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个人小结范文

时间:2023-04-04 09: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个人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个人小结

篇1

我们经过走访请求帮助分几组联系了环保局,建设局,新闻报社,电视台!经过不断努力查阅了无数资料。我们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了,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一开始我们就相信我们这一定是个成功的实践团,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坚持和团队精神打造奇迹,我们需要!

这次实践,我想我们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清楚这一点——我们是一个紧密的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去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团队,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组队方式可以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

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尊重选择!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在烈日下和雨天下做,有时会遇到在家的人非常少,有时人们会拒绝做调查,甚至说一些比较难听的话语,有时……虽然这项工作可能比较难,也比较辛苦,但看到外国的等朋友们是如此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我觉得好对,这不是辛不辛苦,难不难做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尊不尊重自己的选择,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选择的事,全力做好工作,完成任务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守株能待兔最终会遭到失败——只有全心投入,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调查过程中请人帮忙填问卷的情境——很多时候两个多钟的时间只做了10来20张的问卷!填一张最多只要5分钟而已!其实也有原因的,主要是不相信,被问人不相信这些,所以拒绝;有时候是我们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随便问人,因为自己怕被拒绝以及听到一些难听的话语,所以不停寻找一些少拒绝的对象。后来问着问着,可能问多啦,胆子也大了,也可能觉得被拒绝也没有什么,可以再来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放开胆子去请他们帮我做调查,被拒绝了,还带微笑说:“没有所谓,谢谢”,情况也便逐渐好多了,自己从中也锻炼了口才。现在再想一想,其实只要正确地看待被拒绝,机会可以自己去创造。我们应该懂得相信自己,也懂得相信别人。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篇2

1.主持人讲述小时候爱劳动的故事,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激发其劳动意识。2.名人名言:(大屏幕展示)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许多关于劳动的名言和诗句。如:劳动是幸福之本。——富兰克林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设计意图:勤劳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从小树立爱劳动的思想观念。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引导学生回忆每天早晨走进教室时周围的环境并谈感受。比如:看到教室的环境时,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小组长说一说怎样做好值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干净舒适的环境离不开劳动,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2.寻找榜样,及时肯定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做个小调查: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书包、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同学,请举手。主持人:我想大家一定不会忘记你第一次做这些事情的经历吧!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干过什么家务活?你有哪些感想呢?设计意图:表扬热爱劳动的学生,鞭策不爱劳动的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3.明辨是非,行为指导学生表演小品。大意:妈妈正在扫地,小华放学回来了,进门就喊:“妈妈,我饿了,快给我找点儿吃的吧。”妈妈说:“稍等一会儿,我正忙着呢!”小华却说:“不行,我快饿坏了。”妈妈赶紧放下笤帚给她找吃的。集体讨论:小华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她,你该怎么做?设计意图:通过小品表演,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学校、在家里还有哪些爱劳动的好习惯,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自由发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劳动的榜样就在身边,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自己动手,展示技能

全体学生开展整理书包、系鞋带比赛,比一比谁能快速整理好书包,谁系鞋带用时最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展示中肯定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掌握劳动技能带来的成就感。

四、制定计划,培养习惯

1.主持人: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同学在我们的教室或楼道内各选择一个劳动岗位,利用中午15分钟的时间劳动。班主任对每个劳动岗位定期进行检查,每周末总结表扬。2.学生回家之后制定自己的劳动习惯养成目标,并制作劳动习惯养成卡。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如实记录。

五、活动总结,畅谈收获

篇3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入职培训主要以省市级层面和学校层面二级培训体系为主,一般采取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校本研修融于一体的方式进行,但由于一方面我国高职教师来源广泛,包括师范类高校毕业生、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并且专业来源也非常复杂,如此多渠道的师资来源往往难以保证高职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目前省市级组织的集中培训面向所在区域所有高等学校,并未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类进行,同时学校层面组织的校本培训缺乏统一的设计、管理及实施,因此,培训效果参差不齐。总之,高职教育的复杂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以及高职教师来源的多样性决定必须将新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科学化运作。本文旨在对目前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训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为高职新任教师培养的有效性提供思路借鉴。

