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调查范文
时间:2023-04-06 13:2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幸福感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L大学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1.主观原因。(1)个人的人格因素。外向的大学生幸福感高于内向型,人格稳定的大学生幸福感高于人格不稳定的大学生。(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六种成分与主观幸福感及其组成成分有显著相关关系,这六种心理素质是:性格特征、职业能力、人际管理、心理动力、学习心理、自我意识。(3)健康因素。自身的健康因素是影响获得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心情,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4)归因倾向因素。大学生不同的归因倾向会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影响,且归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又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幸福感指数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外控者幸福感较低,与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2.客观原因。(1)家庭因素。从813名大学生的问卷中可以得出98%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幸福与家庭和亲人有关,可见家庭对于大学生获得幸福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家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家人的关爱,对家人的感恩。(2)人际关系因素。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要与班级同学,宿舍朋友,有很多还要和社团成员,学院老师等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3)学习因素。学习因素对他们来说和获得幸福感的关系并不大,因为在他们的问卷上我们发现只有11%左右的同学提到了对于学习的期待,对陶冶在书海中的快乐而感到幸福。(4)爱情因素。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大学生对爱情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但很多大学生却因为失恋而选择极端行为。(5)物质因素。物质财富对大学生获得幸福感影响相对较大,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费基本上是由父母支付的,但他们的实际消费需求很高,对于一些家庭情况一般的同学,他们仅仅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所以这当然会影响他们获得幸福感的指数。(6)休闲因素。休闲因素就是大学生的娱乐活动,包括:运动、聚会、参加社团等等。这些娱乐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充实的大学生活,也让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充实和丰富的大学生活才会更加有意义。(7)就业压力。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人,创下新高。就业压力不容小觑,很多临毕业的高校同学对于就业压力现状表现的很不乐观,他们的幸福指数相对其他低年级在这方面明显较低。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校方应该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倾注更多的关注。
篇2
摘 要:本文主要就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社会认同、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和谐、社会整合5个方面对部分大学生做了调查,并得出目前大学生在总体上社会幸福感水平较高,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导和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幸福感;调查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2-0239-02
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既有天之骄子的骄傲,却又要承受毕业所带来的无形压力,很多大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总是容易感觉自我迷失,既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感和理想归宿,所以在不断的自我迷失中彷徨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是非常多面的,有家庭因素,有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根据社会因素的来源和组成,我们又将其分为社会认同、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和谐、社会整合5个部分,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较强,而社会和谐感是最弱的,其余的几个参考指标比较平均,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还是属于中上的。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社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法制以及民主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最为大学生群体,可以利用种种媒体和介质感受到这些变化的存在,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切实利益。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文化素质,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产生对社会的感悟与认知,因此,大学生群体总是敏感的,他们会关心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关注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的认识中,知识的作用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因此只要知识在增加,社会就会不断进步,因此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也正是基于此,大学生在社会认同感方面有着比较强烈的归属意识,从一个普通的孩子到成长为大学生的历程,更让他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增强,坚定地确信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是国家和个人都可以得到发展的最好保证。
但是,我们的社会毕竟处在发展和转型阶段,很多问题的存在也在所难免,经常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事件发生,对于时刻关注社会变化的大学生来说,很多问题会被不断地放大化和片面化,所以大学生对社会和谐的关注度最高,但是感觉分值却是最低,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究其原因来说,在社会认知上的片面性是其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有较高的社会幸福感,他们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相信社会的发展潜力,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并且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对社会有归属感,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男大学生或者女大学生,总体上对于社会幸福感的认知并无太大差异,当然如果具体到某一个指标来说,还是有区别的。在社会和谐和社会认同问题上,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从分值上来说,男生是远远高于女生的,这也可能更多是与男女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有关,男生更多的关注社会、民生、军事等等方面,比较偏重于理性思考,而女生更多关心的是相对感性的话题如美容、美食以及偶像剧等。因此,男女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差异也就不足为奇,但是除此之外,并无太大的区分。
3、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是独生子女问题而影响自己的社会幸福感问题上,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没有影响,只是在选项问题上有少许差别。独生子女在除了社会认同方面上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外,其他方面得分都高于非独生子女,但两者在所有方面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社会认同方面上得分低,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处于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三个家庭的中心,受到比非独生子女更多的关爱,做事情容易自我为中心的。而非独生子女,从小就要学会与人分享,与他人交流,相当于更早地接受了社会化。在其他方面上,独生子女得分都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这使得独生子女对适应社会和实现自我有更多的自信。
4、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学生干部在社会和谐、社会整合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这三个方面上的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干部的学生。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同学推选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学生代表,他们在日常的班级学习、管理和服务工作方面是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要处理好专业学习与班级工作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他人的沟通,自身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较多的锻炼。而活动的完成以及对其他同学的帮助也会提升学生干部的社会贡献感。因此,他们比一般学生在社会和谐、社会整合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上具有更高的社会幸福感。
5、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总量表的得分在年级上呈显著性差异。从具体的方面来看,年级的差异在社会实现、社会认同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上达到了显著水平。
