裤”“裙”“袖”“被”“裙”等;“日”字旁与太阳有关,“目”字旁与眼睛有关,因而“晴天”不能写成“睛天”,“眼睛”不能写成“眼晴”。

(四)记少知多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同类字作一些排列、比较、分析,采用“记住小数,推知多数”的办法,帮助记忆。例如,“ 廴”旁与“ 辶”旁,“十”旁与“ 忄”旁学生很容易混淆,把它们排列起来:

廴:建、廷、延 十:协、博

辶:远、近、这…… 忄:快、慢、情……

由于“ 廴”旁与“十”旁的字比较少,“辶”旁与“忄”旁的字比较多,只要记住“建、廷、延”及“博、协”等少数字,“辶”旁及“忄”旁的多数字就可以掌握了。

(五)利用口诀

字谜、口诀、顺口溜、儿歌等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学生识记那些比较难记的字很合适。

例如,在教学“京”字时,用猜谜语的形式呈现,先出现谜面:“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小字来帮忙”;在教学生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编出一个字谜“好大一棵树”,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教学“己”、“已”、“巳”三个字时,可编出口诀“自‘己’不出头,‘已’经半出头,‘巳’时封上口”;在教学生字“裕”字时,可编一句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教学“碧”字,可边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边编有趣的顺口溜“王和尚,白和尚,并排坐在石头上”等。

(六)分清字形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容易把一些形近字认错、写错。如学了“放”再写“游”字时,经常把“游”字的右边写成“放”。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干扰了巩固程度不够的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彩色粉笔,把容易相混的部分标出来,比较异同。通过字形的比较,加深对字的印象。如“己(jǐ)”“已(yǐ)”“巳(sì)”,“戍(shù)”“戌(xū)”“戊(wù)”,“仓”“仑”等。

也可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加深印象。如教学“囚”字时可告诉学生:“囚”字的大口框像围墙,围墙里关着人就是“囚”。又如教学“兽”字,教师不妨告诉学生:把“兽”字头上的两点想像成兽角,“田”当作兽脸,“一”可想像为胡须,下面则是一张嘴――“口”。

对那些结构复杂,写起来比较容易出差错的字,可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它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是按怎样的方法构成的。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分解,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组合。如把“赢”拆成“亡”、“口”、“月”、“贝”、“凡”五个部件,再组合,告诉学生,分解和组合时,这些字的各个部分不能移位、改向。

(七)形义结合

有些字学生常常写错,是因为不理解这些字的字义造成的。最常见的是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墓”和“暮”及“幕”、“在”和“再”、“得”和“的”、“练”和“炼”等。要掌握这些字,就必须让学生先把字义弄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识字教学的一开始,就要强调字形的差异,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

对有些同音又形近的字,更要引导学生从字义上去辨别,如“炼”和“练”,“炼”是“火”旁,本义是用火烧制,比喻为对人身体和意志的考验、提高,因而“锻炼”、“提炼”、“磨炼”,必须用“炼”。“练”是“纟”旁,本义是把绳、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练过的布帛,多指洁白的熟绢,引申为熟练、多次,因而,“练习”、“训练”“熟练”就要用“练”。

成语中的错别字,有的也是由于学生不明白字义而造成的,如“不胜枚举”的“枚”字,应向学生解释“枚”是一个量词,相当于“个”的意思,这个成语原意为“不能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一解释,学生就不会将“不胜枚举”,误写为“不胜没举”或“不胜每举”了。

(八)集中消灭

把学生作业、作文、试卷中的错别字,收集整理出来,分批集中,写在学习园地里或用纸打印出来,叫学生集体辨认、订正,或将错别字夹在句子里,叫学生改正。

篇3

【关键词】错别字;危害;纠正;对症下药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不可避免会出现错别字,这些学生对于自己写的错别字经常是“当局者迷”,这就需要老师不懈的指点,才能逐步加以纠正。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探究原因,经过分析,我觉得学生出现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形近而误

在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字的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兄弟”一样,让人难以辨别。例如,“拔草”的“拔”与“挑拨”的“拨”“治疗”的“治”与“陶冶”的“冶”,“既然”的“既”与“即使”的“即”等。

