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3-03-27 03:0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田忌赛马的启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田忌赛马的启示

篇1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要素的缺损和障碍而使活动中断时所派生的一种需要。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其各种思维能力,这是教学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置学生上网,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教练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篇2

一、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分组

要想有效地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分组是第一步。语文教师应该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的成员应该控制在4-6名,人数不宜过多,以免有学生偷懒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分组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安排就可以建立起每个小组内的平衡,让大家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分组以后还需要让学生明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道理,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另外,在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中,还要给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可以由学生自行分工,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分工。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个分工不能一成不变,它需要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内可以设立小组长(负责组内的整体合作学习)、记录员(负责把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汇报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以及交流员(负责在各个小组间传递和交流合作学习内容)等。教师根据这些分工的不同,要求这些学生必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从而做到亲密无间、密切配合,最终发挥整个小组的整体能力,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二、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要想真正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施行合作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吃透教材,选择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何谓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呢?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指那些难度适中的、易于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的内容,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也可以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例如,我在执教《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可能一时无法理解詹姆斯在情感上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学习内容,我决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把每四个学生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给他们进行角色分工。分组完毕之后,我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对课文进行细读,讨论詹姆斯在钓鱼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情感变化。大家在细读文本之后,在小组内对詹姆斯在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以及把鱼放回湖里后的心情进行了讨论。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组间讨论,而争论的重点最后也集中到了“詹姆斯最后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上。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都非常积极,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阐述着各个小组的见解,讨论气氛非常浓烈,取得了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而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选择好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合作之前要让学生提前预习

在平时的工作交流中,我经常听到很多教师都会抱怨合作学习太难开展,虽然精心准备了,但是合作学习的开展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应该是没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进行很好的预习。每次合作学习之前,我都会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知道合作学习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学习。这样,学生在具体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准备得更充分,从而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例如,我在执教《田忌赛马》这节课之前,为了更好地实施合作学习,我对大家说:“下节课我们将会上到《田忌赛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一次齐国举行了一个大型的赛马比赛,在比赛中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整体上要好很多,但是田忌却在孙膑的指导下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请大家提前对课文进行预习,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任务提前布置下去之后,很多学生都提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在下节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每个小组也表现得得心应手。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后,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相信大家已经知道田忌到底是怎样赢得赛马比赛的了。那么,你们还可以想出别的办法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吗?”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每个小组都积极进行了讨论。由于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因此很快就有小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比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说:“现在的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这样就可以变成豹子的腿。那么,想赢得比赛就是小菜一碟了。”虽然有点不符合实际,但是却体现了这个小组的创新精神,是值得称赞的。这一想法也赢得了其他小组同学的掌声。

篇3

专营店渠道快速发展,市场份额连年攀升,三分天下独占其一,使其由边缘跻身主流,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的大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品牌竞折腰。一时间,业内热议的话题是:众国际品牌纷纷渠道下沉,争相进军专营店;本土专营店一线品牌进一步高空发力,地面抢滩,意图不断做大做强……

风云巨变的热门话题之外,一个被忽略的变化是:一些做流通、做商超的中小品牌,在“三涨一跌”(原料涨、人工涨、营销费用涨、利润跌)的压力之下,为减轻现有渠道的经营风险,正在扎堆进入专营店渠道。可以说,实力雄厚的国际品牌在谋划渠道扩张,实力弱小的商超、流通品牌在谋求渠道转移,都殊途同归地把目光投向了专营店渠道。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后者则波澜不起,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这些原本做商超或流通的中小品牌,向专营店进行渠道转移的基本思路大多是,不做大投入,不玩“大富翁”,主要借助现有客户的多渠道资源,以终端品牌的方式小范围招商,进行专营店网络布局,从而实现小圈子生存,鸟笼式发展。因此,不妨称之为“鸟笼品牌”。

从本人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鸟笼品牌”对未来的中短期规划一般野心不大,有的是希望多渠道发展,把鸡蛋分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有的则对现有渠道失去信心,希望通过渠道转移,在时机成熟时腾笼换鸟。

这些不为业界关注的“鸟笼品牌”,它们的渠道转移胜算几何?又能给渠道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想想小的好处

“鸟笼品牌”没有大投入,有部分甚至不请代言人(哪怕过气明星),不打电视广告,在专营店进入门槛日益抬高,品牌化运作已成常规,竞争加剧马太效应凸显的情形下,生存机会看似不大,前景似乎堪虞。但是,由于专营店渠道的特殊性,以及正在经历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鸟笼品牌仍然可以像野百合一样拥有自己的春天。

首先,专营店情况参差不齐,连锁店、大店有之,单店、小店更是多如牛毛,大品牌重形象要销量,小店难入其法眼。小店即便引进三两个终端名品,也难获厂家重视和扶持。且随着专营店超市化,小店为聚客,除了引进名品,增加补缺产品来丰富产品品类,完善产品结构也是一招,“鸟笼品牌”的生机自在其中。

其次,一些终端名品的网络低价倾销、过度压货涨任务、任意增加区域内网点等厂大欺店行为令终端店极为反感,虽为聚客拉人气不致贸然撤柜,但降低推销力度势所必然,这也为“鸟笼品牌”实现终端动销提供了机会。

再次,虽然一方面船小难开红斗帐,但另一方面,船小也有好掉头的优势,“鸟笼品牌”大多采取鸟笼策略,胃口不大要求不多,只想在鸟笼中求生存,甚至只是希望转移和缓解一点现有渠道的经营压力,因此,市场空间虽然有限,但生存机会还是大大的有。

当然,在整个专营店渠道都在往外踢品牌,终端资源愈发稀缺的新周期背景下,企业实力有限的“鸟笼品牌”,如果不想以流通品牌的身份和操作模式混迹于专营店,则还需在市场策略上狠下功夫,如果仅仅因为流通萎缩,商超难做而被动转移,缺乏可行的营销思路和相应策略,那么其生存难度将可想而知。所以,市场上不乏一两场招商后,随即偃旗息鼓,无疾而终的小品牌、新品牌。

田忌赛马的启示

“鸟笼品牌”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实力弱小、资源不足,无论资金、渠道、团队、经验等,均无法与老品牌、大品牌相提并论。因此,如何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是鸟笼品牌制订营销策略的核心要素。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田忌赛马。

从上驷到下驷,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所以场场皆败,孙膑何以能帮田忌扭转乾坤?妙就妙在他以己方之下驷对彼方之上驷,再以己方之上驷对彼方之中驷,己方之中驷对彼方之下驷,最终以一负两胜赢得比赛。如果说孙膑赢在充分以长克短,那么齐王输就输在资源的巨大浪费上——他的上驷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徒然浪费在与对方下驷的较量上了。可见,哪怕整体实力优于对手,如果不懂得善用资源,一样可能落败,更遑论在企业资源上先天不足的“鸟笼品牌”!