从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发展水平来看,大一学生除了在社会和谐方面外,在其余四个方面和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是最高的,即大一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水平最高。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经过努力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大学梦想,使自己的自我价值感达到最高水平。并且大一学生对远离父母的崭新独立环境,对新的团体的适应,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对周围社会环境都是抱着积极态度,这都会增强大一学生社会幸福感。大二学生社会幸福感水平与大一相比骤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经过一年时间,大二学生对大学生活已基本适应,但是很多学生发现大学生活与自己原有的期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落差。还有一些大二学生在宽松的大学教育环境下过于放松自己,甚至没有了追求,失去了目标,这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幸福感水平。大三学生的社会幸福感除了社会认同方面外,在其他各个方面上的得分最低,并且大三学生在社会实现方面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三学生开始面临考研和融入社会的压力,随着思维的不断发展,他们对社会问题有了自己更深地理解和体会,开始能够辩证地看待和思考周围的社会问题,这些都降低了他们的社会实现水平。大四学生在多数方面上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在社会和谐方面上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接受了四年的高等教育,在知识和思维上都得到很大发展,日趋成熟。他们对社会接触越来越多,能够更真实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预测社会趋势,即有着较高的社会和谐感。
6、结束语
可以肯定的是,总体上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是比较高的,不论性别差异,不论是否独生子女,不论是否学生干部等等,结果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所以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既然大家的幸福感较高,就更应该珍惜这样的幸福存在,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新的知识,构建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力争使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02)
[2]苗元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员 主观幸福感 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 G2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3-0099-0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Librarians in China
Liu Fangfang (Chongqing Children's Library, Chongqing, 400014)
Wang Fu (Library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imenggu Hohhot, 010051)
Zhang Bingmei (Chongqing Library, Chongqing, 400037)
Abstract:251 college librarians in China are investigated with "librarians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survey" to learn the statu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m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llege librarian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ex is 60.423 on average and the level is low. The scores in indexes of respect and self-realization needs are low. The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factor embodied job burnout. 14.44% of total variance of librarians' subjective well-being can be explained by job burnout through three variabl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paper presented 3 measures to improve college librarian's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 words:college library; libraria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b burnout
CLC number: G251.6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3-0099-05
1 引言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从未间断。社会学角度的幸福主要讲的是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它包含社会提供的客观物质生活环境和人对这种环境的主观心理感受及评价两个层面。积极心理学关注生活质量问题的第二个层面,因为它体现了客观生存发展条件和主观心理体验的统一,强调了个体的内在体验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国内一般译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1 ]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关注老年人、青年学生、教师、特殊病人等。[2 ]新世纪以来,邢占军等开发出适合中国文化的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以城市居民为对象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整合的角度,他提出体验论的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从内容方面讲,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地生存方式与发展的状态。
国内以图书馆员为对象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成果很少。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数据库中(检索时间2010年12月6日)在“全文或任意字段”项中以“幸福感”+“馆员”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的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我们仅查到论文16篇,时间自2006年至今。其中实证研究3项,论文9篇,徐建华2006年围绕邢占军博士论文中的主观幸福感理论和十因素量表,设计了八因素“快乐指数”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开展研究,但其研究工具的标准化过程中试测和因素筛选等环节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3 ] [4 ] [5 ]沈弘2009年修订美国学者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问卷(ICS)对高校馆员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6 ]但其省略ICS修订过程的报告,因此其结论“认为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稍偏上”存疑;付慧英2010年用邢占军的研究工具,[7 ]对上海的中小学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馆员群体主观幸福感指数(62.64)偏低,其研究中也存在相关数据报告不完善的不足。思辨式的研究中,邱锦[8 ]、王庆雯[9 ]、陈岚[10 ]、邱轶[11 ]、刘立军等对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2 ]、原因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如此看来,系统、规范地考察我国高校馆员的主观幸福观是有必要的。
工作倦怠是个体职业状态的反映。Maslach & Jackson认为工作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绪耗竭,又称情绪衰竭,是指由于人际工作的要求导致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人格解体,又称玩世不恭、工作怠慢,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又称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对自己进行负性评价的趋向。[13 ]李宏利等基于进化论观点,[14 ]总结认为食物、财富、婚姻、友谊、职业等会影响人的幸福感。职业即是主观幸福感的来源之一,那么作为职业状态反映的工作倦怠,它和主观幸福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国内高校馆员为对象进行实证探讨。
2 方法
2.1 样本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628所高校图书馆正式职工人数为29322人。[15 ]2010年6月至9月,我们在图书馆学术交流QQ群、E线图情论坛、图林博客圈等群体中,获得了东部113名、中部51名、西部87名共251名各级各类高校的馆员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9 9名,女性152名;30岁以下64名,30-39岁98名,40岁及以上89名;初级职称及以下69名,中级107名,副高级65人,正高级10人;工龄不满一年13名,1-5年65名,6-10年58名,11-15年40名,16-20年26名,20-25年27名,25年以上21名;现岗工龄不满一年29名,1-5年129名,6-10年60名,10年以上33名;图书馆藏书规模在25万册以下22个,25-50万册36个,50-100万册80个,100-150万册50个,150万册以上60个;调查对象中第一学历高中及以下18名,大专51名,本科144名,硕士38名;最后学历高中及以下2名,大专12名,本科127名,硕士105名,博士4名;图情专业119名,其他专业127名;经常接触读者130名,很少接触读者119名;月收入2000元以下38名,2000-3000元98名,3000-4000元56名,4000-5000元35名,5000元以上22名。
2.2 研究工具
编制以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后称简本)和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后称通用版)为主体的图书馆员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问卷。①简本,采用由邢占军编制的六级计分量表,包括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等10个分量表共20个项目,得分越高表示主观幸福感体验越强。量表а系数为0.8457,信度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和较好的构想效度。[16 ] [17 ] [18 ]②通用版,用李超平等修订的中文版。7分等级量表,共15个项目,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分量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方面,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强;成就感低落方面,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低。三个分量表a系数分别为:0.88,0.83及0.82。[19 ]③量表适用性检测,简本KMO=0.834,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χ2=1586.150,df=190,p=0.000。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抽取10个公共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027%,表明效度良好。通用版KMO=0.898,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χ2=2381.263,df=105,p=0.000,抽取3个公共因素方差贡献率为72.028%,效度良好。简本的克伦巴赫а系数为0.868;通用版三个分量表а系数分别为0.886,0.888和0.912,表明简表和通用版的信度较高。
