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

时间:2023-04-11 04: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比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文化比较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

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

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

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

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3.姓名的命取方式不同

中文名字以字为单位,一般为两到三个字为主,长辈取名时一般会考虑生辰八字与五行,如五行缺木,则会在名字中加入带木的偏旁部首的字,如“林”,“森”等。家人还对孩子的希望凝结在一个字里。除此之外名字中可能还会包涵“伯、仲、叔、季”等字来表示兄弟间的顺序。西方的命名以词为单位,因此所选用的词是有限的范围内挑选的,其中名字的来源多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相关,名字所代表的内涵与寓意也是固定的并且与名字的来源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月亮女神Diana代表了贞洁、自由与健康。有一点区别十分独特。在中国,后辈不可与长辈重名,在古代不可与皇帝与圣贤重名,需要对帝王名字进行避讳,如雍正皇帝即位后将他的兄弟名字中的“胤”全部换成“允”。而西方可以与长辈圣贤重名。比如英国GeorgeAlexanderLouis王子,George向女王父亲乔治六世致敬,Alexander在英文中对应的女名是Alexandra,取自女王姓名,而Louis则取自爸爸名字中的一节。这些名字与前辈均有重名,英国人正是使用重名来表达对先辈的尊敬和表达对后代的期冀。

4.姓、名发展的历史渊源不同

在中国,姓的起源比名要早,而在西方,现有名后有姓。至于美国黑人更是在南北战争后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他们的姓是可以经常更换的。[1]

三、姓名差异反映的文化差异

1.重集体与重个人的差异

从中西方姓与名的前后顺序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姓轻名”,而西方人“重名轻姓”。这种姓与名的不同排列顺序是英汉文化差异的明显例证之一,它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人名上的体现。[2]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维护整个家族成员的关系,他代表的是群体。[3]中国人将姓置于最前,体现了中国人将自己首先定义在整体关系中,然后再整体中才通过名来展现个体。这说明中国文化强调整体为先。而在西方,名置于姓之前,名代表的是个体。同时姓出现的时间较早也说明姓及姓的代表含义比名在中国人心中更加重要。西方人注重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姓代表整体,置于名之后。并且西方名出现的时间比姓要早,并且姓可以更改,说明西方文化中更肯定个人的地位,重视个人的价值。

2.宗族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重姓轻名在文化观念上的另一种反映是中国人宗族观念强,重宗族意识。宗族世代同宗同姓,姓是一个人宗族归属的一个标签。中国人讲究追根溯源,讲究同一姓氏的发展。而西方则不强调宗族文化。从中名的命名方式上也可以窥探一二。中国中名含辈份名,说明中国文化强调代代之间延续性以及同代之间的联系性。有了辈份名,便是宗族间加强认同感的最好的纽带。西方中名多为母亲的姓,没有反映出同代人之间的关联性,也没有整个家族因素的体现。受儒家思想支配了数千年的中国社会,由于儒家提倡齐家睦族,每个人都要尽了对家庭与祖先所应尽的责任,命名的内容大体上多包含理想与希望,那么承先启后延族敬宗自然是理想与希望的一大主流。在命名中,看看史书上所列举的历代人名表,如光祖、述祖、继祖、耀祖等,这些名字都是中国传统宗族思想最明朗的说明。[4]

3.宗教观的差异

汉人重儒家礼教观念,如“德、义、恭、文”等,如三国的刘玄德和张翼德等。此外,封建伦理“五教”中的“义、兹、友、恭、孝”和无常之道的“仁、义、礼、智、信”等字也常见于人名之中。西方英美人多信奉基督教,如男名Chritian,Joseph等,女名Angela,Elizabeth等。《圣经》中的人物名和基督教中德圣徒名丰富了英语的姓氏库,这充分反映了基督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5]

4.中西方某些特有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起名字讲究生辰八字和五行。数千年来我国的五行和八卦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命中缺少哪一样,然后由名字补上,使缺少的一行发达、昌盛。[6]如五行缺木,则会在名字中加入带木的偏旁部首的字,如“林”,“森”等。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根。[7]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语言也受其影响颇深,表现之一就是西方人的姓名。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有各神,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而姓名也传达出了不同的寓意。在西方尤其是英国,由于君主制的历史渊源,有一些名字本身有皇室名字的命名传统,而英国皇室在给继承人起名字的时候也会从中进行挑选。比如女性的名字有Victoria、DianaElizabeth、Alexandra,男性则有Charles、George、Henry和Richard等。这些名字都十分受欢迎。

5.婚礼与婚姻观念的差异

中国古代女子出嫁后随夫姓,夫姓后再加上自己的姓,如李王氏,李是夫姓。当代中国女性的姓名不再有此传统,女子结婚后姓名没有改变。当代许多美国妇女婚后仍改用丈夫的姓,但是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不少夫妇开始采用两人的姓作为新的姓,中间以连字符隔开。如MaryBrown和JohnWilliam结婚,婚后,二人的姓名变为MaryBrown-William和JohnBrown-William。女性姓名的命名方式的变革是一种语言现象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种标签,标志着女性追求独立平等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进步。[8]

四、中西文化交流与姓名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中西交流逐渐增多,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那些来中国的英美国家的留学生有一个中文名字很重要的融入文化的一种方式。从他们取中文名的思路可以看出他们的姓名文化。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取得自己的名字与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一致,比如李白,曹操等。随着他们对中国文化更深的理解,他们的名字也趋向多样化。这种对于姓名上的变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相互理解,也促进了姓名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起名字,我们不应只看语言文字的表面,更应该了解姓名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以及外国人对于这个名字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明白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五、小结

名是一种记号,亦是文字的前身,人类的文化起于制名。[9]人的名字和姓是一种语言现象,隐藏在它背后的是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语言现象,决定了姓名不同特点。中西方姓名这一语言现象存在明显不同,反映了背后文化的差异。各自的姓名的特点事实上是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论中西,在社会时展中,姓名也在变化,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同时文化的发展也促进姓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碧蓉.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

[3]芝.论英汉人名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5]葛传.新英汉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黄碧蓉.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7]王升.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华章[J],2014.