有一个实例。曾听某商超品牌老总说,他们起步时与丹姿差不多同样规模、同一时间,后来,丹姿采取了先做品牌,后建厂房的策略,把资金主要用于投广告,他们则采取了相反的策略,先建厂房,然后再考虑做品牌,结果因为资金无力兼顾而暂时放弃做品牌,几年发展下来,现状是远远落后于丹姿,“别人上了高速,自己还在国道上。”

所以,“鸟笼品牌”挺进专营店,采用聚焦战略,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切忌资源浪费,当是重中之重。必须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或者如奥卡姆剃刀所阐述的那样: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放风筝和地道战

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核心战略出发,“鸟笼品牌”可以采取放风筝和地道战的战术。

一、品牌规划放风筝。

放风筝的秘诀就在一收一放。“鸟笼品牌”的渠道管控也像风筝,收放之间,要能抓住主脉,一条线贯穿到底。

首先,要对品牌做系统的多层次定位,仅仅只做消费者定位是不够的,还要有清晰的渠道定位,尤其是终端店定位,究竟是终端补缺产品,还是留客品牌,或是利润产品,丝毫不能含糊。多重定位之间,要协调一致,相辅相成,才能同时满足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三个层面的需求。

所谓放风筝,另一层含义是,学会逆风跑,切忌跟风走。专营店渠道产品同质化严重,众多终端名品为了覆盖各类需求,产品系列往往大而全,明星产品有不少也只是停留在概念差异的层面上。“鸟笼品牌”自身品牌弱,更要品类强。以品类和特色制胜,做强品类,做出差异化产品,切忌大而全,以及盲目跟风专营店大品牌。当年本土品牌跟风国际品牌之所以往往能够成功,主要缘于渠道的错位和消费市场的区隔。时至今日,同一渠道的简单模仿则无异于自杀。

二、终端推广地道战

篇4

1、数学精神

数学精神是众多数学名家和数学教育名家共同关注的核心。人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意向性心理集中表征和不断概括和内化数学知识、经验等的产物即数学精神。数学精神作为无法看见的数学,不单是集中体现出人类理性精神,在学科发展进化中更具极强的科学性价值,因此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较高社会性价值。理解认识数学精神有助于人们更新数学教育观念;弘扬研究数学精神能为数学教育注入活力,帮助学生真正驾驭理解数学;而数学教育未来发展新方向则是数学精神水平上的数学教育。

2、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包括集合、符号化、极限等思想。所谓集合思想就是指将集合一组对象将其视为讨论范围,包括子集、交集等思想。例:几何图形间关系教学时,教材便利用图形间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集合间关系,如下图主要是一个无限集合子母集的表示,图片中锐角、钝角和直角形象的表示出其皆为三角形真子集。小学数学教材中子集思想渗透较多,如按要求把数分别填入合数圈、素数圈之类的两个圈内,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中,子集思想都有渗透。

3、数学的美

数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数学美属于崇高的理性美,领会数学美在于每个人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美体现在各方各面,如数学符号化语言能以最简洁形式反映数学深刻的客观规律,以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文字10个阿拉伯数字来看数学简洁美,其令人惊叹的是它能够记录无限多的数。又如数学概念用简洁的一句话,便能表述出最近属和属差,例“平行四边形即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其既表述出平行四边形是平面有四条边的图形,又表述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共有两组对边,“对边平行”指两组分别平行的对边。如此简单的几个字便清楚表述出定义的属差和最近属,正是数学美最简洁的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价值

1、数学背景知识的充分利用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在数学内容中穿插相关历史故事或知识背景等,能激发并引起学生思维和探究欲望。例如:数学活动“数学游戏中取胜策略”中第一个问题范例《田忌赛马》,可用我国古代对策思想解决让学生认识到:采取有效策略能够转变事物发展结果。再设置相应的悬念:“那么,通过学习同学们能从中受到启示,找出只赢不输的游戏策略吗?”这时,学生求知欲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数学游戏,比如轮流报数、拿卡片等,在游戏中部分学生输少赢多,部分学生却屡败屡战。但同学们在强烈好胜心的驱使下,努力寻找关于取胜的策略,课堂氛围既紧张又活跃,教师在这种环境下成为活动组织者。而学生则在动态中总结规律,积极的参与体验学会如何去思考。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动机被最大限度调动,感悟到数学中深沉的文化力量,并找到超越数学本身知识更丰富动人的内涵。

2、数学家故事的收集

阿基米德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有一句闻名于世界的名言:“只要给我立足之地,我就能移动地球。”他毕生都致力于体积和浮力问题的研究,在这其中发生过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当时某位国王命令金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皇冠,国王因为怀疑皇冠被掺假,便请阿基米德鉴定皇冠,阿基米德为想出鉴定方法费劲了脑力,直到他走进浴室准备洗澡看到浴缸中溢出去水时,终于明白体积的原理,他兴奋的大叫:“我找到了”就跑出浴室却忘记自己还光着身体。同学们一直对阿基米德的故事津津乐道,而且通过课堂上数学名家故事的交流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更让学生获得更多精神动力,在不断收集数学名家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既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又领会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经历过程 探索化 自主化 本质化 结构化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由此可见,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材、环境等都是客体,也就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支撑条件。教学要基于学生认知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

一、注重问题引领――充分经历“探索化”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任务驱动下的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提升数学素养的基本途径。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效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使其充分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