2.3 程序
将编制好的电子问卷链接(http:///74318-81086.aspx)在QQ群、论坛、新浪博客等,告知调查为匿名进行,邀请馆员参与。问卷提交成功后数据进入Excel列表,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7.0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和工作倦怠现状分析
主观幸福感量表计分中,分量表最低分为0,最高分为10,总量表最低为0,最高为100。从平均分看,主观幸福感指数60.423,分量表中低于6的有五个,最低是知足充裕体验4.976,最高是成长进步体验7.080;从分布范围看,主观幸福感指数最低18,最高94,标准差12.839。综合说明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指数偏低,在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身体健康体验上表现突出,情况不容乐观(见表1)。将高校馆员的工作倦怠水平与三项同类研究结果的加权平均数(见表2)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高校馆员工作倦怠在情绪衰竭上显著低于综合水平(t=-4.216,df=245,P=0.000),在成就感低落上显著低于综合水平(t=-14.101,df=246,P=0.000),在玩世不恭上低于综合水平,但差异不显著,表明高校馆员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成就感低落因素上。
3.2 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和职业特征上的差异分析
为探讨人口统计变量和职业特征对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别以性别、年龄等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及其十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变量的Wilks’Lambda检验,考察各变量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主效应,结果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现岗工龄、职称、月收入水平、图书馆规模因素对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主效应显著(Wilks’λ=0.907,P=0.011;Wilks’λ=0.904,P=0.009;Wilks’λ=0.807,P=0.000;Wilks’λ=0.802,P=0.009;Wilks’λ=0.865,P=0.027;Wilks’λ=0.765,P=0.015;Wilk’λ=0.780,P=0.040)。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馆员在知足充裕和心态平衡体验平均分上显著低于女性馆员;有婚姻生活的馆员在知足充裕体验上显著高于无婚姻生活馆员,心态平衡体验上显著低于无婚姻生活馆员;40岁及以上组馆员在知足充裕和目标价值体验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现岗工龄不满1年组馆员在身体健康体验上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而心态平衡体验上现岗位工龄10年以上组馆员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初级职称及以下组馆员在知足充裕体验上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目标价值体验上显著低于高级职称组;知足充裕体验上月工资2000元以下组显著低于3000-4000元组、4000-5000元组及5000元以上组,2000-3000元组显著低于4000-5000元组及5000元以上组,3000-4000元组显著低于5000元以上组;图书馆藏书规模为150万册以上组馆员主观幸福感指数上显著高于25万册以下组、50-100万册组及100-150万册组。
3.3 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和工作倦怠的典型相关分析
为探讨高校馆员工作倦怠三因素和主观幸福感十因素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工作倦怠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为控制变量,以主观幸福感的足充裕体验等为效标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①得到三个典型变量CV1(χ1,η1),CV2(χ2,η2),CV3(χ3,η3);三个典型相关系数CR1=0.626(Wilks’λ= 0.458,p<0.001),CR2=0.403(Wilks’λ= 0.753,p<0.001),CR3=0.317(Wilks’λ= 0.899,p<0.01);②得到控制变量、效标变量与典型变量的典型负荷系数、解释变异数百分比、重叠指数(邮表3)。
可以发现:①高校馆员工作倦怠主要通过三个典型变量影响其主观幸福感。②工作倦怠的χ1可以说明主观幸福感η1总变异量的39.2%,而η1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十因素变异量的33.0%,工作倦怠与主观幸福感重叠指数为0.1296,也就是说工作倦怠三因素通过CV1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十因素总变异量的12.96%。依此可以得到工作倦怠通过CV2,CV3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57%、0.93%。③工作倦怠和主观幸福感在三个典型变量上的重叠指数,共计0.1444,即馆员工作倦怠三因素经过三个典型变量可以说明其主观幸福感十因素总变异量14.44%,而三个典型变量可以直接解释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总变异量的65.5%。④三个典型相关及重叠指数以第一个较大,第二个和第三个很小,可见工作倦怠主要由CV1影响主观幸福感。工作倦怠三因素中情绪衰竭及玩世不恭与χ1的相关高,典型负荷系数为0.801、0.935,成就感低落与其有中等强度相关,典型负荷系数为-0.471;在主观幸福感中,目标价值体验与η1关系密切,典型负荷系数为-0.836,其他除自我接受体验(-0.277)与其关系强度较低外,均有中等强度关系。所以,在CV1中,主要是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因素,影响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由于典型负荷系数中,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为正值,成就感低落为负值,幸福感十因素均为负值,所以,情绪衰竭与玩世不恭表现越严重、成就感越低的高校馆员,其目标价值体验越低、心理越不健康、心态难以平衡,进而主观幸福感越低。⑤如果以主观幸福感为控制变量,工作倦怠为效标变量,则它们在三个典型变量上的重叠指数共计为0.2831,即对总变异量的解释率为28.31%。
4 讨论
4.1 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在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满意感不足
幸福感是人们体验到的一种理想的(或者非常满意的)存在状态。[23 ]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现状上,平均幸福感指数为60.423,水平偏低,在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身体健康体验上未能达到满意的状态。如果将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现状结果与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一般水平进行单样本T检验,就会发现:①馆员幸福感指数60.423低于城市居民,但差异没有统计显著性(P>0.05);②知足充裕和心理健康体验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居民(P=0.044;P=0.003),社会信心和目标价值体验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居民(P=0.000);③人际适应体验水平低于城市居民,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064);④身体健康和家庭氛围体验低于城市居民,成长进步、心态平衡和自我接纳体验高于城市居民,但差异都没有统计显著性(P>0.05)。这个结果与一项以高校教师为对象的相同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的“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良好的状态”[24 ]是不一致的。我们认为高校馆员群体的平均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这种差异带来的对生活环境认识水平不同造成的需求不同,可能是原因。社会信心是指对社会发展是否充满信心;是否相信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人们有利。目标价值是指是否有充实感;是否感到手头做着的事情充满乐趣;是否清楚自己一生的追求,并理解当前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信心和目标价值体验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归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高校馆员社会信心和目标价值体验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居民一般水平说明了高校馆员在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上的满意感是弱于城市居民的。
4.2 图书馆规模、现岗工龄和月收入三个因素对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需要关注
在影响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主效应显著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现岗工龄、职称、月收入水平、图书馆规模因素中,我们发现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有随图书馆规模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在馆藏50-100万册与100-150万册中间有一个拐点;有随现岗工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在工龄1-5年和6-10年中间有个拐点;有随月收入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月收入3000-5000元中间有一个拐点。以藏书量为指标的图书馆规模一般反映一个学校在发展历史上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这具体体现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里硬性地要求上。图书馆工作既有综合性的服务岗位,又有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岗位,我们通过图书馆学术交流QQ群了解到,当前高校图书馆实现岗位轮换制度的情况和方式差别甚大,有的实行三年一次双向选择并制度化,有的只对新进人员轮岗,有的不定期的大轮换和小轮换并行等等。很多高校在人事改革设岗上,把图书馆员定为管理岗、教学辅助岗,而且区别于教学岗,并体现在具体收入分配上。后续研究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