[8]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

篇2

关键词:中国彩陶;希腊陶器;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49-01

一、中国彩陶与希腊陶器之比较——器型与纹饰

.器物的造型方式以及纹饰的描绘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彩陶的造型质朴单纯,在最早的用手工制作的陶器,最初的实用的目的性表现较为明显。早期为了便于汲水,陶器的造型是口小细瓶圆腹和尖底;而希腊的陶器的早期发展阶段,它的造型一直是简洁大方的,最先陶耳和瓶身是分离的,到了最后陶耳逐渐和瓶身融合在一起了,并且形成了独自的风格。中国的彩陶在纹饰题材表现多为几何纹饰,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模画。而西方的希腊陶器由早期的几何纹饰为主的慢慢发展成以人物纹饰为主的题材,他们最早也是对自然的崇拜,但是后来战争的频繁,人们多在彩陶上表现当时的生活状态。在希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黑绘、红绘、白彩三中形式。而中国的彩陶没有集中的用某一颜色表现,而在希腊陶瓶上以黑为底图案用红色来表现。

二、中西陶器以“器”各孕育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彩陶反映的中国文化

1、礼乐思想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那么早在陶器的发明和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就孕育了中国人思想和礼制的态度。礼和乐源于陶器的发明创造,礼是用日常的食器进贡神而致福,乐则是敲击日常食器而愉神祈福,两者都用饮食器为手段,让人和天地等超自然的存在相互沟通,都用陶器作为承载物,陶器无形中承担了沟通天与地、人与神、社会与自然的重要职能。

2、道家思想

作为道家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和范畴的道,陶器可以说是圆地具象的表现,圆在作为人们的审美范畴前它首先就是一个哲学范畴。圆可以说是陶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抽象的表现为道,抽象的表现为圆。人们发明陶器,其目的就是要用空虚的部分作为主要功用。然而在自然界这一广大的空间中,要想有一个能够容纳东西的专有空间就必须制作出一个特定的空间,这是“有”,然而这个空间又必须具备虚空的特点,容物,这即是“无”。换句话说,作为“有”,这个器物不仅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同时还必须要构成一个自足性的空间;作为“无”,这个空间既要能够装入或倒出所融的物质,以便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同时又要保证所融物质不外流。陶器的发明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实际需求。

(二)希腊彩陶反映的西方文化

1、自然崇拜:克里特人热衷在陶器上装饰与大自然相关的图案,一方面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希腊人的宗教是以崇拜自然为主要核心的。在当时,大母神是岛上的众神之主,人们相信是她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与中国的女娲炼石补天用泥造人的说法相类似。在希腊人心中,大地母神的符号意味着更多的女性的形象这种自然崇拜说明了当时人们很重视生殖繁衍子孙后代。

2、理性思想与高度写实:理性在西方的古典艺术中有突出地地位,它突出理解,强调整体。比如说希腊的陶瓶上的彩绘就反映出当时一段时期人们的生活、经济的状况,人们当时所追求的审美趣味,如希腊陶瓶上所绘的纹饰。从希腊陶器的早期二维的平面绘制的纹饰到后期在陶器上的雕塑造型,不得不让人惊叹出西方的造型写实的技巧的精湛。

三、中西陶器凸显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之根源

(一)空间意识

“天圆地方”可以说是中国的原始的空间意识。陶器的起源观念、外形塑造、花纹样式中皆含有古人的宇宙观,即具体的表现为空间意识。比如在齐家文化类型的陶器中,器物的实用功能大大缩小,而以巨大的形式意蕴,表现出了充满空间张力的形式美,不仅成为空间意识的具象解释,而且也构成了丰富的“有意味”的内涵,器物的实用功能逐渐消隐在外在的形式中。而西方文化的空间意识里充满了和谐、数量、秩序,真正的美的鉴赏必须从对象的物质世界上升到对纯粹形式世界即“理式”世界的凝神关照。

(二)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希腊式的美术价值强调形式优于色彩,希腊陶器的外形古希腊的陶壶,单从外形我们看到的一个大的圆形的陶嘴,整个器身是接近于圆形的,壶把和壶嘴是紧挨着的,壶身上有规则的布满了植物纹和波浪形线条。中国的美学价值强调“道”、“器”并重,宽口圆底的陶碗反映出天圆地方的古代哲人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高度的抽象与意味的表现。比如彩陶上的蛙纹,最先由具体蛙的图形刻画在陶器上慢慢的简略成蛙体的单线,最后简化成类似蛙形的波折线。而西方人的思想是理性的,具像的表现。

篇3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41-02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洋文化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逐渐站稳了脚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现在,道路两旁,西式餐馆,异域风情,无疑已经成为商家招揽顾客的首选,比萨、牛排、沙拉,已经逐渐成为小资情调的代名词。然而,现在越来越少的中国年轻人愿意在下班后,钻进厨房,好好烹饪一桌中国式的美食,似乎人们正逐渐忘却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本文旨在带领大家在中西方饮食的对比中更好地体会中国的饮食文化,毫无厚此薄彼之意,只是希望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能够不被忘记,能够得到更高的传承,更好的发扬。

1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外在差异

1.1 食材选择的不同

西方国家大多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那里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为了能够生存,并具有强健的体格,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表现为以食肉性为主,他们在食材选择上偏好肉食,并且是大块,整体地食用,因此,西方人多肌肉发达,体格强壮,高个长腿。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纬度相对较低,且南北横跨50度,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我国蔬菜类的食材较为丰富,且中国人在进行烹饪时,十分讲究荤素搭,因此,在中国的美食中,蔬菜并不仅仅作为辅助配料,而在某些菜系中,更是充当主角的角色。对于这一点,既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美食家的坡先生早在他的《东坡集》中便有提到,“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僧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还要让人印象深刻。对于被西方国家当做主要食材的肉类来说,中国并没有采用像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养殖的模式,而主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饲养的模式,加之,中国人对于肉类的需求并不如西方人那般大量,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中国等亚洲国家对肉食类产品的食用远不如西方国家频繁,并且中国的一般家庭在烹饪时,更加看重有荤有素,搭配适当。

