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4-11 05:4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荷花淀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1

1用问题铺垫情景,让情景更深入

以情促学是情景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情景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情景的趣味性、知识性、启迪性,还要配合问题等形式进行铺垫和启迪,让学生对情景的观察更仔细、体验更深入.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配合以下问题链来达成以上效果。

问题1:冰块放在你的手里,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手湿了,而且感觉到冷)

问题2:在刚才这个过程中物质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生回答:固态变为液态)

师:我们把这种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之为熔化。

问题3:那么你生活中有哪些熔化的例子吗?(生回答:夏天吃雪糕、冬天雪的熔化……)

在此,学生不仅深刻体验了冰熔化的过程,还能在教师的引领下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能在这样的情景引领下,很好的构建了熔化的概念,这种概念的构建不仅深而且透。

2用问题引领思维,让探究更明确

[HJ1.63mm]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课堂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形式,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注意点、转折点、思维点、易错点等等,而这些突破口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也不能直接让学生去记忆某些注意点,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些细节,激发学生对相关环节的思考,以此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达成对细节的理解.比如在本节课堂中,我们需要突破多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链来突破以下环节:

问题1:老师给你一个特殊的合金,让大家一起体验一下它的熔化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大家注意观察熔化的过程具有什么特征?(此处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低熔点合金,该合金在70 ℃就能熔化,于是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会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合金慢慢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由原先具有固定的形状到没有固定形状.)

问题2:那么你是怎样判断一个固体已经开始熔化了呢?以冰熔化,蜡熔化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生:冰熔化时,有水出现,蜡熔化时慢慢变软,再变成液体。

问题3:很好,老师的试管中有一些没有熔化的碎冰,你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吗?

(学生上来边讲边演示,即发现碎冰中有水滴或水泡出现就可以说明此时冰已经开始熔化)

问题4:那谁能帮我来示范一下,如何判断蜡开始熔化呢?

(学生上来,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蜡加热,刚加热,试管底部的蜡很快变得更红更透亮.用玻璃棒搅拌一下,底部开始松动,此时开始熔化.)

问题5:此时温度计还被固定在蜡块的中间,温度几乎没有变化,而与之相反的是,底部的蜡已经全部熔化完了,这该怎么办呢?

生:用石棉网给他们加热?

问题6:石棉网能让蜡烛的侧壁也受热吗?

(此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去理解水浴法可以让被加热的物体受热均匀.)

问题7:如果老师要研究冰和蜡的熔化特点以外,我们除了要时刻关注他们各自的状态变化以外,还要关注哪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呢?

生:温度。

问题8:很好,那么我们一会儿在测量冰熔化实验的过程中,你们四人一小组,准备怎么分工呢?

生:一个记时间、一个读数、一个告知状态,分别为固态、固液共存、液态.另一个负责记录和监督。

到此,学生对整个实验探究的注意事项已经非常清楚,此时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几个注意点:(1)采用水浴法注意安装的顺序;(2)在当下的室温条件下,冰在室温环境下自然熔化更易于获取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

3用问题启迪智慧,让分析更透彻

实验数据分析是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的一条主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冰和蜡的熔化实验,还要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元化分析获取冰和蜡熔化的异同点,在达成对熔化的深入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而问题的呈现可以很好地启迪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比如在学生完成数据后,我们就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冰和蜡熔化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问题1:你能结合表格数据概况说一下冰和蜡的熔化特点吗?

(学生窃窃私语、有些疑惑)

问题2:冰哪个时间段在熔化?

生1:1分钟到2.5分钟。

问题3:蜡那个时间段在熔化?

生2:一直在熔化。

问题4:你能结合这个概况说一下冰和蜡的熔化特点吗?

生4: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问题5:通过表格数据我们分析起来比较复杂,你有一种更直观、更明了的方法来表达冰和蜡的熔化特点吗?

生6:采用图像法来表示。

师:很好,那么请大家将你所测到的冰和蜡的熔化数据转化到我们的T-t图像中,然后结合图像来分析冰和蜡的熔化特点。

到此为止,学生很快就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熔化图像,于是老师再进行深一步的问题和引领,以此促使学生对熔化的进一步理解和飞跃。

问题6:你能结合图像再次总结一下冰和蜡的熔化特点吗?

生7: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热,但是温度会保持不变,而蜡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地吸热,但是温度却在不断地上升。

师:很好,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类似冰这类物质,称之为晶体,把它们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称之为熔点,而类似蜡这样的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因此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它们没有保持不变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接下来,老师继续提问。

问题7:由此可知,冰和蜡的熔化条件分别是什么?

篇2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篇3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篇4

关键词:欣赏文学;教学情境语文教学;学科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图画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厌倦和枯燥的感觉。所以在适当的时机用图画创设情境,既学的艺术性,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图画形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满足学生对主要有插图、挂图、照片、卡片、简笔画、图表等。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文学是一种艺术,美术也是一种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艺术是相通的。诗画合一,将语文与美术巧妙融合,增添语文教学的缤纷色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同时也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达到语文与专业学习双赢的目的。

