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4:5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育人为本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育人为本论文

篇1

生理的成长成熟是心理成长成熟的基础,中职学生上述生理方面的生长特点,为他们的成熟、成才奠定基础。从心理方面的特点来看,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身心发展迅速,认知水平向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阶段发展,交际面不断扩大,接收的信息量日益俱增,但是他们情绪不稳定,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烦恼,变得多愁善感;对异性充满好奇,期望与异往等。除以上特点,中职学生在品德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应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职学校的发展。

2中职学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中职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关注的是应以中职学生作为主体,以中职学生为核心来开展各种教育管理活动。中职学校所应用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将人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根本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所进行的尊重,目标是在张扬中职学生爱好以及兴趣等的基础上,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上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来看,中职学校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来对中职学生实施正确的指导,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来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下,中职学校无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行政管理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优化教育理念,改变原有的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教育管理方式,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应用,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职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根本点,一切以学生为核心,推动中职学生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发展。

3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结合上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以及中职学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的分析,本文确定以下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3.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中职学校首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实现学生和教师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中。强调的是中职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具有服务意识,把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点放在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中职学生自然天性的基础上,推动中职学生能够自由个性的发展,进而优化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3.2制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还需要具体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教育管理制度所具有的执行性与操作性,以不同学校的专业结构特色以及学生特点为基础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有这样,中职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的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简而言之,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且关注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而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3.3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氛围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文化的支持,中职院校应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氛围。也就是说,中职院校还应关注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在美化校园环境与教室布局等方面做到以人为本。在精神环境方面贯彻校园的校风以及院校的学风等等。通过各类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的推动,调动中职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而推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

3.4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业教学方面,注重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两者的融合,关注学生在教学方面的适应性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才培养多元化方式的应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结语

篇2

作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文化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亲情文化。护理文化要求护理工作者热情地为各类患者服务,做到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和体贴患者,最终用真情赢得患者的赞誉。②实践文化。护理文化始终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更注重人的价值、心理和服务质量,护理工作者应积极研究患者的不同需求,并求得患者在心理和文化上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提供优质的服务。③管理文化。护理文化在不断从“以患者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健康为中心”转变,它要求多部门、多范畴的各类人员密切配合,突出服务的整体协调性,从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改进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指南,是行动的核心价值。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使护理工作者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即护理工作者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切实尊重患者的权利,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人性化服务。比如,在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更加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帮助他们打消讳疾忌医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协助配合,努力实现治疗效果最优化。

2.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护理工作者,要想建设护理管理文化,就必须积极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关爱和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热爱护理事业、忠于患者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因此,要不断地举办培训、开展讲座和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对护理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积极制订和实施相应的约束机制、考评机制。

2.3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夯实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技能,对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每个护理工作者都是一个为患者服务的平台,代表着和谐的形象。因此,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要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一方面要规范护理技术,比如配药、送药、涂擦和扎针等,要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做到娴熟自如、一气呵成,避免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护理功底要扎实,配药要掌握好剂量,扎针要一步到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结束语

篇3

1.1概念辨析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存量时,大多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存量的概念等同,但也有部分学者认识到二者的差异。钱雪亚[7]认为,人力资本水平具体体现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人力资本效率水平,其中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水平计量的核心。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是两个紧密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钱雪亚说的人力资本效率水平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的最终产出,即人力资本的价值水平。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本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整体。研究人力资本存量,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人力资本,清楚它与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价值的联系与不同。(1)人力资本国内外学者有关人力资本定义的研究有很多。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西奥多•舒尔茨[8]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萨洛认为人力资本应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9];国内学者李建民[10]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等等。比较而言,笔者认为舒尔茨对人力资本所做的定义比较权威和具有代表性。(2)人力资本存量钱雪亚[7]认为,人力资本存量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蕴藏于被投资人身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总量。以舒尔茨人力资本的定义为基础,综合钱雪亚等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存量(HumanCapitalStock)应定义为通过对人投资形成的、体现存储在人体之中、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的总和。用公式可表示为。(3)人力资本投资加里•S•贝克尔较早地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定义,他认为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都是人力资本投资[12]。人们对自身的投资是为了增加人力资本存量[13],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以教育、培训、流动迁移、医疗保健和信息采集等形式对自然人进行投资,自然人在接受投资增加知识、能力和健康存量时会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存储于人体中。接受和加工过程中既会产生一定损耗,又会碰撞出新知识火花,增加额外存量。(4)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价值分为潜在价值(或称为预期价值和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最终产出价值)。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与实际价值有较大差异[14]。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是指人力资本存量充分发挥后可能产生的全部价值。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转化率,即人力资本实际价值和理论价值间不存在固定比率。人力资本实际价值以理论价值为基础,同时受工作态度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人们在注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还应根据当前人力资本存量不同结构与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创造适宜外部环境,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价值。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价值是三个密切相连但不相同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人力资本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工储存和产出过程。其中,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基础,人力资本存量又是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基础,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最终结果和权威评价。对人力资本增加投资的最终是为了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价值。人力资本价值反过来又会影响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而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热情。辨析四个概念有助于清楚认识人力资本估算计量方法的实质。实际上,成本法估量的是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收入法估量的是人力资本价值收益;教育存量法估量的是人力资本存量,但估量指标是从知识和能力存量中选择了最具代表和易统计的受教育程度。由于三种方法的计量内容和指标各不同,所以其计量结果也不相同[15]。