1.2 烹饪方法的不同

在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对于烹饪方法的运用,中国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举例来说,对一只鸡的烹饪,可以有炒、煮、蒸、炸、烤、焖、炖等多种方法,将鸡肉的鲜嫩味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可以运用多种烹饪技巧,将鸡身的各个部位都充分利用。例如像鸡头,内脏,鸡爪等西方人毫无应对办法,一般不食用的东西,拿到中国厨师的手里,瞬间也能够变成绝味的美食。在中国,除了上述的几种烹饪方法,还有好几十种丰富多样的手法,例如“炝”是指食物切好后,经沸水或热油的“灼”或“泡”等处理后,再在烧锅中爆炒干辣椒或放入花椒油的烹调方法;“涮”是指北方的一种常见的烹调方式,即将切成薄片的食物放入辣汤中至熟再蘸上酱料而吃的烹调方法;羹是我们中国古老的烹调方法之一,是指将切制成丁的食物用沸汤煮后,加入少许湿生粉,使汤水溜成糊状的烹调方法。这些种种的美食烹饪方法,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的智慧,都证明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凝聚着中国饮食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反观西方,则没有如此众多的烹饪方法,在英国,最著名的一道菜便是炸鱼加薯条、烤土豆,运用的都是一些简单普通的烹饪方法,而在美国,平常人家吃的最多的是牛肉和水果沙拉,都是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烹饪手法就可以迅速完成的食物。这些,似乎都与西方国家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有关,为了追求高效和便利,在西方国家,往往十分畅销的都是一些罐头类的食品,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营养需求。

1.3 餐具选择的不同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外在差异。中国人喜欢用陶器存放食物,而用筷子进食。中国人对于餐具的要求很高,特别讲究餐具和食物在外形上的搭配,美味的食物一定要配备精美的餐具才算完美。就餐时,中国人喜欢将菜肴用大碗盛好,摆在餐桌中间,众人用筷子在一个碗中夹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在西方的饮食习惯中,餐具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西方的餐具造型简单,单调,却很实用。西方人用杯、盘、盅、碟,用刀叉进食,餐具多为金属器具,这与西方近达的冶金技术密切相关。西方人在就餐时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会将每个人所需要的食物用单独的餐具存放。在就餐时,每个人只会用刀叉去吃自己器具里面的食物,而不会到其他人的餐具中去夹取食物。这主要是由于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讲求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当然,这种方法也非常的卫生,并且在就餐时也能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使得餐桌上的沟通交流更加有序、有效。

2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2.1 饮食节奏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慢”。不仅表现在饮食制作过程耗时长,更表现在就餐过程的缓慢。讲究“细嚼慢咽”。这种差异的形成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占据了历史的大部分篇章,农业社会的生产节奏很慢,于是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下的中国人逐渐养成了悠闲,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但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在西方,农业文明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占据过主导地位,上古时代的狩猎文明,游牧文明,以及近现代的工业文明都养成了西方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使得西方人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食物的制作上。因而,西餐制作方法简单快捷,这样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工作当中去。

2.2 营养理念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基本上都会有这样一种菜,一般称为时令菜。时令菜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食用该季节特有的食物,也可以是指在不同的季节食用对人体有益的食物。“娄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秋冬进补无须猛,温热食材调均衡,果蔬蜂蜜南瓜备长寿早开养生门”说的就是以上的两种情况。前者强调的是遵从自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食用每个季节的食物,使人的习惯与自然的变化相契合。后者强调的是在自然变化的过程中,根据人体的需要补充各个季节容易缺乏的东西。做到以上两者,便可实现传统饮食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西方的饮食文化受“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实用性,即重视食物的营养,对于营养的追求大于了一切,加上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使得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成为了可能。因此,西方的饮食文化中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理念。

2.3 文化观念的不同

在中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做“团圆节”,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传统观念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象征着“团圆”二字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还逐渐影响到了我们国人的日常饮食文化,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圆桌吃饭,取“团圆”之意,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炊烟缭绕,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不管这桌上的菜品如何,单单这样的氛围就足以让人们心头暖暖,温馨十足。反观西方,西方国家更喜欢分坐在长桌的两端进行就餐,这一点与他们十分注重个人空间的习惯有关,西方人希望随时随地都保有自己的隐私,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因此西方人在就餐时,彼此之间都会不约而同地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左右邻座留下一个安全的距离。现在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或是年轻人,都喜欢去一些西式餐厅,去感受一下那种长桌,高椅,铺着精致桌布的浪漫氛围,其实偶尔去体会一下西方国家的浪漫也是不错,但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忘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紧紧地围坐在一起,相互之间看得真切,彼此零距离地一起吃饭,体会团聚的温馨和快乐,来得更加实际,更加幸福。

篇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对比 汉语教学 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载体,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学必须以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基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之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要靠语言来表达,对外汉语教学是使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宣扬华夏文化、走出国门、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一步。认清中西文化差异,以文化观念加强汉语的学习,能帮助外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轻松自如地交流,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中西方文化对比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并有得研究的内容。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汉语的学习,既是对一种新的语言的学习,也是对一种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积累过程。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它具有记录、存储和传播传承文化的功能,人类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外籍学生学习汉语既要克服本国文化习俗习惯的障碍,又要腾出空间来接受另一陌生国度的文化习俗,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无误地运用汉语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传递,将汉语言扎实地作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技能来掌握。

2.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统一性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因此语言和文化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也已逐渐融合在一起。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单独地用语言来教学,拼音字母、语法、读音、词语、结构,光靠这些是不可能学会汉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要去使用这门语言交流沟通,参加交际活动,掌握文化背景、学习语言规则和语言技能是学习一门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懂得文化知识才能在语言交流中如鱼得水。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相互统一、没有分歧的。

