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16 23:2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件 堂件 课件模式问题
引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成熟,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教学方式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讲课、答疑、编写教材,更多的是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提供咨询服务,适当编写计算机辅助教学用的课件和堂件。通常,课件指一门课所用的教学软件,堂件指一门课中的某一堂(节)课所用的或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软件,它们是未来远程教育和虚拟世界的主要教学媒体。笔者认为,要使课件真正能满足教学第一线需要,关键是有效地组织多媒体信息和呈现知识。
计算机课件、堂件较之文字教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是多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音乐)形式的知识载体;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知识载体;众多知识点形成的具有非线性结构的知识载体。因此,课件、堂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对其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对课件、堂件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像电影电视的编导们一样,认真研究每一个情节(教学知识点)、每一个表演技巧(教学方法)、每一场的台词(教学语言)……并且不断总结经验,精益求精,最后形成类似电影电视编导们所用的脚本。
一、常见的几种课件模式
1.课堂演示模式
这种模式是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将教学重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有形象逼真的图像、动画,又有悦耳的音乐,其影象可与电影电视媲美,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如,有位心理学教师在讲人的四种气质时,在课件中对每种气质讲其特点时都播放了一段此气质典型人物的电影片断,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郁型气质,当林黛玉的电视画面出现,配上“葬花吟”的音乐,学生很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且印象深刻。运用计算机可以演示那些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变化过程复杂的或者肉眼看不到的教学难点。如计算机课讲解硬件的安装时,带实物进课堂当场安装来演示的可行性不大,若把相关的录像编排在课件中,组织好播放的顺序和适当的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了。这种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提示、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画面直观,尺寸比例较大,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
2.个别化交互模式
这种模式是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个别化教学活动。课件需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将知识分解成许多相关的知识片,形象生动地逐步讲解演示,边讲边练,逐步展开,逐步深入,此外还提供相应的练习供学生进行学习和评价,并设计许多友好的界面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活动。如博彦科技公司推出的《Office2000即学即会》学习软件就起了个别化教学和练习的作用。
3.操作复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和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般由计算机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计算机判断学生是否回答正确。如计算机课讲中文输入法时,就适当地进行操作训练,由计算机给出一段文章,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学生输入练习,计算输入速度。这种类型的课件设计涉及题目的编排、学生回答信息的输入、判断回答以及反馈信息组织、记录学生成绩等。
4.教学游戏模式
这种模式是用来产生一种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游戏的内容、过程都与教学目的联系起来,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种类型的课件设计要求趣味性强、游戏规则简单等。
5.资料工具模式
提供某类教学资料或某种教学功能,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以及各类语音库、图形库和动画库等,可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使用,也可根据教学需要事先选定有关片断,配合教师讲解,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
二、编写多媒体课件脚本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通过编写课件脚本来体现。
课件脚本的编写包括文字脚本的编写和制作脚本的编写。文字脚本的编写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用于描述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文字脚本的编写由学科专业教师来完成。完整的文字脚本应包含有学生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结构流程图、问题的编写和一个文字脚本卡片等。制作脚本能体现软件的系统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软件制作的直接依据。通常制作脚本应包含软件系统功能说明、知识单元的分析、屏幕的设计、链接关系的描述和制作脚本卡片。
三、课件的制作
1.合理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
根据内容分析,结合各种媒体信息的特征,确定知识使用何种媒体表达效果会更好,如英语的口语学习用情景对话形式(动画、视频)比较吸引人,计算机硬件配件如主板的外形讲解使用图像形式比较直观,数学公式则以文本形式表达辅以情景形式理解公式的应用。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把它们作为要素分别安排在不同的信息单元中。
2.多媒体素材的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收集、采集、编辑和制作教学软件所需的多媒体素材;并且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工具软件,处理各种媒体素材。
3.集成制作
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如Authorware、Tool Book等,集成制作、调试、测试教学课件。
四、课件设计和制作中的问题
1.忽视师生双边交流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课件教学打破了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师生之间的交流的限制和障碍,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种轻松的方式,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就是教师“训”与学生“练”交互作用、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要处理好“训”与“练”的关系。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讲,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性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和热情,其教学效果应该更好。但在实践中往往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师生双边交流活动少、情感疏远是导致失败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应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对学生在多媒体信息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适时诱导,启发学生寻找思路、方法和答案,切忌成为“一言堂”,“灌输”知识。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师生双边交流,才能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
2.忽视课件的美学性和教育性
篇2
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对社会和各个领域正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成为一种时尚,但我认为,计算机在教学中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并且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围绕教学难点来寻求电脑软件的辅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开发。就化学知识来说,不同的教材内容,有其特殊的难点,必须突破;但就整体来讲,则有一些共性的化学问题亟待计算机辅助其突破:
一、释微观粒子上体现辅
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那么,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电教媒体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例如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构造、电子的得失等等。
二、化学实验教学上体现辅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配以放映实验录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阶段各地发行的实验录像带只能线性播放,难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选择某一片段、某一镜头,更不便在画面中穿插对实验的探索性思考,所以效果不佳。在制作课件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