1.2人力资本存量特征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本文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存量具有以下特征:(1)人力资本存量包括知识、能力和健康三种存量。知识、能力和健康是人力资本存量的三个构成要素。(2)人力资本存量可分为内生存量和外生存量。敏[16]认为,人力资本价值是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的统一体。内生价值的存在是外生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通过外生价值表现出来;外生价值是对内生价值的开发,通过内生价值发挥其收益性效用。知识存量和健康存量体现的是内生价值,属于内生存量;人力资本在市场中最终体现出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能力存量体现的是外生价值,属于外生存量。外生存量是内生存量的发展、发挥与升华,是内生存量的外在体现。(3)人力资本存量既有数量特征又具有质量特征。人力资本(存量)这个概念不仅是数量上的指标,而且是一个反映结构变化的质量上的指标[17]。人口数量、工作人口的比例及实际劳动量是其基本的数量特征,技术、知识等影响生产能力的属性是质的特征[8]。微观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个体间人力资本存量质的差异,宏观研究方法侧重的是人力资本存量整体量的区分。(4)人力资本存量既是一个动态概念又是一个静态概念。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易变性和难估性[13],故人力资本存量具有动态变动的特性;同时,人力资本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15],它不同于物质资本,对人力投资的存储转化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相对于个人或小群体,人力资本存量数值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或变化不大。(5)人力资本存量具有时效性和损耗性的特征。人力资本是以生物有机体的人身作为载体,人都有生命同期,能够从事工作劳动的自然时间只占其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凝集在人身的人力资本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自然损耗[18]。人力资本存量损耗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能力弱化(知识技能淘汰更新)、资本闲置(失业)、报废(死亡、伤残和服刑)和体力生理消耗等方面。

2人力资本存量微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1构建方法和原则根据以上对人力资本存量的理论分析和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已有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和分类标准辨析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掌握个体人力资本存量间的差异,本文从微观角度构建起了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表1)。构建人力资本存量评价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权威性。选择的理论观点和分类标准尽量具有权威性;(2)普遍性。在分类标准有不同观点或争议时采用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观点;(3)选择指标尽量符合SMART五原则[19],即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行性(Achievable)、吻合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的原则。指标是衡量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选择的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各项指标测评时尽可能量化,同时与专家定性评价相结合。