二、音近(同)而误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汉语文字里存在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现象,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学生很容易混淆,产生错别字。例如(括号里是正确的写法)竭泽而鱼(渔)、鸠占雀(鹊)巢、九宵(霄)云外、再接再励(厉)、贪脏(赃)枉法等,再如,许多学生对“的、地”“在、再”,“做、作” 的用法不是很清楚,也造成错别字现象。

三、粗心而误

一些学生还会由于没记准确或粗心大意,在书写时添减笔画,结构错乱,使写出来的字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画蛇添足”。如,将“低、底”字下面的点漏掉,而“纸”字的“氏”字下面却多加了一点,又如,常给“式、展”字多添一撇,“或、戒”字却少一撇。

四、干扰而误

现实生活中,一些商家广告为了宣传效果,有意无意地对错别字推波助澜,给学生书写错别字起负面引导。如药品广告:无“胃”不“治”、“咳”不容缓等;电器广告:随心所“浴”、终生无“汗”; 电视字幕也是错别字的温床,如:在电视剧《》中,“内忧外患”成了“内优外患”;在高校辩论会节目中,“徒有虚名”成了“图有虚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也开始悄悄地在学生中流行,如将“东西”写成“东东”;“我要去吃饭了”,写成“我要去吃饭乐”,还有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读音不够标准,错音导致错别字。

以上原因造成的错别字,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避免的,但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认识到写错别字的原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掌握好纠正的方法,就一定会逐渐减少并且消灭错别字的。现在,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1)追根溯源。有些学生因为对某些词语意思的曲解,因而容易把词语中的某个字写错。教师引导学生从词的本意入手,追根溯源,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或出处,让学生能够理解性地记忆这个词,就不会造成书写错误。如:“墨守成规”的“墨”,许多学生会误写为“默”,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成语出自明代黄宗羲的《钱退山诗文序》,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学生了解了这一成语的出处,明白了它的意思后,就不会把“墨守成规”写成“默守成规”了。另如(括号内是正确的字):破斧(釜)沉舟、名列前矛(茅)、再接再励(厉)、不径(胫)而走、世外桃园(源)、黄梁(粱)美梦等,均可通过探其字源,帮助学生巧记字形。

(2)了解字义。运用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记忆字形,错误就能减少。例如一些同学容易混淆“清、晴、睛、请 、情”,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清”形旁为“三点水”,表明和水有关,如清水;“晴” 形旁为“日字旁”,与太阳、季节、时辰有关,如晴天;“睛”字形旁为“目字旁”,与眼睛有关,如眼睛,“请” 形旁为“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如邀请;“情” 形旁为竖心旁,与人的心理有关,如情绪。学生自然就分清了。又如,“衤”和“礻”容易混淆,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衤”是“衣”的变形,因此“被”“裤”“衫”“补” “裙”等字都用“衤”,而“礻”与占卜、祭祀等有关,因此“神”“祝”“礼”“祈”“ 福”等字都用“礻”,因此,通过了解字义判断汉字的一般组合规律就能大大地减少错别字。

(3)练习辨析。对字形相近、字音相同的字,如“钩”和“钓”、“园”和“圆”等,老师可以结合生字教学时加强辨析,如抄写、组词、选字填空、加换偏旁等多种方式,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字,又帮助学生认清了生字。

篇4

一字之差,害得商人心有余悸。这位商人识字不多,“赋”与“贼”又字形相似,商人误认之余闹了笑话。不光古人如此,今天也有人常念错别字,如:把“造诣”、“别墅”、“贿赂”等念错,让人贻笑大方。2007年元月9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小莉看世界”节目中,主持人吴小莉把成语“纷至沓来”的“沓”读成了“杳”,就是把“沓”与“杳”弄混了,使个人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见错别字真是害人不浅。我们中学生一定要把消灭错别字认真地当成一件事来做。

错字是写得不成字的字,或添枝加叶,或缺胳膊少腿,或间架结构混乱,或乱写不规范的简化字。

别字是把甲字写成乙字,如把“雏形”写成“雏型”,“型”字虽然有这个字,但用在此处则不对。

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我们自己不重视,学习上粗心大意,遇到不会读不会写的字不查字典弄清楚;书写时马马虎虎,草率从事,写得似是而非。有的同学认为现在电脑普及很快,字写得好与坏没多大关系,将来用电脑打字既快速方便又美观,所以也就不以为然了。时间一长,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就难免会出差错。

