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4-03 16:5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与口才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演讲与口才读后感

篇1

社团总结大会策划书1活动内容:

1、分享妙语撷英和重温最美古诗词

2、读书社工作总结

3、宣布优秀干部、优秀社员名单

4、优秀干部、社员(代表)发言

5、表彰优秀干部、优秀社员

6、表彰售书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社员

7、布置寒假作业

8、宣布换届

9、合唱

10、朱老师总结本次活动

活动时间:12月25日(星期三)中午12:30-13:40

活动地点:西校区教学楼109教室

活动安排:

一、分享妙语撷英(16)和重温最美古诗词(16)

1、妙语撷英(16)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李开复的座右铭

2、重温最美古诗词(16)

一剪梅·舟过吴江

二、读书社工作总结

由社长对本学期社团的整体工作做一个总结,包括对本学期计划的实行情况,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社团宣传工作,社团活动经费,社团图书借阅等内容,以及社团发展的优点、缺点及下一步努力方向做出汇报。同时通过社员的优秀小结和各活动照片让大家一起对本学期做一个回顾。

三、宣布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

由社长宣布本学期评选的5名优秀干部的名单和6名优秀社员的名单。优秀干部由朱老师和社长按照参加活动的次数,参与评论次数,完成周小结的情况,观后感、读后感、主题文章是否完成,常规工作的是否良好,评出5名。优秀社员由各副社长按照参加活动的次数,参与评论次数,完成周小结的情况,观后感、读后感、主题文章是否完成,在社团是否具有较大的进步,对社团的贡献为条件每个系各推荐2名,最终通过讨论确定出优秀社员6名。

四、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代表发言

请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代表发言,每人时间控制在3分钟。我们将提前发送获奖通知至各位优秀代表,并要求各代表提前做好发言准备。

五、表彰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

分别有请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上台领奖,并由朱老师为各位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颁发奖励。

六、表彰售书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社员

通过老师以及管理层讨论确定本学期在“读书月售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并给予表彰,颁发奖励,以资鼓励。

七、布置《寒假作业》

由社长对《寒假作业》做一个简单的说明,重点说明作业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内容和完成时间要求。

八、宣布下学期管理层人员

由社长宣布下学期的管理人员,说明每个管理人员的职位,及各自负责的工作。

九、合唱

先请印刷系同学再次带来合唱《相信自己无限极》,再请所有社员一起合唱社歌《和你一样》、《启程》,让三余读书社全体社员一起用歌声重温欢乐与感动。

十、朱老师总结本次活动

朱老师总结本次活动,并简短地总结本学期各项活动的组织情况;对优秀干部和优秀社员进行评价,并对全体社员提出希望。

社团总结大会策划书2一、 活动背景

南昌大学演讲口才协会成立至今,多次举办具有品牌效应的活动,得到校团委及学工处大力支持,深受广大学子好评。十二年来,南昌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始终秉承着“以明志树人,以自信强人,以务实达人,以热情动人”的社团精神,紧紧围绕大学生校园生活,取得不断进步。在社团评比中,荣获最具潜质奖和最佳组织社团奖。近年来,它又不断完善,取得骄人成绩。随着新学期的起头,南昌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纳入了新的血液,特举办11届会员大会,鼓舞士气,使之成为更加优秀的社团。

二、 活动主题

总结过去,程前启后,励志教导,展望未来,弘扬精神,坚定决心

三、 活动目的

1、 总结演协过去一年的佳绩,增进成员间的友谊,使我们演协成为更加温暖的大家庭。

2、 总结招新情况,激发新干事,新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增强其协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社团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四、 活动时间