1、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
演示实验。
2、用电教手段在课件中穿插实验录像,在录像中设置控制按钮,实现教学中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
3、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氯水分解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又如Na与H2O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帧数控制定格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
进行素质教育有辅助作用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从而构造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完全崭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想象。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及质量为转移的。培养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充实表象的数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质量,以扩大已有表象的储备。化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难度的。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有时因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通过计算机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确定(选择)制取氢气的装置这一问题时,可以设计了下列四组动画装置供学生选择:A、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B、仅用试管而无导管的装置。C、用试管又有导管但还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D、用试管又有导管但没有酒精灯加热的装置。当学生选择了装置A时,就会看到稀硫酸从试管口流出而无法发生反应。当选择装置B时,稀硫酸和锌粒相互反应,但产生的气体从试管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当选择装置C和装置D时,稀硫酸和锌粒均能相互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能从导管口排出。此时学生必定会对装置C和装置D进行比较,由于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从而得出装置D是正确的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脑画面上出现“稀硫酸不足,金属锌粒有剩余”的字样而使得反应停止(动画显示为无气泡产生,但试管内仍有金属锌粒)。此时画面又给出“如何将试管中的锌粒充分反应,重新产生出氢气?”以及“如何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向试管内添加稀硫酸?”这样两个问题。此时有三个答案供学生选择:A、打开橡皮塞添加稀硫酸,但会使产生的氢气中混有空气而不纯。B、重新换一个新装置。C、在装置上另配一个长颈漏斗。学生在对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加工和相互讨论后选择了答案C,画面发生了如下变化:
学生再对上述两种装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和综合,学生对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是否应该插入液面以下以及插入液面以下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型 计算机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82-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一线工作者的推崇,它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目的是要将老师手中对学习的控制权和决定权交到学生手中,从而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其实简单点说就是“白天(课堂时间)老师在教室上课,晚上(课余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的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变成“学生提前利用晚上(课余时间)学习新知识,白天(课堂时间)在教室由老师指导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方法落后。计算机专业课程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程型,尤其是在一些程序开发类和软件应用类课程中,这类课程往往更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传统的上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不可能达到同步进行,老师不断地在讲软件的使用和编程的语法,这样学生只能盲目跟着老师的进度去听取软件的操作步骤或者软件开发的理论。这种方式学生往往是很难掌握的,或者是听了后面忘了前面,没办法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全部串接起来,学生在上课时就会觉得很疲劳。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二)学习环境受限。不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时普遍反映这样的一些问题: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课余时间自己又看不懂书上的内容;问问题的时候时间又不够;想利用课余咨询老师或者再重听一次老师的讲课内容时又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日积月累,问题越来越多,学生也会形成排斥心理,老师也会倦怠。
(三)学生水平不一。由于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快,很多的专业课程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就开设了。但是各个中学的课程安排不统一,有些学校开设过计算机基础课,有些学校却没有开设,这就造成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基础不一致。经常接触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会觉得老师讲的进度太慢,在课堂中难以提起兴趣;来自贫困山区、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又会觉得内容太难,操作太复杂而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
(四)资源分配不合理。在当前高校扩招的形势下,学生人数众多,一个班级的学生通常超过60人,老师在进行实验操作辅导时,由于人数众多,很多同学的问题往往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老师的回答,有时候可能都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解答,而且老师上完一节课后身心疲惫,没办法以饱满的热情再进行下一节课。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计算机课程教学难点在于抽象、复杂,让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展翻转课堂,以相关案例作为课程的主线,形象、生动地表现抽象的课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增强。如图1所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由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强化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组成。
(一)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需要把课程根据知识点和难点分割成若干个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录制一个微课视频,录制好之后将视频上传至Internet或者是云空间教学平台,并布置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测试。选取微课作为学习视频的主要原因是: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是在传统的教学课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它有别于传统单一形式的教学课件;微课的视频一般控制在8-10分钟,最长的不能超过15分钟。经过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时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就在15分钟内,是比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微课能在短时间内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相对于内容宽泛、教学内容复杂众多的传统教学,微课教学通常集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是完成某个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构成内容,并不仅仅只是视频,还包括了教学设计、课件、扩展练习、教学反思和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辅教学资源,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我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展示方式打造了一个虚拟化的、主题式的“小课堂”。
