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04-06 06:0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1

一、自我表现。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传统文化上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自我的表现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在自我表现上一直持保守的态度,不习惯主动,大多数人总是去尽力压抑自我天性的释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一直遵守着宗教礼法,君主制度等,这些条条框框都大大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人们的自我发展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使得人们无法完全的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甚至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中国人为人做事都习惯性的采用谦卑的态度,不轻易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而西方社会在近代都一直保持着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和面对世界的变化,人们将个性的发展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希望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文化差异。

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即孔子所主张的谦、信、恭,为人做事主张谦虚恭谨、和善忍让。而西方国家却大大相反,处理事情以己为先,先考虑自身利益。在文学方面,也可看出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学讲究主谓关系,文章主旨强调以意会来把握,所写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承转合,来龙去脉必须按顺序发展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中国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存在上述特点。西方文学作品则表现的较为随性,写作时可从任意一个中间局部开头,人物描写不仅仅从外形表达出来,包括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包括睫毛颤动等细节刻画,而且更加注重内心不可见的独白描写和心理描写。

三、教育差异。

近年来,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一直是我国的热门话题。教育差异是两个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必定会产生出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方法都领先于中国。西方教育的主旨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过多的课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学生处于开发自我兴趣爱好的阶段,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其好处在于欧美国家,大部分学生从事的事业都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他们在萌芽时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后期则致力于培养兴趣爱好。这种教育方法与中国教育大相径庭。中国的教育更偏向于应试教育,致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许多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将孩子小小年纪就送去补习班学习自己毫不感兴趣的课程。成绩至上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学生过分注重成绩,而轻视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制度却带来了更多弊端。近些年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都备受重视,相信经过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会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

四、差异。

篇2

一、表情语的文化差异

表情语是指通过眼、嘴、面部肌肉等变化表现出的脸部的情感体验。通常指的是面部表情和眼部动作。面部表情是形体动作语言中最能表现人情绪的非言语行为。当今时下比较流行的一词“微表情”说的就是通过面部表情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说面部表情是最能体现人情绪的一种依据。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各种信号和行为在脸上表露出来。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种表情的表达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笑这个肢体语言,在中国和美国当你对一个陌生人投以微笑意味着表示对于对方的欢迎,对方也会向我们投以微笑以示友好。但是如果对方的回应是板着脸,我们也会立刻停止微笑。但是印第安人则是用哭来表示对对方的欢迎。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动作就是吐舌头。在中国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行为不和适宜或者非常尴尬的时候,经常会吐舌头,同时缩一下脖子。这个动作在多数中国女孩中较为常见,并有时候被其他人视为可爱。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吐舌头这个动作是非常粗鲁的,并且他们从来不去做。所以当与美国人接触时最好不要做这个动作,以免造成负面影响。表情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手段是目光接触。目光语在肢体语言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像俗语说:眼睛是心理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睛的表情我们可以观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例如,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中会使用更多的目光交流,美国人讲话就会非常注意目光接触的时间和方式。在普通对话中,他们会对看一分钟然后再挪开。如果两个美国人互相凝视,那就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在北美,孩子们必须学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激情和自信。

二、身势语的文化差异

身势语是指人们借助手、脚、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人们除了用语言来表达信息以外,还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意思。可以说身势语的信息传递同言语信息传递一样,也是信息发出者编码到信息接收者解码的过程。因此想要用外语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对不同文化的身势语有所了解。身势语的第一表现形式即是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为手势语,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打手势”。不同的手部动作有着不同的行为代码和文化含义。以握手为例,在沙特熟人之间在谈话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握手来表示彼此的尊重的意思。但是如果你在澳大利亚或者是英格兰面对熟人千万不要以这种方式来问候,因为在这些国家里握手的动作通常发生在两人之初以及分手道别之时。同一种身势语的交际功能也会随着文化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些文化中如中国,认为点头就是表示支持肯定的意思,摇头来表示否定的意思但在印度等地人们却用摆头来表示对对方的肯定,而相反点头则是表示对于对方的否定。英美人常常做出吧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对接构成圆形,其余三指自然伸出的手势,这个手势在这些国家表示的是“OK”或者非常好,但是在法国南部地区表示的意思则是零或者一文不值,在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则被视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三、小结

篇3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跨文化广告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8-03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跻身国际市场。而广告是它们推销自己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宣传手段。然而由于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广告受众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了使跨文化广告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广告对象的文化背景。因为“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成长,其思想意识和文化理念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章礼霞)。”

“跨文化广告”和“跨文化广告传播”在我国的广告业界和学界已经成为重要的词语,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如何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当今中国广告界,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李宏,1999)。广告研究学者们从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等角度探讨了广告传播的过程及其效果。叶敏,王华莹(2005)认为对跨文化广告影响较大的文化因素有语言、宗教、审美观、民族习俗等。尧旭华(2002)则从文化差异的影响,语言的限制,法律的约束,生产和成本的限制及媒体的局限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美国广告界的知名人士迪诺.贝蒂.范德努特曾在2000说过,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确实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因为广告工作是当今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我国的邹威华(2004)也认为广告语反映一个民族的概念与意义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它向我们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向我们推销传统的或外来的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价值观念系统。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西方文化宣扬个人至上,强调个人价值,崇尚自我肯定,反对权威主义和对个人的支配,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认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和人类自由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后才考虑集体利益。而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这个价值观可以一直追溯到儒家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集体价值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却拧不弯”,所以,没有群体,个体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群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前提和保障。

