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考试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1:1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一考试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期末考试的这篇作文更糟糕,因错别字竟扣去了2分,50分的作文,只得了38分。想了想,还是发在博客上,反正自己只有这个水平,博友们别见笑。
快乐的滋味
每天清晨比爸爸妈妈起得还早,奔往学校时我快乐;每次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攻克了难题时我快乐;当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和笑脸时,我快乐;当得到家人们悉心关爱时,我快乐……。我是一个爱享受快乐滋味的人,快乐会因为我而流动,而传播……
快乐,来自于老师的微笑和鼓励。学校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我则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自由地遨游。学校是我的第二个“家”,每天我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每当我取得了好成绩,有了进步,我都会看到老师慈祥的微笑着,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这微笑使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充实的每一天,有了进取所获得的快乐。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会听到老师鼓励我的声音,这声音让我震撼,它温暖了我的心房,当我再抬起头时,阳光是那么的灿烂。我知道,这就是老师给与我的难以忘怀的快乐。
快乐,来自于父母的谆谆教诲。记得爸爸外出打工临走前,把我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你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吧!”我点了点头,“那你知道柔软的水滴是如何穿透坚硬的石头的吗?这就是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结果呀!儿子,爸爸对你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你能日积月累,每天收获一点点。爸爸相信你能行的!”我将这句话深深地埋在心中并付诸行动。每天做对一道奥赛题使我快乐,每天的进步使我快乐。当我的语数外成绩名列在前时,我快乐;当我的竹笛演奏获湖北省初中组一等奖时,我快乐!我知道,这份快乐里面包含了我的汗水与辛劳,想要获得它,是那么的不容易:快乐中夹杂着泪水;欢乐中蕴藏着艰辛……
篇2
爱的力量。
当暴风雪来临时,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是谁在默默伸手给予援助?
是武警战士,是普通的人们……
爱的力量将冰冻在祖国上的冰雪融化了。
当百年不遇的可怕地震到来,
余震不断、房屋倒塌。
是谁把埋在废墟下的人们解救出来?
是救援队的英雄战士。
是谁将药品送往灾区?
是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
是谁将灾区的情况准确汇报?
是敬业的记者们。
又是谁把物资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
是崇高的志愿者。
爱的力量给灾区同胞带来温暖幸福。
爱无处不在,爱永无止境!
什么令我震撼?
生命力的顽强。
当黄豆掉到洗衣机里,
靠肥皂水拔地而起,
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即使它仅仅活了几天。
在怪石嶙峋的山峰上,
一颗松籽掉入了石缝里,
靠贫瘠的土壤生根发芽,
扎根石壁,傲然挺立,
即使它的生长那样缓慢。
生命力让种子破壳而出,生命力让万物生生不息。
什么令我震撼?
意志的坚强。
当病魔降临到张海迪的身上时,
并不能阻挡她对知识的向往,
自强不息,笑对人生,
终究成为著名作家。
当海伦双目失明时,
并不能让她与世隔绝,
希望光明,感受春光,
终究让她成为卓越的世界改革家。
意志坚强让残疾人事业有成,意志坚强让不幸的人追寻到幸福人生。
无论是爱的力量,生命力的顽强,
还是意志的坚强。
篇3
——题记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春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夏像一个精壮的青年;冬像一个冷艳的女子。而我,独爱秋,爱这位浪漫的诗人。他在不知不觉中,诗人陶醉,诗人欢欣,使人愉悦。
山间
山间的秋,美丽而又寂静。
道路两旁那原先翠绿的叶,已换上早已备好的新衣。金黄之中,夹杂着一簇又一簇的红,红得似血。细一看去,原来是枫。它的叶,当真比红花还要艳丽。一阵秋风吹过,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拂过枝头,抚着叶。叶儿们便随风飞舞,恰如一只只红色的蝴蝶,又似一个个绝美的佳丽在翩翩起舞。风也摇动了枝上的果实,它们承载着春的雨露,夏的艳阳,而秋,则将它们摘下,细细品味它们的甘甜。
浪漫的秋,为山低吟出了一首动人的诗。
湖上
湖上的秋,美丽而又优雅。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湖水清冽而又甘醇,像是令人心醉的美酒。湖心不时溅起几点水花,是鱼儿们在畅谈着秋的到来。它们仰望天空,赞叹着天空的万里无云。殊不知,天空映在水中,让鱼儿们也像漂浮在蓝天上。偶尔一两声的雁鸣,回到在湖的上空,使湖更美了,也更雅了。
浪漫的秋,为水谱写出了一曲清净优美歌。
广漠
广漠的秋,美丽而又凄凉。
黄沙滚滚,长烟蔽日,大漠的一切显得如此昏暗。远处似有千山万壑,不时传来几声哀转久绝的胡笛之声,令人思绪万千。渐渐已至黄昏,太阳似一个昏黄的火球,直落下去,黯淡的光映出一座孤零零的小城,在封杀之中摇摇欲顷。
浪漫的秋,为广漠弹奏出了一首豪壮苍凉的乐。
篇4
你好!也许你瞧不起我,因我只是一不足道的小女孩。但是,你不能无视地球上的生灵!
