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7 10: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1

 

从各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看,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

 

从西方到东方,语文课外活动正蓬勃兴起,方兴未艾,不少国家已将语文课外活动课程化。

 

顺应国际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势,响应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呼唤,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青少年认知学习的规律,大力提倡并推进课外语文活动,是激活死寂的母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夸美纽斯说:“语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是应当和事物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文活动。

 

1.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增强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

 

有些国家认为,课外活动具有独立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活动和娱乐。

 

前苏联语文教学法专家提出:语文课外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在实践中运用他们在课堂上通过某种措施已经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超过大纲所规定的新材料的途径来加深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选自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

 

一些国家则更为强调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如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外,也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选自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最大特征是活动化。语文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

 

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在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感,提升生活的质量。

 

2.语文课外活动的类型

 

语文课外活动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语文学科直接关联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 “课外写作”“课外说话”等。将其细化为易操作的活动则有:“‘我与语文’演讲比赛” “课外阅读征文比赛”“作文比赛”“编辑出版校刊”“趣味语文知识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等等。一类是相对脱离语文学科的观摩、采风活动。如“红色旅游”“祭扫烈士墓”“游览地方名胜” “瞻仰名人故居”“参观文物古迹”“采访革命前辈”“义务服务敬老院”等等。

 

3.语文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和方法

 

(1)校本化 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同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也要校本化,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及本地的文化教育资源。既方便活动的开展,又实现了了解家乡,热爱故土的教育。

 

(2)实效性 讲究实效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竞争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无论是举办与语文学科直接相关的比赛,还是开展语文学科介入的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的参观采风活动,都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有充分受益——或使学生身心得以净化熏陶,或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书法、写作、朗诵、阅读、演讲、辩论)产生兴趣,或使学生获得知识。

 

(3)计划性 没有计划的活动是盲目的凌乱的活动,其结果自然是非预期的,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远离目标的。课外语文活动应有长期和阶段性计划。

 

一个课题组或一校的语文组应作出高中(初中)三年的总体计划和每个学期的阶段性计划,列出广大学生参与的常规性赛事,重要而固定的参观采风活动。譬如,每学期都要举行全校学生参与的常规性的书法竞赛,作文竞赛。评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能手若干名,校园小作者若干名,并认真总结,大力渲染,掀起比书法、比写作的热潮。

 

课题组或语文组还要作出每个学生中学三年必须实现的听说读写目标。譬如,“课外阅读”——三年课外阅读的数量,读书笔记的要求,读后感的篇数;“说话训练”——三年中在校级或班级演讲(或朗诵诗文)的次数及质量要求。各项指标都应纳入计划,组织评比,讲究实效。

 

(4)持久性 许多工作都忌虎头蛇尾,一曝十寒。要使课外语文活动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并以此激活死寂的母语教学,活动开展必须持之以恒。一个语文课题组或语文组若能长期地有计划地深入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那么这个组一定是一个有特色的组,这个学校一定是一个有特色的学校。

 

综上所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符合国内外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合乎语文学习的规律,回到了语文学习的源头。科学有计划地、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一定能打破母语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我们的母语教学焕发生机,使广大学生和语文教师学得快乐教得轻松。

篇2

关键词: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除按照课程计划安排上课外,还有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分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兴趣。但是想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有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们应提倡开展积极的课外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前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学会的东西和掌握的本领,因为远离农村,缺失玩伴,家长的呵护,造成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学习的机会急剧减少,从而剥夺了城市孩子享受大自然的权利。对儿童来说,大自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建立在电视媒体上的概念而非亲身体验的实体。人是大自然之子,是大自然中孕育诞生的,人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拓宽孩子的眼界,让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获得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顽强生存、博襟等生命现象。

善于捕捉语文教材中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契合点

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中,活动内容和形式如果能很好的捕捉语文教材中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契合点,则能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记忆。针对这一点,可以采用如下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要确定观察的观点,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领域中变化发展的情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课外练笔

实践证明,课外练笔是补充课内作文模式僵硬,容易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途径。课外练笔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小学生思维幼稚,尚未成熟,认识生活欠全面。在鼓励学生大胆放笔同时,应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社会实践与作文

社会实践活动是作文的基础,写作的源泉,对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是如此。对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从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写作营养的好习惯。因此,语文课外活动中的作文,一定要先有社会实践。校园里的集体活动,走出校园的郊游、劳动、参观、访问,孩子们平时的特殊经历,都是社会实践,也都是他们作文的源泉。

