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9 05:2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蜡烛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蜡烛读后感

篇1

读了《玻璃盏和蜡烛台》后,我十分敬佩司马光宽广的胸襟。

司马光是宰相,他家中除了书籍就只有一个父亲遗留给他的玻璃盏。一次,洛阳知县的仆人把司马光家的玻璃盏碰到地上,摔得粉碎,司马光淡淡一笑,宽恕了这个仆人。

还有一次,一个官员不小心把蜡烛台碰倒在司马光身上,司马光等官员把要禀报的事情说完后,才从容地把蜡烛台拿到桌子上。

司马光宽以待人、严以待事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人人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

青岛四年级:单书豪

篇2

《简爱》的主人公是一位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爱》读后感范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简爱读后感

寒假,爸爸给我买了这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简爱》。虽然正是严冬,但它给了我心灵的篝火,驱散了我心中的寒意。

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孤女简爱,由于父母及舅舅的早逝,阴狠毒辣的舅母及她的表哥表姐把她视作一个乞丐和仆人,受尽屈辱和虐待。不仅如此,在那所名曰慈善学校的劳沃德学校,同样也是在精神、肉体上受尽摧残,但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在这种环境中学会了自立、坚强、不畏艰难。对待蛮不讲理的恶人她是毫不屈服、坚强勇敢,而对待那些善良的人如谭波尔小姐、可怜的彭斯、善良的圣约翰兄妹她又是那么饱含深情,她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进入桑菲尔德,她与男主人公罗彻斯特先生第一次交往时就保持了不卑不亢的态度,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当她渐渐与罗彻斯特先生产生微妙感情的时候,却得知这份感情不属于她时,她又毅然选择了退出,为的是不失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最终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我虽然被简爱的可怜身世为之心痛、为劳沃德学校和其他伪君子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也为简爱不受诱惑而舒了一口气、为简爱不卑不亢的精神而赞叹,更为简爱的美好结局而激动不已。是啊,尽管她不漂亮、不富有,但她同样也是不甘屈辱和不向命运妥协的。是啊,只有拥有高尚、坚韧品质的人才会得到幸福,而对于像里德兄妹那样卑鄙、无耻的富二代和伪君子们永远是体会不到快乐的。

简爱读后感

《简.爱》这本书是我这个寒假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了。

我读的这个版本是青少版。只看名字,我没有明白这是写人的一本书,但就看了几页,我已经被书中的文字仅仅吸引住了。

简从小就寄住在舅母家。尽管她努力想使自己讨人喜欢一些,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厌烦她,她没有从此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伍德学校中努力学习,赢得了别人的尊重,终于能够独立生活。她不想依靠任何人,她虽然很矮小,也不漂亮,但她非常善良。她在她的好朋友病重的时候安慰她,给予她温暖,这让我非常感动。她很勇敢,并和残废的罗切斯特先生结婚。

我觉得简.爱坚强和珍惜友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还想买一本原著看一看,那里肯定有更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简爱读后感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地位,长相平庸,格子手下,就没有灵魂,没有心灵吗?—你想错了!我和你一样有灵魂,我的心和你的一样充实!如果上帝赋予我一些美貌和财富,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这段话,它带我走进了《简爱》的世界,带我走进了简爱的人生。

简爱是一个孤儿,从小被里德舅妈收养。在这里,简受尽了舅妈,表兄的种种虐待,冷漠。后来,简被送去了洛伍德慈善机构学习。在这里,他学到了许多,结识了塔普尔小姐和海伦彭斯。但最后,学校因一场疾病而闭门了,海伦也因病去世了,简也离开了这里。随后,简的人生翻了一页新的篇章。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当一名家庭教师,与那里的主人,罗切斯特相爱。最后在了一起。

故事中的简爱,她执着追求。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住在盖茨黑德府,他就往着自由,并去尝试去追求自由。再到他已自由是,他遇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她爱上了他,也去最求这一番爱情,最后也成功了,虽然这件有跟多的困难。但她仍不忘初心,在追求着。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质疑中追求,这种坚持不懈的追求,追求什么?追求一个好的职业等。当然,这些对我们来说早了一些。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学会追求,追求自己想要的。

简爱读后感

如果说山用瀑布触动了远方大海的心灵,大地用努力伸向天空的树枝触动了云朵的心灵,那么,用“生命”触动我心灵的就是《简·爱》的主人公——简。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娇弱、艳丽的花没有太多好感,除了向日葵。因为它简约,不屑于沾染任何香气;因为它壮硕,拒绝拥有任何花该有的柔弱;因为它坚毅,有敢于瞬间划破黑暗的勇气;更因为它执著,有着至死方休追随太阳的光与热的坚持。走进小说《简爱》,我触到了这株独特的向日葵——简。

简约的简。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个子瘦小,长相平庸,一贫如洗……”她最好的饰物是黑色的衣服,白色的领巾。是她不想美丽吗?不,是她明白美丽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她追求的是永恒的心灵的美丽!

勇敢的简。在如地狱般的盖茨黑德遭姑妈的嫌弃、表姐的冷落、表兄的欺凌、佣人的嘲讽,在桑菲尔德,深夜莫名其妙的大火、熟睡中疯女人的偷袭,在充斥着死亡气息的罗奥德,她被当众羞辱。我想,很多人都无法承受这些打击中的任何一个,可简用她小小的肩膀全部扛了下来,她充满希望地活着,那茶绿色的眼眶依然清澈。

执着的简。你以为简的执着只是对罗切斯特的爱吗?你错了,她执着的是她心中的希翼,是她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她寄人篱下,应当低声下气,可当她的人格受到侮辱时,她做出了惊心动魄的反抗。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室时,简不顾他的挽留,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她遭遇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但她始终不放弃对自由和平等的执着。

如果说人们用蜡烛触动了夜空星星的心灵,春天用嫩芽触动了冬天冰雪的心灵,而于我,简就是用她的简约、勇敢与执着,触动了我那逐渐坚强、丰富的心灵!

简爱读后感

网易文化近段时间一直在拧一些乱乱的文字,看得乱流突袭,开始发觉在生活中讲话都失去语感。于是产生了懒惰情绪,不愿意再在艰涩晦深的问题中继续停留,转而回身读一些小时候所看的东西。第一本看的,便是《简爱》。《简爱》是这么一本东西。我的英文水平,是可以读原文的,但是看着那令人目眩的动辄三四行的长句,往往就望而却步。

手头一个版本是黄源深翻译的。感觉还不错。随看随翻。在午后阳光和一杯乌龙茶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做到了神游物外,逃避现实,重新回到初一时第一次读这本书的记忆中。我在读初一前,看的大多是古书,或者白话文。所以我现在能用现代语写作和勾引MM,启蒙者是我初一暑假读的那一堆西方文学著作。这一点,我认同王小波的话:真正的现代汉语,是一群伟大的翻译家留下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我语言的老师。对于《简爱》,早先我是完全被它的语言所打倒。

如痴如醉,魂牵梦萦,有段时间张口闭口都在学那种英国式优雅的口吻。小时候图个好玩,没对情节具体参悟,在心目中这就是一部完美华丽的诗歌。是记忆花园中最后的秘藏。但是重新读过一遍之后,语言的流丽依旧,却在情节与构思中发现了一些别的。听过一个说法,就是《简爱》发表之初,有人认为它和《呼啸山庄》出自同一人手笔。