2.2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人力资本存量的定义,知识(A1)、能力(A2)和健康(A3)三种存量就构成了人力资本存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评价指标之下,知识、能力和健康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又可以分成二级、三级和四级多个评价指标。(1)知识存量在本评价体系中,知识是广义概念,它包含着技术类知识。对于知识的分类,国际上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20]关于知识的分类。他认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编码且可用正式语言进行传递类知识,比如书本语言、图表、数学公式等;而隐性很难用正式语言传达,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技术、专长、直觉、预见性、心智模式等。显性知识(A1.1)和隐性知识(A1.2)就构成了知识存量的二级指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1]1996年在知识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报告中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理论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y)四类。根据波兰尼分类标准,事实知识、理论知识都是描述性知识,可以通过教育程度(时间)和阅读图书量等进行量化计量,因此属于显性知识;而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中难以规范、明晰化或者无法明确描述,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属于隐性知识[22]。事实知识(A1.1.1)、理论知识(A1.1.2)、技能知识(A1.2.1)和人际知识(A1.2.2)就构成了知识存量的三级指标。知识按照转移成本的大小可以分为一般知识和专门知识[23]。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专业分工的重要性,现代人力资本既要掌握一般性知识,更要掌握专门知识。在此维度下,事实知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又分为专业事实知识(A1.1.1.1)、一般事实知识(A1.1.1.2)、专业理论知识(A1.1.1.3)、一般理论知识(A1.1.1.4)、专业技能知识(A1.2.1.1)、一般技能知识(A1.2.1.2)、专业人际知识(A1.2.2.1)、一般人际知识(A1.2.2.2)8个四级指标。(2)能力存量新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能力是人力资本概念的核心[24]。韩庆祥等[25]认为所谓能力,就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社会学中一般将能力划分为智能(力)和体能(力)两类。智能(A2.1)和体能(A2.2)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二级指标。在心理学中,智力(能)可分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操作能力;田文学[27]和周晓卉等[28]认为,人的体能由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生理机能、心理智能四方因素相互交错、作用构成。袁运平等[29]认为体能主要是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为了研究的方便,在本评价体系中体能仅包括运动素质和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智能都将归类到健康和智力评价指标中。因此,认知能力(A2.1.1)、社交能力(A2.1.2)、操作能力(A2.1.3)、运动素质(A2.2.1)和身体形态(A2.2.2)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三级指标。认知能力亦称认识能力,是指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30],在心理学中[26]它可以分为观察能力(A2.1.1.1)、记忆能力(A2.1.1.2)、想象能力(A2.1.1.3)、创造能力(A2.1.1.4);社交能力可以分为组织能力(A2.1.2.1)、表达能力(A2.1.2.2)、决策能力(A2.1.2.3)、管理能力(A2.1.2.4)和社会资源运用能力(A2.1.2.5)。此项分类中,组织能力是指在组织工作的能力,管理能力是指提高组织效率、管理人的能力。操作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A2.1.3.1)、艺术表演能力(A2.1.3.3)、实验操作能力(A2.1.3.3)和体育运动能力,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体育运动能力归类到运动素质中。在体育学中,运动素质主要反映在力量(A2.2.1.1)、速度(A2.2.1.2)、耐力(A2.2.1.3)、柔韧(A2.2.1.4)和灵活度(A2.2.1.5)等5个方面。反映身体形态[31]的指标主要有高度(A2.2.3.1)、宽度(A2.2.3.2)、围度(A2.2.3.3)、长度(A2.2.3.4)、充实度(A2.2.3.5)等5个方面指标。因此,观察能力等22个指标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四级指标。(3)健康存量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先提出包含人类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健康的概念。在1978年9月世卫组织召开的国际大会《阿拉木图宣言》中又重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32],建立了关于健康的三维模型,生理健康(A3.1)、心理健康(A3.2)和社会健康(A3.3)就构成了本评价体系健康存量的二级指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的状况,提出将道德因素引进健康范畴,认为人的健康是“身体健康(physical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社会适应良好(odsocial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health)”四个方面[33]。根据世卫组织的健康新定义,身体健康(A3.1.1)、心理健康(A3.2.1)、社会适应(A3.2.2)和道德健康(A3.2.3)就构成了健康存量的三级指标。为了研究方便,三级指标中健康各存量不宜再细分四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相同。总之,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等7个二级指标、事实知识等13个三级指标和专业事实知识等34个四级指标。

2.3指标测评方法在建立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后,更为重要的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地计量核算(见表1)。由于上述指标体系较为庞大,涉及广泛,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因此无法全部量化。由此,在具体实证评测与核算时,需要分类处理:首先,依据相关统计出版物和数据来源,将大部分指标尽可能量化;其次,对无法从统计出版物中寻得数据而又需要量化的指标,可以选择专业打分法或其它带有主观性、但不失权威性的方法,将其处理为权重化指标或指数化指标;最后,将完全无法或无必要量化的少量指标,可以将其视为制度化的标准列出。在人力资本核算时,其不作为标志性指导,而仅作为制度化的参照物。由此,经过上述三类方法的处理,不但最大程度有效地核算出了人力资本水平,而且还具有制度化约束的边界,从而形成较为严谨而科学的核算与评价体系。为了保证测评结果的全面准确,除体能测评采用主观(专家打分)方式外,其他指标测评均采用书面测试(客观)和专家打分(主观)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方法进行,专家打分时也强调以客观事实(学习时间、体检数据、运动测试等)为依据进行。对于健康存量,除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外,评价系统采用自测健康的自我评价方式。自测健康这一概念最早在1958年由Suchrnan等人提出。随着大量的实证研究显示自测健康与客观健康之间存在关联,它成了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的一种方法[3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五快”“三好”的8条健康新标准[34],为个人自测健康提供了非常实用、快捷、简单的自评指标。对表1中列举的其他存量测评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不再累述。

