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10 07:4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家长是孩子最忠实的老师。
2、美国人赫伯特说过:“一位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事实正是如此。著名美籍华人赵小兰在谈到她为什么能成功时说:我身后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亲赵锡成。他有6个女儿,4个哈佛,一个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个玛丽女子学院。赵锡成有一句话,什么是成功人士?自己事业的成功,只成功了一半,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3、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理智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4、所以,孩子的事没有小事,有些事会影响他的一生。孩子的成长机会只有一次,能伴随孩子的成长,为他倾心付出的时间可能就那么一段,机会失去了,再也找不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补偿教育 儿童福利机构 家庭寄养模式
人类社会化最基本、最早的单位是家庭。儿童在入学前,家庭是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家长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社会的文化规范、知识等向子女传递。虽然其他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发展,但这些因素无不渗透到家庭这个基本的社会单元当中,即便是成年人在走向社会后家庭仍然会影响其言行。相比正常儿童,残疾儿童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医学干预支持,并且更容易因残疾产生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因此家庭的关怀对于残疾儿童的正常成长起到了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弃婴数量却在逐年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对全国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儿与弃儿的数量统计结果为5000―6000人,到本世纪初则已经达到了约5万人,人数几乎增加了10倍。被遗弃的孤儿大多数为残疾或患有各种先天疾病的残疾儿童,这些原本应生活在家庭中的残疾孩子,由于一些社会因素脱离了家庭环境,继而由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为儿童提供照料。虽然政府扶持和一些慈善机构的捐赠可保证孤残儿童基本的生活需要,但这种替代模式毕竟与家庭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往往无法满足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需求,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缺乏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没有家的残疾儿童”进行各种替代性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1.儿童福利机构与家庭环境的差异
1.1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由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本身是福利机构的受雇者,而不是父母亲职角色,也并不期待今后能得到多少回报,并且1位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照顾5名以上孤残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行为、感情等需求重视较少,仅仅以照顾孤残儿童的生活起居为主要工作内容。另外,一些孤残儿童自身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带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使工作人员在教育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对这样的儿童产生厌恶情绪,导致批评多、表扬少,冷漠多、关注少。
1.2儿童福利机构封闭的环境
孤残儿童没有亲人朋友,入院以后往往没有机会与外界往来,其学习、生活、社交等仅仅限于福利院的范围之内,交往的范围往往是院内儿童,没有更多的社会角色可以模仿,客观上给许多孤残儿童造成了心理的压力与人格的欠缺。父母角色缺位,缺少亲职教育,使得孤残儿童在个体认同方面发生困扰,缺少了正常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塑造与培养。
在福利院中保育员和老师是孤残儿童进行积极社会活动培养最主要的引导者,因而需要注意关心、倾听、鼓励每一位孤残儿童,让孩子们能在一个愉快、信任的环境下,享受集体环境带来的愉,从而增强积极的社会能力,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概念。比如儿童福利院集体生活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孩子助人的意识和习惯,这种对孤残儿童的正向引导,会使孩子有受到重视、成就感、归属感等体验,这些也是成人社会体验的雏形。儿童福利院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角色扮演游戏方法,让孤残儿童体验各种不同角色的情感,通过这种真实体验别人的内心状态来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情感意识,学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心理状态。
2.家庭寄养模式的提出
在我国,家庭寄养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在孤残儿童的监护权不予变更的前提下,由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一个合适的家庭,由家庭为孤残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被寄养的孤残儿童户籍仍然在原来的儿童福利机构,被寄养的孤残儿童仍然享受政府给予的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使孤残儿童能够在寄养家庭得到家庭的充分关爱和照顾。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替代性养护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2001年尚晓援在研究家庭寄养时,分析了“广德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等。2002年王素英则从地域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家庭寄养分为城市模式、农村模式、城乡交界模式和院舍模式。这些研究都以实际中存在的模式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
与儿童福利机构的集体生活相比,家庭寄养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让孤残儿童可以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疼爱。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2.1可以使被寄养儿童与寄养父母之间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关系。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贝心理依恋理论认为,儿童在3周岁内是形成与父母之间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人的正常的心理依恋关系是其3周岁以前在与母亲的亲密接触中形成的。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接触,使儿童得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成儿童安全的心理依恋。这种依赖关系的适当发展,可以影响个人今后信赖他人的程度和自我信任程度,并且能够与同伴、朋友、家人和后代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进而影响一个人今后与他人的互相信任程度。
2.2有利于促进孤残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发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除了满足孤残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孤残儿童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这部分儿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将来能够独立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3.如何正确开展家庭寄养模式
家庭寄养模式由于有以上诸多优势,可作为为孤残儿童提供良好特殊教育的积极模式之一。儿童福利机构在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寄养家庭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寄养动机
通过对180个寄养妈妈的调查,丹东等于1987年得出结论:两个寄养动机与高质量寄养行为有较高依从性:不能生育的寄养家庭有养护孩子的欲望,以及由于寄养家庭过去的经历对于孤残儿童的认同。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我国计划生育等政策,很多家庭的父母很早就进入了空巢期,很多寄养家庭中的父母退休在家,家庭负担相对于过去减少了很多,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而且亲生子女已成年,居住在外,失去了子孙满堂的乐趣。因此,空巢期孤独感促使他们希望通过其他亲子活动来填补,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需要一种生活的乐趣,家庭寄养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被寄养的孤残儿童虽然身体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仍然存在孩子可爱天真的一面,这部分孤残儿童正好可以给空巢家庭带来乐趣。
3.2寄养家庭的个性化特征
一般来说无子女或年长夫妇(如45―55岁)是更合适的人选,而家庭和事业不稳定的年轻家庭不太合适作为寄养父母。此外,成功的寄养与寄养父母的热情、成熟和个人的控制力是息息相关的,但寄养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寄养安置的成功并未体现较大的依从关系。
3.3强调社会支持系统对家庭寄养模式的作用
孤残儿童在入托、就学、康复、技能培训、行为纠正、心理补偿等方面不是仅仅依靠寄养家庭就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寄养地儿童福利机构、政府、社区及各领域的专家广泛深入参与家庭寄养模式的服务、协调、监督,从而形成机构、家庭、教育、卫生、社区共同支持的综合体系,确保家庭寄养模式的高效和规范。
在经济上,政府及福利机构要保证寄养家庭得到与其付出相适应的合理回报,以解除寄养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能力并愿意继续寄养或收养这些孤残儿童。另外,福利机构要有良好渠道开展对寄养家长专业知识的培训。寄养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孤残儿童的心理状况及行为分析,了解如何让孤残儿童适应家庭环境,满足心理、生理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要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积极配合家庭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及实施,从而增强孤残儿童的康复效果。寄养家不但需要有更多的爱心,而且要了解孤残儿童、掌握教育和引导孤残的技巧。
孤残儿童是社会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孤残儿童的福利和保障也是儿童福利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过去我们主要强调对孤残儿童生活的照料,而忽略了他们因家庭缺失造成的情感缺失。对孤残儿童进行各种家庭补偿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慰藉,形成健全的社会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世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社会福利,2007,(7).
