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意美术范文

时间:2023-04-07 17:2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创意美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创意美术

篇1

关键词:创意美术小班

一、小班美术活动的现状

小班孩子对物体的美感和形象思维还处于启蒙阶段,往往会感到学得乏味,无法使其对美术活动保持长久的兴趣。每当在美术活动课时总有孩子对老师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吧!”一是对美术活动一无所知,不感兴趣;二是怕动手。针对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实际情况的表现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创意美术对幼儿的作用

创意美术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创设展示作品的空间,提供大量创作材料的活动,引导幼儿充分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方式,探索寻找新的作画方法,通过自己的构想,动手制作出各种有创意的作品。

1、内容的丰富创新让幼儿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意美术活动材料丰富,内容创新,吸引孩子的眼球,每一次活动都有不同,即使相同的材料用法不同,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会不同。

2、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创意美术的重点是幼儿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绘画内容硬性的传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创意美术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

三、如何开展小班创意美术活动

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 利用自然材料、日常生活材料,感受创意之美

自然材料和工具在美术教育中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美术材料、工具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很难对已有材料的用途和功能的把握,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是由教师筛选和把握,在材料的使用上我们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根据活动的目标一物多用。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能被我们所用,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不妨从多方位考虑它的用途,看似简单的材料却能促进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如最常见的报纸我们就考虑到的易变形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撕、团、拧的技能目标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循序渐进的展开活动。

当然,这里所指的一物多用还有一个层面是指向于孩子们的美术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幼儿更多的同一类工具盒材料,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和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同一材质的材料进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或产生不同的作品,这样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2、根据主题的内容多物一用。创意美术的开展同主题相结合,按照主题的线索展开的,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我们还考虑到同一内容或主题,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所呈现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如:在开展“可爱的动物”的活动中,幼儿可根据提供给孩子们多种装饰的材料,有瓶盖、雪花片、棉花、珠子等。孩子们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材料的理解选择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同一内容,因为材料的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作品更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

(二)游戏贯穿活动,体验创作之趣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朋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过程情景化。幼儿为主体,但教师在这其中的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如何做到无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点燃孩子的创意。如在《颜色对对碰》活动中的设计就很巧妙,为了让幼儿了解色彩知识,我们巧妙地创设瓶子会变魔术的情节,通过选择瓶盖――摇一摇瓶子――变出了颜色一系列活动,运用喷壶、水枪等清洁工具将喷水、调色贯穿起来了,在孩子们的刷色过程中自然地呈现了两种原色混合以后出现的间色,再以小猪的一家去野炊了,抛出“他们会去什么地方呢?”这样一个问题,来唤起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发挥幼儿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通过点画的形式表现野炊的地点,表达自己的创意。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投入到教师预设的有趣的故事情景中,时时处处都能闪现他们创意的火花。孩子们持续创作的热情和执着感动着现场观摩的老师。

2、区域生活化。区域活动是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在集体活动中许多尚未完成的目标可以再区域活动中得意拓展,同时区域又是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创美区域中呈现了孩子们带来的各种自然和废旧材料,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充分地自我表现。

由于集体性创美活动的开展受到时间的限制,许多幼儿感兴趣的集体活动我们就将它延伸到美术区域中,如:结合主题开展的撕纸黏贴活动,我们根据幼儿能力引导幼儿进行水果、动物的撕贴。教师展现一些图片和范例,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如何撕贴这些纸条。

我们开展的创美区域同时还与其他区域相融合,如孩子们“撕”出的面条等能为角娃娃家所用,这无疑也提高了幼儿创作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回归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的理念。

(三)以幼儿为主体,师幼和谐对话,共享创造之乐

艺术与创造,一直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离开了创造,艺术就成了死物,创造是艺术生命的源泉。因此,美术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1)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伙伴、材料提供者、活动帮助者以及观察者而存在,在美术活动中不应对艺术活动进行过多的指导和干涉,不应以规范、技能去约束儿童的想象。

(2)教师如何引导和指导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应摈弃传统教师教,幼儿模仿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是半成品的范例,少演示,少纠错,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自然的喷发。在孩子们的美术创作中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实物、图片,重在引导幼儿去观察、感知物体,引导幼儿大胆的把内心地感受表现出来,杜绝千人一画的现象,鼓励幼儿本色创作。

