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4 12:4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1

一、 背景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千年,流韵悠长。文言文,语言简练,极具概括性,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中国的传统经典如《论语》、《孟子》、《四书五经》等正是通过这种文字载体传承下来。但在白话文通行的今天,文言文却以其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特定历史的文化背景,远离现实的旧章典俗,一直被语文教师视为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痛苦。新课改以来,在各版小学课本中出现了多篇文言文,如人教版在五年级下册安排了《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伯牙绝弦》,六年级下册安排了《文言文两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关于文言文的具体表述只有在第四学段才有:“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小学阶段中,新课标要求只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 现状扫描

新课标没有在小学阶段明确提出文言文的具体目标和教学要求,大家对文言文的教学研究较少,公开课、教研课也鲜有涉足。这就让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文言文时无所适从,无从抓起,在教学中常常表现出这样两种状态:一种是与中学教学混为一谈,任意拔高;另一种是以文解文,浮光掠影。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显然与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是有不同着眼点的。如何遵循课标的要求,在全面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原有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 实践探索

《伯牙绝弦》的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这篇文章用不足百字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绝弦不复弹”的动人故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文本?是理解字、词、句,还是诵读、体味、积累?在对课标进行深入解读后,我们以为,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教师适当点拨讲解,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要重视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取舍,将《伯牙绝弦》这篇课文的目标设定为:(1)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2)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在确定了教学重点后,我们在教研组中进行了试教。某教师在教学中从课题切入,抓住“绝”字理解,然后又理解“善”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想象“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逐步理解伯牙失去好友后摔琴的情景。虽然教师教得努力,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却不甚理想,学生总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在教研组的评议中,大家都在反思:“为什么课堂呆板没有韵味?为什么学生游离文本之外,感受不到艺术的价值?”在大家各抒己见后,我们达成了共识:“学生对文本不熟悉是本因,对故事背景不了解是关键,对文化元素不清楚是阻碍”。

因此,我们对教学主线再次进行了设定:在教学文言文时学生要做出充分的准备,课前查阅相关的背景,以及高山流水的典故,了解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教师也要先对古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要了解古文的朗读方法,自己要先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气、肢体、课件、音乐等的设计努力营造氛围,一种古文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古风、古韵中品味“知音”,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纯真友情。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另一位教师再次执教此课时,准备充分:如为更好地了解伯牙琴艺高超,补充“伯牙善鼓琴,动物皆动情”的典故;为感受知音相聚的融洽和欢愉,补充“一见如故”的典故;他还对课件进行了精心设计,以书轴为背景,以古琴音乐为背景,以隶书体为文字,形成一种典雅的书卷味。在教学时,他注重语言的韵味,从朗读拉近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距离,为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味奠定基础,同时为下文的语言积淀作出铺垫。这样文言文的气氛形成了,学生很快就融进了文言文的场景中。在对文本的处理上,这位教师从“绝弦”切入,引导学生感知伯牙为何绝弦而终身不复鼓。学生在深入理解“绝弦”的含义后,以“知音”为线索,体会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挚友情,进而进行语言拓展: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清风,你又会如何赞叹?让学生深悟艺术美和知音情。而当读到子期病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教师让学生体会:此时的伯牙心情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对痛苦、绝望的伯牙说些什么吗?安慰他还是鼓励他?让学生明白绝弦是一种境界,升华了情感。教师整堂课的设计以读为本,先读通,关注文字;再读懂,关注语言表达的内涵;最后读深,关注文本的文化价值。这样的设计思路符合儿童阅读时的“渐悟”规律,层层推进。

在对两次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其实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方能有的放矢,达成高效。

1.读通文本明其义

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尤其要重视诵读,只有如此才能为学习者开启探寻文本真义之门,引领学生跨入其中,徜徉其间,涵咏体悟。正如后一位教师用“春雨绵绵、白雪茫茫、千里迢迢”等词为文言文的诵读作铺垫,为形成文言文的氛围作准备,然后又带领学生一起来读这篇古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学生越读越有韵味,宛如一个个风度翩翩的君子。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只有读准字音,读准句子的节奏,读出文中的语气和情势,才不致曲解词意句义,才能恰切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的字的意思,让学生能读通文章的大意。