学生的学习自行管理和掌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图书馆等多种场所观看教师的微课讲解,由于地点不局限于在教室中,所以学生可以不用像在课堂上那样紧绷神经,担心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或者是因为分心而错过某个教学内容,可以在舒适的环境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此外,学习微课的节奏和快慢也可以自行掌握,理解了的可以快进,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看,也可以暂停把难点或疑问记录下来,甚至还可以通过QQ、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学生在学习完微课视频后,会有一个4-5道题的小测试,帮助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如果测试结果不太理想,学生可以再重复看微课视频,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此外微课视频还具备方便学生在期末或者是记忆不牢固的时候重新去复习和巩固的优点。如果是云平台,可以将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反馈给老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老师能及时调整课堂设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更具有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组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核心部分,选取合适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基于项目和问题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效果更好,过程管理中采用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为让最后的成果汇报取得较好的成绩,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先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同学们在微课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者根据学生观看微课后小测试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的知识点详细讲解,并抛出与微课学习知识点相关的项目和实际案例,让学生可以依据视频的知识点解决项目。
其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小组的组成最好是用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带动其他同学进行分组,一方面有助于组长带动组员进行问题讨论和解决,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能激发出学生们思维的灵感。另一方面理解能力强的同学能帮助老师解答部分同学的小问题,让老师能有更多时间参与到学生讨论共性问题、研究和创新解决办法、协作解决中去,这样老师不用在讲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也不用在座位上昏昏入睡。经过这样的课堂翻转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多,活跃了课堂氛围,老师在解答学生疑问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也能在“训练―研讨―提问―再训练―引导―提升―创新”的过程中去完成知识的内化。
最后,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既能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危机意识,充分掌握时间的主动性,促进各小组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完成过后,由各小组指定组内成员进行项目完成情况和解决思路的汇报,其他各组可以对汇报成员进行提问交流,这样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对提问的能力,结束后再由老师做点评,总结在项目解决过程中大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三)课后强化环节。课后的强化完善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也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有利补充。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必须及时将在课堂上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优秀小组的创新点及时到网络平台,并且能在网络平台与同学们加深交流,在改进操作方法等方面提供更深入的指导。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老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和总结,如果还是有疑问没有能在课堂上解决的,可以在网络平台与老师继续交流,最好是能通过学习笔记的方式将在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的反思、小组的讨论等内容记录下来,需要复习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功能重新观看教学视频,加深理解。
三、翻转课堂运行优化
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翻转课堂都非常的重要,必须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优化。
(一)改进教师评价。目前大多数的教师评价都是基于教师课堂的授课水平听课评价和学生评价,这种评价大多片面,往往只代表了部分人的评价,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应改进为以学生评价为基础,从视频的教学效果、教学资源的丰富和使用程度、课堂活动的组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
(二)改进学生评价。目前大多数的学生评价是针对学生在课堂环节和考试结构的评价,应从团队协作、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多角度评价学生的素质。
(三)引入奖励机制。实施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前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工作量明显增加,仅仅只是凭借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热情,是很难形成长效机制的。如果能在工作量、评价制度、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有效的奖励和激励措施,相信一定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曾明星,周清平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
[2]李晓红.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计算机,2014(6)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教改立项项目;2015年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项目
篇4
关键词:新文科;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引言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传统文科主要研究人的观念、情感、价值,新文科则为传统文科“赋能”,对传统文科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从专业分割走向交叉融合,文科和理科交叉发展,力求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知识。
1新文科的特点
新文科主要有四大特点:(1)战略性。在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各学科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入,计算思维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新文科建设基于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科教学做出战略性调整,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社会话语权,促进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2)创新性。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了传统文科,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就是创新体现,在此过程中各学科之间融合发展,交叉学科引领文科建设的转型升级,可以推动文科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融合。(3)融合性。新文科建设中非常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看似孤立,实则存在内在发展关系,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推动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的融合,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拓展,有助于建立起新的新兴领域学科。(4)发展性。新文科建设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学科融合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文科建设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了解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性特点,可以更好地调整学科结构,促进新文科建设发展。新文科的时代意义深远,(1)有利创新性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推动教育教学领域改革转型发展,要求文科专业在内容创意方面包罗万象,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新兴的科学技术融入人文社会科学,迫切需要跨专业、跨文化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文科建设调整学科定位,衔接社会需求,促进协同发展,有利于以新文科带动新技术的创新发展。(2)有利学科之间纵深式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要求新文科建设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新时代的自我调整和提升,从文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延伸,文科传统研究命题如意识、语言、心理等,融合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虚拟技术等新兴技术,迎合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