3结语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 学生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66-01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指的是管理者将管理当作是完全服务于人的一种手段,来促进管理对象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管理形式。高等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紧密围绕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管理性,来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下面来论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如何运用。

一、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实现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的前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认识与把握。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是孤立的一个个群体,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是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在高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业、人际关系、未来的择业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达到对自身发展满意的程度,所以,高等院校学生管理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管理出效果,将“以人为本”的管理重点放在对学生实现服务上面,将学生的发展当作是管理的终极目标,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不断发展。

二、充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对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并时刻关注人的发展,表现出对人深切关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中的就业指导、帮困助学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正在体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充实好以人为本的内容,就是坚持从高等院校的实际需要出发,用心去理解并体会大学生本身的思想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了解对大学生在服务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的不足之处,例如,帮困助学服务,就应当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经济方面的帮助的同时,更应该培养这些大学生的自强与自立意识,在援助的具体方式上,保证这些大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重点就是对大学生提供必备的就业信息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学生就业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心理疏导方面的服务也需要建立在全面的主动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之时,使得学生获取自我心理调节的知识与能力。

与此同时,以人为本方面的支持离不开硬件方面的支持,高等院校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等,不定期对设施实行维护与升级。高等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的重要思想,服务本身也是管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学生服务贯穿在管理的过程中,将服务育人积极促进管理育人。加强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工作,重点加强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方面,当今的学生工作更强调为学生服务重要性。一方面,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做好学生服务方面的工作,也是为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服务,只有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稳定好学生情绪,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学校的多个方面才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当今的科技革命条件之下,需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有大的作为的,当今的很多年轻学者由于自身缺乏和他人的合作精神,限制了他们发展。而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探究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家的高智商,更在与他们之间友好、有效与愉快的合作。当今的事业属于集体事业,当今的竞争属于集体竞争,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情况下,善于和他人相容、善于合作成功的机会会更大。

三、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

高等院校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之时,还需要积极去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这样做不仅能深刻体现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更能对学生内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极为重要。所以,和谐的管理环境的创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注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展开有益学术的讨论;二是,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敢于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对学生反响比较大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解决;三是营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积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让学生徜徉在校园之中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感悟大学深层文化底蕴,更好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当然这一模式的运用还需要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操作性管理模式”,在运用“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中,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让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

篇5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崇尚休闲活动。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新的体育锻炼方式,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增进的心理健康。但是目前的休闲体育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滞后性,从发挥中国体育事业出发实施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休闲体育教育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学生是中国发展的希望,如果综合素质不足,就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在中国人才的培养中,体育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休闲体育作为体育教育中的一项内容,不仅符合休闲时代而服务于和谐社会,而且还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休闲体育教育现状

休闲体育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是以策划大型休闲活动为主的管理类学科。休闲体育属于是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多年来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等国家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包括水上休闲运动项目、时尚休闲课程等等在这些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休闲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在2007年,发展至今已经有多个高校启动了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策略,并纳入到学术研究领域。

从目前休闲体育的专业课程教育情况来看,主要是对即将从事休闲体育工作的人才以技术上的指导,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还将人才培养落实到经营管理范畴,以培养休闲体育的管理人才。

从休闲体育的专业课程划分上来看,主干课程是休闲体育理论教学课程和满足行业市场需求的服务型人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涵盖多种学科,诸如休闲体育管理学、休闲体育社会学以及休闲学和心理学等等[1]。可以明确,休闲体育并不止于体育教学本身,还具有一定的专业跨度,是由多门课程综合的学科,重在对休闲体育人才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进行培养。但是,由于休闲体育具有地域性特点,所以,学校所在地域不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休闲体育教学会开设民族体育课程;旅游业发展地区学校的休闲体育教学会开设时尚体育课程。

二、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

休闲体育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对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目前的一些学校中,在休闲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不科学性,主要在于没有明确该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2]。这就需要根据社会相关行业的人才质量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以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职业针对性且符合行业需求。

(二)确保休闲体育教育课程合理

休闲体育教育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本校的师资条件开展教学,并将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起来。休闲体育存在着地域特色,因此,在休闲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设立专项课程,还要从休闲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分配,特别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以使理论教学内容在实践应用领域中发挥作用,且学生在实践中才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真正意义地把握。

