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24 16:0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乌托邦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时《1984》不在书单范畴,买的要阅读的书到了,就暂时放下《1984》,先读别的书。后来连叔也推荐了这两本书。所以看完10月书单,这个月重新拿起这本书,可能是看的时候心不静,再拿起这本书却没有初次捧起这本书的感觉,读的也不认真。
《1984》是反乌托邦小说,1984反的是思想,党想控制所有人的思想,主人公温斯顿在党的单位工作,负责篡改真实事件,把所有真实事件都篡改成党想要表达的思想。不同的是,温斯顿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党工作,却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思想最不是死亡,思想最本身就是死亡。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小说分三部,第一部阐述温斯顿自己的想法,他暗恋她们单位的黑头发女生茱莉亚。
老人家想控制所有人的思想,温斯顿始终相信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不会被人所控制。可人生来空白,思想是在成长中建立的,在物质和经历的基础上,我们思索。我究竟被控制了多少。我的判断,我的对错,我的认知极受人影响,这我知道。
明显的东西、朴素的东西、真理,都必须捍卫到底。自知之明就是真理,坚持到底吧!
第二部在一个夜晚,茱莉亚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后来他们创造机会见面、约会,他们租了一个房子,房子很脏、很乱,但在那间出租屋里他们是自由的。然而,他们还是被上司奥布莱恩抓捕。
第三部温斯顿被关在小黑屋,受尽肉体和思想上的折磨,毅力坚强的温斯顿没有屈服。奥布莱恩给温斯顿套上了一个面罩,铁门打开老鼠会进入面罩撕咬他,他将痛苦的死去。最后一刻,温斯顿喊出了茱莉娅的名字,铁门关上了,他出卖了茱莉娅,老人家赢了,党赢了,党用权利压迫群众达到了他的目的。
篇2
关于通用《守望教育》读后感优秀范文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着,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关于通用《守望教育》读后感优秀范文
每当读一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谈,拓展了思维,提供了方法,指点了迷津,在共鸣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在读了刘铁芳《守望教育》这本论著后,有几分的激动,因为自己的一些谜团在读完了这本书后也日渐明朗。读了这本论著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反思。
一、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是“训练”还是“教育”。
我对本书中关于“升学”的一元教育论述印象比较深刻。我曾经在高中教过两年的语文,高中就拼一点,学生的分数,学生的练习满天飞,初中也是这样,“升学”的一元教育价值取向往往会将孩子置于“教育”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训练”。还好我们小学阶段没有把分数看得那么重,注重的是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但是我觉得在我们的课堂上,训练的成分还是比较多。文本只是一个载体,上面承载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创新,文化的传递,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文本,走出文本,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与素质。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知识的训练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要把知识点的训练作为我们教学的归宿。
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德育途中的一把钥匙。
本书中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故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去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说教远远不如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也许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或者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能一个故事孩子听一遍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去做,而并不需要我们去耳提面命。更要的是孩子们都愿意听故事,并且听故事对孩子们好处多多。比如说我给孩子讲的一些故事,一遇到类似的问题,好多孩子会一起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这就说明这个故事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孩子的心中。
三、学生形成“悦读”的习惯,真正会读书。
《守望教育》第二辑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见证着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怎样让“阅读”变成“悦读”,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悦读是怎样形成的》。方法是做好事情的捷径,这里面有一套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
四、还给孩子童真童趣。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时侯读书生活比较单纯。简简单单的几本教材,没有任何别的读物、辅导材料,早上来上课,午后轻轻松松回家,作业尽管有一些,也还有课文的背诵任务,但感觉好象都能比较轻松地应付得过来。不仅如此,愉快经历还有两个重要由来,一是经常有伙伴自由玩耍,一是与自然随意地接触。”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几个铜钱,几根鸡毛和一小段麦管用线一扎便扎成了一个鸡毛毽子;一个瓦片,地上画几个方格子,就是我们玩的瓦房子;天黑了,村子里的草垛,各种杆秸多成了我们躲猫猫的快乐场所……
可回首今天的教育,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谓天壤之别,学生知识训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学生的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在阳光体育课上,如果我们能够增加一些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孩子们可能会是更快乐。
总之,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要抱有这样一个胸怀,不是教好某些优秀的学生,教好一个班的学生,教好几届学生,而是从“人”这个概念出发,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考虑,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具备顽强的生存能力,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就让我们带着这个任务开始自己的教育工作吧。
关于通用《守望教育》读后感优秀范文
通过刘铁芳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我知道他是一位真诚的学者。在两次学术年会上见过他,朴素中有一种睿智,谦和中有一种坚持。
刘铁芳,生长在一个贫困的乡村,小学就读的学校是用泥土筑起来的,师范三年毕业后到乡村教书,几年后进入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从这一简历中可以看出,他无疑是一个“爱学之人”。在《守望教育》一书他说道:“我所梦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书橱之中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与此同时,又能时刻把心灵的触角伸向人间社会的冷暖,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态。
有人说,教育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在这一点上,只有爱情和幸福之类的话题可以与之媲美。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巨系统,任何一个人都处在“无知”的境地,我们所应做的就是“保持我们自身理智的清醒,对我们的已知保持一份谦逊,对我们的未知抱有一种敬畏,对我们探索未知的意愿,拥有一份理性的克制,不至于出现一种理性的自负”。
