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时间:2023-04-11 11:0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专家简介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近年来,曲黎敏教授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开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我们的生命活力从哪里来?我们的领导力从哪里来?生命活力和领导力,是和魄力、精神、胆识有关系的。诸如魄力、魂魄,在人们看来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可在《黄帝内经》里,“魄”是和肺气密切相关的,“精”藏于肾经,“神”是指心神。《黄帝内经》是惟一一部以圣王命名的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帮助每个人认知自我,培养自身的洞察力。
国学经典中寂寥而独特的一隅
在古代,人们是非常讲究养生之道的,而现在我们是把身体当作可以不断去消耗和损害的东西。在古代是养“生”,很认真、很爱惜地对待自己的身体。而现代人对身体非常不爱惜,真正好的理论是很难听到的,所以要读懂《黄帝内经》是非常不容易的。
1.地位独特
《黄帝内经》可解读为四个字―“顺其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这样身体才是健康的。这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一个很原则的问题―顺其自然。《黄帝内经》是以圣王命名,圣王为什么重视医学和生命学方面的书?实际上所谓圣王,就是顺从自己本性,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圣王通常是能够掌控自己的人,不仅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掌控自己的欲望。
2.最为寂寞
大家都在学各式各样古代的经典,《论语》、《道德经》等,可是恰恰《黄帝内经》很少有人提及。那些经典都是从生活当中或者是向外看的东西,而《黄帝内经》是向内看的,要求人有很高的悟性。过去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在人体中有一个东西“膂”,我们在小说里面经常会看到“膂力过人”这个词,这是指什么呢?腰圆就涉及到膂力过人,这个“膂”是在我们的腰上,《黄帝内经》里说它是从肾经和膀胱经交接点的一个东西。猪肾外面包着一层厚厚的油和筋膜,这个东西不是说买就可以买到的。在人体中想把这个东西补起来,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锻炼,它是通过积累而生成的。古代的大力士腰圆,后腰有两个大包似的,所以才有力气。《史记》里的一些人就经常锻炼,他们吃完晚饭干什么呢?玩门口的石狮子,天天练,所以才能生出“膂”,现代人锻炼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3.何谓仁义礼智信
篇2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1
说是读《黄帝内经》,可实际上自己并不是读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朴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在电视里讲《黄帝内经》的节目,然后又读了几本根据这个节目录制下的《对话录》,感到深受启发。养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几点写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顺应天时,顺应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体充满奥秘。古人认为,人在宇宙中,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年有四季,亘古不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应该的时节做应该的事情,不要违背上天的安排。我们顺应它,就是使自己顺应自然,与其和谐共振,“天人合一,尽享天年”。古人的智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今天仍然可以从中汲取能量。
2。 因人而宜,因时而宜
养生的方法有许多,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从中医来讲,人有五脏:肝肺脾胃肾,功能各不同;每个人生来先天不一,各人五脏也强弱不同。有的肝气旺,有的肾气足,保护好自己的“元气”,并关注自身的变化,提高身体的敏感度,摸索与分析自己的“强”与“弱”,从而对症处理分别对待。
3。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好好吃饭,要吃身体需要的饭,能“消”与“化”的饭。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费,说不定还成为垃圾,还要劳累身体费心打扫;“五谷为养”,最好的饭就是家常饭。
好好睡觉,是到睡觉时就要睡,不能勉强自己的身体,委曲求全。某种意义上说,睡觉比吃饭还重要。现代社会的“灯红酒绿”已使我们不能安时就寝,根本无法做到“日落而息”,但如果明白道理,就要强迫自己该放手时就放手。
4。 养心比养生更重要
养生重要,养心更重要。养心的方法有多种,但我自己体会,读书与写作也是让我们的心静下来的一种方法。不断反省自己,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更是使人静心的方法之一。
5。 人生最完美的结局:无疾而终
常听说老人离世时的种种痛苦,想到一个词:“痛不欲生”。如果我们能够免于大的疾病,健康地活到九十岁,是多么大的福气;而如果真能做到“无疾而终”,将是人生最好的谢幕。
让我们从现在起携手同行,一路唱着歌,向着这个终极目标前行。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黄帝内经》是全面揭示生命大道的三坟雄文,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惊讶于古代人们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内经》的一小部分——它的养生思想,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想。
养生,也被称为“摄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的方法。《皇帝内经》作为医药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成分。蕴含在其中的养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未病先防
养生的目的就是保养生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养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养,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寿,推迟衰老。当病症能被检测出来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这时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机体再也恢复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了。比如癌症,很多时候发现得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如果能通过避免辐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来减少得癌的几率岂不是最好吗?