(三)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休闲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课程指导和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的作用。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休闲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由于休闲体育专业特点使然,使得从事教学的教师多为跨专业,学校要提升该门专业教学的整体素质,就要注重引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还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使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够跟的上时代,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符合不断更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校内培训班,也可以将休闲体育教师送到高校接受专业进修,甚至到国外吸收国外学校休闲体育教学经验。学校还要打破封闭式的教育模式,组织校际间的学术研讨会,以通过营造学术氛围,为专业教师塑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共同进步。

(四)休闲体育教学要强化社会实践

休闲体育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休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素质,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得以增强。要将社会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整个的休闲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休闲体育与设计教学充分融合,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休闲体育理论教学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休闲体育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权衡休闲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实践时间过长就不利于理论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实践时间过短,社会实践教学就难以发挥作用。其次,将校企合作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起来,实现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从而使得休闲体育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在国家教育部的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在中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中,要做到“育人为本”。正所谓“教书育人”,中国的休闲体育教育中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而忽视了育人,这就需要实施必要的教学改革,以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86-03

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在反思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教育形式,它克服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中心,视受教育者为纯粹客体所带来的各种局限性。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实效、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概述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涵义

“主体间性”又被称为主体际性、主观际性、交互主体性、共主体性等。该理论是以胡塞尔等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从对话主义、存在主义以及交往行为主义等理论视角提出的哲学范式。该理论强调在实践中要以个体主体性为基础,认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发生联系时,就产生了主体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是主体间在具体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以“交互主体”为中心,通过相互的交往、对话和沟通,以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尊重与认同。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特点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意义。具体来说,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作为教育主体参与活动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通过对话、交流、沟通等活动形式,共同作用于教育资源等客体,以构建的主体间和谐一致的关系属性[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该理论模式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不再被当做被支配的客体。第二,该理论突出强调“交往性”,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在地位上不再是主导与被主导的不对等关系,二者通过平等对话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完成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第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主客二分关系,并将“主体—主体”关系与“主体—客体”关系进行整合,构建了“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手段等)—主体(受教育者)”这种更为宏观、科学、合理的新的主体间关系模式。

二、高职院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主客二元对立,即强调教育者作为施教主体处于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性地位,而受教者则处于被动受教的客体地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严重抑制,教育活动仅仅完成了“教”的环节,而“育”的效果不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关系的角度来强调双方地位的平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平等的、全面的、双向的,而不是主客二分的、片面的、单向的教育活动[2]。在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理解,互相沟通,在互动中实现思想道德的共育。

(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被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与教育者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能够与教育者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受教育者易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理想、信念的价值提升。

(三)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是培养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物化思维,在这种思维范式下,教育者常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受教育者,认为只要把物改造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这显然扭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更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低能、低效的主要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是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欣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本论”的指导下,把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在要求把受教育者纳入教育主体的范围的同时,更强调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一项“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实施路径

(一)改革灌输与说教的单一教学手段

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承载着国家和社会意志的灌输功能;另一方面更承担着培养、塑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其思维。空洞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要实现这一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为此,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政治理论课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将高职化、本土化、生活化和时政性强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将教科书上的枯燥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情景和画面。改变“课堂与说教”的单一教育手段,以各种创新性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情景式、体验式、角色扮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教学情境,开展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讨论与教师点拨中释疑解惑,从而真正实现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

(二)创建主体间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

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间知识的输出输入过程,不如说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知识的传授、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都是在这个过程实现的。”[3]教学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注重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亲密融洽的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受教育者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舒适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互动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只有认识到参与者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当“临时教师”,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搭建三维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将教育投射到实践活动中,使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主体间通过共同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受教育者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服务社会,增强自身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紧扣教学主题;另一方面还应针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思政课内、课后校内、课后校外(社会)“三维”结合的多样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宣传服务、暑期“三下乡”、演讲、辩论、专题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师生访谈、撰写论文等各种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及时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课堂与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地参加实践活动,增进对国情、民情和世情的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2]马万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7):187-189.

[3]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1):43.

[4]菜丽华,黄永久.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实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152-155.