客观原因就是汉字是表意文字,同拼音文字相比有明显的难点:难读、难记、难写、难查。出错率偏高。主、客观原因彼此影响,互为因果。

所以要消灭错别字,首先是学生在主观上重视,要充分认识到正确书写汉字的意义和写错别字的危害。其次是我们要注意汉字的特点,注意区分汉字的音、形、义。

注意字音

形声字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变,有许多字的古今读音已发生了变化。有些字的部首相同或相似,但读音并不完全相同。如:“毖”和“瑟”,“殄”和“珍”等。

受地方方言影响而导致的错别字。如泰州地区的有些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相差较大,平时说顺了口,写起来不留神,就容易出错。如把“敷衍塞责”误写成“敷衍塞职”,把“浮光跃金”误写成“湖光跃金”等。

汉字还有许多读音相同或相似而形体、意义均不同的字,有些同学学得不扎实,就会在使用时出错。如:把“精疲力竭”误写成“筋疲力竭”,把“积雪初融”误写成“积雪初溶”等等。

注意字形

汉字中有些字的偏旁部首有细微差别,如:“纶”和“伦”,“崇”和“祟”等等。而有些汉字外形相似,不仔细辨认则难以区别,我们就要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特点,牢记于心。如:“(shù)戍、(xū)戌、(wù)戊、(róng)戎”,它们外形相似,内部有别。我们可以编成顺口溜来记忆:点戍横戌戊中空,改成十字是个戎。

再者,要注意不要受社会用字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地方小店的标语牌或路边的小广告。如:“夫皮”、“烧并”等都是错误的。

注意字义

不仅汉字本身是有一定意义的,而且构成词句的汉字的意义,往往同由它构成的词句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分清字义和词义可以防止写错别字。如:“脍炙人口”中“炙”,是用火烤肉的意思;“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说生活贫穷、衣单受寒的卖炭翁为了指望炭卖个好价钱而违心地希望天气更寒冷一点,知道了卖炭翁的这一矛盾心理就不会把句中的“愿”写成“怨”了。

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错率最高的是那些音形相同、相近的字和音形义都相近的字。如:“烦躁”写成“烦燥”等,这都是不注意字义所造成的后果。还有一些字形近而义异,如“脍”与“烩”、“冠”与“寇”、“菅”与“管”等等,它们的字音字义相差甚远,甚至于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我们能懂得它们的意思,就不至于出错。

篇5

一、存在的问题

(一)书写工具不当

现在的学生,他们的书写工具大多为水性笔和圆珠笔。例如,我班68位同学,找不出1支钢笔,其它班的情况也如此。钢笔、水性笔、圆珠笔这三种笔中最好练字的是钢笔,水性笔和圆珠笔练字时不好把握,练出来的效果很差。初中生因为大多用水性笔和圆珠笔练字,这就大大制约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书写时卷面不整洁

翻开一些学生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有些学生的作文不得不常常使用胶带纸、涂改液来修修补补。甚至中考,卷面上那些字也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

(三)初中生书写汉字能力差

1.主观原因造成写错别字

①笔画错误。书写时因增减笔画而造成错别字的。多写笔画,如“黔、染、武”等字常常多加一点或多加一撇;少写笔画,如“梁、具”等字常常少写一点或少写一横。②偏旁误用而造成错别字。如把“初”字的“衣字旁”写成“示字旁”。这些都是主观上对正确书写汉字缺乏足够的认识,平时没有养成规规矩矩地写字的习惯造成的。

2.客观原因造成写错别字

①汉字的结构复杂,形近字、同音字、随意简化字,让很多学生难以掌握。②造成书写错别字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错别字;报刊杂志、标语、对联、电视广告和节目字幕中的错别字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网上出现了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胡编乱造的新词、错别字百出、汉字与英语夹杂、普通话与方言夹杂的网络语言,这对广大初中生来说是极大的误导,其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现在很多中学生常靠用电脑打字来完成作业,久而久之,提笔就忘记书写汉字了,这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采取的措施

