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7:1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因材施教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因材施教论文

篇1

(一)行为目标的变化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在古代个别教学的背景下,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某一个教育对像,其实质是针对个体的个性教育。但这种一一对应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却有不可操作性,因为现代教育的施教对像已从面对面单个的学生状态变成了以院校、专业、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状态。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对像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故在规模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体性特征,从教育需了解单个学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转向了面对大规模的群体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的现实层面,这是目前因材施教现代化改革的实质性变化。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在教学实践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

二、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

专业特色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

多元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

不变与万变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四)考核方式上

篇2

1.1一本授课教材+多本参考教材

由于每本教材的侧重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会有不同的着力点。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授,即使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教材,也不会百分百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广泛参考国内外各类教材的知识分析和应用,查阅相关的期刊资料,及时吸收新的知识,吐故纳新。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电子技术这一门课,要大量阅读相关学科的相关书籍资料,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面对学生的求知才能深入的启发和引导学生。

1.2第一节课引人入胜

第一节入门性质的引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积极性,对电子技术这门课有一个整体的感官印象,了解实际应用中电子技术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应用介绍电子技术的实际作用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介绍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涵盖的课程内容,将整门课的内容拆分成单元电路又组合并联系起来,同时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水平。

1.3多样化教学

教学手段除了板书、多媒体演示、仿真示例,还有实物展示。实物展示和实验环节并不重复,例如在讲解显示译码器时,可以拿电路板、数码管、译码器以及若干门电路来验证,另外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否可以显示字母,以HELLO为例,将输入变量的不同取值定义为不同的字母,设计译码器,并逐个显示出来。这种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完成一次课堂考核。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授课教师通过对同一知识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教学并留意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不断的互动,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这种尝试—反馈—改进的反复推敲,找到适合该教学班的授课方式。

1.4改革教学内容

淡化分立元件电路,注重集成电路的应用。在集成电路讲解中强调外特性,淡化内特性,注重实际应用的效果,强调单元电路和整体电路相结合,理论电路与实际电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模块化的概念,注重各个单元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的外特性。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知识点非常多且零散,学生常常是学习新的知识点就忘记了旧的知识点,因此开始新的内容之后,应该适度的与之前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比如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会随时应用在之后讲解的各个知识中,比如直流电源中的整流部分,可以借此很好的对二极管的特性进行回顾。

1.5每部分内容辅以典型实例讲解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的引入工程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热情。例如模拟电路部分,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以蓄电池低压报警电路为例,由集成运放、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若干电阻等元件组成,涵盖了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等知识点。报警电路中,集成运放作为电压比较器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电阻R2与稳压管组成电压基准电路,向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电阻R1,R3组成分压电路,其中间点作为电压采样点。当蓄电池电压高于两倍基准电压时,比较器输出正饱和电压,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表示电压正常;当蓄电池电压低于两倍基准电压时,比较器输出电压为零,发光二极管发光,表示此时蓄电池电压过低。除单元电路之外,对综合性电路的分析及改进也有助于让学生对知识点在实际中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1.6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进阶要求

由于实验课时不多,8个学时的实验基本为验证性实验,这个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实验验证后,可进一步提出进阶要求,例如集成运放的运算电路,基本要求是搭建给定的运算电路,并给定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进行测量,验证加法电路或者减法电路等,进阶要求即可要求学生根据已完成的电路进行适当的改变,完成要求的运算关系,并通过测试加以验证。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经典电路的精髓,并能够加以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1.7加强题库建设

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需要讲解大量的知识,即使最深刻的演示也需要课后花时间来巩固和加深记忆。另外有些学生属于慢热型,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领会和灵活运用,往往正是这些慢热的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因此题库的建设非常必要。题库的建设原则是根据授课内容挑选习题,编入部分实例,完善题型,重点突出。

2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因材施教并因材考核

根据平时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案,考核方法就需要随之进行多方位改革,教师要多花时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考核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不能只靠期末笔试裁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进行因材考核,着重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包括理论笔试,实验动手,单元电路的理解分析和应用改进等。为避免教师的主观意见影响学生总评的公平性,期末的笔试成绩仍然要占较大比重,但是考试内容会涵盖部分对实践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即笔试包括理论题型和实际题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让每位学生的用心和努力都能在考核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3结束语