(四)渗透生态式的教育理念。

篇2

关键词:废旧材料;创意幼儿园美术活动;应用

在当今倡导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能够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使幼儿体验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玩法。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探索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建立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场所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的双手是比较灵巧的,他们具备一定的操作物体的能力,非常喜欢那些能满足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欲望的丰富多彩的多变性的玩具。鉴于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必要建立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场所,该场所要展示出一定的人文与地理特点,并且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环境。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的线和梭,建立“织网小能手”这一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场所,通过活动,能够引导幼儿掌握梭子绕线的技巧,可以自如地进行两头绕线,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渔民的劳动工具,深刻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纸盒,建立“造船家”这一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场所,向其中投放各种废旧纸盒、木块、颜料等来进行小船的制作,引导幼儿感受到海洋的博大。

二、科学合理地开发身边的废旧材料,丰富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资源

教师应该指导幼儿借助于身边的废旧材料来进行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从而美化幼儿的生活。幼儿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所搜集到的废旧纸盒、废旧报纸、贝壳、蟹壳、梭、线、绳子、竹子等废旧材料在幼儿眼中变成了宝贝。作为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开发身边的这些废旧材料,丰富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资源,可以按照这些废旧材料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开发身边的废旧材料,确保幼儿的安全

进行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应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想方设法确保幼儿的安全,这就要求确保废旧材料自身是安全、可靠的,保证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考虑到贝壳、竹子等物品自身就是非常坚硬的,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在使用这些材料之前,必须对其加以裁剪、去角、磨光,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这些材料没有尖角、没有棱角,真正保证材料自身的安全性。

2.结合具体的废旧材料的特点,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各种类型的废旧材料都存在着它们各自相应的特点,有必要结合具体废旧材料的具体特征,采用相应的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不同创作方式来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1)上色

虽然贝壳、竹筒是不同类型的材料,然而,这些材料都是非常容易上色的,所以,能够利用水粉、水彩、橡皮泥等来对其上色。

(2)造型

通过旧报纸和木胶可以自制纸浆,同时采取纸浆来进行制作,能够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瓶罐,也能够设计出纸浆画。

(3)拼搭

借助于废旧的纸盒、牙签、果冻盒、海绵块等各种各样的材料,能够进行拼搭、粘贴,从而可以设计出小船、房子等。

(4)粘贴

可以结合废旧材料自身的具体特征来进行趣味性的粘贴。具体来说,可以进行竹叶粘贴、豆类粘贴、花瓣粘贴等等。

三、结合幼儿的兴趣,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

兴趣爱好是促使幼儿观察世界最大的动力,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幼儿兴趣的作用下,幼儿就会非常向往玩耍之前尚未玩过的游戏、试着完成一些之前尚未参与过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鉴于此,有必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具体来说,在国庆假期归来,幼儿园里面异常热闹,许多幼儿都在讨论他们在假期期间跟着爸爸妈妈到各种各样的风景胜地以及游乐场玩耍的时光。幼儿们在课间也会相互之间展示外出游玩时候拍摄的各种各样的照片,谈论他们在外出游玩过程中所遇到的感兴趣的事物。在这样的浓烈的兴趣氛围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我感兴趣的风景》,幼儿就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废旧纸盒,通过剪裁拼贴、描绘装饰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设计出他们心目中的风景,从而展示出各个幼儿独具匠心的创意。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以创意为本的早期美术教育[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1(03).

篇3

关键词:唐卡 藏族文化 创新意识

【分类号】G613.6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省级规划课题: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24)“阶段性成果”。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

唐卡作为藏区艺术的魁宝,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并初步认识,是藏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幼儿审美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一、唐卡在藏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1.让幼儿通过唐卡初步了解到藏族文化和历史

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在内容上多为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作为身处藏区的孩子,从小就应该了解藏族文化、宗教和历史,通过唐卡感染他们,形成初步的民族意识。

2.通过唐卡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从而产生正确的审美观

唐卡的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在继承藏族传统绘画流派曼唐画派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大胆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唐卡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有山水、人物、花卉、翎 毛、亭台、楼阁等。通过对唐卡的认识,让孩子们对颜色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产生热爱之情。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幼儿的基本绘画技巧