一、当前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方式

1.新任教师入职集中培训

对于高职院校新任青年教师来说,首要的是适应学校环境并能够顺利的完成由学生、企业员工等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针对处在适应期的新任教师,高职院校会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且培训时间各不相同。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师德师风、职教理念、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等涉及适应学校环境方面的培训,目的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学校教学文化、教学传统及日常工作流程等,使新任教师能够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另一方面主要是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能力提升偏重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目的在于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分享则主要由一些优秀资深教师分享相关教学和科研经验。

2.新任教师导师制

在新任教师到相应岗位后,学校会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新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程序严格选拨出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其主要职责是担任新任教师的入门导师,编制新教师培训计划,内容涵盖备课、教学、班主任管理、科研申报等教育教学活动,实行“一对一”指导模式,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系统辅导,传授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因为刚刚入职,对教学工作不熟悉,容易陷入孤立、迷茫状态,指导教师的出现,为新任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方面提供了更加细致全面的支持。

3.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青年教师成长档案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资料数据的记载,如实呈现出青年教师教学改进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所在部门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部门和导师的指导下,制定5年成长规划,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科技研究、技术技能、技术服务等,同时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每学期填写教师业务档案,每年撰写个人小结,并由所在部门组织考核评价交流并存档。

4.挂职锻炼、技术服务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巩固、强化、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技术服务等,使教师参与现场的实际工作,零距离接触生产现场,提高实践操作水平,积累现场工作经验。

5.教师培训分享、社会实践分享、科研分享等经验交流活动

教师培训分享、社会实践分享、科研分享等经验交流活动主要是为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活动提供平台。由各个教学基层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轮流承办,活动主题自定,开展时间不定。同时,还邀请学校内外的教学名师,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交流。

6.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督导

通过组织公开课形式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目的在于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切磋教学技能、分享教学经验提供相互学习机会。例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会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多项赛事,通过赛前指导、赛中点评、赛后总结,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新任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的设立为高职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为新任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由于发展的不成熟,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职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投入,活动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且十分有限,限制了校本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从培养时间上看,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更加侧重于新教师入职的第一年;从培训内容上看,内容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内容忽视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从培训方法上看,培训教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鲜有为培训对象提供“做中学”的机会;培训活动主要以岗前培训为主,忽视了新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和贯彻性,整体上侧重于教学发展活?樱?针对新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活动有限,缺乏有效引导。

2.新教师培训的改进对策

(1)拓宽经费来源,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多渠道筹集教师发展经费,拓宽经费来源,为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2)构建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培训主体的培训体系。目前采用较多的校本培训固然可以对本校教师进行特色化培养,但其资源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在提高国内职业教育教师质量水平浪潮的推动下,仅有学校层面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新任教师的需求。构建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培训体系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3)运用知识导向型培训模式和行动导向的培训方法。在开展培训项目前应对培训对象深入调研,把握其内在需求,关注其个体差异和先前学习、工作经历,以此作为培训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紧紧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进行培训内容的开发设计,拓展新教师适应项目的范围,把新教师入职后面临的生活问题纳入进来,以切实提升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为核心,从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选择能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技能有机整合和编排。同时以行动为导向,充分运用“做中学”,将项目教学法、讲座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培训方法交替使用。

篇4

全面实施新课程,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又要关注高考结果。2012年7月我在人大附中分校参加暑期联盟校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活动时,人大附中沈献章副校长谈到:新课程实施后,解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关系时出现了三种现象,即衡水现象——大学生加工厂(偏重应试教育);南京现象——农村保卫城市(城市学校注重了综合素质教育,忽视了应试教育);人大附中现象——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有机结合。如何处理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是每一个高中学校都应研究的问题,是每一个高中任课教师都应研究的问题。