10月25日星期二晚7点正式开始

五、 活动地点

待定

六、 参与人员

演协全体新老成员

七、 大会流程

1、 会长通知各理事安排人员提前30分钟到场布置会场。会长及副会长助理协作帮助。

2、 新进部委到各部门签到后就坐,组策部保持会场安静。

3、 主持人进场说开场白,并介绍会长与部委。

4、 会长胡邦杰发言致辞

5、 播放幻灯片,介绍演协,展示演协风采。

6、 各部门部长欢迎会员加入并解说各自本部门的工作

7、 由精英部派出成员进行演讲或辩论比赛,以显示演协的实力。

8、 每个部门出一个新颖的节目,组策部负责大会记录和现场拍摄工作。

9、 会员一一上台介绍自己,并将名字写在黑板上。

10、 对会员进行分组,小组长代表发言。

11、 趣味:待定。

12、 按惯例给当天过生日的协会人员赠送生日礼物。

13、 会长胡邦杰作大会总结陈词。

14、会员有序退场,全体部长干事留下合影留念

八、 后续安排

篇2

据专家调查测定,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约有70%的时间用在阅读上。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提出:“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前苏联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书非同小可。读书是最原始、最简单、最普通的教学形式,却又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中,读是听、说、写的基础,它对听、说、写的培养和锻炼,起着示范、点拨、促进和检查的作用。读书是各个环节的基础,文字词语的识记理解,语段的分析理解,篇章的领悟与写作都是在读的基础上发展的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篇幅较长的文章,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通文字,通过读发扬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其次,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较课堂所学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去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三,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除了好的讲稿之外,重要的还要靠演讲者的演讲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小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只要同学们平时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时间一长,你的演讲口才自然会高人一筹。

怎样培养学生的“读”的兴趣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应该怎样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语文水平,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1)通过身边树立读书的榜样,让榜样产生力量将给他们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 ,产生名人效应;(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还要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这样,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2. 寻找“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认为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应有第四到即“手到”。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等几种阅读方法。

篇3

一、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1.树立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司马光“警枕”读书、手不释卷等,名人名言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我们可以利用“每周一名人故事”“每天一名言警句”向学生推荐,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效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开展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为了提高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比如为了弥补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设立的“图书角”,并组织学生专门管理图书借阅工作;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进而推动课外阅读指导逐步深入。

二、还给学生自由课外阅读的时间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尝试在课堂上引进课外书,每周安排学生一到两节课时间看课外书,有问题当面指导。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不同,课外书的层次也有区别:学习成绩好、有一定知识面的就给他们看一些有一定深度的名著名篇;程度较差的就看一些浅显的杂志,如学生们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的《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读者》等,以拉近学生和读物的距离。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出现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这一不良现象,我要求学生边看边做摘抄并写读后感,真正让他们能够深入文本,读有所得,读有所获。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使他们边阅读边体会优美生动的文章,让他们把自己阅读到的最动听的故事、最有趣的知识介绍给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学生轮流登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这样由读到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地从书本中寻找乐趣,去体会阅读所带来的愉悦感。

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许多学生课外阅读时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就常常难以得到有益的指导。一些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要想深入地理解其主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即使勉强阅读,大多也是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对作品表面的内容情节的感知上,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此外,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在课外读物选择上也比较盲目,许多学生一味地把“有趣”作为选择标准,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至于所读书籍的品位不高,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常客”。要想帮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教师应做个有心人,不光要有广博的视野,还要有开阔的胸襟。经典的名著要选,优秀的时文、美文也要选,同时时刻注意要和课内阅读教学保持紧密的联系。如教师在教完了《背影》之后,不妨趁机推荐《父爱的高度 》《父亲的爱》等优秀时文,以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一旦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

篇4

关键词:职高语文;必要性;可行性;口语交际能力

职业高中最直接的教育目标是服务于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参加对口高考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有很多毕业后就面临就业的学生,要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就职高语文学科来说,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新版职高语文教材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应用性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要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需求出发,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一、对“培养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宏观认识

