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2 0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将相和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360度绩效考核;私立学校;考核

私立学校(又称“贵族学校”)是指由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批准、由私人或私立机构投资而创办的学校。其中大多数的私立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寄宿制管理,私立学校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成正比关系,私立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不断更新,不仅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要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且要符合市场的需求,与时俱进。教学质量是私立学校得以生存的保障。因私立学校在管理体制、聘用制度、工作强度等方面与公立学校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私立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私立学校的社会功能虽与公立学校一样,但它是由家长直接集资而创办的,家长们对学校、对子女的期望值比较高,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愿望。他们也急切要求子女受到与自己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教育。为此对学校各方面的设施及办学要求比较严、比较高。这就迫使私立学校必须要严格管理制度、完善教育设施、强化师资队伍、并且拥有一流的教学质量。在这些众多因素中,师资队伍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私立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是私立学校发展的关键。

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所规定的教师应履行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实绩。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师绩效考核方法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尝试了多种教师绩效考核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客观、合理地考核教师的绩效。传统的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方法,总是因为上级的偏见或上级领导根本不了解基层教师的实际情况,或者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而使考核结果不真实。使考核的结果有失公平公正,一些辛劳付出的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而一些工作态度比较散漫的教师获得了赞美的呼声,长此以往,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败坏了私立学校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私立学校的长久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价信息,给教师一个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一套全新的考核方法―360 度绩效考核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360度绩效考核是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之一,“360度”正是因为其评价维度多元化,所以其在各单位部门考核中很实用。360度绩效考核是由英特尔公司率先提出并对企业员工展开实施运用的。将360绩效考核运用于学校教师考核是指让教师自己、领导、同事、家长以及学生来共同完成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360度绩效考核可以给被考核者提供一个全方位最真实的考核结果,避免了因偏见或主观因素导致考核结果不公而给教师带来的不满情绪。因此,360 度绩效考核要比传统的考核方法更有效、更有信度,更容易让被考核者接受考核结果。与传统的上级主管领导直接打分考核的考核方法相比较,360度绩效考核可以提供全面的、匿名的和客观的反馈,更能真实的反映被考核者工作的全貌。有调查显示:在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大家普遍认为360绩效考核比传统的考核更能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而在问及员工对360度绩效考核的感受时,由于360度绩效考核在实施时是公司上、下各个层面都要参与进来,考核结果公正公平,大多数员工比较信服,也能更好地为公司效力。

360度绩效考核的强大优势:360度绩效考核在私立学校教师考核中并不常见。其考核主要是领导、教师为了提升自我能力或为了晋升需要时使用,被考核者可以自己选择他们的主考官,他们可以任意选择学校领导、自己的同事、学生家长甚至是自己的学生来考核自己。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的客观真实性,考核结果一般请外面的专业机构来进行统计分析。360度绩效考核的优点是:在考核中,不用担心教师为了自己能在考核中取胜而在选择主考官时拉帮结派,“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平公正,因为这种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完善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不会一味遮掩自己的缺点。因为只有正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私立学校的教师构成有三个方面:1.退离休教师,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事业认真负责,他们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与激情,在工作中可以很好地带动办公室其他同事的工作氛围;2.停薪留职或辞职的中年教师,他们有创业精神,可以起骨干核心作用;3.应届师范或师专毕业生,这是教育战线上的新生力量,他们自愿放弃铁饭碗,走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道路,有忠于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荣誉感。但是私立学校自最初成立至今,对教师绩效的考核、评价、奖惩及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一直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状态,不能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步伐一致,与公立学校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私立学校教育的发展前景。

私立学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迫切需要一套完备全面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来完善其管理体系,360度绩效考核以其综合性强、考核客观等优势可以弥补私立学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不足,使其考核方法更加全面和完善。所以本文提出将360度绩效考核应用于私立学校教师考核的设想。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傅松涛.美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0):9―10.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50-1

一、解密语文课堂――让“黑板”走进来,简单却不乏实用

毫无疑问,多媒体的引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确实增色不少,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盲目的模仿,跟风,导致了现在语文课堂出现了常见的“三不”现象:即不看书、不板书、不做书面作业,而“三不”现象的另一个“三力”现象却纷至沓来:人力、物力和财力。我觉得我们就应在教学设计时注意考虑如何不用多媒体来上好课,而不应动不动就依赖它。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美国的教育虽然很先进,但美国的老师却很少使用多媒体。其实多媒体的使用也应因文而异,因为语文课最好是读懂,而不是看懂,当课文能够读懂时,就勿需再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也能在引领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下上一堂出彩的语文课。