一、案例描述

孙犁的《荷花淀》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这篇小说来说,却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这实在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有着无限开阔境界的荷花图。这正是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确定为学习通过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第一部分“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的时候,在范读、集体朗读,充分感受作品优美、清新、宁静的风格的基础上,我提问: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作品展示的时间、地点。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月亮、小院。这两个问题的确很简单。有的学生开始低头看书,有的看着我,期待下一个问题的抛出。而我却用粉笔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弯弯的月亮,并且画了一道栅栏来表示小院,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有的疑惑,有的好奇,有的开始讨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于是我问谁能把这幅画的人物补充完整?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最后一致推荐美术科代表来完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水生嫂编席的画面逼真极了。在他的带动下,有的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接下来的教学就特别轻松,精彩不断呈现。那“新鲜的荷花香”弥漫了整个教室,仿佛有一股股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大家沉浸在这一愉悦之中。又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学生在学习“制胎、掐丝、点蓝”等形象性制作工序时,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昏昏欲睡,这时,可以出示表现景泰蓝工人工作场景和景泰蓝制品,由于生活阅历和环境的局限,学生会对课文所描写的某些的有关图画内容觉得陌生、枯燥、无法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恰到好处的图画则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将文字与图画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

就是这样一个由文字转化为图画,再现情景的环节,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了文本,同时又跳出了文本。他们的智慧正在释放,情感正在碰撞,动态生成的无穷魅力不断地展现。

二、教学反思

(1)寻觅结合点,发现专业魅力

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目标。在中职教学中,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文化课缺乏兴趣,学科的整合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寻找到语文课与美术专业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达到语文与专业发展双赢的目的。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术专业知识,可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历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的过程,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搭建大舞台,绽放学生美丽

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搭建一个足够大的平台,那么他们将释放无尽的潜力和魅力,我们的教学会成为一种艺术,会充满青春的活力,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美丽。

篇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迫在眉睫。

二、电化教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而这些,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学习的革命》)。不可否认,教学中,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然而,长期下去,右脑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忽视。所以,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电化教学的初步尝试

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更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的赞颂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社会的风貌,从而激发人们的同情、赞美或憎恶。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优秀的作家,正是通过对声、色、形、情等方面的描绘,来感染读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强化其作用,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利用语音手段,辅助教学。茅盾先生的小说《春蚕》中,描写小轮船的汽笛的声音是:“呜!呜,呜,呜──”,只用了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如果我们把它单纯作为科学语言来看,则启发读者的感官,让其联想,具体说明了老通宝被第一声汽笛从沉思中惊醒,随即他又听到了两声短促的汽笛叫声。再进一步分析,这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反映了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经济渗透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农村,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社会现实,揭示了老通宝以及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贫穷落后的根源。学习这一段时,教师请同学们朗读,并录下音,反复比较,然后再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再如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其中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里边十四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调动了人的视觉与听觉。这里,作者不仅表现了再现音乐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述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学习这首诗,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描摹理解不深,但我们如果借助CSC备课系统的多媒体朗读,便可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中,进行联想、比较,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利用幻灯片、录像片,辅助教学。鲁迅先生的《药》中,描写一群人观看杀夏瑜的场面时,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对这群看客,要是制作一张幻灯片:一边是一只被手提着的鸭子,一边是一群伸长颈项的人。制作时再夸张一些,教学中一放,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就会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孙犁的《荷花淀》第二段:“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制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一段描写,如果不深入分析,轻易地忽视过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段文字,前半部分描写了白洋淀水乡的辽阔无垠以及盛产芦苇的富饶景象;而后半部分却是通过大家对白洋淀席的赞誉,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理解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还要深究此处的描写同表现作品的主题以及展开情节的关系。因为,水乡是这样的美丽富饶,白洋淀人民又是这样的勤劳智慧,那么,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这块美好的土地、威胁着这些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时候,只要稍有一点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人,能不奋起斗争、保家卫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吗?以水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的参军,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们在斗争中的锻炼成长,都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出现的。这里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突出作品主题、促进情节发展的作用。学习时,如果先放一段录像,既能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的印象,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推出,大大方便了教师与学生。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风景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制作六幅画面,借助声、像的巧妙结合,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沙漠驼铃”一幅画面,先推出自然风光──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推出人的活动──驼队出现,声色俱备,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从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

篇6

【关键词】语文施行创新教育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要创新,教师的观念改变是关键。同时,要建立与学生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而作为践行创新教育的基地,班级建设的观念和方法也应有所改变。

一、转变教育观念的必要性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创新,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个任务显得更为艰难,也更为急迫,而这一切的关键,必须是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学生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学校教育,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学会自爱、自强。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场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创新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其勤于动手、乐于探索,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学习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应对社会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生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践行者。作为这样一场变革的引领者,首先,自己要有与教改实践相匹配的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下,应具有“学生观”,即当前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而不是塑造学生。其次,在教改实践中,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你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具有一桶水。其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懂得一些“教”的艺术。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仅仅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给学生学的方法,给他一把钥匙,即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可以让学生受用一辈子。除些之外,培养学生的激情和好奇心,教会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着重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处在教学改革前沿的教师必备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必须从圣坛走下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由神回归为本来的自然人。

二、改变学习方式的迫切性

既然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理,我们也要倡导教师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所谓“合作”就是指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合作,教师由过去教材的代言人,掌握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探究活动的帮助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所谓“探究”是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过程,或者无意义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由批判,反思的过程,一个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1]。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知识点感兴趣了,才会进一步的想去了解它、探索它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学生还应该对所学知识、大胆质疑,这种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的教学活动。第三,师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在合作探究中,解决疑难,解决问题,这才是探究教学最本质的意义,也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迫切需要的。

案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荷花淀》部分课堂实录:

教学重点之一: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

我设计:让二组同学分角色表演第一节中“夫妻话别”部分,通过对比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1、第一组男女同学表演课本第一节“夫妻话别”。2、让第二组男女同学改写对话,再演“夫妻话别”。(丈夫很晚才回来……)

女:(抬头、瞪眼)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男:(坐在台阶上)吃过了,你不要去拿。

女:(坐在席子上,脸有些红涨,话也有些气喘)有事快说。我就知道,这么晚回来一准没好事。

男:(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爹呢?