1.培养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作为未来的从业者,目前在校的职高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多种能力。语文学科在职高属于文化基础课,在培养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职高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职高学生步入社会后,基本上都是自谋职业,自谋职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生活。而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能够加强学生与社会交往能力。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关系到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将给他们谋职及今后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2.培养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迫切性

由于大学的不断扩招,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都选择上普高。职高的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上了职高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方面的后进生,语文学科基础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进入职高的学生已经被社会贴上了“中考失败者”的标签,我们教师不能再让这些学生成为永远的失败者。

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语文教师转变职高语文的教学思想,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树立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在夯实学生文化基础的同时,把语文教学同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适合职高学生特点的教学新途径。

3.培养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可行性

培养职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在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受升学考试体制的影响,不少教师还是在喊着新口号,走着老路子。而职业高中除了很少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对口高考,其余的大部分学生则是高三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职高语文教学改革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我们完全可以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轻装上阵,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方面多下功夫。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面前,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成为他们谋职的本领,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生活和就业空间。

二、在“培养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的做法

职高语文要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也是当前职高语文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要训练职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改变以往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信息时代,口语表达不受时空限制,使用范围日趋扩大。现代社会对人才在口语方面必然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职高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职高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版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比如,交谈、即席发言、辩论、应聘、口头作文、电话交谈、介绍事物、即兴演讲等形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对于教材提供的这些训练并没有好好重视和执行,有的老师即使组织学生训练了,也基本上是走走形式,讲讲专业术语,学生的听说等口语表达训练基本沦为一句空话。

我们目前要做的是:结合教材的编排体系,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将“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我的具体做法是:

(1)在日常的语文课上,课前一般会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口语表达;在阅读完课文后,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有时针对课文内容设置几个探讨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问题辩论等。

(2)在口语交际训练课上,在内容方面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让学生自选内容,可以是社会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社会生活。根据教学目标,我每次都有一个训练重点。

(3)到了高三,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对自我介绍、求职应聘等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在求职过程中就不会因羞于开口、不善表达而影响就业。

2.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职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信心不足,无精打采,但是在课外活动中却表现得异常踊跃。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比如,(1)举办成才报告会,可以搜集古今中外一些早年学业不佳,后发奋努力成才的名人成长事迹来激励和教育学生。

(2)组织励志类主题演讲赛,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

(3)组织诗歌朗诵、猜谜语、讲故事、猜成语等多种活动,给不同的学生锻炼口才的机会。

(4)举办应用文写作讲座,为学生提供应用文写作的范例。

(5)开展书评影(视)评活动等,引导学生谈读后感、观后感,提高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和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明确目标、方法得当、落实措施、坚持不懈,学生一定会活学活用,有所成效的!

篇5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呢?

1、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意义

小学对知识掌握的层面要求不高,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去探求新知识的习惯。进入初中后,他们很容易按照老方法、老习惯去学习。怎样才能打破这个瓶颈呢?首先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需要主动去获取,同时告诉学生好成绩是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自主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速度也随之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善于辨别、加工各种可得信息,能根据个性设计近期发展方向和计划,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顶尖级”素质。因此,学生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

2、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埃德加・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或查字典等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主动识字学词,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尤其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自主预习的习惯。课前自主预习,就是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干扰”,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价值观直接去理解课文,进行情感的体验、价值的判断,与作者、文本、心灵直接对话。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三读两查一质疑”(初读明大意、划新词、标段序,次读析思路、明主旨、质疑难,三读体情感、品语句;一查生字、新词,二查相关资料;质疑问难,标出不理解处)的预习要求,帮助学生养成写自学笔记的习惯。

自主复习的习惯。学生每天在完成作业之前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不仅能提高作业速度,而且能巩固知识。复习的方法有:分类整理、重点忆记、自编习题等。

自主练习的习惯。告诉学生在“三读两答一检查”(即速读明大意,跳读带问题,精读作答案;先口头试答,后用笔正答;再对照答案检查)后认真思考出错原因,及时反思,总结提高,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四联三不离”(联系中心,联系段意,联系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自主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获得自我体验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反思中要善于总结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即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方法及推理过程、语言表述等进行反思,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4、开展综合活动