前一阵子,印度洋发生了大海啸,平时安静的你,同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呼啸着,奔腾着,跃上东南亚那一片美丽的土地,你知道你做了些什么?你毁了一片美丽的土地!也许那对你来说,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游戏,但对于一个生命来讲,你使它失去了它最宝贵的东西——生命。还有它亲人的泪。
大海,平日里,你风平浪静,是那样的美丽,你每天迎着太阳跳舞又赠给了人类无数鱼虾等海鲜。
不错,你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但是,你以为,因为你平日对人类的贡献大,你就可以在游戏时,一下子使上百万人失去他们的所有财产——生命,亲人,自由……
你可以瞧不起人类,可以瞧不起人类地财物,但你不能瞧不起天下苍生。天地之间,只有生命是最可贵的!——无论是人类的、动物的、植物的。
《精卫填海》的故事想必你也知道,你应该明白,任何一个生灵,可以为了自己的生命而不计付出。
你是没有生命的,也因为这样,你永远都不会死,永远都体会不到死亡的感受,但是,你得明白生命对于一个生灵有多么重要,你得明白生离死别的痛苦!
你可以瞧不起我,可以瞧不起给你写信的女孩儿,但你必须——尊重生命!
此致
敬礼!
篇5
在厚厚的云层中,美丽的雨滴摇摇欲坠,动作很轻很轻,仿佛一动就要掉下一般,但是终会掉下啊。
千万雨滴飘洒在空中,像一个个忧郁的精灵,在空中跳着孤独的芭蕾,在落地的那一刻,生命燃尽,孤独却无限的蔓延。
蓦然地想起小时候和你的点点滴滴,很美,很伤。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和你的感情变得特别好,你我天天粘在一起,无话不说,我们之间有很多故事,讲也讲不完,你我有好多承诺:永远做最好的朋友,永远都不分开,永远不会忘记对方,就算来生,我们也要在一起!
雨轻声落下,就像我的泪,毫无预兆。在泪水中,我又看到你那无邪的笑脸,拉着我的手对我讲:“今天我们玩什么呢?”
那时的我们总是天真的认为,友谊永远都是地久天长,我们永远都会在对方的鼓励中逐渐成长,我对你的那份记忆很深很深,我时常怕忘记你说的每一句话,我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尤其那句“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是不包括感情”,我一直深信,但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应该把“友谊”从这中间排除呢?
慢慢的,我们之间出现了隔阂,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秘密,再也不会无话不说,再也没有粘在一起的习惯,这都是时间冲淡一切的原因吗?雨丝毫没有停的意思,我也不停的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以前的承诺呢?约定呢?天真的你呢?