女: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男:小华呢?

女:别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男:(小声)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饭去。

男:(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眼里闪着泪光)就你积极。这次你去,不多打几个鬼子,不要回来见爹和我。

明确:改写后的水生女人同原作的水生女人有共同点:内心不舍又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不同点:前者温柔、贤淑、羞怯、质朴、进步、体贴;后者快言快语、泼辣、直爽。如果说,后者像火,那么前者就是水。

通过对比,水生嫂的形象更鲜明,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辨析作品人物性格的能力。[2]

当然,“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只要适合知识传授,适合与学生合作、探究,适合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创新是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区,创新教育更是亟待落实的问题,只有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更新了,提升了,才能在这场教学革命中成为实践者、先行者。也只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规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相应新知识和能力的独立的个体。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推进的问题与反思》作者陈旭远[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一.两个智慧

之一:区别“话题”与“问题”的智慧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与一般意义上语文教学的“问题”是有区别的。什么是话题?话题是谈话的中心,谈话时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引发谈话的由头。话题不是一个单向被动的你“问”我“答”的过程,而是立足把握文本精髓和激话学生语文思维的“核”、由这个“核”延伸,辐射开去,针对编者意图和教材能力训练点有的放矢的“谈话”。这种“谈话”提供的只是交流的话引子,无所谓指向性的“标准答案”。它关注的是每位学生自由地、有个性有创意地解读和表达的过程,它提供的是让“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碰撞沟通、平等对话。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之二:驾御教材,梳理文本、挖掘文本,寻找“话题核”的智慧

很显然,教师课前挖掘文本内涵,深入到小说文本的肌理中去,找到激活学生学习情趣和语文思维的“话题核”,这是小说教学成败的关键。什么是“话题核”?怎样深入到小说文本的肌理去找到这个话题核呢?举《故乡》的例子予以说明。

通读两遍小说文本,我们会整体感知小说构思的轮廓:通过一个“比”字,突出一个“变”字。再搜索中国二十年风云变幻的背景信息,深入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就可以挖出一个“总根子”:的不彻底性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是造成农村破产农民贫困的原因。仔细研读结尾的四段文字,我们读出了“新生活”、“希望”和“路”这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引发了“我”的三个思考:宏儿和水生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新生活?故乡的希望在哪里?今后的路该怎样走?这里结构全文的“比”字和“变”字,体现作品主题的“总根子”和“新路子”就是能开启《故乡》教学思路和学生语文思维的“话题核”。然后围绕这些“话题核”便能生成相应的一连串的话题:

⑴初读课文:课文中描绘了两个故乡,一个是儿时“记忆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眼前的故乡”。你对这两个故乡的整体印象是什么?能否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构思特点?

⑵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进行了哪几组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导致农村破败,农民痛苦的总根子是什么?

⑶品读课文:“我”别离故乡时,围绕“新生活”、“希望”和“路”这三个关键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提出了三个社会命题:宏儿和水生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新生活?故乡的希望在哪里?今后的路该怎样走?你能否站在作者的角度,以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分子的身份替他思考?

这是阅读教学的“抱西瓜”,下面我们再进行阅读教学的“拣芝麻”工作:

⑷推敲课文: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里的词语互换?为什么?

①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阴暗)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躺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生气)。

②我的母亲早已迎着(赶忙)出来了,接着便飞出(跑出)八岁的侄儿宏儿。

句中带点的字就是“话题核”,题目要求就是围绕话题核生成的话题。因此,是先有“话题核”后有“话题”。这和先有种子后植树是同一个道理。

二.两个实施三维对话的策略

策略之一:小说教什么的策略

接触语文才会认识语文,认识语文才“会学”语文;接触小说才会认识小说,认识了小说才“会读”小说。很多语文老师,没有联系生活的教学理念和头脑,没有探究过体悟过语文的本能、本质,没有语文教学思维,一味地跟着编者人云亦云的埋头拉磨,结果是:把自己拉成了只会围着磨盘打圈圈瘦骨嶙峋的“老黄牛”,但终究也没找到教语文和学语文的出路。最后,只有让自己的生命在“蜡烛”似的销毁中流泪――因为始终照亮不了自己的内心,也照亮不了别人前头未知的路。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探讨教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探讨学什么的问题。学生学什么最管用最有价值,我们就教什么。不同年龄、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对小说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材施教”,是认识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方法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实践论。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是最地道的教什么策略。

第一,要教他们了解一点阅读的原理。

阅读实践告诉我们:你阅读的文本是作者的创作思想、艺术和写作思路的呈现。文本本身有它的逻辑思路。如果你阅读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话,你的阅读思路将和作者写作思路在做同步同轨的思维运动。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强调写作时“意要称物,文要逮意”。他揭示了写作的双重转化规律:“物”――“意”――“文”。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是我们的视觉准确地捕捉阅读文本的信息,然后把我们大脑判断辨别理解得到的阅读之“意”,去“逮”作者的创作之“意”,最后再联想作者所表现的生活现实之“物”,悟出作者从原生态生活中提炼榨取出来的“汁液”,即创作初衷(小学叫“中心思想”,中学叫“主题”)。其实,我们说的阅读活动是在做作者写作活动的反向思维运动。其思维流程是:“文”――“意”――“物”。