(二)顺应自然、动以养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来源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会通过温度,湿度,阳光等等各方面影响到人体,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中“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正是体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
(三)恬淡无为、静以养神
“无为”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黄帝内经》中“恬淡无为”的思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对养生的重要性。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强度如此大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回归这样一种“恬淡”“清静”的境界,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争吵,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这样,我们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获得平静的内心。《内经·痹论》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通过静养,才能将神气内藏,达到清静内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
(四)避邪去害
中医认为发病的根本是内因,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如果人体正气充足而不受邪则不会发病。在《黄帝内经》中也将避邪、去害趋利作为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灵柩·百病始生》言:“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它还指出,不仅自然界的风雨寒暑雾霭要躲避,五味七情之过亦不宜。《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举痛论》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以从中看出,风雨寒暑、偏嗜五味、七情过激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而养生之根本就在于去除一切有害于身体的因素。
当然,前面的这几点只是简单的概括,远没有表现出《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的全貌,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窥出它的伟大,这些思想是超时代的,是颠簸不破的。值得我们好好的体会,并把它切实地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中去来保持生命,增进健康。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 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 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 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 晕不适。
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 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 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 分钟接近150 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 60 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 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
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 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 月,在北京协和医 院照片,MR检查,均未见异常,局部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见 改善。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
其实自 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法,患者 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状全消失 了。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这哪与抽烟相关啊。西医可是讲抽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啊,记得在老家有的抽烟,活到九十多也未见咽喉炎,气管炎及 肺癌的,有的从不占烟酒,50 多岁也一身的病啊。
篇3
《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至汉时期,它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堪称为医之始祖,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相关学者将多家出版社的《黄帝内经》教材选定重点原文,制定等级考试大纲,排在第一章的便是养生章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养生章节是多么重要。
一级原文的前两条皆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从书的来源标题能得出许多信息。众所周知,《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上古时期是黄帝生活的年代,天真一词我认为在这里有很深的含义,天真,便是如孩童般天真无邪,对这个世界心怀希望和善良,人若想养生长寿,首先就得如孩子般有颗纯洁之心,不受世俗影响、功名利禄污染本心。儿童永远是世界上最纯真无暇的人,不像成人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所以心理上像个小孩子不完全是坏事。
《黄帝内经》中说到养生者当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起居生活,适当用保健方法养生,饮食有节,作息上不颠倒白天黑夜,不能太过劳累。反思下我的生活习惯,跟养生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唯一做得好的算是饮食有节,不太挑食,每餐都注重荤素搭配。至于生活作息方面,几乎天天晚睡,经常撑到劳累时倒头就睡。自己也深知这是相当不健康的坏习惯,很想在此立志:再也不晚睡了,希望自己真能说到做到。现代社会随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社会人士都做不到起居有常,这真得重视,原文最后说到养生者能做到这样,那么活到百岁不是问题。在千年之前古人就认为人应当活到百岁,但是现在活到百岁的老人越来越少,这都跟生活习惯不好有关,所以好的生活习惯能让人身体健康长寿。
一级原文第二条说到“虚邪贼风”,在我看来,它是指不正常的气候和对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面对这些致病因素,我们应当及时避开,心情要平和淡然,没有其他杂念,这样真气顺畅,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很多疾病大多与情志因素有关,情绪好,自然就很少生病。即使是个癌症患者,他并没有为此怨天尤人,而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该吃该睡,相信他能活得比那些一直焦虑的患者更长久。
《黄帝内经》中有个很重要的思想,便是“治未病”思想,这个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不要等到已经生病了再求医,要在还没生病的时候做好预防。“治未病”思想在中基中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重点在于养生,既病防变重点在于要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防止疾病进一步深化。养生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前两个顾名思义就是遵从自然规律作息,保持心情平和舒畅,阴平阳秘我认为是要调和体内的阴阳,阴阳平衡自然不会生病。既病防变包括五行传变和表里内外传变,当病位在肝时,要防止疾病会向心和脾发展;当病变在皮毛时,要防止它向经络肌肉脏腑深化;从经络辩证讲,当病位在太阳时,要防止它传病到阳明。一个好的医者,当应做到“治未病”。
篇4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黄帝内经.素问》第十篇《五脏生成》论述了五脏之间及五脏与五体、五色、五味、五脉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开篇便讲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制约之意)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咸入肾,多食咸则肾病,肾病不可制约心,则心病不得主血脉,血脉凝涩淤滞则变色。这些推断与现代西医学所谓的盐的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这一论断相吻合。读到这里不禁让我再次为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所折服。