由于唐卡的内容丰富,色彩多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旱男巳ぃ让他们临摹一些简单有趣的图案,例如:祥云、彩莲、花鸟、山水等,引导幼儿的正确勾线绘画。也可以让幼儿给描好的形象染色,按照不同唐卡的要求涂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巧。

二、唐卡在藏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运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强调:“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造就出富于创造性的幼儿, 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用创造性的教育唤起幼儿创造性的学习, 用创造性思维方法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使教与学合理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1.幼儿美术教师要树立创新价值取向, 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幼儿美术教师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前提。 因此,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美术教师首先要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和质量观。 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丰富幼儿的美术实践经验, 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唐卡作品当中有意义的内容,将唐卡中的色彩、人物、图案融入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健康审美观的形成。要科学选择美术教学内容, 意识到对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要灵活地运用多种美术教育方法,增加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要正确评价幼儿的自由表现,尊重幼儿富有个性色彩的创造行为,保护幼儿的原创力 ,让幼儿成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达的创造欲望和健康和谐人格的人。运用唐卡中对和谐自然环境的描述,培养幼儿健康的自然观。教师要认识到创造力是与生俱来、自然产生的,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与权利,教师要给予小心的呵护。否则,思想认识上差之毫厘,行为效果上就会谬以千里。

2.幼儿美术教师要营造新型师幼关系,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源于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育过程。鲜明的情绪是激发幼儿强烈美术创造需要的基础。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必须要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民主师幼关系。要确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鼓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美术知识、运用美术知识的性格。

篇4

关键词:手工应用;学前美术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97-02

一、课程性质

《幼儿手工应用》是学前方向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注重设计创意和动手能力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对学生传授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各种手工技法等专业知识,使W生能够具备独立创意、设计、操作的能力,并能够将这些学习内容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相结合。所以,本课程是一门偏重创意思维、操作技巧、实际应用的学科,包含纸工、泥工、综合材料应用、舞台美术与化妆、平面设计等内容。

二、课程理念

熟练地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条件之一。本课程以创意和制作课程为主,主要学习设计创意的方法,体会各种手工材料的特点等。《幼儿手工应用》课程的内容依据幼儿园教学所涉及到的手工和设计内容进行选择,课程特点涵盖面广,内容由浅入深,从手工基础这样技巧性的、较简单的内容开始学习,慢慢加入提高的内容,如综合材料、现代媒体艺术等,逐步加入知识的拓展。尤其在后期的设计专业方面,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由单纯的美术手工学习上升到“设计理念”层面。比如说给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包括平面、视频、产品等各种具有设计意识的作品,让学生形成“设计意识”的概念,再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同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去探索,去创造。

三、课程授课对象分析

《幼儿手工应用》这门课程针对的是大专三年制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学起。无论统招还是单招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较高的审美意识,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较高,比普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素质。尤其在手工应用后期的设计课程中,解决了造型和审美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学生们的操作经验几乎为零,对幼儿园手工及其教学一无所知,作品很难与幼儿园的实际相结合,这是大专学生的不足之一。学生还缺乏系统的手工制作的经验,创作意识比较浅显,作业效果过于浅显,不能去深刻地挖掘创造。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展示大量的幼儿园实景照片,并且和学生一起分析幼儿园内的手工作品及环境装饰等,运用情景模式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从而加深对幼儿园的了解和认识。针对学生创作意识缺乏的情况,首先可以在作业的形式上加以改变,如纸工课程里不再是简单地学习折纸、剪纸的技法,而是鼓励学生可以融入立体构成的知识,将作品的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化,设计制作出兼具艺术性、设计感的手工作品;其次,可以为学生补充大量的新鲜内容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寻找新资料,尤其是网络资料,教师也需要提前查找好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方向或主题。

四、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为培养师德高尚、身心健康、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文化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教育理念先进,保教实践能力过硬,具备学习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胜任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具有美术专长,能独立承担学前美术教育任务的专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对学生传授各种手工技法以及平面设计基础等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创意、设计、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理解、应用不同材料组合所产生的形式美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素养,开发创造潜能,并能够将这些学习内容与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热情和水准,时刻保持专业创意和创作精神。通过学习能够创作出较成熟的作品,把作业作品化、专业化。从知识目标上来说,学生要掌握各项内容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创意技巧,掌握各种手工技法等专业知识,了解每项内容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掌握各类手工基本的艺术表现技法,以及幼儿园手工活动的特征及意义。从能力目标上来说,学生首先需要具备独立创意的能力,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技巧,注重手工制作能力和细节表现,并能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制作方法及创作的方法,举一反三,形成认真、细心和计划周密的好习惯,将这些能力熟练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中。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来说,学生需要体会手工的艺术特点,培养热爱独立创意、热爱手工艺术的情感。了解手工是为了强化幼儿双手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幼儿触觉的感知力。它是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必要途径,利于培养并引导幼儿热爱手工操作及手工艺术的情感。