雨慢慢下大了,打在窗上,很响,确敲不开我心中的迷雾,我呆呆地望着窗外,静静的流着泪,默默地想着过去的点滴,禁不住叹友谊的脆弱,经不起那风吹雨打,就像白云不可能永远承受雨滴停驻,中间那一条无形的友谊线,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吧,果然,留下的只是片片破碎的回忆。
篇6
因此,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就更加显现出来了。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语文的教学成绩。在民族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好坏,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别的科目的学习。对于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文是特殊的外语,没有汉语文的功底,就难以理解别的学科及文字表述,当然也就影响着学生的信心、前途。
那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多年的教学探索告诉我:要因地制宜,走进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恰当计划。简单叫做:“民族学生作文三步曲”。
一、心理调整
民族学生因历史条件,自然条件,民族文化的影响,学生汉语文学习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以及情感差异,加上初一学生心理的普遍特征,心理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调整的最好时机是刚进中学的第一个学期,这个时期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他们的心理正需要有正确的指导,原因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都在十三四岁,正处在心理转型期(小学生的依赖心理较重,比较听老师的话。随着中学生活的进展,学生心理慢慢步入独立意识),老师能正确地不失时机的引异非常重要,大部分学生用怎样的学习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生活,就基本定型了。
时机抓住了,要注意心理调整的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聪明、好学、勤奋、见识少、基础差、易自以为是、较自卑、缺乏自信),再是要让学生了解现实(现实的竞争是残酷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智者相逢,恒者胜。大多数学生都来自高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茅盾,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胸无大志,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共处,学会面对挫折……),还要让学生考虑未来(“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川终属楚。”没志者,回家种土豆,完成一个人生的轮回。远的近的例子要多举、常讲,让事实说话。之后就是要让学生立志奋斗,不惧困难,相信自己,搞好学习,而学习中的基础就是汉语文,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又在作文,作文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克服困难,想方设法练好作文。
心理调整,看似与教育学无关,我却认为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好才能把要学的东西学好,这就叫做有内动力。当然这种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力所能做到的。
二、基本训练
刚进中学的民族学生,大都是来自山区,没条件接触更多的好书及信息,不外乎课本和在老师带领下的几篇作文,所以只要写起作文来,基本上是一个格调,大都是一个内容:有一老太太摔倒然后送往卫生所最后造成自己上学迟到,要么是家乡春、夏、秋、冬之美,等等。咋一看似有意,再看就令人乏味。
此时不宜让学生多作文,更不能赞扬这些“好文章”。这样容易“一赞就成千古恨”。而要放手让学生多看课外书,老师可以推荐一些,也可是教材后面推荐的,还可以是自己喜好的。课堂时间都可用一部分来阅读课外书(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阅读后教师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读书)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快乐、学得知识、增长积累。
在学生读书的同时教师要重视正确引导:学生要慢慢学会分辨是非、吸收健康的、杜戒不良因子;要粗读和细读相结合,一般的书粗读即可,达到扩大阅读与细读的效果;好文章,与自己密切的书要细读并作笔记,写读后感;要会用时间除了老师安排的时间之外,睡前饭后,作业之余,周末,节假日,都要以多读书为乐,养成乐在其中的好习惯。
那么在基础训练这段时间,学生宜多自主作文,有感而发,养成善观察、勤思考、乐总结的习惯,教师安排宜少而精,作文要结合实际,要真实感人,要有创新意识,要杜绝抄袭,要注意将自己看书的积累附诸运用,教师的批改不在多,而在寻出好作文与学生一起精讲细评,把学生引上一条有独立意识,有创新意识,有广博见识,有深刻认识的健康作文之路。
在学生稍进步,或偶有佳作,哪怕只是一个段落或一句话,都应给予鼓励并指导,俢改推荐,让学生有成就感,并尽心尽力让学生“更上一层楼”。时间一长,学生写作文的功底就会越来越坚固,不论什么作文都不会望题心叹。
三、提升
作文不得不面对考试,这里的“提升”就是如何应对考试。平时作文可以细思慢想,同学讨论,师生共进,考试那需要临场发挥,需在短时候内完成作文,所以哪怕平时有了坚实的作文基础,考试作文还得训练。
训练方法:1、结合教材,短时片段作文;2、学生自己偶有所感,快速作文;3、教师突然作文(事先不通气,一上课堂突然布置快速作文);4、创新快速作文练习。
有了平时的基础,又作了快速练习,考起试来就会胸有成竹,多无忧虑了,随着作文成绩的提高。学生的信心就会倍增,作文教学也就能轻松愉快进行,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篇7
关键词: 产出性词汇 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模式 单元话题作文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牛津版英语教材的使用,以及江苏高考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词汇教学。他们在词汇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词汇教学已成为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效果如何呢?笔者一直对之表示怀疑,因为每每看学生在考试或练习中所生成的作文,都感到非常沮丧。不管什么作文,学生的用词似乎都是那么有限的几个。笔者不禁疑惑,课堂词汇教学究竟对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量究竟有多大?