[2]王素英.加快发展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社会福利,2002,(1).
篇3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古代蒙古族人民主要以游牧为主,家庭教育的内涵丰富,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理、品格、民俗文化、道德等特征。家庭教育对维系蒙古族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众多专家学者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研究颇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介绍。
一、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非常注重生产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当他们在田间耕种、山间狩猎、放牧时,都会向子女后辈教授这方面的技艺技能。学习这些技能是为了让后代子女更好的适应自然、社会与家庭方面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例如,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教子女一些力所能及的辅技能,一般来讲父亲教儿子学习狩猎和游牧的技能,母亲主要负责教会女儿怎样做家务,传授她们如何缝隙衣物、烧饭猪肉、酿制奶酒等技能。父母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此外,蒙古族人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坚强乐观、自强自立的品质,教导孩子直面困难,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借此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劳动中培养形成艰苦奋斗、豁达乐观的高尚品质,增强孩子对家庭、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二)传授家庭美德教育。一般意义上家庭美德是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它具体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价值观取向、家庭精神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系统中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①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一直是蒙古族人的良好风尚、优良传统,这一传统集中体现在蒙古族的家庭美德教育中。在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蒙古族人民都非常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尊重母亲、帮助弱势困难群体。族内的重要事情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决议,长辈的谆谆教诲与无私帮助常使未经世事的晚辈受益匪浅,所以听取和遵循长辈的教诲俨然成为蒙古族人的传统习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蒙古族的社会生产中男女分工明确,但是蒙古族人并没有形成“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形成了尊重女性、歌颂女性的优秀传统。
(三)传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由于蒙古族人长期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所以他们形成了热爱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蒙古族人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知道要想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们像对待父母一样保护和尊敬自然。也正因为蒙古族人认识到这点,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他们的祖祖辈辈得以在这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繁衍生息。蒙古族人从小就教育子女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向子女灌输“破坏自然环境就等同于掐断自己的脖子一样”。例如,蒙古族人日常的生火煮饭都是烧的牛羊马等动物粪便,或者去捡一些枯枝杂叶生火,他们绝不会为了生火煮饭而去砍伐森林树木。②其实烧动物粪便不仅可以净化草原空气,而且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率。此外,蒙古族人珍惜水资源,他们从不会向河中乱倒垃圾,污染水源。蒙古族人经常根据季节变换进行轮牧、倒牧与禁牧,这样可以不仅给草原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草原植被得到较好恢复,牧草质量提高,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二、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蒙古族家庭承担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所以教育方法也是形式多样的。以下介绍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典型有代表性的。
(一)口述历史。以历史故事说理是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蒙古族人流传下来很多教导子女的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例如:《成吉思汗的故事》、《额儿古涅昆的传说》、《阿澜豁阿折箭训子的故事》等都能体现蒙古族的历史渊源、伦理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故事传说集中反映了蒙古族的英雄事迹或者蒙古族人敢于与与大自然搏斗、不怕困难的精神。父母在空闲时间会给孩子讲蒙古族祖先的故事传说,例如父母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集勇敢、智慧、胆略、高尚于一身,是蒙古族人民崇拜的英雄代表;③除此之外,还有成吉思汗母亲养育子女的励志故事,蒙古族史诗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江格尔的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传说世代流传于蒙古族民间,如同一脉脉清泉滋润着蒙古族少年男少女的心田。
(二)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蒙古族人传统家庭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实际中身教重于言传。由于蒙古族人世代过着草原放牧的生活,所以他们逐渐形成了注重实干的社会风气。蒙古族父母教导子女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模范作用,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教育孩子,让子女逐渐学会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错的,提高辨别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能力。父母对子女进行滔滔不绝的说教场景在蒙古族人家庭里是极少看到的。如果子女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会打骂子女,而是耐心的教育子女,给孩子反省和改错的机会,他们也会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子女到了能说、会听、能视的年龄阶段时,父母便其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角色,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谆谆教导。但是父母只凭说教是不可行的,尤其对于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的子女来说,父母的以身作则比说教更重要。蒙古族人民相信只有将言传和身教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超强的教育效能。
(三)以谚语育人。以谚语育人主要指通过引用一些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教育后代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蒙古族家庭教育中所采用的谚语基本都是传统的格言。在家庭教育中除了父母亲戚赐教谚语外,左邻右舍街坊邻里的老人也会赐教谚语。父母经常会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正反方面的历史故事或者世代相传格言警句教育子女。例如,父母会给子女讲历史上铁木真母子的故事,由于铁木真的父亲被毒死,帖木真母子丧失贵族资格,沦落为寻常百姓的穷人,那是铁木真才九岁,他们母子无依无靠,相依为命,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当铁木真射死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别克帖时,母亲气愤的说他“你这孩子像狼像虎又像猛禽般恶毒啊,我等影子之外无同伴,尾巴之外无甩鞭,你却为之伤害他人。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箴言还有很多,例如,培养子女辨别是非观念的箴言有“离间者之美言要三思,忠贤者之勤告要听取”;言行举止方面的箴言有“说万句空话,莫如办一件正事”等等。
总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是蒙古族人走向社会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的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育培育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影响改变着蒙古族人知情意行等素质结构。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与迅猛发展,随着现代信息化的普及,传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面临这种危机,蒙古族人如何继续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值得讨论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上,深入挖掘传统家庭教育价值,探讨怎样传承传统家庭教育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发掘传统家庭教育的涵义,以期为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做出更具指导力、新颖性与说服度的研究。(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注解:
① 包玉柱.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矛盾[J].中国民族教育.1994(1).