第二、要教给学生认识什么是小说。

1.小说是文学作品,是艺术的范畴。“文学就是人学”,艺术的就是美的。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熏陶人,感染人,影响人。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哪怕只有那么一瞬间的创造美的冲动。因此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作者固有的生活经验(创作背景)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去美美的读,美美的感受、美美的体验,而不能把教师公式化的语言、教参的语言定律强加给学生,代替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

2.小说是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言为心声”。小说的语言不外乎“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两种。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文本语言,揣摩小说语言的表现艺术,感受艺术形象的同时,还要进入作者和人物的内心去作一番设身处地的考量和探究。

3.小说是叙事性的作品,有明晰的叙事线索,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引导学生读小说,首要的问题是读,通过读,引导学生弄清小说的叙事线索,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为理解小说的主题作铺垫。

4.小说是写人的作品,人的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赖以生活的自然空间,人物生活的背景决定人的思想、性格和智慧。因此对小说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要有必要的补充和交代,人是社会的人,物是社会的物。人物的性格、思想、情趣必然烙印有社会的印记。知人论世、一分为二既是辩证法又是方法论。温总理2009年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芦花荡》这课后进行了评课。他说教师没有介绍作者及其背景很遗憾:“孙犁是河北安平人,他一直在白洋淀一带生活,1937年参加抗日,所以他才能写出像《芦花荡》和《荷花淀》这样的文章。讲作者的经历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作品源于生活。孙犁于1937年冬参加抗日工作以后,到过延安,然后陆续发表了反映冀别是白洋淀地区的优秀短篇小说,其中像《荷花淀》《芦花荡》都受到好评。”总理语言很平静,但平静之中蕴涵着冷静的教诲。我们语文老师也应该思考:语文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笔者认为,不外乎教会学生学文――学用汉语准确的表达思想感情;学人――学做一个有智商、有情商、有修养、有科学素质、有生活品位的健全的现代人,做一个热爱汉语语言,具有汉民族风格和人格的地球人。语文教学必须着眼生活,必须治本。

5.小说是写人的艺术作品,艺术重在真实和感人,环境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是小说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尺。因此引导学生读懂环境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怎样使环境典型,怎样使人物典型既是小说教学的重点又是小说教学的难点。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编了《小说妙喻八字歌》来引导学生感知小说。用语地道,对学生认识小说,读小说,写叙事文很有帮助。人物是小说的心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外貌是性格的牌子,神态是习惯的孩子。表情是心灵的影子,语言是心灵的镜子。行动是心灵的仆人,心理是行动的导游,景物是心情的伴娘。情节是生活的浓缩,环境是人物的舞台。线索是小说的中枢,细节是小说的血肉。结构是小说的筋骨,主题是小说的魂魄,小说是生活的使者。

策略之二:小说怎么教的策略

用一句话概括:打造平等对话的阅读磁场,捕捉三维对话的“话题核”。什么是对话?对话是一种语言交流。平时,我们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说话就是对话,其实不然。请看下面这个例子:小明起床后,漱洗完毕,和妈妈一起吃早饭。他咬了一口鲜美的包子,兴致勃勃地告诉妈妈:“今天我的同桌小华过生日,我已经为他准备了一份生日卡,不知道其他同学会给她什么礼物?”妈妈看着儿子嘴里塞得满满的包子说:“吃东西说话当心噎着,时间不早了,抓紧吃完。”乍一看,小明和妈妈是在一起交流“对话”。但仔细推敲,我们发现两个人的谈话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小明的话题是同学的生日,妈妈的话题是担心小明吃包子噎着。由此看来,对话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它是双边或多边的;有着共同关心的话题;一方的说话内容必能引起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流反馈。

对话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对话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交际活动的基本方式。而在我国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缺乏对话的。所谓对话教育,是在反思传统的灌输教育和现代的园丁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以“教师为中心”,只要“教师表演”,只有“尖子生观看”,而把其余的大批学生当作“处理品”的灌输教育,已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成了一种被动而痛苦的事情。园丁教育虽然在挖掘儿童潜质,鼓励个性发展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却被“自然、自我、自主、自由”的发展模式紧紧束缚着手脚,“只看树木,不见森林”,“自主”有余,“合作、探究”不足,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欠缺。而对话教育则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相互作用的途径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对话的平台,通过心灵的碰撞,感觉自己正在接受新的教育,收获了新的东西。课堂对话教育因为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激励作用,使师生的身心在以文本为介质的联系中得到最大值的愉悦和长足的发展,而且也在对话造成的“边缘领域”获得了各自的创新和创见。

小说教学怎样实施三维对话策略?举《孤独之旅》(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材)的教学课例说明。教学流程简介如下。

1.走进文本,追寻话题之“核”:踏上杜小康的孤独心路。第一步,学生听录音,边听边画出10处描写杜小康走出孤独心理的句子。师生一起归纳总结。(略)话题核:孤独之旅。话题训练点:环境描写衬托心理描写。第二步,话题设计:跳读课文,找出描写鸭群、芦荡、风雨的句子,想想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2.探究文本,扣紧话题之“扣”:品味孤独,在孤独中成长。话题设计: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研讨与练习一)