篇3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还未有统一的共识。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梳理,认为创新性人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既拥有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深邃的思想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专业知识的积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中不仅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把握机遇的能力,而且具备逆境中的忍耐力及承受能力。换一句话来说,创新型人才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人才培养模式是是高校针对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以及考核机制等组成的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的基本框架和整体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作为出发点,以德育、智育、美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具体表达为培养目标、规格、方式、方法、过程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通过对基本特征的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既要求学生具有适应新时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学生拥有全面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二、高师音乐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从2009年起,高考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高师音乐教育自身的特色与艺术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将不断涌现。从今天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很多高师院校增设音乐教育专业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各级师范大学(学院)开设的音乐学院(系)在获得社会认可情况下,怎样达成互补而不是相互碰撞,从而和谐均衡发展?这些层次、条件各不相同的高师音乐学院(系)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不同类型学生个体的差异,体现多层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正确处理高师音乐教育办学质量与就业的矛盾是我们高师院校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

师范音乐教育是专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科研人才目标而设置的。通过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育方案实施情况等其他要素的分析与梳理,笔者发现高师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教育科研人才。学生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须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高师音乐教育对未来教育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以顶尖的音乐艺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区别。因此在教师培养上,各级高师音乐教育应以学生学习掌握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服务。既能体现音乐艺术的专业性,也能融合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2)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具备的特点。首先,高师教育是属于分层教育、分类培养。此类模式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知识,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培养体系中,哪些知识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应该胜任的,哪些技能又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这些内容一直都是高师音乐教育分层培养的研究内容。其次,高师音乐教育教师梯队和教学形式较为“复杂”。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专业都会配备教学与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师梯队,以保证音乐教育的前瞻性。然而高师教育属于分层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面较宽,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公共课和理论课,这些课程需要教师采用上大课的班级教学制。再次,教学内容与方法应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拓宽方面,不仅要协调处理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与音乐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应将德育和美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围绕音乐教师职责,及时发现学生欠缺也能弥补欠缺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目标以构建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在高师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基础环节,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师素养教育应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因此,课堂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在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构建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础,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为核心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积极建立艺术实习基地,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顶岗实习,开展义务支教活动等。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

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分层教育、分类培养,而且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才是高师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其一,须立足于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古今中外音乐艺术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高等艺术教育既是对受教育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塑造,又是对其社会责任感、审美理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音乐艺术教育在人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现音乐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与价值。其二,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高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高师音乐教育在分类培养、分层教育中,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采用标准,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如何区分,如何构建;若构建新的模式,还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在教师队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是否满足学习者需求和时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为改变当代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析,也是教育部门和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师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个性,能够自我思考、不断演绎,努力完成音乐的二度创作。

1、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创新意识

理念是转变的先导。学生在传统教育中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能解决某些问题,但同时其思想会受到局限,创新思维会受到禁锢。创新教育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理念,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不断加强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以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应制定出适合时展需要的办学理念。

2、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是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人”。他们和时展密切相关,这种“需”与“求”的关系不应出现冲突。此外,“一专多能”是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未完全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灌输式”教学,实现向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要重视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扩大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范围,合理地设置与调整音乐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鼓励受教育者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转换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高师教学内容、方式上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对受教育的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顺应时展的音乐教育需要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不断强化自身的艺术创新能力。音乐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准,而且要求利用综合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引领音乐发展潮流。如何使高师音乐教师达到教师角色的专业化的标准?笔者认为,第一,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应随着培养目标的提升不断提高;第二,在了解音乐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应结合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第三,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专业知识结构。教师一专多能、贴近学生,除了教师角色外,而且充当演员和艺术管理者的角色。

4、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强、舞台实践能力强是创新型音乐人才的重要特点。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计体系中应增强实践教育环节,扩大实践教学占据的比例,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和参与校内外舞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申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的实施情况中看,实践性教学环节能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凭借探索性与实验性的特点,采用户外教学、舞台教学和多媒体情境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取得创新成果。

5.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篇4

进人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过剩,造成了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人才呈现出“一毕业就失业”的严重后果。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体育院校今后的招生,而且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一也十分不利。一方面是我国体育事业急缺大量的应用型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是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找不到工作。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力与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脱节。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色、提升其竞争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一也是推动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动因之一。 

1 高校教育改革大背景的呼唤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被赋予的职能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化教育,再进行对口分配就业,这种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一直被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正统模式。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视野狭隘,缺乏迅速适应社会新环境的能力,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高校这种“统一”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快,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走出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教育体系制度创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一也是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篇5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师;学生

