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7 01:5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听途说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听途说的故事

篇1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他们不存在。就好像从前我们所相信的故事,大多数也都只是道听途说。你永远都无法知道在你脑海里储存的那些东西或许在什么时候就能够派上用场,这好像是雪小禅曾经说过的,也许你所喜欢的那些东西在关键的时候能救你的命。

时间总是流逝的太快,而我们内心却总是麻木而没有感觉的。假如终将有一天我们变得机智灵敏,能够看清楚世界上的是是非非,不会再被情绪所困扰,不会在为所有的烦恼说困顿。那么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你就表面上是一个无所能敌的人了?

或许很多问题都不会再难倒你。

就好像很久以前的时候,你总是喜欢听那些人在讲故事,可是你永远也不知道那些故事的来源到底在哪里?我曾经认识过一个小说家,她喜欢写各种各样的灵异小说。甚至赞某些地方有所谓的传言,他也会巧妙地记录下来,然后经过加工经过想象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篇2

可是长大了之后,我再也不相信什么三眼无涯,什么老猫的故事了。我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对我说,小孩子不听话就会有老猫来把小孩子偷走。

以至于,后来妹妹很小的时候,我就会拿这个老猫偷走小孩子的古诗吓唬她,每次一下乎她就乖乖听话。后来的时候我就感觉我这个姐姐做的很不好,老是吓唬小孩子。

这些都是关于我们童年的回忆吧,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哪怕是他只是一个拙劣的谎言而已,却仍旧有着家乡的色彩和家乡的味道。

可能在我们长大了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相信这样拙劣的谎言了就如同那么多的道听途说的故事。其实都只是没有铭文记载的口耳相传的而已。

却同样在我们脑海中如此记忆深刻。

篇3

他们仗剑走天涯,却非常理直气壮的说红衣当配白裳。 也许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他们早已将这样的审美当成了理所当然,就算是我们不能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

几百年时光的沉淀,也许太多的东西都已经在时光的流转当中变了模样。

我们只是为了给自己达到一个最初的标准,不管自己写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都可以看到自己当时的情绪体验和变化。

二道东至下了大雪之后,这所有的景象都会被覆盖,被掩埋你所要寻找的那一切,其实大学才是真正的罪恶。

一个夹子等于60年。

真的有人愿意等你一个夹子。 我想在那个时候你看到所有的翻云覆雨刀,匕首,其实都已经变成了别人所不能理解的模样儿。那一段历史的时光当中所沉淀留下来的深刻回忆,也只不过都是流程在了那些童谣当中变成了道听途说的野史。

篇4

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指劳动力。

穿井得一人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穿井得一人》阅读答案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一,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 察传》

1.用“/”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2.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 ) 道之( )

《穿井得一人》阅读答案文章《穿井得一人》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道之/……宋君/宋君……丁氏/丁氏对曰/

《穿井得一人》阅读答案阅读答案2.到,等到。 传说。

篇5

我先来替英达解释一下他为什么那么愤怒。记得他们刚离婚那会儿,圈里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英达和宋丹丹离婚的时候有一个约定,就是不要把离婚的理由告诉任何人,尤其是媒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他们一直绝口不提离婚的原因。所以,当宋丹丹现在大肆公开这件事的时候,英达的愤怒一点都不奇怪,他觉得被欺骗了。

英达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文化对外遇的理解不是愧疚,而是有本事,谁有外遇说明谁有魅力,而与此同时,婚姻中的另一方一定是无能的,没有魅力的,让人同情的。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英达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站出来说自己在宋丹丹的外遇之前就有过无数次的外遇,这是一次绝地反击,于是,被人同情的就变成宋丹丹了;另一个选择就是沉默,挺难的,非被憋死不可。

很多人指责英达而支持宋丹丹,对此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说说英达,英达这次挨骂和上次聂卫平挨骂一样,也跟黄健翔挨骂一样,都是因为他们说实话,而大家害怕实话,凡事能做不能说,谁说了谁就人品不好。英达是我采访过的一百多个名人里边智商最高的一个,他出口成章,逻辑性极强,采访过他的记者都说稿子不用整理,把录音抄下来就行了。所以,他发表的观点是有穿透力的,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他是发自内心的,不是道听途说来的。大家支持宋丹丹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她很诚实。我觉得如果她诚实的话,她就不这样做了。