2基于新文科的计算机人才培养
当前,新文科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跨学科跨专业考生少、计算机课程体系弱化、未形成教学科研团队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其具体内容如下:(1)跨学科跨专业考生少。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多倾向于传统的单招班,忽视了跨学科素养的培养,新建立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生源质量和数量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忽视了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没有从新文科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强调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选择上缺乏全面性的考量,致使后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2)计算机课程体系弱化。新文科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实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之中,虽然意识到了课程融合的重要性,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和文科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缺乏较好的衔接和过渡,只是单纯地两门或多门课程的相加,无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课程。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准确的定位,学生对将来干什么,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如何满足企业需求没有明确的认知,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各文科专业素质培养受阻。(3)未形成教学科研团队。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由于人才培养机制僵化,未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专业课教师还是单打独斗,文科学生仅局限于自己专业范围,跨院校、跨专业甚至是跨行业人才培养思想尚不具备,缺乏对新文科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相应的师资力量得不到保障,不同学科专长的专业学者之间缺乏交流互动,教学科研团队不能提供智力支持,教学模式单一,高校计算机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因此大打折扣。
3应对策略
在阐述新文科的主要特点和时代意义,以及新文科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问题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人才培养水平,新文科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计算机交叉学科学生报考。新文科下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和要求,积极走出学科“舒适区”,鼓励计算机交叉学科学生报考,如物联网、通信行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等专业的学生,吸引有研究兴趣和研究潜质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形成特色性计算机专业,这样培养的学生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背景,其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此,在鼓励计算机交叉学科学生报考方面,需要新文科战略在实施推行的过程中,可以从扩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规划部署,①鼓励学生跨二级学科或一级学科选修计算机课程,进一步进行招生政策的改革,扩大高校计算机人才的生源。②鼓励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报考指导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学生报名,激发跨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热情。(2)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需要从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优化,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的数量和比例,降低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课时比重,增设通信行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等相关的课程,引领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强化相关联学科课程的补充性和渗透性。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及技术更新快,为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还应增加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小论文、研究报告、制作课件等,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用发展的观点审视、精选、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多学科、多元化、多层级的复合式课程,提高文科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复合能力,推动文科学生突破就业瓶颈。(3)组建交叉学科导师的科研团队。新文科下组建交叉学科导师的科研团队,兼具优质的、文理交融的知识体系,可以为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导师建设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组建交叉学科导师的科研团队,实现单一的导师制度向多学科交叉导师制度的转型,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鼓励教师跨院系兼职,吸纳不同学科专长的专业学者,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方面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增强知识共享、互助互学和思维碰撞,进而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课件制作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一)课件制作平台的种类。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常常有许多比较抽象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教师很难以语言描述清楚,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用常规教学手段一般不能很好地讲述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的讲解,即时地进行展示。
目前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很多专门的制作平台(制作软件),常见的有:Power Point,Authoware,Flash,Director,Visual Basic等。
(二)Flash制作平台的特点。
Flash支持多种媒体文件,利用矢量图制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通过按钮、滑块等有机组合实现教学的灵活多变,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同时,Flash还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使用矢量图形,演示缩放自如。
2.应用元件属性,生成文件精小。
3.具备动画表现能力,轻松创建动态演示。
4.提供测试程序,方便预演修改。
二、演示型课件的制作
(一)课件内容的设计。
具体地讲,课件内容应包括:1.向学习者展示的各种教学信息;2.为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用于强化记忆的信息;3.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理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4.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作为课堂演示型的辅助教学课件也应尽可能地呈现上述内容。
(二)课件控制的实现。
课堂教学要求演示型课件有以下功能:1.能够按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步调呈现知识内容,方便地调整学习进度;2.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通过点击“播放-暂停”按钮控制播放,实现连贯放映,让学习者整体上了解内容、把握事物的全部。这里我们介绍另一种方法,自定义控制器。
1.自定义控制器。
自定义播放控制器,可以依据课件运行的需要进行自定义,可以跳出系统组件在功能模块、色彩搭配的固有限制,开发出与课件相协调的兼具实用性、艺术性的多媒体课件控制器。
我们设计的控制器保留原有组件“播放”按钮、播放条以及“滑块”,增加“暂停”按钮。教师可以拖动滑块实现播放点的精确控制,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拖拽滑块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达到演示型课件的效果。
2.自定义控制器的设计。
本课件关键的部分是如何将原理内容转化为动画来表现,如何将复杂的流程图转变成简单形象的动态演示。
Flash为我们提供的各种绘图工具和着色工具,可以用来绘制精确的线条、几何形状、路径甚至任意形状的图形。这样我们的播放控制器中的“按钮”、“滑块”、“控制条”,完成了。当然也可以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按钮图片、滑块和控制条的图片,执行Flash中“导入到-库”或“导入到-舞台”这一操作。将这些图片经过一定的组合,设置正确的参数代码,就可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符合意愿的播放控制器,如图1所示。