如,“加法交换律”是数学计算的法则之一,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运算律的起始。然而,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告诉我们,因为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低年级“数的分成”的学习,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已有了较为直观和零散的认识,如,“5可以分成2和3,5也可以分成3和2”。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抽象概括,逐步建立a+b=b+a的数学模型,使学生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进行“加法交换律”教学之后,学生在内心深入会自然发问“有无减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除法交换律”呢?此时,可以引出“除加法外,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几种运算是否也具有交换律”的问题。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概括……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比记住知识的结论更有意义,它能唤起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愿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上述问题的提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索过程,体验着“再发现”“再创造”的乐趣。

二、挖掘数学因子――充分经历“自主化”过程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般要经历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三个阶段。对同一数学知识进行多元表征,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故事形象生动有趣,运用得当,是良好的教学素材。教学中适当地穿插适切的数学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通过故事中的事例形象地理解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经历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

如“搭配的规律”教学,课堂结束之时,教师们会经常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搭配方法带来的不同结果。但故事往往只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虽具“文化味”但欠“数学味”,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数学因子”。可以尝试把故事进行数学化处理,使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教师出示:齐威王和田忌分别有上、中、下三种马,田忌的上等马不如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中等马跑得快一些,田忌的中等马也不如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下等马跑得快一些,田忌的下等马不如齐威王的下等马。你能用数学的语言简洁地表示出这六匹马之间的速度关系吗?在比赛时,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你能选择合适的搭配方法,让处于劣势的田忌战胜齐威王吗?引导学生用A1、A2.A3、B1、B2.B3等符号分别表示齐威王和田忌的不同马匹,用A1>B1>A2、A2>B2>A3、A3>B3等数学式子表示马匹之间的速度关系,接着进行多种搭配组合,分析推理出田忌取胜的方法。历史故事呈现方式的改变,充分挖掘了田忌赛马故事中的数学因子,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有效地表征了故事中的关键条件,实现了从映像性表征到符号性表征的转化,让学生自主学习而非被动接受,体验到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意蕴。

三、探寻知识内核――充分经历“本质化”过程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有过这样的论述: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成了冰冷的美丽。教学中,除对数学结论的关注外,还应挖掘其背后蕴藏的数学实质,让学生进行“火热地思考”,充分经历数学学习“本质化”过程。

如“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通常止步于对自然数或计数器上表示的数进行观察,得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一结论。而特级教师周卫东的教学或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用一大捆100根、2捆10根的小棒和3根小棒表示123。先用100根小棒除以3,余1根小棒;再用一捆10根小棒除以3也余1根小棒,2捆就是2个十,除以3余2根小棒;再加剩下的3根小棒,一共是1+2+3=6根小棒。这里的1指的是100除以3后余下的1,2指的是20除以3后余下的2,3指的是个位的3。”这样的教学引导,直抵数学内核――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除以3之后的余数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原来的数也就是3的倍数。

四、突出实践运用――充分经历“结构化”过程

结构是关系的组合,结构具有整体性。而认知结构是个体在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既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适时地统整,并突出实践运用的价值。

篇6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想让一次运动会圆满成功,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工作莫过于切实有效的计划。有了好的计划,运动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本文中,笔者谨以一个班主任的身份,结合自己德育工作的需要,谈一谈自己在运动会的计划和组织方面的一些体会。

特此说明,由于笔者的班级的气质比较朴实、平和,因此在运动会中本班一直坚持务实路线,投入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而本文中所提到的运动会组织,也是针对这一目标而制定。

一. 前期准备:

1.动员:

如何让学生进入准备运动会的状态,并且不过度占用其精力,这就要求一个动员的环节。我会用一节班会课去做动员工作。

这节班会需要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务求所有学生了解到,运动会在学期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列,全力鼓励学生在竞技比赛中证明自己班级的优秀。第二,明确运动会绝不仅仅是在运动场上分高下,整个班集体在场上、场下的综合表现才是判断运动会成功与否的标准。第三,也是我在去年的工作中的教训,那就是在动员工作中也要强调,尽管运动会如此重要,需要所有同学大量投入精力,但学习的重要性切不可动摇。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在准备运动会时反而要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运动会。

另外在班会课上还需要确定一些横幅、口号等细节,如我班级是三班,我们的横幅标语是“三呼海啸”,口号是“三班三班,一定夺冠”。

2.训练:

训练是前期准备中的重头戏,这一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一个班级在现有条件下在运动场上得到的成绩。怎样的训练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个人认为应该包含研究对手、制定战术、体能训练和心理战备四方面。

首先谈研究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对手的研究这一点是必需的。这是我本人的特点给了我自己启示,从而想到的。因为我是一个历史教师,因此我所教的班级比主科老师要多,认识的学生可能也会更多一些。另外,我平时也比较爱好运动,甚至会加入学生的行列和他们一起运动,所以我也比较注意学生们的运动水平。这两点使我比较了解其他班级的一些重要运动员及其比赛特点。当然并不只是班主任在研究对手,所有运动员,都应该参与进来,因为一来学生之间的了解更深刻,二来最终上了赛场面对对手的,还是学生自己。而研究对手的形式,个人比较倾向于运动员小范围开短会,这样的会议节省精力,操作性强,也能给学生更深的印象。

接下来是制定战术。什么样的战术?这里指的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运动员报名的战术,明确本班的优势项目、重点得分项目、重点得分运动员,并根据这些条件更好地报名参与各个项目,力求把力气全部用在刀刃上,不浪费运动员的体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项目得到更多的积分。我个人的一点建议是,有时需要适当运用田忌赛马的原则,根据精力投入和工作的收效之比权衡利弊,进行取舍。这一工作由班主任监督,体委负责完成。另一方面的战术是指每项比赛中某一位运动员的比赛战术。每个运动员、每个项目都有其特点,所以这项工作须由运动员自己完成,而班主任主要负责把关,避免运动员作出不合理甚至危险的安排即可。

下一步是体能训练。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其实班主任们都清楚短时间的体能训练其实意义有限,不过必须让学生有一个热身的环节,去熟悉虽然简单但平时很少认真投入的运动。这项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如若班级中有体育特长生或运动成绩非常突出者,我们班主任肯定要在这项工作中全力发挥他们的作用。