价值观念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能够决定购买行为是否发生,因此广告的宣传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不同风格的广告。西方文化是个人价值观取向,更加重视个人的奋斗和利益。在广告中就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视个性的张扬。于是,我们可以经常在英美报刊广告中见到“个性”(individuality)、“个人”(persona1)和“隐私”(privacy)这样的主题,来激发和煽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耐克经典的广告语“Just do it”(想做就做)就曾在美国风靡一时,因为它表达的对自我、个性、叛逆的推崇和张扬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价值理念,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然而也就这个广告,在香港等地却收到了很差的宣传效果,与当地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该广告被认为有诱导青少年不负责任、干坏事的倾向。无奈最后耐克只得将广告语改为“应做就去做”。在中国的文化里,个体必须去做社会觉得应该你去做的事,个体必须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另外,在中国的广告里面,家庭这一价值观被频繁地应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的细胞。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他的身份、地位、义务和责任都与他的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广告设计者往往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比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常回家看看”“爱一个家,恋一张床,水晶家纺”等等。这样的广告词容易深深打动中国人传统的思家情结,从而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中西方交际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交际(High-Low context)学说,在高语境交际观的文化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等进行的。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交际的最终效果往往取决于接受者对信息的诠释。霍尔(1976)曾指出:“当谈论心中的苦恼与忧虑时,来自高语境的人会期待对方明白是什么在困扰着他/她,以便不必不得不具体的说明。结果他/她会在交谈中环顾左右而言它,什么都谈了,除了关键的一点。而领会这最关键的主旨则是对方的任务。”而低语境文化中,大多数信息是由清晰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符号和各种象征图案等来表达的,信息发送者有义务帮助接受者正确地理解信息。Levine(1985)描述了美国的交际观,“把话说出来”,“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说主要的”这些言语在美国人的交际中常常可以听见。一般说来,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于低语境交际,其交际风格直接又明确;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高语境文化,其交际风格委婉,追求和谐。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沟通是含蓄的,而西方人的沟通却是直截了当的。这种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必然也会体现在广告里。

中国人习惯于含蓄而委婉的表达方式,广告往往表现为不是直接切人正题,而是擅长于先做好大段的渲染铺垫,然后逐步引向主题,最后在中含蓄地升华出中心。比如雕牌洗衣粉的一则“下岗篇”广告,镜头刚开始是描写一位下岗母亲四处奔波寻找工作,渲染出一种生活艰难的场景。然后开始把镜头切换到她家里,一个衣着朴素但却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家帮母亲洗衣服,孩子因为能帮妈妈洗衣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最后母亲回来看到孩子的字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和洗好的衣服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直到此时才打出产品的名称“雕牌洗衣粉”。广告中并没有太多对“雕牌”洗衣粉质量的宣传,而是把感情因素注入到产品中,让人们记住了充满人情味的“雕牌”。雕牌洗衣粉的另一则“中秋篇”广告也是运用相同原理:中秋节到了,父母给孩子打电话问能不能回来过节,孩子站在繁忙的马路边,抱歉的说:又要加班。接下来的镜头是那个女孩子的默默自述“我也想家,想妈妈用雕牌洗衣粉洗衣服的样子,想爸爸做的红纱肉。”最后当中秋节那天她回到宿舍时,发现父母已经在她的宿舍,为她做好吃的了,此时此景,女孩子热泪盈眶,只叫了一声“爸,妈”。然后做爸爸的挺难为情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你妈非要来。”最后才是真正的主旨——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在想念你,雕牌,愿家家团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通常也是非常直率,在广告中更是如此。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广告,一天晚上,一对老夫妇正在用餐,电话铃响。老妇人去另一个房间接电话。回来后,老先生问:“谁的电话?”老妇人回答:“女儿打来的,说她爱我们。”两人顿时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出现旁白:“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西方人这种直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中国人含蓄间接的文化特质有着明显不同。

四、跨文化广告应注意的三个传播策略

每个人乃至每个民族,都是在价值观的支配下行事的,成功的跨文化广告要重视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反映当地广告受众的价值观。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觉得跨文化广告在传播中应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一)适当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