二、纵观语文课堂――让“安静”积蓄能量,过程简化却很朴实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有其“形”,而无其“实”。课堂真的是越热闹越好吗?我看不然。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上,学生变得主动了,变得活泼了,这可能是人们期望看到的,可同时,也不难看到为追求形式新颖,一节课中安排了过多的活动,它们几乎取代了老师的讲解,丢掉了语文课应有的特性,“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是由过去老师的“一言课”演变为优等生的“一言课”,他们成了小组的代言人,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也存在着弊端。

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笔者认为,课堂上有时出现的沉默现象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我在执教《负荆请罪》一课时,有意设计了一个对联式的板书,但我并未直接告诉学生我写的是对联形式的板书,在总结廉颇和蔺相如两人身上所具的品质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了“宽容大度”和“知错就改”,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今天的板书与以往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稍作思索便回答道:像对联。于是我又乘机提问:对联有什么特点?黑板上的板书要作怎样的修改才能真正符合对联的标准?有一男生立马回答说:蔺相如改为蔺大人,廉颇改为廉将军,这样不仅字数相等,而且对仗也很工整。我心中暗喜,为提升学生对该课的理解度,我又紧接着问:谁来为这幅“对联”加一个横幅呢?学生们个个动起脑筋沉默起来,原本热热闹闹的课堂顿时寂静无声,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让他们同桌或前后左右小组讨论,我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考虑,直觉告诉我:将会有精彩的答案呈现在我的眼前。不出我的所料,大约两三分钟之后,陆续有同学举手了,有同学说:文武双全;也有同学说:家和万事兴;有的说:保家卫国;一位同学的回答更精彩:将相和!我对同学们的回答一一给予肯定,但我选择把“将相和”作为这幅特殊“对联”的“横幅”,就这样,简简单单却成就了同学的思绪大餐,且让他们的记忆尤为深刻。从上面这一案例,也让我悟出了教师要正确看待课堂上的暂时沉默,应耐得住寂寞,不应动不动就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因为往往沉默的下一步将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拯救了语文教材的“灵性”,也呼唤着语文课向着更“人性”的方向回归。“小组合作”的确能让学生在灵动的语文教材中发芽成长,但他/她的内心世界未必会与作品合二为一,真正能让学生全身心扑入教材中,还是得让学生本身能受到灵动教材的“催化”,自己爆发思索,才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有时,简化朴实的课堂上也会喷薄出比小组合作更强的爆发力。

三、深入语文课堂――让“教材”提升能力,简洁中透露流畅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中也透露出类似的观点,现在已有一大批的教师投入到简约化课堂的实践中去,而教师于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则是语文课堂简约化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若能言简意骇,简洁流畅,就能给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学生也会随之产生一种清爽怡人的感觉。

篇3

一、找准问点,循“点”而问

课堂提问,问题要精当。教师应细读文本,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文本的重难点、空白点、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还有学生理解的模糊点、疑惑点,体验的冲突点……把准问点后,教师便可循“点”而问,以问促思,以问促悟。通过“问”,除了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本行文思路、体会遣词造句的匠心、把握作者情感基调外,笔者以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问——思辨互动,激活课堂。

通过“巧问”,促进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辨,可创设出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将相和》教学中有这样精彩的片段。

师:请大家找出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

生■:撞。

师: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

生■:“撞”的力量是很大的。

生■:这说明蔺相如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表现蔺相如的勇敢。

师:那么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

由“撞”字切入,问点小,但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却十分广阔。“真撞”和“假撞”,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前后文。这就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问——激发想象,深化认识。

提问设计,应当特别关注文本中具有培养想象力功能的“点”,可利用文中插图引导或文本的空白点提问。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教师可抓“四处”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文字,想画面,你都看见谁了?他们也许去了哪里寻找燕子?也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贝蒂小姑娘是怎么寻找小燕子的?而后,创设情境,想象:如果你是小贝蒂的爸爸、妈妈,看看到这一切,你会怎么说?小贝蒂又会怎么说?……如此,循“点”而问,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问——整合资源,读写结合。

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信息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重组信息,整合资源,读写结合。请看课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处。

师:当我们学完本文后,回荡在我们耳边的是那充满爱的声音——

生■:“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师:联系我们学过的文章,你还听到哪些关于父母爱的语言呢?