《黄帝内经》之所以可以位居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就在于他叫“经”,“经”为何意?最初是指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竖线是不动的,所以后世用“经”来形容固定不变的标准,那么《黄帝内经》便是中医的基础及标准,他告诉了我们古代先贤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认识疾病的最本质的道理。所以,不读透《黄帝内经》如何可以问心无愧地自称是中医?其实很多质朴的道理,老祖宗们早就告诉了我们,还写在书中流传后世,可是今人却浑然不知,只看到一些皮毛便开始大放厥词,抨击中医是伪科学。请问科学就是评判一切的标准吗?今天看到一位博友的话“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所以科学不等同于真理,而且中医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医疗保障、健康卫士,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比实验室里小白鼠身上做出的“证据”可靠得多?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热衷于中医的,而且我找到了好老师。真正热爱一件东西,它也会给你回报。现在发现看《黄帝内经》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如闻黄钟大吕,醍醐灌顶,发蒙解惑,看完后脑袋格外清醒。不像是看教科书,洋洋洒洒那么多字,可是读不到感情,满眼的冷冰冰,看后满脑是浆糊。不过《内经》里还是有很多读不懂的地方,我想那些问好以后都会一一得到解决的。
热爱中医的人们,大家一起加油哦!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大半个月的时间,做事与修学总是提不起干劲来找了堆借口来安慰自己。也对,该是冬眠的时间了;呵呵。好在绞尽脑汁想想自己有何许收获时,该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内经》吧;原文是皇帝与当时名医和臣子谈论时记载下的文字,古文初读时不难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晓其意;阅到第六篇却犹感古时圣人们学医者不仅学术甚深也精通多门学术。
中国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为过,光是简单的一本1080个字《弟子规》就教育了世人一生的该遵循的德行;仲尼的《论语》更是深入浅出地向人们道出处于何地位何年龄该明了的事理;这次的《黄帝内经》才让我真正体会到读圣贤书是人生多有意义的享受啊。处于本能地我又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经典的文学我们从小从未接触过呢?不读圣贤书的现代人还会有什么不敢做的么?如同孔老夫子所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常听到家长和朋友谈起现在的孩子太不好带了,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听话不知道好好学习,老是捣乱的;出于礼貌我不能直接地告诉他们是教育出了问题,家长和教师是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太多经典的教育全被世人遗忘了,他们不在愿意遵循古圣先贤的理念,多可惜呀。如果今天是中国的向人民提议要多读中国文学,多学习古人们求学的精神;太平盛世就在当下。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下面来说说我阅读《黄帝内经》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读后感。
篇5
所谓“哲理”养生,就是以“道”养生,通过对养生哲理的感悟来指导养生的实践。用哲理指导养生是养生的关键。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知识所能囊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健康和养生。健康是人类为之不懈奋斗的主题,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资本,也是事业的基石。人到老年,自然更要用哲理来指导养生。为达此目的,很多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保健防病,寿享遐龄,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当温饱问题得到满足以后,就开始想尽各种方法,以期实现长寿的理想。经过历代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尝试了各种养生长寿方法的实践以后,先哲们终于悟出了养生必须有“常理”作为指导,只有在这种“常理”指导下衍生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
养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各种养生方法的产生,也是在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换句话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不同的养生方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总结的种种养生术,就包括医药、饮食、宗教、民俗、体育等文化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概括为中医的养生之道,成为中医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在养生的“理”与“法”之间,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法无常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应自然。养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遵循“养生之道”。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上的体现,养生也同样如此。《黄帝内经》强调,欲养生必须首先知“道”,通过知“道”,进一步得道。只有得道,才能真正掌握好养生的要领,随心所欲。
中医养生,看似博大精深,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如果能把中医养生作为我们的生活伴侣,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中医养生理论,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有人将其归纳为“三理”。即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三理”养生中最直接,最容易做到的是生理养生,但关键是要坚持“四个养法”,这就是动养之法,静养之法,食养之法,居养之法。所谓动养与静养,就是讲形神养生,形要动,神要静。形与神的调养,显示出一种动静并重,综合调理的多元趋势。静态养生方法尤重治理心神。《黄帝内经》提醒人们,养生须知护养心神,才能祛病延年,与静态养生重心神的特点相对应,动态养生则重视导引法。所谓“导引”,是一种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主动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保继法。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钟爱的太极拳,就是把动养与静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养生方法,应当在老年人中广泛加以推广。所谓“食养”,就是饮食养生,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吃什么,怎样吃才能长寿?对这个问题,应尽量做到饮食有节制,五味不偏食。另外,心理养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良好的心理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人生活在自然界天地之中,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风雨寒暑的变换,无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而人体自身一生也有生、长、壮、老、死的过程,对于这些“未有能逆而行之者,唯有顺而行之”。人体养生,只有顺应这些自然变化规律,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所以说,当人们明白了必须努力与自然保持和谐,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个道理之后,就应该努力去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运动规律,即天人合一。和谐养生具有无限生机,简言之,就是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如果再掌握一些保健养生的常识,就可以选择出能够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这样,才能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
篇6
养生,又称养性、摄生、道生、颐养、保生、寿世等;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简言之,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他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丰富的养生文化,它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武术深受它的熏陶,中医也不例外.其实,就从武术和中医的起源来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加上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汇合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武术和中医之间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只有开始,从来没有结束过.医武同源,互相渗透,医是武之根,医武结合,医耀武荣,医是武之宗,医与武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它们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只是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所处理的对象不同,所思考的内容不同罢了.当他们围绕着现代社会中热门的养生话题开展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联系更紧密,融合更紧密.