篇6

1.过硬的政治素养。政工人员在政治上必须打好“三个根基”:

一是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基。理论路线根底打好了,不管情况多么复杂、形势怎样变化,都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二是要打好政策法纪根基,牢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三是要打好群众路线根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每个政工人员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2.优良的道德素养。道德品质优秀、作风正派的政工人员,对于做好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每一位政工人员应是最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并且道德品质优秀和思想作风正派的优秀党员。

3.扎实的文化素养。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开展工作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政治工作传授给群众的,不能停留在原则性、政策性的表面,更要具体深入到人们心灵中去。要让对象作出思想、观念上的自我调整。政工人员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基本原则“物化”,才能真正以理服人。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科学知识是多方面的,政工人员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博览群书,更多地懂得经济学、管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出色的业务素养。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一要能说。在做报告时要有理有据、扣人心弦,做演讲时要引经据典、引人入胜,做思想工作时要以情感人、入脑入心,这些靠的就是口才。二要能写。写出来的文章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吸引读者去主动拜读。三要能干。干什么呢?就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员工中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员工思想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此,首先政工人员自己应是调查研究方面的行家里手。

二、新形势下政工人员素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1.适应形势,夯实政工人员的理论功底

(1)狠抓思想教育。为鼓励大家积极自主学习,在机关下发的报刊、杂志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征集广大政工人员的意愿,配备了一些大家比较热衷的学习书籍,同时为每人配备了记录本、电脑、优盘等学习用具。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根据自选书籍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检查读书笔记等措施,不断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素质。(2)狠抓业务培训。我们鼓励政工人员积极参加机关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并为他们积极创造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同时鼓励大家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促进政工人员知识结构的改善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另外聘请外来专家讲授管理知识、写作技能等方面的课程。(3)强化实践锻炼。我们坚持定期召开政工例会,集思广益,研究探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在党课上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开设了录像辅导、座谈讨论、演讲等,使党课形式丰富多彩,增强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针对政工人员队伍老化现状,为增强队伍活力,我们打破原有思维定式,对基层政工人员进行换岗交流,进一步挖掘政工人员队伍的人才潜力。

2.贴近实际,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

(1)树立勇于奉献的精神。政工工作面广而且比较繁杂,经常会碰到工作扎堆现象,加班加点是常事,政工人员需要具有比其他人更强的奉献精神,如果自身思想不先进,奉献意识薄弱,就无法充满热情地去完成好工作。对于用实际行动为广大职工树立勇于奉献榜样的人员,要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以此调动广大政工人员的奉献精神。(2)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政工人员必须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真正扑下身子,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要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和“融心工作法”,班子成员坚持每周两次深入基层和每月跟班工作一次。每季度政工组人员到基层至少一次,征集员工意见和建议,新增设了两个“员工心语交流箱”,拓宽了沟通渠道,及时解决落实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员工的拥护。(3)强化廉洁自律行为。政工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形象、威信,更重要的是影响员工队伍的战斗力。因此对政工人员要求得更加严格、更加具体,要求政工人员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管住自己的嘴和腿。要在员工群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多年来,各种陈规戒律禁锢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在此,我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分析一下当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写作兴趣不浓。

多少年来,教师上作文课都是“满堂灌”。即使用多媒体,也是教师滔滔不绝地指导写作思路,学生越听越困,越练越厌恶写作文。据抽样调查,小学、初中、高中怕写作文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5%、65%、85%。可见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

1. 封闭式教学,作文与学生生活脱节。

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学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学生天天被困在学校,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如果作文也就只能“闭门造车”了。另外受中考作文的影响,学生围着《中考满分作文》和教师的指挥棒转,照猫画虎,奉命而作,无论是选材立意,安排结构,还是语言特点,总是小心翼翼。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