3.文化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文化具备一定的差异。汉语学习者与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大,思考事物的方式更加不同,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必须用新的思维方式——即语言所在地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如果学习者不对比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用旧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交际障碍。另外,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这又导致了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事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义也不同。语言不是死的,特定的文化语言具有特定的引申意义,只有真正了解汉族文化才能懂得许多汉族文化中很多语言的特定引申意义。另外,汉语中有许多简洁的成语、格言、言语、习惯用语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学习汉族文化是不懂得这些丰富内容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以汉族文化背景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内容,克服交际障碍,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民族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饮食文化在不同的民族中差异表现尤为突出,而且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类常见的不可避免的交流互动内容。重庆火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同学们在讨论晚饭吃什么的时候,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统一意见准备去吃火锅。这时候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可以提问吃火锅的原因,火锅的来源,火锅的吃法等,促使学生加以思考,使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发现火锅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与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另外,老师可以组织聚餐吃火锅,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样同学们的亲身体会才会更加清晰,也掌握了讨论这一话题的形式特点,对以后的汉语交流学有裨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的饮食中更主动积极地了解掌握有关饮食文化特点的知识,养成思考观察的好习惯。

2.地域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与其他语言产生形成在不同的地域,因此,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潜在默化而又尤为重要的。在中国,经常会遇到成语、俗语和歇后语等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和结晶。比如,中国老人经常会说“家和万事兴”,简洁而又充分有力地证明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对于初学汉语者肯定不会懂得这种汉语的特殊说法。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为什么家庭和谐而所有事物都会兴旺呢,事业不是最重要的吗……可能一些国家非常讲求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家庭。这时,老师应该将中国的家庭观念以及家族情感向学生加以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俗语的文化基础和根源、出发点上讲解,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使学生扎实掌握这一中国特殊的地域俗语。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多提及一些特殊的独有的文化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3.习俗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习俗,这在语言文明和交际用语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比如,有人生病了,其他人会建议他去医院看病。这时,老师就可以借题发挥,问及一些在生病去医院的过程中的一些用语并让同学之间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是在英美,可能在第一时间内遇到生病的人会说“Iamsorry”,而在中国肯定会第一时间建议你去医院看病。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表现在生活用语的方方面面,作为老师要细心积极地引导学生,不错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引起学生更主动的思考则更为有利。教师不仅要把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学生面前,更要教会他们自己的思考。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自身的发现来总结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深刻地学习到华夏文化的点睛之处。

4.宗教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宗教文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但是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国度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特别注意宗教问题的教学,这有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举止,避免对处在不同宗教文化下的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应当谨慎地向学生讲解中国宗教文化的背景、类型、发展历程,避免学生对中国宗教文化的不理解甚至误会而对汉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和宗教有关的节日有不少,中国也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也可以相互对比,了解异国风情,既增长见识又可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西方圣诞节的设立便是为基督耶稣的诞生,圣诞节的性质就好像是中国的传统新年一样,教师可以讲解中国新年中的一些有趣的习俗等,让学生与自己的国家做一下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国还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可以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宗教文化或行为规范。

结语:

以上从民族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做到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甚至相互统一。汉语教学是一门高深而又影响深远的任务,从文化教学到语言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学习。这不仅能做到事半功倍,还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文化丰富度、语言的流畅和语言习惯等产生积极的作用。汉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更是一门历史悠久、蕴含丰富、值得学习研究的语言,透过汉语言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踪影更是一次心灵腾飞的奇特旅行。教师应当通过中国文化来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可以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淑梅,缴维.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3]徐青.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6)

[4]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篇5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ir root causes; then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practices based respectively o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finally, with reference of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the strategy of culture conformity and compatibility.

关键词: 公司治理;中西比较;文化差异

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Sino-West comparison;cultural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36-02

作者简介:李秋孟(1989-),女,四川南充人,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

0 引言

许多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其中包括经济制度,国家政策,市场性质以及文化元素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治理模式很难照搬到他国的公司治理系统中是因为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元素。因此,在考虑借鉴别国优秀的公司治理模式经验之前,你首先应该考虑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探讨公司治理的模式。因此,只有针对一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因素来对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改革才能使企业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实现其高效,稳定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中西方公司治理及其差异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得出了许多切实有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鲜有专门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角度全面阐述中西方公司治理的不同理念和不同模式。因此,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入手来对它们所对应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凭借西方先进的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来对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公司治理策略进行整合,从而使其能对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具体的措施与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 基于公司治理模式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不仅仅是公司领导者为追求效率最大化而采取的管理模式,它还是与各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由于社会制度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陈述文化元素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影响时有必要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从他们之间的差异的来比较分析各自所实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西方文化主张 “非平均”观念。这种观念始于亚里士多德,他将一个人应得的东西与他的贡献相联系。这一观念在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体现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上。由于人信息不对称,就很有可能产生经纪人“偷懒”的行为。这就涉及了财富的分配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挂钩以激励或者约束经纪人的行为。西方文化还强调“法治”,这一观念是建立在人是利己、排他等“性恶”的理论基础上的。因此,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需要法律来解决矛盾。“法治”观念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法人治理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强调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也决定了其必然通过法制而不是通过道德约束自我、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文化崇尚的是平均主义、集体主义,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主张就是该价值观的体现。这一观点体现在我国公司治理的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权比例高导致自理效率低下,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对小股东利益保护不足,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和经历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并且,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性论上突出“性善”,国人将“行善”作为至高的道德行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甚至将“行善”与人类走向最高信仰的路径联系在一起,止于至善。而一个充满善意的公司,必定是由善良者设计的公司,具有善意的治理结构。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进行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是往往更加重视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期待用道德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非正式的制度制约。不过目前我国的股份制改造都是依据“公司法”在进行的,法规是比较完善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公司治理总体的模式上强调“法治”文化。

2 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公司治理模式

对应上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都有着各自对应的公司治理模式。西方国家如英美等国家资本市场发达,资本积累充分,企业融资以股权资本为主,股权相对分散,并且一直遵循着“投资者”和“股东至上”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哲学。所以他们采取了以市场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它的特点体现在市场监督控制上,主要依靠高效运行的资本市场来监督和激励企业经营者,即通过证券市场对公司和经理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间接通过非执行董事、接管、破产、经营者激励等措施实施控制。外部市场监控在公司中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在激励措施上美国倾向于物质型激励,并且在企业中对员工的激励是通过正式制度进行协调的,这样把员工之前的关系就建立在了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不像中国重视人情和非正式关系。

