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1 22: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乘法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首次接触乘法,它将为学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以及除法作准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初步认识乘法。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由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感受乘法运算的简便,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以及相同数相加的经验。有些学生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会背乘法口诀,这些都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本节课重在突破加法和乘法的联系这一难点,发现同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初步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观察、发现、比较、归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与乘法的联系,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你最喜欢的游乐项目是什么?大家喜欢的游乐项目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请大家看(多媒体出示44页的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游乐项目的名称。)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仔细观察一种游乐项目,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

预设: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3+3+3+3=12(人)

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 2+2+2+2+2+2=12(人)

观览车的吊箱里共有多少人? 4+4+4+4+4=20(人)

…………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每个座位有几人,有几个座位,也就是几个几相加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游乐场是学生最爱去玩的地方,课堂上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潜移默化地运用已有的分类和找规律的知识经验,感知生活中同数相加的数学现象,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认识乘法

1.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示范操作。

观察,老师摆的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

问题:6个图形一共用几根小棒?

算式:3+3+3+3+3+3=18(根)

(2)学习要求。

①动手用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②根据摆的小棒图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3)班内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训练:学生说清楚摆了几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几个几相加的结果是多少。

要求: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预设:4个4+4+4+4=16(根)

2个长方形6+6=12(根)

10个4+4+4+4+4+4+4+4+4+4=40(根)

2个和1个3+3+4=10(根)

…………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学习要从直观到抽象,学生先摆小棒,促使他们对“几个几相加”形成表象。在观察的基础上,抽象出同数相加的算式,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改写成乘法算式作好了准备。】

2.认识乘法

(1)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追问:每个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

思考:以正方形为例,如果继续摆正方形,算式中的加数4会继续添加。想象一下,继续摆,算式继续写,要写多长?

老师今天教给大家一个简便的运算方法,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观察3+3+3+3+3+3=18(根):算式里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几个几相加?

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3×6=18或6×3=18。(边书写乘号边指导学生书空。)

(3)认识乘号,指导乘号的写法。

(4)读算式:谁会读3×6=18。

(5)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问题:2个和1个,3+3+4=10(根)为什么没有改写成乘法算式?

重点强调:只有加数相同的算式,才能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先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再明确乘法的读法和写法,最后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算式表示的“几个几相加”的含义,感受乘法计算的简便,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三、团结合作,勇敢闯关

(小组每人汇报一道题,看看哪个小组能顺利闯过每一关。)

第一关:看图写算式,读算式:p46做一做,p47做一做,p48第1题,p49第5题。

第二关: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的算式写出来。

3+3+3+2 5+5+5+5+5

4+4+4-4 6+6+6+6

【设计意图:设计分层次的闯关练习题,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小组合作评价方式,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反思提升,拓展延伸

篇2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赋予教材内容以实际的心理意义,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识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及兴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教学设计时可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如在计算隔位退位减时,学生容易被被减数中的“0”捉弄,从而在计算时发生错误。教学设计时我考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创设了童趣化的情境,来减少学生认知上的错误。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A同学向B同学借10元钱,可是B同学身边一分钱也没有,怎么办呢?有的同学说那就不要借了,我说:“B同学虽然是个穷光蛋,可他却是个热心肠,想着要帮助他的同学解决困难,再给他想想办法。”忽然,B同学灵机一动,过来问我借了,我口袋里摸出1张百元大钞借给他,他拿着一张百元怎么借给A同学10元呢?大家又开始给他想办法,有同学想出,可以去小店将它兑换成10张10元,然后借给A同学10元就可以了,我问:“这时,B同学还有多少呢?”“90元!”这样的活动,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由于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教材内容问题化,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尝试、探索、调查、实验以及和同学的合作交流一个个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达到课程内容的不断生成、创生和开发,使给定内容不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内在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识的特点,采用寓新于旧、伸延旧知、观察和比较、操作和演示等方法来设置问题情境。如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就可以采用寓新于旧的方法来设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长方形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没有规律呢?三言两语,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再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可用延伸旧知的方法来设置问题情景:教学新课前,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然后让学生试算+ ,学生运用原有计算经验(同分母分数相加)不能计算这道异分母分数加法了,于是创造了一个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认知困惑,悬而未决的疑难驱动了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唤起相关旧知——通分从而解决问题。

