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1:3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位外国诗人说:“伟大的母爱永远给孩子安全的屁护所,她是孩子成人强大的保证。”是呀!如果一个人不想享受母爱阳光的普照,他的生命质量真的不堪设想。
母爱是一处港湾,让我远离风浪,享受安宁。母爱是指路明灯,让我们看清前进的方向,获得信心。母爱是雪中的碳,给了我温暖。母爱是饥饿时的面包,给了我充实。母爱是孤独时的亲情,给了我慰籍。母爱是失败时的鼓励,给了我信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就是有一支妙笔,也难写出母爱内涵的万分之一。
母爱—让我感动,让我珍惜。
篇2
一.多背多积累语言优美的佳句佳篇
1.读古典文学文化名著,多背多积累具有“深度文化”和富有文学色彩的经典语言。
《周易・系辞上》指出:“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多背多积累具有“深度文化”和富有文学色彩的经典语言,可以收到“鼓天下之动”“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效果。
《易经》《大学》《论语》、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经过时间淘洗饱含“深度文化”的“精粹语言”,通过长期的积累,反复地揣摩和领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滋养,奠定语言文化功底。这种语言在头脑中储存得越多越清楚,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其滋养功能就越显著。
读这些经典可随着教材和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而及时进行,还可以将自学过程中有关这些经典的内容进行拓展。在弄懂其语意的前提下,将优美语言积累在本上,铭记在心上。积累本随身携带,随时积累,随时记忆。我们在教学中涉及到过以下内容:
《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常合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一个民族的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离不开千千万万人的努力和奋斗即自强不息的精神。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固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读经典也可从与课文相关的名家颂对联、经典诗文名句背诵入手,通过寻找其源头来读经典,达到积累优美语言的目的。与课文相关的旷百世而相感的历史人物常有屈原、司马迁、杜甫、苏轼等,有关这些名家的赞颂对联、经典诗文名句比较多。如: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联语嵌屈原的作品《招魂》、《九歌》《呵壁》(即《天问》),作者既赞美了屈原崇高的品德,又凭吊了自沉汨罗江的屈原。屈原的这些作品,自然引起了我们的求知欲,想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和上下求索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古人云:“花前赏《红楼》,月下品《聊斋》;风中诵楚辞,雨中吟唐诗;《汉书》伴茶,《史记》下酒。”多读古典名著,积累深度思想和蕴含丰富的语言,并且弄懂优美语言的语意,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积累和记忆优美语言,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优美语言。运用才是最终目的,可使记忆更加持久有效。写作中运用具有“深度文化”和富有文学色彩的经典语言,美感和感染力定会倍增。
2.学习现当代精品语言。这种语言是用现代汉语表达(或翻译)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品语言。学习现当代精品语言的目的,是提高语言素养,同时增长见识,接受文化熏陶。可读的书籍有大家系列如朱自清、张爱玲、徐志摩、冰心、史铁生……;克雷洛夫、罗素、泰戈尔……这些名著可在闲暇快速阅读,读后就会发现精彩迭出。罗素说:“希望是坚忍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们可以登上永恒之旅。”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希望、理想这些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内驱力,需化作行动加上忍耐这样美好的品质才能登上永恒之旅,才能到达理想彼岸。大师们不仅语言美、表达力强,而且思想很深刻。
3.积累“交际语言”。交际语言指的是已经或可能在与他人交际时使用的语言,类似生活用语、网络语言等。学习“交际语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直接模仿运用,训练语言操作能力。①运用修辞,如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心中有阳光,世界就光明。②引用俗语典故。如中国导弹横空出世,霹雳惊天。③化用古语。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④借用成语。如望题兴叹。⑤套用流行语。如太空的野花不要采,见了嫦娥不要爱。⑥套用名言。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即使近在咫尺也远在天涯。⑦化用诗词。如个性诚可贵,分数价更高。这七类“交际语”的积累,可使“交际语”富有文采,提升交际者的身价,更有利于交际的进行。
二.鉴赏文学作品,作生活化阅读思考
(一)文学作品的鉴赏用生活阅历来填补,贫乏的生活阅历借文学作品来丰富。
丰富的生活阅历可以加深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样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可以弥补读者生活阅历的不足。科学家霍金在轮椅上思索着宇宙,写下了《时间简史》。作家史铁生则在轮椅上思索着人生,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小说散文,如《病隙碎笔》: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体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史铁生靠“透析”才得以延长生命。透析,肉身感受到的是渗入骨髓的疼痛,也是灵魂的过滤。他常说: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史铁生身体的虚弱正好迫压出心智的强大。这不正是他向世人所展示出的行为艺术?