反观我国由于私有企业发展时间历史较短,国有经济的存在,以及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原因,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治理结构方面,我国实行单层董事会制,由股东大会、懂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构成。股东大会任命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与职工代表选举的监事组成监事会,监督董事和总经理。我国《公司法》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职权划分互相重叠,没有创设监事会履行职责的程序性保障制度,也缺少监事会对董事会行为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国股票市场上可流通股少,机构投资者投资较少,大股东控制着股东大会致使小股东的权益不能被有效保护。在经理人市场方面,激励的竞争机制和不完善的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会迫使经理人员过度追求利益或者是过度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使得经理人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虽然许多公司都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治理模式,但大多是“形似而神不似”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对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都还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导致公司治理效率的低下,影响公司的发展。

3 中国公司治理模式与自身文化相适应的策略

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强调权力制衡、相互监督、信息对称及制度至上的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和谐、集权、含蓄、人治等。这必然会导致在中国推行现代公司治理模式时会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反应到公司治理的结果就是上述问题: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与中国文化的不匹配,进而造成公司治理的效率不高,效果不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文化的公司治理模式,这要求我国在建立自己的公司治理模式时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并把现代公司治理文化因有机的融合进来;二是在我国文化元素中需求适合公司治理模式发展的相关要素,为我国建立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文化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形态意识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不应该也不能试图去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应该主动积极的选择和整合那些能够支撑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基因,来为建立适合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服务。

3.1 优化股权结构,推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优化股权结构可以通过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来实现全流通,使股票价格反映企业真实地经营业绩,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实现大股东相互制衡,同时防止股权过于分散,导致内部治理和控制系统失效。除此之外,股东还可以通过利用“用脚投票”使得经营者感受到来自外部市场被收购接管的压力,充分转劣势为优势。

3.2 加强市场监督,重点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在我国大环境下看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像美国那样规范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对公司经营的监督也不能依靠股东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这一市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监督还是要以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为主。这方面借鉴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经验,如完善内部相关法规,明确各自的权责范围,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等。此外,我国在明确国家证券管理部门监管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使信息需求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3 探索和完善经理人激励及其约束机制 我国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发展资本市场,培育经理市场,加强经理市场信誉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经理人各种激励机制,如经理人持股这种能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契约治理能力的方法。这样使得管理层在以提高企业价值为前提,能更多的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或者解放对自己过分的束缚,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最后由于我国与西方文化的存在差异,所以在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搬美欧模式,需要结合我国自身的文化特征来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激励机制来适应我国的文化基因。

4 结论

文化传统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基础,对制度运行的效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制度被借鉴到一个新的地方,如果不能与本地的文化传统想兼容的话,那就失去了借鉴它的意义,甚至有可能还会危害到原有一些有利制度的运行。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这两者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对应的情况。如果不对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左的因素进行调节的话,就会影响企业治理效率,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然而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最优的公司治理模式,这也要求在选择一种公司治理模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我国来说,在选择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公司治理模式,而是必须正视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继承、吸纳适应国外优秀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要素,并且针对这些文化特点使得借鉴来的公司治理模式“本土化”。因此公司治理模式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实现文化与模式的妥协与契合。这也要求推行特有公司治理模式的人具备跨文化思维,这样才能使自己所推崇的公司治理模式很好地为我国公司服务。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J].经济研究,1995(1).

[2]胡汝银.中国需要公司管制革命[J].中国经济政治评论,1999(10).

[3]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4]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小约翰·科利,等.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李维安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68.

[8]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l:55.

篇6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一、中国茶文化溯源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茶之于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璀璨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它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精神。

从魏晋时期开始,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并期望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产自山野之林,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佛学家认为,茶能使人心静,有节制,与禅宗规诫相适应。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和谐、平静的精神。而在明清以后,茶文化出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现象,茶人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内在意味,并寻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西渐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发源于中国,流传千年,影响深远。千百年来,茶叶在全球广泛传播,中国的饮茶器具、制茶工艺连同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和独特的东方哲学一起播撒四方。

古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茶叶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以下路线:(1)茶马古道――向西南,传播至和印度。在高寒地区,人们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容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2)丝绸之路――向西由我国的新疆传播至中亚。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为大宗。茶叶作为古中国的特产,也随着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国。(3)草原之路――向北传播至今天的蒙古、俄罗斯及广大的欧洲地区。(4)海上之路――东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南传播至中南半岛,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肇始,向非洲、欧洲和美洲传播。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中国出发之货物主要以丝绸、茶、瓷器为主。

三、西方茶文化理念

由于人文历史和环境条件的差异,表现在饮茶时间、品茶文化行为等方面。不管是在品茶的对象上还是方式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都保持着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也创造了自己的饮茶文化。崇尚快节奏的美国人大多数喜欢饮冰茶,这茶以饮、以凉为主,大都是不带任何茶叶痕迹的速溶茶。

德国人喜欢饮花茶,但不是我国用茉莉花、玉兰花等制作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德国人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流到茶壶内,再将茶叶倒掉,所以茶水颜色很淡,这也成了德国人独特的“冲茶”习惯。

在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成为许多英国家庭约定俗成的习惯。下午茶时间可以说是一天当中充满温馨、其乐融融和传情达意的美好时光。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世界上茶叶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一年一人约需2公斤茶叶,英国人均饮茶量是中国和印度的3倍,年均饮茶2公斤。

西方这种开放性饮茶法,虽未能如中国之茶道般上升到天地自然一体的哲学高度,但有饮茶的新生命、新传统作基础,普遍又活跃。

四、比较中西茶文化异同

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虽相隔千年,但两者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茶同样都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饮茶礼仪、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一)品饮方式的不同。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二)饮茶礼仪的不同。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恰”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中国人饮茶常把它作为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活泼和更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

参考文献

[1] 徐先玲,李相状.中国茶饮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 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民居 民俗 文化 等级思想 地域 庭院

0 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 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 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 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性功能的考虑。

古希腊 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 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 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 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 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 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 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 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 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 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 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篇8

【关键词】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意识;动机与兴趣

一、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或文明是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拥有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统一整体。(Tylor, 1871:123, 转引自陈申, 1999)