那么她该怎么样做呢?第一,如果她这么做是因为诚实的话,那她应该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无意中透露出来,把这么好的一个大卖点不经意地给了媒体,可是她没有,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她留给了自己,这成了她书里最值钱的一部分了。第二,她讲的外遇的故事,大家有没有感觉她没讲完?刚刚开头,给英达戴了一顶绿帽子就完了,可是后来呢?为什么这场外遇只维持了一个月?我知道答案,可是我不能说。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跟英达交流过,我只采访过他两次,不了解他在生活中的为人,我也不是说宋丹丹就十恶不赦,我没采访过她,看面相像是个善良的人吧。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英达说话比较狠就认定人家是恶魔。平心静气想一想,他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篇6

关键词:真话;基本属实;艺术真实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写作能力考查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师在研究了新课标以后对学生说:“中学生写作文应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假话。”我感觉这是老师对写“真话”的理解有点片面了,这儿谈一下我这点不算成熟的看法。

我对“真话”的理解作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吃面,难道吃干面吗?肯定不是,就像你让学生把发生的事件一字不漏地写出来一样傻。一般人都会把干面加水揉,把面重新组合一下,经过几道工序以后,才可以算是做成可口的香喷喷的大馒头,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文吧;我们把面做成面条,使面变得有条有理,那也叫吃面,而且还劲道,那可能就变成了议论文,我们把面做成饺子,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馅,不同于干面吧,那也叫“吃面”,那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散文;“诗”可以说就是吃方便面了,曲曲折折都是人生的精华,坎坎坷坷都是人生的哲理,人类最佳语言的制造品,那他们不叫“吃面”吗?那也叫“吃面”,那才叫地地道道的吃面。我觉得对作文“真实”,只要“基本属实”或“艺术真实”就可以。其他的细枝末节,可以适当加工一下,甚至,可以在不改变原汁原味(故事的基本真实)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点“水分”也未尝不可。

一、学生的“目睹”是“真实”

写“真话”,就是写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亲眼所见的。老师学生也是这样理解,按照这件事真实发生的一言一行全都记下来,其实这样面太窄不利于学生去发挥。既然是文章,那它就是一个有序的结合体,应该适当把这个“所谓的真话”,适当加工一下。例如有一些人物甚至可以换一下,使之更趋于必然化、人文化、有序化。文章,是一个精神产品,既然是精神产品,肯定是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处理的。

二、学生的“耳闻”是真实

有些师生认为,道听途说真实性较差,不能算真实。其实,听别人说也是获取作文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间接材料)。对于别人说的一些事,我们可以用作写作的材料,只不过适当加工一下,甚至还可以把别的同学做的事,当成自己做的事来写,别的父母的事拿过来用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有些同学会说,那不是写假话吗?我觉得不算是假话,别的同学能做的事也是真实的,你也一样能做,只不过暂时没做,在合适条件下,一定会做的。但是你必须带着这样的心理去写,你才能进入角色,写的有感情,你可以把这些事加工得更合情合理的,更符合一般人的思维逻辑,也就是来把这个真实的故事来艺术加工一下,使之看起来更真实,这也算是“真话”,而且高于现实的“艺术的真实”。

三、学生借鉴“课本”和“课外书”等

课本和课外书等是我们获取的间接作文素材,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我们获取信息最多、最常用的渠道,其实就是人的后天学习。不管是课本还是课外书中一些的真实事件,可以拿来适当加工一下使之符合自己的地域身份用在自己身上。很多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很大一部分可能不是他真实经历过或体验过的,可能是他从课本中和课外书中学来的再加上一小部分自己的经历。特别是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更是和自己有基本相同心理,基本相似的经历,基本一样的感受,基本一样的生活,更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最好的材料和捷径。当然,学生还可以从报纸电视等学到一些真实的素材,学生只要看过了以后都纳入了自己的“大脑知识库”中,你大脑中现已贮存的任何素材,目前都已成为你自己的素材,只要合情合理地写出来,就算是“艺术真实”。

总之,学生写“真话”作文时,调动大脑中贮存的素材灵活运用。写作就是积累的释放,感情的抒发。希望老师同学转变观念,把作文写“活”。我想,通过我这点不算成熟的看法能让同学把写作文当成是人生中的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的!