(一)让学生认识到写好汉字的重要性

1.要向学生讲清楚写字的重要意义。我们今天学习写字的目的,不一定都要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端正、干净、容易认。假如写的字让人难以辨认,就会给阅卷老师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分数上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写字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促进智力发展,使手、眼、耳、脑的协调能力加强,使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有专家认为,常练字可以锻炼身体,调节精神,保持血液通畅,精力旺盛,有益于健康长寿。

3.写字还可以陶冶性情。我国着名作家郭沫若认为,练习写字既练字又练人,可以怡情养性,逐渐改掉性情急躁,粗心的毛病。欧阳修也曾说过:“学书为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好字的道理,他们才不会觉得写字是无意义的临摹。

(二)选好书写工具

好的书写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初中生在选择书写工具时应首选钢笔,并选择一些质量好的墨水,要定期(每周)用干净水清洗钢笔。

(三)教师要上好写字课

书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工作,短时间是不能看到效果的,学生有缺乏耐心。所以,这个工作只有靠我们老师来监督。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巩固学生练字的成果

1.成立书法兴趣小组

把班级里爱好书法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小组可以每月还可以出版一份有关书法的手抄报。这样,在兴趣小组的影响、熏陶下,班级的写字氛围会变好,为写好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前五分钟练字

每节课都花五分钟让学生练字,尽量让他们写有关考试必考的篇目,不但可以加强书写,还提高了学生的默写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把练字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拿笔及练字的习惯

学生功课多,时间紧,而解决学生练字时间不够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学生在大脑中确定“拿笔即练字”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每次作业都是练字的好机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规规矩矩地练,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六)增加汉字的识字量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有效

据报道,有44.25%的人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41.52%的人经常提笔忘字,14.23%的经常写错别字,85.29%的人认同全民汉字手写水平在下降,6.31%的人不认为,8.49%的人表示不清楚,大量事实证明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年的汉字书写成了“文化乡愁”。正因为此我们语文科组申报了《农村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希望能通过一些有效的研究,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①中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养成;②汉字间架结构的把握;③减少学生错别字的使用有效途径;④提高学生的练字兴趣;⑤汉字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此我们从2015年起做了大量的研究,希望能解决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的问题。

一、中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养成

这一个观点虽然有很多人去研究过,但是我们课题组讨论的时,作问卷调查时,明确了我们的学生写字写不好,很大原因是写字的姿势不好,或者是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写字才美观,不费力。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构造,违背了它的原理,身体各部分之间就不能协调进行工作。不正确的姿势有下面几种:①爬卧式:这是近视者常见的姿势,腰弯得低,眼睛与笔尖的距离很近,并且执笔太低,手指紧挨笔尖,挡住视线,偏头抵胸,常用左手支撑下颌写字;②倾斜式:书写者随意斜身、斜头,身、头与桌面不能平行;③握笔姿势不当,而正确的姿势: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我们在每一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做到以上要求,而且教师要随时观察指导,对一些比较顽固的习惯要讲明利害,我们还可以在笔上做记号或在着力点绕上胶布,以提示用正确的方法执笔,在写得很累时可以站起来伸伸懒腰来缓解书写的压力,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汉字的间架结构的把握