生■:《钓鱼的启示》……

生■:《落花生》……

……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用心感受,你又听到哪些关于爱的声音,或理解了父母哪些爱的举动呢?

如此提问,从文本出发,步步推进,层层拓展,为本单元习作的思路打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读写结合。

二、合理变通,转化提问

同样的目的,同样的问题,如能变通发问方式,可以更加吸引听者,不至于让人产生听觉疲劳。

(一)变“直问”为“曲问”。

如《白鹅》一课,根据小泡泡提示,应引导学生感受过渡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在全文中的作用。如教师这样问:“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即是直问。如改为曲问,就可以先从“这只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里呢?”入手,再请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所在的片段,然后再问学生:“是否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去掉,为什么?”

相比较,教师变直问为曲问,不仅激发孩子的兴趣,且降低孩子对新知的理解难度,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

(二)变提问为圈画批注

教学中倘若是要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可以转化为阅读时的圈画、批注训练。如教学《山中访友》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含有“朋友”一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发现。

二快速读文,圈出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再谈自己的发现。

(三)变提问为动手操作。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的提问,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拿双笔帽的圆珠笔代替火车,作上坡操作。这样既生动形象,又简单有效,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四)变“师问”为“生问”

篇4

一、文本解读的深度

听公开课,我们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文本还可以这样解读?!”是的,许多公开课,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其文本解读总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源于执教者深厚的学科功力与素养,更源于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文本的感知力,从而遵循了不同文体文本的规律,探寻到了文本的本质。很多时候,公开课的文本解读为听课者对文本的解读打开了另一扇视窗,听课者如果能有意识地长期关注于此,假以时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定会得到提升,至少解读的视角会更多元化。

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时敏锐地发现,文本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很特别――都是用“如果……就……”或“要是……就……”这种假设的方式与对方谈判或交流。如“您要是强迫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教学时就紧扣三个故事中的这三句话,让学生对比探究“想要的结果”“最坏的结果”“实际的结果”。学生发现,蔺相如虽然每次说话时挂在嘴边的都是最坏的结果,但都是想要什么结果,实际就真的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一文本解读十分独特、深刻,让听课者折服,并从中悟得文本解读的一种新视角。

二、内容选择的适度

教什么直接关乎怎么教与教得怎么样。当前,我们的许多课堂之所以低效、微效,甚至无效,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教什么不清楚。公开课在这一点上是十分着力的,能对我们清楚地知道教什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不但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他在教什么(实际上是学生学什么),还能让我们明明白白知道他要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适度,仿佛增之一分太难,减之一分则太易。这也是公开课的看点之一,观课者需要用心关注,细心体察,诚心学习,精心操练,从而觅得适度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提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意识与能力。

《生命 生命》一课,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就二、三、四自然段来说,利用其可以进行课文分析训练,可以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思维训练,可以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语段积累训练,可以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段式学写”的实践训练……一位名师执教该课时,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了“段式学写”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写“叙议结合”的语段,效果非常好,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很是适度。

三、教学设计的巧度

观公开课,特别是名师的公开课,作为普通教师,关注的最多的就是教学设计,我们往往被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所征服。我们观公开课,的确绕不开教学设计,也不应绕开它,而应将其作为关注点之一。有人认为,设计是“术”,我们应该关注“道”,这话有道理,但不全对。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心中的“道”是渺小与浅薄的。要学“道”,必须有“术”的数量积累,最后发生质变,从而提升其“道”。何况,教学设计的这个“术”是需要“道”做支撑的,关注公开课上的教学设计,既是学“术”的过程,也是悟“道”的旅程。

一位教师执教《扁鹊治病》一课,将教学的主目标确立在“复述故事”上。针对这一主目标,教师制作了一张“蔡桓公病历”的表格,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提炼出扁鹊每次见蔡桓公的时间、蔡桓公的病情、医治的办法、蔡桓公的态度等内容,然后利用表格,指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一张表格,带动学生读懂课文,复述故事,感知寓意,一举多得,可谓独具匠心。这样巧妙的教学设计,如果我们能够多关注、多学习、多吸纳,自己的教学设计也会越来越高明。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老一辈名师的课往往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看似一些简单、普通的设计,在他们手上却魔力无穷,吸引着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力求让学生从被学习走向在学习,最终走向真学习,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四、教师素养的厚度