最后是心理战备。这一点是我在前期准备中投入最多精力的。我们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在短期内很难有大幅提高,在赛场上,真正左右胜负的往往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其实心理战备并不是在其他工作全部就位之后才开始,而是早在制定战术阶段就开始,给运动员在训练阶段确定一种看法:从成为运动员的那一刻开始,班级的荣誉就已在自己的肩上,每一天的训练和最后一天的上场一样,身上的担子一样重,压力一样大,比赛和训练在本质上一样,都是一个步骤。对学生而言,在赛场上比赛时会有无法克服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二. 进行期间:

1.分工:

运动会的成败,赛场上的成绩是一方面,赛场下的组织一样重要。所有学生必须明确、具体地分工,才能够充分调动,让整个班级真正运转起来。而且,这种分工还必须由具体班委负责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在分工的基础上有序进行。

我的班级共50人,我将他们分成6组:运动员组,共20人左右,他们负责比赛,体育委员负责。检录组,共5人左右,他们持有运动会日程表,负责在需要时陪同运动员前往检录处检录,将其送至赛场,纪检委负责。卫生组,10人左右,分别负责扫地、中午拖地、每一小时去座位各排清理垃圾、运动会结束后打扫卫生,劳动委员负责。后勤组,5人左右,他们负责为所有同学提供后勤服务,如递送纯净水等,生活委员负责。记录组,5人左右,他们要对运动会上班级的点点滴滴用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宣传委负责。另外所有无比赛任务的学生都是啦啦队、写稿组成员,为班级加油呐喊、向广播处投稿,由正、副班长负责。

2.座位安排:

卫生组坐在最前排,方便统一下位维持卫生。运动员和检录组坐在最后排,方便离开班级方阵,前往检录处和赛场。

3.情绪煽动:

煽动这个词可能不是褒义词,但在运动会中对学生的情绪调动确实需要一种煽动。情绪的煽动有两个目的,一方面,让运动员更有信心,更有斗志,另一方面,让班集体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团结合作、不分彼此,共同追求卓越。

三. 后期总结:

这是运动会的收尾。

我会用运动会后的第一次班会来做这个后期总结。在赛场上、赛场下的种种,都可以作为总结的内容。记录组留下的文字、图片记录,此时可以作为素材,以PPT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总结应当正面为主,对于表现抢眼的运动员,要大加赞扬。同时要以同样的力度表扬在运动会中任劳任怨地工作的学生。

班会须联系此前的种种前期准备,从而得出结论:运动会中班级取得的成绩是努力的结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另一方面还须强调,成绩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属于所有人,属于整个班级,每个人,都应该为班级骄傲,为自己骄傲。

篇7

一、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创新始于问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思索:“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瓦特发明蒸汽机,他是从幼年在火炉旁烧水时思考“壶盖为什么会动?”开始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许多定理、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问”是一个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培根曾说过,如果科学研究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必将以肯定结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更重要。” 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

二、指导学生打好基础

丰富的经验、知识和形象积累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基础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创新需要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思维成果。牛顿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尔看的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爱因斯坦突破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而创立了相对论,极大推动了人们对高速运动宏观物理现象的认识。而爱因斯坦却说:“要是没有牛顿的明确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需要以知识的牢固掌握、准确理解、合理转化、灵活运用为基础和前提,而这一切又必须以基础知识的储备为支点。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善于观察,勤于思考。16世纪80年代,他在比萨大学任教时,对人们信奉了近两千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落体运动观点产生了怀疑,通过比萨斜塔落体实验,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后探索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对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质疑和挑战,首创“日心说”,使人类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许多看似偶然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一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好奇,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人去思考,发现问题,追根索源。质疑,促使人们突破传统观念,激励人去求异,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人民日报》报道:12岁小学生聂利发现了“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这个发现正是源于她离经叛道、勇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翅膀没有振动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对书本上“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定论”产生了怀疑。后经观察和研究,发现了这一自然奥秘。鼓励学生质疑,一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求知精神。二是提倡理性怀疑,重视客观依据,树立学生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师的独立意识,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突破传统的陈规,提出新概念、运用新方法、做出新结论、推出新成果。典故《司马光破缸救人》、《曹冲称象》和《田忌赛马》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司马光打破“让人离开水”这种救人常规,逆向思维:“使水离开人”,才有了破缸救人的壮举;曹冲改变了称物重量“小物用小秤大物用大秤”对应的思维方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用排水法,以砖头、石块等效大象,巧妙“换元”,先化整为零,再累加,从而测出了大象重量,解决了“小秤称大物”的难题;孙膑则是运用系统方法,考虑田忌与齐威王各等马之间的制约关系,整体思维,调整田忌各等马与齐威王马比赛的对应顺序,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教会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多元思考,引导学生沿不同方向、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尊重学生思维成果,正确评价不同见解,克服思维定势。其次,要发扬教学民主,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美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讨论是创造的“助产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释放潜能,开发创新能力。

五、启发学生大胆想像

篇8

关键词:真人秀;中国最强音;期望冲突;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69-02

自2005年《超级女声》以来,全国各类平民音乐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观众已然产生了审美疲劳。然而,《中国最强音》作为湖南卫视第二季主推大型励志真人秀节目,虽然出师不利,却在随后及时调整策略,剑走偏锋,主推温情励志情怀,巧妙利用节目中各类冲突元素推动节目,辅以传统音乐元素,同时在残酷的“十连战”中推出一周双播模式,掀起收视狂潮,多次在同时段综艺节目中占据收视率第一的宝座,凸显卫视娱乐节目的社会担当和积极向上的“主旋律”特色,为同类草根音乐选秀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参考模板。《中国最强音》作为一档平民音乐选秀节目,很容易就会被观众将其与大众熟悉的《中国好声音》作比较,要取得成功实属不易。《中国最强音》第一集由于其业余的剪辑手法以及选手水平参差不齐招致很多网友的批评。然而,该栏目却越做越好,收视率日益增加。笔者理解为节目组充分利用了期望冲突理论,着重突出导师与导师、导师与学员,甚至是导师、学员与不断调整的规则之间的矛盾,主导社会舆论导向,重新吸引大众的眼球,并通过导师之间、学员之间的相互谅解和相互鼓励,化解冲突,显现社会大和谐的主题,产生广泛、正面且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期望冲突理论的内涵