2.领会文本悟其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文言文的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读通文言内容的基础上,读懂文意,进而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文言诵读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使学习兴趣持久高涨。

3.延伸文本促积淀

篇2

查看更多《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小学教学研究》编辑部

        无

        (1)我们在追求什么 无

        (4)本期视角:学科教育——清简: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薛法根

        (7)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展望——一种基于中观层面的分析与思考 仲广群

        (11)数学模型思想及其教学策略初探 费岭峰

        语文

        (14)关注语言形式 回归语文本色 孙宏琳

        (17)对话:在“平行”中敞亮——例谈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复归 陈嬿竹

        (19)用小练笔,做大文章——对“小练笔”板块教学现状的观察与实施策略 王东明

        (22)传统美德 自主养成——略淡以团学教育促学生养成的一点做法 帅初根

        (23)文言文教学“四步曲”——以《伯牙绝弦》例谈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范式 李丽

        (25)小学语文“走学案”现象原因探析及矫正策略 贾亚东

        (27)提高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微探 陈瑶

        (30)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文学意识” 乔新

        (32)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 徐程

        数学

        (34)如何理解新课标中的教学观 孔企平

        (36)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教学《圆的认识》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祝恒

        (37)在活动中建构数学模型——《找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无

        (40)“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及反思 刘红专

        (42)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概念——“比的定义”的解渎、思考与启示 胡逸飞

        (44)巧用变式,追求高效数学课堂 张玉琴

        (45)让小学“数学日记”物有所值 朱军

        (48)经历抽象概括,实现认知飞跃——以《用字母表尔数》的教学为例 马兰

        (50)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的几何直观“保驾护航” 林迪

        (52)学生“凑方程”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对“还可以怎样列方程”的教学反思 彭永新

        (54)深度挖掘内涵,提升数学素养——以“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的教学为例 鞠久虎

        (55)留住那悄悄溜走的数学活动经验 赵玉梅

        其他

        (58)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 郑筱睿

        (60)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徐伯权

        (62)让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学习美术 张江

        (63)放手让学生体验——小议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王晓爱

        无

        (f0002)《小学教学研究》(教

篇3

但当前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仍然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对课程内容的认识不足,老师有畏难情绪,认为小学生能力达不到,文言文教学会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课程内容偏失。当前小学语文主要是古诗词教学,文言短文的选择近年来虽有补充和发展,但仍然有短小轻浅的弊端,教材编写者还不信任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还有些教材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来教,使文言文的韵味尽失,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三是教学方法不够丰富。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虽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试验探索,例如李振村、朱文君团队构建的“小古文”课程体系和朱文君老师注重朗读激趣、文白对读互写等教学方法,都是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很好探索。然而,从总体来看,小学文言文教学方法还不够丰富,某些方法因受一线教师文化素养的局限而不具备较强的推广性。

从石皇冠老师的模仿、尝试教学改革探索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其对小学文言文教学可能带来的变革契机。我仅就小学文言文教学方面,谈几点认识。

首先是在创构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体系上有突破。石老师的教学改革大胆突破了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基本缺失的文本体系。20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主要是移植西方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代替了“三百千”,“狗,大狗,小狗”(1922年商务印书馆《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课)代替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1949年后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注重了古诗词教学,但是文言散文基本被排除在教科书体系之外。近年来,增选了一些文言短文,例如人教版12册小学语文课本中只有4篇(则)文言文。仅从数量上看,文言散文的教学显然是非常薄弱的,似乎大家都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共识,文言文教学的问题要留到初高中去解决。然而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学生越早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其智力发展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越有利,因为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石老师的教学改革,不是小打小闹,增选几篇小古文学一学,而是从课程内容上来了一个大的重构。他主要选择《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中的人物传记开始教学生阅读文言文。人物传记因记载人物言行事迹,有比较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这几部著作也是比较典型的文言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思想上不像先秦诸子散文那么深奥难懂,所以,以此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开始文言文学习的材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体系,如果仅靠《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伯牙绝弦》等几则小短文来培养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毫无疑问是不够的。因此,石老师的教学改革实验,首先在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体系上就有大胆的创构,为我们今后建设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系统打开了思路。