我们的理性不是万能的,而世界也好,教育也好,远没有我们想的那样简单。然而,现实中总有“教育真理的代言人”出现,甚至在教育领域之外的人,只要自己上过学,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对教育问题指手划脚。刘教授在书中指出了这种“理性的自负”的根源:“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宣称能说清楚,把教育的世界变成一个毫无迷魅的世界,对于教育生活缺少一份必要的敬畏之心,这其中隐含的乃是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
“技术主义”,就是要寻求“规律”,追求“模式”。当下,“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一句“时髦”用语,总认为教育存在着一种能提示育人本质的确定的“规律”,只要找到了规律,按照规律的操作程序去执行,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教育领域也有了“造星运动”,名校办学模式和名师教案成为模仿和学习的重点,不少老师就此成了“熟练操作工”,执行着专家、大纲、教参、教科书、名师的旨意,而自我的思想却在教育世界中缺席。这就是“理性的自负”的代价。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论道、对教育侃侃而谈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品味一下刘铁芳教授这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教育是富有诗意和理想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教育情怀,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勒出一种“绝对”的“好教育”。也许,这种“好教育”永远不可能实现,但如果连理想都没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复一日地耗费生命。
篇3
“正能量”原本是物理学领域的专用名词。其完整的科学概念定义是:若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则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则为负。可见,正负之意乃相对而言,相依相附,缺此而无彼。世界著名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著《正能量》,巧借“正能量”语素,弘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可视为一部励志的书。通篇主旨是“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怀斯曼毕竟是伟大的心理学家,从科学的视角引导读者抛却昔日灌输在脑海里的“宿命”观念,诸如“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人不可与命争”等认知。怀斯曼的伟大创新正是他提出“表现”原理的概念――即“绝知此事要躬行”,“奋斗之中求进取”,惟有在孜孜以求的“表现”中,才能提升“正能量”。这部书稿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故事,还有诲人不倦的“授之以渔”。书中介绍的数十个科学的试验案例和训练方法,让读者在领悟中了解自身的潜伏能量,学会自己如何激发这股能量并引导之向正确的方向冲击辐射。人生穷达孰能料?徘徊歧路势难免。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当我们身陷困惑、举棋不定乃至厌烦之时,按照怀斯曼的招数,让积极的情绪和行为主宰自己的“灵魂”,在彷徨求索中坚定信念,命运将会发生神奇的转变。怀斯曼谦逊地认为:早在一百多年前,卓越的维多利亚时期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已然提出革命性的改变生活的方法,摆脱烦恼和焦虑,享受爱情的甜蜜,保持身材健美,增强意志力与自信心,甚至能延缓衰老。这应当是“正能量”的发蒙罢,而怀斯曼却把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教你学会随心所欲地培养乐观的情绪,发现改变一切的能量……”
“造梦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先生读后感言颇有见地,“如果你有自信,它会在无意之中释放出能量,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它也会在无形中释放出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会因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失败的人也会因为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李开复先生对“正能量”的认知,可谓“智商与情商”并重,“理念与实践”同行,用佛家语说就是“真实不虚”。我国知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更是与怀斯曼教授“心有灵犀一点通”,她的感悟之深颇具学者风度,“能量有正负,应用需智慧。葡萄糖和汽油是能量,炸药和海啸同样也是能量。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怀斯曼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和简单易行的方法,传授给普通人如何积聚起内心‘正能量’的诀窍。你读了此书并认真践行,就能将心理垃圾转化为积极温暖的活力,开启你的‘正能量’神奇之门。当‘正能量’持久稳定地制造并储备起来,有效使用,你就能驱散负能量的黑暗,人生不断走向精彩。”美国哈佛大学“幸福课教授”吉尔伯特说得更有深意,“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有关身体、情绪、信念的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
篇4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高师院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1)02-0119-04
文学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文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启迪与洗礼是独一无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杰出写作才能力的作家们用生命创造出来的。“无论是理性的启迪还是感性的润泽,它们都让人滋生出一种可歌可叹、可圈可点的冲动与激情。”文学特有的品性和功能决定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大学的讲坛总是回响着文学的声音与温情。大学的理想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一技之长外,还应该让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里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支点。英美文学作为高校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感悟美、汲取美,坚定人生的理想,呵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然而,近些年来,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过去在大学校园曾经出现的人人读外国名著、外国文学讲座场场爆满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将英美文学课划分为英语专业3大版块课程之一的“专业知识”版块,并明确规定应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学课已被彻底边缘化。李公昭教授描述文学课已“从主干课、必修课沦落到选修课、讲座课;从二十人的小班、讨论式上课改为两三百人的、讲座式的大课堂;从两个学年的课程‘浓缩’到一个学期。对该课程的要求也随之放宽”。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引起了很多教育人士的忧郁,笔者拟就自己的教学经历来探讨影响英美文学教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影响英美文学教学的原因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造成英美文学受冷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带来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又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盛行,社会日益技术化、物质化、非精神化。在大学校园,以往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为了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便创造舒适的物质生活,学生们只想学一些实用知识,因为应用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更乐意投入时间好好学习的,只有能用证书衡量的“专四”、“专八”和计算机等课程。浮躁之风对校园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们也越来越忙,忙考证、忙兼职,或者忙着打游戏,根本没有功夫静下心来好好读英美名著。