公开课能吸引我们眼球的,除了课本身,还有执教者本人。特别是执教公开课的名师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对教育的深厚情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他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宽宏的教育视野、丰厚的学科素养,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他们的多才多艺、幽默风趣、风度翩翩,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时时会发出感叹:“如果我有他这样的素养……”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有他这样的素养,我也能上出这样的好课来。这看似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却是一种积极的情怀。我们观公开课,需要关注执教者的这些素养。从执教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两年前,七十多岁的贾志敏老师到重庆市万州讲学,执教两节示范课后就是专题讲座,整整4个小时,贾老一直站着在讲,他老人家恨不得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都传给在座的语文老师。时间不知不觉到中午十二点半了,没有一个老师走神,更没有一个老师离开,大家都被贾老阐释的语文教育真谛所吸引,被贾老对教育、对青年教师的情怀所震撼。贾老的学术素养与人格魅力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对教育更加执着,“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五、教学流程的活度

观公开课,我们经常感到,执教者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总是与学生水融,好像这些“招”都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样。其实,这都源于其教学流程的灵活性。我们观公开课,也要高度关注这一方面。观课时,要仔细观察教师与学生的真接触,特别是要重点关注教与学不匹配时,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流程的;要关注遇到生成时,教师是如何依据生成重构教学流程的。经常关注公开课上的这些方面,并作分析、反思、吸纳,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个案的积累,自己的教学也会灵活起来,更适合学生。

三十年前,于永正老师执教古诗《草》的经典案例,细腻地诠释了教学流程的活度。于老师让学生先把这首诗读一读,看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学生自由读文后给了于老师回答。有的说“离离”不懂,有的说“原上”不懂,有的说“一岁一枯荣”不懂,有的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懂。一句话,都不懂!于老师针对 “都不懂”这一学情,相机调整教学流程,把重心放在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上,也就上演了一幕幕永恒的精彩。

六、教学结果的效度

一堂课,无论你教得有多精彩,最终都要靠教学效果说话。我们观公开课,能被其折服,教学效果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听课时没有对这堂课的教学效度做有意识的、理性的分析,但我们有直观的感受。许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名师的课堂上好像变得聪明了、能干了、能力超棒了。特别是原带班教师,有时发现学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这些学生在公开课上,读起来抑扬顿挫,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思如泉涌,时时闪现出智慧与精彩。有时看似难度很大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努力竟然也能完成。这些,都是教学效度的体现。

篇5

主题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论文创新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进入课堂。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呢?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缺乏应用的感染力,致使一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时间证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创设情境的最好办法。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上课开始,就让学生看大屏幕,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的场景,有阿妈妮、小金华和大嫂捧着鲜花、水果,挥动着手臂,同志愿军战士依依不舍。我随机讲述:这篇课文是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85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念念不舍的动人情景。同学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纷纷打开课文阅读,想了解故事情节。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优化的语文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要求教师力求做到作者、教者、学习者三位一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除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外,重要的途径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我采用了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严监生躺在病床上,伸着两个指头的情境,学生亲眼目睹了严监生临死前奄奄一息的样子,就争先恐后谈体会,明白了他真是一个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单靠语言文字提供的形象来思维,无疑会受到知识、阅历、经验的限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内容动态、情节描写很多,可借助信息技术来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如《狼牙山 五壮士》一文,教学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录像,再学与录像有关的课文,边看边学,学生很容易就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情节和看到的录像联系起来,浅显易懂,学生就能把课文内容叙述得绘声绘色。

四、运用信息技术,能突破教材难点

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一些事情,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解决,成为教学中难点。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难点就会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了。如在学习《》这首诗时,我采用录像教学,学生看到了战士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泸定桥,边铺木板边冲锋,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听到了似真枪实弹的呼啸声……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对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就能说出“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景象。

五、运用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

学生由于受生活空间的限制,视野比较狭窄,对自然界,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而教师的课堂语言又代替不了学生亲眼所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从电视节目中选录一些有关风景、动植物及生活场景等有价值的片段,在作文课上给学生看。那色彩鲜明的画面,优美的词句,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样就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素材,学生的写作激情油然而升。由被动的“要我写”变为主动的“我要写”。如写“”一文,我先让他们看大屏幕盛开后的颜色有哪些,再看样子像什么,然后动笔写,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空洞了。