篇4
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教师与父母如何配合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们架构起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较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特举行家庭教育征文活动。
一、征文范围
围绕家庭教育的学习心得、育儿体会、读书笔记等,(征文内容建议:指导孩子交往的案例、指导孩子学习的案例、孩子习惯培养的案例、亲子沟通中的案例、读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的体会等等)
二、参加对象:幼儿园全体家长
三、活动时间:2014年5月5日至5月16日
四、征文方式:
2014年5月16日前把征文案例的电子文档交到各班班主任处,各班班主任于5月19日前上传到教学处。上交征文时同时一并上交1、2张亲子家庭照。
五、文本要求:
1、在案例文本中运用日常生活中教育细节的真实故事。
2、案例文本撰写的可以是成功家庭教育细节,也可以是缺失的家庭教育细节。无论哪一类细 节,对细节的描述以及生活中的故事一定要阐述详细,不应空发议论。
3、案例文本内容格式
(1)标题:细节名称,字体:宋体三号加黑居中。
(2)正文: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故事、教育细节的分析、教育细节的效果与反思,字体:宋体小四。
4、案例字数不限。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老师动员幼儿家长踊跃参加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尽量全员参与,每班上交不少于5篇。
2、幼儿园组织园骨干老师进行征文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 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奖仪式在毕业典礼进行颁奖。征文以展览的形式展出,并上传幼儿园网站供学习交流:
篇5
一、走进“流动花朵”的家庭教育,引导父母做合格家长
(1)班级幼儿家庭教育情况分析。我班所有幼儿都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通过家访、家长问卷等方式的调查发现我班大部分家庭教养方式陈旧落后。我把它归纳为“一吓二推三代替”。“一吓”:吓唬孩子常用“不好好读书就送你回老家吃苦去”来“激励”孩子;“二推”:全拜托老师或是靠孩子“自觉”,希望孩子能“树大自然直”;“三代替”:教育方法简单化。有的母亲十分看重孩子学习的分数,经常会有妈妈来要求老师给孩子考试。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2)做一个孩子喜欢的母亲,能让家庭教育成功开展。在我们班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有一次我们晨间谈话的话题是:“你喜欢你的妈妈吗?”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孩子们出乎意料的安静。“没事,小朋友,今天的谈话只有我和你们知道,不会让你们的妈妈知道的,我保证我会保密的。”我真诚地对小朋友保证。“静静,你来说说,你喜欢你的妈妈吗?”静静有些不愿回答。“没事,我不会跟你的妈妈说的。”静静又想了想,轻轻地说:“我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是妈妈什么都不会,妈妈对我的兴趣一点都不感兴趣。” “义全,你来说说吧!”“我的妈妈总对我不满意,钢琴、舞蹈、美术、体操和电脑,我学了很多,可她总觉得我没做好。”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有些孩子却不喜欢自己的妈妈。作为母亲,如果孩子都不喜欢你,那你又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合格的妈妈要善于施爱,不能过度溺爱。母爱不应仅仅表现在对孩子物质方面的关心,更应体现在对孩子失败时的鼓励、行动时的信任、伤心时的安慰、矛盾时的理解、迷惘时的指引……在母亲博大的母爱沐浴下,孩子会进步得更快。
(3)读懂孩子的成长,扮演好家长角色。想要教育好孩子你必须要了解孩子。在我们班有一个叫小朗的孩子。他是我们班有名的“打架王”,什么“战事”他都参加,经常把小朋友打哭。这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的父亲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没有工作,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平时只要小朗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家长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可以说小朗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导致现在的小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用“打”来解决问题。尽管我们在园会跟小朗讲道理,但一回到家,他的父母亲还是会用打的方法来教育他,所以我们的教育基本不起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
二、家园配合,科学施教,促进“流动花朵”全面发展
(1)开设专题讲座,提升理念。讲座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特点是教育面广,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进行一定的家教知识传授,为了使讲座内容更具针对性,我们对专题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调查情况后,再有意识地组织,选择有关讲课材料,这样的讲座由于内容贴近家长生活实际,实例也来自调查中的材料,故家长听得认真,并不时地现出会心的微笑。可以说是讲的和听的在不断进行心灵的交流,故听课时秩序井然,讲座结束后还有好多家长问这问那的,有的家长说:“老师讲得真有道理,我们家里就是有这种情况,今后我们就可以照老师的话去做了。”
(2)亲子活动,其乐融融。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其功能不仅是生活的港湾,而是亲子共享学习乐趣,提高家庭品位的课堂。作为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开展以提高家庭亲和力、凝聚力,促进家庭成员获得成功,让家庭生活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的亲子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把“亲子活动”指导作为特色内容。
三、借鉴汲取,提升“流动花朵”家庭的家教境界
篇6
一、对教育习俗的理解
教育习俗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经历中,对社会的理解中捕捉到的对教育的认识。什么是教育习俗,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从概念的渊源来看显然是从民俗学衍生而来,民俗学的专有名称最早出现在英国,原名为folklo,民俗(folklore)最早是指“民间传说”,后其内涵不断外延扩展,现包括很多历史遗留物。我国在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第一次运用“民俗学”一词,其实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已使用了“民俗”一词,如在《礼•缁衣》中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之句,指民间习俗的概念,此外在《史记•孙叔熬传》、《汗书•董仲书传》、《韩非子•解老》等书籍中也出现了“民俗”字样。在我国所谓民俗是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我国学者石中英认为:教育习俗是指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教育方式、手段、制度、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等的集合体,是延绵不绝的民间教育智慧,是鲜活的教育文化遗留物。它专门涉及民间教育事项,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对儿童进行教育等[1]。可见教育习俗是人类生活中看似松散却培养着人们基本的教育信念,告诉人民基本的教育方法,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变得简单、清晰,使日常教育生活成为可能的人类教育经验的结晶,是一个文化集合体。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影响个体行为内在的、深刻的东西是教育习俗,而不是教育的理念。这些隐性东西的存在,往往真正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这些习俗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因为人随时随地都处在一个文化环境之中,扮演着满足周围人期待,自身角色认知和各种规范的言行,由此传递着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教育习俗也正是如此存续和承继到现在的。