三、重视学生个性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通过教材内容的操作化,将教材呈现的“死”知识,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操作”,转化为学生能切身体验到的“活”知识,使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要通过教材内容的操作化,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联系生活的过程,体验“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以及“再创造”的乐趣,帮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建构知识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如:教学“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设计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四、优化教材内容

篇3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都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今学期要注意方法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长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景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会用方快图表示统计的。结果,会看看图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别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合作用。

(4)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实际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丛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据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合作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口诀、观察和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置方向,增强数学的好奇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简的位置关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任务保障;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更、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2、优生方面: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动机。

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3、差生培养: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的丰富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注意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交流让他们产生兴趣,自觉参入到学习中来,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欢乐。

四、教学进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在从事“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以及“小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使学生能观察、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的学习有现实的意义。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是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合作探索”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情分析】

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27人,优生占30%,中等生占50%,差生占2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大部分学生能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积极性。他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尽管如此,也有个别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较差,说话随便,学习成绩较差。

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

会看路线图。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的含义,使学生知道口诀的来源,记住1到9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3.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录像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一) 4.表内除法(一) 5.厘米和米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7.观察物体 8.期末复习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与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四边形,并初步理解平行四边形,认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经历连加的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乘法,能够背诵并运用1~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学习乘法与减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5.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6.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7.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8.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

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五、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哪些问题可以 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 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 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六、进度安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45名,他们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篇4

关键词:困惑的原因; 困惑的分析; 困惑的解决

乘法意义的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古老内容,在传统的乘法意义教学中,强调“几个几”,要求学生说出谁是“几个”和谁是“几”,即相同加数是多少,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好多教师为了学生能熟练掌握这“几个”和“几”,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新课标”教学理念却淡化了“几个几”的严格要求,只要按照乘法交换律的意义,一个乘法算式怎么说明它的意义都可以,如“3×4”,既可以理解为“3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理解为“4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还可以是3的4倍是多少?和4的3倍是多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例子:教材在乘法初步认识和口诀的教学中应用的是新理念,但在很多例题中却沿用了旧的内容,这让很多老师们“迷糊”了,使不少奋战在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乘法意义教学中就有了和我一样的困惑。

一、产生困惑的原因

我就自己教学实践的经验来反思新教材关于“乘法意义”简单化的思考。 “乘法意义”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例如:既然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也就不再区分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个数的位置,这样一来,“4×3”或“3×4”都可以用来表示“3个4”或“4个3”,那么整数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该怎么理解呢?再如:整数乘分数乘法“5×3/7”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应该表示5的3/7是多少,但是根据整数乘法意义的延伸,完全可以理解为5个3/7相加是多少?或者是“3/7的5倍是多少?”我想5×3/7”与“3/7×5”这样的算式在表示意义上的不同。很多的教辅资料仍要求进行严格区分乘法意义。如:“填空5×3/7表示(5的3/7是多少?或者3/7的5倍是多少?或者5个3/7相加是多少?)”如果交换因数的位置来列式,列出来的算式又该如何理解呢?等等如此的问题很难解释清楚。

二、对困惑的初步分析

产生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一些算式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例如:“4×3”到底表示“4个3相加”还是表示“3个4相加”;“5×3/7”是表示“5的3/7是多少”还是也可以表示“5个3/7是多少”;“同学们去植树,每人植3棵,某班45人,共植多少棵树?”如果列式为“45×3或3×45”该如何理解等等。我认为出现这样的困惑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一定的关系。事实上,在九十年代,就已确定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了。但是直到今天,很多地区仍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上,仍将小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作为一个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来安排,仍在强调“5×3/7”与“3/7×5”这样的算式在表示意义上的不同。很多的教辅资料仍要求进行严格区分乘法意义。如:“填空5×3/7表示(5的3/7是多少?或者3/7的5倍是多少?或者5个3/7相加是多少?)”。这样一来,就与新教材的乘法意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给仍在使用老教材的教师与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混乱”。但是改革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新课程理念的扎根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面对这样一个“转型”的阶段,我们更应深入地把握教材,深入地领会新课程理念。