从人的思维训练看写作活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普遍缺少一个环节,即先把要写的东西说出来以后再完善构思的环节。把自己要写的事情先说出来,最好在不同的场合多讲几遍,才能够使内容更完整,更严密,更有条理,如果有听众的意见反馈甚至讨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效果好,效率也高。成年人和儿童都是这样。对于小学生,这种训练则更为重要。语文课外活动是实现“先说再写”方式的条件。无论是看过一个电影,还是度过了一个假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先组织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再分头去写,就充分发挥出了课外活动小组的作用。

善于采用体现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需要的多种形式

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过程中,也应当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目的在于善于采用体现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的需要,针对这个要求,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活动形式:

经常组织语文竞赛活动

在班上经常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特长都有积极作用。语文竞赛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单项比赛,如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看图说话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综合性比赛,如听说读写综合竞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写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电视与电影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小就用很多的时间看电视,也经常看电影。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语文课外活动还要不要组织学生看电视和电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学校具备了在校内组织学生集体看电视,看电影的条件,从而为开展这方面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小学生有组织地多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片,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和互相讨论,能够从多角度扩大知识面,培养起对现代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说话、讨论、朗诵、演讲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说话和讨论的机会。口头表达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小学普遍班容量过大,语文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机会少的不足。在课外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更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讲故事和讲身边的事情为主;中年级学生可以多引导他们讨论问题;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向主题讲演方向发展。

国外教育从小学起,就注意培养学生写报告、做报告,外出旅行回来要报告,参观了以后要报告,参加了一次社区节日活动还要报告。这是一种将观察、写作、说话和讲演结合起来的好形式。

朗诵和讲演是两种不同的口头表达形式。应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区别开朗诵和讲演。朗诵是进入角色的表演,讲演是展现自己思想的讲话。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指导以及实践,先学会大声朗读和朗诵,再学会讲演。

总结: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不能像课堂教学一样由老师当主演,否则就不是课外活动了。课外活动应当尽量保证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舞台和主阵地,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应当及时调整,课外活动应当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系列,甚至可以固定下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篇3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人们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它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应着重从听说读写诸方面加强指导,指导它们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指导写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包括写观察日记,课外练笔,写作竞赛等形式.二是以听说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朗诵会,演说会, 故事会等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展这一活动,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这里提出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

首先是寓教于乐原则,语文课外活动要做到动中有乐,乐中受教,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活动内容要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语文课外活动要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既要是受教育的过程,又是充满乐趣的活动。

其次是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原则,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评比。教师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自始至终给予关心、辅导,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好参谋和顾问。

三、联系作文教学,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生很多都是从三年级开始才接触作文的,对作文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作文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不仅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更关键的是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写作素材方面严重不足。一些学生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生搬硬套,虚设事件与情节,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的作文,毫无真情实感可言。鉴于这个问题,我通过种种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以及机会,让其能够有进入社会的可能性,通过参与实践,来不断累积写作需要的素材,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我往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主题活动,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加入由学校记者站和小记者报社共同组织“感动中国—你身边的感人故事”这一采访实践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那些典型人物实施采访。一些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为老以及党员等,听他们讲述旧时代的故事,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些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为社区内的老同志,聆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云变幻,使学生更加深入了了解了改革开放,进而感到自豪;一些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为医护人员以及清洁工等具有典型敬业精神的人,以此来学习优异的品质以及高尚的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作文变得内容形象丰富,更重要的是感情真实。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由团队组织以及上级教育主管机构共同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掌握社会,积累生活经验,给作文写作积累深厚底蕴。

四、开展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训练语文基本功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功,要达到牢固掌握,得靠较长时间的实践。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比较多的从事实践的机会,诸如尽量多读一些适合儿童少年阅读的书报,联系实际经常学习观察生活,适当搞一些练习说话和作文的活动,这无疑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加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益的。

其次,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补充,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多渠道地、较快地接受各种新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在课堂外获得的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既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又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里参加活动。比如有的爱好演讲,有的喜欢作文,有的擅长书法等等,他们可以分别参加相关小组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各自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这对人才的成长大有好处。

第四,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崇高理想等方面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课外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五,课外活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发现人才,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智力主要表现在手指上”。由此,就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动手的重要性,小学生依赖性强,尤其是对家长和老师。为此,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充分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撰稿、办报(黑板报、手抄报)锻炼能力。

篇4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应有计划地进行,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发挥其学习潜力。学生课外活动要求自觉自愿,不可强求,因而活动内容必须有吸引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以学生为主要责任,每项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活动以后应有检查,教师起指导、启发和帮助作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意识。以下谈谈我在课文课外活动中所采取的几种形式。