参考文献:

篇7

风雅并刺激着

目前,中国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7000万人,2006年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近千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收藏人群中只有不到5%是因为兴趣而收藏。

在中国,说起古董收藏,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天上掉馅饼”的故事,也就是圈子里常说的“捡漏”。

比如这个“肥皂盒变国宝”的故事:几年前,潘家园古玩市场一个商人去农村郊游,看见河边一农妇在洗衣服。商人一眼就看出了农妇用的青瓷肥皂盒是个好东西,便对农妇说,“我来一次农村不容易,想买个东西留作纪念。我看你的肥皂盒不错,卖给我吧,我给你50块。”

农妇心中暗喜,没想到一个肥皂盒也能赚一个月的菜钱,爽快成交。古董商人把“肥皂盒”拿回去摆到潘家园自家的店铺里,后来,商人隔壁的店铺老板出价8万元把1肥皂盒2买去了,转手卖给了一家投资公司,开价30万。

这之后,“肥皂盒”的命运是水涨船高。某银行家出80万买了,某上海银行界总裁出160万买了,某美国银行界老板出320万买了……

再后来,花50元买下“肥皂盒”的商人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个“肥皂盒是宋神宗案前的一对摆件,现在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属国宝级文物,价值连城……

虽然不是所有喜爱古董的人都能遇到这样的故事,但道听途说的段子也会让人觉得刺激。盛世收藏,乱世黄金。目前中国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7000万人从事艺术品交易的机构3000余家2006年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近千场,全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而各地地下交易更是不计其数。曾经有圈内人开玩笑似的形容说,现在从事文物买卖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了贩卖和军火,而且安全,体面、文雅。这也是现在收藏人群中只有不到5%的人是因为兴趣而收藏的原因。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就是那5%中的狂热分子。他说自己从小爱看书,对历史特别感兴趣,自然对陶瓷、古代家具之类的东西有天生的亲近感。

马未都开始搞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时期。那时候天津的文物市场形成得最早,他还在北京工厂里上班,一有空儿就往天津跑。那时刚过,“破四旧”的阴影还存留在老百姓心中。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瓷器字画卖掉,去买电视冰箱。电镀家具在当时是最能显示身份的东西,如果谁结婚家中没有一对电镀折叠软椅,就十分丢人。那时在信托商店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而一对电镀椅则要30多元还需要凭证购买。很多收藏玩家就是在那时候大量收购老古董,而成气候的。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这件四扇屏摆在王府井的一家商店里,标价2000外汇,后来海关不让出境所以才能让中国人购买。但马未都又没有外汇,最后费劲周折才拿到手。

1600元在20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个大数目,一般人每月工资差不多只有50元,马未都把家里准备买彩电的钱都拿出来了。四扇屏买来没多久,马未都家里就经历了一场盗窃。电视、音响,凡是那时候值钱的东西都被人偷走了,唯有这个四扇屏被窃贼挪到了一边,完好无损。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意识是多么淡薄。就连马未都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人甚至觉得他不务正业。

按理说,马未都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他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看看书写写小说。1981年,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占据了《中国青年报》一个整版,他不仅收到“一麻袋读者来信”,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领导看上,成了《青年文学》的编辑。

篇8

季云飞的画儿,有一种“很乡土”的味道,这与他在海外生活二十年多年的“洋派”身份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

1963年,季云飞生于北京一个军队大院里,童年时代在祖父母家所在的浙江度过,后以超低年龄进入中央美院,然后在国内的新美术浪潮来临之前的1985年去往美国,一直活跃于美国当代艺术圈,直到近些年才开始回国举办个人展览,而今年6月在尤伦斯的展览《水利工程》是他在国内的第一个个展,展现了他对“三峡工程”的关注。

在季云飞的画里,有两条线路值得注意,一条是他的异想世界,另一条是他对现实的关注。幻想的成分十分鬼诡,不仅有他在童年南方生活时期听来的诸多鬼故事,还有西方的宗教形象,鬼怪狐仙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交错在一起,使得画家看上去像个民间说书人一样,善于把各种各样道听途说的东西融汇于一体,而另一方面,这种融汇又超越了猎奇与想像,成为一面反射现实的镜子。“我小的时候,在南方的弄堂里长大,记忆当中的夏天,老人们总是在乘凉时,讲一些鬼故事,那些故事如同聊斋异志,充满了奇妙和神秘,但又入情入理,鬼怪狐仙的爱情可能比人与人之间更单纯,更有人味儿,我很喜欢这些故事。”

季云飞在纽约James Cohan画廊举办过名为“互为鬼”的(Mitaking Each Other for Ghosts)展览。“互为鬼”的故事是季云飞小时候听来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夜里下着雨,一个人在勿忙赶路,又没带伞,这时,路上走过来另一个人,打着伞,于是那个人就跑过来,借着伞两个人一起走。在这个过程中,他老觉得那个打伞的人不对劲,很像是一个鬼,然后,走到一个独木桥的时候,他就一脚把那个打伞的人踢到河里去了,然后一口气跑到了附近的一家小酒馆,当他正要对里面的人说起刚才的事情,只见另一个人破门而入,大声说道:“刚才那个鬼把我踢到河里去了。”季云飞以此故事隐喻,“911”过后,美国社会人人自危,以至于无处不在的监控与猜疑。