一、什么是“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但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孔子的学生很多,但他对学生却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所以他在教育活动中能比较好地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优化“因材施教”的教育体制

相对于中国古代师生席地而坐的谈话式教学和国外的“超小班化”教学而言,现今在我国的教学中实施起来的确有困难。目前,我国将班级授课制发挥到了极致,45人为标准班,而有些学校每班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余人。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时间提问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也许有的学生还没有一次和老师单独交流的机会。试想,如此规模,如何因材施教?至多也是针对个别同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切不可过于急功近利了。暂时的节省教育开支,势必会会影响教育效果。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应对此引起必要的重视。

“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班主任直接和学生接触,对学生了解最多,因此应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应该安排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擅长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担当班主任。从学生人校到毕业的几年时间里,班主任应尽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使师生彼此深入了解,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有些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的重要性,频繁更换班主任,使得新接手的班主任要从新了解学生的情况,增加了管理班级的工作量: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适应当今激烈紧张的社会环境,从容面对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师不能太过功力,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不考虑学生身心健康。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性格当中的优点和缺点,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如果这个学生自尊心强,敏感,通常这样的学生悟性也很高,作为教师就要采用委婉的教育方式,多单独沟通,对于缺点不要在同学们面前批评他。对于优点应及时表扬,帮助他塑造自信乐观的性格。如果这个学生性格张扬,不服从班级管理,自高自大,教师要适当的压制这种性格的发展,通过一些小的事件,让他自己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从而培养他谦虚谨慎的性格特征。人的遗传基因千差万别,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性格也大相径庭,因此即使是对于同一表现,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同样是没有完成作业或没有按时交论文,也许有的学生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也许有的学生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一时没顾上,等等。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搞一刀切,这样势必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规划人生

篇6

    【摘要】分级教学即分层次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大势。其理论基础是因材施教和“i+1”理论。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语言输入理论及因材施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对分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分级教学的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分级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大学英语的英语教学要求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新要求的颁布使得分级教学的实施有了依据和学校的支持。《要求》的出台承载着革新外语教学的任务,寄托着社会对外语教学和改革的希望——分级教学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原则

    1、分级教学与i+1理论和情感过滤因素

    美国着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i+1理论指出,i(input)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出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即i+2,或者是接近甚至低于语言习得者现有水平,即i+0,i-1,学生会感觉太难或者太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输入”。i+1被视作教师所应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Krashen同时还提出“情感过滤”在语言输入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很有必要,学习者同样需要在情感上吸收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和焦虑感(anxiety),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分级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进行分层分班教学,i+1理论正好为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按传统的自然班组织教学,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在同一课堂上将自己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控制在“i+1”的水平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按照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组织的分级教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输入”,并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高的效率。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史上历来提倡的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伟大教育家。正因为孔子能“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

    宋代朱熹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他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主张教学不拘形式,尊重学生兴趣,采取学生自动、自主、自学和自助的教学方法,反对“守成法、求划一”。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状况,提出了“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授教方式“孜孜不倦”地把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变化了的同时又是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面对的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承认差异、张扬个性,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二、分级教学模式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1、分级考试三原则(Placement Test)

    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做到对现有的学生进行:(1)合理分级;(2)比例均衡;(3)动态管理。

    新生入学后,遵循“学生自愿、学校遴选”的原则,学校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学校组织的分级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分级教学班学生名单,成绩优秀者进入A级(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B级(普通班)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级(提高班)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分级编班。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修读。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提高班)学生应各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1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7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可对ABC班的学生实行“滚动制”的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期末考试成绩及个人意愿进行级别动态调整。这种级别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篇7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职英语校本教材;需求分析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校本教材则是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不同教育教学环境和学科特点的学生实际而开发的,对于针对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以“高职院校”及“校本教材”作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近10年来只有9篇相关的论文,其中大多数论文主要涉及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策略、思路或模式,只有两篇论文涉及到了针对性较强的基于学生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对校本教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与学习者个人需求分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极其匮乏,从而导致了校本教材,尤其是更注重应用性目的,更强调实用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在理论框架方面的欠缺,以及最后的校本教材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系列结果。