1武术养生的特点
1.1武术养生的性质武术作为中国体育传统项目之一,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武术养生,就是指人们利用武术这种体育运动的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从而达到延命益寿,祛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特别是武当武术,它是在道教内丹静态养神养气的基础上,结合一般武术技击特点,形成的一种以肢体活动为引导,推进体内气血流动,达到舒筋活络、祛病养生的目的,是一种形体与神气相济的外技击、内养生的功夫.武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养生,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目的,就是养生.养生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却是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实现目标.原来打打杀杀、喧器尘上的江湖恩怨,只是出于文人笔下的虚构,而真正推动武术向前发展的,就是众多武术界的前辈们,为了实现自己强健体魄、益寿延年的夙愿,不断探究人体的极限,从而让武术得到不断吸纳创新,以至成为今天的一个庞大知识体系,
1.2武当武术是几千年来关于武术养生的历史结晶武术中,武当功夫是中华功夫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着中华武术几千年的发展结晶.武当武术,就是武当道教吸取了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形神兼备、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健身系统.它以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道家思想为主体,又不断吸纳创新、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在武当武术中,即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思想的脉络,又可以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讲中和,不求偏过,讲静中求动,动静结合,一招一式中寓有深意,一动一静中体察灵机.人体的精气神自由舒展,或凝或散,或聚或扬,生命因此而受到锤炼,延年益寿,祛疾疗病,健康快乐.个中滋味与体会,不能言表.
1.3武当武术具有深刻的养生功能和养生价值武当武术发展到现在,它在养生方面存在的意义要远远的高于技击方面的意义.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和平发展,人人需要健康,这是社会前进的一个主题思想,也是推动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而武术在这个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要,所以受到了现代人的热烈欢迎.每年,武当山道教也会因此而面向社会举办大量的养生功课堂,宣传和宏扬武术的养生文化,为社会造福.特别是武当武术,直接发源于道教,深受道教思想精华的洗礼,以至于形成了现代武当武术天人合一、阴阳辩证、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内修外行、刚柔相济的特点.武术养生起于中国东方哲学,品制万变,归根复元,沿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重人贵生、气、阴阳等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认识人在社会乃至宇宙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的社会上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中医养生的本质
所谓中医养生,就是利用中医药知识体系,去实现保养生命的过程或做法.中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处理人体健康与疾病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这个庞大知识体系中,有自己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独特见解和方法,秉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对国人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中医养生,只是这个体系中一部分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内容,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所能概括的.中医养生,提倡食养,提倡药补,提倡运动养生,提倡养性第一,这些观点,都符合现代社会中关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中医与武术的理论同源性
(医武同源性)中医的源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时,中国整个学术界飞速发展.这时的医学,具有更突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并趋于专业化.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部医学书籍中,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不仅是部医学巨著,还是一部养生宝典.书中讲到了怎么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么不得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怎么样使人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黄帝内经》受到先秦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颇深.主要有《周易》里的阴阳哲学,《尚书》里的五行学说,《论语》里的两端、中和、和为贵思想,《中庸》里的中庸方法论,《老子》里的万物源于道等思想,以及老庄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精髓均在这部著作中有所体现.中医所讲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也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4武术养生和中医养生共同的原则
4.1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也是一个能充分代表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想模式.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和谐,它包含天人一体、天人相应和天人互感等观念.天人合一也是道家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命题,是道家的世界观、自然观、人体观的要点,也是道家养生哲学的基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由于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的生命活动皆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天人合一有两种形式,一是天人相通,即人与自然皆由气所构成,因而具有共同的内在运动规律,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符合这一规律才能健康.老子将这一原则称为“道法自然.”二是天人相类,即人体结构与自然结构具有相似性,如日与心相类,水与肾相类.
4.2重神养气,注重精神的修炼在武当武术的养生观认为,养生者要以静制躁来养神调心,同时主张通过智谋运动来养形,怡神,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武当武术的养生方法主要由肢体运动,呼吸锻炼和意念三部分组成,即调身,调息,调心.调心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体达到虚静状态.调身主要表现在肢体方面,它要求动作缓慢,柔和,匀速,要显示出一种安逸的静的自然状态.调息表现在呼吸方面,它要求深,长,细,匀等.在动的方面,无论动作多么小,呼吸多么细匀,在本质上都是动;四肢的屈伸是动,肺的收缩与扩张所构成的呼吸也是动.在静的方面,无论动作怎么动,心依然平静如水.而中医养生则认为,养生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重在养神和养气.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主张有度,不可.我们一直把《黄帝内经》视为中医的起源.《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古代人在道教世界观的基础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方面做了最好的总结.《黄帝内经》认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
4.3合乎自然规律,倡导有规律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养生理论所强调的一个共同点,武术和中医也不例外.中医认为,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生命活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委调神外,还有静养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方法.中医养生要适时,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四季的更替轮回,直接影响着人体阴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因此,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黄帝内经》说:“须四时而适寒暑”,就是强调人体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去活动.武当武术非常注重练拳时的时间和方位.练拳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是清晨,因为这时是万物复苏的时间,空气新鲜;人通过一夜的睡眠,这时大脑最清醒,无杂念,易于聚精会神,再加上此时人的身体状况与地磁场相顺;在磁阳出来后则倡导始终面向太阳练功,以广纳自然的能量,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武当道教武术的养生观也正是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逻辑顺序,从微观到宏观层层归属,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结构.