从90年代初开始,季云飞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聚集地,从东村到布鲁克林,季云飞热爱并且对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感兴趣,“80年代的时候,新表现主义比较流行,艺术圈的的氛围总是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也时常会和警察发生冲突,参与抗议。比如警察不让无家可归的人在公园过夜,我们就去抗议。伊位克战争,我也参加去游行。2005年美国南部飓风,我去到新奥尔良,水把大堤冲破了,暴露的问题跟08年金融风暴是一样的,政府对利益集团没有起到相应的限制作用,最后承担灾难后果的是普通老百姓。回到国内,我发现其实艺术家也好,知识分子好,普通大众也好,对于政治问题,基本都趋向于淡漠,这当然有体制的原因,但这种感觉确实让我感到很不适应,但我喜欢国内的生活,这里的人情味比美国要浓很多!”

“最开始毕业之后,搞过一段时间抽象绘画,但后来,菲利普·珀尔斯坦(Philip Pearlstein),对我影响挺大的,他很有意思,我对他晚年的作品感兴趣,那时他己经有了名气,但他在晚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当时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能理解。开始意识到现实的重要性,画更加具体的东西,在我回国走了许多地方之后,现在我更加倾向于这一点。现在每年,基本有半年的时候,我会做田野调查,2002年我去湖北三峡,后来又去了新移民的广东、四川等地,当地的很多人把我当成了记者,想让我替他们反映问题,但我其实什么也做不了,但看过很多现实之后,改变了我,使我放弃了原先抽象绘画的方向。”

篇9

伴随而来的是两周的假期。以前好像说过“不期不待”四个字,应该是在等待看到雪的时候写的吧,现在也是这种感觉。不是说不想要假期,这个不期不待就跟我其他的“不温不火”“不痛不痒”“不咸不淡”一样是形容我的生活的瞬间胡思乱想,不一定褒义,但绝对不是贬义词。

记得初二住在二楼还是三楼的尽头,是个小宿舍,走廊外的铁丝衣架,总是晾满了衣服。夏天早早来临,最欢喜的,一梦醒来,清风依旧,门外的衣服,一夜风干。这种风,一直都在我的记忆里。偷偷地吹啊、吹啊,悄悄地改变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的性情,比如说,我的观念,比如说,我的朋友。我在做些也许我自己都不察觉的事情吧,一直有很微妙的感觉。

那时候,仅有那么几件衣服,基本都是姐姐的,裤子是姐姐买的,我会把上衣和裤子配成套,穿起来就很开心了,不会担心说嫌弃衣服少衣服不漂亮,我的心思应该都是在学习上的吧。高中时候有校服,我最常穿校服的了,也很喜欢,那时没有想过现在看回高中的照片发现自己都隐没在穿校服的普通人中,一点自己的形象都没有。大学了可以自己选择衣物了,整理自己的衣柜倒是眼花缭乱的也整理出些大半年都没穿过的衣服,话说我是不是崇尚懒惰呢,要不是担心两件T恤轮流穿在身上会让人猜我是不是只有两件衣服,我才不会不高兴衣服都不用叠直接换洗呢,我就一懒人而已。甚至衣服希望同一款式的买两件不用再挑。可能是,以前都没有担心过买衣服的问题,姐姐的,有什么穿什么。等到要自己一个人选择的时刻,心头发毛。我喜欢什么样的呢?什么适合我呢?我不知道呵。

谁说的,人生就是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心灵捕手》里威尔对各种人有各种的诡辩,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却回答不了,看一场电影,我抓住的稻草还太少。而且,要表达一个什么东西,我都得找一个依托物来描述,我这是在表达自我吗,以学习和模仿的方式?姐姐买的衣服什么时候变成了我喜欢的风格类型?看些书看些电影看些别人的微博听些别人的金玉良言知道些真知灼见然后我就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平时的沉默不语换来的是此时的喋喋不休像大妈的道听途说街谈巷语般啰里啰嗦?百度一下可以百度出所有问题和所有我想要的不想要的标准答案解决方法?心的沉重紧张愉悦安然和心走过的路可以度量衡一下吗?