2 新课程新在哪里

新课程新在哪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靠传授,技能靠训练,过程与方法靠体验,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靠无形的浸润、渗透与熏陶。旧课程的教学目标较单一,仅仅强调知识与技能,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强调知识与技能外,还强调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旧课程课堂教学也涌现出了许多模式的高效课堂,不容否认,值得发扬与借鉴,但在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方面做得不尽完美。新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是不是学习能力相应的也应该提高。

新课程理念新了。新课程开设有必修课、选修I、选修II、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课程门类多了,评价体系变了,改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高考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新课程必修教材难度降低,但高考题难度未必下降,而且题目灵活,值得老师上课,备考认真研究。

新课程学生学得方面多了,自主性,选择性强了,教师的工作量大了,是不是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处理好即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答案一个,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与“学”是教学的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能既走的快,又走的稳。我们不但要讲究教的艺术,更要研究学生学的策略。只有从学生学习出发的教才是有效的教,从教走向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最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为目标。潍坊市寒亭一中高效课堂的标准:必须是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功,必须是用最少的时间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必须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

3 综合素质教育与研究高考两条腿走路

其他地区新课程实施的经验告诉我们,新课程搞好了,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各种能力都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而且高考成绩并不会因此而下降,同样是80分的成绩,一个是来自传统课堂,一个是来自高效课堂,其内涵完全不同,后者要丰富得多。

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但课堂还是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不能漫无边际地生成拓展,要保证学生双基知识的掌握。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好多老师认为教材不重要了,一上课蜻蜓点水般的接触一下课本就游离于课本之外,搞一些与课本关系不大的东西,结果降低了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负担。永威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紧扣课本,首先让学生把课本学好,有余力才拓展教材。课本是课程标准的直接体现,抓好了课本,就是落实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实施后,解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关系时出现了三种现象。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4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要有保障措施。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小组。教室后面的黑板也换成了新的,分配给了各学科,由课代表负责安排各学科内容,老师们要充分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学校有教研室,又新成立了督导室,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研究与督导,帮助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养成经常反思教学实践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进我校新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好新课程高考这一仗。我们有集体备课的保障措施,教师的备课活动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不精彩的课堂源于不扎实的备课。我们学校是弹性坐班,每周五的集体备课做得较好,同头课的教师能坐在一起商讨备课中的问题,尤其是在回顾本周已经讲过的教材时,其中的得与失就成为大家共享的宝贵资源。有些案例大家共享,甚至可以留给下一级的任课老师,效果很好,确实起到了集体备课的效果。

借鉴经验。有专家提出了高效课堂的三个理念,我们进行了借鉴。

(1)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各种问题,并以此为据设计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的做法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上课,加强预习环节的督察,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弄清重难点所在,以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跟上课堂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我校文科科目相对做的较好,如高一历史,老师采用学案教学,在学校订阅的金太阳学案基础上,进行了删减,“以学定教”的导向性得到了较好地体现。老师们把学案教学与今年个人小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小课题的形式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不再是两张皮。地理学科的老师们将学案教学与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互动预设较多,体现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意图,令人耳目一新。高一语文课均在上课之前进行集体诵读,体现了课后布置,课前预习。语文课的课前诵读,以成为一中语文课的特色,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色。也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语文课的教学氛围,而且坚持的很好。

(2)“为学而教”。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的做法是,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习意向;问题驱动,激活学生思维;评价激励,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品质,促进自觉学习。

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理念;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一、优化师生关系,和语教学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首先,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设计教学.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推理引出数学概念、公式和规律,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促进知识掌握,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要大力营造民主氛围,要不失时机地为所有学生营造表现自我和享受成功欢乐的机会,并努力通过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认识发现其闪光处,表扬多于批评,批评力求含蓄,以保持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热情。教学中用充满挚爱、信任和期望的设计,不断帮助学生树立 自尊自信的信念;通过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交流,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通过优化师生关系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再获成功的愿望,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统摄教学过程