笔者调查了高三学生的书面产出性词汇量,随机收集了其所在学校2010届高三某班25位学生在第二学期连续8次考试或随堂练习中所作的作文,共计198篇,把这198篇作文输入电脑,对其中的词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三学生在历次作文中主要使用初中词汇,在8次作文中使用初中教材中词汇的平均比例高达90.19%,其中初一教材中的比例为80.19%,而所用高中教材中词汇的比例仅为5.81%。
看到这些数据,笔者既觉得意料之中,又觉得意外。觉得意料之中是因为这个结果切实地证明了笔者这些年来对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较为悲观的预测;觉得意外是因为笔者确实没料到学生使用高中教材中的词汇是如此之少。想到高中教师在词汇教学上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这个数字真令人感到悲伤。但是,为什么付出和结果如此不一致?
一、原因分析
笔者仔细分析了高中的课堂词汇教学,觉得造成高中词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课堂词汇教学的模式存在问题。
据笔者观察,大多数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是这样教授生词的:带领学生读生词表,在课文理解之后,挑选出部分单词,逐个讲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笔者认为这种词汇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脱离语境。学生可能只是暂时记住所授单词的中文释义,并不能切实理解其英文内涵,因而不能做到在不同的句子、语篇等语境内触景生“词”,就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在写作中产出了。(二)思维性不够。在上述模式中,学生常常不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例句记到笔记本上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词汇教学课堂完全没有思维性可言,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但本质上还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疲惫不堪,学生记得麻木无趣,因为学生没有思考、没有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产出所授词汇的机会,学习效果其实微乎其微。
第二,词汇的复现率低、可理解性输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输入就没有一定的产出。
有研究表明词汇复现的频率越高,词汇就越容易被提取。所谓频率高就是人们接触这些词的机会多。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想在使用外语的时候减少词汇上的困难,必须经常接触外语词汇。各种不同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要真正把握一个词,就需要接触该词5至16次。可是,据笔者自身的经验和对他人的观察,高中学生接触教材中词汇的机会远达不到这么多次,这主要和我们使用的教材有关。现在使用的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教材中的话题十分广泛,很多词在课本里的复现率就很低,可能一本教材里就出现过一次。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每册教材时,都有很多很少接触过或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词汇。
二、突破瓶颈的两点建议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突破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瓶颈、提高词汇教学效率,从而扩大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呢?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在课堂讲解词汇时,应避免过度使用“语法翻译法”,加强词汇的产出性训练,架起学生的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之间的桥梁。
比如,笔者前不久听了一堂词汇讲解课。该教师在课文中选择了release,arise,aim,aware,aggressive,overtake,consume,dismiss,apply和invitation十个词进行讲解,主要使用语法翻译法。该教师虽然讲得仔细,但是笔者感觉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这十个词,因为整个过程学生基本没有思考、也没有自主练习的机会,只是忙于记笔记,气氛非常沉闷。笔者认为如果该教师能够设置一些词汇的产出性练习,就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有效地促成从接受性词汇到产出性词汇的转变。词汇自由产出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切实使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给予了学生产出词汇的机会。
第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增加作文练习。
笔者在对其研究数据——高三学生在第二学期连续8次考试或练习中所生成的198篇作文——进行分析时注意到一个可喜的倾向:随着作文练习的推进,学生在作文中所使用的高中教材中的词群(word family)数目在不断增长。数据表明,学生在前四篇作文中所用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词群数目的平均值分别为39.25,21.25和6;而学生在后四篇作文中所用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词群的数目的平均值就分别达到49.25,32.75和11.25,分别增长了10、11.5和5.25。这说明连续的作文写作结合教师的及时讲评(这8次作文都是考试作文或随堂练习作文,每篇都得到教师的及时批阅和讲评)是扩大学生产出性词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结语
本文针对高三学生在限时作文中很少使用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的情况,指出了造成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效益低下的两个原因,并提出了两条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高中词汇教学的效率,扩大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笔者以为,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高三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定能有所突破。
篇8
在教学中,我始终用这两句话来教育学生:成功不在结果,而在追求;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一定是进步。它帮助学生解决了不少困难,认清了奋斗的方向,树起了成功的信心。我努力使每一个同学在每一节英语课上都能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我称这些方法为“成功教育”法,并把它概括成四句话:态度决定成功,目标促成成功,喝彩帮助成功,合作收获成功。
一、 态度决定成功