Exploring and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N Zhi-min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Deyang Sichuan 618000, China)

篇7

学校图书馆 利用率 图书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服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藏书的利用情况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成果和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图书馆图书利用率呢?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我校在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与环境教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依山傍水,新颖别致的教学楼,通透式的围栏,近百米的风雨长廊,错落有致的整体绿化,校园内绿树红花,垂柳轻拂,花香四溢的优雅环境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充满生机的校园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大厅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长廊文化。例如:长廊文化中内容丰富,有学校的历史、校风、学风、教风、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古诗、三字经、画展、电脑小报、手工制作、书法展等内容,让人一进长廊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再如走廊文化:走上楼梯,就可看到雪白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礼仪,校园三字歌,师生作品(书法、书画)。从这些校园文化中体现着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书香气息。此外,学校积极开展文学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好”宣传发动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二、把好采购关,提高购书质量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场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藏书,作为读者的精神食粮,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因此,我们在选购图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做到采购图书既要有可行性和选择性,又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选择好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及与学生有关的复习资料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价值趋向、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一些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强的课外读物以及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建康发展的文学名著。另外,我们还对那些版本老化、内容过时、破损严重的文献予以剔除并做及时补充,使藏书保持最优化状态,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同时我们还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集中购买和零散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利用我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观、听课的机会,将那些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强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先行购买,回校后再上报有关领导。

三、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

新书到馆后,要使其尽快地进行流通,与读者见面,这就要求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我校自2008年始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较早地实现了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由微机著录代替了手工操作,这就大大缩短了图书编目的过程。在加工的时候,我们实行一条龙作业的方式。由一人拆包验收、给出分类号,一人盖馆藏章、打印登录号,一人贴白标、色标、磁条、条形码,专门有一人负责编目。如此各负其责,流水作业,大大加快了新书上架的速度。另外,我们还一改以往的做法,将大批的图书著录改为分散著录。具体做法就是将需要著录的图书,化整为零,即以三十种书为一批,先著录,并流通。然后再接着著录另一批图书……一边加工新书,一边总有可上架的新书,大大缩短了图书加工时间。

四、规范图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遵循图书馆的工作规律,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和学校具体工作,对图书室的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对图书室、阅览室经常打扫,保持室内整洁,整齐,给读者一个宁静,舒适的读书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对图书报刊管理、读者服务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对各班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借书常规培训,期末进行优秀图书管理员评选,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损坏图书,丢失图书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科学地管理好图书室的借阅工作,增加图书的流通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每学期平均每人借书5本,进一步充实各种类型的阅览资料,为教师教学工作及时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管好用好图书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新购的各种类型的书刊资料,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及时做好登记工作,有图书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除及借书、阅览、刊物、器材、资料、安全等管理制度。教育学生保护图书,爱护图书。学校图书馆的各种优秀读物,可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丰富课程资源,配合新课标,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学习主体的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自主探究是图书馆学习的优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校图书馆可以表彰和奖励那些热心图书馆工作,热爱读书并且借阅量很高的同学,通过开展评选“十佳读者”、“热心读者”的活动,每年评选出十位借阅量最高的同学予以表彰,在图书馆墙上张贴他们的照片,事迹介绍,这无益于他们的读书热情会更加空前高涨,并且使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学有榜样。另外,还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就是累计借阅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由原来的一证一书上升为一证二书,依次类推,鼓励同学们多读书。

图书馆以人为本,以书育人,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人人走进图书馆”群体读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到馆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图书流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篇8

新一轮的教改倡导教学方式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的起点,面对新时代、新学生、新期待,回首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本论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上日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明显,农村更是步伐加快。根据有关部门估算,如今我国的年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并且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合理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留守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在不断上升。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及生活环境,由此引发的教育、生活、心理等诸多问题日益显著。首先是监护问题堪忧。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监护基本是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隔代监护,主要是祖辈,如健在的奶奶等,以这一方式监护农村留守学生的较多,在外工作的父母对这一监护方式比较放心。另一种是由上代来监护,由父母的同一辈的亲戚,包括叔伯、姑姨等在内。因为对象不是自己的孩子,在管教当中有一定顾虑,一般不去严格管教。其次是父母关爱的缺失。父母是留守学生最好的环境,较长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会使得其在教育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再次是外出工作父母的一些观念行为的负面影响。虽然留守孩子家庭的沟通长期间断,然而其对孩子影响确实明显的。在外工作不容易的父母,深刻体会读书的有用,他们一直关心子女成长和学习,要求孩子不断进步,此影响是良性互动的。而不好的情况是,一些暴发户等投资者,在心里滋生了读书无用论,所以对子女无清晰要求,顺其自然,因此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农村孩子大脑中开始蔓延,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最后是监管缺位,学校教育管理单足难行。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学校设施条件及老师育人思维等影响。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