其次是在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上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反思和启发。从教法上来讲,小学开展文言文教学,最忌字字落实和串讲翻译法,这样会磨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石老师的做法是抓住朗读,先读通,辅以文白对照阅读,务求通过反复朗读粗知文章大意,然后反复诵读历练。其中不做过多的烦琐解释,学生在朗读中逐渐加深理解,同时也逐渐培养了文言语感。当然注重朗读也不是什么新鲜方法,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他们的教学中都已注意到这一点,例如浙江的赵珈瑜老师总结的文言文教学“五读”法、浙江宁波的邱静君老师总结的审美朗读激趣法等。但是为什么石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大的效果(小学生就能读懂《史记》和《汉书》,这本身就是大成就),而很多大城市的重点小学,却还停留在读几则短文,做几道试题的水平上呢?这个现象引人深思:我觉得首先是阅读的量要跟上,要给足学习的时间。现在小学生都在忙着做各种试题应付中考,哪有闲工夫读这些不会成为中考检测主要内容的文言文呢。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有民主的精神和开放的教育视野,石老师和他的团队在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之外,另辟蹊径,所做的工作是有着长远教育眼光的。可以预见,经过较系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训练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在中学学习更有潜力,因为即使单纯从考试角度看,将来的语文高考,也往往是在文言文及诗词的阅读鉴赏部分拉开分差。其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事实上优秀的教学方法总是和教学内容辩证统一、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在教内容的同时,其实就是在教方法,学生在大声朗读文言文的同时,他的情感和思维是同时发展的,虽然不同的学生在理解上有快有慢,有深有浅,但总是一个学习主体不断感受和深化领悟的过程。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提出的“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的音韵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学生理解与否,在他(她)的朗读中都能体现出来,所以教师的教学就要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多音字、借用字念错,表明对句子或段落理解不到位。这些在朗读文言文时特别重要。”“要想知道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最基本的评价方式应该是朗读。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等,篇幅较长,从头到尾正确流利朗读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硬功夫。培训这种硬功夫,靠的也是朗读教学。”石老师在这里所说的硬功夫,就是建立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是过程性的,也是基于内容的,是无法将之从教学过程中抽离出来,也无法进行抽象概括,它具有默会知识的特性,具有无法言说、跟学习个体紧密相连、注重实践等特点。石老师的文言文朗读教学法再次证明:默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体现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统一。

第三是巧妙地发挥了传统的句读法作用,抓住了文言文教学评价的牛鼻子。石老师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还会提出异议,认为会念未必念懂,可能是瞎念。于是,我就拿出无句界的文言,让学生尝试断句。断句完毕,互换作业,拿出答案批改作业,找出断句错误,统计每人的错误各是多少。接下来认真阅读有标点材料,还可以看相应的白话翻译,下课前,还进行一次断句测试,看看错误各是多少。因为篇幅稍长,时间较短,学生不可能凭记忆断句。前后两次测验断句错误数目的差就是进步。这个进步除以前测错误,所得百分数就是当堂提高幅度,也可以叫当堂进步率。这个百分数的分子就是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得分。”断句实际上就是理解能力最直观的体现,文言文的很多精微之处都在表现句子的停、顿、黏、连的细小变化之中,小学生学文言不必一上来就要求他们体会得那么精深,只要读正确即可,而这必须有一个简明实用的测查方式,断句就是一种最好的评价手段。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系统、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断句训练,每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当堂进步率”作为学习反馈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就可以为老师把握,评价的激励功能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我觉得石老师这个方法既模糊又科学,正体现了教学评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教学功能,所谓“大道至简”,在我们的小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模拟试卷、组词扩词等垃圾作业的时候,我们其实往往忘记了小学语文作业评价要通过学习不断回归文本,而不是在所谓的专家指导下“揣测”文意,这样的“揣测文意”的作业和评价模式,最终只能偏离文本而得之皮毛。石老师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