一、校本教材需求分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West(1994)指出:需求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务实并注重实效的活动,建立在与地方(本地)情境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需求分析开始应用于教材的选择。Bosher&Smalkoski(2002)在谈到需求分析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时也指出:需求分析既对目前的情境进行分析,也对将来希望达到的情境进行分析。可以说,所有的校本教材都应该加强编写者基于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与学习者个人需求分析)的理论学习,通过需求分析来加强校本教材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这应该是提高校本教材质量的根本保证与基本前提。因此,笔者认为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有以下优势:

(一)针对性与系统性

校本教材的编制与开发成功与否,教材内容的选择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教材编制者可以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析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必需的专项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与学习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教学过程的讨论,以便于得到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的信息,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全程性与全面性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教材编制者、用人企业、任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全面、主动参与,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教材编制者从教材内容范围的确定到素材的搜集、加工,从试用教材的编辑、完善到最后版本的应用与考核整个流程中都时刻注意与企业、学生双方的需求保持一致,真正实现“以需求为本”、“因材施教”等宗旨与原则。

(三)合作性与互动性

需求分析其实是一个任课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集体之间的合作、学校资源与校外行业资源的合作以及教材编制者与以上各方的合作贯穿始终的过程,并将因此主导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教学的流程、教学评估的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基本需求分析的教材开发又是开放的,它随时接纳更多、更新的教学内容,允许、鼓励不同的教法与学法,拓展评价空间,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此进行相关教材内容的调整,以达到校本教材效果的优化。

二、“因材施教”原则下校本教材需求分析的原则

从理论角度来看,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而个人需求主要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与他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Benesch(1996)强调:需求分析对于社会政治问题以及此类问题对课程设置的影响缺少关注。因此,基于社会需求分析及个人需求分析角度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基本内涵应为:

(1)高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和企业员工是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他们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进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2)企业参与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由高职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企业的参与可以保证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贴近社会用人需求。

因此我们可确定,需求分析的基本内容与过程也就是通过调查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的各种方法,如政策研究、座谈、问卷调查和预测等,来最后确保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质量与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推进“因材施教”理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以及通过更贴近学生实际与需求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促进他们的潜能开发,从而更好地实现我校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预期目标,以及推进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因材施教”原则下校本教材需求分析的策略与流程

(一)需求分析的人员结构与资料准备

1.教材编制者主要负责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指导理论的研究与准备工作以及实证研究的执行工作,策划需要分析中的政策研究,座谈、问卷调查和预测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并进行评估与总结。另一方面,教材编制者也作为担任相关学院课程教学的基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的教师,提供并收集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当中教师部分的反馈,以及课堂师生互动的情况等教学方面信息,为更好地把握需求分析的内容效度提供参考。

2.相关学院主要负责落实企业与本学院学生的需求分析的座谈、问卷调查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将反馈结果提供给教材编制者进行研究、评估及总结。

3.就业指导办主要负责提供历年来企业对相关学院毕业生在其单位的就业表现、对课程设置及教材设计的反馈与建议以及对未来就业者的相关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原始记录,以供教材编制者进行参考,并最后确定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步骤)主要指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总结阶段,本研究的三个阶段具体可体现为: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落实需求分析的具体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需求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估,形成英语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的相关思路与策略。

为了最大化地实现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效度,本研究特地选取了企业角度、学生角度以及任课教师角度三个视角进行对现有教材的调查、分析与评估,以及对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了解与分析。这些信息对“因材施教”原则下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制与开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具体程序如下图所示:

四、“因材施教”原则下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应关注的重点

(一)校本教材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根据束定芳教授(2004)所指出的:外语教材为外语学习者提供符合外语学习规律的语言素材和学习方法。因此,高职院校的外语校本教材应定位为:在“因材施教”原则下,根据需求分析的具体结果,结合高职院校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指导原则,顺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二)校本教材的重要功能

Cunnisworth(1995)对教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功能作了以下概括:

(1)讲授材料的一种资源;(2)学习者实践和实际互动活动的一种资源;(3)学习者在语法、词汇和语音等方面的参考书;(4)课堂语言活动的灵感来源;(5)(反映既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大纲;(6)用于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资源;(7)为自信心有待加强、缺乏经验的教师提供支持。

从实际来看,应确定高职英语校本教材不但具有以上重要功能,而且还要与需求分析的结果相结合,体现具体学校专业特色、学生特色与教学特色,真正实现在校本教材的编制与开发中需求分析的价值。