二、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做人教育缺失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家长都具有“望子成龙”之心,但由于对人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其在教育孩子中的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这一看似“老生常谈”但又不能避开的一个现实而严肃的话题。古今中外对这一话题的陈述不仅仅停留在对事实的展现与陈述上,更多地是包含着对其深刻内涵的价值判断与思考。因此在延续人类生命的历程中祖祖辈辈不能或缺的各色各样的家庭教育应运而生。当今现实中也不难发现有些家长为孩子的未来制定目标,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只管好好读书,其他的都可放弃;有些父母替代子女做学习以外所有的事情;有些家长把孩子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夸大,用过激的语言来刺激孩子,过度的爱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压力,从而出现了“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极端的期望”、“孩子反叛”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出现家庭教育的矛盾和误区,导致这些孩子对他人漠不关心,不会与人沟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心、同情心,缺乏对他人良好心理品质的欣赏和赞扬,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消沉、退缩,自暴自弃,形成自私、易冲动,好嫉妒、冷漠的个性,甚至采取轻生、自虐、自残的极其偏激和极端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变成只会学习,不会生存的、新型的“边缘人”。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和反思。其实发生在我们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活动并不都是按照所谓科学的教育理论一步步实现的,更多的是按照看不清,摸不透的理解和观念来进行的,而这正是我们忽视的教育习俗问题。如在一个家庭世代的性别教育往往重复着这样一个模式:“你是女孩子,应该温顺、听话”;“男孩子要勇敢、不怕苦”;这些观念存在于其成长的生存背景之中。生活中诸如“孟母三迁”的故事、“蛇与农夫的故事”等这些充满着生动寓意和教育潜在功能的习俗,不同的人凭借着自己生存文化环境而阐释和解读着,从而勾画出丰富多彩的人生底蕴。人的生存魅力不仅来自于才智,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人格和生活。家庭教育中应该通过诗歌、谚语、格言、神话等文化集合体,来传承人生路途中如何克服和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塑造做人的性情和道德,从而锻炼生存适应能力,为民族与社会发展带来光明和希望。
2.生存教育忽视
一个人的生存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家庭作为个体生存最长久的场所,从小培养良好的生存技能和适应教育非常重要。在历史上成功的教育习俗不断扮演着特殊“教育者”的角色,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朴素而难以更改的教育信念,在家庭教育中也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小红帽》等著名童话故事人人熟悉,代代相传。现实生活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民间道德思想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和压力,使教育习俗更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地域性。令人痛心的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这些教育习俗的功能逐渐弱化,出现了听故事不懂得其教育含义的后果,没有真正发挥出教育习俗的功能。熟知《孔融让梨》故事的儿童,在现实中并不懂得尊重父母。我们常常发现小学生不会系鞋带,中学生不会洗衣做饭,大学生还需要父母陪读才能完成学业的“中国特色”现象。多少次我国与国外儿童的假期生活体验较量中,我国孩子表现出惊人的低生存能力,使人们困惑和感叹。教育脱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难以体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忽视了实际生存教育。联合国制订的《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开展各种娱乐与游戏活动,通过我们身边的教育习俗,结合社会、学校等机构来挖掘和积极渗透各种生存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良好个性,获得能力发展。
3.家庭角色错位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习俗的意义更多在于潜移默化,而且还附加了原先经验形成的束缚。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儿童不同的个性本身代表着不同家庭教育的痕迹与结果。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维系着尊老爱幼的家庭传统,具有正确的家庭角色和地位,反之,父母无条件地为子女服务或者家长专横造成子女胆小怕事等家庭环境,反映了父母与子女地位的错位现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特殊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呈增加的趋势。即青少年受暴力游戏、黑帮电影等不良影响,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时,对身边的父母或长辈发泄情绪,进行施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家长对独生子女唯命是从,过分溺爱,导致儿童严重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感,失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其实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诸如《孔融让梨》、《龟兔赛跑》、《夜郎自大》等从古至今承继下来的民间教育习俗,早已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只是被很多家长忽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就缺少了家长关注积极健康的教育习俗素材并加以示范和运用,不能正确定位家庭角色和地位,而出现了“子女左右父母”或“父母包办子女一切”的不良现象。家长和子女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要多和孩子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心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感受,充当既是家长又是朋友的角色。子女要懂得尊敬和孝敬父母,不能做到“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只有建立温馨、和谐、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才能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解决的几点建议
1.积极挖掘生活中良好的教育素材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在行为方面表现出的所谓“差生”,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导致的,而这种失败往往是家长的“双重标准”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育素材需要我们的家长去挖掘和利用,而且家长的表率和以身作则更为重要。如待人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表里如一,不能说谎等家长的示范作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记忆里。例如不少家长往往忽视如何管理孩子的压岁钱问题,其实这本身是渗透如何理财的非常好的生活素材,如果压岁钱数额较大,鼓励孩子适当储蓄外,也可用压岁钱购买邮票、纪念币甚至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这样不但能培养儿童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还知道理财的艰难与风险,懂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再如通过《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小红帽》、《渔夫与金鱼》等童话故事,积极渗透如何做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等道理,培养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