许多外国品牌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都注重使自己的广告做到本土化。对跨文化广告来说,尊重并体现目标区域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才不会对广告产生抵触情绪,才会顺利接受其宣传的产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例子很多,比如“可口可乐”的广告,在美国,可口可乐的广告是突出个人的自我享受和愉悦之情;而到了中国却是完全中国化,一群人在兴高采烈的分享着可口可乐带来的乐趣,充分展示“独乐乐,不如与人同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还有一个例子,宝洁公司在我国刚刚推出“安儿乐”纸尿裤时,由于不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在宣传时主要强调“方便妈妈”上面,结果造成产品销路不畅通。后来通过市场调研才发现,在中国这个提倡勤劳节俭的国度,父母应该为子女辛苦操劳。花钱买纸尿裤的妈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懒惰。最后公司把主要的宣传点改为宝宝,“能更好地保护宝宝更加健康成长,同时方便妈妈”,这样年轻妈妈就可理直气壮地购买该产品,于是安儿乐纸尿裤很快就打开市场,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最经典的要数美国的“万宝路”香烟广告,在美国展现的一直是粗犷、充满男性气的牛仔形象;在香港则换成了衣着高雅、时尚新潮的成功中产阶级形象,因为在香港流行的不是拓荒和开拓的西部精神,而是崇尚精致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在中国大陆则又换成了锣鼓喧天和吉庆欢乐的祝贺春节的喜庆场景,符合中国消费者追求欢天喜地的心理。

(二)善于把握当地的思维方式

广告设计者应考虑当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广告语言就应该相对委婉,含蓄;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则可适当直白明了。比如在西方国家,很多广告都会利用与“性”相关的词语或画面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在中国,这是不可取的,传统的中国人一般还不能接受裸地谈与这反面相关的话题,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所以像“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之类的就已经到达消费者接收极限了。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地方是,思维还受语言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偏爱或者忌讳的数字,颜色,物品等。这些因素一般会根深蒂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因此作为一个跨文化广告的设计者,他一定要了解目标地消费者的一般思维和风俗习惯。充分挖掘并迎合受大众喜爱的方面,避免触犯一些禁忌。比如我国,在人们的普遍思维中,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鱼”字可取谐音,图吉祥,象征“连年有余”;红色象征着吉利,喜庆;数字“8”也被认为与“发财”有关…这些比较讨消费者欢心的意象就可多多运用到广告中去用。而像数字4,白颜色,乌鸦等等中国人比较忌讳的东西就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广告语中。

(三)充分发挥产品输出国的文化特色,并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优势

运用民族特色来宣扬产品,能形成独特的广告风格。“一个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传统、美学观念以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都能构成跨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选择目标国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是避免其淹没在大量广告信息中的高招(叶敏,王华莹,2005)”。中国的跨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要立足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跨文化广告中同样有效。越是具有自己民族和文化色彩的广告,反而更加容易激发起国际受众的兴趣和认同。就像2001年第3O届莫比广告节上,广州一家广告公司选送的中国广东移动通信“沟通从新开始(牵手篇)”的广告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该广告就是把世界人民共同的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儿童的爱护之情与中华民族固有的崇尚和平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完美无瑕地结合起来,以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打动了评委,获得了一致好评。同时,融合当地的(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89页)文化优势对跨文化广告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麦当劳快餐店的广告,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中国配有红茶。如此一来,麦当劳在宣传美国通俗文化的同时,结合目的国的文化优势,更容易被该国消费者接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和交际观导致了中西方广告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中国的广告主要以家本位为宣传点,宣传手法比较含蓄委婉;而西方广告的诉求点大都以个人为本,宣传手法相对大胆直白。因此本文提出跨文化广告传播应注意三个方面:适当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善于把握当地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产品输出国的文化特色,并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优势。从而使跨文化广告达到它应有的宣传目的。

参考文献:

\[1\]方蔚林.现代广告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胡屹.广告学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江波.广告心理新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吕吉瑛.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2).

\[5\]彭红利.国际广告中的跨文化因素\[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3).

\[6\]阳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广告传播\[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6).

\[7\]尧旭华.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J\].ENTERPRISEVITALITY,2002,(5).

\[8\]叶敏,王华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5,(l2).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道歉回应策略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91-02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世界各国各民族由于特定的历史和地域等种种原因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从各个方面指导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人们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其中很大一部分学者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人们日常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道歉是许多跨文化及语言学学者研究言语行为的重点对象之一,但是从数据上看。以往人们普遍侧重于道歉这一单一方面。对于道歉的策略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研究。而鲜有人对如何回应道歉和文化差异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道歉和回应道歉作为一种互动性的行为,应当受到学者们同等的重视。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对中西方道歉的回应策略进行分析和归类。并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道歉回应策略的影响。

一、道歉的回应策略

1.对道歉回应策略的研究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道歉策略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道歉的回应策略研究得就比较少。不过仍然有一些很值得借鉴的调查和研究分析。Goffman(1971)认为类似“You are weleome”“That’s all right”“Think nothing a-bout it”“It’s okay”等都是美国人口语交际中最常见的表达,属于是将冒犯程度最小化(minimizing)的回应方式。0wen(1980)则认为这些句子是接受道歉(acceptance)的表达方式,而去掉指示词“that’s”“it’s”只回答“OK”或者“all right”的话,就属于承认或收到道歉(ac-knowledgement)的回应策略。

Holmes和Robinson后来对道歉回应策略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将上述对道歉的回应方式统一归类于接受道歉(acceptance)的回应策略。但是,这些研究中,基本没有考虑到性别、年龄、文化、语境、语言和语用方面等社会因素。另外,礼貌原则对这些回应方式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女人为了显得优雅矜持而用“没关系”来回答别人的冒犯,不管她内心是多么愤怒。在公共场合,一个男人可能会为自己抽烟而向被冒犯者道歉。以显得礼貌绅士,可是如果在他自己的家里,也许会说“离我远点”。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西方选择不同道歉回应策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2.对道歉回应策略的分类