一、开展生动活泼的各项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多种多样,让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对抗,从而使学生获取有益的知识。

1.开展基础知识竞赛。

此项活动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更广泛地阅读,学习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词汇。比赛时以个人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能写出最多的词语和成语,再由组织活动的学生评出其中的优秀学生,以学校名义开校会给予这些学生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2.开展丰富多样的诗歌、散文朗颂比赛。

此项活动先由学生收集一些诗、词和散文,再让他们从中选出优秀名篇,指导他们颂读,引导他们如何有感情地朗读,着重在读准字音、融入情感方面加以启发,让学生多听一些名篇朗读的磁带,然后举行比赛,赛后自评、互评、师评。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开展猜谜语活动。

猜谜语的游戏,多种多样,如猜字谜,说歇后语和生活中的一些谚语。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能力、联想力和推理判断能力。让一部分学生出题,另一部分学生猜,然后再倒回来进行,活动结束后由评委评出优胜者,并颁发奖状,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4.利用名胜古迹,诗、词、对联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陶治学生的情操。

开展这项活动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诗、词、对联。然后组织学生以手抄报的方式作书面交流,这样可以丰富大家搜集的内容。最后由我出题进行这方面的知识竞赛。学生准备―交流―竞赛,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还提高了文化品味。

二、组织学生开展墙报比赛活动。

这项比赛前,先由各班学生自愿写文章、并收集一些名言,然后由班委筛选出优秀篇目参比。对于参加比赛的班级、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设计版面,合理编排墙报的内容。评选要求要从各班墙报的内容、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的班级,以学校的名义给予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篇5

一、乐于奉献,更新观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学好语文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光凭在语文课本上下工夫是不够的。目前在农村初中,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许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外活动课变为语文辅导课,进行补缺补差了,有的干脆当作课内课进行正常的语文教学。虽然老师也强调学生在课外要多读多写,但因缺少必要的评价和检查而形同虚设。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分数虽然上去了(中考时与城里相比差别不大),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没跟上。另外,家长只看分数,不看能力,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看课外书时,不但不鼓励,反而加以指责,打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语文成绩下滑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能让名利左右自己,不能违背语文的教学规律,要知道,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不可一日而就,不能只依靠老师的强行灌输和大量做题来完成。如果这样就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表现,最终害的是学生。因而教师应先更新自己观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数。其次是要改变家长只要分数而不要素养的观念,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懂得语文学习的规律,明白听、说、读、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应让他们知道,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靠课堂,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鼓励、培养自己的孩子课外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因为即使课外活动课上得很好,对提高语文分数也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观念更新了,老师才愿意上语文课外活动课,否则,会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二、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的做法就是带领学生“玩”。通过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语文。语文课外活动课是学生“玩”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因势利导,让语文学习潜移默化地融入“玩”的过程中,通过“玩”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的“玩”法如下:

1.放下课本,走上操场

青少年的天性就爱玩,老师可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计划地把学语文这一任务巧妙地融入其中。如:老师让学生走到操场上,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游戏,先让一个学生随便说一个字,如“好”,再按一定顺序,让下一位同学接这个字,在规定时间内,用普通话大声说一个词或一句话,如“好人”或“好人一生平安”,再让下一位同学接“人”或“安”说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以此类推。当有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没能接上,就要被罚,让他(她)走到圆圈中唱歌、跳舞、说笑话、讲故事等。通过这一活动,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大众场合下用普通话大声说话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胆怯的心理。此游戏可由易到难,逐步加大语文学习成分。如开始时,接的字可用同音字替代,可以说一个词,也可以说一句或几句话,随后加大难度,不准用同音字替代,并且必须说一句或几句话,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相声、表演小品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游戏结束后,可以请大家谈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再要求全体同学回去后把此活动的主要过程写下来,在下次活动课时读一读,比一比,看谁写得详细、生动,同时布置下次活动的任务。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玩得开心,同时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2.走村串户寻传说

除了爱玩游戏之外,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故事,我们这里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二郎神下凡、朱元璋的传说等等。另外,我们这许多地名的来历也都带有传奇色彩,如滁城的鲜鱼巷、沙河镇的白米山、九面塘等,再加上当地现代新闻人物的传奇故事,如大王镇的王伍舍身救母的故事等可谓资源丰富。我就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走村串户,请年长者给他们讲故事,再让他们把听到的故事进行整理,写成栩栩如生的小故事,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让他们把收集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最后老师再把同学们收集到的故事编印成册,注明作者,发给大家,让他们去阅读,读完之后再讲给家人或朋友听。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3.走进名著,走近作者