2.培养爱心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有缺乏爱心的行为表现,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观动机导致,而是身心发育不完善的原因,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中不能及时给予关注,偶发的行为若形成稳固的习惯之后就难以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一旦发现孩子有友善行为,就要及时地赞扬和鼓励孩子,受到鼓励后孩子会容易再次出现类似行为。反之,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则表现同样行为的频率就会降低。当孩子出现不友好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当机立断地予以制止,与孩子讲道理商量解决办法,告诉孩子错误在哪里。因为孩子有自尊心,在批评的同时维护他的自尊心是他健康成长的保证。儿童在社会群体交往中,特别是与同伴交往中,可以得到无拘无束的欢乐,还可以磨练社交能力和独立能力,否则极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心理疾病。因此通过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心、否定感,通过与大自然的花草、植物、动物和谐相处,来培养和增强孩子的爱心。但在现实中出现有些孩子因把座位让给老人而被父母责骂,想捐款被父母拒绝等令人心痛的现象,这些行为与童话、格言中的深刻寓意背道而驰,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3.积极渗透生存教育
一个人生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生存适应的速度与生活的质量。薄弱、低下的生存能力,很难顺利完成较高水平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积极渗透各种生存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不仅指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技能技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心理适应能力。所谓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即要具备了解自身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认识和调节情绪、理解和支持他人、具有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言行等生存技能。北京师范大学金盛华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孩子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围绕“成人本位”营造的社会而进行的。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充当“学习的工具”,可选择的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建议应建立一个“孩子本位”的环境。其实教育习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存在于生活周围。正因为如此,20世纪以来睿智的教育家、思想家们呼吁人们把目光和理智的触角伸向似乎被人遗忘的“生活世界”中,启示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充满风采的教育习俗。在家庭教育中挖掘和开发教育习俗的功能,体悟“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通过童谣,诗歌,成语,传说等方式,渗透和传递人类文明与智慧,创造快乐,培养更多的自尊与信心,从而拓展活动空间,为儿童社会生存奠定扎实的基石。
4.塑造健康人格教育
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综合,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心理品质。心理学意义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声誉和尊严等,也称为个性。可见,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更是社会化的结果。一个人的人格教化更多根基于其成长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健康人格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在充分发展时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它是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特征,表现出人格的完整性、统一性、稳定性等特点,是人格的完备结合。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学校,社会和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的人格培养更多受长辈、父母、家庭成员的示范影响。和谐的家庭人际环境;家庭成员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遇到各种变故和困难时的调控能力;家庭成员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都对儿童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家庭的日常琐事中始终贯穿这些教育理念:给孩子更多的发展空间;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平等、公正地评价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要给孩子独立处理家庭事务的机会,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的社会属性决定集体是人格塑造的土壤,也是人格展示的舞台。团队心理是健康人格塑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影响源。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集体环境,离不开团队精神。家庭就是社会中的一个小团体,这种独特的团体教育力量,促使家庭成员具有无比的推动力或摧毁力。儿童作为一个积极发展中的社会人,家长应通过各种途径,结合学校和社会,创设有利环境,培养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心,使儿童能够按照社会规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渗透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同情心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及时调整人格结构,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篇7
1.注重情绪、情感教育
和上几代父母不同,当代年轻的中国爸妈们在被问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时,绝大部分家长会说,希望孩子健康、幸福成长就好。这个回答与几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当前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家长的观念正在产生变化,特别是父母的学历层次和职业层次在上升,这使得家庭教育摆脱了知识教育唯我独尊的樊笼,重视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健康、丰富统一、旷达幸福的内在情感机制;其二,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使人的存在越来越复杂,在浮躁的社会中如何寻求长远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新生代父母更重视儿女的情绪、情感教育,毕竟,考大学只是漫长职业生涯的起点,而情商考试才伴随职业生涯的全程。其三,今天的0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伴随新媒介成长,具备与新媒介技术互动的天赋,但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却出现退化的兆头。这也使明智的父母把目光聚焦到情绪、情感教育上来,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需要愉快、、自足、憧憬、希冀的时候,给出相应的情感应答方式,当他们产生厌恶、痛苦、惧怕、伤感的时候,及时给予疏通和引导。