三、用新的理念审视新教材中乘法意义,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整数乘法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一提法在过去和今天的教材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形式上,新教材允许把“2+2+2+2+2”改写成“2×5”也可以写成“5×2”。反过来,也就是说“5×2”可以表示“2个5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5个2相加的和,或者是2的5倍”。这可以说是 “乘法意义”的一次突破,使我们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更接近其本质,因为“5×4”可以表示多种意义,新教材“乘法意义”不再是一个答案了,以前只有一种意义完全是人为规定。有了这样的规定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就可以解决了。

四、乘法意义的阶段性与统一性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乘法意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并且可以用“向下兼容”来形容。首先,“几个”是“几倍”的特例。在整数乘法中,两者是等价的,这种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认识“几倍”;当得不到整数倍时,就出现了小数倍,这时“几个”是“几倍”的一种特例,“乘法意义”也就开始了扩展。其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是“一个数的几倍”的特例。当不到1倍时,我们就习惯于说“几分之几”,而不说“几倍”,可见“几倍”和“几分之几”只是说法上的不同而已,本质上却是一样的。这种思想结合实例与直观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进而对“乘法意义”进行有效扩展。在学习了百分数之后,“几倍”和“几分之几”都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这样,“乘法意义”的不同表述的统一性又一次体现出来了。由此可见,“乘法意义”具有阶段性,同时也具有统一性,这也是必然的,因为都是“乘法”嘛!可是,我们过去的思想却一直停在一种不统一的状态,或人为分裂状态。从“单价×数量=总价”到“1倍数×几倍=几倍数”等各种各样数量关系式及相应各种各样的题型中,常碰到这样的实例。“乘法意义”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老教材和新教材在处理上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区别。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新教材的更加科学的一面和更加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一面。愿各位同行能带着以上思想去审视新教材中的“乘法意义”,以领悟更加完美的“乘法意义”,也让学生用全新的“乘法意义”更好地掌握“乘除法应用题”(这里用“乘除法应用题”是因为本人看来“乘法”和“除法”本身就是相对统一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行教材在分数乘法的意义等方面还有所保守,但愿新教材能更加开放些,让“乘法意义”走向“统一”,让我们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更加接近它的本质。

总而言之,新教材“乘法意义”的改动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进一步学习需要的正确之举。对于处于一线的我们,应整体把握改革进程,深入钻研新教材,持续学习新理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避免盲从,减少困惑。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3]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篇5

一、了解教材的教学内容

《中国大百科·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1)以一定的学科任务为晶核,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载体,建立一套合乎学生成长诉求的知识技能体系;(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1. 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和结构

任何学科教材的知识结构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也不是僵死于教材里,它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教材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但凡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理、原理等要理解、掌握得正确无误,还要能准确地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前后知识的联系,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尤其是数学学科.

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往往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联系,教师只有领会、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用教材进行上课时才不会断章取义、捉襟见肘、前后矛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疲于应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按群数数、二年级刚学了连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首次学习乘法概念,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下几个环节是绕不开的.一是感知“几个几”相加,领悟乘法的含义;二是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三是通过比较,感知乘法的简便;四是小结梳理,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如果教师不了解知识结构,往往会很粗暴地直接教给学生:只要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就用乘法算.

2. 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参与者根据某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共同制定的、以指导教学共同体展开学习活动的根本依据.布鲁姆指出:“任何有效的教与学都是建立在明确的目标之上的”.可见,教学目标不仅是作为教师展开系统性教学的核心依据,还是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标取向和最终归依,具体来讲,在综合考虑课标、教材以及师生主体的要求而产生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评价以及反思性教学的主要根据,也是学生展开一系列学习的指挥棒.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新课改精辟地将之概括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形式,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都应严格按照这个三维目标进行动态设计.首先,传统教育所毕恭毕敬的文本知识和技能体系仍然应当成为教学目标设计的重点,毕竟学生的学习最终还是指向一系列知识和经验体系的.其次,教学目标设计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学习过程的深刻体验,在习得这些方法类知识后,才能展开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最后,学生是活生生、具有深厚感情的个体,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关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态度情况以及价值观的演变过程,以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个体.

3. 准确定位新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在实施建议里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整体体系,内化知识的逻辑结构外,应当更加关注整体知识与个别知识间的辩证关系,将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作为探索的重要对象.”那么什么是“生长点”和“延伸点”呢?我认为:新知识的背景和知识产生的由来及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就是知识的“生长点”,新知识的发展和应用,或者说学完新知识后,在后续学习中还将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容,为再后续学习提供知识准备,就是知识的“延伸点”.新知识点是旧知识的“延伸点”,又是学习后续知识的“生长点”.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由于乘法是由连加的加法生长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结合加法旧知,引导学生在加法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的“延伸点”是“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它的“生长点”是“平行四边形经过剪、移、拼转化成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再进行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它的知识“延伸点”是“把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的“转化思想”,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等的面积计算.

