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8 22:3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大学生;创业;智能电子产品;教学模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11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遍及各行各业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浪潮为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随着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宽,电子产品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不断涌现,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国高等学校逐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等问题,使得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然而电子信息产业的社会劳动力却呈现出普遍短缺的现象,这也进一步说明现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2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作为创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不能较好的服务于实践教学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调试与维修的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开设这门实践课程前大都开设了相关的理论课程,讲授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然而现实情况是,相当一大部分的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加之学习的自觉性差,即使有些课堂上面已经掌握的内容也由于课后的不复习而逐渐淡忘,结果便是学生不能有效的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在对待实践课程的态度上也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很多时候往往是一味地跟风而没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将严重的影响着学生对待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现状,将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2.2 投入欠缺,且缺乏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能够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能力。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需要学生根据电子产品的技术指标来确定总体设计方案,进而细分到子电路模块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与相关参数的确定、电路的仿真与调试,以及后期的软件设计、PCB设计、PCB加工及电路的调试等一系列过程。而要实现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便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多数的高校都面临教师数量有限的问题,且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均是毕业后就从事相应的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指导。加之部分高校未根据自身的情况加速扩招,缺乏办学经费,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等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教学,使得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无法落实到位,实践教学逐步趋于形式化。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使得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2.3 受传统实践教学课程的影响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程系统的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其对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等相关设计类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掌握电子产品分析、设计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引入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完成相应的教学项目。然而受传统实践课程的影响,学生习惯了实践课程就是教师在实训前就将实训的内容、步骤交代的一清二楚,同时实训过程中还会针对性的演示操作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仅仅只是机械性的去完成教师所设定的操作,他们可能清楚每一步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却很少明白为什么会得到此结果。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至于在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之后,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有些不知所措。若不能改善这一现状,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2.4 教学过程中缺乏合适的教学项目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因此教学项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教学项目时不仅需要围绕学习的内容,更为重要的便是结合企业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而实际的情况是目前的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经验,他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到底什么项目能够切合前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生活,而教学项目的设计更多的也是借助网络或书籍,这些原因最终导致教师设计出来的项目要么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求,要么内容上不够新颖,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缺少实际的实用价值。因此将这样的项目直接用于教学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下降,学习效果不佳。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等都会受到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何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吴年祥,陈小林.赛教融合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54-156.

篇2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氛围。

1、要注意教态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

2、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1)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如《草原》的导语:“我国风景优美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峰峦雄伟的泰山,有水平如镜的西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碧千里的草原”学生听到这,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2)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夏夜多美》一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五彩斑斓的星空图,呈现本课的生字和重点词语。通过摘星星的方式,在快乐有趣的情景中学习巩固了生字词。

(3)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在《杨氏之子》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孔君平为什么说此乃君家果?杨氏之子回答妙在哪?然后同学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

(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

(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

(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