期望冲突理论(Expectancy Violation Theory,以下简称EVT理论)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传播学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当传播主体的言行与传播客体对原有的期望产生偏差或背离时,会导致期望冲突的产生,进而会引起传播客体某种定向反应。简而言之,当受众对某事物的期望冲突时,他们会主动地关注、评估和解释期望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产生对传播主体合法性的态度和行动。基于EVT理论,受众的期望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期望形成、期望冲突、期望调试和期望反应,笔者在此着重分析《中国最强音》如何运用期望冲突理论吸引受众并分析其社会功能。

二、《中国最强音》期望冲突设置的过程与特色

1.强势宣传,观众原始期望的形成。《中国最强音》高价购买国外真人秀节目《X元素》正式版权,在前期宣传中号称制作成本上亿,节目主要分成五个阶段:大众演唱会、训练营、导师之家选拔、分组赛以及冠军组和逆袭组“十连战”,而节目组还特意邀请了陈奕迅、罗大佑、章子怡、郑钧等在乐坛和影视界极具影响力的明星担任导师,使人们对这档节目的音乐专业性有了更高的期望,加之名字与前段时间大热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相似,观众很容易将其与之进行同质化想象,节目尚未开播,受众就已把这档节目定义为专业性极强的草根音乐选秀节目,期望高水平的参赛选手在导师的帮助下,在和谐融洽的节目氛围中实现音乐梦想。

2.利用矛盾,期望冲突产生。《中国最强音》的首播却让大多数人跌破眼镜,给观众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为了挽回收视率,节目制作组除了努力提高节目质量,还通过节目策划和后期剪辑技术,着重描绘导师、学员和大会规则之间的矛盾,促使观众产生期望冲突,从而引起大众讨论。如导师陈奕迅与郑钧对选手的评价经常会是相反的,甚至会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而章子怡与罗大佑则为选手曾一鸣争论不休,还出现两人因意见不合,章子怡含泪离席的情况,这大大地颠覆了观众认为导师应该友好合作的期望;随着节目的不断进行,学员与导师之间的冲突也逐渐凸显,在导师之家的选拔中,导师们会坚持让自己认定有发展潜力的选手而不是现场发挥较好的选手晋级,而在随后的逆袭组比赛中,发挥优秀的曾一鸣同样因为不好的演唱习惯而遭到罗大佑的否定,这些都与实力决定晋级的大众期望相违背;而大会规则亦是制造冲突、增强比赛戏剧性的有力武器,从导师之家环节开始,《中国最强音》的比赛规则充满了多变性:如在导师之家有些被淘汰的歌手突然被通知他们已经被导师召回(事前并未告知观众有这一规则);在冠军战第二战中,经过现场观众投票过关的选手仍有可能因表现不被导师认可掉入逆袭组,这点也与之前的冠军赛规则有较大的出入;而在逆袭组比赛中,每一次可以成功晋级冠军组的选手数量都在改变等,已经习惯了固定比赛规则的观众亦会因此产生期望冲突。

3.期望调试,效果显著。观众的期望冲突的产生,使他们对节目的关注热点较之前有所不同,促使观众主动去收集关于这些冲突的信息,人们会格外好奇意见不合的导师私底下关系如何,讨论导师的选择是否合理等。同时,网上各种流言也会进一步增加期望冲突,而随着比赛激烈程度不断增加以及新冲突的产生,节目的戏剧性和娱乐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加上其“一周双播”的节目播出机制,掀起全民收视热潮。如在冠军组比赛中,会由导师抽签决定选手出场顺序,这就如同田忌赛马,派谁出战将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逆袭组比赛最后的X导师环节中,谁会是X导师,X导师又会选择哪位选手晋级,都会伴随着极大的偶然性,比赛流程因此跌宕起伏,符合大众娱乐心态,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据CSM46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最强音》自2013年4月19日以来,收视率基本都在1.2%以上,最后一期冠军赛收视率更是达到1.6%,在十五期节目中,有十一期收视率排在同时段综艺节目第一,在首秀给予观众如此糟糕印象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如此佳绩,芒果台对期望冲突理论的熟练运用可谓功不可没。

4.实现社会效益,化冲突为正能量。在获得高收视率和市场收益的同时,湖南卫视并没有忽视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环境,对原有节目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每一次冲突从制造到解决都基本依照积极、健康、向上的定位,给予观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实现其社会效益:陈奕迅与郑钧在接受节目采访时坦承尽管双方对待问题会有不同意见,但私底下是很好的朋友,工作不会影响私人感情;在导师之家,遭到淘汰的选手都与导师们含泪拥抱,感谢导师在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教导,宣扬真情善意;每当有选手被淘汰时,舞台大屏幕都会播出他们在这个舞台拼搏的精彩瞬间,体现人文关怀;而备受争议的曾一鸣在多次与冠军组无缘之后,奋发图强,终于得到罗大佑导师的认可,在逆袭组第三战中以高分突围,充分展现他越挫越勇的坚韧品格……《中国最强音》在为观众展现草根选手对音乐梦想的执着与坚定的精神力量的同时,弘扬了“真、善、美”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很好地履行了电视娱乐节目的社会职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流,值得国内同类电视节目借鉴。

三、结 语

卫视娱乐节目高品质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提高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具备自身特点,已经成为当下电视研究的共同课题。平心而论,《中国最强音》在选秀形式与音乐品质上并不比其他同类型的节目更具优势,之所以能够从国内众多的草根选秀节目中突围而出,正是由于其对期望冲突理论的熟练运用,合情合理地制造大众舆论话题,成功吸引到老百姓的眼球并聚集了极高的人气。此外,《中国最强音》作为一档音乐选秀节目,湖南卫视敢于将“制造冲突”摆在比“音乐”更为显眼的位置,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对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电视娱乐节目要打破传统的框框,通过互动和悬念,抓住观众的心,引起传播客体的定向反应,产生共鸣和期待,这样的节目才会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把创新的元素融入到节目内容、音乐舞蹈、舞台设计,使艺术不断升华;作为节目的主创人员,不但需要调动场内的观众情绪,还需要调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情绪,才能赢得高收视率。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倡导“真、善、美”的社会道德,是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应有的价值内涵。《中国最强音》之所以能长期处在群众舆论中心,就与它有自身的富含正能量的价值坚守密不可分。节目通过对话题尺度的合理把握,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彰显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出电视传媒的责任和业界良心,对提高我国公民素质和增强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决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9