教师只有明确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运筹帷幄,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数学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认识,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研究、探索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教师的教学过程应顺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顺势而导,教师教的效果应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因此,课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尤为重要.

1.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大部分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侧重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研读、探究和把握上,缺少对“人”的调查与研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很少被关注,导致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普遍感到有疑问时,教师自以为简单而轻描淡写;对学生已经懂得的问题却反复多次地讲,令学生感到厌烦;经常出现复习回顾不屑答、情境问题欠思考、探究活动不想动、巩固练习胡乱做、遇到抢答冷眼看,开开小差讲讲话,整节课磕磕绊绊、顾此失彼.“你怎么就做不出来呢?老师不是刚刚才讲过吗?”“你听到哪里去了,这么简单的题目竟然会出错”等等,经常在数学课堂中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牛弹琴”的状况呢?其实,错不在牛,而在弹琴者,弹琴者不了解牛能听、爱听、会听什么.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前,先了解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的现有知识水平,做到“挠痒挠在痒处”.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这一课,很多老师觉得这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一次出现圆的知识,是起始教材,学生什么也不懂,因此设计很长一段关于圆的“感性认识”的教学环节,几乎成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了.其实,学生对圆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曾经上过这节课,当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时是这样设计的:拿出一个由圆纸片、中间穿过一根火柴做成的陀螺,放在桌面上转动,告诉学生这是我小时候常玩的玩具,然后问学生说“认识这个玩具吗?知道怎么做吗?”结果基本上学生都知道这是一个圆形的图片,可以用碗的边沿靠着画,可以用有圆底的东西靠着画,可以用绳子绑着铅笔画,可以用圆规画;在正中间点个点(甚至有学生说圆心),然后穿过火柴就行了.还知道圆形的线是弯的,圆纸片的是光滑、顺溜不刺手、没有棱角的……更精彩的是有一名学生说“不管用什么形状的纸片,旋转得足够快时,看起来也是圆形的”.听听这些回答,还能说学生对圆是一无所知的吗?

2. 预计学生的学习难点

教师的备课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寻求学生在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发展领域,这就是通常我们所指的学习难点,它并不是遥不可知,只是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和引导,才能有顿悟的境界.但学生的学习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学习难点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教学重点是“掌握和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我们通常认为学生刚学了“小数除以整数”,应该不难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才是,而实际上学生总是在“把除数是小数的变为整数”这个环节里遇到困难,学生会出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去掉,然后除”的错觉,而且这个错觉会根深蒂固地扎根于脑海中,难于纠正.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在于教师没找准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数转化为整数的道理”. 如果在课前找准了这个难点,那么就会去研究突破难点的方法,也就是教学关键:商不变的性质.只要“商不变性质”相关内容加于复习、深化练习,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那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3. 精心预设学习的走向

篇6

概念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实质是抽象出某一类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1]”数学抽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2],“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3]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数学抽象影响[4]。分析其主要原因有,数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性。数学与客观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又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有一定距离,特别是使用了高度抽象的数学语言,增加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难度。因此,数学抽象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抽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

(3)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的符号法则;乘方与幂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中,有时我们会碰到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情况。

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表示?棱长为2cm的正方体的体积,怎么表示?

生1: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cm2);棱长为2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cm2)。

师: , 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为了简便,我们将它们分别记作 , 。

【设计意图】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我们会碰到多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情况,由于相同因数出现的次数可能较多,书写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写重或写漏,读起来也费时费力。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有理数乘方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探求新知

师:形如 、 、 、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乘方”。乘方是什么样的运算?

生2:多个相同的因素相乘

师:几个相同的因数 相乘,如何表示?

生3:记作

师: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 相乘,即 ,记作 。这种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师:在 中,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

生4:在 中,底数是9,指数是4, 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它表示4个9相乘,即 。

师:在 中,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

生5: 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4次方(或-2的4次幂),它表示 。

师: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负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师: 与 一样吗?