道歉的回应方式有很多种,从沉默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述。Holmes(1995)对这些纷繁多样的回应策略做了大致的宽泛的分类,包括:接受(accept)、承认或收到(ac-knowledge)、规避(evade)和拒绝(reject)。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承认或收到道歉的定义中,Holmes认为这类回应策略可以说是接受道歉和一定程度上面部表情威胁或语言警告的结合体,程度比接受道歉更弱或者说更不情愿。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助面子理论来理解这种不情愿。当被冒犯者认为事态严重,但是又为了维持双方的面子,而不得不接受道歉时,这种回应策略就可以是对道歉这种补偿性语言行为的承认或收到。

中国学者们对于道歉策略的研究数不胜数。而对道歉回应策略的研究就不多了。黄永红(2010)在其《跨文化交际学教程》一书中,对中国人和美国人采取的道歉回应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和分类。他认为,中国人普遍采取两种道歉回应策略。一种是积极回应策略,即认为没有必要道歉。例如“没什么”“不要紧”“没关系”“别介意”等。另外一种是消极回应策略,即拒绝接受道歉,例如采取不理睬对方道歉的方式,或者语言反击:“对不起的事少干点儿”“看着点儿道”等。相比之下,黄永红认为,讲英语的人对道歉的回应有四种策略。其中有两种与上述提到的中方的回应策略相同。比如西方的积极回应策略包括“It doesn’t matter”“Don’t worry”以及“Never mind”等。西方的消极回应策略,比如“You should watch whereyou are going”等。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另外两种积极回应方式:接受道歉和表达对补偿行为的感谢。例如“That’s/lt’s OK”等带有“OK”的回应属于对道歉采取接受策略。“Thank you for your apology”是对道歉后的补偿行为表示感谢。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道歉回应策略的影响

显而易见,中西方对道歉回应策略的研究不是很多。也比较浅显。大部分调查分析都缺乏对社会环境,文化差异,性别、年龄等众多因素的考虑。除此之外,影响一个人对道歉如何回应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冒犯程度、社会距离、权势因素、责任归属等。在不同的情景设定下,人们会选择各种各样的道歉回应策略。下面,仅就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方面对不同文化下人们对道歉回应策略的不同提出几点见解。

篇5

“人类没有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光辉的一页。”——雨果《巴黎圣母院》

宫殿建筑作为古建筑的主流之作,象征着古代帝王的至高权威,必以威壮之形构之,必以精良之材造之,必以华丽之彩饰之,方能显示出天子之威势磅礴。所以历代宫殿的营造,必是当时时代最为壮观的建筑活动,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建筑艺术与技术水平。

而中外古建筑,虽相隔千里,风格迥异,但在思想上都是体现了统治者的主流意志,贯穿着当时社会的阶级等级思想,因此,通过建筑,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其背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乐感文化”,而西方基督教国家则以“罪感文化”为主导,而文化的差异等意识形态也自然而然的反观到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上来,本文即就此问题展开。

一、宫殿的选址与布局之比较

中国的君王自称天子,居天下之大,正所谓“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所居之处自然也必是城之中心,辐射四方。选址讲究“背山、面水、向阳”的风水之说,依赖自然,亲近自然,因此,紫禁城也严格遵守这一模式本文由收集整理,背靠景山,面金水河。而整体布局也是中国典型的院落结构,并且严格遵守中轴线的布局方式,宫内套宫,城中有城,利用层层的高墙大院建立起君王高不可攀的威慑力。尤其是在数量上形成惊人的群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虽然对常人来说建立起了不可逾越的威严,但是就其前朝后寝的整体布局来说,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还是以一种入世的态度面对世人,尤其是其亲近自然的态度,对比西方宫殿建筑,更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层的生命哲学的体现。古人视天地宇宙为有生之宇宙。“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生命的和谐表现在情感上即为“乐”。

相比之下,西方宫殿则显得少“人性”,而多“神性”。如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首先在选址上就避免了“居于闹市”,而坐落在居巴黎市中心23hm的郊区。并且在布局方面,虽然也是以中心布局为主,但是一条一览无余的走廊,将国王的视线直接由窗前望向城镇,完全不同于中国宫殿式的由院落围成的暗轴结构,强调的是国王强大的王权和神性,对自然的强烈征服欲望,直白而强硬的表达了统治者的神权不可抗拒性。

二、宫殿的体量大小之比较

中国古代宫殿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以群体建筑见长,偌大一方华夏土地上,紫禁城犹如一方代表皇权的大印深深的印在中华大地上。三大殿以直线排列,延展开去,虽无高耸入云的伟岸,但却以宫殿与宫殿间的空旷来衬托,环顾四周,无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眼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空旷,这同中国绘画乃是相通之理,以虚衬实,计白当黑。在此空旷之上,高高阶级之顶,飞檐如斯,大殿落落而座,任凭一个平民百姓,恐也吓得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但究其根本,古之宫殿大就大在体量和衬托上,广场之空旷乃其一,其二乃是宫殿特殊的结构所造成。