(三)校本教材的基本内容及材料的选用

在选用校本教材材料的时候,应提倡一种大教材观,即把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与其他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狭义教材的功能的同时,使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地接触其他语言材料,满足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在“因材施教”原则下的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更应该结合企业与学生的具体需求,以此来选择更全面、更深入、更贴近学生具体学习的情况、更具有专业特色、更体现学校教学原则与完结的教材内容,特别是要配套相应的教师用书,帮助教师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校本教材的内涵与精髓,了解其所具备的专业特色与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教材;同时,还应配套相应的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此为延伸,结合职业的要求和特点,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统一性与系统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校本教材的试用与评估

教材的评估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要看它是否与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吻合。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本等方面。以下原则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1)教材应该与企业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与明确需求吻合,与具有专业特色与职业特点的英语课程的目的和目标吻合。(2)教材应该顺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高职高专的校本建设中。(3)教材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应该对其学习的过程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应该促进教师对行业背景、企业需求、职业特色等方面的认识,在教学中自觉渗透专业与职业方面的知识。(4)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体现了基础性、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因此,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校本教材的模块样本要广泛征求企业、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过程,不断地进行动态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与修订,在最后教材编写完成后,还应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论证、由专业人士进行统稿、润色,反复修订,由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在全校使用。

五、结 语

“因材施教”原则作为外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整个外语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此原则下的英语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必须与教材使用的环境、教材适用对象的具体学习情况,如英语水平、学习观念、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相适应。

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编写与开发的相关理论框架下,可进行需求分析,思考教材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及重要功能、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教材的基本内容及材料的选用、教材评估等方面的原则与策略,并不断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与教材评估后的调整,从而编写出一本科学、有效、系统性及针对性较强的英语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 Benesch.,S.Needs Analysi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AP:An Example of a Critical Approach.TESOL Quarterly,1996,30(4):723-738.

[2] Bosher.S.,& K.Smalkoski.From needs analysis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designing a course in health-care communication for immigrant students in the U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2(21):59-79.

[3] Cunnisworth,A.Choosing Your Textbook.New Zealand:Macmillan Heinemann,1995.

[4] West.,R.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Teaching,1994,27(1):1-19.

[5] 陈丽云.高职院校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制[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27):80-82.

[6] 刘平娥,罗建远.高职高专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8(26):59-60.

[7]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何以会出现此类现象?究其原因,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规模扩张引发高等教育在职能、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系列连锁变化与应对措施的不足;二是某些“大学排行榜”过分鼓吹师资、生源、论文等数量而非质量的不正确引导和推波助澜,从而造成了不少高校盲目求大、求全,使特色消褪。

此时,重温“和而不同”的提法非常必要。“和而不同”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史伯、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的命题。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意指君子能以自己的思想协调各种矛盾,可以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但从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正是秉承“和而不同”的精神,诸子百家皆以六经为依据,以“救时之弊”为目标,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出发,思辩纷纷,共同造就了文化史上的辉煌和奇迹,百家余韵,传承至今。

今天,作为学生数排名世界第一的高教大国,我们正以更稳健的步伐去创造文教史上新的辉煌。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高教的一味趋同无疑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值此之际,重提“和而不同”显得极其必要!

提倡“和而不同”的精神首先应体现在高教体系的构建上。从促进统筹协调的角度思考,如何从多层次、全方位、广视角进行谋篇布局,找准定位,凸显特色,正是“和而不同”精神的折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结合田长霖先生提出的“高教、科研、产业部门的综合体”发展思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好地挖掘特色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的传统优势,形成综合性大学与行业特色大学互补合作,各显所长,整体水平提升而亮点突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协同发展,从而实现互补、合作、和谐的多赢局面。

篇9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有关“分类推进”的理论;具体操作与方法

论文关键词:英语分类推进因材施教

论文摘要:本文从理论出发,并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提出了职业院校英语基础课分类推进的方法。认为分类推进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目前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职业院校英语基础课的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班级和学生群体。这些学生群体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各自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英语成绩差异性就更大,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加剧,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的局面,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分类推进”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有关“分类推进”的理论

“分类推进”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大家知道,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时采取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手段。

从国外来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类推进”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二、具体操作与方法

分层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教学目标、施教方法、练习与作业、测试等方面分别进行处理,即要进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操练分层、作业分层、测试分层等。

