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29 11:4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舍茶馆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舍茶馆读后感

篇1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这些发笑的对白,要么出自那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无奈之下说出的无奈之话,要么就是那些令人厌恶的角色的溜须拍马。笑过之后,不禁感到一丝悲凉——“人活着总得有条路走啊,可是哪有路可走啊!”愿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们飘零四方,一辈子只想太太平平的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毫无良心的人却有钱有势,不惜让别人用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打学生的老师追杀爱学生的老师,给官差两个洋钱就能免去杀身之祸,官差指谁就杀谁——“这什么世道啊?”

 

《茶馆》最后的`一部分,三位气数将尽的老人碰在一起,回顾自己的一辈子,让人颇感心酸:心怀浩然正气的常四爷干了一辈子的活却“一事无成”,心怀实业救国理想的秦二爷耗了四十年心血建的工厂“拆了”,安分守己的王掌柜“做了一辈子顺民”,到了让人赶出自己开了50年的茶馆。这就是“爱国”“顺民”的“下场”

 

 

老舍茶馆读后感2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是一个普通,但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的茶馆。茶馆的名字叫“裕泰”,象征着富裕和安泰,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但是在当时这样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茶馆》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绘导了一出由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大戏。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中,这个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概括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段,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等人物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王掌柜,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老主顾常四爷,同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但不同的是他比王掌柜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样都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我最钦佩的还是常四爷了,钦佩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在清朝时,他有份“铁杆子庄稼”不用干活就拿钱。后来清国灭亡,常四爷没有像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到了民国时期,茶馆新开张时,松二爷,常四爷都去贺喜,常四爷虽然穿的没有那么体面,但他的精神面貌很好,面对政局的混乱他还能放得下面子,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很难生存。因为他是以一个单纯的方式出现在舞台上,他正义,爱国,实话实说。也许你觉得这个人太过于直肠子,不够圆滑,反而会给自己惹祸上身。但反过来看看王利发,他够圆滑了吧,可最后还不是一个死的下场。

 

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也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仅用了一些小人物的生存和死去,说明了年代的形形。他揭示了社会的一角,让我们觉得我们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

 

 

老舍茶馆读后感3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胜利后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篇2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谓情感教育,从最根本上的涵义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语文和其他的学科相比,更具情感性,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文章都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和感悟,经过情感、文势的积累,最后到如大山之势,喷涌而出,造成或激越奔腾,或悲天悯人,或怡然悠闲,或缠绵悱恻等多种情感态势。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情感与认知相互交融渗透,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这是现代教育“塑造完整、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作为一名现代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扩宽学生的精神空间呢?笔者就此作了以下几点有益的尝试:

一、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声音因素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乐曲、歌曲、戏曲等音乐以及名篇名段朗诵录音等形式的引入。

(一)音乐的引入。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之前,先利用电脑和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打出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标题,再用音响播放该歌曲,使学生们先沐浴在三国古战场的悲壮气氛中,并借此从情感上为苏轼这首词确立悲愤的感情基调。这样先入为主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先确定感情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词尾苏轼的早生华发的慨叹。

(二)朗诵录音的引入。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学习白居易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一课时,我这样安排教学,首先利用电脑播放张晓峰于1979年根据本诗创作的琵琶曲《琵琶行》,同时在乐曲的衬托下,播放瞿弦和朗诵的《琵琶行》。名家的朗诵,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使同学们化身为诗人,走近琵琶女,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去体味琵琶女早年生活的欢快,去感悟琵琶女晚年情感的落魄,使同学们在心中初步确立了诗人与琵琶女哀怨愁苦的缕缕情思。这样,通过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从生活中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图形因素

这种形式包括在投影仪上显示图片以及利用画图现场绘画等。

(一)图片的介入。介入图片指的是用名画、照片等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的比较直观的教具进行教育教学的形式。例如学习余秋雨的《废墟》这一课时,我先利用投影仪将圆明园的遗迹照片在大屏幕上显示,然后满怀激情的导入课文:我先讲圆明园为何被称为世界“万园之园”,然后我突然转述它是如何惨遭毁坏化为废墟的,最后,我指着大屏幕上的残垣断壁充满激愤之情对同学们说:“这是什么,是耻辱!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是无言的悲哀!然而,多少年来,它支撑着残缺的身躯挺立在那里,为什么?难道它仅仅是向我们展示它的伤痕,它的泪迹,它的悲哀吗?不,它是在呐喊,它是在召唤!”这样导入了新课,既使学生产生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也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强烈的爱。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于“强大才是硬道理”这一至理论断的理解,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

(二)利用电脑画图板现场绘画。这是将视觉艺术融入语文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形式,需要教师通过课文情景,创造性地绘制画面,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想像力和创造力。即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去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如在学习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时,在同学们的初次朗诵中,我及时用鼠标在画图板上画出词中作者眼中寒秋的景物:山、林、江、舸、鹰、鱼。并让学生指出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山――红,林――染,江――碧,舸――争,鹰――击,鱼――翔。然后我再次利用鼠标将前三个景物着色,把后三个景物加上特定的姿态,使其有动感。如此之后和同学们探讨:古来文人多悲秋,为何笔下寒秋的景物却是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联系时代背景,大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故地重游,回忆起往昔与战友们在这里战斗的岁月,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作者将这种心情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并得出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凌云壮志。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一首词,而且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每一位同学都确立了远大志向,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不愧对国家的重托和父母的期望。

三、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视频因素

视频主要包括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电视、话剧、戏曲以及同学们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视频给人的感觉更生动、更形象,它的介入,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增强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