3.拓展文本,构建“三维对话”阅读磁场:体验孤独,诉说孤独之音。话题设计:之一,孤独之旅,其实是杜小康经历牧鸭的成长之旅。你最想说的一句心里话是什么?能否对小说中的人物作点评价?(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把握)之二,环境弄人,环境也造就人。杜小康和我们年龄相当,他的孤独心路旅程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之三,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学习课文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的写法,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课例简评:教师在研讨与练习三原有字句的基础上,增补了“学习课文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的写法”这条要求,把握住了编者的意图,明确了训练目标,让学生学有法,仿有例,练有效。“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把例子用足,用活,用好,却不那么简单,必须在透析例子的前提下整活例子,有时还要改编例子,修补例子。基于此种认识,笔者没有追时髦,宣扬“四维对话”的论调。如果过分的强调学生与编者的对话,岂不束缚了读者阅读文本的语文思维?语文教学的对话应该必须是这样的:备课环节:教师――编者――学生;课堂环节: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作业环节:编者――教师――学生――文本。本文探讨的是课堂教学环节,所以,议题的重心放在“文本――教师――学生”三维对话这个层面上。

课堂上,教师成了教与学的媒介,学生的兄长。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到“话题核”后,相机抛出的话题,在学生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共振,沟通了文本与学生的对话渠道,把编者的教学意图延伸拓展于学生的生活之中进行操练,以求得教与学的最大值。实际上,达成了编者、作者、教师、学生的四维对话磁场效应。如出水之芙蓉,不着半点修饰,就让学生带着自己原生态的生活,原生态的感情参与到一种文本再创造的艺术创作活动中去了。探究其阅读教学的心理过程应该是这样的:静静地忘我地走进文本(感性的纯纯地读)――跳出文本找回自我(理性的痴痴地想)――联想生活奏响和弦(诗意的心心相印地品)――激扬文字一吐为快(全身心的美美地写)

篇8

师:今天继续学习鲁迅小说《祝福》(在黑板正中写了两个大大的“祝福”,在其右下方添了一个句号)。大家说说看,这句话表示什么含义呢?

生:表示这篇小说告诉读者一个关于“祝福”的故事。

师:很好,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这个关于“祝福”的故事?

(学生复述故事完毕。)

师:同学们都知道学贵有疑的道理。学习就要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又在板书中“祝福。”的后面又加上个大大的“?”)。

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既然“祝福”是鲁镇民间祈求一年好福气的风俗,那么鲁迅为什么把祥林嫂悲惨结局放在这里写?

生:为什么祥林嫂那么虔诚地捐了门槛,四嫂还是不让她参与祭祀?

生:在“我”与“祥林嫂的故事”这两个事件中,除了故事情节上的联系以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生:联系时代背景,作者以《祝福》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几位同学提问的质量比较高,但要做出正确的解答,还要深刻理解全文。

(学生争论、主动探求、发言踊跃。)

师:(在“祝福”后面又添上了一个醒目的感叹号“!”)这就是本文的主题。

生:鲁迅把祥林嫂悲惨结局放在鲁镇中“祝福”的氛围里,是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为了突出反封建、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生:四嫂之所以还是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是因为,封建礼教思想在鲁镇人民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暗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生:“我”与“祥林嫂的故事”这两个事件中,除了故事情节上的联系以外,还有一层内在联系――那就是“我”也在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刽子手”角色。

于是这堂课的板书我只是留下了如下内容:祝福。

课后,我反思了本课教学过程,在得意于自己杰作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文课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怎样创设好情境呢?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学生虽然年少,生活阅历也不丰富,但他们处在十五六岁这样的花季年龄,站在人生的第二起跑线上,对生活充满着热望,同时也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宝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熹语)就是这个意思。

如我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迅速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如下内容:

人 物 生 卒 年龄 大战时(公元208年)年龄

曹 操 155~220 66岁 54岁

刘 备 161~222 62岁 48岁

孙 权 181~251 71岁 28岁

诸葛亮 181~234 54岁 28岁

周 瑜 175~210 36岁 34岁

鲁 肃 172~217 45岁 37岁

(学生看后,议论纷纷。)

生:啊,原来是赤壁之战时主要人物的生卒年代和大战时的年龄比较表呀!

生:我还一直以为诸葛亮比周瑜大呢!

生:我见过的三国人物的艺术形象中,诸葛亮是比周瑜大的。

生:电视里就是这么拍的。

生:我好像在哪儿看到过周瑜年长的记载,当时我还不信呢!

看到学生们兴味盎然地进入情镜,我适时适地进行了如下点拨:

师:《三国演义》中实际是冤枉了周瑜,他并不是书中描写的那般心胸狭窄。由于书中对周瑜那栩栩如生的描写,让读者在他的年龄上产生了错觉。事实上他比诸葛亮大6岁。这么说吧,当年周瑜在孙权帐下执掌帅印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个农村的“待业青年”呢!

就这样,在学生们眉开眼笑,乐不可支的氛围中,我水到渠成地亮出了授课的宗旨:阅读怀古诗歌,一定要明确史实与小说的差异,学会区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加工。

二、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节奏、节拍、调式、旋律)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播放音乐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如在教《扬州慢》时,我提着双卡录音机走上讲台,学生们来神了。我说,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在湖北出土的古乐器编钟,现在被整理复制成功,并于最近举办了古乐编钟音乐会。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段编钟古乐。

编钟古乐响起,古朴悠扬,闻所未闻。这时我忽然“咔嚓”一声关掉录音机,迎着学生们惊诧的目光,亮出本意:我们今天学习姜夔的《扬州慢》。姜夔精通音乐,相传他又很爱听编钟,这首《扬州慢》的词调就是他自己的创制并和乐吟唱的。今天,我们就和着这编钟古乐,同姜夔老夫子一道来吟唱《扬州慢》吧!