端正态度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却是一个很重要、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态度决定成功。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21世纪人才素质国际研讨会认为,21世纪人才要通过三张证书,即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证书。这个事业心就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我曾经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中考的问题。我说,对所有同学来说,中考只是每三年一次、每次三天时间的考试,其实,这不正确。我认为同学们每天都在进行中考,不是吗?我们每天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就是三年后的中考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努力,不正是在为中高考乃至将来要面对的人生的种种考试作准备吗?我还告诉他们,大家现在每努力一分,就是在为今后的考试添加宝贵的一分,中考的那三天,只不过是将我们三年来的努力用笔表现在几页纸上而已,而最终的成绩,乃至我们将来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早已决定在我们现在的每时每刻了。用这个道理去给学生做工作,学生很容易接受,也就不再轻视每一天、每一节课的学习。
二、 目标促成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独立、理性的人格心理是在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磨炼意志的过程。一个系列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完善的心理品格一步一步形成的过程。这种优秀心理品质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独当一面,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心理素质,是成功教育的基本目标。我将学生的学习,比如说写作、演讲等,分成很多个小阶段,并为他们制定出各阶段的成功目标,通过体验每一个阶段的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初一学生入学伊始,我就让他们自己组织课前演讲活动,我为他们提出的目标是:一学期能站得住,一学年能讲得出,两年能讲得好,三年能成为演讲家。有些同学开始并不相信我的话,结果呢?有个最典型的例子:我班一个叫李敏的女同学,当初第一次登台演讲时,紧张得结结巴巴,被学生评委评为不合格,第二天又上台,还是不行。于是她很气馁,用我当时的一句笑话讲,就是想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为她讲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告诉她,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一定是进步,只要你下一次比这一次好,就是成功。
结果,只用短短的一个学期,这个当初张嘴说话就紧张的同学,竟然在全年级英语诗歌朗诵大赛中勇夺第二名。我想,这对她来讲不仅是一个奇迹,更重要的是也许她终生都会记住成功的真正含义——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一定是进步。
三、 喝彩帮助成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熟知其音域,便可奏出美妙的乐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内心的这根独特琴弦——属于他自己的优点,为他的优点喝彩。以往我们在理解学生有优点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不足,常常在优等生身上发现的是学习优点,而在所谓的“差生”身上发现的是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优点。当然,我们不否定这也是优点,但我们的这种发现其实就是主观性地、人为地将这些同学排斥在能学好的学生行列之外了。尤其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我们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剥夺,实际上是对他们的最大打击,只能导致他们自甘堕落。有鉴于此,我十分注意挖掘每个同学的学习优点,为他们喝彩,给他们掌声,培养每个学生成功的欲望。比如,在作文讲评中,对于那些比较全面的优秀作文,不吝赞扬,通过在年级内印发、在校办刊物上发表、向作文杂志推荐等手段,大力宣传这些好的作文;而有些同学的作文算不上好,但是文中的某一段语言或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或者卷面,甚至于只是一个新鲜的句子,只要有这么一处,我在批改时都要认真地记录下来,在讲评中予以表扬。结果是很多不爱学英语、不爱写作文的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四、 合作收获成功
篇9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演讲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55-01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旧版还是最新修订版,都对初中生口语交际提出了“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1]的要求,但在目前的教学实际中,一般学校并没有为此专门开设演讲类的课程,对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找不到着力点,导致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方面较不尽如人意。如何攻克这一难点,我认为抓好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时间虽短,但效果却很显著,就如关羽《风雨竹》所云:“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1 演讲意义
丹尼尔韦伯・斯特说:“如果有一天,神秘莫测的天意将要把我的全部天赋和能力夺走,而只给我留下选择其中一样保留的机会,我将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将口才留下,如此一来,我将能够快速恢复其余。”[2]可见,演讲能力是个人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演讲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养成 、人格的塑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加强新生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其综合素质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 操作要点
2.1 演讲按学号,准备更充分。
按学号安排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每天1人,同时避免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学生学号的排列是随机的,学生水平参差分布,有利于演讲的顺利进行。
2.2 演讲定主题,内容不限制。
演讲定主题,最好定大一点的主题,如新入学的学生可以设置“校园感受”,“这就是我”,“成语故事”等主题,让学生有的放矢。演讲内容不限,能使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3 演讲要脱稿,点评不可少。