“生命不息折腾不已”,比起《我在回忆里等你》的矫情煽情的故事,辛夷坞的这句话才是虐我所在,当然还有,人就是犯贱没摔倒过连痛的滋味都向往,这句。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了电影没看小说,想到的就是不华不虐的青春不写不拍,所以大好人和大罪人才会百世千古万年,剩下历史的无名小卒的主体们通通没被人记住通通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电影的时间比人真正的生命都宝贵啊,所以自然而然都出口成章,都要变成经典台词去喧哗取众,所以这算是致青春的精妙绝伦的点睛之笔而不是败笔?一句我认为写的好的话,该牺牲掉一个人多少个脑细胞呢,我不敢想象我的大脑如何在睡眠时仍制造出朴素迷离的梦境,正如我不敢猜测多少人的力量可以让时光倒流至不朽的青春让我们去找回迷失的自己。另外,谁能有那么尖锐的鲜明的荣誉深厚、罪孽深重的复杂个性?在所有的故事里,谁都能找到自己的痕迹,可是那就是真正的自己吗?

篇10

那雨不大不小,撑开伞是多余,淋在雨里走一段路,照样会浇个湿透。南京的温度有些凉爽,甚至可以用冷字。这个时候穿件连衣裙稍显单薄,着件长裤好些,至少不会在风过时发抖。又一次哑然失笑,不是所有的想象与道听途说都该信以为真。对一件事物没有去亲身体验与触摸,任何的言语都不是权威。缺乏亲历之前是该闭上眼睛去想的,想的结果当是用疑问加否的形式来回答。

再一次想起先前写过那篇文字的题目,我爱南京,说的太轻松,看似不假思索,看似毫不犹豫,看似果断,看似直接。这时候,真的站在南京街头,却再也咀嚼不出那四字的滋味。仅仅从字面上分析,我爱南京,爱它什么?又知道它多少,了解它多少呢?如果仅仅是一种文字的冲动,为了笔下故事的需要,还可有谅。自己究来,总该是为了什么才会怎么吧。难不成这个题目会如同虚无飘渺的爱情一般?

爱情,也许我是不该在这里来谈论爱情的。站在南京街头,浑身被雨浇个湿透,竟还有闲心来想爱情这个字眼,真是女子风情呵。若雨有知,它会笑的,若南京有知,它会哭的。笑我的傻,哭我的笨拙吧。雨会说:傻丫头,下雨了,都淋湿了你的衣裳,还不快找个地方避雨,傻傻地伫立在街头,瞧,那雨水都冲洗了你娇嫩的容颜。南京哭了,哭我的笨拙:笨笨的丫头呵,就这几天心情不好,你却不远千里来看我,而我却无力用最热烈的方式拥抱你,不是所有的我都能承受得起。我会说:雨呵,你下吧,我来不是来躲避,该来的总会来的,属于我的,撵也撵不跑,不属于我的,留也留不住。既然你以这样的方式来迎接我,就让我张开的呼吸深情地吻你。南京呵,你哭吧,哭泣不是你的错,来看你,不仅仅是来看你的微笑,南京呵,你就以你的真实展现给我足以。我也该把我的彷徨与不快,烦忧与浮躁,我的难过我的哭泣,一并留在千里之外以外的南京。

其实,下雨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平常不过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估计南京有雨的天气绝非仅仅就这两天,多少年才来南京一次,不过是凑巧了而已,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下雨与下雨不同,城市与城市不同,站在别人的城市淋雨与走在自己的城市里淋雨,所了份寂寥。至少,若是在自己的城市里,遇上下雨这样的好日子,该是呼朋唤友小饮几杯,或是拣个常去的茶馆,小聊一番,也别有情趣。但这是南京,这里没有熟悉的朋友和捻熟的街道,更无我喜欢的茶馆,仅仅怀着一份憧憬一份向往和一丝念想。

记起上海,上海给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外滩不是徐家汇,而是南京路,不知是那条街道上的店铺吸引了我,还是那条街道因了南京路着个名字而缱绻在我的骨头里。在我的记忆里,南京是厚重的,而在今夜之前,我从未想过会站在南京的天空下,尽管同乡明月在临行前极尽华丽的诗词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关于南京的图画,如:流徽桥上观红日,音乐台中赏月明,曲径通幽灵谷寺,云烟往事美龄宫。又如:秦淮河畔听箫鼓,夫子庙前美味尝,白鹭洲中依水榭,乌衣巷口醉斜阳。尽管南京这两个字一次一次随着那一幅又一幅的图画入我的梦,但走近它时,我心无忐忑,平静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