图1控制条
行转移方式的CCD是由感光部、垂直移位寄存器、水平移位寄存器和溢出漏等部分组成的。在场正程期间,感光部积累光生电荷产生下一场的电荷像,对每一个感光单元来说就是产生新的电荷包;而逆程时转移到垂直移位寄存器的各列电荷包,则在每个行消隐期间垂直平移一行,并将最下一行的电荷包移入水平移位寄存器;并在场正程时间内刚好将垂直移位寄存器的电荷全部经水平移位寄存器输出,形成一场稳定完整的电视信号。
行转移方式涉及到三个区域的内容,课件以闪烁提示和文字提示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学习者一定的视觉刺激。如播放到水平移位器时,教师想进一步对它进行详细阐述或扩展引申,就可以即时的点击“停止”按钮,暂停课件的播放。讲解完毕时,点击“播放”按钮继续播放课件。如果需要对电荷进行讲解,教师就可以拖动滑块实现播放点的精确控制,选择出需要的画面进行仔细分析;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返回重新播放,完全不会受制于课件的进度。
(三)课件视觉效果的处理。
实现课件生动形象,其作用是在视觉上给予一定的刺激。因此多媒体课件画面色彩的搭配是否恰当及美观,就是多媒体课件页面设计中首先要面临和处理好的一个问题。背景与所衬媒体的色调要基本一致,整幅页面要保持一个主色调,同时,相互之间在颜色的深浅度上要形成反差,使学习者一目了然,整幅页面从色彩上也达到和谐美观。为此我们在本课件中用不同的颜色块区别行转移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部分,利用渐变的红色圆点表现电荷逐渐积累的过程,既表示出CCD中电荷积累变化的过程,也起到提示和激发兴趣的效果。另外,还将平面的静态图设计为立体的动态图,让行转移方式这一过程的表现更形象化和具体化。
篇6
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几点措施和意见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省级统一考试为教学目标,规定每次考试的过级率,要求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省级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作为学生的毕业标准之一。因此在教学上紧密结合省级统一考试的教学大纲要求,做到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来完成教学目标。除了考试要求过级以外,还积极鼓励同学通过提高班的学习来强化应用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深化。
2.合理安排课程,优化教材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计算机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应该全部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授课,这样更有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更有利于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持续下去。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否则学生将会很难入门。目前职校采用的计算机基础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Windows操作系统模块,WORD文字处理模块,EXCEL电子表格处理模块,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模块,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与信息系统安全知识模块。虽然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的逐渐普及,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结合不同层次班级,对学生已经掌握得比较好的内容教师可以少讲,而对于部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时安排进行多讲、细讲。
3.跟进教学设备,改变教学方式
现在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上机实验”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该说还是比较切合职校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与教学要求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出现了学生对授课缺乏兴趣、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教学内容、学生自学积极性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1)提高办学条件,改变授课环境。使用多媒体教室增加学生用机,然后通过安装多媒体教学控制软件使得教师用机可以控制学生用机。这样一来,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与操作演示时可以对学生机进行控制。
(2)提高课件质量,注意精讲多练。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注意内容上的要点提示,还要注意声音、图片、动画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授课内容要结合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讲,对于操作性的内容要以多练为主。
4.构建配套教学网站,利于学生自主化学习
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训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点所在,在实训环节上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研究。针对计算机基础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在实训部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技术,实现辅导方式的转变。构建和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将课程网站作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答疑的远程教学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师在线交流,快速入门、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在网上查阅教学要求、示范模版练习、教学课件,掌握授课内容,学习相关技术。调动学校全部教学资源,在为课程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被“优化”在网上,实现网上授课、辅导、讨论、自学、练习、考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二、我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1.制定考试过级目标
全校每次考试 “过级率”目标定为95%以上。凡“过级率”达到及高于规定的,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教学要求
任课教师要按照“普通职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教学及考试大纲”的规定,按质、按时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上机实习、平时作业、检查测试等教学环节都要围绕达到过级考试规定的目标进行;考前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任课教师要与所授课班级学生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密切合作,细致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平时学习及应考工作。
3.教学进程安排
篇7
【关键词】计算机 精品课程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61-02
一 前言
教育部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从2003年就开始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课程建设是教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因为精品课程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到了领头作用,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深化教育体系改革,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品课程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内容变为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实现课程的数字化,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发挥精品课程最大的教育效益,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在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公共政治、英语课程一样,是大一新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重任,但相比其他基础课程还不够成熟,而且课程内容更新较快,所以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领头作用、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十年来,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建成3909门精品课程、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教学体系、有较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在我国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各个高校相继加大了对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分别建立了校、省、国家三级计算机基础课精品课程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并出版了一系列计算机精品课程教材。2009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成立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标志着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需要高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深化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凝练优质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扩大合作和交流方式、增强示范辐射力度,为全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强、强调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导致了在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1.课程内容落后,脱离实际应用