生6: 与 在表示方式是不同的,表示意义也不相同, 表示4个-2相乘, 表示4个2相乘的相反数。

【设计意图】教师列举“乘方”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对它们共同本质特征的抽象,形成“乘方”概念。将“乘方”概念与乘法运算建立联系,乘方运算可以转化为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乘方运算是乘法运算的特殊情况。同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认识到乘方与幂的相互关系。

3.巩固新知,加深理解

师:乘方如何进行计算?

生8:把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师:乘方运算为什么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

生9:因为 就是 个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师:在了解了乘方意义,知道乘方是乘法的特殊情况后,我们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例1计算:

(1) (2) (3)

学生讨论: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很容易得到乘方运算的法则。如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0。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乘方运算是乘法运算的特殊情况,然后通过有理数的乘法符号规律,归纳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主要通过例1的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得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的结论,确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的符号。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4.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乘方是什么样的运算?

(2)乘方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教师不是孤立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而是站在整个知识体系的角度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地整体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42页练习题1-3

(2)选做题:例题的变式2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要重视将因数的范围扩充到负有理数的扩充过程,在教学中要结合示意图讲清楚幂、底数、指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乘方是一?N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就如加法是一种运算,和是加法运算的结果一样。同时要通过例题、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加强巩固乘方概念和运算法则。

【总评】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最近发展区入手,较好地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特色。

(1)注重概念形成过程

“乘方”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大致是:分析不同实例的各种属性――发现不同实例的类似之处――对相似之处进行抽象――形成概念。“乘方”概念形成过程实质是数学抽象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抽象。

篇7

关键词 数学学习;数学建模;有效策略

一、数学建模的意义和地位

数学模型是针对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的一种数学结构。这种数学结构是借助于数学符号刻画出来的纯关系结构。从广义理解数学模型包括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各种公式和各种理论,从狭义理解数学模型只指那些反映了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而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则称之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实际问题向纯数学转化的数学化过程和应用已有知识、方法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它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取得成功。数学建模作为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恰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立模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实现让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二、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

数学建模活动,是把学习数学当作是建立某种模式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探索数学内在联系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只有在形成上述正确的教育观念基础上,才能改变目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才能自觉放弃“题海战术”。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建模的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加以描述――分析与处理――抽象出数学模型――检验与修改”这四个步骤,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指导学生开展建模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建模的兴趣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思考,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如教学认识小数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4名男生一组,5名女生一组,进行投篮比赛,成绩统计如下:

请学生做裁判判断哪个组的投篮水平高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如比较每组中的最好成绩、比较每组的总分等。但是都不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此时学生心里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构建“平均数”的模型成为一种必然的需求,同时揭示了模型存在的条件与适用性。

(二)充分感知。奠定建模的基础

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感知,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不断积累表象。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为构建数学模型奠定基础。例如学习乘法口诀,首先学习1,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并能编出相应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如:2个3相加,3×2=6,口诀:二三得六。接着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学习5和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最后学习7,8,9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能熟练地编出口诀,因为通过前面几课不断地学习积累。为构建“乘法口诀”的编制模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动手操作。完成建模的构建

皮亚杰指出:“要认识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他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深刻理解知识内在、本质的特征与联系,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如“认识角”一课,对于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知识点。很多学生认为角的太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学具通过动手操作从而构建起真正的数学认识:1。你能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老师的这个角大一些吗?2。你还能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老师的这个角小一些吗?3。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发现了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了“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概念的建模过程。

(四)更换情境,拓展建模的外延

篇8

很多时候,教材对知识的编排与学生的现实并不一致,教师不能忽视、回避这种“不一致”,而需要在教学设计中,看懂所教学生已有些什么、想要些什么,以此决定教学内容的详略和取舍,使教学功能达到最大和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整体感知,建构知识的体系

例如,苏教版“三位数加法”分三次教学:不进位加、只需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会进行计算,可见教学内容已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于是我尝试在复习两位数加法后,进行三位数加法的整体教学。

推测:在两位数加法中,存在不进位和进位的情况。和有时是两位数,有时是三位数。那么,在三位数加法中可能会现什么情况?