如果现在来看,我得承认的是,《呼啸》的水平,怕是在《简爱》之上多矣。语言方面我没资格去斤斤计较——英文还没到如此水平——仅仅论及结构和流势,如此而已。我在重读《简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令我不安的东西。那些东西附身于小说的夹缝之中。我之不安是在于:我已对其产生隐约的不满,而我又不想去忤逆我曾经至爱的经典。无论如何,我在行文之中,发现了一些不令我愉快的东西。

《简爱》被万众所热爱的,大约是其作者的自尊与平凡——或者说,是夏洛特的自尊与平凡。那是一个灵魂炽热而外表简单的女子。这一形象无疑是不朽的经典。可是与其夫罗切斯特一样,这个形象始终在用一种类似于自傲的口吻言论——他们对于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经使我快慰,现在却令我不安。夏洛特托身于简爱,这是我所知道的。

但我所感觉到的是:她对于高层贵族的鄙薄与一种近乎敌视的态度,有些刻意了。反过来说,我从中读到了自卑的情绪。简爱是个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女子。开头用了太长的篇幅来叙述她幼时的情景。但是我感觉到的是,在叙述简爱这个人物时,夏洛特不曾将自己离开这个躯壳,所以她也没有用全知角度叙述。如此一来,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认定是她的意见。那么,我在简爱中,看到的是某种情绪化的自卑,而后是近乎于传奇的爱情——惟其传奇性,昭示了某种不真实与幻想性——和最后一个几乎有点硬凑的结尾。她遇到了JOHNRIVERS。

虽然前头有笔,但还不是那么自然。夏洛特对于简爱的处理,开头非常真实,中间段非常精彩,但是隐伏着不安,到了结尾,则几乎归于俗套——一个我料到的俗套。最后无疑是皆大欢喜,带一点感伤。她的铺垫和衔接很完美,几感觉不到瑕疵。但是我隐约间感到的是,这是一个人间女子编造的故事。它已经缺少了令我战栗的小说结构——更多的时候,我读到了简爱离开山庄,就没再读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许我就会在那里结束。因为之后的一切,在我看来,比之于前,是很拙劣的。比较于《呼啸》的急风暴雨,《简爱》的安静,其实倒象是装出来的。夏洛特和爱米利一样,其实是内心很TOUGH的人。

她们的心必须在疾风中飞扬,因为过于容易受伤。爱米利一飞冲天,写下了真正浩荡的文字。而《简爱》,则在某种内在情绪的矛盾下,写出了一个自己在不断斗争的故事。这一方面,有些象雨果同样自我斗争的《九三年》。

相关文章:

1.关于《简爱》读后感600字10篇

2.《简爱》读后感6篇

3.关于《简爱》读后感1000字7篇

4.《简爱》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篇3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故事中的温幼菊老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为身患不治之症的桑桑点亮了对生活的热爱,就像一只燃烧着对生活、生命热爱之光的蜡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房子读后感600字左右,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草房子读后感600字左右1男孩桑桑经历了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切身体会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一对恋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一个残疾孩子对自己的自尊严格坚守,一位老人为了救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落水而死……油麻地小学里生活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谁没有童年呢?

油麻地里,小孩有他们的活泼,大人有他们的快乐,而我却喜欢那原来是大少爷的杜小康,后来因他的父亲生意失败,则到校门口卖小玩意儿,这种生活是一个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啊!杜小康他渴望上学,以前在班里他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班长的宝座也总归他莫属。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穷而看不起自己,他没有气馁,而是想办法赚钱,在同学面前卖东西,没有一丝卑微的神情,我真为他这样的举动而感到骄傲。他的父亲身体不好,还欠了一屁股的账他家的东西也都被人抬去抵账了,就连他家那门都被人抬走了,哎!真可怜啊!

读完草房子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我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是今年四月份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父亲因为生意失败又想发大财,所以去放高额贷款,欠下了一百多万的账,妈妈不得已和爸爸离了婚,不久爸爸就被逮去蹲牢了,现在我变成了一位没有爸爸的孩子。在同学面前,我尽量隐瞒我父亲的事,不告诉他们,怕他们笑话我,当我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的爸爸时,我的心中像针扎一样痛。

自从我认识了杜小康,我的想法变了,没有父亲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照样过我自己的生活,至少我还没像杜小康那样生活如此艰苦靠卖东西来维持生活。我有爱我疼我的妈妈,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所有亲人都会来帮我,我生活在爱的怀抱里。这样一想,我的心中就欣慰许多。

谁没有童年呢?童年有快乐的,也有悲伤的,有些悲伤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些悲伤则是自己找的。同学们不要让自己的童年留下遗憾,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回忆吧!

草房子读后感600字左右2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草房子》。这是作家曹文轩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写的是桑桑在油麻地小学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之间发生的事。其中有桑桑、纸月、秃鹤、杜小康、细马……

桑桑是个调皮、聪明、善良、细心、勇敢而有正义感的孩子。他把蚊帐做成捕鱼的网;把碗柜做成了鸽子的家,结果挨了父母的打骂。桑桑帮纸月打走欺负她的坏同学。后来,当他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时,他并没哭,最后他的病被一名老中医治好了;而纸月是一个成绩好、漂亮、细心、乖巧的好孩子,但她很软弱,被三个欺负自己的孩子吓得连学都不敢上;秃鹤却是一个孤僻、心中充满仇恨的孩子,因为自己有一点缺陷而失去自信,变得十分自卑。

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坚强,在一次演出中为学校争了光,从此变得自信起来,人也活泼开朗了,合群了,对人的仇恨也随之消失了;杜小康是个爱学习、聪明、善解人意的孩子,他家里十分富有,但因为一次失误,他家里一落千丈。从此,杜小康就没有去上学了,但他很想读书,就偷偷跑到学校,偷了一个小女孩的所有课本。

当他看出桑桑很喜欢自己的脚踏车时,主动教桑桑骑脚踏车;细马凭借着执着的追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桑桑六年级的时候为妈妈造一幢大房子;秦大奶奶是一个孤单、固执、善良而单纯的老人。她曾经两次落水:第一次是为了救护一个小女孩;第二次是拼了老命去救护学校的一个大南瓜。这奇特的故事在表面的诙谐和滑稽中透出一种人生的苦涩,令人惊奇的是那一颗饱经沧桑的灵魂居然还是那么无暇的纯净。

从这些故事中,我一次次的领悟到什么时人生的“沧桑”,什么是“善”,什么是对一种理想的执着……爱,无处不在!