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内容老化,严重滞后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盲目重视精品课程申报而忽视了课程建设。有些计算机精品课程的内容选择严重脱离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空洞而不实用。此外,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混乱。
2.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
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的数量逐年增长,内容不断丰富,但与理论学习配套的硬件设施建设缓慢。由于硬件缺乏,学生无法实现课后练习或上机实践,学到的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锻炼,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此外,学生在课后学习时,遇到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帮助,这说明精品课程的互动性不足。
3.精品课程网站过于形式化,使用效果不高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精品课程网站,但是网站建设过于形式化,很多功能空而无用,也未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分析,造成网站建设与教学内容不同步。很多高校并未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将课程教案、课件、视频等资源放在网站上向学生免费开放,开放性不高。网站建设模板化,不能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而灵活地进行调整,造成网站资源拓展功能降低。
除此之外,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其他问题:标准不统一,共建机制还没形成;课程建设重复,数量不平衡,共享性差;教学观念先进性和学生主体角色体现不足;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进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程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三 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转型升级
为加强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2011年10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精品课程正在向计算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把计算思维与计算工具并列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学会用计算思维去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我们应从整个课程体系出发,实现课程的相互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加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计算机课程教学分类设计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课程教学设计应以程序设计、系统构建为主,强调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理科类课程教学设计应以算法设计和分析为主,选择简单易用的编程软件。文科类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为主,强调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养。
3.计算机课程群资源建设和共享
在“构建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思想指导下,构建能够涵盖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等核心内容的计算机课程群资源。计算机课程群的资源建设是对1+X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按系列课程建设,要体现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科学性以及关联性,具有比分散建设明显的优越性。课程群资源要设计具有导航功能的知识地图,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贯通和进行自主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群资源的共享方式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大类和教学需要,实现资源的充分浏览、按需检索、组合推荐。
四 结束语
加快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客观要求。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调整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体系,完善课程管理体制,以计算机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为契机,促进高校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质量工程;C语言;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4
1 教学质量工程的目标
众所周知,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与办法,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纲领。下面主要从四方面叙述教学质量工程中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
1.1 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培养教师、教学管理队伍的质量意识,调动教师主动适应管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对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过程进行识别如:教学大纲制定、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考试与考核等。通过内部审核、教学检查等手段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方面,并进行及时纠错,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机制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评教、教师间评教、专家评教、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状态。并将获得的反馈意见作为制定教学质量评估、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依据。
1.3 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理顺各部门间工作接口,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进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1.4 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基本关系,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基本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也要强调尊师重教,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老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 建设多元化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针对以上教学质量工程的目标,结合本学院所开设专业特点,我们制定了符合我院学生发展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是面对全院各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既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面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放。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制定计算机课程的“课程包”,该课程包中我们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Foxpro、VisualBasic、多媒体等课程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选择程序设计类(C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技术类(SQL语言、Access、VisualFoxpro、VisualBasic)计算机课程,真正地实现多元化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3 教学内容立体化
在制定计算机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初步能力。结合以上所叙述的课程教学目标,下面从以下三方面能力来对教学内容立体化做进一步的解释。