紫禁城三大殿都是单层建筑,但就其屋顶就有重檐,单檐之分。无论单双,“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大屋顶都给人以无限遐想,数根漆红大柱如晴天巨擘将其撑起,体量之大,已非常见。而宫殿之内,从地面到屋顶,无不是以一般人的尺寸扩大数倍建造,金砖“明如镜、声如磬”,乌黑锃亮,照人身影,藻井饰穹顶,精雕细琢,金龙盘梗。

反观之西方建筑,则在体量外观上大有不同,然其对比中式建筑的水平空间之大,西方宫殿更强调的是纵向上的延伸。无论是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还是克隆大教堂,无不以高耸的尖塔深入人心,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细长的彩绘玻璃窗营造浓厚的宗教氛围,建筑的高大反衬人的渺小。因此在西方建筑中,这种表现形式突出的是对上帝的信仰,渴望得到上帝的庇护,是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出世”心态。

三、营造宫殿的材料之比较

中国古建筑以木建筑为主,运用榫卯、斗拱结构,达到了“墙倒屋不塌”的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工期。如紫禁城所建成的8000多间宫殿,施工时间仅为13年,而其中建造时间仅为五年,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效率,时至今日仍让我们叹为观止。而装饰材料也多以木雕为主,屋檐饰以彩色琉璃。相比较起来,在西方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石材,在我国古建中仅在一些栏杆和局部修饰之处才会用到,这也是中西方古建筑在材料上的最大不同。

而这种材料上的不同放映到文化方面,即为国人“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是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整个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埃及刻意求永久不变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换之,未尝患原物之长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如此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结果:满足于木材之治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造精致之方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工休憩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惟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而已。”

由此可见,较之西方,中国更加乐于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安于亲近自然,依赖自然,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这表现在精神层面,则就是我们国人的“乐感文化”。

篇6

[关键词] 文化;西方;电影;翻译

影视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多元文化共存与发展的世界中发挥着“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认同”等重要作用,且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及娱乐功能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流也打破了国籍、民族、宗教、文化、地域等束缚,形成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局面,我国在弘扬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也通过各种方式传入我国,影响我们的生活,“影视文化”就是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有着浓郁西方文化色彩的影片,其“电影名”是我们认识该作品的“商标”,决定着观众的第一印象,是否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直接关系着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观赏欲,关系着影片价值能否顺利实现。由此,对于西方电影名的翻译要注重同时兼顾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一、西方电影名的功能概述

影片最初和观众见面,多是通过片商对电影名的介绍及精彩片段的展播。而电影名是否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神秘好奇、充满观赏欲,则是影片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由此,电影名须具备如下功能:“信息概括”“美感体现”“价值体现”“祈使”等。信息概括,指电影名能够直截了当地反映出影片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等。美感体现,指电影名的翻译,除了要体现翻译本身的“雅”,还必须要兼顾原作者本意、观众接受度,即审美情感因素。优秀的电影名令人一看就感觉心里愉悦,充满观赏欲望。价值体现,指电影名本身蕴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同时还要有助于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祈使功能,指电影名能激起观众好奇心,激发观赏欲望,引起观众兴趣,提高票房收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名翻译的优劣是影片能否成功实现其价值的前期基础。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影视文化的题材多是来源于生活或是高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所在地方的独特文化习俗,如: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农业、民族等。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与之相关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且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时有冲突、时有并存、时有相融。如何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并存与发展的背景下,把文化内涵丰富的西方电影名翻译成更加易于我国观众接受、喜爱的中文片名,还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翻译的误解、歧义、双关、笑话,导致影片的不成功。相反,只有在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的翻译,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想观、道德观、生活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中国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价值观念中偏重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偏重集体的作用发挥,提倡个人谦虚谨慎,以“自我贬仰”为处世之道,反对过于自我表现;而西方文化则是充满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独立性与创造力),崇尚个人努力,不掩饰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崇拜英雄、强者,强调“个体”的作用和成就。这一点,在许多美国影片中都有反映,如:Hancock―《汉考克》、Superman―《超人》、Shane―《原野奇侠》等都是强调个体作用,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在翻译时候要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观众的思想观念,方能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及家庭关系方面,西方的“个体性”文化特征,偏重机会均等,平等意识强,崇尚自主自强自立,长辈与晚辈平等,而中国则重视辈分,等级分明。

三、西方“电影名”汉译的原则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20世纪90年代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达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实现“文化对等”的目标,强调译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异化(Foreignization)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源语言文化),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同时具有丰富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方式,强调遵循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文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化”和“异化”可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有所区别。前者打破了“语言层面”因素的局限,翻译过程中,将视野拓展到文化、习俗、美学等方面,后者则是着重于“语言层面”处理的形式和意义。即“归化”和“异化”着重于文化层面的大语境下翻译的价值取向,而“直译和意译”着重于语言层面翻译的价值取向,对于电影名的翻译,有局限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拥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于以多种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影视作品,其电影名翻译的优劣,对于影片的吸引力及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有很大作用。