学习和写作增加了她的底蕴

1995年7月,xx老师从永顺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保靖县中心小学任教,从此踏上了教育征程。她工作积极负责,为人热情亲切,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很快成了语文教学骨干。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感却不时地撞击着她的思维。“要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话给了她启示。于是,xx老师走上了充实而又繁忙的自学之路。这期间,繁重的毕业班教学工作、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的哭声,都没有使她退缩,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她先后取得了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给自己筑就了坚实的基本功。

她非常珍惜各种学习机会。学校每次派她外出学习培训,她总是提前作好各种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培训中。在参加州级骨干教师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及州级学科带头人培训过程中,她均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过程中,她被县教科所聘为班主任,为大家进行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她参加后备干部培训、通讯员培训,成绩全部是优秀。每次学习培训回来,她都会主动要求学校给她布置任务,因为学得认真,学得踏实,不论是为老师们举行讲座还是上示范课,她都能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她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闲暇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和写作上。《新概念新闻学》、《通讯写作》、《唐诗宋词导读》、“四大名着”等是她假期的必读书籍。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尝试进行新闻写作,宣传保靖教育,她撰写的《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教育园地,吐露芬芳》、《青春的风采》等多篇人物通讯及散文《永远的牵挂》、《童年·风筝》先后在《团结报》上发表,另有20余篇新闻作品在《湖南日报》、《湘西教育网》、《湘西电视台》等报刊媒体发表。

“学习是生命的邀约,人不学就是一种损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没有不学习不动笔的理由。”xx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抓住一切机会,克服一切困难,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打造高效课堂是她不懈的追求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把80%的工夫用到了不必教的地方。”xx老师认为,有些浅显的问题,学生读过课文就能解决,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讲解。在小语界,老师们公认阅读和写作很重要,但是很少有人敢于砍掉一半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读和写。

xx老师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她率先推行一种被称为“211”的教学模式。就是将一节课40分钟分成三部分:前20分钟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随后10分钟让学生拓展阅读相关文章,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最后10分钟是写作环节,让学生尽量运用学到的方法尝试写片段。

xx老师举例说:多年来,老师们教《将相和》,都是从一开始就提问,渑池会上,廉颇怎么样?学生回答……接着,老师又问蔺相如怎么样,秦王怎么样?从头问到尾。看起来师生之间是有互动的,结果是学生一无所得。她按照“211”模式去教这一课,抓住《将相和》的重点是通过外貌和动作来反映人物性格。前20分钟的教学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去体会人物性格,随后10分钟拓展阅读都是关于人物的短文,最后10分钟的写作环节,让学生描写自己的同学,要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来反映性格。这样的课堂效率能不高吗?

xx老师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每次上新课前,她总是自己先把课文读好,读得正确、流畅、有感情,读得绘声绘色。她认为这很重要,因为课文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的,当老师把课文读出情感的时候,孩子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爱听讲,就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教《心中的丰碑》,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教学之中,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有时激昂,有时低沉,孩子们听着听着就投入了情感,有的甚至感动地落泪。再如教《竹石》时,她把郑板桥辞官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孩子听了也深深地被郑板桥所感动,她再满怀感情地诵读诗句,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她就是这样,用心打造扎实而高效的语文课堂,她的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xx老师深知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她针对不同的语文知识板块,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每周“循环放映”;重视积累——课外阅读每日必须,读书笔记天天都写;阅读训练——从方法到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得当,她虽然身兼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计划生育专干等多个职务,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但她所教学生的语文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今年,她任教六(5)班语文学科,毕业考试时班级学生平均分达到89.45分,及格率达98.4%,在学校的平衡班中名列第一。

潜心研究提升了她的科研素养

“不会科研的教师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xx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脚踏实地,而且还是一位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并取得了显着成绩的学者型老师。

从“十五”到“xx”再到“xx”,这期间,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在教育部“十五”规划中央教科所“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她撰写的《不要摁灭创造的火花》、《马儿你可别乱跑》等两篇教学论文、案例均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了教育部“xx”规划课题《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现已结题,课题成果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塑阳光心态,做有效教师》获国家级课题阶段成果一等奖。XX年3月,在刚刚拉开帷幕的教育部“xx”规划课题申报初期,她提前着手,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搜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确定将《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作为自己未来两年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该课题已经立项。

付出终有回报时,苦涩的汗水换来了肩上行囊饱满,广博的知识和教育理论开阔了她的视野,为她走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县小学教师综合文化素质测试中,周水静连续两次夺得语文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她撰写的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观察——思维的眼睛》相继在省级刊物《成才之路》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杂志上发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我见》、《成功是成功之母》获县级论文一等奖,《诗词教学“五补充”》、《重视感悟》分别获州级论文一等奖,《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合作的方法及策略》、《创新作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习作指导》分别获省级论文二等奖,《添“口”歌》教学设计获国家级论文二等奖。

篇10

关键词:歧视、消极自由、社区,弱势

在群体自由的实现和个体自由的实现之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个陌生群体中新出现的个体的自由应该如何被重视和保证。这个问题开始于密尔,他提出了保护优秀个体的建议,接着以赛亚柏林作出了一部分探索,他就个体在何种范围上获得自由即消极自由作出了自己的解释。然而,他们的探讨在这种自由实现的现实途径上却没有给我们以更多的答案。循着这条道路,我试图寻找到新个体在陌生群体中获得自由的充分条件。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无歧视的群体的自由价值观的形成是新个体在陌生群体中达到自由的必由之路。

在今天身份制度松弛的中国社会,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民工流转问题,大学生工作户籍迁移问题,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问题似乎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是,人口的流动的自由,并不代表着人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享有在过去的群体中同样的机会。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这些新移民中的精英阶层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些压力和挑战面前他们首先应该面对是如何消除歧视,获得个体自由的发展的空间。尽管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移民中的精英阶层也应该通过主动的努力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获得自身和整个阶层发展的充分机会。