2. 写作训练随意,教师轻视评改。

受教学条件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农村初中生作文训练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语文教师认为作文课多上一节少上一节都无妨,他们都认为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因此他们作文课上讲讲作文思路或随意布置一个题目,或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遇到重要的节假日,还要特别安排相关作文训练。可是他们却忽视方法的传授和对学生作文的讲评,要么根据作文字数、篇幅或字迹美观程度打个分,写个日期;要么写几句评语,就算批改了。

3. 多种因素制约,学生缺少课外读物。

农村家长大多是农民,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和自身观念限制,家中的藏书极少,多数家长只局限于孩子考个好成绩,他们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稍微重视语文的,就买本作文书,至于辅导就甭提了。另外,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生活,买课外书更成了奢望。而学校图书室,怕学生弄乱了,一般都是闲着。

二、应对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家指出:“要扭转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局面,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端正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这固然必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此话非常有道理,一个素质偏低,业务不过关,说话不流畅的语文教师怎能指导好学生写作?

2. 学校尝试开放教学。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长期的封闭式教育,必然使学生写作源泉枯竭,写作热情窒息,导致“无米下锅”,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作文环境,帮助他们卸下写作包袱。比如,图书室实行开放式管理;班级建立图书角;作文课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帮助孤寡老人,去参观农贸市场,去田间劳动。只有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作文才会有起色。

3. 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好的文章不但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能激发读者的情感,让它一泻千里。因此,要充分利用早读课和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名著以及经典国学《弟子规》、《中华美德故事》等,另外借阅报纸或《小小说》、《演讲与口才》、《读者》等,汲取更多营养,增加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应适当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训练语感,积累素材,训练思维,学习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4. 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

用下水作文激励学生。农村中学生,在课内或课外也接触到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模仿练习,但对老师的文章,他们更乐意学习。因此,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练习“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篇8

【关键词】 拓展 ;农村 ;语文教学 ;课堂空间

在我们国家,农村初中的教学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农村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的空间相对狭窄。因此,如何拓展农村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是作为一个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我曾在这方面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下面我就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1 第二课堂拓宽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语文教育是一个由一、二课堂组成的完整的开放系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分别是这个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依存,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第二课堂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一方面又与第一课堂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它促使第一课堂不断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又激发着学生们的语文兴趣,训练其语文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开拓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大了语文教育的阵地。

1.1 语文第二课堂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一般还只完成了认识的第一个飞跃,而要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个能动的飞跃,语文第一课堂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第一课堂的学习、训练一般都有局限于某个章节或单元的范围,多半是刚学过的知识,而语文第二课堂的容量则大得多。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最好场所,学生可以广泛地、综合地、跨学科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听说读写的种种技能,独立地开展活动,使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完成认识上的第二个飞跃。如:学习的话剧《雷雨》在课堂上分配角色、指导朗读、介绍剧情的背景。这也只能让学生加强对剧情的印象,对人物的了解。如果指导学生组织排练演出,学生则不仅要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情感,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人物的服装,舞台的道具,学习舞台的表演艺术,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作品的文化,由表及里地领会话剧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他们展示个性的欲望又非常的强烈,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独立个性和技能的舞台,在他们宣泄某方面热情的同时,个性也便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1.2 语文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实的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情感,第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从不同角度把学生带进了容易融入的情感世界。配乐诗的欣赏、名著讲座、课外交流等都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实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语文学习的快乐。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他们热爱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发展自己的个性,证实自己的价值,充实了自己的情感,他能没有热情,能不产生兴趣吗?