4.3 提高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的措施
我们无法确定工作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因果关系,但从工作作为幸福感的来源之一的角度来考虑,馆员工作倦怠症状严重,意味着馆员工作状态的消极,这要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这提示我们减轻工作倦怠症状是提高馆员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措施。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通过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提高馆员对图书馆的认同感、提供馆员压力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学习训练课程来预防和缓解馆员的工作倦怠,这些措施在提高馆员主观幸福感上也是适宜的。就本研究有关结论,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高校馆员主观幸福感:①国家层面立法保证图书馆的地位以及经费、馆员的职业回报的持续增长等,杜绝管理者行政权力使用不当导致的对图书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馆员主观幸福感降低。②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在管理中实行轮岗制度,特殊岗位特殊考虑,综合服务岗位定期轮换,增加馆员对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感性和理性的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同感,提升主观幸福感。③高校馆员要积极主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读者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加强和同行的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以能够及时疏导工作带来的不良情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幸福包含的内容很多,工作仅为一部分,馆员只有自己发挥能动性才能通过工作这个途径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16]邢占军等.城市幸福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3,6-7,62-133,389-391.
[2]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83-88.
[3]徐建华.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5.
[4]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5]杜林致等.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调查问卷规范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28-31.
[6]沈弘.高校图书管理员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图书馆,2010,(2):68-69.
[7]付慧英. 中小学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29(7):29-31.
[8]邱锦,徐约权.我国普通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A].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8年卷)[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39-144.
[9]王庆雯.图书馆幸福感的本真体验[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2):213-215.
[10]陈岚,戚敏,贺梅萍.解读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J].图书馆界,2009, (2):16-18.
[11]刘立军.提升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8):66-68.
[12]邱轶.浅谈图书馆员的职业幸福感[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2):4-5.
[13]李永鑫.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9.
[14]李宏利,张雷.进化论观点下的幸福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46-1051.
[15]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2008年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排行榜[EB/OL].[2010-12-27].http:///tugongwei/info/affixes/evaluate/2008tjsj.doc.
[17]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3,(6):703-705.
[18]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0-118.
[19]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20]稂丽萍.图书馆员工作倦怠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1):117-121.
[21]杨帅.广州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99-103.
[22]刘方方.图书馆员的人格及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9):60-63.
[23]邢占军,金瑜.城市居民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056-1059.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行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国内段建华[4]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简称GWB)修订的量表,该量表共有33项,对该量表的前18项进行测试,该量表在国内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中有较好的运用[5],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生源地、月消费等)和幸福感状况等。
1.3 数据处理。将全部有效问卷进行编码、输入并校对,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共312名,收回有效问卷300份。统计有效问卷,其中男生为156人,女生144人;独生子女170人,非独生子女130人;农村187人,城市113人;大四见习男生78人,女生72人;大五实习男生78人,女生72人。大四见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6.14分,大五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0.48分。
2.2 不同特征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2.97分,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3.84分,不同性别在幸福感得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平均得分为74.26分,非独生子女平均得分为72.38分,独生子女与非独1生子女在幸福感得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为72.56分,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为74.06分,城乡差异之间无统计意义(P>0.05)。月消费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蒋凌琳等做的“在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他们做的统计表明月消费不同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差异[6]。而见习学生和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学生自我评价情况。6.67%的见习学生感觉“非常幸福”,72.67%的见习学生感觉“基本满意”,20.66%的见习学生感觉“说不清楚”,见习学生中没有人认为自己“不幸福”。12.67%的实习学生感觉“非常幸福”,63.33%的实习学生感觉“基本满意”,12.67%的学生感觉“说不清楚”,11.33%的实习学生感觉“不幸福”。见表2。
2.4 其它情况。相比现实而言,80%的学生认为网络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90%的实习学生感觉正在受到就业、考研和实习约束的压力。75%的见习学生在临近考试时感到焦虑,87%的实习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合理统筹的时候感到焦虑。15%的学生通过跑步等体育运动来排解焦虑,34.66%的学生通过写日记、博客的形式进行自我解压,25.33%的学生找心理老师或朋友倾诉,其他同学不会特别在意,任其发展。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刻苦和奋斗”、“良好的社会关系”、“机遇”这个四个选项中,对于人生获得幸福的根本条件是什么,40%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43.33%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刻苦与奋斗”。
篇5
关键词:幸福感;福州居民;影响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05-03
幸福感是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包括对客观生活的评价,也包含对自己主观精神生活的体验,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综合性。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1-4]。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比如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还有类似于环境质量等的公共物品等因素[3,5-8]。为了客观反映福州市区居民的幸福感状况,笔者在福州市区内开展了居民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福州市区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案例点和数据选择
(一)案例点选择
为了了解福州市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调查小组于2014年3月在福州市区内选取不同街区、不同单位的福州市居民进行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回收332份,样本有效率达94.8%。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特征分析
1.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涉及:(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职业等;(2)影响调查对象幸福感与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3)调查对象对现有居住条件的满意度和对理想居住环境的看法。