4.4中医养生和武术养生异曲同妙武术养生,可以看作是运动养生的一种手段.对于运动养生,中医也有一些经典的做法.根据《后汉书》记载,名医华佗精于方药,能治许多疑难病症,但他对养生之道,却没有提倡用药,而是主张运动.他所创作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猿、鸟这五种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促进血脉流通,气机调畅,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除此之外,中医的按摩、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火疗,等等一些理疗手段,如果运用得当,都可以做到祛病强体,实现养生的目的.中医中的治未病理论,就是重视养生功能的表现,也是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的主要依据.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作为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之一,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4.5中医食补和药补可以做为养生的补充手段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不可能停止的.人只能通过摄入营养素,排出代谢产物,从而维持着不断的新陈代谢,这是生命的规律.当然,古人不可能认识这么多的道理,但是,他们也知道饮食对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饮食不当,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说明饮食偏嗜会损伤到五脏,所以,中医养生特别强调食补和药补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中药材和天然食品,合理地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能够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篇7
从三个途径入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应酬多,生活不规律――这是现代人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至为重要。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一个途径】防止持续过度紧张疲劳。笔者的一位教师朋友在连续6节课的教学之后,疲惫至极,在回办公室路上,一阵头晕,倒地死亡。因此,日常工作不宜提倡废寝忘食,带病工作,应一张一弛,讲究文武之道。另外锻炼也要掌握运动适量。过量运动会伤害身体,诱发猝死。适量运动助人,过量运动伤人,运动应因人而异,动静相宜。谨记:不攀比,不争强,不过量。
【第二个途径】勿大喜大悲,大惊大恐。这是造成各种心理失常、早搏的最常见诱因,有的发生在当时,有的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后。临床并不少见有些心脑血管病患者见到亲友时情绪过分激动导致心跳加速直至猝死的,而因为盛怒导致旧病复发住院治疗的更不在少数。
【第三个途径】谨防两个“死亡三联症”。一是“冬天凌晨扫雪”; 二是“饱餐、酗酒、激动”。这几个因素都是猝死诱因,但一旦联合在一起,则危险性大大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国每年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后的第二天上午,另外,饱餐、酗酒与激动更是常见的猝死诱因组合。酗酒与饱餐都能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增多,诱发心律失常。
用国学智慧调整人的七情
必须强调的是,恶劣情绪是养生的大敌,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制约恶劣情绪的产生、泛滥,就不必谈养生、长寿,恐怕连同基本的健康也无法保证。
恶劣情绪一旦产生,虽可以采取补救措施,但对人的危害已经形成,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控其于未发之前。
①怒,是七情中伤人最甚,也是最难对治者。勃然大怒,外则伤人毁物,内则肝气郁滞。盛怒之下,不仅能伤肝胆,亦可伤心、伤胃、伤脑等。张从正《儒门事亲》云:“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飧食,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为肥气,为目暴盲、耳暴闭,筋解;发于外为疽痛。”
②喜,对人的健康有害的是狂喜。《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喜乐过多,神不归室。”大喜之下神不得藏,可致气机涣散,血运无力而淤滞。清喻昌《寓意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昔有新贵人,马上洋洋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现代生活中因猝然大喜致病住院甚至心肌梗塞死亡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③忧,是指忧愁、苦闷、担心。忧郁寡欢,使人意志消沉,并导致身体健康程度下降。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才华过众,但由于长期过着忧郁的贬谪生活,形容憔悴,体质虚弱,47岁就溘然长逝了。
④思,指思虑过度,久思不解。“思则气结”,思虑使得气机郁结,轻则影响脾胃运化,重则血瘀心包。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云:“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凡此皆思之病也,皆过用其思之病也。”
⑤悲,轻则悲伤沮丧,重则悲伤欲绝。《黄帝内经》指出悲哀之时上液之道开泣不止,精不灌目,谓之“夺精”。白居易的母亲在长安病逝后,他扶柩回故里守丧,眼睛昏花,身体消瘦异常,更兼此时他的女儿又死去,使他的精神近于崩溃,身体不堪忍受,他痛定作《自觉》诗,自述“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并寻求心灵解脱法。
⑥惊,“惊则气乱”,惊可致颜面失色,冷汗渗出,肢体僵仆,二便失禁等等。《医部全录》中记述了朱震亨诊一病人受惊之后,肠胃枯损,食而不化,五脏无禀,必死无救的例案。
⑦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紧张。“恐则气下”,处恐之中,气机升降失常,精气下陷,会致二便失禁,精神癫厥。张从正《儒门事亲》云:“恐气所至,为破窘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绿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
对治不良情绪的三大法则
一是增长学识,减少嗜欲,使心胸宽广,灭七情于未生之中。方孝孺《逊志斋集》讲:“惰学与德,汝日戚戚,忧为有益。名位不光,惟日忧伤,汝志则荒。弃其所当忧,而忧其所不必忧,世之人皆然。汝孰忧哉?勉于自修。”意思是说,如果为了学业和道德上不够努力而忧虑是对人有益的,而世人多是忧其所不必忧的东西,即为名誉和地位不够显要而忧伤。应当忧什么呢?应当努力于自我修养。
二是利用七情来制约七情,以心制心。人受七情所困,往往深陷不能自拔,这时别人可以使其注意力迁移到别的事情上来,这样往往极能奏效。《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三是积极对治自身性格的偏颇之处。每个人的性格是有一定的偏颇之处的,这是引绪的根源,平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控制、改变自己。《荀子・修身》中指出,治气养生的方法要点是调和情性,他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票弃,则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生之术,莫经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生之术也。”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治情绪绝非易事,须长抓不懈,循序渐进,不能因一时失败就丧失信心,放弃努力。要知道性情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对治之效,也非短期内就能达到的。宋儒谢上蔡,其师问近来有何进步?他答道:“二十年治疗一个忿字,稍见好转。”到清代林则徐更是书“制怒”二字在身边,时时提醒自己。
篇8