1.3 语文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学习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愿望,可往往由于这些欲望得不到重视、发现和缺乏实现的条件而一闪而逝,或中途夭折,无法实现,因而挫伤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再说,创造力来自于实践,而第一课堂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难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语文第二课堂立足于实践,又给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条件。学生的很多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都得以在这儿施展。我曾在学生学过《茶馆》和《雷雨》之后,要求学生学写短剧、学演短剧。本只为让他们实践一下,可学生交来的短剧作品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位同学的《乘车》从挤上车、抢座位、闹开窗一系列车上常发生的事,谴责了自私自利、缺乏公德的人。这个剧目在经过“乘车族”的七嘴八舌的集体修改之后,进行排演。经过再加工的剧情、人物、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观众看后捧腹大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表现出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每一次语文活动老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和参赛者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却是他们创造的过程。为了求新,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追随者,得到好评价,他们往往会绞尽脑汁去设计、去组织、去准备,希望有“哄动效应”。而这全身心投入也必然会有创造火花的迸发。应该说,语文第二课堂课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实施的条件、创造的实践。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就是创造、创造、再创造的过程。

2 拓展学生视野,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学习与生活有着全方位的联系,可以说,学生身边处处都蕴藏着语文学习的素材,学生时时都可以啜饮生活之蜜的营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2.1 开展口头作文演讲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抑或社会都可以随时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都可以随时联缀成篇,敷衍成文。比如介绍一件有趣的事、有启发意义的事、充满温情的事,叙述同学间的一段友情、一个误会、一场风波。而且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走进社会生活。记得有这么件事:一位孤寡老人含辛茹苦捡垃圾抚养了四十多个孤儿,并培养了十多个大学生,但这些大学生竟没有一个人写一封信或寄一张明信片给老人家表示感谢。听了这个故事后,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同学们热情洋溢,痛斥这种不仁不义、无情的大学生。演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开展词语积累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语文学习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通过慢功夫去逐渐积累语言。这种积累过程尽管是枯燥的,但“思想上的压力,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而且通过竞赛也激发了他们的成功欲望。此外成语接龙,缀词成篇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良好习惯的另一种途径。记得去年清明节,正是踏春的好光景。满山林木蓊蓊郁郁,苍翠欲滴,迎春花、杜鹃花姹紫嫣红。有的含苞欲放,羞涩地挂在枝头上,有的尽情绽放,袅娜地挺立枝头,似乎向人们展示那不可一世的骄傲。雨后的花木,在春日的映照下,娇媚极了,别有一种风致。此时,我就启发学生积累与春天有关的词语,看谁积累得多、积累的好。

2.3 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从书本里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而且课堂只是加油站,绝非语文学习的终点,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在课外。为此,我们班还建立了图书角,除了向学校图书馆借一部分图书外,我发动学生每人为班级捐出两本图书。定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笔记评比活动。此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学年必须读两本中外名著,书目以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为主。我们还自费订阅了《读者》《演讲与口才》《科幻世界》《百科知识》《现代中学生》等十几种报刊,来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发学生的思维。

3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对课内阅读,每个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对其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加强课外阅读,不是单纯地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否则,他们的读书便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

3.1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一般步骤。由于受文体、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读书的步骤不尽一致,就一般的读书通常有“通读、熟读、研读、美读”四个步骤。通读是与文章的初晤,接触的是文章的“肌肤”,要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熟读接触的是文章的“灵魂”,要能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以及由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就是研究性的读,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表现手法、结构层次等进行赏析和评价,这一步骤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对低中年级不作要求;美读是对文章的“反刍”,即把文章美美地读出来,不仅要读出文章的主旨,而且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个性。当然不是所有文章的阅读一定要有这四个步骤,对于一般的文章通读即可,而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则一步也有能少,甚至还要“不厌百回读”。

3.2 指导学生学会边读书边做记号。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阅读方法和要求,每个学生都应当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每次读书时能够在文章的紧要处、精彩处、颇有感触处或疑难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做上不同的记号。如有疑难的地方画个小问号,精彩的地方画个五角星,好词下面点上小黑点,好句下面画上波浪线等等,同时在文章的行间或空白处写一些随感而发的简短的话语。