2.样本特征
调查对象都是福州市区内的居民,覆盖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被调查者中,从性别比例看,男性占到52.71%,女性占47.29%;从年龄分布看,30岁以下的占到34.55%,31―40岁和41―50岁占到38.18%,其余的是51―60岁的人群;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中专)和高中(高职)水平的分别占到20.78%和29.52%,大专或大学以上的是45.18%,其余为小学文化水平;收入分为5个层次,3 000―5 000元的最多,占到31.02%,2 000―3 000元的占到27.71%,1 000―2 000元的有21.99%,剩余的是低于1 000元和高于5 000元的人群,分别占到10.24%和9.04%。
二、描述统计
在调查居民现阶段的主观幸福感时,设定了4个维度:非常幸福、比较幸福、一般和不太幸福。调查中发现,有4成福州市民感到幸福,其中觉得非常幸福的占到1/4;认为不太幸福的约占3成。
(一)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当调查中问到有哪些因素最有可能增加被调查者的幸福感时,我们发现存在这样一些因素,即居住环境、家庭氛围、身心健康、休闲生活、收入、社会环境、自我价值、人际关系及就业条件等。其中,18.48%的调查对象认为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够增加他们的幸福感;14.91%认为是家庭和睦;14.65%认为是身心健康;14.34%认为是有足够的休闲娱乐生活,工作和生活能得到平衡;10.54%认为是丰厚的收入;10.28%认为是稳定安全的社会氛围;另外,自我价值的实现6.26%,融洽的人际关系5.4%,良好的就医条件5.14%。从结果看,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物质为基础的收入和居住条件,还有家庭关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等5个方面。
(二)不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在统计问题“有哪些因素让你感觉不幸福”时发现,主要涉及9大因素,即收入、居住条件、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个体发展、心理健康、工作状况、业余生活及工作学习环境等。其中,感觉收入太低影响幸福感的占到18.01%;居住条件差17.73%;身体不健康14.4%;家庭、人际关系差13.02%;个人发展不理想11.35%。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安逸著称的福州市,福州人特别注重心态对幸福感的影响。调查中,有7.2%的调查对象认为,心态不好会拉低幸福指数;另外,工作压力大6.93%,业余生活枯燥5.26%,工作、学习环境差4.99%,其他1.11%。可见物质财富、家庭、环境等也同样是不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三)居住幸福感
环保部最新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福州市1月份达标天数比例达64.5%。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福州市在74个城市中排名第五。因此,调查发现,对于居住大环境,约有7成调查对象表示比较满意,其中16.36%认为环境非常好。但是,在个体住房方面,对于现有居住满意的还不到3成,这说明福州市在改善住房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三、交叉统计
调查对象根据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的不同,幸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如图1―4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按照性别分类看居民的幸福感状况,女性相对比男性更幸福;图2表明居民的年龄与幸福感呈现出U型关系;图3―4则显示居民幸福感与其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几乎呈正相关。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女性相对比男性更幸福。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男性工作压力较大、高收入的需求也更高。第二,年龄与市民幸福感之间呈现U型关系。从调查结果分析,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45岁上下达到最低值。这个年龄阶段的调查对象基本处在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的状态,父母的医疗费、孩子成家立业的支持资金等等都成为不幸福的因素。第三,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与居民的幸福感程度正相关。显然,收入的提高能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相对更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遭遇。第四,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下,居住条件便成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福州市民幸福感的提高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政府方面而言,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改善就业环境。首先是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7,8],比如,招商引资,促进本市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新的岗位需求;发展社区服务业,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再者,就是始终注意到制造业仍然是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要继续推到制造业的发展,保持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以此不断巩固并扩大就业规模。另外,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要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要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和限制,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以上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于启动资金不足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相关创业指导。
第二,提高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结构不优;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初次分配向企业倾斜及再分配中政府所得增长较快;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水平低,影响居民转移性收入的提高等因素都会导致居民所得偏低[8,9]。因此,要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4]。(1)要强化税收调节措施,减少针对企业的各种不必要收费,积极落实各种退税、减税政策,减少企业负担从而增加职工工资;(2)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高诸如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3)加强对物价的宏观调控,确保居民的相对收入不会因物价的上涨而下降;(4)加强劳动用工市场的监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0]。
第三,优化居住环境。住房是关系到每个人“安居乐业”的特殊商品,而现阶段,“买房难”、“住房难”的问题无疑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大因素,因此,政府有必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序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房价[11]。比如,用税收杠杆控制房价,即对居民拥有的第二套以上住宅征收重税;用廉租房抑制房价,廉租房的存在会使得房屋买卖市场需求减少,房价就趋于稳定,政府可同时进行租房补贴。同时,丰富社区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居住大环境,创建美丽宜居城市[12]。
除了政府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措施,企业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努力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程度。比如,将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相结合,保证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结合实际、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员工激励奖励措施、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及和谐人家关系的构建等,增强员工职业幸福感;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陶冶员工的情操[13]。从居民个体的角度出发,也有很多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幸福感:(1)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主动追求美好的事物。(2)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影响着个体的就业及其他机会。(3)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体现自我价值。(4)修炼自身的涵养,维持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5)注重身心健康,培养业余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毕明,孙承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2]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 李静,郭永玉.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7,(6).
[5] 徐映梅,夏伦.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个综合分析框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2).
[6] 李承宗,韩仁生.幸福感与不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探究[J].心理研究,2011,(2).
[7] 陈有真,贾志永,周庭锐.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8] 张小丽.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传承,2008,(14).
[9] 鲁元平,王韬.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5).
[10] 王鹏.收入差距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11]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组,陈倩.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3,(7).