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可有不同的分类。Allen 和 Vallette (1977:325)把文化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大文化”指一个民族对文明的所有贡献如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技术、科学发现和哲学等。“小文化”是一个民族总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政治系统等。具体地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举止行为,包括:人们吃什么,怎样谋生,组织社会的方法,对朋友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语句,必须遵守的制度等。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好语法词汇等知识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数。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试为主导而文化渗透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总结其原因如下:(一)英语教师认为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完成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二)教师缺少合适的文化教学资料,他们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了解得不透彻而且缺少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三)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

然而,高考中亦不乏对学生文化知识及跨文化能力的检测,日常生活中也屡见因相关文化的不熟悉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的教授,还要辅以文化教学,因为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不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第五种技能。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Kramsch ,1993:217)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应熟悉我国社会生活,能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 教师应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显性教学活动、隐性影响和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Chen, Wang & Cheng, 2004:46)

三、中西文化对比的重要性

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环境、政治制度、习俗及价值观而导致不同的文化特征。(吴菲, 2007:48) 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障碍大多来自于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间差异的不了解。(刘长江,2003:18)

邓炎昌、刘润清(1989:2) 指出“由于文化差异,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哄堂大笑;无恶意的话可能会造成不愉快;外国人说的笑话可能会使我们不知所云。”张晓燕(2003:33)认为外国人可以原谅中国人语音、句法等方面出错却不能容忍其文化交际错误。比如,中国人习惯上问的“你吃饭了吗?”,“干什么去呀?,”“你多大了?,”“结婚了吗?”等问题。会使西方人感觉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因此“增强高中学生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理解认同的最有效的时期。”(Robinson,1985:48)

四、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

近年来,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和教师就文化教学的策略作了研究,提出诸如“文化胶囊” 、“文化串” 、“文化同化” 、“文化插曲” 、“文化岛”等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对某中学高一两个班(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了研究。控制班沿用任务型教学法,实验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运用测试、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两种文化对比的方法如下:

(一)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中西对比。

比如第五单元涉及电影,笔者为学生放映了《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夜宴》、《天下无贼》、《侏罗纪公园》、《大白鲨》等中外电影。同时组织学生对张艺谋、冯小刚、Steven Spielberg、 成龙、章子怡、刘德华、Meryl Streep 、Keanu Reeves 等中外导演和演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第十二单元涉及文学艺术,笔者引导学生就达芬奇、樊高、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外著名画家的人生经历、著名作品及绘画风格等进行了比较与对比。

总体来说,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主要用于新单元的导入并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其宗旨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鉴赏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跨文化意识。

(二)每两周进行一次中西文化对比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中西词汇、习语、习俗的比较。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说英语国家的人们交流。

(三)为学生放映中外名著名片。

如《乱世佳人》、《出水芙蓉》、《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卡萨布兰卡》、《哈里波特》、《与狼共舞》等。其宗旨是向学生呈现直观的中西文化材料,强化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Herbert (1989:582) 指出“适当选择使用电影录象,能潜在地提供目标语言及文化的深层知识,这仅次于与目标语言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五、结论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笔者发现中西文化对比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9

>> 从家庭视角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异同研究 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看公益广告的翻译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分析 中西方网络广告的文化价值观比较 高中英语中西方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浅谈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及其班级旅游研究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浅谈大学生外语教学中中西方价值观有效融合途径 《红字》中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解析 从《当幸福来敲门》看西方文化价值观 《特洛伊》中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解析 中西方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比较研究 浅论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育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高等教育模式中的大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 浅谈新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育与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任友群,郑旭东,吴F瑜.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3-9.

[4]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50-61.

[5]余鹏,李艳,吕鹏.高等院校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8):102-108.

[6]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欧阳剑波.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当代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2011(6):17-21.

[8]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9]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安兴茹.我国词频分析法的方法论研究(I)――统计分析要素的界定、分类及问题[J].情报杂志,2016,35(2):75-80.

[11]程树铭,吕亚萍.试论语义特征分析法[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3):25-30.

[12]张敏.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J].信息技术,2010,34(8):167-169.

[13]齐英艳,李建国.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8(9):25-30.

[14]闵会轩.中国社交网络中的文化价值观分析[J].东南传播,2015(1):34-36.

篇10

关键词:城市:意象;精神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0-0071-03

1 中西方城市起源及其精神

1.1中国城市精神渊源

1.1.1中国城市起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灿烂的古文明,也是城市最早产生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城” “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古代的“城池”是指城墙和护城河,因而其形态是闭合的、内向的。而“市”则是指交换贸易的场所。由于生产经济活动的需要,其形态则呈开放的、外向的。

1.1.2中国人文思想与城市精神

1.1.2.1儒的规矩

中国古代由于文化、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对城市规划思想有深刻影响,也造就了典型的城市形态特征。中国古代城市精神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春秋末年齐人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就成为了封建统治时期的正统思想和行为准则。儒家思想重礼、崇孝、尚文。在儒教思想的光照下,无论是都城、宫殿、庙宇或百姓住宅都讲求对称、均齐、规矩、等级。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部署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重场合。”明清北京紫禁城即今日之北京故宫,其平面布局的最大特征,是严格的中轴对称,自南至北,呈纵向发展,其主要建筑,都安排在这一条中轴线上,它们主要是: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并且在这中轴两边,对称地布置着一系列副题建筑。如社稷街门对太庙解闷;西庑对东庑:社右门对庙左门:阙右门对阙左门;照和门对协和门;右崇楼对左崇楼;贞度门对昭德门:弘义阁对体仁阁;右翼门对左翼门;中右门对中左门;后右门对后左门:隆宗门对景运门以・及内右门对内左门等。“则中而立”,“居中为尊”,《周礼》中记载的这种典型的礼制规划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规划。