2 人文教育的失衡
教育分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传授以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人文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是个人与社会的终极关怀,是“应该做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文与科学是人类发展的两只羽翼,缺一不可。如果说科学教育代表了国家和个人的实力,那么人文教育则是国家和个人的灵魂。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归结起来,就是重功利,轻素质。”张中载教授也指出:“当前的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一面强调得多,研讨得多,而人文主义的一面声音微弱。”由于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外语语言的工具性,因此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和课程应运而生。人文教育在高校受冷遇也导致了意于陶冶心灵的英美文学课被挤到边缘位置。
3 课堂教学方法的落后
英美文学课因为课时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掌握文学知识,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到作品主题、艺术特色、人物性格等等,教师讲得累,学生为了跟上老师的思路也手忙脚乱的。因此,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限定了教师与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由于学生的角色基本属于被动接受老师的‘复述’,几乎谈不上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惰性,学习经典作品成为应付考试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由于教学内容的来源和阐释角度相对单一化或程式化,不少学生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由于英美文学课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迥异、所涉及知识面广给授课教师比较大的压力,加上学生反映冷淡,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老师忙于科研或兼职而疏于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4 教材的制约
现行很多文学选读的教材内容和语言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有学者举出一个实例:“按照现行教材的体系,学生首次开始学习文学的体验,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贝奥伍夫’。教学的实践表明,为了达到起码的理解,都不得不花去大量时间解释诗歌用词、术语、格律等,文学课成了变相的精读和语法课。”文学教材死抱“经典”不放,脉络不清,内容陈旧、偏难,并且忽视了文学理论的教学。学生受能力的限制,想理解这些文学作品也有点力不从心,便逐渐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
二、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怎样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肩负起历史使命,培养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是每一个英美文学教育者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1 加强对英美文学教学作用的认识
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人才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英美文学教育是师范院校在培养优秀教师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如果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那么这个学生将来是当不好一个老师的。“当不好教师”和其他专门人才做不好专门工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专门工作做不好,其影响只在一件工作或者一个岗位上的工作。而教师工作如果做不好,其影响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由此可见,师范院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文学对学生语言美、意境美的精神熏陶。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知识更新
迅速的时代,大学所能教给学生的知识,可能几年就落伍了,但惟有他们在大学所受到的精神方面的熏陶,会受用终生。
英美文学的作用不一定像一些实用课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对人审美能力、想象力以及个性,会对学生一生中的做人、做事等产生深远影响。文学所宣扬的关爱、乐观等本身就是一种美。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人把事业、工作、学习从生存层次拓展至生命层次,也就是进入一种纯美的境界,从而激发无限的激情、灵感和动力。英美文学教学包含对于价值观的认同与批判,能让学生了解各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其个性与创新性。
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文学作品活的语言是“英语的精华”,四川外语学院前院长蓝仁哲教授就提出“学文学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风格各异的语言,这不仅可以扩大词汇、增强语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感受其民族文化传统,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2 合理选用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面对不断减少的英美文学课课时和学生有限的阅读水平,英美文学课教师在挑选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精心挑选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与选课学生的人生体验紧密结合的文本进行讨论。教学内容最好包含文学史、作品和批评方法等3个方面。
以往的教材要么太偏重于对“文学史”的介绍,要么完全忽略了“文学史”。对文学史的简单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英美国家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为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课要让学生了解主要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家,但因为课时的限制,教师只需概述“文学史”的内容。对于作品的选择不必过于注重经典,而是要着眼于作品的可读性。教师所介绍的作品不能太难、太枯燥,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能通过阅读感悟人生、亲近生活。
文学课对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也是必要的,但教师选择的理论最好能用来分析课堂讲授的作品,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讨论,以便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提高对作品的分析、欣赏能力。所以,合理选用的英美文学教学内容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密切相关的。