[12] 马亮.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比较与幸福甘肃建设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
[13] 邱天.国民幸福指标研究与实证分析[D].广州:广东商学院,2012.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Fuzhou city residents' happiness feeling
ZHANG Pei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430077,China)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幸福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研究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报告——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7日
一、前言
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力度不断加大,研究生已组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与此相对,研究生在接受高学历教育的同时,其幸福感并没有达到期望中的高水平。当前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关注逐渐增多,但针对研究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以浙江财经学院在读研究生为对象,主要探讨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所说的幸福感是指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参照SWB的定义,我们有SWBP,即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ostgraduate,指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即研究生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主要以浙江财经学院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共有在校研究生约1,000人,调查时采用随机取样法,在第一步访问调查时随机选取200个研究生进行调查,第二步问卷调查时选取学校一至三年级研究生共100人。在对个体调查前先确定其所在年级以确保达到这个比例。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其中有效问卷70份,占回收总数的71.4%。其中一年级37人,二年级22人,三年级11人,男生25人,女生45人。被访对象的性别结构、年级分布与浙江财经学院的整体情况一致。
(二)研究路径。在实际调查中本文采取了两步调查法。
1、访问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内容是“您觉得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访问目的是确定SWBP的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编制问卷。
2、问卷调查。确定好影响因素之后,编制问卷,每个影响因素下分别编制若干个相关问题,除为确定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的题项外,其他题项一般设置5个选项A、B、C、D、E,分别表示调查对象认为自身的该项状况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如“Q1:您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相处得融洽么?选项:A很融洽,B比较融洽,C一般,D不太融洽,E很不融洽”。另外,有些问题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设置五个选项的便设置了3个选项,如“Q1:您的家庭居住地点在哪里?A城市,B城镇,C农村”。同理,分别表示调查对象认为自身的该项状况好、一般、差。此外,问卷中设计了两道几乎一样的题目来判断问卷的有效性。
三、调查结果初步分析
(一)影响SWBP的因素。通过访问调查,我们对收集的资料归类整理,将SWBP的影响因素分为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个人生活情况、就业憧憬这五大种类别。家庭状况包括家庭关系的融洽程度、父母的受教育状况、家庭所在地等因素。经济状况指调查对象的经济状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月可支配金额等因素。生活环境指调查对象对自身客观生活环境的主观印象,包括住宿环境、安全状况、生活方便程度。个人生活情况包括情感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情况等因素。就业憧憬指对未来毕业后就业情况的预期,包括目前学习成绩、专业满意度、职业规划情况等因素。
(二)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分析。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对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的五个选项A、B、C、D、E分别计分为5、4、3、2、1,即分别表示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对于只有三个选项的,分别计分为4.5、3、2.5,即分别表示好、一般、差。对每个研究对象的幸福感得分取均值得到SWBP的总体得分为3.6,幸福感偏低。
四、计量模型:SWBP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根据调查结果得到的SWBP的5个影响因素: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个人生活情况、就业憧憬作为SWBP的解释变量。采用Likert计分法对每个选项计分后,每一份有效问卷中的每一题都有一个分值,对刻画某一影响因素的所有题项的得分取平均值作为该变量的值。
应用eviews3.1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变量x3、x4、x5的P值分别为0.636、0.0031、0.0201,低于10%,回归结果良好,而x1、x2的P值分别为0.1302和0.2230,超过10%,回归结果并不显著,从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值33.8%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这两个因素对SWBP的缺乏解释力,个人生活状况、就业憧憬、生活环境这三个因素对SWBP的解释力较强。
去掉变量x1、x2,将x3、x4、x5和y进行回归分析见表2。(表2)
可得到估计方程为:
Y=0.310527×X3+0.640427×X4+ 0.29875×X5-0.771595
(1.999174)(0.0003)(2.166174)(1.005556)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总的来说情况有所改进:
(1)x3、x4、x5的P值分别为0.0497、0.0003、0.0339,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个人生活状况、就业憧憬、生活环境这三个因素对SWBP的解释力较强。
(2)常数C的P值为0.3183,显著性水平较低,反映了样本数据的个体差异不明显。
(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303903,拟合状况仍然不太理想。
(4)F统计量显著性水平变大。
(5)在模型中,x3、x4、x5的系数,分别为0.310527、0.640427、0.29875,x4>x3>x5,说明个人生活状况对SWBP的影响最大,生活环境其次,就业憧憬最小。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这两个因素对SWBP缺乏解释力,而理论上来说,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对个人的幸福感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第二,调整后的回归情况中,常数项C的显著性水平很低。
第三,据回归结果,个人生活状况对SWBP的影响最大,生活环境其次,就业憧憬最小。
(二)原因分析
首先,样本个体差异不明显。本文研究的目标群体全是研究生,思想行为存在一定的一致性,由此导致了上文第二个问题的出现。
其次,样本容量较小。尽管本文选取的样本量已达到总体数的10%,有效样本量已占到总调查样本量的70%,但就数量来说,有效样本仅为70份,这就意味着用于计量回归的数据组数少,因而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再者,刻画影响因素的问题较少。
六、总结性评论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SWBP的分值总体偏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SWBP与某些影响因素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状况、就业憧憬、生活环境这三个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但是与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的关系不显著。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研究生这个角色本身和社会现状有关,面对没有经济来源的生活,他们可能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了质疑,因此个人的生活状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另一方面,面对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文凭的价值也在日益降低,这也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幸福感,不难理解生活环境也对研究生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
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不但受主观因素个人状况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中客观因素客观支持的影响。在提高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中,一方面注重个体内部因素,积极提高个体能力和竞争;另一方面要发动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Ed Dienier.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Proposal for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
[2]Ed Dienier.Factors Predi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Nation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5.
[3]钟艳兰,赖小林.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主宰幸福感的相关.中国健康心理学,2009.17.1.
[4]郑雪,严标宾,邱林,张兴贵.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7.