2.注重亲子互动
近日来,湖南卫视一档“爸爸去哪了”节目引发了收视热潮,热潮背后,可以看出,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亲子互动环节。这个节目原版权属于韩国,湖南卫视买下版权并进行本土化运作,也体现出中国式家庭教育迈向国际化的趋势,当然也反映出湖南卫视在节目选题方面的社会敏感性。70、80后父母较多抛弃“家长权威”思想,不再把子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待,更重视平等地对待孩子,让他们有自尊和自信。他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心理素质,为子女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他们认为,这种渗透的身教往往比灌输式的说教更有效、影响更深。相比上几代,当代中国儿童家长更渴望接近孩子,了解孩子所追逐的潮流文化,多掌握与孩子沟通的知识和手段。也正因此,年轻的中国爸妈们和孩子的亲子互动来得更频繁、更亲密。
3.注重个性化教育
日前,有关孩子教育的“虎妈PK猫爸”之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一边是“大棒教育”,另一边是“圆舞曲教育”,双方各执一词,自成一派,支持率不相上下。而“虎妈”与“猫爸”之所以能在中国家长中掀起讨论,其背后也反映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个性化趋势和探求,未来可能还会出现“骆驼爸”“狮子妈”等。
4.注重家庭教育技能
几年前,一本引进版家庭教育读物《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在国内的畅销反映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转变:从寻求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技能的转变。这其实也是一个必然的成长阶段。中国新生代父母们越重视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未来就更需要家教技能的支持。中国家庭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反映在很多特征上,这里就不更多列举。呈现这些趋势,其目的,是为分析它与中国童书的国际化走势做一个铺垫。
二、家庭教育理念国际化促进童书出版国际化
考察童书版权输出大国,几乎都是家庭教育强国。先进的、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技能保证了童书出版的国际化水准,同时,童书出版的质量也反映了这个国家家庭教育的实力。在我国,随着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向国际化靠拢,童书出版的品味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而这种趋势必然会对童书版权输出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下文从选题、营销和延伸服务三个方面,结合我国目前一些试水海外的童书,简要阐述家庭教育理念与其微妙联系。
1.选题:更重视儿童情绪、情感
既然童心无国界,为什么多年以来,我国童书一直难以迈进欧美门槛呢?其原因与我们的出版选题常常忽视儿童的情绪、情感有关。我国并不缺乏儿童文学作家,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有好的文笔,好的故事,更要了解儿童的想法、兴趣,关心儿童的发展,确切地说,她的贡献一定不小于儿童心理学家。畅销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正是因为探索童心,才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版权输出的道路上进行了尝试。但是,是不是“笑猫”“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就代表了童书国际化的深度和成熟度呢?当然不是。情绪、情感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孩子学会它,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会变得通透与明亮。当前,我国原创图画书领域的国际化起步离不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比如说曾荣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的《团圆》,很多人认为英国出版社之所以购买它,是出于有新年背景的中国元素,但事实上,吸引他们的不是那些中国元素,而是书中一年只回家一次的父亲,和小女儿之间彼此关心的情感。简单来说,文化意象只是外在形式,重要的是故事里的情感,和相得益彰的插图,那样的书才能打动人心。随着当前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出版社和作家也或主动或被动地将目光投射到这个焦点中来,这是一种进步现象。
2.营销:更强调内容、媒介的交叉跨界
中国式家庭教育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亲子互动化的趋势,这也使得童书的营销思路向跨界转移。而玩转跨界,本身就代表了童书出版的国际潮流。这种跨界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媒介呈现上,更体现在阅读年龄上。比如说,天天出版社推出的《杯子的故事》,邀请两国作家对同一题材用、同一体裁之下进行创作,同时邀请两国顶级翻译家与插图画家为对方国家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和配图,最后两部作品将被装订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分别以两个国家的语言在各自国家出版发行,从而,使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这种跨越地理疆界的营销思路,和家庭教育的多元化、全球化理念恰好相得益彰。再比如说,新媒介技术时代,新生代爸妈们和孩子一起共读PAD,这种亲子教育的模式也无形中促进了童书营销的转变,不少童书从营销开始,就考虑到电视剧、电影、网络、电脑游戏、移动设备、授权产品(服装、玩具)等多媒体的整合开发。
3.延伸服务:针对家庭亲子互动的多渠道阅读推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这点已渐成很多中国家长的共识。新生代父母逐步意识到:通过共读,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父母可以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传递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家庭亲子阅读理念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童书的推广服务,日前上海童书国际展上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就是一个例证。越来越多的专业出版社,联合文化、教育等部门,链接家庭、图书馆、民间组织、学校,多渠道开展亲子阅读推广,不仅针对单独一本书,更延伸多重服务,包括向家长推荐阅读书目,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亲子阅读,如:亲子共读、交流分享、悬念吸引等,使孩子在长期的亲子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自主读书,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三、好童书带给我们的思考
好的童书应该是什么标准?本届上海国际儿童书展第一场重要论坛“中外童书出版人5+5圆桌会议”的讨论主题之一就是“什么是好的童书”。那么,从国际视野下的家庭教育需求来说,好的童书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回答好这个问题也许能为我们思考这个主题提供新的思路。