篇6

1.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规格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代新,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一刀切"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进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分层次教学。其特点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将一放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和考核,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达标,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相比,有它的特点:就性质来说,它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就内容来说,它不完全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有较大的伸缩性,因而也更加广泛,天地广阔;就形式和方法来说,它有很大的灵活性,比课堂教学更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有:1、课外阅读活动。2、课外阅读,能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2、课外写作活动,开展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写日记,二是写读书笔记,三是举行作文比赛。这些写作活动,能养成学生的写作习惯,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3、讲演、朗诵、故事会活动。4、举办各种讲座。5、参观游览活动。实践证明,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解决语文学习的广泛性和课堂教学的狭隘性的矛盾;有利于语文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培养个性,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

3.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特长展示活动,为特长生开辟展示才能的机会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思想品德;潜移默化;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指除出语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外的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发展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是整个语文教育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而且更能潜移默化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其中。

一、在课外写作中加强对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作文有丰富而积极的主题

广泛多样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毋庸讳言,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现象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他们对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各方面的限制,学生的辨识能力还十分有限,这正是施教的契机。这里,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十分重要了。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从中揭示出有价值的规律;提炼作文的主题从正面指导学生;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鲜明的爱憎之情。

二、在课外阅读中加强交流,扩大阅读知识面,从中汲取宝贵的思想营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客观条件提出一定时期内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拟定读书计划,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会,以交流促进思想共鸣。学生围绕阅读书目评价、讨论其中的优秀人物和先进思想,介绍所读书目的精彩内容或该书的影响等。在扩大知识面时应注意一个问题,即纠正学生偏爱文艺作品,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不良倾向,并有意识地提倡读一些社会科学著作和科普著作,使学生用理性观察社会,而不感情用事。

三、在课外听说活动中要突出主旋律,采取丰富多彩的听说方式

中学生的课外听说活动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的,它在语文课外活动中也占有一定比重。灵活开展口头作文、辩论、演讲等活动,突出时代的主旋律,歌颂英雄事迹,歌颂先进人物,采取丰富多彩的听说方式,培养学生关心政治、关心时事的热情。

总之,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他不是课内语文思想品德教育的补充,而是与之等同的一个部分。

篇8

语文课活动有语文课堂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三种类型。以下是我在进行语文活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1 语文课堂活动

语文课堂活动包括语文学科活动、语文活动课活动和语文兴趣课活动。

1.1 语文课堂活动要有明确要求。

实施新课程后,语文课中的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可徒具形式的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也出现了。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吹泡泡》一文时,让全班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吹一吹。霎时间,满教室五光十色的泡泡到处飞舞,师生都沉浸在吹泡泡带来的乐趣之中。活动后让学生说明了吹泡泡时的心情。我认为语文课上组织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在上体育课,缺少明确的要求。如果这样安排就“含金量”高了。比如找几个同学吹泡泡,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仔细回忆吹泡泡时的动作、神态和教室里的气氛等;让参加活动的学生说说活动前的准备、当时的情形,及心情等;让学生有条理、形象、生动的口述出来,再对照原文找出自己与语言大师在语言上的差距。新课程标准中“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意识”、“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智能光学语文、用语文”等要求,应当成为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组织活动的指导思想。

1.2 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

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坚强而有力的互动环境,是一个有多种结构的功能体。而评价课堂活动的标准依旧是效率,绝对不是热闹,我认为课堂活动实施的原则是:第一、教师设计的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第二、活动的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使他们学会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感兴趣、经常关注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例如我在执教《草船借箭》一文中设计两个活动:1、人们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经验,主要从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两方面做出论述。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呢?2回望历史,讲述机智取胜的光辉战例。学生纷纷讨论,得出了知人善用,料事如神、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顾全大局等原因。讲了《空城计》、《声东击西》、《火烧赤壁》等。

1.3 让激励与强化贯穿在课堂活动之中。

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捕捉到他们心灵的火花,用语言激励。如:“好”、“对”、“了不起”、“你的想法很好”、“你真会读书”等,及时表达自己关注、肯定、支持等态度。用行动激励,深入到小组中聆听他们的交谈。将具有某种含义的事物作为奖励,如作业本上的笑脸、计量化分、登记等。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得成功。

2 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在活动中启迪智慧,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开阔眼界。

怎样设计课外活动呢?第一、主题要小一点。既要高瞻远瞩,又要从小处入手,提高活动效益。第二,要切合实际,语文课外活动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娱乐需求比较强烈,就应使活动形式游戏化、形象化。而高年级学生探究需要比较强烈就应使活动程序化、生活化。第三,内容要实一点。设计活动应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入手,针对学习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就像他们在家庭里,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第四,形式要新一点。形式要新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3 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在综合性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一改过去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的活动,师生关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有自己说了算,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整个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