关键词:《内经》;养生
1.总论
1.1《内经》其书
《内经》成书于距今约2000年的战国至秦汉时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药经典著作,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汇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治未病”与养生的关系
《素问》首篇的第一节,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提出了养生的思想,这样的设置,韵味深长,及表明了古代人民对健康的热切追求,也体现了养生观念在《内经》全书的重要地位。
虽没有直接涉及“养生”这个词,但提出的“治未病”思想与此比较契合。治未病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未病先防”,即保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一点可以与现代的“养生”相对等;另一个是“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时候进行干预,防止其传变恶化。
2.养生方法
2.1总纲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在分析远古时代的人能活到百岁而不衰老的原因时,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于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指明了养生的总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每一条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给与充分的关注。本文将重点对饮食和情绪因素加以阐述。
2.2饮食因素
吃饭是每天都要重复的动作,俗话说“病从口入”,嘴巴是防御疾病的一个关键的闸门,想要健康,就应先管好自己的嘴。
要注意饮食,不仅要按时饮食,还要在食物的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既要控制进食的多少,“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学会从嘴上管住自己,又要增加事物的种类,瓜果蔬菜均有摄入。中医所说的“五色入五脏”,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一点我们能够知道,那就是不同种类的食物的摄取,会使机体接受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从而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把握食物的质量,还要做到选择性的摄食,尤其是患者更应当注意,冠心病患者忌高胆固醇食物,肝病患者忌酒。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寒冷食物,这一点在《内经》也能得到印证,“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和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素问・咳论》)。
2.3情绪因素
情绪的表达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但我们需要学会调节,使情绪在合理的范围内表达。“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怒则肝气横逆而血乱故伤阴,大喜则心气迟缓而神怡故伤阳,所以说情志太过同样会使阴阳失衡而成为致病因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生气,否则容易发生危险。用西医的观点看,高血压患者体内细小动脉已经发生了硬化,变的更加脆弱,此时加上情绪不稳定,血压骤升,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尤其当出血部位位于大脑,则更加危险。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不断发生改变,健康不单单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心理、身体、社会健康的集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必要时采取自我鼓励、转移注意、能量发泄、找人倾诉等方法进行调节或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3其他因素
在平时生活中,需要保证规律的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这些也是《内经》中所提到的,总之,约束住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像“上古之人”那样“百岁不衰”。
3.现代养生误区
随着养生越来越被重视,有些方法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危害健康。
3.1素食主义
像一些人害怕发胖,也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于是天天吃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胆固醇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体内缺乏胆固醇,就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促进细胞老化。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均衡饮食,切不可因为错误观念而危害健康。
3.2年轻人不需要养生
很多年轻人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年轻人不需要养生。这种想法是可笑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疾病的发生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既病先防”讲得就是将疾病扼杀在萌芽里,越早开始注意预防保健,收到的效果就越明显。内经中有一句话叫“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聪明的人,在人们同等强壮的时候就开始养生健身,愚笨的人,在察觉与他人有了强壮与衰老的差异时,才重视养生之道。所以说养生从年轻出发,一定要做一个聪明人。
4.总结
经历无数医家的传承与演绎,《内经》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仍能保持原有的活力,这已经证明了古人的智慧,证明了《内经》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时间给出了答案。《内经》中的精华部分运用到现代生活当中,这叫做“古为今用”,让古代智慧之花在现代继续绽放。
篇9
定范围内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增添了不少迷茫。许多现代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与《易经》64卦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可以预言《易经》的独特思维方法和西方科学试验相结合,是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谨就《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易经》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最早出现在我国夏朝的占书《连山》之中。古人以阴阳二气为中心,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种基本物质形态,并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了八卦。[2]八卦和64卦中几乎都由阴爻和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中阴阳的互依和互制,即使纯阳乾卦也有纯阴坤卦相配。《易经·系辞传》从哲学高度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3]阳爻与阴爻乃矛盾对立之两种符号,阳性与阴性乃矛盾对立之两种事物。[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