1.1.2.2道的自由

“道”的基本哲学涵义有三:第一,先天地而存在和生成万物的本根、始基:第二,其性“无为”,因“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其本体隐秘恒常,只可领悟,不可言说。道的中心涵义是“无为”。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所谓“无为”,就是任其自然之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和儒家“人世”的观念不同,道家崇尚“出世”。认为政治的昏庸、社会的混乱、民众的贫穷,都是人为“失道”的缘故。他抨击“人世”、“大伪”的礼制。“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所谓仁义、忠信、孝慈这些礼的教条,都是人为地敷衍出来的,因是人为的,一概都无用,只有“本然如此”的道,才是治之“首”。在道家看来,“好静”之于社会的骚乱搅扰, “无事”之于尘世的烦苛政举,“无欲”之于人衰的贪得无厌,无疑都是一剂良药。“好静笃”,“无所事”,“无贪欲”,放弃一切外在行为的努力而使“无为”回归到内心,使人在理念情趣上仿佛超越社会而回归自然,使本已为尘俗所紧绷的内心在自然的荡漾中重新求得片刻的松懈、宁静与欢愉,这只有在精神上崇尚自然无为才能体悟,其实,这是与对自然的审美心理机制相通的。道家“无为”哲学的这一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构成了中国城市文化尤其是园林文化的一种深刻的文化之魂。道家极抑人工妄为而独尊自然。这种美学观念渗透于城市的建设中时,我们不难发现,大多人工建设都不会对自然环境进行颠覆或毁灭性的破坏,而是“依势而上”、“顺势而为”,一切以自然为基准。因此它并不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则性,更多的是高低曲线,使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波特曼在《波特曼的建筑理论及其事业》一书中说道: “在末经人们改造过的大自然,你看不到直线。” “人们的才智与直线有关系,但感情却与大自然的曲线形式相维系。”他对曲线自然的深刻见解揭示了中国城市文化之美的文化底蕴。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1.1.2.3小结

中国古代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的。无论儒家、道家,都讲“天人合一”。儒家以“人为”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于审美境界,而道家则以“无为”求得这种“天人合一”境界的。中国人自古对天地敬若神明,而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夭”是多义的,除了指自然界的天空、苍穹以外,或称之为自然、本然。天是最崇高的。然而天象变幻莫测,天时难以捉摸,天的高远与深邃,使得古人对“天”产生了神秘感与敬畏之情。原始初民对大地能够滋生万物,为他们提供赖以生存的一切食物感到惊奇,于是对她的广博与温暖感到崇拜与感激。《礼记・郊特性》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中国这种传统文化的理念体现了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且讲求实用性。因此,在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建设中,将人工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使他们尽量贴近大地与土壤相亲,而与天保持距离。

1.2西方城市精神渊源

1.2.1西方城市起源

古希腊文明的最初发源地是爱琴海一带以及邻近的希腊半岛,由众多礁石、岛屿、半岛、海湾、港口组成的区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最强盛的时期。剩余商品的生产,手工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开展,加上文化艺术的繁荣刺激了古希腊城邦的发展。而古希腊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在自己的著作中畅谈了城邦社会和对人类理想城市的探索与构想。这些都构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理论思想。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最典型的城邦就是雅典,它代表了希腊城邦中古希腊式的民主制典范。并且,那时雅典在居住问题上采取公民平等的原则,居民居住的街区呈方格网状,贫富居民混居同一街坊。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并且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之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就在于它们的对称和精确的比例。城市的建设从街道到广场的

规划布局都严格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设计。

而古罗马时期的营寨城其平面大都呈现方形和长方形,中间是十字形街道,可通向东、南、西、北洗个方向的城门。街道交点为罗马斗兽场和万神庙所形成的中心广场。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即位,到公元14年去世。他用毕生精力建造了“永恒之都”――罗马城。他除了兴建罗马广场、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屋大维柱廊、凯撒纪念堂、玛尔且勒剧场、玛尔斯战神庙这些大型宗教和公共场所之外,还改善了城市的供水,修复了对外省的大道,更奇迹般地兴建了罗马第一所豪华皇家公共浴场,从而改善了罗马人的生活。

古罗马建设的伟大成就得力于它的拱券结构。城市建设的第一个步骤是选址。影响选址的首要因素之一是供水。所以,城市一般都是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水的供应量有决定了城市人口的规模。而这种成熟的拱券技术是的古罗马人可以将军事卫戍建在水源不充足而在战略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地方。使用拱券技术的输水道给了古罗马人在选址上的极大自由,并且也保证城市规模几乎不受供水的限制。

中世纪早期城市是自发形成的。大多城市都是在城堡周围逐渐形成的,因此以环状与放射状为多。中世纪欧洲有强大而统一的较全,教堂常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广场采取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道路网则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

1.2.2西方城市精神

古代希腊并不是西方文明的唯一发源地,但是凡涉及西方文明或者说欧洲文明就不得不从希腊文明说起。因为它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中包括对城市文明的影响。因此谈及西方城市精神,也不得不从古希腊的城市和古希腊的精神说起。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文明,其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理性、乐观、世俗、人文等人类最为崇尚的理想之上的,因而具有人类文明的崇高性和元典精神。城市作为一种容器,首先必须具备一种磁性。这种磁性可以使得古人类定期返回。从旧石器时的文化丘和石冢到永久性的村庄聚落,这些固定的地面目标和纪念性的聚集地点使人们定期或永久地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营地。而这种聚集方式的起源中不仅同生存有关,而更多地是同神灵、祭祀有关。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说: “庇护、容受、包含、养育,这些都是女人特有的功能,”“房舍、村庄,甚至最后到城镇本身,都是女人的放大。”“一些更原始的建筑结构,如房舍、届室、陵墓等,也往往为圆形:就像希腊神话中所讲的那只最原始的饭碗一样,是依照阿芙洛狄忒的取型塑成的。”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进,男性象征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男性至尊的各种抽象概念逐渐扩大超越了女性那种包容万物的精神。其形式多见于刚直道劲的直线,成比例的矩形,严密封闭的几何图形,状的高塔以及方尖碑。在西方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希腊雅典,我们在其域邦中,可以见到大量的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位于雅典的卫域就充满了这两种柱式的艺术典范。爱奥尼式突出女性的柔和典雅与华贵,而多立克式则强调男性的挺拔雄健与庄严。