此外,电影名的翻译还需遵循“目的原则”,这也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提出,是功能派理论翻译的重要内容,主张“目的法则”,即根据不同目的,其翻译策略也不同。电影名的翻译中,需要以观众效应为导向,以实现影片商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并尊重片商、观众、制片方(原作者)三方的利益,力求获得共识。

四、从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实例,看西方“电影名”汉译策略 (一)直译策略

直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直译是电影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其翻译效果,简洁明了,能够体现出原电影名的特点,吻合原电影名的内容,保留其独创性。采用直译方式翻译的电影名,要求电影名能反映出影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和原英文片名相符,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如:A Perfect Word―《完美的世界》、Dawn Rider―《黎明骑士》 、When Harry Met Sally―《当哈利碰上莎莉》 、The Three Stooges―《三个臭皮匠》、Lightning Strikes―《闪电袭击》、Brave Heart―《勇敢的心》、Gladiator―《角斗士》、Hurricane Street―《飓风街道》、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Body of Lies―《谎言之躯》、Snakes on A Train―《毒蛇列车》、The Pearl Harbor―《珍珠港》、Rain Man―《雨人》、True Lies―《真实的谎言》等。

(二)意译策略

意译,指根据原文意义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主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存在较大文化差异,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应用,能达到体现特有文化特色、体现语言特征的目的。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实践中,有时候由于原英文电影名用词及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直译的方式不能较好表达出影片的内容,无法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甚至对影片的上映起到负面作用。这个时候,则可使用意译,即可把原英文电影名和影片内容相结合,超越字面的束缚,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如,大家耳熟能详的: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Brave Heart―《惊世未了缘)》、Next―《预见未来/先知先觉》、Return to Me―《爱归来》、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等。

(三)音译策略

音译,指根据读音来翻译,这种翻译方式简单、通俗、易于操作。翻译实践中,主要用于针对一些使用地名、专有名词等为电影名的翻译。如:Avatar―《阿凡达》、King Kong―《金刚》、Tess《苔丝》、Harry Potte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Jane Eyre―《简・爱》、Aladdin―《阿拉丁》等。

(四)增译策略

增译,指根据英汉语言的不同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方式,翻译时采用巧妙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翻译策略。在西方电影名翻译的时候,结合影片内容和中文表达习惯,适当增加词汇,利于电影名更加易于被接受和充满吸引力。如:Ghost―《人鬼情未了》、Hancock―《全民超人汉考克》、Broken Arrow―《断箭行动》、The Sleeping Dictionary―《字典情人》、Water World―《未来水世界》、The Net―《网络惊魂》、Speed―《生死时速》等。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影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迅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都极大提高和扩大,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其翻译法和策略也是灵活多样,如常用到:编译、换译、创新性翻译、补充翻译等策略。这些翻译策略,都为西方电影名的“成功”翻译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当然,翻译对于译者的翻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译者要与时俱进,积极钻研,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五、结 语

电影名的翻译,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要充分考虑有效实现其“文化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发挥好电影名的“商标”作用,以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因此,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过程中,善于根据电影名的特点、影片内容,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不拘泥于使用某个单一的翻译方法或策略,本着“目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传神达意,赋予电影名魅力,为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扎实的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朝恒,冯艳.英文电影名翻译策略研究[J].电影文学,2012(12).

[2] 王惠 匡芳涛.目的论与商业效应的契合――英汉电影名翻译的“源流汇”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06).

[3] 王惠玲,张碧航.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9).

[4] 冯为兰.中西方电影片名比较与翻译[J].电影文学,2010(08).

[5] 欧阳敏.浅谈英文电影折射出的西方文化[J].电影文学,2009(02).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传承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所以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标志。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汉语和英语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相互间语言学习的障碍,那就是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言内涵的差异。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差异呢?

一、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二、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协调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中大力运用。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这些文化的差异都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协调,使学生顺利适应这种差异带来的不便。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高效。

篇8

关键词:中国彩陶;希腊陶器;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49-01

一、中国彩陶与希腊陶器之比较——器型与纹饰

.器物的造型方式以及纹饰的描绘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彩陶的造型质朴单纯,在最早的用手工制作的陶器,最初的实用的目的性表现较为明显。早期为了便于汲水,陶器的造型是口小细瓶圆腹和尖底;而希腊的陶器的早期发展阶段,它的造型一直是简洁大方的,最先陶耳和瓶身是分离的,到了最后陶耳逐渐和瓶身融合在一起了,并且形成了独自的风格。中国的彩陶在纹饰题材表现多为几何纹饰,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模画。而西方的希腊陶器由早期的几何纹饰为主的慢慢发展成以人物纹饰为主的题材,他们最早也是对自然的崇拜,但是后来战争的频繁,人们多在彩陶上表现当时的生活状态。在希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黑绘、红绘、白彩三中形式。而中国的彩陶没有集中的用某一颜色表现,而在希腊陶瓶上以黑为底图案用红色来表现。

二、中西陶器以“器”各孕育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彩陶反映的中国文化

1、礼乐思想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那么早在陶器的发明和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就孕育了中国人思想和礼制的态度。礼和乐源于陶器的发明创造,礼是用日常的食器进贡神而致福,乐则是敲击日常食器而愉神祈福,两者都用饮食器为手段,让人和天地等超自然的存在相互沟通,都用陶器作为承载物,陶器无形中承担了沟通天与地、人与神、社会与自然的重要职能。