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文本。如《将相和》一文中,课前师生共同上网查找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以及“渑池之会”的片段,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看,故事的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精心讲解,设计了“动画课本剧”,学生为赵王、秦王和蔺相如配音。通过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及宽松的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到文本的交流中来,并且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形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纷纷要来表演这个故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特定的身份,借助媒体为人物配音等,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到文本的活动中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使我们的师、生、文本有机地融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的核新是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大脑思维过程。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突破时间、空间、客观的限制,变复杂为简单,从而达到优化训练的目的。如《猴王出世》一文,播放视屏: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它为王。”众猴听后,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遂称美猴王。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后来他们怎样生活呢?学生们运用创造思维,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到:一天早晨,猴王带领小猴们去做操,一只猴子忽然晕过去了,休克了。猴子们有的把它扶着,有的给它喂药,有的焦急万分。可见,这个大家庭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啊!这就是灵活性创新思维的成果,而多媒体思维训练则为它插入了腾飞的翅膀。

除以上所述,信息技术对识字教学、古诗教学等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放在整个教学中去考虑,去研究,去运用,就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得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引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小学协作研究会第22届年会参评论文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加强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以教师积极的情感为载体,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行为和衣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语言上。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至关重要,如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识于生动,昂扬着奋发进取的精神,学生往往乐于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总理的故事、图片并展览,让学生感受总理爱人民的伟大情怀,感受全国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上课后伴随着庄严肃穆的音乐,“同学们,在一九七六年的春天,我们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亿万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让我们一起去回顾,一起去感知那段历史吧。”同学们带着课前积累的情感去读课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为什么长安街头那么多自发送行的群众,体会出老奶奶那焦急而又耐心等待的心情,体会出为什么人们望着灵车,像有人在无声的指挥,不约而同地掉下眼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投身于那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场景中去。“此刻,你就站在长安街头,眼望灵车远去,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些什么?”学生情感的泪花就会飞溅,学生的想像就会更加丰富。学生落泪了,老师落泪了,一声声哭喊,一声声呼唤,好像将我们带回了那一九七六年的春天。这样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超越了理性的讲解,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从学生主体的生活入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肯定,培植自信心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由于自身的遗传素质、所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生活阅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新课程改革认为,学生主体的“童心”“童趣”也是课程资源,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持。况且,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已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他们不再希望我们把他们当作小孩子,而应尊重他们,认可他们。我们老师当然希望孩子们的表现都是完美的,但是孩子们并不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回答有时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理解。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当我问到:“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由来。”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蔺相如,也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知错就改,作战勇敢。正当我刚想宣布下课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赵王。”我和同学们都感到惊讶,教室里顿时也传过一阵“嘘嘘”声,那位同学脸红了,我为了不至于让孩子下不了台,就问到:“你的观点很独特,能说一说为什么吗?”孩子振振有词:“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他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盟,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让我惊讶,但又让人信服,我肯定了他,同学们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得到了自我肯定,发言时多了几分自信,消除了顾虑,使自己的思维在阅读训练中得到了拓展。

三、让学生放飞想像和联想,释放情感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整体感知,而这种“悟”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主体的想像。教育心理学认为:想像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现实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跨越性、跳跃性、自由性。它能使阅读主体能在短时间内去搜寻记忆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从而达到领悟境界。它是学生主体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和手段。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这篇文章叙述了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被其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于是即兴为她弹奏《月光曲》的故事。文中对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是通过盲姑娘的想像来完成的,贝多芬感情的变化也正是寓于其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取了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像。“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小组交流空前激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我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钻破了轻纱。”“老师,我看到了月亮钻进了云层,听到了大海上风吼浪涌。”“老师,我看到了小女孩哭了,她也看见了月亮。”“我看出了贝多芬太激动了”……学生的发言精彩极了,他们多像置身于莱茵河边的小镇上,亲耳聆听贝多芬弹琴,亲身感受到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这些丰富的内蕴,若不展开想像与联想是无法领悟到的。

四、观察文中插图,组织生本对话,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

篇7

【关键词】 科学;简约;包容评价;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吹向广大教师心田。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减负提效,有赖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创造”性的改革与实践。应该站在初中高度,站在大社会的角度来审视小学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充分满足儿童的需求,俯下身子听听孩子们怎么说怎么想。为此,我们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尝试及反思。