结构,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用点线结合构成一个美观的字形。结构不同,给人的心理感觉就不同,要准确的把握每一个字的不同的结构,才能把字写得正确、清楚、匀称、整齐。主要有七类:①独体字;②上下结构,有上下相等、上小下大、上大下小三种;③上中下结构,有上中下相等、上中下不等两种;④左右结构,也有左右相等、左窄右宽、左宽右窄三种;⑤左中右结构,也有相等和不等两种;⑥半包围结构,有左上包右下、左下包右上、左包右、右上包左下、上包下、下包上六种;⑦全包围,四面合抱。教师利用上课前三分钟来给学生讲其中一种结构,为了让学生看清运笔过程,可直接在实物投影上进行范写;为了让学生掌握间架结构,可用卡片拼凑的方法来学习,同时要学生多练习,以巩固成果;然后教师在下次课上展示哪一些写得好的,哪一些写得不好的,以给学生警示,改进。通过这样讲练、评改、展示多种渠道相结合,来让学生明白汉字的结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练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坚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贯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写字课与其它学科相比,确实是比较枯燥的。如何让枯燥的写字教学变得相对生动些,让学生成为写字的主人,这需要我们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①故事激趣,教师可经常给学生讲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一方面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品质,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黄庭坚观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增加对书法的了解,从而成为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源泉;②视频激发,教师收集一些现代一些“书法大家”写字视频,边播放,边讲解;或者是一些以人形舞蹈楸硌莸氖榉ㄊ悠等纭霸泼盼杓――行草”等,通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学师们是如何握笔,书写的,从而激发他们的练字热情;③请校友回来开书法讲座,我校有70多年的校史,培养了很多人才,而书法方面的人才也不少,课题组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定时的请校友回来授课,如李海彪、梁红彪等,学生直接与“书法大家”面对面交流,可以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而正有了“书法大家”的激励,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练习汉字,书写规范汉字,对此我们深有感触,有时候我们老师讲再多,还不如他们佩服的人的一句话。

四、减少学生错别字的使用有效途径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我们课题组根据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掌握每一个学生写错字的真正原因,然后从学生自身方面入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协助他们通过自身调整解决问题;如:①形旁分析法;②声旁分析法;③联系生活;④做做比较;⑤课内外加强规范汉字的书写等。其次,重视外因,减少社会负面影响,可以从大力宣传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性和书写错别字的危害性;也可以规范人们使用文字的行为,还可以制定文字规范手册;同时加强对各种媒体、市场和商店招牌等错别字高发区监管力度,让全社会行动起来,重视起来,从而规范学生书写。

综上所述,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它更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书写姿势入手,从汉字结构入手,从激发练字兴趣入手,从减少学生错别字的使用,真正的规范农村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让学生做到正确、规范、整洁、美观的要求,提高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篇7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妈妈的工资不是1000元,就是2019、3000元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发现,麻辣和烧烤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人,弄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比如说“变形金刚”、“芭比娃娃”、“战斗陀螺”、“库洛牌”…….都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欢和别人攀比,花钱去买比别人更贵、更漂亮的东西。还有些孩子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里,手拿麻辣和烧烤的学生随处可见。或许,麻辣和烧烤就是让学生乱花钱的罪魁祸首。

2、玩具是人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开销也占用了我们学生的大部分零花钱。还有大多数学生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

结论

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着钱去网吧,连不吃早餐也行。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

建议

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园里的饮食情况,注意孩子们的健康。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最近,同学么都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学校周围的小卖部购买垃圾食品。我决定去问一问同学们,他们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于是我和小霏同学一起去进行调查。

二、调查:

我在小摊便边看见许多食品袋,有的过期,有的没有商标,还有的里面的调料有危害。但是,我挤进去看了看,数了数,发现男孩子有十六个,女孩子八个,使我大吃一惊。

三、分析和结论:

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小霏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无产品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乱扔会污染环境。

3、买小食品让同学们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四、建议:

1、我们办了一个标牌,题目是:远离垃圾食品,从我做起。

2、我们每天都号召同学杜绝垃圾食品。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终于认识到三无产品的危害,去小摊前买垃圾食品的同学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记住,不要买三无产品,他们对我们有极大危害!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人们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街头做了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我们对一些路上的行人进行了调查。很多人对交通规则和一些交通知识并不陌生。但通过我们的明察暗访,发现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自由的在马路上穿行,对眼前的车辆或行人全是视而无睹。其实,这就是交通事故的来源。

其实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机动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规则的小学生身上的。而且,通过我们的调查,在我们上饶县,小学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要让他们知道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和家长一起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一些重要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知识就可以了。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小区的大门前有垃圾桶。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为有许多人不爱护环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总是在也深人静,车流量减少,行人稀疏的时候从窗户里边将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扫路的叔叔阿姨们不好扫地,时不时要弯腰去捡。 我要为环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别人再发传单是要给你一份,你不要,说一声我我不要。不从窗户里扔垃圾。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小区的大门前有垃圾桶。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为有许多人不爱护环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总是在也深人静,车流量减少,行人稀疏的时候从窗户里边将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扫路的叔叔阿姨们不好扫地,时不时要弯腰去捡。