对于没有多少生活经历的高中生,引导他们从生活的角度去阅读此类书,同时又能以此类书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与感受来观照人生。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学习辛苦,囊中羞涩,与此对照是否该感到惭愧呢。
(二)生活阅读的扩展就是社会化阅读。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都是我们社会化阅读很好的渠道来源。学校、社会举行的有关活动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社会化阅读,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文学社、“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等。自己要主动去参与,融入其中。这些社会化阅读有助于我们将文学作品进行生活化阅读。
三.把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这种锤炼语言的方式行之有效,主要是通过仿句或命题释义来进行。如仿句: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
我指导的学生所仿佳句:
①我自豪,我是学生――课本是我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笔是我翱游知识海洋的船桨。
②我骄傲,我是年轻人――满天繁星是我撒下的希望;蓝天白云是我追寻的梦想。
③我悲伤,我是差生――家长的责骂是我肉体上的万根刺;老师的批评是我心灵的一把刀。
又如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抒写对鲁迅的爱。
先生弃医从文,揭示病痛以求疗救,一生都致力于唤醒民众。一个“狂人”,撼动了多少禁锢,一句“吃人”,抖落了多少封建的灰尘。
蒲公英渐渐枯萎了,无力地垂下了头,但他的孩子们,每一个有着良知与信念的人啊,带起先生飞向远方的伞,承载着希望,承载着先生坎坷而伟大的爱,以意志为帆,信念为舵,执着地飞向梦的彼岸。
通过仿句或命题释义这样的方式来锤炼语言,文短,语言富有文采而且又有文化内涵,尤其是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抒发了他们的情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训练多了,就自然融入到了作文中去了。
四.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磨练
佳作中往往可以找到与自己生活阅历一致的地方,进而在自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佳作中不乏真情打动自己的地方;佳作中也不乏饱含一定深度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的语言震撼着心灵的地方。品味好了,就开始写作。先围绕话题,在脑子里搜索有关写作材料,后进行筛选、构思组材、立意,最后从语言文字、结构、立意等方面反复修改完善,直到满意为止。从文体上看,优美的记叙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一般容易出彩。记叙不能没有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议论可以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从结构上看,一般文章开头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优美的佳作当然也很注意它的开头和收尾。
如学生近作《门前有灯》渲染黑暗烘托光明部分:
我继续着我的夜游,直到有一天,当我走进单元口后,我才发现不知是谁把楼梯上的灯打破了,黑暗像毒气一样弥漫在四周。本身自己眼神就不好,又逢无星无月的夜晚,我只好摸着墙一步一步向上走,既担心脚下的台阶,又害怕前面不知什么时候会跳出来的障碍物,在这紧急的时刻眼镜又滑落了,我哭笑不得,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我无奈只好大喊:“妈!妈!”希望母亲能来救我。过了一会儿,一些光从门缝中泻了出来,接着光明就去驱散了黑暗,母亲走了出来,捡起眼镜,给我戴上,把我领回了家。没有一丝责备。
渲染黑暗以此来烘托光明和母爱。让人身临其境,产生恐惧感和暖流充溢全身的感觉。
如学生近作《他,触动我的心灵》结尾:
“世界因善良充满爱,人间因爱而更加美好。”用善心对待别人,你将收获更多的善良。让我们共同传递这份善,让善良充满每个人的心,让善良充满整个社会。
他,触动我的心灵。不久后,必将有更多的他,触动我们众人的心灵。
美丽的心灵和语言文字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而且文尾照应标题并深化主题。
篇3
1.练在情感喷发处。在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形成文本耐人寻味之处。紧紧地抓住,就能让学生的心与文字直接对话,聆听文字的呼吸,感受文字的张力,从而能够达到深刻思维、细腻情感与敏锐语感的共生共存的目的。
如我校教师周明玉在全国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执教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树立了伟大父亲的形象之后,插播汶川大地震中伟大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动作、语言,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和在场的老师,有的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了深沉伟大的父母之爱,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人文的熏陶。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为苦苦救子的父亲书写内心独白:“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饿不饿?你害怕吗?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饿吗?害怕吗?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了吗?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使整节课的教学达到。
2.练在文本空白处。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进行练笔,可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如《从现在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听了议论纷纷。”教师说:“假如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听了猫头鹰的命令,你会怎么议论呢?”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天哪!让我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这不是把我的生活规律都打乱了吗?”“是啊,虽然白天也可以睡觉,但是毕竟睡不好。白天睡不好,晚上还要做事,这种生活也太煎熬了吧。”“猫头鹰怎么这么自私啊!”“难道它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它是不一样的吗?为什么非得强迫我们都跟它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做事呢?”……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议论纷纷”!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议论纷纷”的含义及课文内容。利用这种补白的方式,让孩子真正走进故事中去,参与故事,不但激发了孩子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适时地进行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
3.练在拓展延伸处。教材中许多内容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以整体的观照,回马一枪,在课堂的结束处,指向文本的整体,往往能给予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驰骋,既充实文本,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创新。
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孩子们对于文中那个使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人物特别感兴趣,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这一点。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练笔:
“天上的神仙看到了这一切,他(她)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写一写:1.神仙会对小姑娘说什么?2.神仙会对妈妈说什么?3.神仙会对人们说什么?”
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小姑娘说,你是爱的天使,美的化身,你纯洁无私的心灵像金子般美好。你向世人验证了一个真理——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妈妈说,你把无私的母爱给了善良的女儿,你会好起来的,因为好人有好报。”还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人们说,爱心像钻石般闪亮,愿星星把爱心播洒,愿人间拥有更多的爱。”孩子们“言之有物” “有感而发”,在练笔中升华了情感。叶圣陶先生说:“立诚为贵。”如此说来,学生既“学作文”,又“学做人”;既“练”了“笔”,也“修”了“身”。
4.练在技能迁移处。在技能迁移处运用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创设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言运用鲜活起来。如人教版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节的样式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
她把 ————————,
她把 ————————,
她陪着————————……
这样填空式的仿写,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在练习时,在我“这可是小诗人在写诗”的鼓励下,学生写出了不少多样的“小诗”,下面是张悦朋同学的“小诗”: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小草往绿里涂,
她把蝴蝶变成了小仙子,
她把白云照得笑红了脸,
她陪着我茁壮地成长,
把快乐洒到了我的心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