篇9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如何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102-01

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双向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所以听说读写教学就是师生对语言和文字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进行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呢?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时代应当是人的一生中感情最强烈、热情最高涨的年龄阶段。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如学业、考试、升学等势必引发他们的种种矛盾心理,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主观需要与客现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性,常常导致青少年的情绪与情感产生剧烈的波动。一旦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遇到麻烦或自己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心境就会骤然变坏,情绪马上跌到低谷,乃至陷入极度的悲观失望之中,有的甚至可能铤而走险,干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情感熏陶情感,这些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不时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长期经受这种情感的冲击和感化,可以使学生在情感和心境方面由冲动、浮躁、脆弱、抑郁沉闷向平稳、深沉、坚强、振奋开朗转化。例如,学习《背影》、《我的老师》,学生会被文章中的人物所感动,更深刻地体会到父子情深、师生义重,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学习《岳阳楼记》,学生从范仲淹身上感受到他人格的崇高、人生的理想境界,并逐步接纳与认同“先忧后乐”,、“鞠躬尽瘁”等优良品质。只要我们在教学时,联系课文内容,就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就会有形和无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指导学生写好周记,以通过学生心理保健的“绿色渠道”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学业的沉重,考试的焦虑,关系的冲突,社会适应的不良和青春期生活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他们“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的困惑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予以疏导和诱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怎样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和诱导呢?指导学生坚持写好周记是一条好方法。引导学生在周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悲观的心理,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同时,教师常能透过周记这扇“心灵之窗”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我班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中等,表现较好,但一到考试前便吃不着睡不好,心情烦躁,焦虑不安。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她有舞弊行为,事发后她情绪波动,郁闷不乐,忧心忡忡,成绩直线下降。在周记中,她写到考试前来自家庭、同学的压力和自己的焦虑情绪和事发后的深深内疚和不安。在周记本上我与她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我对她并没有严加批评和训斥,而是循循善诱,以此消除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她在周记里详细地写出作弊前后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的激烈碰撞,然后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并为之负责。事后,我又多次跟她面谈,终于使她卸下了心灵上的“十字架”,战胜自我,战胜压力,树立信心。

教师在利用周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须注意几点。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少写一些空洞无物的“流水帐”,而多写一些内心的 感悟和情感的体验,以达到利用周记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要充满爱心,似兄长、朋友地关怀信任学生,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真诚的情感,师生彼此之间心灵才能相通,学生才愿意在周记中真实、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能严格保守学生的隐密,可采用面谈、笔谈、电话交谈等多种形式平等地交流,这样,学生的心理自我意识之流,才能通过周记这条绿色渠道得以畅流。

三、指导学生写好“心理病历”,树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活目标”

现实生活中学生之所以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越轨行为屡治不断,人际间的矛盾冲突频繁,攻击或自毁现象俱增。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都使之产生极大的挫折感、无力感或高度焦虑,动辄离家出走,受到一点小小委屈便愤而自杀。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常走入个误区,把学生中的这许多心理问题当做思想或纪律问题加以处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鉴和采用魏书生的教育方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注意学生心理保健方面,即学生犯错误时,不要简单地加以训斥和说教,而是让学生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让学生自我剖析心灵深处的矛盾冲突和犯错误过程的两个自我,教师再及时给予搭脉诊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处理人际关系等,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这种学生心理保健操,对学生的自爱自律,自我教育起到一种特殊的功效。

例如,我班有一位女学生,因身材矮胖而受到同学的取笑,她一度情绪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成绩一落千丈。当我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并没有对她进行传统的说教,而是让她冷静下来写一份“心理病历”,她在这份说明书中将自己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强烈的自卑感、幽怨感,形诸于文,宣泄于笔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抑郁,我及时给她施以“心灵的按摩”,使她丢下思想包袱,排除心理障碍,重拾生活信心,振作起来,发奋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