一、科学“放羊”促发展

“放羊”不是放弃原则,不是放弃学习,不是放弃管理。它真正的概念,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放羊”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领域中,加速教学改革的进程,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可持续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放羊式”教学对新课标做出的一大贡献。

1.教师应是“引路羊”

教师应该是引路的“领头羊”。“放羊式教学”的“放”,不是放任自流,是与“关”不同的一种管理形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语文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学生在“语文生活”这片大草原上能自己找“食物”,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教师在新课程中再也不是知识的化身,学术的权威,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正如羊群中的领头羊一样,它并非羊群中的霸主,而是羊群的“引路羊”。它具有对水草的敏锐性和特有的经验,它知道哪儿离水草最近,哪儿可能面临狼群的威胁。它既对羊群中的兄弟姐妹呵护有加,又对调皮的离群的同类予以斥责、批评。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也应发挥引导、组织、促进学生学习的“领头羊”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对话,和学生共商他们所喜爱的教学方式。

2.让“羊”自主找食粮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冲破课堂的狭小藩篱,向课外的语文活动,社会的语文生活“开放”,实现“大语文”的教学新格局。语文课堂教学一旦与生活的语文环境相结合,语文教学便有了生命的灵气。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要特别注重对生活语文资源的开发,着意引导教师落实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促使学生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社会和自然,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

“放羊”要把羊放入广阔的草原,因为那里有最清新的空气,最温煦的阳光,最鲜美的青草。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不是牵着学生走,而是围着学生转。例如,在《赵州桥》一文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只是提出要求,通过板书来反映教学思路。学生经过一番提议后,决定采用“模拟设计赵州桥”的方法来学懂课文。

科学的“放羊式”教学是一个放、养、长、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开拓进取为主旨的人本化教学方式。它既考虑整体又注意到个人,既考虑让学生吃饱又让学生吃好,追求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简约”教学求实效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文宜粗不宜细。根据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入第三学段,要本着“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精神,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

1.快乐语文“简”中求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非刀尺”如果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摒弃花俏,克服做秀,真正做到简约高效,自然扎实,回归本真,那么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追求就不是一纸空谈。

追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应该对繁琐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多余,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

让我们凭借简约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2.导入简约赢高效

我们渴望有一种拂去浮华,回归本真的导入方法,渴望一种尚简有度,务本求实的导入方法,渴望一种简单实用的导入方法。

“导入”堪称一堂课的“凤头,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看,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角度看,具有收心、激趣、启思的作用。因此,假如我们的“导入”既可以有“简约之美”,又可以有“凤头之实”,那阅读课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就不会太远了。

如,一次听课,李老师的《燕子》一课的导入就是“简约”与“凤头”兼而有之的经典范例。老师的话锋很鲜明,学生的思维自然清晰,真可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行万里。”

3.指导简要且到位

教学指导要简要──简要而不失到位。新课程要求我们努力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凭借。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差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

如在十二册《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文中的空白点,请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相见后,彼此会说些什么。

我们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指导,应努力追求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含英咀华,使指导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示范性。

三、无错评价多“包容”

进行包容性评价,尝试无错误答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树立开放意识,启发学生想出多种思路和答案,包容与自己预想不一样,表面看与实际不符,与逻辑相悖的“怪”答案,也包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错”答案,尝试无错误答案教学。

1.太阳亦可是“绿”色

许多情形学生的答案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如有位同学说“绿色的太阳”,我问她:“太阳通常是红色的,怎么会是绿色的太阳?”她回答:“太阳老穿红色的衣服,都穿腻了,今天想换件绿衣服穿呀!”孩子的思维突破了“经验”的束缚,超越了“常理”,但在她幼小的心灵世界中却是合情合理的。我表扬她:“想得真不错!”

2.武松打虎是与非

又如《景阳岗》一文的教学,传统观点认为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武松是值得称颂和学习的英雄好汉。但有位女同学却说:“我们不能学习武松,因为老虎是珍稀动物,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我们要爱护它,更不能杀害它。”我闻之心中一喜,这就是创新的火花,我没有责怪她的理解脱离了武松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是借此契机讲述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包容评价护创新

这两个教学例子的共同一点就是学生的发言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可以想象,如果老师当时用完全相反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这种“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萌发创新思维的同学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约束自己的独创思维,去想大家都那么想的标准答案,以期待老师的肯定评价,步入“愿意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想创新”的恶性循环中。为师者亲手掐断的是一棵棵创新思维的幼苗,失掉的则将是一批批具备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创新人才。我们通过包容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获得了自信,树立起自尊,享受到创新的欢乐。这正是维持持久创新动力的不竭源泉。