2、道家思想

作为道家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和范畴的道,陶器可以说是圆地具象的表现,圆在作为人们的审美范畴前它首先就是一个哲学范畴。圆可以说是陶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抽象的表现为道,抽象的表现为圆。人们发明陶器,其目的就是要用空虚的部分作为主要功用。然而在自然界这一广大的空间中,要想有一个能够容纳东西的专有空间就必须制作出一个特定的空间,这是“有”,然而这个空间又必须具备虚空的特点,容物,这即是“无”。换句话说,作为“有”,这个器物不仅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同时还必须要构成一个自足性的空间;作为“无”,这个空间既要能够装入或倒出所融的物质,以便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同时又要保证所融物质不外流。陶器的发明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实际需求。

(二)希腊彩陶反映的西方文化

1、自然崇拜:克里特人热衷在陶器上装饰与大自然相关的图案,一方面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希腊人的宗教是以崇拜自然为主要核心的。在当时,大母神是岛上的众神之主,人们相信是她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与中国的女娲炼石补天用泥造人的说法相类似。在希腊人心中,大地母神的符号意味着更多的女性的形象这种自然崇拜说明了当时人们很重视生殖繁衍子孙后代。

2、理性思想与高度写实:理性在西方的古典艺术中有突出地地位,它突出理解,强调整体。比如说希腊的陶瓶上的彩绘就反映出当时一段时期人们的生活、经济的状况,人们当时所追求的审美趣味,如希腊陶瓶上所绘的纹饰。从希腊陶器的早期二维的平面绘制的纹饰到后期在陶器上的雕塑造型,不得不让人惊叹出西方的造型写实的技巧的精湛。

三、中西陶器凸显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之根源

(一)空间意识

“天圆地方”可以说是中国的原始的空间意识。陶器的起源观念、外形塑造、花纹样式中皆含有古人的宇宙观,即具体的表现为空间意识。比如在齐家文化类型的陶器中,器物的实用功能大大缩小,而以巨大的形式意蕴,表现出了充满空间张力的形式美,不仅成为空间意识的具象解释,而且也构成了丰富的“有意味”的内涵,器物的实用功能逐渐消隐在外在的形式中。而西方文化的空间意识里充满了和谐、数量、秩序,真正的美的鉴赏必须从对象的物质世界上升到对纯粹形式世界即“理式”世界的凝神关照。

(二)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希腊式的美术价值强调形式优于色彩,希腊陶器的外形古希腊的陶壶,单从外形我们看到的一个大的圆形的陶嘴,整个器身是接近于圆形的,壶把和壶嘴是紧挨着的,壶身上有规则的布满了植物纹和波浪形线条。中国的美学价值强调“道”、“器”并重,宽口圆底的陶碗反映出天圆地方的古代哲人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高度的抽象与意味的表现。比如彩陶上的蛙纹,最先由具体蛙的图形刻画在陶器上慢慢的简略成蛙体的单线,最后简化成类似蛙形的波折线。而西方人的思想是理性的,具像的表现。

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 电影片名 翻译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视觉、听觉于一身,融文学、戏剧、摄影为一体,它是艺术创作与商业运转的有机结合”。电影可以展现各国的文化与生活,像一座架起世界文化的桥梁。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对电影的欣赏也日益成为一种传播范围广泛、渗透能力超强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因此,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可说是一项繁冗而艰难的工作。我们需要通过研究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使电影片名的翻译“做到突显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让电影译名在译入语国家观众中产生与原片名在源语国家观众中大致相同的效果。”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culture)是指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是其认识自身与其他生物的体现,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在文化的生产和理解过程当中,人们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文化来审视他国的文化,并且运用自己文化的特点来解释其他文化。放到电影欣赏的背景下来看,观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观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必定会参与到电影的意义建构当中去。

(一)思维方式方面

西方人注重思辨,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从古希腊时代至今,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一直都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之相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

(二)价值取向方面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应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与此相对,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忍”、“让”,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占首位,认为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三)伦理道德方面

西方人注重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家庭观念比较淡漠。与此相对,中国文化主张个人在取得成就时不宜炫耀,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人际关系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不偏不倚,凡事要权衡左右。对待家庭,亲情关系最重要,家庭成员要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四)行为规范方面

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由于西方社会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法律就成为解决一切矛盾的基准。与此相对,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自古以来主要靠道义约束人们的行为和维系社会,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正是由于中西方文明建立在自成体系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就表现出各自独树一帜的风格。从中西方的电影便可探究到双方在文化内涵、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一)英文电影汉译时的文化体现

虽然随着时代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偏好英文原声电影,不过在新片宣传造势期,影片的中文译名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否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以增加票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汉译后的名字。

首先,中国的电影片名多采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四字词组是人们长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积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兼具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的鲜明特点,言简意赅却朗朗上口的修辞效果。因而将一些英文电影片名译为四字词组不仅能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更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以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片名为例,Bathing Beauty译为《出水芙蓉》,The Italian Job译为《偷天换日》,Catch me if you can译为《逍遥法外》, The Age of Innocence译为《纯真年代》等。从最近上映的新片也可以稍窥一二,如Escape Plan译为《金蝉脱壳》,China Heavyweight译为《千锤百炼》,The Last Stand译为《背水一战》等。这些译名简洁流畅、雅俗共赏,利于其在中国的宣传。