爱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草房子读后感600字左右3《草房子》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纯净而美好的情感。在这部小说中,我们无须绷紧神经字斟句酌,也无须埋头苦思个中深意,更无须反复推敲语言特色……只要随心翻阅,就能发现文中处处流淌着诗意的美,充盈着淳朴的爱。

《草房子》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很普通,随处可见,但却让我感动万分。

陆鹤,一个天生秃头的孩子,被孩子们戏称为“秃鹤”。同龄人的嘲笑让秃鹤自卑万分,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他对其他的孩子进行了报复,但也因此造成了他和别人的疏离。而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他渐渐认识到外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心灵的美丽才是最可贵的。当他重新抬起头来,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时,他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桑桑,一个纯真、调皮而又善良的男孩。桑桑幼小的心灵中总是装满了稀奇古怪的念头,他的调皮捣蛋常常让人啼笑皆非。尽管村子里、学校以及家里都被他搞得鸡犬不宁,但他的调皮的外表下却装着一颗善良上进的赤子之心。他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帮助弱小,也敢于面对疾病,并且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苦难。桑桑的故事,总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忆起许多童年趣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苦,无论事情多么糟糕,我们一样可以轻松面对。

秦奶奶的故事却让我印象最深刻。无依无靠的秦奶奶,花去了大半光阴,终于得到自己的一块土地,但她还来不及拥有就要把土地归还国家作为建校之用,她的消极抵抗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悲。然而飘零凄苦了大半辈子的秦奶奶又是一个多么善良、慈祥的老太太。在孩子们纯真、热情、友善的包围中,这位行将就木的老太婆用生命的余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堂:她,在寒冬中救起落水女孩;她,甘愿离开打拼一生的房子;她,用生命拯救滑水的南瓜……秦奶奶的离去让人忧伤,她的音容笑貌却深烙心中。

还有胆小而多才多艺的纸月,命运逆转的杜小康,追求爱情的白雀等等,他们都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向我们诉说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平凡的生活中,时时演绎着美丽的故事,处处彰显着善良的人性。曾经有人说:“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只要留心生活,人间处处有真情。

草房子读后感600字左右4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草房子的书,是曹文轩写的,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故事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桑桑的男孩儿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六年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串看似寻常但有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这六年,是他接收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主人翁桑桑是一位乐于助人、调皮可爱又聪明的男孩儿。他爱动脑筋,用蚊帐做成渔网自己捞鱼吃、用各自家里的碗柜给鸽子做成温暖的“别墅”,但不免遭到父母的责备。他富有正义感,当别的孩子欺负纸月时,他毫不犹豫的冲过去帮忙。又一次,他得了一种怪病,脖子上肿了很大一个包,需要用烧红的针,从包上扎进去,他却一点也不怕。

在这本书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有很在乎自己秃头的秃鹤,文静的小女孩纸月,蒋一轮老师、白雀姐姐、秦大奶奶,由热闹变得冷清的红门,江南小蛮子细马……这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肯放下此书,。在这本书中,桑桑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他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可又是个不幸的人,得了一种怪病。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陆鹤,他有一个秃头,所以常常被人戏弄,被人嘲笑,他常常躲在河边哭泣,看他没自暴自弃,在学校的演出中,他勇敢的担任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秃头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他的成功源于他对自己的信任,他让我知道了,要想成功,首先自己就不能放弃自己,让别人说起吧,是金子总会发亮的!

《草房子》这本书很有意义,希望大家读一读。读了《草房子》,我不禁回想,我是否能象桑桑一样乐于助人?如果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我能否给予他人帮助呢?我决定,以后一定要象桑桑学习,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草房子读后感600字左右5黄昏时分,独自在窗前品一杯清茶,翻开书架上的那本《草房子》,就好似回到了1962年的油麻地里。

把善良、可爱、干净、坚强……融于一身,那个人就是纸月。她家到学校有三里路,她风雨无阻,每天都步行去学校,她的坚强实在令人感动。她的书法和作文水平也高人一等,令桑乔校长十分敬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努力,学会坚持。

书中,变化最大的非细马莫属。细马从“顽皮固执的坏小子”变成了“孝顺勇敢的好少年”,离不开邱二爷和邱二妈的谆谆教导;尤其是邱二爷的去世,使细马懂得亲人的重要;失去了家庭,使细马了解在社会上生存的艰难;亲情的力量,使细马一定要救活邱二妈,并为她盖一栋房子。在变化的过程中,细马真正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

秃鹤的光头一直都是这部书的“笑点”。他的成长经历使我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擅长表演的,有擅长唱歌的,有擅长弹钢琴……所以,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要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秃鹤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在汇演时大放异彩,从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通读全书,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大奶奶。秦大奶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由一个顽固、倔强的老太婆变成了一个善良、慈祥的老奶奶,这是因为她的心被孩子们的天真活泼融化了。秦大奶奶曾经把一个叫乔乔的小女孩从水中救出来,而自己却差点被拍到死亡的浅滩上。

以前,她经常把自己的“战士”(鸡、鸭、鹅)弄入校园,搅乱课堂,让整个校园都不得安宁。后来,她却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入水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秦大奶奶下葬的那天,来给秦大奶奶送葬的队伍之壮观,是油麻地前所未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的历史里不可能有的,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

桑乔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仍不见好转。在桑乔天天愁眉苦脸,桑桑的身体日渐消瘦时,温幼菊的出现,给了桑桑活下来的动力,使桑桑没有放弃活下来的希望。如果没有温幼菊的那句“别怕!”就可能没有今天的桑桑。

篇4

那么,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巧抓空白点,发挥想象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当然也是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天地”。如《乡下人家》一文,结尾说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文中有描写乡下人家春、夏、秋的风景,却没描写冬的景象,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于是,教师这样引导:“我们领略了乡下人家雨后春笋的春景,门前晚餐的夏景,月明人静的秋景,可在静谧的冬季,乡下人家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拿起笔写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吧。”于是,在学生的笔尖,将会流淌出多姿多彩的冬景图。学生能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表现生活,抒写心曲,这对于老师来说应是何等欣慰之事

二、善抓延伸点,轻松感悟

拓展延伸点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又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脚点。拓展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相关事实,或引申类似的对象,总之,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广阔。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在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引导学生说此刻你最想做什么?有的说想去圆明园游览,有的说想把那些美景全拍下来,有的说想亲手摸摸那些奇珍异宝……显然,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在学习了“”这段屈辱史后,引导学生写写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用上“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的句式,联系上下文感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是辅佐朝政的大臣、是清朝军队中的一名守城士兵……面对侵略者的丑恶行径,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的思维、情感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他们顿时激情澎湃,畅所欲言。“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不会受欺侮”这些道理,学生自己领悟出来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深刻得多。结束新课时再让学生思考:假如现在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有什么话要说?让他们写读后感,自然水到渠成。

“水本无痕,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被点燃、被激活。老师应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拓展延伸点,因势利导,让学生能直接与文本对话,学生收获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扎实的语言文字,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同步提升。

三、创意巧补白,书写真情

在文本单薄处进行“创意补白”,能活化词语、句子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语言饱满、丰润,富有生命活力。在《去年的树》的教学中,我抓住文中大树和小鸟的一次对话,做了这样的设计:

树?摇?摇 ?摇?摇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摇 ?摇?摇?摇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第二年春天,树?摇?摇 ?摇?摇向鸟儿呼唤:“?摇?摇 ?摇?摇。”

鸟儿?摇?摇?摇 ?摇在心里念叨:“树,我的朋友?摇?摇 ?摇?摇。”

学生补充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树和鸟儿之间的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树被砍伐后的痛苦、无奈、无助,鸟儿找不到大树的伤心、失落,令学生记忆深刻。