3.1 培养分析问题和数据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能在此基础上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如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我们要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以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问学生,这一系统需要用到哪些实体?如学生、老师、成绩、课程等,进而向学生提问这些实体在数据库中如何表示呢?每一个实体又具体包含哪些属性呢?用数据库数据如何表示?等等问题。这样学生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提高了自身的分析问题与数据表达的能力。
3.2 运用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课程的技术来解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同时给学生布置任务自己要选择一类似的系统来设计,在选择自己的设计同时要明确相关的开发工具。
3.3 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门开发语言或数据库技术,鼓励学生在设计自己的项目选择与教师所教授内容相关技术,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设计项目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进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作的能力。
4 教学手段信息化
教学手段信息化主要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来介绍。
4.1 理论教学手段信息化
在计算机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我们选择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节课都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授课;还有教师的教案也是电子版本;教师可将每一次的课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下载,从而作好课后复习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与本次理论课相关的实践作业,学生可以作好实践前的预习工作。
4.2 实践教学手段信息化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选择在机房进行授课,机房的每一台机器上都安装计算机课程(如:C语言、数据库)学习的客户端;通常教师要结合本次实验课进行全面讲解,然后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客户端选择相关的实验来做,在本次实验结束时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所做的实验结果,并做出评介。学生还可以在课下利用空闲时间到机房练习与所学课程相关的实验,进行自主练习。
5 质量工程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具体实施方式与成果
在教学质量工程背景下,我们主要从以下四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5.1 授课方面
在授课方面将计算机课程中同学们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和相关技术,通常以理论教学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授。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2 实践方面
在实践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到客户端,选择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采用这种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每一位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5.3 练习方面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网络答疑,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的作业,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4 实验报告
老师可以依据所教授的内容布置阶段性实验报告,及开发性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改变传统的纸质形式,要求学生上交电子版形式。学生要在报告中将实验过程体现出来,这样改变以往作业抄袭的现象。
6 结束语
在国家教直委教学质量工程目标的指导下,希望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平.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史国良.“质量工程”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12.
作者简介:孙静(1976.12-),女,信息管理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篇9
计算机学科教学,要深刻了解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中专所录取的学员,几乎全为无法进入高级中学的后进生或差生。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不强,自制能力较差,对于这样一群学生,在实施计算机教学之前,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都要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搞好教学。
计算机学科教学,要科学设置科目,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由于中专学生具有上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选课时,尽量选取现实工作、生活中应用性强的课程(如:Office办公系统、计算机维护等),而少选或不选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如:Basic语言、Visual Basic等)。在具体到一个科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更要侧重那些操作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而把那些理论性的、抽象的内容放在次要位置。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计算机教学发展的滞后,正是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一点。
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巧妙安排教学过程,逐一消化吸收。中专的计算机教学,其教学过程,可归纳为四个字:“讲、答、练、总”。“讲”,即教师的讲授,这包括教师的语言宣讲、实物展示、示范操作等。“答”,即教师的答疑。教师在讲授或示范之后,一定不要忘了这一环节,必须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练”,是指学生的练习。能否把理论转化为技能,还需要经过“练习”这一实践环节。 “总”,即教师的小结,教师在观看、指导了学生的练习之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已经心中有数,适时的总结,能起到点拨、强化、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上四个环节,要按顺序逐步进行,“讲”,“练”过程可作为重点,在时间分配上可稍长;“答”“总”过程亦不可缺。重复以上过程,进行下一内容的教学,使该授课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计算机学科教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多样,科学有效。计算机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口头讲授、直观演示、示范操作、巡回指导等教学方法。有的内容是理论性的,教师就要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明白,切不可粗枝大叶,一笔带过;有的内容较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教师不妨做个教学课件,放映给大家看;有的内容较复杂,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做给学生看;另外,在让学生操作练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操作,适时改正,避免学生走弯路。
计算机学科教学,要语言通俗,化难为易。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艰涩难懂,学生难以接受,教师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当形象的比喻等多种方法,使原本非常抽象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接受。
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尖端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科特点,多举实例,如:机器人的海底光缆铺设,工厂生产线的无人化管理,人体DNA密码的破译,神舟七号的宇宙访问……这一切,离开了计算机的参与,都无法实现。学生听了这些实例后,一定对计算机的广阔用途感到惊讶,不免产生好奇感、求知欲、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触类旁通的能力。例如,教材中有关文件复制和重命名的操作,发现它们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打开该文件的快捷菜单,然后往下进行。那么文件的其他操作 ,诸如打开、打印、查毒、杀毒、压缩、移动、发送、创建快捷方式、删除、查看属性等,能否通过其快捷菜单来实现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上机调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对文件的诸多操作,都可以通过它的快捷菜单,一步一步,最终实现。进而,教师再及时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光文件是这样,文件夹、图片、图标、页面(如WPS2000)等也是这样,对它们的诸多操作,都包括在它的快捷菜单中,于是可以概括总结为:“要对谁操作,就在它上面单击鼠标右键”。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普遍性的特点或规律,并适时地进行归纳总结、探索运用,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触类旁通的能力。