五、课程内容选取及教学组织安排

六、教学保障条件

教材使用情况:本课程使用的指定教材是《美术》设计应用卷,第三单元第一章幼儿园环境创设(全国幼儿师范学校规划教材,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辅助教材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全国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硬件设施情况:综合运用专业的手工教室、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展厅及展示台等先进设备,保障教学的最佳效果。

七、考核方法与评定

《幼儿手工应用》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专业设计的所学知识点以及艺术表现技法,在学生原有的美术素养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审美水平,使作品完整美观,并能合理发现与运用材料。在考核方法上,采用课堂表现考核、作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形式为面试,主要针对作品的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考核。评定依据主要为平时作业及毕业创作作品、毕业论文、制作技能展示、方案设计等,全部采用平时考核的形式。

教W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方面以在试点幼儿园的领导、老师对学生环创及玩教具的评价为依据,第二方面依据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评价和校内学生评教为依据。

The Course Analysis of "Manual Application of Art Education"

DONG Wen-xue,XING Xia-jie

(Shijiazhua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228,China)

篇5

关键词:生活化;废物利用;兴趣;环保

生活化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既可以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生活中所废弃的或能够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将生活化材料运用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是一种创新,也是发展的必然需求。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进行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使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一、幼儿园生活化材料的准备

生活化材料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园老师提供的材料,另一方面是由幼儿自己携带的材料。从幼儿园提供的材料来看,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首先要将所有的材料进行清洗、晾晒、消毒,保证不对幼儿产生威胁或影响;其次教师要准备好工具,在利用树枝、瓶子、纸盒时可能会需要剪刀、砂纸等工具进行修剪和打磨,教师要注意将这类材料提前处理好,一定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二、幼儿园生活化材料的运用

1.走进自然,激发兴趣

对幼儿来说,他们所认知的世界是多彩的、无害的,他们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之感,从花草树木、阳光微风到江河湖海、高山峡谷,对幼儿来讲,这些事物都具有神奇的魅力,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发现可以利用的材料,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是一种能够带领幼儿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手段。

通过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搜集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材料,可以为幼儿的生活增加无尽的趣味。例如将枯树枝作成彩色挂画盘,用树叶拼一幅图画,用石头堆砌一套房屋等。这类材料能突破幼儿美术教育的单一性,既能让幼儿感受自然,又能够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接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并利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资源创作出不同的作品。这不仅仅体现了节能环保的教育理念,同时能够带领幼儿感受自然、感受创造的趣味。

生活化材料能够使幼儿对美术学习产生浓烈的创作兴趣,通过利用大自然的丰富材料,可以有效地唤起幼儿对创造的灵感,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他们心中想要制作的东西,这对幼儿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探索生活,大胆创造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对所有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将幼儿园的美术课设置成各种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人,并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发掘他们身上的独特之处,并加以引导,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生活,大胆地创造,这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园通过举办“我身边的盒子”这类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在纸盒上进行线描、水粉、撕贴、拓印、泥塑等不同方式进行创意作画,让幼儿充分发散思维,呈现形态各异的作品。此外,还组织幼儿用纸盒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材料,将纸盒制作图书架、作品展示墙等,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探索生活的兴趣和大胆创造的积极性。