四、感想式笔记,拉近联系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读书笔记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编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读后的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段。其中,写读后感是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比如学过《梦想的力量》一文,学生被瑞恩坚定执著的美好童心震撼,明白了一个小小的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教师借机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梦想?是从什么时候起产生这个梦想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你为此做过哪些努力?打算怎样实现?就这样,老师从孩子的作文中看到了一大群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而且可以发现他们的想法大多来源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或从电视上看到的事,触动了他们的心弦,引起了他们关心别人、关心社会、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责任感。

五、续写式练笔,走近文本

许多作家在安排材料的时候,往往不会和盘托出、不留余地。他们写到高处时,可能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永远的悬念,给读者想象,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半截蜡烛》这个剧本时,其结尾写道:“杰奎琳慢慢地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剧本到这里戛然而止。教师就让学生担任编剧,设计了多种故事结局:

有的想象:德国军官起疑心,上楼查看,发现情报,杀害了母子三人。

有的想象: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看到蜡烛熄灭,担心情报泄露,巧施计策,里应外合,引开德国军官的注意力,打发走了他们。

有的想象:在这危急关头,孩子的父亲或剧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米德叔叔及时回来,打死了德国军官……

篇5

精选关于《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在无情的资本主义世界,冉阿让因为一块面包饱受19年的艰难牢狱之灾。终于等来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却因为那一纸黄色的自由状处处遭人歧视,无形的枷锁让他寸步难行。好心的主教收留了被社会遗弃的他,并给了他改过自新的力量。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主教的行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冉阿让灰蒙蒙的世界,为他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使是在如此黑暗的日子里,我们也应当相信会有阳光。

  主教的感化让冉阿让犹获新生。他撕毁了假释令,开始新的人生。他一化名开办了工厂,摆脱了贫穷,甚至走上了政治舞台,从一名逃犯变成了受人敬仰的政治家慈善家。然而,有一个人却一直没有忘记他,那就是警长沙威,他作为黑暗时代的政治工具秉承着自己的正义,从未停止追寻冉阿让的下落。为了不是无辜之人受到牵连,冉阿让主动承认了自己的正式身份。但为了履行对一位母亲的承诺,他再次出逃。带着受到养父母虐待的珂赛特,他又一次开始新的生活。然而随着革命的帷幕逐渐拉开,城市中硝烟弥漫。不死心的沙威一路尾随,而当年乖巧懂事的小女孩也长大了。爱情的魔法让她开始对冉阿让心生嫌隙,冉阿让也曾企图阻止珂赛特与共和派青年交往。但在重要时刻,冉阿让却孤身一人前去救援。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冉阿让救了被抓住的沙威并放走了他。自认为公正,代表正义的沙威在亲历这一切后,羞愧跳河而死。冉阿让又救了女儿的心爱之人,并成全了这对有情人,选择独居到老。当珂赛特夫妇得知原来是冉阿让救了他们后,赶到冉阿让的宅子,而此时的冉阿让已苍老。他将自己此生的经历一一道来,最终离开人世。

  悲惨的世界,却因为一群始终相信希望的人发生了改变。一昧的抱怨只会让事情更糟,只有相信自己,以己之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才是正确地出路。脚踏荆棘,我们无所畏惧,放眼未来,我们昂首前进!

  精选关于《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当时统治的社会,是那么得惨不忍睹,冉阿让被迫无奈在面包铺里偷了一块面包,却被判了五年苦役,四次越狱都得不到自由,而是十九年的苦役。冉阿让进去的时候,青春年少,出来的时候,老气横秋。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他是如何挨过了这么多年的折磨,苦役生活使他灵魂一面上升,一面堕落。也许,改变他的正是那个主教,他偷了主教的东西,而主教却没有责备他,还送了他东西。主教说,他赎的是冉阿让的灵魂。十九年来冉阿让第一次流下眼泪。

  正是这样,那个囚犯冉阿让消失了,乐善好施的马德兰出现了。经市民推选,他成了市长。他的改变,他的坚持,却是那位主教非凡的宽厚,惊人的慈爱让他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他的形象,在这一刻,成为了书中最为光辉的亮点。

  冉阿让不断地帮助一个又一个人,可在他遭遇劫难的时候真正帮助过,关心过他的人,竟还没有寥寥数人!透过冉阿让,让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诗:“我想我将为你忧伤,还将用金色的诗歌铸成你孤寂的形象,供养在我心里。

  故事里,我看到了“寂寞”这两个字的影子,它不论何时都夹杂在里,那种压抑的感觉让我心口窒息。不是觉得冉阿让在那种美好而欢乐的气氛中逝去,不是最好的结局,而是觉得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让人更加沉湎于悲痛之中。他虽然是安详平静地逝去了,可他的内心还在孤独着,寂寞着,周围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安逸,可他毕竟还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心灵上的枷锁锁住的并不是观看幸福的双眼,真正封锁住的,是人内心的寂寞,把寂寞藏匿在心底,就永远都得不到了释放——

  《悲惨世界》中没有提到一个“悲”字,可全书却处处被一层似有若无的悲伤笼罩着,看似平静简单的语言,却让人心头所凉,这种情感从书的一开始就有。

  是真的,寂寞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可怕的东西,它是魔鬼手中用来交换青春的咒符。书中的冉阿让可以在自己苍老的身躯上背负起一个受伤的年轻人,穿过整个巴黎市区的下水道。那个时候,他健康得可以再活上一个六十年。他把柯赛特视为自已的女儿,让他这个,从没爱过,孤身一人,从未领略过父亲,朋友的感情的人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柯赛特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亮光,唯一给他过欢乐,幸福,温暖的人。可是,当柯赛特与马吕斯结婚后,他却经受不住寂寞的侵袭,在那样舒适,富足,美好的家中迅速地衰老,逝去——

  真正催人老的不是无情的岁月,而是吞噬人灵魂的寂寞。

  所以说,当我们用心来观察周围的人时,是不是也突然觉得该给他们送与温情与安慰。往往是在人老的时候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安静,喜欢热闹,即便是不长时间,也让他们觉得满足。卞之琳有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何其不是,身在其中,自会感觉出与亲人之间的快乐,亲近于亲人,以欢笑送与他们,便是幸福。

  精选关于《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他活着,尽管命运多舛;他安息,只因天使离去……”合上书,看着台灯下淡黄的光晕,仿佛看到,夕阳下,那满头白发、历经沧桑的冉阿让,携着美丽的柯蒙特,旁边跟着马吕斯,缓缓走向了远方……

  冉阿让拥有健壮的体魄,聪明的大脑,本该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幸福生活。可是,命运偏偏让他生在了一个悲惨的时期,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为了一块面包,被关进了监狱十九年,人生中又有几个十九年?悔吗?不,生在这样悲惨的时代,如果不去偷,只能被活活饿死!正如毕尔贡太太说的:“只有世上的痛苦是便宜的,它一文也不值,这世上的痛苦!”被逼无奈之下,冉阿让铤而走险,砸碎了玻璃橱窗,偷了一块面包,被当场抓住,胳膊鲜血淋漓,仿佛绽开的罂粟花。为了活命,他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恨吗?这个社会剥夺了他多少东西,他的家,他的自由,他的青春……是的,他恨啊!出狱后的冷遇、辱骂、不屑,更加激起了他的怒火。他想用自己的行动,疯狂报复这个社会。可是,他敲开了卞福汝主教家的大门。这个慈祥的老人,用信任和温暖,将他从人生的歧途中重新拉回了人生的岔道口。选择做一个善人,还是恶人?他彷徨了,犹豫了。夜空中,那对主教赠送的银烛台闪闪发光,冉阿让嚎啕大哭,最终,选择了原谅这个社会,做一个善人。