严格要求学生演讲时要脱稿,以求对所写内容的消化吸收。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长演讲走向形式主义。至于演讲的形式等,则不作过多限制,以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演讲后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给演讲者以鼓励等作用。
2.4 时间可灵活,掌控靠老师。
一般来说,演讲只需三分钟左右,用时过多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但在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问题上,应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懂弄透。演讲后的评论,甚至渐渐发展成的争论,则将演讲推向。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课内,更要延伸到课外,“学作文,先学做人”,这种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争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
2.5 点评重鼓励,缺点要挑明。
初中生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段配乐演讲等等。老师的肯定能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当然,学生演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不能忽略,可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既树立信心,又找到改进方法。
2.6 氛围要宽松,学生显才能。
在演讲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后的评论方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允许出错,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老师以身作则,带头点评,然后请两位学生点评,使学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觉。
3 效果分析
从初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的口语训练,虽然其间也经历了一些坎坷,遇到过挫折,但学生的进步也是令人欣喜的。不少学生由开始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学生进步了,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有些学生还形成了自己的演讲风格。记得班上有一位平时给人印象很内向、很害羞的男同学,在第一次演讲时,由于态度认真,准备充分,他一上台就与平时截然不同,信心十足,声音洪亮地说:“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不喜欢下雨?为什么?”所有的同学都耳目一新,立刻兴趣倍增,七嘴八舌地说开来。接着他说:“请一位同学回答,请举手。”等同学回答后,他就针对同学的回答情况来开始自己的演讲内容,他的这次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也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我也抓住这个机会,对他大力表扬,还给他打了全班最高的分数95分。他的演讲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发现这件事对他本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平时的课堂上,以前从不举手的他开始大胆地发言了,声音也洪亮了,成绩进步很大。就这样,这位同学从演讲开始把握住机会,锻炼了胆识,后来,还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在一次考试作文中,他写了作文《那一次演讲》,文中,他讲了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演讲经历,他认为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真没想到,一次课前三分钟演讲,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4 总结反思
课前三分钟的口语训练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也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学生不仅提高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提高了评价、分析能力,增强了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完善的人格。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达到以上的效果,但我想,只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课前演讲中学到知识,就应该坚持去实施。
参考文献
篇10
生本教育作为我们山区小学的发展模式,已开展两三年,有一定的基础,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一些成绩,生本教育实现了“学习快乐,素质发展,成绩优异”的可喜局面。主要表现在:
(一)学校高度重视生本教育。生本教育不是为考试而设计的教育,而是为学生好学设计的教育。自开展之初,各学校就成立了生本教育实验小组,校长亲自挂帅,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亲自上阵,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制定了“以生本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课堂”实施方案。学校在资金、物力、人力方面都大力支持生本教育的研究工作,校长亲自听生本教育公开课,下班了解学生学习生本教育之后的变化,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获取生本教学反馈信息,指导实验小组开展生本教育研究。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本教育试验的另一项成果是,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在抽测、考试中,轻而易举地获取高分,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据统计,我校2010年有小学毕业生人,其中人升入重点初中,人被本县中学录取。他们参加了我县新初一入学后统一测试。在名学生中有名是我校的生本教育生,其中成绩最差的也有200(多少)分。可见,素质高的学生无需担心这样那样的考试和竞赛。
(三)生本教育使学生兴趣浓、有后劲。我校参与实验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习惯越来越好,自觉性主动性越来越强。最可贵的是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后劲很足的学习能力。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的学校,小学一年级认字在2000左右,可以阅读90%以上的读物;三年级可以即席写作升初中的考试作文,四年级的自主阅读量达到1000多万字,远远高于650万字的高中阅读量。数学超过同期学生的水平,在各项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开展生本教育实验前,期末考试成绩平均为85分;开展生本教育实验后,期末考试成绩平均为92.5分;英语到三四年级,已经把生本教育的英语课程自主完成并能同时学完省使用的教材。到六年级,除了学业成绩较为优秀外,能力也很强,可以说在语文方面和数学的思维能力方面达到了初中,甚至部分达到初、高中的水平。