就这样我巧借编钟古乐录音,反复播放,渲染气氛,让学生在空灵哀婉、如泣如诉的古乐声中领悟到词中那悲凉痛惜的爱国情感。

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前面,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

例如:在教授《语文读本5》中的《荷花淀》时,我将课文中的几个人物分别指定给不同的学生,让他们以该角色的身份朗读课文,再另外请一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朗读课文中那些连缀角色之间关系的文字,以便使分角色朗读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朗读之后,学生们既可以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又起到“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同时课文中水生、水生嫂、几个青年女子的形象,也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使学生感到课文中的事就好像发生在课堂上一样。

四、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的相互关系。我认为,这两句名言同样揭示了文和画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因为诗是文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当人们用文字来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是有“境”的,“作者胸有境”,那“境”就是画。无论是“为文造境”,还是“为情造境”;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总是有“境”在,那“境”就是画。可见,文与可画也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仍然以教读鲁迅的《祝福》为例:在进行到最后小结时,我运用简省的线条,紧扣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以波浪线的方式,形象地显示了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再现了祥林嫂的主要经历。

(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所见所闻] [半生的片断] [悲情所感]

五、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有利于语言表达。

篇9

关键词:卫校;语文小说;教学方法

小说单元教学是卫校语文课堂的重头戏,从篇幅来说,小说比诗歌、散文、戏剧要长一些,讲解所需时间也较多。此外,小说因其特有的文学形式,涵盖的艺术元素更多更复杂,鉴赏和分析起来也更有难度。因此,卫校语文课堂小说教学一般避重就轻,教师分析一下小说故事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就可以了。有研究者认为“中职小说教学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很难突破时空界限,体会发生在主人公身上跌宕起伏的故事,迫使教师降低教学难度,缩小教学范围。小说教学仅仅停留在情节知晓、人物感知、环境了解的阶段”[1]。因此,探讨卫校语文小说的有效教学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1主题分组讨论主

题是小说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小说主题成为核心内容。只是目前“小说教学的终端结果最具有预定性,从叙写了哪些情节、采用了多少手法到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何种主题,不仅已成为教学的一种构架,而且所有的说法也口径一致”[2]。比如,《哦,香雪》一文在课文导读前就把小说的主题定了性———通过北方小山村台儿沟通车前后的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改革开放初期愚昧与开化、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城市文明与自然乡村关系的思考。其实,小说主题不应该被钦定、被定型,而应该是开放性的话题。教师要“开掘出更多的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通道,以激活学生解读小说的情趣,使其原有的欲知的兴趣逐渐升格为更进一步的欲会的乐趣”[3]。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自由发表对小说主题的看法,探讨已有主题说法之外的体会和见解。因此,《哦,香雪》一文除了文化开放这个主旋律外,还有自然美、语言美、人性美这些线条,也是可以与原来的主题相媲美的。

2语言修辞分析和改写

小说语言修辞有很多种,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家语言准确、生动有力的美感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追求语言艺术化的自觉性”[3]。仔细分析揣摩小说中的语言修辞,更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在《荷花淀》中,水生第一个报名参加地区队的时候,他老婆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把水生老婆爱护老公的细腻、含蓄的心思表达了出来。当水生他们几个男人入队之后,女人们不放心,聚在一起商量要去看他们,有一个女人的理由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其实,这个人就是牵挂自己的男人,担心男人在外面出事情,但是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能拿“衣裳”作托词。作者通过微妙的语言修辞,把夫妻情深淡淡地抒写出来。教师在讲解这些段落的时候,一是让学生分析揣摩,二是让学生进行改写,通过改写加深对小说的认识。在改写过程中,不硬性追求语言的华丽,只要准确生动、真情实感流露就可以了。朱光潜在《谈文学》中就说过:“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因此,在语言修辞分析和改写时,除了注意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外,还要注意真实准确的语言表达。

3分角色朗读

小说不仅仅是语言的园地,更是情感的世界。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带领学生阅读和审视作品,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如果要真切地融入小说的情感世界,感受人物的语言、心情、思想,那就要假想自己是小说里面的一个人物形象,与它一起喜怒哀乐,没有距离地触摸当时的社会环境,同呼吸共命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有研究者称,“要使学生内在于作品,将自我投入到作品世界中去,达到忘我的状态,作为感知对象的内在品质与魅力和感知主体同在。从中职生的心理水平和认知特点考虑,在课堂分角色朗读小说,不失为帮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心理感悟的有效手段”[4]。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母亲4次向店老板要面的时候,口吻和面的数量都不一样,两个孩子的神情和穿着也不一样,店老板和老板娘的态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可以请4组学生扮演母子3人、老板、老板娘,在不同情景中重现当时的人物对话,通过对话和朗读,把暖暖的人情氛围营造出来,把握小说的主旨。

4情节续写和改编

情节是小说的腰椎,“腰椎”少一块,整个剧情就会散架。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小说原有的故事情节是基本任务,如果能对原有的情节进行续写或者改编,那就是对故事的更新和思想的升华,是一种创作。小说有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它就像一个堡垒,结构有骨感、立体感,教师可以灵活处理,选择小说的一个点,抓住堡垒的一个突破口,设计出一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路径,让课堂更有艺术感。在小说《项链》中,作者莫泊桑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说进行续写,可以写玛蒂尔德对自己虚荣心的忏悔;可以写玛蒂尔德还请债务之后重新回到那灯火通明的舞台,继续虚荣下去;可以写佛来思节夫人把差价还给玛蒂尔德,玛蒂尔德迷途知返,重新过上好日子。结尾有很多种,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想象,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小说整体的情感逻辑就行。情节不仅可以进行续写,也可以进行改编。比如《哦,香雪》一文中,可以变换香雪和凤娇的人物角色,把香雪改编成一个喜欢交换化妆品、看“北京话”的人物,把凤娇变成一个热衷交换学习用具、要读书上进的女孩子,将这两个变换了角色的人物的命运续写下去。情节续写和改编是一个高难度的教学要求,但也是一个极好的教学突破口,续写好或改编好一个情节,可以说小说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5课外拓展阅读和写作