计算机学科教学,课外辅导要耐心细致,抓住“重点”。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之后,要抽出时间来,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辅导,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拦路虎”,也对学生的作业起到了督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一定要注意那些“重点”,所谓“重点”,就是那些学得好、做得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让他们先学会,然后引导他们去帮助其他学生,以“点”带“面”,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引言:目前,社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求大学生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知识,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学会区分,所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势在必行。笔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同时结合学校的现状,提出了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张。
一、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学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不断创新的阶段,传统教学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的主观目的就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深入理解、全面巩固课本知识,所谓的实验课也只是对概念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实效性,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理论基础,但是由于课程以及教时的安排,理论课的教学也不能顺利开展,知识容易出现断层的现象,不利于实验课程的开展,工具软件的学习容易出现瓶颈,学生难以从整体上进行诠释和把握。除此之外,由于课时安排和教学要求的限制,理论课与实验课并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不厌其烦地再讲解一遍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课时被大量浪费,必然影响到实验课的内容和进度,所以只能进行基础的实验操作,对于那些需要开发智力、要求创新和研发的实验就无暇顾及了,这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降低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传统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相当大的缺陷,为了改革教学计算机课程,我们对计算机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调整,将实验课程从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主要有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办公软件、数据库资料等软件的实验课程。为了使计算机课程实现最大的优化,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我们要及时完善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文化教学环节中的缺陷。
二、依托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优势,课程体系改革恰好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改革后的课程设置符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改变了传统教学环节理论与操作脱节的弊端,将工具软件直接纳入实验课程体系中,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掌握计算机知识。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我们要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如“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将理论知识的教学直接引入教学实验中,能够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1)“案例分析法”主要是示范典型的应用型软件,教师在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教师讲解PPT的制作方法时可以结合自己的课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一步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明确背景、模板、动画、幻灯片切换、文本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宏观上有一个整体感知。除此之外,教师可适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制作PPT课件,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牢固掌握计算机相关原理。
(2)“任务学习法”是一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选取一个应用软件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新的计算机技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就变得积极主动,能力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教师在讲解排版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字的编排工作,在混乱文档上进行操作,如变换字号、字体颜色、段落的缩进、页眉页脚的设置等操作。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会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推动自己操作技能的提升。
(3)“研究性学习”是对专门课题的研究,教师给学生分配人员组成研讨小组,在协商一致、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要灵活多变,依据课程内容的设置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题。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研讨小组,学生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探讨表格制作、幻灯片以及文档制作、网站制作等操作要领。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各异,所以讨论方式也要符合实际,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资源。教师可以在研讨结束后进行总结,要求学生交流心得体验。使用此种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而且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三、精心设计实验,丰富实验类型
教育部颁发相关文件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展开,实验类型应该尽可能丰富,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创新实验形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时以及教学资源都是限制实验展开的重要因素,实验课程大多数时候以基础和验证型为主,实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还有一些更高层次的实验基本无法开展,严 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发挥。
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能实现各类型实验的制约和平衡。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和内容讲解时要全面把握课程的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实效性。实验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验证软件的功能不再是实验的唯一目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任务或者专题研究的方式熟悉软件操作以及基本原理。
四、改革考核内容,注重操作能力的考查
计算机考核方式也要经历一个彻底的改革,传统形式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而且学生对软件功能也是一知半解,无法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把握。基于这种考核方式,学生在考前开夜灯,死记教材内容,学生在感到极大压力的同时,并没有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而且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很好的凸显出来。为了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要改革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突出软件的综合运用。可以将考核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实际的问题,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此种考核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时刻将学生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能力,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五、总 结
知识经济不断发展,计算机早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与时代接轨,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飞跃,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岩;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2012(10)
[2]李勇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