1.学生分类

在班内将全班学生进行“分层”。首先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将全班学生分为优(A组)、中(B组)、差(C组)三个层次,对优生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待差生要以差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对待中等同学,要求他们重在独立完成课堂要求。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根据新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主动减缓坡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有效参与。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教学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本文前面已述,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有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50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时,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对优生重在鼓励多学;对中等生重在指导如何学;对后进生重在辅导知识点,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对优生(A组)可以直接通过自学,在全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对中等生(B组)重点以把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后进生(C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以把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爱好为主,提高学习信心,能坚持努力学习,上课用心听讲。

3.施教分类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教学活动。一般在上新课前,要求各层次学生按分层目标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此基础上,上课时再采取鼓励、激发等方法,帮助学生向高层目标迈进。如:笔者在班级进行英语会话练习时,要求优生会话中的词汇不能重复,要求中等生完成会话中的词汇可适当重复,要求后进生能够表达即可。这样,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4.测试分类

教师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问、课堂练习、小测验或单元练习中,应按各层次教学目标来划分优、良、中、差、不及格四个等级,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达到自己能力的最佳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进行月考。考试也按已选A、B、C三个档次进行。分层测试面向全体,特别是提高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考评大大刺激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班里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和竞争局面。

总之,分类推进能尽可能创设和谐、爱学的学习环境和良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境界中成长,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实践证明,实施分类推进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建辉.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3):135-137.

[2]郭梦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个性需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4):53-56.

篇10

【摘要】分级教学即分层次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大势。其理论基础是因材施教和“i+1”理论。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语言输入理论及因材施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对分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分级教学的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分级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大学英语的英语教学要求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新要求的颁布使得分级教学的实施有了依据和学校的支持。《要求》的出台承载着革新外语教学的任务,寄托着社会对外语教学和改革的希望——分级教学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原则

1、分级教学与i+1理论和情感过滤因素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i+1理论指出,i(input)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出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即i+2,或者是接近甚至低于语言习得者现有水平,即i+0,i-1,学生会感觉太难或者太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输入”。i+1被视作教师所应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Krashen同时还提出“情感过滤”在语言输入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很有必要,学习者同样需要在情感上吸收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和焦虑感(anxiety),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分级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进行分层分班教学,i+1理论正好为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按传统的自然班组织教学,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在同一课堂上将自己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控制在“i+1”的水平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按照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组织的分级教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输入”,并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高的效率。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史上历来提倡的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伟大教育家。正因为孔子能“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

宋代朱熹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他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主张教学不拘形式,尊重学生兴趣,采取学生自动、自主、自学和自助的教学方法,反对“守成法、求划一”。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状况,提出了“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授教方式“孜孜不倦”地把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变化了的同时又是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面对的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承认差异、张扬个性,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二、分级教学模式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1、分级考试三原则(PlacementTest)

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做到对现有的学生进行:(1)合理分级;(2)比例均衡;(3)动态管理。

新生入学后,遵循“学生自愿、学校遴选”的原则,学校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学校组织的分级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分级教学班学生名单,成绩优秀者进入A级(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B级(普通班)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级(提高班)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分级编班。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修读。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提高班)学生应各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1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7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可对ABC班的学生实行“滚动制”的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期末考试成绩及个人意愿进行级别动态调整。这种级别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分级教学目标

将大学公共英语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提高阶段是在基础阶段之后,重点学习应用类、文化素质类等英语后续系列课程,并要求学生在上述各方面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较高要求,部分学生达到其规定的更高要求。(1)基础阶段分为三个等级,即初级(1级)、中级(2级)、高级(3级),每学期4学分。1级:适用于边远贫困地区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争取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2级: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要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3级:适用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学生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部分学生达到较高要求。(2)提高阶段:高级(3级)班的学生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第四学期进入高级班学习。

3、分级课程设置

每个学期学校同时开设四个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课程分为大学英语1级、2级、3级、4级,每个级别使用的教材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相对应。初级班即(1级)的学生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一至三册,成绩优秀者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中级班(2级)的学生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一至四册,第三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优秀者第四学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高级班(3级)的学生从《大学英语》第二册开始,三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二至四册的内容,第三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第四学期学习英语提高班课程。课程有:实用英语写作、高级口语、商务英语、西方文化、英美概况、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分级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级教学原则、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要改变教学观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2004.

[2]Krashen,S.D.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52-63.

[3]Krashen,S.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4]吴素红,刘俏,郭卫玲.简析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科技咨询导报,2007(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