  风光吗?为了重新做人,冉阿让改名马德兰,靠着几百法郎白手起家,引发了一场变革,最终成为了百万富翁。新的生活在向他招手,光明仿佛照在他身上。可是为了无辜的人,他迫不得已,承认恢复了冉阿让这个身份。幸福的生活再次离他而去。空有百万家产又如何?为了完成芳汀——这个伟大的母亲的遗愿,他决定,把芳汀的女儿柯蒙特接到他身边吧!生活也算有了念想。

  他终于有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像父亲一样抚养着柯蒙特,人生中第一次,生活中有了亲情。柯蒙特逐渐长大了,与马吕斯相爱,最终嫁给马吕斯。而马吕斯,却因为一些误解,不太喜欢冉阿让。误会最终解除了,而冉阿让,却已是弥留之际了。

篇6

——《根鸟》读后感

常熟市东张中心小学六(5)班张雨竹

人只要活着,思想就不会停止。有些思想是真实的,而有些,却是虚幻的。《根鸟》这本书中,梦境与现实,坚持与放弃,真情与假义等许多情感撞击着,直到最后一刻,真善美才胜过了假丑恶,暗淡的心灵才重新被蜡烛照亮。

有一个叫根鸟的少年,在打猎时遇到了一只罕见的白鹰,又从白鹰的腿上发现了一封求救信。写信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名叫紫烟,她说她去采花,不小心掉到大峡谷里了,希望有人能救救她。根鸟看了这封信后,就告诉了父亲。于是,他和父亲就开始寻找紫烟的家人,但是找了好多天也没找着。父亲劝他别找了,或许是有人在搞鬼,但根鸟却一口咬定有紫烟这么个人,她真的出事了。之后,根鸟又好几次梦到了紫烟,远方,紫烟的声音在召唤他。于是,他便踏上了寻找紫烟漫漫坎途。

在途中,根鸟遇到了沙漠中的老人,教书先生板金,好心的老奶奶,文雅的秋蔓……这些人,都是根鸟前进道路上的支柱。但也有那么些人让根鸟触碰到了社会的黑暗面:阴险狡诈的“黄毛”,凶恶的“长脚”,不近人情的戏班主……

根鸟在途中被人骗,被诱拐到“鬼谷”。“鬼谷”是矿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根鸟来到这里,吃尽了苦头,后来得到独眼老人的帮助,逃离了“鬼谷”。逃离“鬼谷”后他回了家,但不幸的是父亲死了。于是,他烧毁了家里的一切,想坚定信念,再次朝梦想出发。

再次出发的根鸟信念远没有之前那么不可动摇了。他竟在莺店度过了一段混沌的生活。他在莺店豪赌、酗酒、吃大餐,看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吃喝玩乐。当我看到这里时,不禁为根鸟难过起来:原本一个血气方刚、满怀豪情壮志的无畏少年,现在却成了行尸走肉、市井之徒,太可悲了!人要学好很难,但如果要学坏,却是易如反掌。所以,千万不能误入歧途,否则就会无法自拔,酿成大错!人心的善恶其实就在一念之间,第一步走错了,那接下去的每一步都会是错的。人生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篇7

2022最新精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部著作写得真好。有太多的需要借鉴之处。有一点对我影响最大。学生学习具有差异性。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缘故。我们不妨打个比方: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水,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身体,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呢!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与从事体力劳动是一样的,也是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很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对教材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情),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上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得多的成就。学习上的成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教学与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中的乐趣。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要求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达到目标。

  作者写得这些内容就是阐述了,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是有差异性的,不能一刀切下去。尤其是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立的人,不可能一样的,有快有慢也是非常正常的。这对我启发很大,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把学生看做一个模型的产品,我们也不是生产一种型号的产品。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用不一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每一个学习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比如对认知快的学生,就要求既要掌握好,又要在知识的横向与纵向上达到发展。对一些认知慢的学生要求他掌握好基本知识就好了,设定一定的步骤来逐步发展。通过学习的阶梯性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我看到了有的学生后来的发展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有的优秀的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上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学习水平的直线下降的。

  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用科学的眼光与方法去工作,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收到丰硕的成果,我确信这一点。也希望我们教育同行,能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为追求与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2022最新精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

  两年前刚走上了小学教师这个行业,换了一个新的角色和环境,对我来说接踵而至的是各种各样的变化让自己应接不暇,一直努力适应。小学教师看似轻松实则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一度让自己很迷茫,甚至让自己徘徊,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现在的工作。这个学期有机会阅读了李镇西主编的《给新教师的建议》,花了时间认真的看完,曾经遇到的很多问题和现在的困惑,书中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和举例说明。让我了解到,很多新教师都曾和我一样迷茫,所以的老教师都是这么过来的。

  书的序言就强调:在反思中成长,序言表明了这本书的作用:对年轻同行的真诚建议。而所有的建议中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何谓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同时应具备四个“不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不停的思考,四点融为一体。我们的反思包括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对教育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对教育理论的反思。

  李镇西建议我们不是做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成为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要做反思型教师。那么,反思型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古人的智慧早已对我们有所指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同时反思自己又做到了几点?

  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中提高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一条——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阅读有助于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成长,但我们经常会抱怨没有时间阅读并且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第二章中用了各种方法说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你作为教师的成败,教育问题千头万绪,最核心的就是师生关系。那么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什么?李镇西校长说是爱、理解和共同成长。书中写了一些老师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去追求师生间心灵的和谐共振所取得的效果。在这我想关爱是沟通的最好基础,孩子是有感受的,你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她会感受到的,哪怕一开始有一些误会。第三章从教学内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教学策略:化解课堂突发事件,学习方法,评价;教学角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各方面细致的解说。看完之后觉得课堂教学的突破唯有“用心”,用心备好课,用心去上课,用心去听课,用心去布置和批改作业等,这样坚持下去又怎么会有失败的课堂教学?第四章关于“修身养性”的建议。章节中说不健康的心理是教师的人生大敌,的确现在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已经成了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要学会消除不良情绪:一要消除忧虑紧张;二要消除失望灰心;三要消除嫉妒怨愤;四要消除自卑沮丧。同时要学会一些调整心态的小窍门:一是记下快乐的事;二是常常抱着原谅的态度;三是感激自己;四是爱自己,相信自己。

  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建议每位新教师都去读一读,会有很大的收获的,即使自己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也要做一位善于学习的老师。

2022最新精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因为招聘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相关知识点。说来惭愧,当时我只为应付考试死记知识点而未能深入其思想,认为这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书籍。而且从教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去读这样难懂的教育专著。在这个假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每天在微信群打卡,大年初一也未曾间断,激励着自己阅读,渐渐养成了习惯。夜深人静时,我翻开书籍,仔细品味,慢慢的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仿佛遇到了知音。全书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2年来的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书虽未读完,体会却很多,我就读过的建议粗浅的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会学生阅读,做他们的引路人。