四、角色转换生问师

1.鼓励“质疑”好处多

质疑是一种探索精神,孕育着创造,是尝试创新的重要一环。现在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要问,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宁可不求甚解,也不愿冒险提问。个别老师也怕学生发问,担心招架不住,被问倒后难堪。我总是鼓励学生发问,谁提有价值的问题,谁就上光荣榜。我每上一节课,都安排学生质疑;每上完一个单元,又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考老师(让学生提问,由老师作解答或谈看法)。

2.问倒老师最光荣

篇8

一、课堂要多些民主与和谐

教学民主是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前提。没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中就不可能尽情绽放,创新意识就不可能真正产生。课堂中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情感融洽、心理协调,能使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实践、创造活动进入理想境界。反之,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太“冷”,学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动不起来,哪来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应确立“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的理念,尊重差异、学会包容、公正评价。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能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落实应有的学习权利。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出错,允许学生质疑教师与教材。如果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而不是揣度教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进行表扬;如果一个孩子很努力地学习,即使成绩不理想,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次,教师要学会欣赏、呵护童心。特别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好奇与想象,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它们是珍贵而不稳定的。课堂要留住那些珍贵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需要懂得孩子的好教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片好奇爱问、自由想象、自主创新的天地,顺应自然地陶冶其天性,激发其创造意识,点燃其思维火花。

第三,教师要善于留白、学会等待。留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成全。在课堂上,在对话中,在困难面前,老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机会作出自己的回答。在课堂上,面对一些问题,如果老师不急于把结论和答案告诉学生,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静心思索,去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很多时候学生都能自己顺利解决。课堂期望的就是学生豁然开朗的那一刻,灵光乍现的那一瞬。

二、课堂要多些自主选择

学会选择是一个人适应时展的需要,能够选择是体现学习自主和创新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更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的体现,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意识的真实萌发提供了可能。课堂教学应在更多环节上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多创设一些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

1.学习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如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都采用并列段式或层次,更多的课文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描叙。这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爱读、体会最深的部分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如《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爱读的一个故事进行研读,说说廉颇、蔺相如、赵王、秦王这四个人物中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2.学习方法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学习的方法有千万种,而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地运用着各种学习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法,并通过总结交流,相互借鉴,不断地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

3.练习内容和要求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应当承认学生的资质有差异,基础有好坏,因而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多一些弹性练习,多一些弹性要求,不能一刀切。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的机制有很多,如学习伙伴的选择、情感体验的选择、想象空间的选择、甚至对教材学习先后顺序的选择,等等。一句话,教学中选择机制的运用,是教师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真实保证。

三、课堂要多些质疑与批判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无从谈起。“只有要求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质疑和批判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应利用思维差异的学习资源,产生多维对话的学习形式,在全程的思维碰撞和对话反馈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反思的能力。思维碰撞是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合作学习的表现,是探究学习的内涵。创新是思维碰撞的火花,智慧是思维碰撞的果实。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留意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和批判性学习,这样的创新意识培养随时随处俯首可拾,遗憾的是现在学生缺少这样的课堂时空。

我在教学六年级《穷人》时,有学生当堂质疑:“用‘温暖而舒适’形容桑娜的家庭是不合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同学赞同该观点,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大文豪托尔斯泰不会用错词语,可一时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于是我改变原来的预设,让学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寻找自己观点的依据,展开对话。

先讨论用“温暖而舒适”形容桑娜的家不适合的原因:吃得差、穿得差、住得差、生活苦、工作艰险等,特别是邻居西蒙一家的凄惨遭遇更说明了不能用“温暖而舒适”来形容穷人家庭,感受到“穷人的穷”。再讨论作者用“温暖而舒适”来形容的理由:桑娜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睡得香甜、夫妇二人互相关心体贴、家庭感觉温暖,与西蒙家比较更显“温暖而舒适”,尤其是桑娜夫妇不约而同做出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的高尚行为倍显“温暖而舒适”,深切感悟“穷人不穷”。这样的思维碰撞,学生学得主动,觉得有效,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四、课堂要多些尝试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必然比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比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难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都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先学生尝试,后教师指导,强调的是主体的尝试探究,自求得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尝试可以是无时不在的。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为了适应群体教学的特殊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瞄准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和基点,考虑设置比较集中的“尝试中心”,实行以点带面、以中心带整体的教学策略。所谓“尝试中心”,就是组织学生能开展自主尝试活动的一两处基本点,它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的中心问题,有较大的覆盖面,有比较宽的跨度,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度,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深入探究、充分合作,同时又能照顾差异,调动不同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一只小鸟》时,我紧扣“清——轻——和——美”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和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对话文本,品析语言,感悟创造语境,体验其中的语言美和人文美。

师:“清——轻——和——美”这样的描写方式很特别,我们很少见到,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请大家先读读这一句话: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清——轻——和——美”的什么?