二、问题分析

随着农民接连奔向城市及沿海发到省份,农村留守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家长外出工作对留守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从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可以看到,导致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因素很多,甚至有的较严重,这已远非个例,且此群体在扩大,这无疑对我国今后的进步是很不利的。留守孩子无论是学习、身体心理等都是需要下大力气的。孩子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是没有及时采取得力办法消除其存在问题,让他们在和谐公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国家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制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步伐一致方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强,新时代媒的普及,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凸显。在一些农村学校,少数留守孩子会在课后甚至逃课去一些娱乐场所,诸多暴力、等不良东西很大程度上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久而久之,给社会秩序带来很多坏的结果。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篇9

关键词: 科研 高等教育 质量建设

目前,在世界上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处于首位,教育目的也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现代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科学的迅猛发展,促使大学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会给大学的教学带来新的课题[1]。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又可以追踪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从而培养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积极性。这种发展形势,要求大学老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追踪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一转变的基础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现实需求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并轨”、“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数量急剧增多,办学模式呈多样性发展,新的专业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3]。高等教育的扩招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使其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经过大学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熏陶而成为思想解放者和才艺精湛者。然而,扩招带来的不利问题逐渐凸显。大学学生以单身子女居多,从小到大承受的压力很少。新生入学后尽管有大量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每年大学生自杀人数仍然高居不下。大学也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大学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往往不强。另外,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比较冷门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丧失学习动力。如何提高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绝不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是高等教育的“低级化”,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

2.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有两个基本任务,即育人和治学。这两个任务决定了高校既要作为教育机构,又要成为学术机构。教学活动,主要同育人有关,它决定了现有的知识体系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也是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工作的主旋律。而科学研究,主要与治学有关。科研的开展,可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进一步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不是一潭死水,社会的发展才有不竭动力。要发挥好高校的功能,科研与教学必须密切相连,不可相互脱离。

高等学校之所以称为“高等”,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在于其固有特性是学术,是治学,是做大学问,是研究高级文化,是营造有关学科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科研对大学的意义主要有四个:①科研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②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造就学校水平较高且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方面,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学研究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③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办法;④科研是学科、学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科研对一所大学的意义和深远价值决不可忽视,只有发挥好科研的作用,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

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的关系链,构成了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扑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实现自我知识的更新,教师只有掌握了广博知识,熟练的教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工作在高校质量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群体,接触面较广,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及欲望强烈,而且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多样化的信息及传播技术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日益丰富。如果单纯进行知识书本的讲述,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对未知知识的追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研究和发展教学方法。为此,高校教师通过科技的开展不断提高自己,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科研的开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4]。

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理应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及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可以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以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4.如何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过程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虽然可以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但不能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端正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坚持质量为本。

科研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可以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起到领头作用。人文学科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单靠自然科学的创新,很难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就不可能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协调发展,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途径[4]-[5]:

(1)加大投入,优化科研的环境。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但是有时很多硬件跟不上,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国家应尽量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各级政府应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增加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投入,切实保证教育和科研经费与在校学生数同步增长。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捐助,推动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向高校捐献资金,支持学校建设。

(2)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设,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只有看到科研成果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服务社会。

(3)人文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5.结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大学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李均.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来居上异军突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19.

[2]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12.

[3]赵炬明.超越评估(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设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0-58.

篇10

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共识。找到厌学原因,如何帮助厌学者克服厌学情绪,寻找到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教育课题。

近几年,我国学生学习情绪不容乐观,厌学情绪有由原来高学段化向现在的低学段化蔓延的趋势,有厌学情绪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农村学生有厌学情绪的比例不断上升。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为严峻。如何认清看待我国转型过程中学生的厌学情绪,分析其成因,针对成因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也就成为当前教育者研究的迫切问题。

本人此次确定这个研究课题,是想凭借自己在教学一线的便利条件,针对厌学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学习情绪的情况,总结出新时期学生厌学情绪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探究其厌学情绪的成因,重点分析学校和教师在其不良情绪形成中的消极作用,从而提醒我们的学校、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残害”学生的现象经常出现。总结出相应的厌学情绪矫正策略,应用于实践,对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意义。

2、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A.N.Frandsen)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而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势必就会影响学习效果。长期厌学易使学生出现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即表现出孤独、多思、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心肠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另一方面,这些不良性格特征也是学生厌学的影响源和催化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寻找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归因理论对学生厌学情绪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追求成功动机的意识,寻找切中“要害”的对策。

3、与选题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对于学生厌学,这个世界性的教育课题,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育学和心理学层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我国对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理论性的层面上,实证性的研究偏少,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理论分析少,多集中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主观感受。所以,在对厌学心理的定义、表现特征、影响因素、预防矫正等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结果的同时,今后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中学生厌学心理在心理学界的界定问题的研究,作出理论及实证性的深入探究。