由于篇幅限制,语文课本中选用的小说篇目基本上是短篇小说,即使是长篇小说也只是节选部分章节,这对完整地理解小说主题是不够的。尤其是现在网络小说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小说元素不断增加,使传统的小说理念受到了冲击,小说有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小说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还应该扩展到课堂之外。比如,现在有很多青春文学,其思想情感紧贴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青春文学,开阔视野,既学习到新的艺术手法,又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除阅读外还可以进行写作,让学生尝试写短篇小说或小小说,在创作中串联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对小说有立体的认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写作培养想象思维,用心观察生活,并自由地把所见所想表达出来,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文字作品。学生进行小说创作,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可以加深对小说艺术的认识,两全其美。总而言之,卫校语文小说有效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且各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深化学生对小说艺术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发挥更多自主性,培养创造精神。也只有这样,小说课堂才有活力,学生才能领悟生活和人生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林颜仙.中职语文小说教学现状与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07-108.

[2]沈中尧.小说主题的开掘与提炼[J].新语文学习,2006(3):51-53.

[3]许海芬.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小说教学策略的探讨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1):210.

篇10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其目的在于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以及思想大师们。然而从眼下情况来看,教师的阅读不容乐观。我曾对四所教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学校中小学教师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是:阅读报刊的教师为36%,阅读名家作品的为18%,阅读科普类图书的为6%,还有40%的教师很少阅读或者不阅读,其中有近50%的教师选择的是网上阅读,只有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选择纸质阅读。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阅读现状的确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阅读的消遣性。具体表现在以消磨时光为目的的浅性阅读。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根本不理解阅读中外名著的实际价值,甚至面对图书馆上万本书而觉得茫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以为当教师能够把教科书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我曾接触过数名“90后”的年轻教师,他们在大学学的是理科,上学期间只熟悉数理化解题技巧,对文科东西基本排斥。参加工作后,年复一年地在公式定理上写写画画,从不花时间去阅读,很少与文字打交道,提笔忘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偶尔也翻些报刊,无非是想消遣而已,难怪连年终总结也从网上下载。还有这样一所学校,每年订阅的教学期刊除了几位年岁稍大的教师阅读外,大多数年轻教师只去浏览《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一类的刊物,对专业性强的刊物很少阅读,此种现象绝非个别。教师不能系统地精读名著,只是蜻蜓点水,人生的品位,自然也就低得多了。曾有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与工资有什么联系?”当下,有不少校长在呼吁教师要读书,可有几个校长在读书?教师要求学生读书,又有几个教师自己在读书?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没有书卷气,还有什么当教师的底气,还怎么能称得上合格教师?

第二,阅读的功利性。表现在阅读的目的直接为学科教学服务。有的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副业,能应付过去即可,表现在阅读上,则是把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遇到生字需要字典,课文分析需要参考书,除此之外,认为阅读就是浪费时间。倘若不是一线教师的话,连工具书也没有必要去阅读。只要稍加留心的话,你可以发现图书馆里的字词典和教参很少能长久地放在书架上,而那些名著和科普类的图书则是束之高阁,布满蛛网灰尘,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师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书对教学有利,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好处,有助于自己的职业需求,读其他书不仅浪费时间,短期内看不到有什么价值,倒不如看看股市行情、玩玩游戏、聊聊天更有助于放松心情、增加收入,如是,读书有什么用?

第三,阅读的追时性。表现在弃纸质而趋网读。现代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患了网络依赖症,当你走进校园之后,不经意间会看到一些教师“低头族”,他们在走路时看手机,甚至开会时还在上网,蹲厕所也在网上,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交友,一刻钟也离不开网络,成了典型的“网虫”“网癖”。在这些教师看来,网上阅读是最便捷的阅读,不需要携带书籍,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去选择阅读内容,互联网的海量存储让他们惊叹不已。殊不知,许许多多的网上读者却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浅阅读”的深渊,他们很少去深入思考,根本不去思考文章字词句,从不推敲其结构的优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武侠小说的一招一式、言情小说的风花雪月上,至于文章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很少去思考。这种阅读,显然忽视了纸质文本以其传统的优势让读者在反复的品悟中升华精神,可以使读者将自己的即时感受加以批注留下反复咀嚼的余地,可以培养人们的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把阅读当作了消磨时间的寄托。

第四,阅读的拒斥性。表现为有的教师从不阅读任何课外书。在一些教师看来,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无任何意义的活动,既浪费时间又看不到收益,倒不如集中精力思考一些商业活动。倘若你稍加留心的话会吃惊地发现,有个别教师一年不进一次图书馆,从不翻阅报纸,即使是新闻,与自己无关看不看都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没有阅读体验也觉得很正常,把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求抛在九霄云外,甘心堕落为一个社会人,与无知为邻,向愚昧靠拢,背离了自己当初在师范读书时的“学高为师”的明训,何谈为人师表?