一、群体歧视新个体的弊端——密尔自由论中的个体自由

密尔在《论自由》中曾经说:“在与整个人类相比之下,只有少数的人其生活试验如经他人采纳,可能会在行之有素的做法上算是一点什么改进,但是这些少数人好比是地球上的盐,没有他们,人类生活就会变成一池死水。还不仅是靠他们来倡导前所未有的好事物,就是要保持已有事物中的生命,也要指靠他们。如果没有新的事物要做,人类的智慧岂非就不必要了吗?”[1]密尔强调天才和杰出人物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但是对于密尔天才的理解我们首先要做一个道德上的考察,如果一个杰出的个体拥有较高的智商那只是他为一定群体作出贡献的必要条件,假设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集体,那他的天才对于群体来说就是虚假的。为什么呢?因为道德上存在着一个黄金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才的不作为将会导致一个这样的局面,在同等条件下平凡人也不愿作为;而平凡人决定的恰恰是社会的物质生活,缺乏基本物质生产的社会将缺乏最基本发展条件。这个结果是可怕的。所以人们最满意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天才,即使没有这种天才,人们也不愿意看到连平凡人对社会也不负责任的局面,社会互相拆台的局面。密尔强调天才的作用有他特定的历史范围,他是针对当时英国重多数而轻视个人的政治现实提出的,我们要做全面的理解。

“我这样强调地坚持天才的重要性,坚持让它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得自由舒展的必要性,我深知在理论上没有人会否认这个立场,但是我也深知在实际上却是几乎每个人都对它漠不关心的。”[2]所以密尔重视的并不仅仅是天才本身,而是天才产生的条件,以及如何发挥天才的特长问题“有天才的人乃是而且大概永是很小的少数,但是为了要有他们,却必须保持让他们生长的土壤。天才只有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的呼吸。有天才的人,在字义的命定下就是比任何人有较多个性的,惟其如此,也就比任何他人都更不能适应社会为了省去其成员形成个人性格之麻烦而准备下的那些少数模子而不感到有伤害的压束。”[3]

同时密尔也对天才作出了限制“我绝非在鼓吹那种‘英雄崇拜’,奖励有天才的强者以强力抓住世界的统治,使世界不顾自身而惟他之命是听。他所能要求的一切知识指出道路的自由。至于强迫他人走上那条道路的权力,那不仅与一切他人的自由和发展相矛盾,而且对这个强者自己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看来,在仅仅是一般群众的意见到处都成为或者正在成为支配势力的今天,对于这种倾向的一个平衡力量和纠正办法,正要那些在思想方面利于较高境地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发挥其断然地个性。在这种环境中,那突出的个人特别不应当受到吓唬不去做,而应当受到鼓励要去做出与群众不同的行动。”[4]

通过密尔的论证,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他界定的天才是无群体限制,有着自然力量和智力的,这种天才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精英分子。但是密尔没有说这样的精英们能否结成一个精英集团,这样的结合不但会对“草根”社会形成一种压力,他们形成的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间是“草根”社会无法企求和见到的。这样会加大两者之间的误解和猜忌。而且,精英分子集团内部也越来越丧失自我更新的能力,因为草根中的“精英”无法打破这种障碍与优秀的精英结合到一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保护精英的同时也要寻找一条能够保证草根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其价值的路径。我们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只有强强联合才能达到效果最优。所以我们对精英这个概念应作内涵上更宽泛的理解,即每个阶层和界别都有精英,这样的精英所出身和从事的职业保证了他们不会结成一个集团,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所身处的家庭,所就读的大学已经成为他们的一段经历,无法回避和否认了,他们这些经历是他们一生都不可以改变的。他们也不应回避这些身份的规定,

身份是我们识别一个人的基本依据,但是如果不问过程,而只就身份来对待个体,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紧张的氛围,使精英悠闲自得躺在成绩上打盹,而使草根们的特长得不到最大的发挥,这样的价值观是两个最不利的因素的结合,从而使社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甚至使社区面临着崩溃的边缘。所以,这样的相对范围内的精英更符合精英概念的内涵要求。这种精英的理念打破了精英集团的神话,最终确立的是一种社会各界层联盟的的形式。这样的理解也把精英的概念历时化了,这就是人们处在了一个充分竞争的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在新的环境中求证自己的精英地位。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空前的压力和竞争,不合格者就要被淘汰出局。

但是密尔的论证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我们虽然从它那里找不到自由的现实结果,但他对个体自由的推崇也成为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个人的尊严的精神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他摆脱了传统的功利主义只重视结果和忽视过程的弊端。

二、社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伯林的消极自由

个体之所以能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流动,他的生存问题即使是不够好也摆在了无法融入陌生环境的困难之后。因为,生存是靠出卖劳动力能够得到缓解的。而精神遭受到的歧视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这种个体在陌生人群面前遭到的境域严重的限制和削弱了个体的创造力的发挥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的自由权就被剥夺了,我们如何来理解这样一种境域呢?我们被剥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呢?我们如何能找回自己的自由呢?我从以赛亚伯林身上找到了一些问题的出路,伯林提出了两种自由的划分,在他看来“消极自由是霍布斯式的免除限制的或阻碍的自由,就制度性和可行性方面而言,消极自由是法律和政治体制可以比较清晰实现,或者说,可以明确判断出一种制度是否捍卫了个人消极自由。伯林在《自由论》中说:“自由的平等性;,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最简单与最普遍意义上的公正;这些东西是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5]可以说公正是每个人追求自由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目标,因为这是一切价值实现的基础,否则即使创造的价值也可能是奴隶被主人无偿占有的价值。现代个体面临的最大价值选择悖论就是,宁可成为富有的奴隶,也不愿做贫穷的自由人。这样的价值选择使人们根本意识不到存在着歧视问题,人们只要能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获得生存空间,他们就会安于现状;而意识不到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有做为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在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他们应该同陌生群体中个体享有同样被尊重,被信任和重大事件的知情权。