篇7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工 幸福感
1978年以后,中国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获得自由的农民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群体随之产生。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农民工人数达到2.6亿左右。这些农民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他们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收入低下,长年与亲人分离,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是政府和社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幸福感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工普遍表示现在的工资收入较之前些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以装修工种中的泥工为例,五年前泥工一天收入约为100-120元,现在泥工一天的收入可达200-250元,基本上五年翻了一番。尽管收入得到了增加,但绝大多数农民工在问及其是否感觉到幸福时,仍然表示幸福感较低。这充分说明收入的高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民工的幸福感,但并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许多农民工认为,他们从事的是最艰苦的工作,生活上流离失所,远离亲人,难以与家人享受开伦之乐;工作上面临的环境恶劣,风吹日晒,灰尘满天,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威胁;揽活的竞争压力也较大,干的不仅是体力活,也需要一些谈判的技巧,这对于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农民工而言难度较大,有些甚至连普通话都讲不好,与雇主之间的交流都成问题,而且一些雇主比较挑剔,稍有不满意可能就拿不到工钱;思想方面包袱也比较重,有时可能接连数天都揽不到活,而且无法照顾老人和小孩,使他们多少会有些内疚感;拖欠工资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农民工的幸福感。
二、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
个人受教育程度。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具有积极世界观和价值观,且多数是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能够迅速的掌握工作情况,满足职业需求。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且所获取的劳动报酬较低。
工作生活环境状况。对任何一个来说,其工作、生活的环境状况是影响其幸福感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好,能够让人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去从事工作,这不仅使人感觉到身心愉悦,而且还会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而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恶劣,则会使人处于一种紧张与痛苦的氛围中,使人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工作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劳动报酬的高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劳动能够被认可,从而从雇主处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报酬。普遍认为,劳动报酬高者,其工作时的幸福感就比较高;而劳动报酬较低时,则幸福感就比较低。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艰苦、危险、强度大等伴随左右,但他们的工资收入相比而言确实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的幸福感。
社会认同程度。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为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生活在工作区域的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可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他们对建设城镇化工作的热情。来自社会的尊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子女教育问题等。在劳动保障方面,农民工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农民工首要关心的问题。同时,农民工看病难、难看病的情况也是被农民工普遍关注的。再次,农民工子女能否随其进城入学,也是一个焦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的影响着农民工的幸福感。因此,需要有一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加以解决。
三、提升农民工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提高劳动报酬,设立维权组织。当前,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强度出现了不相协调的情况,农民工的酬劳与城镇劳动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政府应该努力改革劳动就业制度,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待遇,逐步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设立农民工维权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交际能力。绝大多数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枯燥,彼此间缺乏学习交流,使幸福感偏低。因此,在农民工聚居区,社区居委会可以把区内农民工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工之家”,让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引入工作技能培训制度,利用节假日及业余时间,帮助农民工提高工作技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交际能力。
开展“团圆”项目,促使家庭和睦。农民工由于外出务工,经常与家人分隔两地,留守儿童问题相当严重,严重影响家庭和睦程度。为此,政府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农民工开展“团圆”项目,将留守儿童接送到农民工身边,有利于增强家庭成员的感情,解决农民工思念家人的困难,提升家庭和睦。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能够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获得安全感,从而切实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农民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更能促使能民工幸福感提升;继续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添加必要设备,提高农民工待遇,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医疗及子女教育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尤其是要解决好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妥善解决农民工密切关注的问题;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取消借读费,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城镇人口同等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抑郁症;人格特征;幸福感
总体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了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及其情感状态的总体评价。而人格特征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以及对不同事情的看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笔者对本院心理科的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入组标准:年龄为≥18岁,≤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无其它躯体疾病。
1.2测评工具
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婚姻、家庭收入、医疗来源等。总体幸福感量表(GWB)[1],共有33项,理论最高分值为162分,得分越高,表明幸福感越好。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采用龚耀先教授修订的88题成人问卷,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或否,然后按E(内向-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和L(掩饰性)四个量表计分,前三者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L是后来加进的一个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被试者的社会朴实或幼稚水平(即测量被试者的掩饰作用)。最后,再根据被试者在四个量表所获得的粗分,按被试者的年龄、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以分析被试者的个性特征。
1.3调查方法
问卷由受过培训的主管护师发放,按统一指导语说明,患者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发放问卷172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1%。艾森克问卷由医院心理测量室专业的治疗师进行测量。
1.4统计学方法
问卷收回后采用人工录入的方法整理数据,并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167例中男53例,女114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2.57±11.71);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例,初中47例,高中及中专45例,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22例;职业:公务员5例,教师15例,学生7例,医务人员8例,农民49例,自由职业45例,其他38例;婚姻状况:未婚24例,已婚133例,再婚3例,分居/离婚5例,丧偶2例;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40例;健康状况:认为一般的70例,良好的72例,差的25例;业余生活:认为丰富的17例,一般的106例,几乎没有的44例;医疗来源:自费的23例,农村合作医疗55例,城镇医疗保险的75例,公费医疗的14例;本院住院次数:1次的117例,2次的39例,3次的5例,4次及以上的6例。
2.2 患者总体幸福感得分
总体幸福感总分88.48±16.41。
2.3患者总体幸福感及人格特征
3讨论
3.1抑郁症患者总体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总体幸福感评分50~141分,平均(88.48±16.41)分,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抑郁症患者总体幸福感水平低。本组患者都在住院期间,部分患者抑郁情绪明显,还有对自身健康状况、住院费用以及疾病容易复发等的担心,因此幸福感水平低。
表1显示抑郁症患者总体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中的P(精神质),N(神经质)存在显著负相关,P量表表示心理变态倾向,N量表表示情绪的稳定性。分值高,表示个性不稳定,分值低表示稳定。与E(内外向),L(掩饰性)存在正相关。E量表分值高,表示个性外倾,分值低表示个性内倾。说明稳定和外倾的性格特征可以增加幸福感,变态,不稳定和内倾的性格特征可以降低幸福感。
3.2提高患者幸福感
3.2.1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服药。同时要告诉患者,抑郁症的表现既有生物学的也有心理学的影响,患者不应完全依赖药物,仍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改变自己一些错误的认知,要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虽然有心理和躯体的不适,但仍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减少一人独处的时间,让生活充实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幸福感。
3.2.2 性格是个体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生活过程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更具有社会性[2]。稳定和外倾的性格特征可以增加幸福感,而内倾性格的患者,他们常常喜欢独处,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平时基本不会主动找工作人员谈心,有问题也放在心理。因此,护理人员更要关注这些患者,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幸福感。
3.2.3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降低病耻感。让患者了解抑郁症的特点,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注意事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护理措施等。抑郁症患者很大一部分病人都有病耻感,觉得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因此封闭自己。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幸福感的体验主要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支持网络[3],因此,要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多与人交流,护士要给患者创造更多的交流平台,丰富患者的业余生活,从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让患者体会到人际之间的相互支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从而提高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3-86,127-131.