我要为环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别人再发传单是要给你一份,你不要,说一声我我不要。不从窗户里扔垃圾。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孙xx

调查内容及结果: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我爱我的校园。但是,我不时会看见校园内有好些垃圾,跟这个学校很不相称,这么美丽的学校和这么脏的垃圾一起,我为了弄清原因,使校园更美,于是我对校园的卫生进行调查。

调查

一下课,我就到校园里兜了几圈,发现以下几个地方的垃圾是比较多的:植物园、草坪、篮球场、沙池,在植物园,我发现有6个塑料袋,3个罐子,10处等地方有糖果纸和纸屑,这么大的地方,都被垃圾占满了。

分析

学校每天都实行“三扫”,早上到校打扫,中午放学打扫,下午放学打扫。这种打扫计划校园应该是干净的才对,我从调查中发现学校包干区的垃圾约占学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较多的地方 。

结论

校园的卫生主要原因:同学们到外面买零食吃,吃完之后随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学们的卫生意识还不够强。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建议

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美,我唤吁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同时,学校管理卫生的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对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乱丢垃圾,我们的学校将会更美丽。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塑料袋转眼间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但是,在“简单、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随手扔下的一个胶袋、一个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响的后果? 为此,我做了一次关于塑料袋使用、及污染情况的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周六早上

调查地点:我们家门口的菜市场和周边小餐馆

菜摊上摆放着或红或紫的塑料袋;肉店墙上挂着红色的塑料袋;水产品摊位上,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许多,有黑色和红色两种。

熟食摊点上,不管是馒头、包子、糕点还是酱肉、烤鸭、炸虾、凉菜统统是用白色、红色、浅蓝色的塑料袋来包装。

再来看看这些来菜市场采购的人们,个个满载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很少看见有提环保购物袋的,可见塑料袋的使用相当普遍。

篇8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课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给我们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亮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盲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高度认可和低实施度的反差,使综合性学习“爱你在心口难开”。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涉猎此内容。而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在当下可以表现出来的,又没有检查的具体措施。部分老师就没有把它当成必做之事。改变这一局面还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综合性学习的教材

1.课本上的内容

综合性学习呈现在人教版课本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单元学习内容专题呈现的,另一种是附在课后的内容。以五年级教材为例,上册在第一课《窃读记》后就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以单元学习的内容专题呈现的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2.有待教师开发的内容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在五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课程资源。

(1)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

以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为例,学习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季羡林爷爷告诉大家,“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古诗”,我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用一年的时间,每周背五首,一学期二十周背100首,两学期就可以背200首古诗了。专门用一个本子把自己背的诗抄下来,每周教师检查一次背诵情况。还通过开展班级“古诗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背诵。一年下来,学生的小本子上积累了200多首古诗,大多数学生也背了200首古诗。有的学生甚至把《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诗都倒背如流了。

(2)对身边周围事物的调查

教给学生写调查报告的方法,自己组成四人小组,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全班交流。例如,调查你们小区周围的环境;调查我们班同学近视眼的人数及原因;调查我们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帮扶方法;调查学生中错误握笔姿势的人数并组成帮扶小组纠正握笔姿势;调查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提出更加合理的开支建议……

(3)读书交流活动

每一学期全班共读一本书,每周召开一次读书会,可以是集体阅读,可以是就书中的内容进行提问解答,还可以谈自己的体会……营造一个人人要读书,个个想读书的氛围,把学生领进书的海洋。

(4)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了解学习

热爱家乡从了解家乡、知晓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开始。让学生收集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资料,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学习,以家乡的历史名人为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的家乡在陕西汉中,这里山清水秀,是汉朝的发祥地,三国的争夺地。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结合汉中的历史讲三国人物,学生讲得津津有味。

二、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安排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对教材要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和认识,要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要有关注学生今后发展的远见和对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

以本册第五组教材《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

1.我所想到的编写的原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步进入国际化,有的人对英语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汉语,出现了汉语弱化的现象;有的广告牌上滥用成语,还有错别字,语言不规范;有的人甚至认为有了电脑,就可以不用练习写汉字了;有些学生只顾考试成绩,不管自己的书写。与古人相比,我们民族的书写水平在下降。而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汉字是音形义结合最完美的一种文字,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吸引着西方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小学生了解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对汉字产生敬畏感,达到书写工整漂亮,尽量少些错别字,为纯洁汉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我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同于课文,阅读材料只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资料的例子,利用阅读材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材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笑话和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归纳以上内容,我把它们为四个主题:汉字的有趣、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书法作品欣赏。