不可否认,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个体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是最难改变的。人一生当中始终不能忘记幼年成长的文化氛围,风俗习惯,,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个体的不同个体的价值结构,,生活习惯也产生着相互影响。伯林说:“多元主义以及它所蕴涵的‘消极的’自由标准在我看来,比那些在纪律严明的权威式结构中寻求阶级、人民或整个人类的‘积极的’自我控制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显得更加真实也更人道,人类目标是多样的它们并不都是可以公度的,而且他们相互之间往往处于永久的敌对状态。”[6]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移民不能自喜自己有了不经努力就被尊重天然特权,同时,原著民也应该认真思考下怎样以主动的姿态来面对这一新的价值纬度。

在新个体的涉身处境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来消除彼此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是一种文化上的陌生,消除陌生的过程是对新环境,新语境和新交往规则的熟悉和默认。这种陌生感产生的就是直观上的不自由。在伯林的意义上就是和新的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打交道的过程。其中主要的是和陌生人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因为两方面所遵循的是不同的制度与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交往带来了很多障碍。如果在交往的过程中再造成误解就会使问题变的很复杂,就会产生我们的所说的偏见,这样的偏见不加解除所形成一种价值的观念就会使交往中先进的强势的一方对弱势一方就产生一种歧视。在这种理解问题的方式下,交往的双方都会觉得不舒服。这样的不协调与其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不如说是文化与文化的冲突,越具有文化气息的个体这种冲突就表现的越明显。面对这种冲突更应该反思的是作为原环境的精英力量,他们和新个体这种先进与落后的差异是否是由个体造成的。这种差异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对待和处理。新的社区建设将是无法形成的,相反,这些草根阶层的精英在原有社区的建设当中还会起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双方的自由都是无法实现的。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是互相尊重的问题,歧视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遭受最大的损失。只有消除歧视才能使尊重成为可能,特别是新个体在新的环境中是弱势的。这样的现实就决定了新个体的压力是空前的,他的心理压力没有释放的场所。很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如果这样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权利,那么自由就无从谈起。尤其,如果个体到达一个新的压力比较大的社区,如农民工进入大城市,新入学的硕士博士进入名牌高校。这种压力是不言而喻的。长期的心理压力不仅给弱势个体的身心倍受煎熬,最终也会影响到真个社区的发展和稳定。因次,想要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得到一种无害的结果,无歧视的社区首先要做到文化上的互相尊重,特别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性别文化,大学文化的差异。其次,要努力形成新的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社区稳固的精神纽带,这样的纽带甚至也会形成一种身份认同从而实现价值观的转化。第三,强势群体,特别是强势群体的精英阶层要有远见卓识。要尽最大的努力形成一种充分竞争的氛围,给新成员提供充分的竞争机会。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社区真正充分的优胜劣汰。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出台保障全体成员的充分自由的制度,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第四,新个体也要勇于面对新的挑战,尽快达到彼此认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三、充分的自由是否具有乌托邦色彩——文化多元主义的结论

上述观点的一个重大理论困难就是这种无歧视的社区建设是否有现实基础。这种推论是否导致一个乌托邦的社区。在作回应之前,应该先对弱势群体进行一个区分,造成他们社会地位下和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不高尽管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是往往在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是由于制度的改变而产生的“无知”弱势,针对于这样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处境是和他们的能力不想符合的。因为他们原由的技术和优势作了地区性和行业性的转移,而他们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变化。也就是说这种弱势是暂时的,相对的。如果市场有需要他们以往的经验和能力就会发挥出来。同样,这些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个体的身上,他们客观上遇到了新的挑战,但是他们的能力,观念和优势同样也没有发挥出来。新的社区如果能对这样的群体作出适当的宽容,弱势也就会转化为优势了。

在这一点上文化多元主义关于移民群体的论述给我们带来了启示。“移民正在要求一条更具宽容性或更具“多元文化”的整合途径,这种途径会允许甚至会鼓励移民保持自己种族遗产的若干方面——即使他们将整合进靠主流语言运转的共同制度。”[7]这种途径是并不是一种妥协的途径“移民坚持,他们应该有自由去维系某些涉及食物、穿着、娱乐、宗教等方面的古老习俗,并且应该有联合彼此以维系这些常规的自由。”[8]

作为优势群体应该对新个体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新的制度的建立和新的共同未来愿景的形成。而不能采取一种强迫的态度或者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在这里威尔金里卡给我们了一个批判性的理解:“在我心目中,这种要求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我们需要认识到,整合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要持续几代人的艰苦过程。这意味着,基于过渡的考虑,要能够对移民予以特殊的包容。第二,我们需要保证,那些共同制度——移民不得把自己整合进去——要能够同等程度地尊重、承认和包容移民的身份和习俗,正如移民历来对多数群体的身份和习俗予以尊重。这就要求对我们的社会制度予以系统地考查,去确定这些制度的规则和象征是否把移民置于不利地位。”[9]

上述论证可能更多的是站在移民的立场上来探讨问题。但是对于解决新个体在陌生人群中的自由的问题,确实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强势陌生人群的态度,特别是的精英阶层的态度。在一个群体当中想实现真正的个体自由,必须打破任何人的小交往圈,要努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有责任感的原住精英这样才能是问题有解决的现实基础。这个问题的出路同时也是陌生群体中其他个体自由的保障。

特别指出的在新个体充分自由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整体的自由没有整体的自由,个体自由也是无法保障,我们在人力资源的流动中要更多的注重优势互补,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对于机会较少的社会,一个人获得机会的多少直接接决定着他感受公平的程度。可能由于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局限性我们的社区可能不能提供给我们绝对多的机会,但是只要能够提供给弱势群体尽量充足的机会,特别是在提供机会的过程中要信息充分对称。“一个人的消极自由的范围,可以说是一个关于有什么门、有多少门向他敞开,它们敞开的前景是什么,它们开放程度如何等等的函数。这个公式不应被推得太远,因为并不是所有门都是同等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所开放的途径依它们提供的机会而定。因此,如何保证在特殊的环境下自由的全面增长,自由如何被分配,特别是在一扇门的打开几乎不可避免地抬高一些阻碍而降低另一些阻碍的情况下;总之,如何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情形中是机会最大化,这的确是个折磨人的问题,无法用任何一种固定的规则来解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