1.不进位加法

“435+( )”,让这道算式成为不进位加法。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用到了以前的哪些计算经验。(交流时有学生提出“从个位算起”这条经验不起作用)

师(过渡):请大家编一道进位加法题,来验证你的观点。

2.进位加法

学生编题,教师巡视,寻找教学资源。先分别出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算式,再让学生算一算。

师:比一比,每一题有什么不同?分别用到了以前的哪些计算经验?

通过计算、讨论,学生不仅认识到“从个位算起”的必要性,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方法相同。

师(拓展):那在四位数加法或五位数加法的计算中,这些计算经验也同样适用吗?

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结合已有的计算经验,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法和算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把各种类型的例题摆在一起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建构了加法的知识体系。

二、深入探究,触碰知识的本质

苏教版教材对线段是这样定义的:“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拉毛线并观察比较,充分展现了各种形态的线段,从而剔除了线段长短、方位等非本质属性,突出了“线段是直的且有两个端点”的本质属性。然而在后续画线段的环节中,有很多学生漏画端点。反思课堂,我发现学生仅仅是将端点视为形式的存在,而对端点有何作用并没有体会。于是我重新调整教学。

这一次我给学生准备了几根跳绳让学生动手拉绳,拉绳时果然有学生“上钩”了:“老师,这跟跳绳太长了,我拉不过来。”“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或者寻求一些帮助呢!”不一会儿,有的学生两人合作一起将跳绳拉直,有的一脚踩住绳的一端再将绳拉直,还有学生两手捏住绳的中间一段拉直,使绳两边自然垂下……学生的展示不光突出了“线段是直的且有两个端点”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出现了“两手捏住绳的中间一段”这种更触及概念内容的变式,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1.请捏住跳绳中间一段拉绳的学生上讲台前展示,问:你们发现线段了吗?2.指着绳两边垂下的部分,问:这一段是线段吗?为什么?(突出线段直的特征)你有办法把这两段也变成线段吗?3.师:老师也来帮帮忙,(在第一位学生两手外侧捏住)老师拉出的这条线段和刚才这位同学拉出的线段比,怎么样?(体会线段的长短)

得出:两个端点的位置不同,线段的长短就不同。

适时强调:改变两个端点的位置就能改变线段的长短,所以这两个端点非常重要,我们在画线段时都要画出它的两个端点。

经过这样几个环节,不仅是“漏画端点”的现象大有改善,学生对线段“有限长”的特征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三、架设桥梁,贯通知识的联系

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律中学生最难理解、运用时最易出错的一条规律。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呢?我选择从乘法的意义入手。

1.初步感知

(1)竖式计算:14×27、134×98,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对应板书:

14×7 7个14

14×20

20个14

14×27  27个14

(2)改写:我们计算时,是把27拆成(7+20)的和乘14,然后分别算出7×14+20×14。板书:(7+20)×14=7×14+20×14。那134×98呢?得出:(90+8)×134=90×134+8×134。

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从对竖式计算的意义理解,形成对乘法分配律意义和结构特点的初步感知。

2.深入探究

(1) 追问:为什么这样拆着算,得数还会相等?(它们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2)设疑:那还能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呢?我们以14×27为例,请你选一个数拆一拆。

在拆数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含义不变的角度来理解乘法分配律,并通过拆数形式的变化,逐步完善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理解,明确用两个加数分别相乘的道理和基本方法。

3.归纳概括

这样的例子说得完吗?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儿所有的等式吗?

由乘法竖式引入,贯通了数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体会了规律的合理性。通过一系列的拆数活动,学生不仅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外貌”,而且真正把握了乘法分配律的“内质”。从对学生的后测来看,因为注重了对乘法分配律本质内涵的挖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理解得更深刻了。

篇9

一、教学主线求“简析”

以往,为了上好一堂课,我常常会绞尽脑汁搜集很多名师的案例和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很多,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能够用上,总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得越多、越全就越好,知识、能力、情感面面俱到.

我想,这位老师一定是怀着无限地憧憬把这一题放入这个环节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几个几”. 但事实是,学生刚对“几个几”有了初步的感受,就这样横看竖看,干扰了学生“几个几”的认识. 果不其然,下面提问到有“几个几”时, 学生中居然好些说是3个2 . 就单纯看这一题,设计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在认识乘法初期,对于意义理解内化有干扰,因此放在5的乘法口诀之后练习,更妥些. 由此,每堂数学课实在不应该贪多求全,这就是“少则得,多则惑”.