3.我对教材的处理

根据以上四个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1.字谜七则》《2.有趣的谐音》归为“汉字的有趣”;《3.仓颉造字》《4.“册、典、删”的来历》《5.汉字的演变》《6.甲骨文的发现》归为“汉字的演变”;《7.一点值万金》《8.街头错别字》归为“错别字的危害”;《9.赞汉字》《10.书法作品赏析》《11.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归为“汉字书法欣赏”。

全班同学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四到五人。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一个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用一节课的时间分组定计划,一式两份,交给老师一份。然后按计划,以阅读材料为活动的引子,分头搜集资料,利用星期天小组成员在一起汇集资料,可以办成手抄报,可以写成调查报告,可以汇编成《歇后语字谜集锦》《书法作品赏析》等小册子,也可以把在街头巷尾拍到的错别字照片汇集成册进行修改,还可以把收集到的某些汉字的来历汇聚起来等。

4.我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再分四个专题教学:每一个专题先学习书上阅读材料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把小组学习的内容汇报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就教材这一个点进行了探究,拓展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每个小组争先恐后的发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展示的回报材料丰富多彩:有在街头巷尾拍到的错别字广告牌;有在网上下载的书法作品荟萃;有小组合办的精美的小报;有用毛笔书写的对联;尤其是有的同学对一些汉字能从自理上分析,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经过实践,这样的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53-01

伴随着语文实践活动这个课题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从"大语文"观出发,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利用身边现有的、随手可拾的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从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1.立足教材开发资源

教材是教学之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媒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宝贵课程资源。新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1.1利用文本,把握活动时机。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第二学段开始,每册教科书都安排了两次的综合性学习。对于教材编排的这些综合性学习,教师切不可匆匆过场,应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创造性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在新课标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组课文《杨氏之子》后,编者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这是一个搜集、筛选、展示的过程。现在的孩子,通过书籍、报刊、网络能轻易收集到笑话、幽默、广告词、精彩对白。但如何优化选择,提高鉴赏能力则是难点。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们搜集材料,想想这些语言为什么好笑或者精彩在哪?用一两句话说明收集它的原因;然后再班级交流、展示,使大家明白精妙语言的共性;最后,老师再通过让学生进行提示语、广告词的创编,体会语言的妙处。在此过程中,学生都乐在其中,不仅感到有趣,还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

又如:在第九册教材中的《遨游汉字王国》这个单元里,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猜字谜"、搜集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文字材料、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1.2延伸教材,拓展活动空间。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正如叶老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材中隐藏着许多可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处,在学生想表达又苦于没机会表达之时,把活动引进语文课堂,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了剧本《半截蜡烛》后,我试着指导学生把《晏子使楚》改写成剧本并即兴演绎。因为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和运用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重新进行组织、改编,而且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把故事情节加以延伸,改成剧本。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员。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表演的能力。

2.挖掘校园文化资源

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每天在这学习、玩耍、快乐地成长。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尤为丰富,语文实践活动的资源也是千姿百态的。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展与之配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面的同学看过来,这里的图书很精彩,这里的价格最实在,就等你们过来买。"这是"快乐书摊"的推销员在"推销"顾客买书呢!结合"学校读书节",学校开展了一次大型的图书交流会"跳蚤小书市",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阅读交流的舞台。活动一布置下去,同学们可乐了,纷纷把自己已经看过的图书带到学校,并合理地定好价格。他们把自己的小书摊也摆弄得有模有样,还取上了别致的小名儿,像是"书的驿站"、"微笑书摊"、"快乐书吧"……不仅如此,各书摊推销的创意也是层出不穷,宣传自己书摊的大海报、横标副、广告词都是别具一格,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次的活动中,学生们的阅读面拓宽了,创新思维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