生:我读懂了“清——轻——和——美”在形容小鸟的叫声悦耳动听,连大自然都听得陶醉了。

师:大自然都听得陶醉了,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是从“倾听”中读懂的,倾听是在说大自然听得很专心、很投入,全神贯注,像陶醉了似的。

生:我还从“含笑”中读懂了小鸟的歌声很动听,因为含笑也说明大自然很喜欢听,被小鸟的歌声陶醉了。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老师想听听你们读的小鸟的歌声有多美。(生有感情地练读)

师:小鸟这么美的歌声到底是怎样的呢?

生:是清脆的、美妙的。

生:是轻柔的、是美好的、是和谐的。

生:还是轻快的、柔和的。

师:是啊,歌声中有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接下来请同学们比较体会,如果把“清——轻——和——美”中的“——”改为“、”感觉会怎样,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句话里的“清、轻、和、美”用得不好,让人感觉小鸟的歌声是一会儿清脆、一会儿轻快、一会儿柔和,断断续续的。而课文中“清——轻——和——美”是连贯的,这么多美妙的感觉同时在一起。

师:你太有水平了。是的,这里的“——”也叫破折号,表示连接不中断的意思。你还从哪儿读懂了这“——”表示这么多美妙的感觉同在一起的?

生:是“满含”。说明小鸟的歌声清中有轻、轻中有和、和中有美,互相包含。

师:这么美的歌声,你能把它读好吗?这么可爱的小鸟,你能读给我们听吗?(生再有感情地朗读)

五、课堂要多一些学习方式

课堂中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智慧的挑战,面对千万种挑战,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探究,也可以讲授;可以小组合作,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集体交流;可以以读助学、以练助学、以议助学,也可以画一画、演一演……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生动了学习,精彩了课堂,激发了主动,生成了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愉悦学习的“娱乐坊”、自主活动的“操作间”、创新学习的“学习场”。

在教学四年级《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通过画板画学课文,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板画: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先画一棵大得不能再大的榕树,以表现“鸟的天堂”的高大美丽、枝叶繁茂;再画一次多得不能再多的鸟儿,以体验鸟的天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树鸟对话,感悟“鸟的天堂”中人、树、鸟相生相息的愉悦与和谐。

如在学生画了一黑板的大树之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大作,你觉得这幅巨大的板画,最能表现的是什么?请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生:我们画出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

师:你从哪儿读懂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

生1:作者说“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就是说大榕树把能长的枝和叶都长出来了,生机勃勃。

生2:课文中说:“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我觉得真有点密不透风的感觉。

生3:我从“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读懂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

生4:老师,我们还画出了榕树的高和大。

师:你从哪儿读懂了榕树的高和大?

生5:“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只一部分树枝就像一棵大树,那如果是整棵大树,真不知有多大了。

生2:作者说:“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我想作者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了,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说明这棵榕树是出奇的高大。

生3:我从“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绿得可爱。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中读懂了榕树的高大和枝叶繁茂。第一“河面变窄了”,那是因为榕树实在太大了,把河道都挤窄了。第二,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说明这棵榕树的枝叶实在是太繁茂了,挡住了视线。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的能力远远高于作画的本领。细看这幅巨大的板画,老师总觉得有点遗憾,你们讨论一下,是什么?

生1:画得不够美丽。

生2:画不出树叶上颤动的生命。

师:树叶上怎么会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1:那是因为大榕树的养分充足,生命力旺盛,树叶实在是太绿了、太鲜嫩了。

生2:这么多嫩绿的,不,翠绿的树叶,因为树叶水分充足,在晚霞的映照下,就更显得明亮了,刺着人的眼睛。

生3:我有补充。这时如果有微风的话,风吹树叶晃动,就让人觉得一个个新的生命在树叶上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