(2)在中学生厌学心理影响因素等方面,应该加强实证性研究,以得出更有说服力和信效度较高的研究成果。

(3)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干预研究开展得还不够,建议把经验中得出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干预措施,让更多的厌学学生摆脱厌学心理的困扰。

(4)采取针对性更强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作深层次的探讨,以使对厌学的界定和影响因素有更准确地把握。

(5)心理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学者应共同参与研究,通过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境来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影响厌学心理的内外部因素都能有效地改变,达到预防及改善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目的。

4、主要研究内容

一、关于学生厌学研究的现状

二、厌学问题概述

(一)厌学的涵义

(二)厌学的表现及特征

(三)厌学的类型

(四)当前学生厌学情况呈现的特点及趋势

三、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1.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把精力与兴趣集中到学习上来,产生厌学情绪。

2.学习中,失败体验过多,学习无望,产生厌学情绪。

3.学习动机的缺失,产生厌学情绪。

4.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学习活动本身的特殊性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3、学校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影响

(1)厌学从“厌校”开始

(2)“厌师”加重厌学

4、家庭教育偏失的影响

(1)家庭问题的增多,势必造成更多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2)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有厌学心理。

(3)父母偏颇的理想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四、消除矫正厌学情绪的对策

(一)国家和全社会应营造出“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的良好氛围。

1、要在信息时代消除和预防学生的厌学情绪,国家应多重视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投资,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正面的思想宣传工作,并进行理想教育,从大环境方面激励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早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并进行有力的督促和检查,让学生乐于走进学校,乐于走进课堂,乐于走进书本。

3、要净化社会环境,端正社会风气,特别是电影电视和音像制品宣传作品应该积极向上。

坚持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理想观和价值观,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

(二)学校和教师要担起消除矫正学生厌学情绪的重任,“以人为本”“科学施教”。

1、学校制定的教育教学要科学合理。

(1)明确办学方针,不光是要“教学”,更是要“育人”。

(2)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丰富学生在校生活。

(3)教育教学要注重实率性,摈除“靠量”“靠时”的不科学思想。

2、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1)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倾注教师的爱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4)全方位评价学生,激励上进。

(三)父母要注重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身边“老师”。

1、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刚到家的温暖。

2、增加家庭文化气息,让孩子在书香的熏陶下作采撷知识的蜂蜜。

3、父母应以自身正确的言行为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生应发挥自身“内力”,抗御厌学不良情绪。

1、明确“学习”的特殊性,消除“厌倦”情绪。

2、树立大学习观,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成功体验次数,减少遇挫不良体会。

4、增强遇挫能力,细心体会学习的快乐,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5、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阶段:利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了解目前学生厌学状况及表象。

第二阶段:利用对照法,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厌学情况进行比照,总结不同学段学生厌学的不同情况,分析学生厌学趋势;对较早厌学数据与近几年厌学数据进行比照,总结分析学生厌学的总体发展趋势;对城市、农村的学生厌学情况进行比照,总结分析造成厌学的不同原因及对策;对乐学与厌学者进行比照,总结其不同表象。

第三阶段:利用反馈法、观察法,把矫正厌学的相应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变化,检验策略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6、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措施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调查问卷设计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2) 由于地域(本省与外省、城市与农村)的问题,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3) 如何深入的对课题进行挖掘,提出可行性的教育对策。

解决方法和措施: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论证,不臆断。

7、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

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用时大约2个月。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2)设计调查问卷,汇总调查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收集有关的论据。

第二阶段:研究资料,用时大约1个月。 (1)确定题目。(2)草写绪论,确定基本思路。

第三阶段: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用时大约2个月。

(1)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

(2)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第四阶段:修改定稿,用时大约1个月。

预期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

8、已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洪明,吕三三.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2]陈静,张珊云.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原因分析.职业与健康,2019年第8期,66-67.

[3]安秋玲,李召存.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3期, 43-46.

[4]方双虎.乐学与厌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对照[J].江西教育科研, 1997(3): 56-58.

[5]黄伟奇.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19: 171-172.

[6]杨惠.我区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西藏科技,2019年第7期,47-48.

[7]李开学.对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其转化的探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2):89-90.

[8]高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 J].教育科学研究, 2019(7): 53-55.

[9]王毓珣,韩仁生.论影响学生归因过程的因素和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学刊, 1996(2).

[10]庄全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排除厌学心理障碍.教学与管理,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