另外,中国的电影片名较富有诗意。那么,西方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后其片名的翻译也应该考虑它的艺术性和象征性。以Lolita这部电影为例,它有两个译名,一是直接音译过来的《洛丽塔》,二是意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里译名二中包含了一个中国的典故,诗人坡取笑8O岁的老友纳了18岁小妾的诗句,老友年老发白喻为“梨花”,18岁的新娘正当红颜喻为“海棠”,意在讽刺老友老牛吃嫩草的行为。而影片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爱上l2岁养女的故事,译名二的意境恰恰符合Lolita影片的内容,同时又采用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诗句。两相比较,观众能够从后一译名中对影片内容窥见一斑。

(二)中文电影英译时的文化体现

从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Hong Gao Liang)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以来,中文电影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其中不乏获得巨大成功的佼佼者,这就使得中华民族精美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观众所赏识。但是,目前国内外电影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一部电影想要走出国门,在国外赢得票房,其宣传包装十分重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重要一环,它对影片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先,以西方文化为依托给出译名。例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大话西游》系列。其一《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英译为Chinese Odyssey 1: pandora’s box。这个译名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入乡随俗。Odyssey是古希腊著名史诗,相传为希腊盲诗人荷马作著,讲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中国的《西游记》本身也是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在电影中更是改编突出了一段爱情,所以翻译为Odyssey并非没有道理。但pandora’s box是代表灾难之源,电影里面的月光宝盒是否也是同一意思就很难定论了。其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英译为Chinese Odyssey 2: Cinderella。笔者个人认为影片中的紫霞本只是佛祖的一根灯芯,却修炼成了一位绝色美女,最后还拥有了爱情,这和灰姑娘的故事基调还是比较类似的。

另外,借鉴西方人熟悉的表达给出译名。例如《水浒传》英译为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这个翻译非常有阳刚味,就如当年的First Blood《第一滴血》的感觉。再如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英译为Dream Factory,不仅西方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和影片内容也切实相关,它确实是实现了多少大款们奇怪希望的公司啊。

三、结语

英国著名的翻译大师泰特勒曾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醒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一门艺术体裁,其片名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长期的研究实践发现,翻译电影片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有真正理解影片所蕴含的文化,才能将电影的精华浓缩到短短的片名之中。总之,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品,不仅使影片充满神秘性与吸引力,而且能对影片起到很好的导视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Bassnett,Susan&Lefevere,Andre,eds.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New York:Pinter,1990.

[2] Nida,E.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 韩晓玲,张弘.电影欣赏与英语学习[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通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怎样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文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生活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民族现象,反映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并穿梭于他国文化,争取做到“双面手”甚至“多面手”。

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语言差异

语言常常被认为是映射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差异;同一种语言在意思上和表达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本身可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在国际上语言使用不恰当,就会造成歧义,引起误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英文名字由friendlies更名为FUWA,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一,在其发音上,friendlies与friendless(没有朋友)发音雷同容易造成误解;其二,在单词读音上会认为friendlies=friend(朋友)+Lies(撒谎)会产生歧义。

2.思考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3.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时间观念的差异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冬去舂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因此常常向后看,立足于历史。语言中许多都是慢字当头:慢走,慢用,慢慢欣赏,慢慢来等等。中国人总是与过去的老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认为老朋友是他过去的历史人脉,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倾向,相信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认为这辈人可以为下辈人积德行善。

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吞噬者,它是一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根据犹太一基督教的传说,事件不是圆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线性使西方人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有着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凡事向前看,一切着眼于未来,他们的意识中多是展望未来,认为“如果我们做事就过去和现在进行争论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4.个人隐私差异

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从不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个人隐私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但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若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5.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里,它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例如:“牛”和“cow”。“牛”在西方的概念里,是必须在主人的吆喝声中做苦力的,因此常常比喻人的笨拙。如“COW”有“肥胖者、难看”的意思,“calf”有“呆头呆脑的年轻人”意思。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战国起就发明了“牛犁”,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因此便有了“牛劲”、“牛气”、“牛性”等等。“牛”在中国人眼中象征着勤劳。“老黄牛”比喻勤勤恳恳,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精神”指甘愿自我牺牲奉献的人的思想品质。“牛”也象征着固执倔犟。像歇后语“过了河的牛尾巴――拉也不回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风俗习惯差异

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文化意义的不同。风俗习惯是某个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以中西方颜色习俗为例。“红”,它的理性义是“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在汉语中,它是“成功\顺利\喜庆”的颜色。而英语中的“红”则恰好相反,一般多表示“危险,愤怒,极端和犯罪”,如“red alert”红色警报,“red flag”危险的信号灯。四川牌的榨菜因为在包装上印有“红旗”,销售受到了阻滞,而中国的著名喜剧“红灯记”如直译为“The Red Lantern”,那么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国外的“red lantern”是妓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