1.增加全球化、多元化主题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媒介多样化日益显著,儿童阅读也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等特性,中国儿童图书出版企业要适应这一新挑战和新机遇,就必须放开视角,尝试较大的拓展和调整。而且,从家庭教育视角看,要提供给孩子多元化的食物,必然包括多元化的精神食粮——童书,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引进版高端童书,也有一份希冀,希望书籍可以增强孩子的国际视野,培养多元思维模式。为儿童创作,主题有禁忌吗?德国著名作家米切尔•恩德曾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写作主题是孩子们不能接受的,关键看作家如何选择切入主题的角度。稍微研究一下国外童书的创作题材就会发现,外国作家普遍关注跟儿童心灵成长有关的多元主题,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儿童文学主题。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或受限于眼光,或受限于市场,创作主题亟待突破。近年来,中国少儿出版所提倡的与世界同步,包括本次上海国际童书展提出的“为全世界小朋友打造书橱工程”,对延伸童书出版国际化、多元化等内涵要素具有重要意义,而外国出版商也对中国童书的未来抱有极大兴趣,因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理应是多元童书的富矿。
2.增强审美功能
童书版权输出之路,其实也是一条审美探索之路。如果打开世界图画书的发展史来看,并把焦点对准日本部分,我们会发现,日本的图画书最早出现在1936年,当时由讲谈社花很大经费请了当代著名的插画家,出版了“讲谈社的绘本”,内容包括:童话、童谣、史地、科学、艺术等。欧美很多国际性的图画书展览或比赛,更推动了全世界插画家在创作方面的努力。比如,19世纪后半的英国画家埃凡斯,为了提高他想要的印刷效果,采用木版印刷,有时候在一幅画上使用了九张木版,并且用画家专用的油画颜料作为印刷颜料。他的信念是给孩子们的书籍不仅要漂亮、廉价,而且要富于艺术性。中国童书版权输出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审美观。早些年,国内的童书大多还比较简陋,何曾想国外的图画书根本就是艺术品。毫无疑问,好童书永远都离不开一个好故事,但此外,还必须有一个新颖的风格和形式。美的童书能够激发孩子和书本之间良好的互动,譬如,可以让孩子翻翻、插插、玩玩;可以让孩子打开、关闭;能够让孩子粘粘贴贴等。这些,把故事推上全新的审美层次,引领孩子进入更广阔的艺术想象。
3.注重科学
篇8
摘要: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它在一切教育中居首位,意义深远。教育从家庭开始,这里是孩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教师。家庭是塑造品格的学校,家庭教育之影响有决定为善或为恶的力量,这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可见,家庭教育的良好与否极大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做人;兴趣;智育
有人说:“一切学校教育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又说:“三岁看老”,这些语言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做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做人教育
做人教育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里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您将是孩子的塑造者,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既要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等品质,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一)“爱国爱家”情感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仅仅从道理上对孩子进行说教,那将收效甚微。在平时我会从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或生活的实例中让孩子自己去感知,我只做简单的点拨。如孩子6岁之前只对童话故事感兴趣,于是在讲《小企鹅旅行记》时,借助故事的最后一句:是啊,这里再好,朋友们再怎么热情,还是代替不了家啊。我问孩子:“小岛上这么美,小动物们那么热情,小企鹅为什么还要回家呢?你最喜欢去哪里?”孩子这时会说出心中的想法,家长此时要循循善诱,说出爱国爱家的道理,也许孩子还是懵懵懂懂,可是只要家长长期坚持不懈的引导,孩子一定会明白: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爱家?另外平时要结合一些重大事件或纪念日,和孩子进行适时交流。如:国庆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等等。总之,不要总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就不对他讲,其实只要你告诉他,他不一定会说,但他一定会慢慢懂的,而且会理解的超乎家长的想象,所谓“上善若水”、“润物无声”,切莫“拔苗助长”。
(二)性格的养成。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们,你们自身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说话时、教育儿童学习及命令儿童时,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培养着孩子的性格,所以性格不是教好的,而是养成的。
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应从小着眼于孩子好的性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它们是“美好的人生性格之母”。好的性格包括: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爱劳动、关心人、好奇心、创造性和具有独立精神。其实只要家长平时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孩子性格中的弱势,及早着手矫正,孩子还是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如,我的孩子性格中在“勇敢”方面较为欠缺,于是我经常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河堤上玩,从堤上到河岸边需要下一个很陡的坡,一般的大人都顺台阶往下走。我对孩子说:“你想不想走斜坡?”孩子说:“想,但我不敢。”“让爸爸拉着你下,不要怕,你不怕时可以松手。”就这样孩子先让我扶着,慢慢地松开我开始半蹲着走,就是这个斜坡,孩子足足走了5分钟,孩子下来后,小脸憋的通红,但是仍然不能掩盖孩子的兴奋,这是孩子心理获得的一次成功的快乐体验,对孩子的自信及勇敢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二、着眼兴趣,培育智育
我们在谈“德育”的同时,绝不是否定“智育”。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呈现着先快后慢的状况。0~7岁发展最快,此后发展速度开始变慢。人一生中有3个智力发展高峰期:3岁时是第一高峰期,7岁时是第二高峰期,14岁又出现第三高峰期。由此可见,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正好是孩子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时期,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确保组织活动有效进行和发展人脑聪明智慧功能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结合而成。从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并不笨,但注意力不集中,具体表现在不会听讲上,上课时三心二意;有的孩子各学科平衡度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对语言文字或数字不敏感,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力不均衡等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在孩子3岁之前没有给孩子适时的引导。我在这些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
(一)在身体、心理都健康的前提下,以兴趣为切入点,用活动为载体,开发孩子的智力。与孩子一起玩“拍皮球”游戏,最初孩子不会拍,后来会越拍越好。拍球不仅可以锻炼注意力,而且增强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具体表现在:拍球时,孩子的眼睛始终跟着球在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孩子边拍球边数数,有助于增强他的记忆力及思维力;孩子还会发现球落下来会弹起来,可是树叶、积木等掉到地上不会弹起来……根据孩子的兴趣,可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起到开发智力的效果。
篇9
讲求质量的家庭教育有以下特征:
一、以德性教育为核心
一项城市家庭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家长们普遍重视子女的德性培养,85%的家长继承了“教以德为先”和“志当存高远”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思想,高度认同和支持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