当然,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如美术活动“神奇的树叶”,教师带领幼儿去校园或是让幼儿各自搜集各种不同的树叶,并让幼儿根据树叶的外形或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引导幼儿利用树叶进行创意粘贴画。通过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用杨树叶做金鱼的身子,枫叶做金鱼的尾巴,将各种形状的树叶重新排列组成小船、蝴蝶等各类不同的形状。引导幼儿不断开动脑筋,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3.手脑并用,变废为宝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中的要求,作为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更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环境,才能有利于幼儿的兴趣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通过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废物”,通过对这些废物进行巧妙地利用,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积极地走向“变废为宝”的行动中去。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石头、蛋壳、泡沫板等常见的材料,然后让幼儿自己动脑,对想要制作的物品进行描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材料,幼儿根据想要制作的物品的形状选择好材料后,就可以动手制作了。比如用牛奶罐制作架子鼓、纸卷制作动物头饰、可乐罐制作分类教具、彩笔盖制作迷宫,或在破的皮球、用过的纸盘、纸筒上作画等,这种既开动脑筋又动手参与的变废为宝的行为,不仅使环保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得到推行,又能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美术活动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当然,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活化材料这项活动,可以带动家长参与进来,既为了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从家长方面提高环保意识,带动环保工作的开展。

幼儿的生活主要包括幼儿园的生活和家庭生活,将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常态带到美术活动上来,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家长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特性或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更有利于幼儿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医院工作的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好多的消毒瓶子,在快递公司工作的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大小不同的盒子,在园林处工作的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类树叶或植物标本。多样化的材料准备离不开幼儿家长的共同参与,毕竟孩子年龄太小,有时候难以将生活中的材料与美术活动联系起来,但是家长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让幼儿仔细认真地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己动手的能力,将自己想要制作的物品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准备,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时间。

调动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毕竟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让家长投入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去,从搜集材料到构想表现形式,最后到动手制作,既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亲子的互动时间,促进亲子之间感情的培养,同时又能够帮助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帮助幼儿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结合幼儿园的教育特征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特性,将幼儿园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位置上去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幼儿培养的必然要求。以兴趣促进幼儿观察生活、观察世界,以兴趣促进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充分运用生活化材料,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当今倡导的低碳环保的大环境背景之下,将废旧材料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主要用品,既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的行动中去,又节约成本,是让幼儿真正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一大重要举措。

篇6

关键词:节日文化;绘画活动; 生活环境

节日是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拉近节日与幼儿心灵的距离,将节日文化融入美术活动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节日美术活动体系。教师应注重幼儿的自我体验,尊重其原创力,让幼儿自由表达,从而使幼儿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

一、借助生活环境,营造节日氛围

1.园所节日文化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

在幼涸按蠡肪车拇瓷柚校我们将节日蕴含在环境中,幼儿园通过创设生动、亲身体验的节日环境,让幼儿浸润于节日氛围中,如在幼儿园大门厅中展示亲子参与的节日绘画展;二楼走廊打造各个节日的主题墙,让幼儿园处处弥漫着节日教育气息。

2.班级节日文化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创作的动力

环境在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的生活环境,布置一个相应的节日环境,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活动情境。环境的创设既要让幼儿了解有关节日的文化,又要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

二、巧用节日文化,挖掘绘画元素

喜欢画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笔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以画于玩、学于乐来认识节日文化,让幼儿在快乐的节日里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1.渗透节日情境,感悟生活中的美

在节日活动中渗透各种生活情境,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参与热情,在艺术创作中表现节日的精彩,表达自己的情意。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各种节日情境,让幼儿绘画与节日特点密切联系,使其感受生活中的美。

2.熏陶节日情感,实践生活中的美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节日内容丰富,涉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仪风俗等,都与孩子们息息相关。如每年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因此,利用父亲节设计此绘画活动“我的爸爸”来激发幼儿关爱父亲的意识,尽可能让幼儿体会情感。在父亲节活动中,幼儿与父亲的情感增进了,调动了幼儿参与节日的积极性,促使幼儿表达出对父亲的爱。

3.诱发节日情境,描绘生活中的美

每个节日都少不了充满特色的节日活动,人们在快乐中感受节日的气氛。我们围绕节日文化的主题,开展一系列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增长节日知识,丰富情感。在节日活动中挖掘多样化的创意绘画组织形式,让幼儿尽情地描绘自己内心的想法,幼儿的自信得到了加强,幼儿的创作表现途径也得到了发展,幼儿的美感和创感也得到了提升。

三、调动家长资源,拓展节日创意

1.亲子创作,创意无限

在每一个节日活动中,我们都会精心设计一次亲子活动,在植树节活动中强调发挥家长亲子创作的作用,带领幼儿走进生活,挖掘并巧用生活的各种材料,开展一次“种下一颗籽,收获满园春”的创意种植活动。孩子们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增强了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为3月12日创意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石。