3 不断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是迫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收集与讲授作品相关的资料,以备课堂讨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设计,让学生就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某个作家、作品及写作特色、文学术语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学生必然会运用一切资源,主动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在分析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安娜贝尔·李》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他们心中的爱伦·坡。学生的展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分析作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诗中有几种押韵方法?韵脚和长句是如何表现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的?诗歌的主题是如何诠释他在文学评论《创作原理》中所主张的诗歌原则的?诗人是如何以意象美展示他对忠贞爱情的信仰的?坡为什么常选择死亡作为作品的主题?他的另一名作《黑猫》表现的是死亡的浪漫还是恐怖?坡与海明威选择的死亡主题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有难有易,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几个。对于学生的回答与参与,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于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会慢慢地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的文学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课后,教师还可布置学生就作品中某个片段或场景写读后感,将学生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作品中,这样才真正达到文学启迪人生、陶冶心灵的目的。
(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运用多媒体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快速、方便的网络为教师备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根据笔者亲身经历,绝大多数笔者上课时所用的影像、国内外研究的文字资料都是来自于网络,这就大大缓解了普通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还可让学生观看一些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或有关英美国家背景知识的录像。当然,教师面对大量的资料,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进行筛选、总结、提炼,然后做成课件。因为英美文学的信息量大,教师用课件将授课内容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减少了板书时间,而且图文并茂的材料更加直观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授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理智与情感》时,教师先用课件清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文学成就与地位。然后分析该作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评论,以图示的形式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自我、本我、超我的三元人格论和自我保护机制,以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抽象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在分析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玛丽安和埃莉诺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她们的电影片段,并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作品如何呈现玛丽安的本我品质?埃莉诺是如何自我调节,将本我的冲动与欲望进行自我抑制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她们身上的表现是什么?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来完善我们的理智与情感?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课后,教师也可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安排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查找,或者与老师网上交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主动思考的能力。
(3)将比较文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英美文学教学应该打破时间上的静态局限和空间的地域限制,把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因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并不是作家孤立的行为,而是多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的结晶。
以美国意象派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为例,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站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枝条上的花瓣。这里的“面孔”与“花瓣”是两个不同的孤立的意象,诗人把这两个独立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意象的复合体,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把有限、具体的意象赋予无限、抽象的内涵。在中国的古代诗人中也有很多与意象派主张相似,用意象主导其诗歌的例子。如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和“寒江雪”等若干个意象相互烘托映衬,犹如一幅挂于眼前的图画,情景交融。类似的诗句还有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完全浸润在意象之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把中西文化对比贯穿教学的始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中外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怎样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需要,为其输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知识面、较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每一个英美文学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李公昭教授说:“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等方面找原因外,我们更应从自身去找原因。”…面临困境,改革已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加强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充分发挥英美文学课在人文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以达到培养造就一批批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插图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公昭,现状与忧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1-15
[3]杨叔子,素质教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N],科学时报,2005-11-02(5)
[4]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25-28
[5]马爱华,英语名著教学模式优化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