令人注目的是,领先的家长已不只是注重传统的道德品质培养,而是特别看重道德的社会适应性养成。大多数家庭都把“独立自主精神”、“适应社会技能”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放在了前三位,对于”创新精神”、“成功意识”和“敢想敢干精神”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讲求质量的家长也很重视德性内容和培养策略。他们注意运用道德榜样示范与艺术熏陶手段与孩子沟通,对于警句、格言和艺术典型的运用率较高,他们对于新事物、新理念很敏感,并且关注着“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环境教育、“成功教育”等新理念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二、从知识型到智能型转变
现代家庭教育在强调德性的同时,也强调知识型向智能型与人格型的转变。讲求家庭智能质量,主要可从五个方面努力:家庭知识结构、求知规律、读书方法、才能培养和成才策略。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家庭夫妇之间文化程度相近,兴趣爱好相同,并对“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要求体会深刻,60%左右家长连年“进修培训”,这为家庭走向“学习型”奠定了基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影响了家庭智能质量的发展和提高。
讲求家庭智能质量,家长要从知识的相对性出发,注意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到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和综合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等学习规律的运用;重视孩子“交叉阅读”、“八面受教”、带题多解、独立思考。在才能培养和成材策略上,可积极尝试实践“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发现教育”、“创造教育”、“非智力因素培养”等教育思想,发现孩子的潜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强化家庭审美功能
与过去相比较,现代家庭教育质量结构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家庭审美质量的凸现。调查显示,审美在家庭教育中的显著作用已受到有识家长的重视,现实家庭教育的质量结构巳从二维(德性、智能)结构向三维(德性、智能、审美)结钩、多维(三维以上)结构转变。
具有审美质量意识的家庭。首先可在树立科学儿童观基础上提供家庭审美教育的较好物质条件和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不仅设置书架和书橱,而且有一定的藏书量,养成全家人人读书的习惯。也可设置乐器、摆件等具有文化科技含量的物化环境。。
其次,家庭成员应具有良好的生活规范、文明的仪表举止,重视礼貌语言与和谐的人际交往。
第三、家庭可开展多种多样的家庭文化审美活动,如听音乐,看戏剧和文艺演出,举办家庭故事会、棋类赛、健身活动,全家外出旅游,丰富野外休闲生活等。
篇10
1.管得太紧
现在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素质高,对孩子期望值也高,导致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比以往更高。一般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内容和要求非常清楚,时常关心教学进度与家庭作业,并主动与任课老师和其他家长交流。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计划严密。家长累、孩子也累,但是家长觉得值,认为自己做好了孩子的家庭教育。
2.在家教育
在这些形形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类人的表现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以郑渊洁为代表的“全托”式家庭教育:自己在家负责孩子的启蒙,教授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全部课程。郑渊洁对自己孩子的培养完全采取家庭教育的方式,学校没有丝毫的参与。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的成长,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但这类人在我国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二、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重智轻德”是变相的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重智轻德是变相的学校教育的延伸,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培养。由于学校教育是典型的重智轻德,家庭教育就应该背负起德育的责任,相互弥补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重智轻德主要体现在给孩子报补习班、培优班上,在课外弥补在校学习的落后,唯考试成绩为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围着学校和成绩转,忽视了道德情操的培养。
2.家庭教育推诿自身的责任
当今很多家长们都忽略了家庭教育,并把家庭教育该做的事情推给了学校教育。这就如同天平的两头,将这一头的砝码全部放在了另一头,天平肯定是无法保持平衡的。当缺乏完备的家庭教育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就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是家长自身缺乏教育意识导致的。
三、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1.政府方面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出台表明美国政府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进入21世纪,美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2007年9月美国教育部出台《赋予家长学校席位》的引导性政策,并在联邦教育部的网站上公布。EPSB的内容是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继承、补充和延续。EPSB的内容集中于父母参与学校教育、如何实施家庭教育以及提供给父母的建议和措施。
2.家庭方面
家长们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自然选择和自然喜好,对孩子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态度;能宽容孩子们的淘气、顽皮,不太注意小节;教导孩子如何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花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注重与孩子的交流,给孩子讲解生活中的小常识,明确地指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周末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或者各种展览;必备睡前小故事等等。不过有时极端的民主也使美国不少的家庭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四、我国家庭教育的出路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思想指导行动的发生。家长们要明了:孩子的成长不仅要依靠学校,更要依靠家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家庭教育有自身的内容,它并非是学校教育的课外延伸,不是小型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要注重孩子的德育,增加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多与孩子沟通,努力创建一个平等自由的家庭教育环境。
2.与学校教育合作
家校合作是如今教育的一大亮点,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途径,及时地进行沟通,相互配合修改教育内容。学校教育主要负责智育,家庭教育主要负责德育。另外,学校针对家长文化程度低而无法与学校合作的问题采取给家长培训的方式,教育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3.社会、政府的积极引导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