  阅读,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将近三十个章节都讲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第60条建议写道“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多么触目惊心的问题啊!阅读能力的作用之大竟到了如此程度!让我们深思一下这样的现象:有些少年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的发展。

  暑假开学初,我会带领学生参观周口图书馆,让他们感受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把他们吸引到阅读的道路上来。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学校把图书柜设置在学校的教室里,方便学生借阅。把书架的书变成学生手中的书,把学生手中的书变成学生心中的书,让书不只成为收藏品,陈设品。同时开展亲子共读,帮助学生创设家庭阅读氛围,教师指导阅读方法。在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时,其间经历了很多的摸索和困惑,比如: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就不读了,为此我利用阅读课和学生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受,与学生一起欢喜,一起悲伤。阅读,阅读,不停地阅读!教师要会阅读,更要教会学生阅读,做学生阅读的引领人和同行者!在陪伴阅读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同样获得阅读的愉悦。

  二、参加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为了贯彻实现全面和谐的教育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资料等方面。校园外,他把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作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他坚信,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而赞赏家乡自然美景、祖国山川是德育的起始内容和有效途径。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则是综合训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手段。他要求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去“旅行”,到城市、到乡村、到草原、到伏尔加河。利用学生所置身于其间的大自然环境和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进行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与周围事物及人的关系和作用中批判吸收。“给儿童以能动的有益的影响,以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

  担任班主任多年以来,我一直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环保组织,到图书馆整理书籍,到博物馆参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做交通安全小达人,亲手种植植物……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对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都受到教育,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知识的教育。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让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基本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实现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提高师德修养,和谐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要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教师的师德高尚,以身作则,以德动人,学生才能有样可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效果。为此,为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我报考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班,通过深入学习,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了我的认知。今年又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会沟通技巧,和学生建立同理心,将有助于更好的和学生交流。同时也明白了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四、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活动而无评价,学生就不能获得最佳的,积极的和有效的发展。因此,他不仅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还注意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来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幸福中发展。不唯分数,不唯知识,而唯学生的全面发展,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精神生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更难受,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的心灵“,在处理差生的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认定的差生要么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要么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一贯建议教师采用信任和尊重的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要求在实施评价时,要十分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几年来的不断尝试,不断摸索,让我对教育的评价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我们要重视激励性的评价,如有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好样的”、“学得不错”、“继续努力呀”;“你看这位同学的眼里一直有苏老师,他听得多认真啊!”“这位同学写字的姿势真好看,谁能像他那样?”……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全面提高。使课堂出现了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8

本学期我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少数民族学生15人,农村学生上学期末学生(15人)成绩80—100分的有19人,60—79分的有20人,60分以下3人。从上面成绩可以看出,优秀率只站64℅左右,中下人数较多。另外经过一学期的上课观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低,有2名学生智力反应低下,1名学生什么都不知到,学生发言不够积极,思维不活跃,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特别是作文水平过低,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学生懒惰思想严重,没有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兼于以上原因,严重影响了全班的教学质量,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诸多困难。但本人决不退缩,要以爱心、恒心努力开展工作,争取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共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教材体现了单元式编写特点,除教材前良好习惯的养成外,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4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第一单元为“壮丽山河”,安排了《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第二单元为“正义必胜”,安排了《卢沟桥的烽火》、《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课文。第三单元为“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和《读书要有选择》等课文。第四单元为“探索与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和《学会合作》等课文。第五单元为“感悟人生”,安排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和《山谷中的谜底》等课文。第六单元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等课文。第七单元为“师恩难忘”,安排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和《明天,我们毕业》等课文。

七次作文,七个练习。阅读与习作相结合,创设写作情感,给学生以指导性,作文体现了多样化、生活化。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学科性、综合性、开放性,因此,在教学中做到倡简、务本、求实。所选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精美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培养想象能力。课后练习注重了常用字词的积累,朗读训练,体会词句的感彩等。

三、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的总目标:

1、教学德育方面:“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包括: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切实完成本册“习惯篇”教学任务。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实践中学会运用”教育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学习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因此语文教学始终都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把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抓反复,反复抓,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想方设法形成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抓紧、抓实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继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秀美山川、建设成绩,本学期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解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解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献身革命,一心为国家、为人民的可贵精神;解人民群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艰苦创业,热爱生活的品格;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善于发现,从小树立科学探索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懂得勤学好问“有志者事竟成”道理。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总之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受到各个方面的教育。

2、知识能力方面: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继续复习汉语拼音。掌握本册147个生字,其中125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作到端正、整洁。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继续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积累古诗警句,丽词佳句。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勤于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多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乐意参加讨论,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继续学习写一些简单的记叙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应运文。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

四、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

1、强化思想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思想的好坏。没有一个端正的思想态度,就没有一个好的成绩。因此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因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本人要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抓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育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专心,集中注意于学习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自控能力,才能战胜自我。

2、紧跟班级: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是比较差,本人要作到每天早读跟班,在带领学生学习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本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中力求作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4、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打破以往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陈旧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

篇9

关键词:教研文化构建;学习文化;合作文化;研究文化;奉献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18-04

区域教研活动开展得是否有特色,是否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与这个区域教研室是否重视教研文化建构有直接关系,当然也与其行政管理者有无锐意探索教研管理的创新意识有直接关系。

区域教研文化是在区(县)教研室的有效引导下,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和有责任感地解决教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的稳定的教学价值追求,及其催化、形成的教学行为习惯所长期营造、积淀、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是看不见却不可抗拒的教研管理力量,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的客观存在的教研管理意志。

作为区域教研的牵头单位――区(县)教研室,必须把建构教研文化当成重点工作来抓,积极营造适宜学校持续发展和开发教师创造潜能的良好氛围,创新搭建教师教研无私交流、真诚合作的实用平台,真正实现教研文化为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目标。一个区域的教研文化成功建构之时,就是这个区域教研管理水平“升级换代”之日。

研究和建构区域教研文化,应该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理念,倡导相互合作教研的意识,不断创新教研问题研究的方式,弘扬无私奉献教研事业的精神。

一、教研文化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文化”

学习,应是教育工作者终其一生的本分和天职;善于学习,应是教育工作者最值得骄傲的天分和本能。可见,学习是永葆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职责所在,更是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根本保障。

(一)教研室的学习文化建构

教研员务必从自身学习做起,注重教研文化建构。因此,我区教研室要求教研员每个月读一本与教育相关的书,书目挑选先由教研员相互推荐,经大家集体讨论后确定,由教研室统一购买。教研员利用业余时间按当月书目阅读,每个月末周五下午教研室召开全员参加、教研员轮流主持的读后感交流会,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过程是教研员独自完成阅读之后的知识升华,更是在教研室形成主题鲜明的读书学习风气的有效手段,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增强教研员的自尊和信心。交流结束后,要求每人撰写一份读书心得,并由教研室归档保存。

2014年我区小学教研室教研员阅读的书目是:3月,《给教师的建议》;4月,《木偶奇遇记》;5月,《青鸟》;6月,《夏洛的网》;9月,《有效的学习型学校》;10月,《如何阅读一本书》;11月,《学校是一段旅程》;12月,《第56号教室的奇迹》;1月,《破译命运密码:童话人格》。