远古一些城市大多星圆形平面布局,而至统治者的城堡和宗教圣界则往往为封闭的矩形平面。城市不仅仅体现精神宗教以及世俗伟力,而且它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宇宙,是实现人间天堂的一种途径。人类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向内聚合的趋势。这种集中聚合的变化过程是随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大同时发生的,社会权利的聚合也从从最初的氏族式、宗教式向王权组织形式转变。逐渐形成所谓“小城”,即城堡。由于对天神的崇拜与敬仰,城市颠覆了村落的价值观念,将根基送上了天堂,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上仰望,因而城市的天际线总体呈现出向上的趋势,试图与上帝亲近。人们把生活理解为圣事,理解为对神灵的一种模仿,古代城市也因此变为了天堂的复制品。西方把宇宙描绘为一种和谐运动着的星球体系:宇宙、太阳、地球都为圆形,整个天体由十个星球围绕“中心火”运行。这在城市空间上,以古希腊雅典卫典型:雅典城是以卫城为中心,向外作放射状。雅典卫域建筑群的布局没有轴线,也不求对称,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是根据人们朝圣路线的最佳景观视角来设计的。卫城的非对称的自由布局主要来自民间的自然神圣地传统。马克思也曾经说: “希腊是泛神论的国土。……每个地方都要求在它的环境里有自己的神,每条河流都有它的水泽女神,每个小树林也有它的森林女神,希腊人的宗教就是这样形成的。”希腊的自然神是人性化的,这些民间自然神圣地不要求威严、不拘泥于一格,其布局追求天然得体,与风景一起嵌入和谐的画框中。

罗马人是最伟大的城市建设者。古罗马人所具有的不畏惧自然和敢于向神灵宣战的精神使他们在建设域市中极大地使用工程来改造自然,使它符合自己的需要。在地形不平的’情况下,古罗马人竟强力用拱券结构拾高低地,以取得平整的房基地,建造平衡对称的大型宫殿、庙宇或建造道路和广场,以便城市建设的布局接近理想模式并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2 中西方城市意象比较

2.1“线”与“面”

在中国,人们渴望在城市中获得自然的情趣,因而在园林中创造与自然相对应的山水景色,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和城市景观。中国人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提倡秩序与尊卑,重礼制,因而中国古城建设都以中轴线对称分布:而道家讲求出世与自然之道,因此,中国人得以在纷乱繁扰的俗世得以片刻的超脱。城市中严整的秩序与自然山水的辉映表现出中国人对完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中国城市意象这种理想画面和意象的追求,是二维的,有前景和背景,主要是以抽象性的“线”为其的表现形式。

而西方城市的意象则由建筑的丰富与形式的变化多样为基础组合而成一幅变化莫测的图画。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形式各异的房屋,还是高耸入云的教堂都展现出西方人开放的思维方式。在希腊罗马式自由民主的思想观照和独特的希腊罗马是美学思想影响下,西方城市建筑皆为“立面建筑”,强调的是立面的划分、比例、颜色和装饰。它是三维的,建筑成为实体块状,体现城市的明暗与阴阳,是“面”的表现形式。西方的街道或建筑立面丰富而多变,在阴影透视的表现形式下,呈现出立体几何和数的美感。

用绘画语言来描述,中国城市的意象就像一幅山水写意:而西方城市意象则为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

2.2“木”与“石”

木材是中国一直广泛使用的重要建筑材料,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木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而在西方历史上,石材是其长期的正式的主要的建筑材料。和坚硬的石块相比,木材柔软、轻巧更富有张力。1996年丽江发生了大地震,有不少新建的大楼倒塌,道路受损。可是这场地震却没有震倒老房屋。主要是因为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当遇到地震

或突然猛烈的撞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榫卯联接,在结构上称为软性联接,富有韧性,不易发生断裂。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另外砍伐树木比起开山取石、制坯烧砖要简便容易些。中国这种“木”性恰巧也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精髓:温和、轻柔、张弛有道。而西方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理念,将其视为艺术和纪念碑,使其具有神性,求其永恒。而石材恰好可以表现出如神般的坚毅、公正、厚重和崇高。

中国的“木”质性轻盈、活泼而富有生命力:西方的“石”质性沉重、坚实富有艺术感染力。

2.3“庭院”与“广场”

中国自古以来就秉持“家、国、天下”的情怀。家乃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中国的合院住宅及宫殿都是有围墙围合而成的独立单元。“院”是住宅和宫殿的中心,房屋围绕面向院子,古人的活动场所也基本局于室内的私人庭院或园林。因此,中国文化是“院落文化”,它是封闭和内向型的。而这种封闭内向型的以“家”为单位的“院落文化”反映了我国以稳定的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区别于中国的院落,西方城市文化则呈现出开放的、外向型的形态。古希腊时代,城邦发达的公共生活把人们吸引到广场上去,广场成了公民们重要的活动场所。此后,广场上造了房子,也有了市集,人们在这里聚集随意交谈、闲逛、或参加重要的庆祝仪式。而几乎每一座城市,市政厅、主教堂和市场大厦前面都有广场。广场把城市的政治、宗教和经济建筑形式组织成为了一个整体,作为城市的公共中心,也就是市民们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中心。这种“广场文化”则反映出了西方以畜牧业和贸易交换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2.4中西方城市天际线之比较

西方古城多建于高山之上,这样选址据山临水、易守难攻。并在地市的高点建造城堡或教堂。教堂巨大的穹顶控制着全城的天际轮廓,是城市呈现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哥特式的尖塔高耸人云,城市仿佛一座森严的堡垒笔直地矗立,天际线呈现蓬勃的垂直感。另外西方传统建筑多为砖石结构,使建筑具有惊人的跨度的高度,不断采用向上拓展和垂直叠加的方式,渴望精神上接近梦想的天堂,用以表现对天神的崇敬和膜拜。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并将人工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多采用横向建筑结构以尽量贴近地面与人相亲,以表现对土地的眷恋感激和崇拜。加上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为基本原料,形成了椽、檩、梁、柱、础的受力结构,虽然建筑的单体尺度不及西方建筑,但其层层渐进所构成的建筑群却形成了更为宏伟的气势。中国古城多位于北方平原,古城中建筑高度差异并不大,低矮的民居和相对高大的城楼、宫殿、庙宇等构成了平缓均衡的城市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