语文社会实践活动有“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以语文名家作报告的形式进行,通过与语文名家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走出去”的形式比较多,每学期我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开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体验教育系列化活动:

3.1 在家庭中体验责任和艰辛。组织开展了“今天我当家”、“我的房间最美丽”、“最佳小厨师”等活动,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队员授予了“劳动章”,使孩子们体验到了家庭劳动的艰辛、责任和荣誉感,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

3.2 在学校里体验规范和合作。通过开展“学《规范》、见行动”等活动,将德育细化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使少先队员体验到言行文明和操行规范带来的效果;通过开展“拔河比赛”、“接力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团体合作的力量,增强了集体主义感和团队荣誉感。

3.3 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给家长洗脚”、 “关爱残疾人”、“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为灾区和生活困难人群献爱心”等,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

3.4 在系列活动中体验创新和趣味。通过组织开展 “小小发明家”、“科幻绘画”、“外聘科技专家授”等活动,培养了少先队员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因材施教、让他们各有所长。

篇9

一、语文课外活动设计必须切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而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忽略切实、有效、扎实的语文学习,且木可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二、活动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知识与生活的真谛。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了。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得来的,即在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

三、重视对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

对于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主要是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推荐读物的范围,一般是:①结合节选课文的原著。如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即推荐施耐庵写的《水浒》,从中了解北宋末年社会危机四伏和的黑暗背景。②结合课文的内容、体裁推荐读物。如讲,《老杨同志》,即推荐著名语言大师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让学生了解时期革命根据地在中日民族矛盾中除了占主导地位之外,还存在着严重的剥削阶级向人民争夺根据地领导权的斗争;讲《梅岭三章》,推荐学生借。阅《诗选》,让学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其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机智斗争求生存求发展,坚信革命一定胜利的豪迈气概。③推荐可资比较的读物。如:讲高尔基的《海燕》,即推荐郑振铎的《燕子》;讲老舍的《小麻雀》,即推荐屠格涅夫的《麻雀》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比较,学到几位作者写作同类型文章的不同立意与写作技巧。教师要把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品的主导权,对学生现阶段的进步没有帮助的作品。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启发他们尽可能避开。阅读方法的提示。应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不同方法。通过这些措施,一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领悟作家的写作技巧。并受到作品中真善美的熏陶;二是有效地遏制了学生中一部分只知读琼瑶、席慕蓉、古龙、金庸等人的言情武侠小说的现象。

四、写课外笔记。强化课外阅读

课外笔记的写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对提高学生其他方面诸如文化艺术素质、意志毅力等心理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课外写作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学生,为校园广播站写报导稿,办黑板报、班级小报、影评、短评等,特别是班级小报,能密切结合本班本校实际,对教学产生巨大的辅助作用。

篇10

中职语文教学要保持语文学科与职业教学相学原则,秉持着文化为专业服务的原则,在教学内容方面紧密的结合学生的专业。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中职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个性,更加贴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例如在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特性,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教材中的思想。例如在进行先进人物《邓稼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汇与句式让学生感受社职语文教学结合中会生活的教学实践口苏省南京浦江中等专业学校先玲陈到邓稼先身上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联想,让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知识范围来进行一些先进人物的举例。让学生充分领悟到高尚伟大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专业所从事职业的自豪感,例如在针对园林专业或建筑专业的学生进行类似于《苏州园林》等建筑类别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重感受苏州园林制造的精妙与美,从而对专业对应职业产生自豪感。针对机械专业、电子专业、汽修专业等学生,可以强化说明文的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需求来进行“修理电视机”、“网页制作”等说明文。又例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专业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绘画荣国府院落方位图、对于文科专业学生可以让学生细细体会王熙凤的语言和对话,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与沟通能力。

2.与社会生活结合,强化应用文教学

中职教学是为了就业做充分的准备,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需要寻找专业对口的职业。学生在日后就业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要进行应用文的写作,例如应聘信、自荐信、合同、总结、计划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就业专业来进行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模拟招聘会,引导学生写自荐信、在自荐信中要将自己的优势、特长等充分的展现出来,另外一组扮演招聘单位,针对招聘草拟招聘广告,其中包括招聘条件、待遇、要求等。两组人员准备好后开展现场模拟。在完成招聘模拟后每组学生都要书写总结,将模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一一列出,这样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会让学生对专业就业有着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