二、教学手段求“简朴”

教学手段有传统和现代之分,而教学手段的使用却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别. 其实,在教学原则中也要求教师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使用传统的教具如挂图、模型、黑板、卡片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课件,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 用简朴、常规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出有“数学味”的课,那是教师“化腐朽为神奇”专业水平的体现.

三、教学情境求“简单”

情境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是无可争议的,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也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可并在课堂上加以实施. 在教学中,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我或许要花费不少心思追求富有新意的情境,其中也不乏由于情境过于花哨,以致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例子.

我校一位老师参加市级比赛,进行“认识乘法”试教时,想把学生拼出的3条“金鱼”、5把“小伞”、2个“八边形”等图形作为例题进行教学,就想从“六一儿童节刚过,你们学校有没有举行庆祝活动?”“你喜欢哪些活动?为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谈话导入,谁知问题一下去,学生很感兴趣,纷纷举手表达自己在那次活动中的经历,更多的同学等不及被老师点名发言,就坐在座位上跟同桌或前后桌眉飞色舞地说起,课堂上一下子就出现了失控的场面,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教学效率. 所以再次设计时,直接谈话:六一儿童节那天,我校举行了丰富的游园活动,你瞧,这是夹弹珠,这是画鼻子,同学们最喜欢的还是拼图,你瞧他们拼出了……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问题本身,直奔主题.

由此,在创设情境时,应该简单一些、高效一些,突出数学的元素,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做有效的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活动求“简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这一点充分阐明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取向. 于是,众多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如角色表演、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都曾经被引入数学课堂,我也不例外.

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一位老师采用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1)把人民币分分类(同桌两人意见不统一,在分类时抢钱,有硬币滚落地上). (2)认识人民币(每认识一种人民币,学生就从学具信封中取一取,然后互相看一看,学生不停地取钱,极少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 (3)认识1元 = 10角,1角 = 10分,并进行换算(因为前面取拿次数较多,有人漏了一些,导致换币时不能顺利进行).(4)模拟自助购物(这个阶段学生对商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有哄抢的,有不会找钱的,因而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老师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进行讲解反馈,但由于教室闹哄哄的,效果很不理想,之后的教学自然就延误了.

篇10

一、“学情前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学情前测”是一种在教学活动前以整体把握教材为前提,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生活经验等进行的,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提供依据的课前测试模式。学情前测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及认知特点,结合学段目标,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带来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更新,也增强了与学生的亲和力和参与度,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我们更要清楚地看到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惑:

1.教学偏离学科特点

数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因此,数学的发展并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而是与其他学科知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辩证统一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五彩斑斓的。但是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现现在仍有很多学校依然看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价值取向,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通过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甚至死记硬背,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数学成了“冰冷的美丽”。

2.教学忽视课堂要素

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这四个要素所构成。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有所减少,但是“满堂答”的对话式课堂却占据半壁江山。在课堂上,“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过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听”者,不是“参与”者,于是,课堂对于学生而言便成为了一个“听讲”的场所,而教师却成了一个“宣讲者”。在这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这些重要的课堂要素不能有机地进行整合,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积极有效、富于创造力和有价值的思考,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数学“学情前测”实施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更好地了解的学生的认知起点,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我们进行学情前测,以下是我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1.洞隐烛微,把准学习起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与新知互相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序的过程。我们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学情前测,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就能比较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了解学情、研究学力,找到切合学生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关于小数乘法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大多数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但是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这样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把准了。在教学中,我不再以学生对小数乘法的零起点来实施教学,减少了讲解示范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在新旧知识之间增设层次、减少思维坡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上,把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2.拨云见月,调整教学重心

研究教材,常常有预设不到的东西;课堂教学,常常有擦肩而过的精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那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呢?学情前测可以让我们有效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基础,通过对前测原始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共性特点,而对那些出乎意料的共性特点的把握,往往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小数乘整数》学情前测中,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但是只有17.03%的学生能说出解析答题思路,这说明了更多的学生是将原有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运用到了小数乘法中,并没有真正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根据这一分析,我调整了教学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分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成就了课堂上的热闹非凡:学生分别从小数意义、算式意义、元角单位的转化和积不变的性质等多元角度理解了算理。可见,学情前测能让教师更准确地找到学生的共性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重心的调整,真正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3.斗转星移,转变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