2.家长助教,提升创作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让幼儿亲自参与制作,进行体验式的活动,家长助教活动让我们的教育共同架起了一座节日的桥梁。教师事先给家长布置节日制作所需准备的任务,在节日前一天进行家长助教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实际操作,家长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幼儿也提升了的创作能力。

丰富多彩的节日绘画活动,不仅能大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到节日文化的精华,提高幼儿一定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充分地帮助他们感受节日文化中的创意之美,让他们在丰富的节日绘画活动中获得知识,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J].美育学刊,2012(1).

篇7

一.创设多元灵动的园部美术实习场

幼儿美术实习场应以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和归宿;以幼儿的实践操作、亲身体验为方式,并赋予艺术的空间、丰富的材料,以此来激发幼儿无限的创造欲望。因此我们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我园三楼宽阔的廊道,以开放多元的材料架、艺术化的空间布局、随眼看到的各种艺术作品创设了“艺术创想”美术实习场。破旧的纸盒纸板、有趣的瓶瓶罐罐、自然的枯枝瓦片等诸多废旧材料摇身变成的一件件情趣盎然的创意作品,让幼儿置身于更广泛的艺术学习场景;“瓶罐总动员”“纸盒变变变”“纽扣创意馆”“绘画达人坊”“宝贝大集合”等一个个美术活动场,萌l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并使他们充分感受着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和创造乐趣,进而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幼儿园有一批报废的小桌子、小椅子,我们就随机把它们投放到幼儿美术实习场中。孩子们发现了,便即刻随意在上面画贴,小桌子和小椅子转眼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孩子们的创造灵感就这样被激发了。操作实践中,他们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也让美术活动更充满儿童意义。当然,园部美术实习场是指向幼儿园全体小朋友的,创设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美术实习场

当然,孩子更多生活在班级,我们应更多关注班级美术实习场的创设。区域空间要相对大一些,凸显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要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工具和材料,激发幼儿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表现美、创造美;更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幼儿的美术活动更富趣味性、游戏性、艺术性。如我园有一个班级专门创设了“厨房宝贝创意区”: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厨房用具、作画工具、各种辅助材料等,并把一件件废旧的厨房用具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宝贝,悬挂或陈列在“宝贝厨房中”。孩子们在“宝贝厨房”美术区域中活动,乐此不疲,创意不断,游戏不断。又如另一个班级设置的美术实习场“创意石头馆”,更具特色!师幼一起用各种石头艺术化布置的石头门,里面的石头展示台、墙壁上一件件石头宝贝让人目不暇接,每到游戏活动时间,孩子们纷纷喊着“工作喽,工作喽”,抢先进入石头馆,就怕去晚了玩不到,而且每次活动结束都要老师催着“收工咯”……这样的班级美术场景设置,赋予了幼儿美术活动更多的意义。因而在班级美术实习场中,我们要以新奇的工具材料和创意作品来唤起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只要我们的美术区域创设得当,孩子们必定会还我们一个个惊喜:树叶、纽扣、管子、包装袋等最平常的生活元素,都巧妙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千变万化的奇思妙想在幼儿手中幻化成一件件鲜活生动、不同凡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幼儿陶醉在自己的创作中,生活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生活,也练就了他们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班级美术实习场的设置,让孩子们尽情发挥着创造性思维,也激发着他们无尽的创造潜能。

三、创设真实自然的生活创作实习场

幼儿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艺术素养的基础教育,是通过感受美、体验美到表现美、创造美的操作活动;它使幼儿在探索和创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个性的张扬。而大自然、大社会中蕴藏着很多美的艺术,我们要“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与大自然、大社会亲密接触,在更丰富的生活、社会中学习、创作。基于实习场的理念,我们给幼儿创设的美术实习场不应仅限于园内,应该让幼儿在更真实的生活、更丰富的场景中不断地体验和感知美,从而激发幼儿自由创造的激情。如我们经常带幼儿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感受生活的美,到小区、花园、公园里去写生,去参观美术展览;我们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自由创作等。我们把美术活动和其他领域相结合,在科学探索、故事欣赏、社会活动等其他领域学习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感知对象和体验自由表现……例如大班孩子对纽扣很感兴趣,我们就引导他们进行纽扣的收集和创意活动,对他们进行“因地制宜”的指导。孩子们在趣味玩纽扣的过程中创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纽扣DIY”作品:五彩小青虫在田野里散步、秋风中的小树沙沙响、美丽的娃娃等,孩子们享受着其中的乐趣,也张扬着他们无限的创造力。