(二)学校、教师学习文化的建构

教研室要求一线教师每学期必须阅读两本书,书目由教研室推荐,由学校为教师购买,教研室提倡学校间每学期两两交换书目,以避免增加学校的购书负担,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图书室书目自然补充、更新的目标要求。各学校在每学期中、末各召开一次读后感交流会,并要求在区教研室统一编制的《小学教师业务成长档案》第9页“阅读心得栏”,由教师认真填写学习体会,教研室在教学视导时随机抽查教师业务成长档案的填写情况,检查结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积分。每学年教研室在全区评选一次读书标兵,旨在营造爱学习的良好氛围,鼓励热爱读书的教师。

教师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从学校强制约束开始,逐步转变为教师有兴趣、自愿读书学习,这需要一个过程。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愿意终身学习的关键,师德的灵魂就是爱心、责任心、进取心。

1.读书是培养爱心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坚持读书,是促使教师与时俱进,培养、提升、纯化每一名教师其师者爱心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的天性。师者的爱是一种大爱,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这种爱是 “泛爱”,不是“偏爱”,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爱 ;这种爱是“严爱”,不是“溺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是从思想、生活、学习诸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是这种爱的重要内涵。

2.读书是培养责任心的有效途径。责任心就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有诗曰:“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唯有耕耘。”这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自然流露。所谓“爱岗”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教师的责任心是职业情感的基础。当一个教师把爱岗敬业确立为自己的道德原则时,他就会产生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具备五个条件:一要有信仰, 二要有责任心,三要有共和精神,四要有开辟精神, 五要有实验精神。责任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加里宁也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这是把伟大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任。”这些名言,是对教育家的职业情感、职业责任的崇高褒扬和神圣赋予。教师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对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内驱力。通过读书学习活动能培养、强化这种责任感,能驱动教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促使教师自觉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3.读书是培养进取心的有效途径。进取心就是永不止步地追求目标,以终身学习来实现梦想的意愿和责任感。人因无知,故而学习;人因学习,方知不足。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做学习的先锋。作为新时期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时展,其学习的速度要赶上教育变革的速度;面对早已不满足于杯水之需的新生代学生,更要不断进取,竭力充实自己,完善自身。否则,何来自信,怎能立于不败之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至理明言应该是每位教师终生的座右铭。拥有进取心是教师的一笔巨大财富。而教师只有乐读、肯学,才能拥有进取心,才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拥有推动教师不断学习的重要动力。

目前,我区正在形成一种爱读书的教师职业时尚,爱学习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也使教师的这种良好品质培养成为我区教研工作的抓手,引导教师将“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转化成自己的终身习惯,从而在整个区域成功建构学习文化的氛围。

二、教研文化是教师互助协作的“合作文化”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相互合作就是同伴互助,其实质是在教师教研活动中形成的互助和合作的文化,是教研文化的标志和灵魂。

(一)教研室积极为教研合作文化的建构创设交流平台

区域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离不开教研室的有序协调,教研室要积极为教研合作文化的建构而创设平台:一是创设中心学区、学校间的教研合作交流平台,二是创设教师间的教研合作交流平台。多年来,我区一直在探索联片教研的合作模式,从最早的“五片、七线、九点”开始摸索,到现在逐步确立的“三片、七线、三点”的联片教研合作模式;从最早的只打破乡镇、中心学区界限,以区域地理位置相近、规模相当、教学质量和教研实力相补的教研室指定划分教研片,到常态式一学期一轮换、整个区域内九个中心学区间“三三”随机组合的84个联片教研方案。各教研联谊片负责人从本片三个学区的普教校长中民主评议产生,民主推选教研片长的优点是教研活动组织顺畅,工作积极主动,合作配合默契,这些都是教研合作文化的内涵。每学期初,由教研片长牵头设计两次以上教研活动,由于活动安排得早,教师准备充分,因而每次联片教研活动都能收到较好效果,整个区域内学校间洋溢着浓厚的教研合作文化氛围。

(二)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成功合作,建立真诚友谊

为增进教师在教研合作中建立友谊,2014年起,我区小学开展了以“五同”(同年级、同学科、同课题、同教案、同级别)课堂教学评优为主线的联片教研活动,将小学六个年级的七学科(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音乐、美术)所有教师按年龄分为A级别(30岁以下)、B级别(31~40岁)、C级别(41~50岁)、D级别(51岁以上)共计152个级别组(我区小学英语、科学从三年级开设),在同一个教研联谊片的同年级、同学科、同级别的教师在一起集体备课、一起研讨同一个课题,他们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年龄认同感相当,在课堂教学相互观摩中,氛围、心境融洽;由教研室学科教研员、校长、主任及学科特聘教研员组成的“评课团”,给予“专家”级的课堂引领与教学点评,教师的教学技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效果仅从“五同”课堂教学评优的“同教案”教学活动就鲜明地表现出来:先是“同课异构”(作课教师各自撰写说课稿),到“同课同构”(“评课团”点评、相互观摩后的集体备课),再到“同课再构”(第一次作课后又一次讲评、集体备课)的过程。作课教师全程参与整个过程中,自己作课的成功或不足之处清晰可见,同伴的优秀教学风格无不影响和打动自己,专家的点评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受到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两次作课效果对比,作课教师及“评课团”成员也都能感受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明显长进。教师间的相互帮助、密切合作以及“评课团”专家的有效点评,使教研合作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在教师间渐渐渗透、形成,一种完美、真诚的教研合作文化萦绕、浸润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灵。

(三)建构教研合作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研合作文化建构过程中,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合作是教师合作文化建构的关键。为了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实行学校以年级组、学区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一个教学单位整体取得了好成绩,说明该年级组或者学校的总体水平高,虽然这样的评价难免有“滥竽充数”者出工不出力之嫌,但这现象只会发生在这种评价模式的初期,随着教师个人素质、修养的提升,教研合作文化建设成果就愈加丰硕。当然,在教研合作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必须引领教师积极地与其他教师合作,鼓励教师在教研合作中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树立在教研活动中涌现的教研合作标兵,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教师尊重他人、与人友善,从而营造和谐、真诚的合作氛围,共同建立起成功合作的友谊。

三、教研文化是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文化”

研究文化是教师在教学中思想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基础上,在教研实践中进一步探究、思考,逐步形成今后解决类似教学情境中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一)教研室研究文化的建构

教研室是教学研究部门,其本职工作就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状态,研究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是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的业务机构。

为营造深厚的区域教研文化氛围,我区教研室将教研培训与优质课评议融为一体,在每学期的两次听课视导和两次联片教研中,根据所视导的课堂教学状态,对其执教教师在教材研究、处理和教法,以及对学生的学法引导等方面的当否、高下,做出导向性评价,创新、建立了我区小学教学质量等级评价方案,更新、完善了联片教研的内涵,从而,通过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一步一步地帮助每个教师实现着各自的教学成功梦。

(二)学校、教师研究文化的建构

教师的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研究。教研室要求各学校以常规教学视导工作为主线,以学科为单位及时捕捉、积累遇到的教学实际问题,经过归纳、梳理,列为各教研联谊片的教研主题,以此为小课题,引领每一位教师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上,对教研主题有所突破,在同伴帮助及专家指导、启发下,围绕研究主题积极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联片教研的全过程中,我们不仅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后的“专家”教学评议,更要强调研究氛围浓厚的课前集体备课环节的重要性。