[2]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2.
篇9
关键词:德昂族 主观幸福感 扶持政策
1 德昂族及其所受到的扶持简介
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原叫潞西)、瑞丽、盈江、陇川、梁河等县市以及保山市的隆阳区潞江乡、临沧地区的镇康、永德、耿马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人口数为17935人,被列为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其中居住在德宏州的德昂族人口约占其总人口的75%,以芒市最为集中。
为集中力量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步伐,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国家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从农村经济发展、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进行整体推进。截至2010年,德宏州共有55个德昂族自然村列入上海对口帮扶范围,投入帮扶资金5960.008万元(其中上海投入2526.908万元、云南省民委配套1549.5万元、县级整合资金217.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算1665.7万元),积极开展村内道路、人畜饮水、电力、安居工程、农村能源、农田水利、种植、养殖、文化、教育、科技培训等项目,解决了德昂族人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等基本生活困难,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2 德昂族的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及分析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主要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通过帮扶,德昂族地区的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缩小了与其他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现状本身,而是人们对现状的感知。为此,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德昂族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来探知德昂族人民是否因此而体验到幸福,从而为今后有关扶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实践依据。
2.1 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以德昂族非常集中的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的勐丹、出冬瓜、允欠等村的德昂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5份,收回50份,有效回收率为91%。其中男性20人,女性30人,共50人;18岁及以下的有2人,19~35岁的有21人,36~59岁的有25人,60岁及以上的有2人。
所用《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等信息。第二部分为Campbell幸福感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测查的相关性为0.52。第三部分为人脸量表,该表由Andrews和Withey于1976年编制,是一种非言语性的幸福感量表。国外有研究报道,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在调查过程中,主要由被调查者自行完成问卷,当场收回。由于有几位德昂族老人不识字,研究者便把题目念给他们,并记录他们的回答。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
2.2 德昂族人民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
表1 德昂族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统计表
注:Campbell幸福感量表测验中,得分越高表明越幸福;人脸量表测验中,得分越低表明越幸福。
由表1可知,三台乡的德昂族人民比较积极乐观,绝大多数人都能在生活中感到快乐、充实、有价值,并且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在性别方面,男性德昂族在生活中的幸福感受程度要略高于女性德昂族,但女性德昂族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略高于男性德昂族。总体而言,女性德昂族的幸福指数要高于男性德昂族。在年龄方面,Campbell幸福感量表测验结果表明,36~59岁年龄段的德昂族无论是对生活的幸福体验程度,还是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在四个年龄组中都最高,说明他们感到最幸福。其次是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德昂族。人脸量表测验结果表明,35~59岁年龄段的德昂族感到非常幸福,其次是60岁及以上年龄段和18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德昂族。
3 讨论
3.1 德昂族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表明,三台山乡的德昂人民大都对生活感到满意,幸福体验很深刻,这与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密不可分。由于地处偏远、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历史原因,三台山德昂族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2006年德宏州启动了上海对口帮扶德昂族发展项目,55个德昂族自然村列入上海对口帮扶范围,并制定了《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德昂族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2010年)》和《上海市对口帮扶德昂族发展项目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等规划,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及卫生等社会事业及促进经济发展等项目,使三台山德昂族乡全乡经济和社会的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台山德昂族乡处处都是新道路、新房子、新家园和新生活,每一个村民的脸上自然都会露出幸福的喜悦。
3.2 德昂族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况分析
在性别方面,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性德昂族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要深刻于男性德昂族。通过近几年的帮扶,德昂族人民告别了又黑又暗又矮的茅草房,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实现了居住瓦房化、道路弹石化、能源沼气化、生活现代化,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些变化都是显而易见,并且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而女性的感性思维又比男性强,因而德昂族女性的幸福体验较之男性会更加深刻些。
在年龄方面,本研究的调查发现,在“18岁及以下、19~35岁、36~59岁和60岁及以上”四个年龄阶段中,36~59岁年龄段的德昂族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最高,幸福感也最强烈。这个年龄段的德昂族大都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中经济来源的创造者。通过启动上海市民宗委对口帮扶等活动,村民得到了养猪、橡胶和茶叶种植、沼气使用与管理等多项科技培训,学到了许多种植、养殖等技术,就业和创业的渠道也得以进一步的拓宽。家庭经济收入明显增长,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幸福感自然就会流露于表,体验深刻。
参考文献:
[1]海日.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46-48.
[2]王鑫.德昂族人口发展调查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7,5(4):11-15.
[3]张永华.对凉山彝族毕摩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6):61-64.
[4]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3.
篇10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职业幸福感是评定幼儿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幼儿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度,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符合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关键词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发展水平;幼教工作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50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05—02
收稿日期:2014—11—19
作者简介:韩蕊(1988— ),女,内蒙古赤峰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概述
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陈艳华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随着对幸福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幸福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幸福体验。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职业幸福感则是指在其教育工作中,通过努力,潜能得到发挥,自身和谐发展,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快乐的情绪体验。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对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工龄与职业幸福感。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级别,并且有超过80%的调查者选择“在4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关注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好的环境造就好的心态。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运作,尽可能地为幼儿教师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针对赤峰市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鼓励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使更多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提高城市的幼儿入园率,给更多从事幼儿教育的年轻教师提供就业机会,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感。幼儿园管理者应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改革成果,使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
(三)鼓励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幼儿园是集聚人才的大舞台,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幼儿教师,确立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合适的契机,通过社会和幼儿园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逐步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束从敏,姚国荣.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原因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3]穆玲.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