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源自《易经》无疑。《易经·系辞》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为父,坤为母,生震、艮、坎、巽、离、兑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万物,这便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5]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正反映了《黄帝内经》对《易经》阴阳学说的发挥和应用。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阴阳两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的方式是彼此消长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易经》在三组卦《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中体现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观点,被《黄帝内经》在解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和疾病转归时广泛应用。可以说,正是在借鉴《易经》阴阳观念的基础上,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才得以进一步形成。中医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导致了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等一系列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针灸子午流注即是根据《易经》与《黄帝内经》阴阳盛衰消长原理,认为经气在人体中盛衰流注与昼夜日月运行相应,从而掌握经气的周期性盛衰开合进行取穴,这也是《黄帝内经》生物钟原理及干支纪时的发挥。中医的藏象学说也源于《易经》,并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结合中,进行发展。尤其在接受易理取类比象的基础上,使法象有了新的突破,创立了颇具特色的中医藏象学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正是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为一。虽然《易经》64卦中,在表
面上呈现阳占优势或阴占优势,但总还是由阴与阳共同组成的,这种看法,非常接近现代科学的见解,因为这种思维方法,正是所谓“场”的思维方法。其实中医的“气”,以广义的气本身就包括了“实体”和“场”两方面。尽管阴阳学说不具备严格科学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猜测和神秘的色彩,但作为中医的指导思想,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和指导意义。
二、对中医人体科学的影响
《易经》中医术方面的记载,除散在64卦的一些卦爻辞中外,主要集中在《剥》、《豫》、《萃》、《艮》、《咸》五卦之中。《易经》义理的本质特征是天人合一,它对中医学所倡导的“气一元论”的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易经·系辞》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明确指出一切事物均由精气构成。中医的“气一元论”认为,精气的运动引起五脏六腑的活动,人体内的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输布全身无处
不到,机体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气的升降、出入活动,气活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停止了。医易相通,《易经》中常用人体器官描述卦象,如乾为首、离为目、坎为耳、兑为口、坤为腹、艮为手、震为足、巽为股。其中《咸卦》是关于针石术的萌芽。咸,马王堆帛书作钦。《归藏》有钦卦,朱彝尊《经义考》云:“钦在恒之前,则咸也”钦与针皆在十二侵韵,同声相转,钦借为针、或箴。……针与箴通,皆为古针字,咸为省文。是最早的针灸记载。
从象数学的观点看64卦的递次变化,很象人一生的生长衰老过程。《黄帝内经》说:“年四十,阴气自半。”表明中年保肾精十分重要。现代研究,64卦卦象严格对应着遗传密码中64个DNA密码子。东方神秘的《易经》存在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易经》中64卦之间存在着的这种阴阳互补与生克关系,这是西方科学全然不知的。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基因调控和癌症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黄帝内经》“取类比象”的思维格局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这种以“象”“论”“藏”启导于《易经》的爻象概念。《易经·系辞》谓:“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医家又据爻象之理,效法于人体,于是有藏象之称谓。《易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对中医人体科学的影响很大。生命是复杂的有序结构,躯体内外部的总体稳定即阴阳平衡的维持,是非常重要的。从机体的整体水平探讨、研究人体科学的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之一。现代医学中流行的观点认为,
揭示生命奥妙的关键,在于对遗传基因和它的构造单位,以及受它们控制的化学反应的深入研究,科学哲学理论已经指出了这种看法的片面性和机械性。认真探讨人体内部与外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已越来越受到生命科学家的重视。《易经》独特的思维方式对现代人体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三、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
《易经》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很大,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强调杜渐防微,和《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防治思想相一致。《易经·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在面临否卦的严重时刻,倘能经常保持“我将灭亡!我将灭亡!”的警惕,加强锻炼身体,这样不但不会灭亡,还会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样长生。
《易经》十分重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易经·萃卦》曰:“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即谓因病而唉声叹气,没有丝毫好处,不如扶病走动走动,虽有小吝,终究对病无大妨碍。也就是说,“即忧虑,又叹息,这样是没有什么吉利的”。[6]《易经·无妄》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得病之后不要胡思乱想,只要心情舒畅,不吃药也会好的”。《易经·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过度紧张却使我们长期而反复地处于超
生理的紧张状态,如果不加警惕,将会危害身体健康”。中医心理学的观点与《易经》的看法相一致。情绪失调常常是疾病的先兆。忿怒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易经》在养生方面的许多重要的富有哲理的见解,告诉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注意身体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多数严重的疾病往往是经过多年缓慢发展的结果。这对中医养生学也有直接的重要影响。