(四)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通过学校的宣传和生本教育教学的实施,生本教育观念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使学生获得了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效果可用“四个颠覆”和“四多”、“四少”来概括。“四个颠覆”:一是颠覆了以师为本的教学,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二是以往教师主要研究怎样教的方式,生本教育则在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学好的问题;三是颠覆了以教师教的好为好课的标准,转变到教师的作用与价值为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好;四是颠覆了一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德育课堂教学,生本教育把德育融于到学生生活之中,融于到课堂之中。“四多”、“四少”即:首先,看书的同学多了,玩游戏的少了。生本教育轻易地改变了以前学生贪玩、爱看动画片的老大难问题。现在他们知道主动学习了,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其次,教师备课注重实效的多了,写教案应付检查的情况少了甚至没有了。以前有一部分老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教案写得很详细工整却缺乏实效性,缺乏创新。实施生本教育后,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如何才能学好的问题,千方百计设计出适合小学生发展的问题,出现了“教学相长”的可喜局面。第三,积极发言的同学多了,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同学少了。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是各学校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现在不一样了,教师不搞一言堂了,学生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提问,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消失了。学生看到讲课不仅是老师的事情,课堂不仅是老师的课堂,学生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老师课堂里表现出的宽容、理解、信任、期望,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的交流中自由地生长。第四,师生关系和谐多了,师生对立情绪少了。生本教育促进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师生之间增强互动、增进理解。
二、山区学校开展生本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开展生本教育对于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相对薄弱的山区学校来说,存在更大的难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遇到了不少困难。笔者认为,山区生本及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不仅仅只有课外读物少、供学生上网获得信息的电脑少、经验丰富有特长的教师少,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应该还有政府投入少,教学器材少,优秀教师少,教师待遇少。正应如此,我们实施生本教育才两三年来,有个别教职工还不能完全理解生本教育的理念,甚至有抵触情绪;有些班级实施生本教育的效果还不够好,部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由于是山区学校,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方面确实存在巨大的差距。我们山区许多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没有电脑,查找资料只能下班回家后才能进行。个别老师家里也没有电脑更增加了备课的难度。课室没有投影仪、没有班班通,没有专门的电脑室给学生查找资料,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藏书供选择,这些也会影响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学校的自然、科普课,非常缺乏足够的设施设备进行生本学习。我们希望将来有条件实现教师办公自动化,每间课室都有实物投影仪和多媒体,国家有足够的投入添置设施设备,让老师与学生也能轻松开展生本教育。如果我们山区学校在硬件上能够跟上城市的步伐,相信山区的生本教育的发展一定会更向好。
三、对开展生本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生本教育教学实验关键还是解决教师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和推动生本教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方面:
(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三个观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要明了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人人可以创新,学生的潜能无限,学生具有独立性。
(二)转变方式,因势利导。做到“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把郭思乐教授的“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的主要依靠学”生本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学。整个的学是在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的,是有着鲜明的学校教育认识目的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在这里教师的作用:一是教师确定了内容和进度,这个内容和进度是在教师对人的培养的整个考虑下进行的;二是给出了对学生恰当而不过分的指导。学生这个时候的“学”,是教师指导背景下的学;三是学习、好奇、感知新事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其中贯彻了一个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学,只有让他们自己学,我们才能不教,表面上学生不能自己学,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这样先学后教就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因此,教师知识面要广,大量获取信息,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好这节课如何“导”。充分发挥分组学习法和讨论学习法的作用。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