在联片教研活动的集体备课环节,所有参与教学问题研究的教师,都发挥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精神,这已成为我区一线教师积极建构教学研究文化的真实写照。

四、教研文化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奉献文化”

所谓奉献,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心甘情愿舍弃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的高尚品质和高贵精神。在教研过程中,教研员和教师只有以无私奉献的态度参与,才使教研文化结出另一丰硕成果――奉献文化。

(一)教研员是无私奉献文化建构的带头人

教研员的工作,光荣而神圣,平凡而伟大。因此,人们赞誉教研员是教研改革的引路人,是引领教师走向成功的铺路石,是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楷模,是学科教学的领头雁,是教师心目中的专家。

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里凝结着教研员辛勤孜孜指导的辛勤与智慧,蕴含着教研员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奉献,闪烁着教研员劳心劳力的身影。正是教研员幕后的精心培养,才使教学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是一代又一代教研员唱响了我区教学研究群体的奉献文化的最强音。

(二)教师是无私奉献文化建构的主力军

教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早已成为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人们用蜡烛来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最能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教师的奉献精神贵在“甘为人梯”:一方面,甘当学生人梯,含辛茹苦而毫无怨言;另一方面甘与同事互为人梯,成为同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纽带。

篇10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共同阅读小学生优秀教师演讲稿,请您阅读!

优秀教师演讲稿1今天,我是一名人民教师,爱我的学生,我会像母亲一样无私和不求索取;爱我的学生,我会像手足一样把心和他们贴得更近;爱我的学生,我会像朋友一样与他们风雨同舟;爱我的学生,我会不溺爱不袒护,在他们跌倒时,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我相信;人民教师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它总能让我拥有无穷的力量。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和收获;选择了纪律和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和自由;选择了痛苦和艰难,也就选择了豁达和成熟;选择了拼搏和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和辉煌!

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做一名优秀教师,一名让学生爱戴、家长认可的老师,我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还需要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我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学习;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努力使自己成为同学们信赖的老师和亲密的好朋友。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才喜欢上我的课。

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今天的成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各自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为教育事业更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吧!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会永守心中这三尺讲台,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

优秀教师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能作为城关镇镇优秀教师代表在这里面对大家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这个简单的优秀称号凝聚的是城关镇人民政府的关怀,学校领导的支持,同事的指点及全班学生的努力,在此,我向你们致于我衷心的敬意。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踏上工作岗位已几个年头。回首曾走过的教学之路,我的心情难以言表。从初为人师的激动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兴奋,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而今天,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锻炼,我已体验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诸多滋味:有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有求索的痛苦,也有成长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受人尊重,得到拥护,桃李满天下,同时,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国运兴衰,系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我们肩负着祖国的使命,我们工作的对象是祖国的明天。教师辛苦,学生调皮,家长不理解,有时也想过放弃,可我们的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又哪能计较付出与回报呢?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人才,但我们培养的是人才;我们不是太阳,但我们托起的是太阳;我们不是希望,但我们播撒的是希望,我们誓死完成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亦如金钱、时间、精力等等。同学们,我们的梦想与荣誉都与你们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快乐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就是优秀的,作为教师,我愿意倾其所有,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口若悬河,迎来学生兴趣。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日子在忙碌中匆匆而逝,回首每学期走过的一朝一暮,充实而平淡。生活琐事、待人处事,教书育人……,凡事种种,在脑中挥之不散。参加工作三年来,有功也有过。曾为学生的冥顽不化而苦恼;也曾为教学质量的落后而感叹;但却从未有过放弃教师这一行的念头,告诉自己做人就要脚踏实地,待人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生短暂,在经历了太多的选择与挫折,于是慢慢成长起来,于是更加坚强,在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中,在一次次拾级而上的过程中,成功就在眼前。

优秀教师演讲稿3我曾经困惑过,迷茫过,灰心过,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我那前进的脚步!

困惑时我不知道该怎么教?教六年级时我让学生作试卷,抄题目做!看著名教育家邹越的感恩演讲、日本宫崎骏的电影等。可做完这些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现我才明白:阅读!孩子们缺少的是大量的阅读!

迷茫时我不知道如何挽救学生?看着一个个辍学的学生,我心痛不已!一次次的家访让我了解到广大家长们!有纵容自己孩子的,经常打骂孩子的,有父母离婚的、去世的,有爷爷奶奶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家庭的教育严重失败,导致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们厌学、辍学!有多少颗留守儿童亟需温暖、关爱的幼小的心灵啊!

灰心时我不知道如何抓住课堂?一点点耐心的讲解,可学生并不领情,反而自己玩自己的!按课时、用多媒体上呢,学生也不怎么爱听。直到现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我讲的还不够精彩!明白了魏书生为什么开学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了。陶行知说过“吃教科书如同吃蜡,吃了一回,在不想吃第二回”

所以我现在让孩子们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写读后感!给他们讲小豆豆的故事,大量背诵古诗文。轮流演三分钟演讲,大课间跑步!班前一支歌。放学后陪他们补作业,优生和差生做一起。去散步等等!常常有老师说你们班学生怎么一个个这么有活力!真疯狂!

每当做完一件事,看见孩子们很开心!我觉得做了这么多是很值得的!是不容置疑的!这时我才敢说我终于像一名合格的教师了!

优秀教师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是一名刚走上教育战线的新秀,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工作近3年来,我收获甚多。

记得刚实习那年,我什么也不懂,一上课,学生常常乱哄哄的。你根本讲不下去,可我也无计可施。下课后,自个坐在椅子上常常叹气,这班学生怎么这么淘气?这叫我如何是好?后来我向老教师、班主任请教这个问题,他们说:“你要让学生怕你才行,给他们个下马威。看准了揪住一个狠狠地打一顿,杀一儆百。这样他们就老实了,不信你试试?不要心疼,他们皮厚禁打!”起初我还不敢打,心想这小小的孩子能打吗?可最后出于无奈,开始是轻轻地打,可不凑效,慢慢的越打越厉害!最后竟成了一个习惯!一看到学生作业马虎,打架之类的都是用打!这种坏习惯我一直用了一年多才停下。那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打呢?每每打完学生后,学生气的不行!我也气的不得了!

每当回想起我那可怕的神情时,那简直就是在犯罪!我就是一个穿西装的野人!所以我决定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发,从今以后再也不打学生了!现在我终于做到了,可我远远做的还不够好!因为我一遇到学生表现不好很容易发火,情绪很难控制下来,有时耽误了半节课甚至一节课。我很感激我的一位学生写给我的建议,在一次作文考试时,她就希望我上课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孩子们承诺:相信老师吧!我一定能做到的!因为不愿改变的老师,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优秀教师演讲稿5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小学时,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动,多么地自豪。我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可是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白发始觉学问迟。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何以为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校园的梧桐树可以作威作福证,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那在门口等妈妈回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就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应该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吧!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到年迈花甲,蓦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伟大,生活赐予了幸福。因为我在一中找到了我心灵的归宿,从教人生我有泪无悔。光辉的事业崇高的师德微机室:张宁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这是我读完《现代教育报》有关王能智老师的长篇报道《名师之路》的最大感想。社会需要名师,家长追求名师,学生信赖名师,每位教师本身渴望成为名师,学校更是高薪聘请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