认知是对认识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数学来讲了解

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各种技巧背后所隐藏着的数学思想比单纯地掌握它们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概念、命题是思想的凝结点,是静态的;方法、技巧是具体的、程序化的;而思想则是发展的、动态的,概括性更高,只有用数学思想方法统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心智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要在知识和方法介绍的同时,再引申一步,总结思维策略,提练思想方法。

三、加强学法设计,实现学生主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中心,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教轻学的倾向。

根据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法的设计 重点应放在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及知识的迁移上。特别是单元教学设计,由于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对学习过程整体规划,因此,对学生能力和培养整体素质的发展作用更大。

例如"三角函数"一章,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测量学等的基础,职业学校在学习到这个阶段,学生的函数观念的过程到此基本结束。因此要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实际,采用不同方法去引导学生,针对整个单元划分的四个知识块的特点,重点对四种学法作了设计。

(一)整体学习的方法。运用"整体―局部一整体"的思路优化全单元的教学过程,从全单元到知识块到知识点,都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用整体思想指导学习。"三角函数" 的起始课就是这样安排的:

承上启下老师指出:在上一章学习了函数的基本理论,又研究了幕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这三种初等函数,这一章将学习初等函数中的三角函数,研究它的定义域、值域、图象和性质。

指出不同三角函数与其他初等函数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它的自变量是角,是一个具有几何意义的量。

学习基础:是函数的基本理论、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

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平面几何和代数中的锐角三角函数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又出现了以下的问题:一是角的取值范围过小,需要扩充;二是角度制的度量单位过小,且需注明单位符号,不便使用,需建立新的单位制;三是要在与锐角三角函数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这样的规划便于学生了解本单元的整体概貌,再深入到局部学习也就轻松自如了。

(二)实验探索的方法。突出实验是函数学习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绘制三角函数的图象,并与课本对照比较探索。

(三)培养自学阅读的方法和讨论交流的方法,立足于教学生"会学"的教学基本思路。课堂上采用下面的教学模式:①预习②明确学习目标③讨论交流@教师精讲⑤知识小结⑥知识应用。

其中①是给出预习提纲,先细后简。上新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其中教师的学法指导,是通过预习提纲体现的。第③步基本上以四人小组或同桌为单位的交流讨论,学习思辨的方法、表达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

(四)知识整理归纳的方法。全单元分五次进行,四个知识块各一次,整个单元进行一次。开始由教师提示,给出提纲,自己总结再讲评交流;然后过渡到通过讨论写出提纲,自己总结;最后的单元总结则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四、让数学教学贴近现实生活

一个人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理解 数学的价值,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传统的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把数学知识本身和数学知识的运用分开来处理,只重视知识 的积累和记忆,忽略了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和 生活中去的意识的培养,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与素质教育是不相容的。适时适课创设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实际上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学习的每一部分内容,几乎都能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教师应善于积累这方面的材科,将实验融于长期的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解决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学习了概率后,可让学生认清街头的"免费摸奖"可题:在布袋内分别装有10个标有10分分值和10个5分值的小球,摸球者不交分文,只要从袋内摸出10个小球,依10个小球的总分值即可开奖。其中50、100分为大奖,其他分值依次给予小奖,但75分要参与者掏钱买20 元洗发精一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马上明确到这是一个概率问题。经计算75分出现的机会最多,大约每摸2次就可能出现一次;65、70、80、85等分值出现的机会其次,但均为小奖;50、100等分值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花20元钱买价格低廉的洗发精实际上是为游戏主办者发奖。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做合理选择。例如如何做出最佳设计合理安排生活费、选择建筑设计方案等。不难看出,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不仅能体现数学的价值,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学生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必须把计算机引人数学教学中

当今计算机已广泛普及、深入应用于生产、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等各个领或,同样也深刻改变了数学世界。计算机不仅影响到什么数学的重要性,而且也影响到如何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应降低对常规计算技能的重视程度,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对数学过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同时也改变了数学应当如何教,计算机能把教会解放出来去完成只有教师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猜想。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画图手段,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去表达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