篇8

关键词:自然资源;趣味性;美术活动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地处农村金山小镇,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通过寻找、挖掘这些独特资源与趣味性美术教育连接起来,突出了我园特色,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寓教于乐

农村的美术教育活动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组织好每次活动,把不适应农村教学的内容改成适合农村美术教学的内容,体现农村特点,紧紧围绕农村自然资源,组合成新形象,并用绘画、制作等形式表现美。比如秋天到了,在主题性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是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幼儿能够自主创作,运用苹果、香蕉、黄瓜等装饰成各种小动物,既有趣,也能装点我们的活动室;又如在《石子画》的活动中,我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了河蚌随处可见的石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想象,交流想法。例如有的孩子说:“这块石头像娃娃的头,我要给这块石头添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有的说:“这块石头像我们认识的京剧脸谱,我要把它画成脸谱。”孩子们各抒己见,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选择材料,大胆涂色、装饰,并在旁边给予针对性指导。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在区域中与幼儿对话

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大都是采用单一的示范讲解形式,忽视孩子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兴趣,孩子缺乏创作、想象的空间。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教育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使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同时能大大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活动材料可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我发现,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的自然材料容易被幼儿所接纳,在我们家乡有许多神奇的资源,这些东西不仅色彩斑斓,经济实惠,有独特的造型,而且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有不可小觑的价值,能给我们提供许多经济实惠的材料。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美,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在自然角里,我们选择一些易种的农作物和植物移植,很多植物站立的姿态就是一幅自然图画。有的则将爬藤的植物种在走廊的栏杆旁,孩子们每天给花草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些都为幼儿日后的绘画积累经验。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调动了家长参与的兴趣

首先,吸引家长走进趣味美术活动,就先必须充分了解家长的特点和需求。开学初,我们对班内家长趣味美术活动的态度、了解程度及班内家长的美术特长和职业背景以及优势做了相关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我班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趣味美术活动都非常支持,经过一学期的宣传,家长对趣味美术活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幼儿的作品;凡是孩子喜欢的材料都可以成为孩子创作的材料。对于孩子日常的一些创意行为也大多持支持态度,一些家长还非常喜欢和孩子一起进行趣味美术活动,这些调查情况都是我们家园合力有效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有效保证。

其次,让孩子也成为家长的“老师”,是有效激发家长支持趣味美术活动的好方法。在趣味美术活动中,手工劳作也是幼儿创造性教育的内容。我们的手工劳作,是为幼儿提供各种可塑性强的材料,让幼儿去探索材料,进而发挥想象去创造。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班幼儿 创意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育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审美、创新。为了能够使儿童对开展的活动拥有足够的兴趣,幼儿园一直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众多教学手段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大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

1 营造想象的空间,渲染学习的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都是教师的口头传授,这样不能够强烈地刺激幼儿的大脑,让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也不是很高,致使他们的作品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而信息技术就能将一些画面声色并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来刺激幼儿的大脑,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表现自己的情感。同时它也帮助幼儿构建了想象的空间,将从前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调动起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例如,在《开心娃娃蹦蹦跳》这一个美术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开心娃娃跳蹦蹦床的画面展示到幼儿面前,为他们创造声、像、形、音相结合的活动气氛。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示范开心娃娃跳蹦蹦床的画面特别有趣,所以幼儿就会被它们蹦蹦跳跳的各种姿势所吸引,就会不由自主地仔细观察开心娃娃的形态,激发出强烈的绘画兴趣,思维也被拓展开。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使美术活动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还能激发幼儿对课堂的极大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 创设动态的课堂,活跃活动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课堂的气氛长时间处于沉闷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更不能很好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而信息技术能够同时刺激幼儿的听觉、视觉器官,更加直观地将信息展示给幼儿,能够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既愉悦了身心,又学到了知识。