《易经》对中医治则的影响很大。机体阴阳失衡即为病态,调整阴阳为中医的根本治则。易道尚中,中医的理、法、方、药,都离不开“中”字,选方遗药,掌握药味、药性和药力,都以“中”病为宜,过与不及都不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既济》与《未济》二卦相对,相互对立转化。临床上心火与肾水未济,可致心神不宁,腰痛头晕等证。如水不涵木而致风火上窜,头疼目赤,用“滋水涵木”法治疗,可使水火既济,保持阴阳平衡。中医学维持机体稳态的治则,与易象卦理息息相通。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比类和阴阳观念,总结前人用药经验提出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辩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秦国名医医和即曾自觉运用当时卦象成说解说、分析晋侯的病情(《左传·昭公元年》)。《易经》提出“八卦气验”,论及节气与疾病的联系,是中医气象医学之发源。如每年春分惊蜇前后,天气突变日数最多,人为祸事、空中或地面意外伤亡也是全年之冠。无明患病的频率,更是春分和秋分前后最为显著。由此,我们领悟到一个道理,宇宙是大周天,人体是小周天,人还是脱离不了潜在自然率周而复始的摆布和干扰。[7]《易
经》的这种思想促进了中医气象医学和时间医学的发展。所以,中医理论的发展才是振兴中医之根本。
总之,《易经》一言以蔽之,曰:变易而已矣。曰变易,曰不易,曰渐变,曰突变,括此数义,医道可尽矣。作为中医学的源头活水,《易经》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对立统一观以及取类比象等义理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和成功的运用。甚至当今世界上许多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也多受《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F.卡普拉吸收了中国古代《易经》和道家著作中关于阴和阳的互补、平衡、循环的概念,以及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构造新的世界文化模式。[8]在中国三千年的文化中,几乎所有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著作都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或者对它的论题的解释产生影响。[9]特别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只有用古老《易经》的思维方法和现代
西方的科学方法,来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医学才能取得本质性进展。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正是中医振兴的契机。
注释:
[1]马伯英:《医学文化人类学引论》,《医学与哲学》,1990,8:16。
[2]黄承才:《从{周易)看中医直觉思维特征》,《医学与哲学》,1990,9:30。
[3]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一版);366。
[4]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83(一版);31。
[5]王琦等:《素问今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一版);27。
[6]刘正等:《推卦易知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一版);119。
[7]陈子斌:《文明的生命力——河洛八卦开创时代的新智慧》,科学普grill版社,1990(一版);223--224。
篇10
《黄帝内经·素问》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指的是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秉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之法而成长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意思是说阴阳四时是万物生长的终始点,也是生存死亡的本源,违背它就会发生灾害,顺应它则疾病不生。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悟到生命的智慧,才能积极遵从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
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的内环境会与大自然这个外界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造就了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说明人体水液代谢功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作为中华医学宝典的《黄帝内经》从天地人三者关系入手,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相生相应的。
《黄帝内经》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天人相应”,实际上动植物也一样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关系,这种现象可以表述为“宇宙生物统一”。
四季的气候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中国古代有二十四个“节气”,植物的生长与这些节令息息相关,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时候开花结果,说明这些生物体内存在一套基因密码,《黄帝内经》把这套密码叫做“气立”。当节气与植物中相应的基因密码即“气立”相合相应时,这时密码所对应的程序被打开,这个植物就会按照这个程序去完成自己的生长过程,这个生长过程就是“神机”。“气立”和“神机”不但在植物中存在,在动物和人体中也一样存在,“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日气立,气止则化绝”,意思是说:生物的生命,其根源藏于内的叫做“神机”,它主宰生化作用,如果神机不在了,则生化机能就会停止。其根源藏于外的叫“气立”,节气过了,生化也就停止了。
那么什么是“气”?中医理论把气候的变化归纳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我们通常所说的天气,其本意实际上就是指由于天时引起的气候变化,而天时主要是指太阳、地球、月亮、有关行星的相互位置关系。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地利对应着什么呢?按照中医理论,就是对应着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动,它是指由于地利因素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所以,天时与地利可以理解为宇宙及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对气候所造成的影响,进而对人所产生的影响。
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和六气的运动节律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天体运动对气候、对生物及对人影响的学说。对中医理论有深入研究的李阳波先生认为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里最高级的一个层次。宇宙的天体运动是产生气化的本源,气化是万物化生的基础,生命来源于运动、起源于正常的气候变化,病理则源自于异常气候的变化。
根据古典中医理论,人的健康由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决定,先天包括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及出生时
转贴于
的天时地理因素,后天因素主要包括出生以后饮食、休息、锻炼等因素。
一个人的出生时辰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一般人总会觉得有点迷信色彩,但如果理解了古典中医学的相关理论,这就非常科学。
婴儿在母体中时是不会呼吸的,只能通过脐带从母体汲取营养,在出生的那一瞬间,他的五脏六腑开始启动工作,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这是由先天转化到后天的一个重要时刻,这个时刻的五运六气对这个人的一生都有影响。在我们生活中时常见到一些人在60岁时往往要生大病。这是因为相关天体回到了他出生时候的类似位置,这个时候的五运六气与其出生时候的气候状况比较相似,人体薄弱的环节可能经不起这种“气候共振”而出现问题。
据此道理,台湾的楼中亮医师写了《算病书》,内容包括:得什么病,都是命中注定?“五运六气”算出先天体质:检测自己的后天体质等内容,一般人觉得这本书不太科学,但按照中医理论看,这本书很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