社会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它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到社会的天地里去实践、去锻炼、去发展,以此拓展教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拿"街头错别字调查"这个活动来说,它的"课堂"首先是街头,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有的学生自己也不确定,需要去查字典或请教别人,然后才统计、分析原因。有的学生还通过走访、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整改意见。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使学生认识到了错别字的危害,树立了他们写规范字的意识,而且还发展了学生分析选择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写作表达的能力。

4.活用家庭生活资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里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课程资源。家长是家庭资源的生命载体之一,家长自身的素质结构,一言一行对教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活用家庭生活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三八"节前,让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我为妈妈做事"等活动,让他们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妈妈的不辞劳苦;又如:在"历史的选择"读书征文"亲子诵读"比赛上,家长和孩子在读书、写征文、朗诵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亲情的暖流中潜移默化地汲取语文的养料,促进了他们语文阅读、写作、表达等能力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下,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源源不断的一泓活水,永远滋养着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篇10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策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社会不仅需要专业性人才,更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基础教育强调课程改革整合的趋势下,语文学科也必须通过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与“课堂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远离社会实践”的20世纪的语文教育相比,“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以整合为出发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它更强调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校园、自然、社会为大课堂,在实践中加深体验;它强调综合,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那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爱上并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1引发兴趣,自定内容

要想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乐于参与其中,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就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因此应在一定的话题范围之内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内容。

如:在“说不尽的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迷人的桥”和“我是桥梁设计师”两大板块。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了解一些桥的名称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2)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3)搜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 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大渡河上的铁索桥等。(4)人们用“桥”造出很多新词,如商桥、书桥等,请说说在这些词里“桥”的含义。(5)搜集绘画、雕刻、图片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桥。(6)有一位观众在一次电视晚会上画的意在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连心桥”最后获得了优胜奖。你赞同这位观众获奖吗?为什么?(7)设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与大家交流。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搜集资料的途径、特长等条件自主确定活动内容,组成小组或个人独自开展活动。由于没有硬性的限制,因此孩子们兴趣高涨,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询问等资源途径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遵循规律,由扶到放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本着由扶——半扶半放——放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已经具备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策划,制定计划和方案,教师可就活动的可行性做必要的指点。

3教师参与,引导落实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并积极参与其中。因为学生的兴趣来得快,去得急,且容易转移,一遇到困难很容易低头,做事往往浅尝辄止,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较差,有时缺乏相应的手段予以表达。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由于农村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实在有限,孩子们就让我帮着他们在网上搜集一些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古诗、对联等资料,并在他们写调查报告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指导,孩子们最终完成了任务。

其次,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使综合性学习更加生活化、实践化,利用多种信息手段,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福寺山牌李花生”、“海潮糯米豆瓣”、“海潮香桂圆”、“尖山藤梨”、“海潮甘蔗”“ 海潮王枇杷”等都是海潮镇的特产,声名远扬,我让孩子们利用课外时间采取有效的方式途径去了解有关这些特产的信息,然后在全班交流。孩子们通过访问、实地参观、上网等途径了解到了“李花生”、“海潮糯米豆瓣”的基本配料、生产程序等;知道了“海潮香桂圆”、“尖山藤梨”、“海潮甘蔗” “王枇杷”的生长条件和管理过程,还知道有些特产(如“海潮糯米豆瓣” )甚至远销到了海外,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这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使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一个海潮人而自豪。

再次,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差,不善交际、合作意识不强的学生,要为他们参与活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帮助鼓励,使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以及敢于实践,主动实践,积极实践,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都能在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发展。

4交流共享,加深体验

综合性学习往往出现只见头、不见尾,重安排、轻交流的现象,而交流恰恰是促进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重要一环,因此交流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学习成果,如实物、图片、总结、研究报告等,更应该包括实践活动的过程和亲身体验,后者往往更加重要。如“在走进社区(村庄),纠正错别字”交流活动中,既要让学生展示各社区出现了哪些错别字,又要让学生介绍是如何诊断错别字的、如何与社区人员交流的,更要让学生谈一谈活动中和活动后的体验。通过创设这样的互动平台,不仅使学生展示了学习的过程方法,加深了体验,合作意识和交际技能得到进一笔提高,还使学生认识到了写错别字的危害,基本达到了活动开展的目的。

5着眼发展,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