例如,在连环画“蝴蝶的一生”这个美术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化茧成蝶的视频,让幼儿清晰地了解蚕宝宝在各个阶段的形态及所需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幻灯片,逐渐将活动的主题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蝴蝶的一生之后,准备画蝴蝶的哪一个阶段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画吧。”这样,孩子就会受到莫大的鼓励,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运用一些线条将自己心中所想勾绘出来。

3 优化教学结构,突出重难点

传统的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耽误课堂,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而信息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幼儿自主动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播放画面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也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不懂之处。

例如,在《小鱼看日出》这一堂美术活动课中,重点是让学生观察小鱼的体貌形态,进而勾勒出小鱼。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要清楚地分为欣赏和绘画两个部分,多采用一些美丽的画面,如小鱼吐气泡、海风吹的情境。运用高科技设计出海草来回浮动,小鱼四处游玩,水泡逐渐变小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根据美丽的画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绘画出美丽的小鱼,生动地表现出鱼类的生活。

4 再现活动情境,规范操作过程

在美术的活动当中,规范的操作特别重要,它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操作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某节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再现,让他们自己观察、讨论、交流,看看自己有哪些操作不当的地方,其他学生有没有错误的操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他们的操作也会越来越正规,其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美术活动中,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到幼儿面前,改静为动,化繁为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更能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和平里幼儿园,河北 秦皇岛 066200)

参考文献:

篇10

1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要注重内容的生活化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生活开展儿童教育。《幼儿园教育纲要》也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强调各领域的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强调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美术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体验和生活实践相互整合能突出孩子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向。

因此幼儿的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应是把幼儿美术的教育目标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

“雨伞”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雨伞伞面上美丽的图案让下雨天、大晴天的马路上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给。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素材,因此我设计了小班美术活动《小花伞》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来装饰“伞面”。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致都很高涨,都愿意加入到美术活动中,活动的效果也很好。我先请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伞的颜色、花纹等等,这也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接着我向幼儿出示课件,让他们观察了不同小花伞面上的美丽图案,说一说有什么样的花纹,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活动中,幼儿都能够积极地与同伴说一说自己在平时看到的小花伞的样子,整个活动氛围十分融洽,通过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创造、表现能力,初步实现教学目标。

2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注重家园合作整合多方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借鉴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观点,家园合作多方资源能把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环境作为实施幼儿美术教育的场所,带幼儿到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加深体验、拓展相关经验。让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更生活化、直接化、灵活化、个性化,为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搭建了一个生动的平台。整合利用社区、家长这两块主要资源来实施美术教育,以达到让幼儿富有个性地表现生活为目的。

在一次“交通工具”为主题的活动中,我请家长一起参与进来帮助孩子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书籍等资料,还建议家长带孩子到马路边上一起认识汽车。这些教育措施使幼儿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主题的内容,丰富已有的生活经验。幼儿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在作画和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过程中,孩子们也是非常乐于表现自己所了解的新事物,如:马路上一些路标的含义、一些汽车的名称与特殊用途、司机和行人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所造成的危害、乘车安全等小常识……种种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在孩子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家园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把美术教育外延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拓宽幼儿的空间、时间、开发他们的大脑、手、口,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更富有个性地表现生活。

我们也非常注重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让家长参与到美术活动中,为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搭建了一个生动的平台,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

3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注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幼儿美术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不能只是教师在讲解,孩子在看,材料及其匮乏,这样不能满足孩子做的需要,也是不符合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理论的。在实践中我采用组织以做为中心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做”合一。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蟹壳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唤起孩子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比如,在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印章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激发了他们多种的自主创作:运用萝卜、土豆、黄瓜等刻成的蔬菜印章,制作了一张张美丽的桌布,既有趣,又可以布置活动室;还运用了各种种子进行拼贴画;秋天的时候还让幼儿收集叶子,与家长完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树叶拼贴画。班里我们开设“绘画角” 、“展示区”、“美工创意区”等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各个空间进行自由地摆弄、创作与交流。这些美工区角的创设可以结合主题适当增减。如:在“春天真美丽”的主题背景下,我们创设了“小花园”的美工区角。让幼儿用皱纹纸搓柳条,撕贴柳叶。用纸工表现春天盛开的小花,用泥工表现在花园草地上活动的小动物。幼儿做完后可以直接将作品贴在墙上,布置主题墙。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还请幼儿用彩纸做成了彩旗链来装饰我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