一、阅读:情感不再荒凉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将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卡莱尔也说,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那些阅读里构建的世界,正是通过阅读者,在看不见的时空里,向书写者伸出了手,掏出了心,完成了河流与河流、风与风、大地与大地的相亲相拥。一名教师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精神上的浩瀚。阅读一本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且高尚的人进行促膝交谈,书中人物所呈现的道德思维、职业观点以及他们人生的追求,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融化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教师通过广泛地阅读,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寻找偶像,寻找知己,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或歌或悲,或喜或怒,去体悟生命长河中的高山流水,品味人生岁月中的苦辣酸甜。记得我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教语文的张老师特别喜欢读书,鼓励我们去读书,他每次上课之前,利用三分钟时间给我们讲起书中的故事,讲得大家兴趣盎然,沉醉其中。就在那个时候,我通过阅读知道了“水浒”“三国”“聊斋”;知道了莎士比亚、高尔基和巴尔扎克;体会到了“高玉宝”的辛酸;看到了“收租院”的血泪,摸到了“荷花淀”的芦苇。即使在将要参加高考的紧张岁月,我还读了《爱迪生》《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到了大学,又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一个学期二十本书的目标,期末保证完成。遇到特别喜爱的书,那真是废寝忘食,如《啼笑因缘》《第二次握手》,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能读完。参加工作之后,我又认真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人生》等名著,读这些小说的时候,我时而高兴地欢呼雀跃,时而悲伤得泪流满面,时而为英雄的壮举热血沸腾,时而为那些忘恩负义之人义愤填膺。通过阅读,保尔那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勉励我在三尺讲坛无怨无悔;鲁滨孙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促使我去直面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人生》主人公的离合悲欢告诉我如何来面对家庭、面对人生。我从小说中学会了怎样做人、如何来面对生活,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表白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阅读:远离职业倦怠

阅读是教师遏制职业倦怠的最好方法,从阅读量的多少可以知道一名教师是否存在倦怠和倦怠的程度高低。我们知道,职业倦怠是扎根教师身上的一种顽固疾患,不想办法医治,不仅对教师本人有害,且像瘟疫一样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多专家对教师职业倦怠提出过许多遏制办法,我以为阅读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教师,他今年48岁,教书已经25年了,现在仍然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我问他教书的感受,他这样说了一番话:“每天是学生、家长、校长;每天是备课、批改作业、考试;每天是教室、宿舍、办公室。教师就像一个人在窄窄的楼道里爬楼梯,压抑、无趣可又无法停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了他的话后,我认为他是一个职业倦怠症重度患者,我问他:“除讲课之外,你平时都看点什么书?”他说:“有十多年不看课外书了,觉得看那些没用。”我告诉他:“建议你每天读点书,最好是名著,一年后你的想法会不一样。”其实,教师要想使自己精神充实,生活有幸福感,不至于在荒漠上空度人生,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首先,阅读可以拓宽思维空间。不阅读的教师,他的思维空间是一本教科书、一摞作业本,眼睛紧盯着柴米油盐,经常阅读的教师思维空间则是遥远的古代、广阔的宇宙、四极八荒、天涯海角,历史人物、英雄史诗、善恶美丑、苦辣酸甜在心中涌动,他的思想会变得丰厚充实。其次,阅读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心中的偶像。窃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坚强不屈的保尔,还有富贵不的苏武、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坚挺脊梁的鲁迅和朱自清,都是文耀眼明星,他们都有着无数的跟随者,反复品读英雄故事,会使你超凡脱俗。最后,阅读可以使教师知不足而自强。教师如果放弃阅读常常会变得自满自足,会成为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自卑感也会荡然无存。一位智慧的教师,常常是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阅读,广泛吸收前人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既宽又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诺“学高为师”的铭训,不断地为生命注入活力,集中精力去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如此还会职业倦怠吗?

三、阅读:丰厚教师底蕴

中小学教师是事业的传递者,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前人积累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使之成为事业的栋梁。唐朝韩愈曾把教师的责任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就是教师的文化传递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的教师孜孜不倦地传授,才得以源远流长,一脉不断,而传播这些文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则是师生的广泛阅读。

我以为教师的文化传递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道德的传承责任。教师要使学生熟悉并践行人类的优秀品质,教给学生做人的规范,就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对其加以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修养的方法。实践证明,一位高明的教师,不是靠说教来告诉学生如何加强道德修养,而是鼓励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提升自我。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初中的学生,每学期开学我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诸如《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红岩》等,这些都是学生陶冶情操的最好教材,引导他们去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就人生美德,具有爱国情操,凸显昂扬锐气,充盈浩然正气,展现广阔胸襟,实现人生修养的飞跃。

第二,知识的传播责任。向学生传播知识是教师一以贯之的历史责任,它包括让学生掌握单一学科知识、综合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沟通交往知识和对问题的研究知识。教师要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就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一位教师依靠在师范院校学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担负起传播知识的重任。试想一下,教师凭着在学校阅读几本书(况且有的教师在学校并非优等生),在岗位上又不去刻苦学习,本来不多的知识随着岁月的流逝又消失了许多,以此来面对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厚阅读积累的学生,并给他们传授知识,岂不是误人子弟?教师要担负起知识传递的责任,就必须坚持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三,品行潜移默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崇拜的模范。”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中,教师是品德高尚、知情达理、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化身,其言行举止都是做人的楷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除了具有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之外,还必须是道德的模范。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加强自身修养,承继先人们高尚的道德风范:陶行知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孙维刚对事业的执着,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所表现出的大爱,魏书生的民主教学,这些都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标识。教师在日常阅读和长时间的精神历练中养成的关心他人,批判精神,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必然会潜移默化,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