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9 06:2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司马光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特色;《司马光

就低年级语文教材来看,老师一般不研究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而教学重点是朗读、识字、写字。写作就是“说话写话”,而这种写话说话的训练,是渗透在平时阅读训练中的。最近听了我校一位老师上《司马光》一课,这位老师就尝试着在低段语文阅读课上渗透说话写话的教学。她的教学设计让我对低段语文如何进行指向写作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寻找文本空白说

寻找文本的空白点,比如《小松鼠和大松树》中,小松鼠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还有《奶奶的白发》中,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此时,“我”心中在想什么呢?《司马光》是个历史故事,第一段是环境描写,第二段是别人的对比描写,第三段是主人公的动作描写。老师没有让一年级学生仿照课文分成三个自然段来写另外一个人,而是挑选文章中的第二段,重点训练段落是“小朋友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经常见到,曾经有人调侃我们,说从一年级的语文课到六年级的语文课,大家一直在说这个句式。接着再引导孩子看第三段,作者用两个动词,写出了司马光的沉着和冷静,动作果断而干脆。老师巧妙地引导,不仅让一年级小朋友来模仿这个段落,而且还教会他们抓动词写人物的品质。所以笔者认为,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文本中有价值的空白,发挥想象,填补空白,使文本内容更丰富,同样拓宽了阅读课的宽度和深度。

二、联系课文内容说

第二个训练方式往往跟“课文理解”相挂钩,学生写得好不好,往往跟他理解得对不对、深不深有密切关系。比如《蘑菇该奖给谁》中,第一次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赛的对手不一样,得到的待遇不一样,那么,第二次,他们又会和怎样的对手比赛呢?学生怎样写,完全跟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息息相关。这位执教《司马光》的老师选取了文本说话的点后,孩子又该说什么呢?在引导孩子感悟第三自然段中的两个动词“搬”“砸”时,又进一步追问司马光怎样搬,小朋友还能说答案来。接着再问小朋友,司马光怎么砸?因为文本中说到“司马光使劲砸”,小朋友实在不知道怎么来安排“使劲”一词,就说“司马光非常使劲砸”“司马光非常非常使劲砸”。从答案中感觉到了小朋友的可爱和无奈,台下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接着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插图,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什么才叫“使劲”。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思维的闸门一下被打开了,接着说得更细,比如关注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甚至有个别孩子还会说出司马光心里的想法。你看,这样说不仅紧扣文章内容,还将孩子的思维引向更深处。

三、迁移写作方法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目标的要求,低段阅读教学写作意识的培养,宜围绕怎样写好句子开展写作意识的训练,在落实识字、写字、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说完整的句子,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读过管建刚老师《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弄潮儿再向潮头立》《“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等文章后,又细细揣摩他的两篇课例《理想的风筝》和《神奇的克隆》,不难发现“故事”似乎成了一个中心词。而这位上课老师似乎也紧紧把握住了这篇课文的命脉——“故事”展开教学。将课文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二是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把动词讲具体,进行适当修饰,也就是具体讲第三自然段。以此进行学法迁移,指导小朋友写自己班上小朋友的事迹。比如可以先写小朋友“写字、扫地、画画、植树、擦黑板、浇花、洗碗、系红领巾、拖地”等其中的一件事,再模仿课文中“司马光没有慌”,也写一个中心句放在前面。这样尝试着教孩子说话的方法,孩子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还能说得有序。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形式,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学科特点,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说话写话)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于龙.“理性反思、科学实践”:语文课改走在路上——近五年来语文课程研究热点综述与趋势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篇2

从小学教师的角度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上课真正认真听讲的时间有限;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容易失落、烦躁,甚至哭鼻子;有的学生吃不了一点苦,甚至连正常的班级值日都不愿参与……这些都与学生的意志力不强有关。因此,我们小学教师有责任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生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直面苦难的能力。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全面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的教育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挫折教育的素材,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下面主要从语文教师的视角,就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一)通过寓言故事,渗透挫折教育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挫折教育,让小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引导小学生以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意引导学生直面挫折:“小马的妈妈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能只听别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慌乱,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再比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故事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小蝌蚪的乐观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小蝌蚪找到了鸭妈妈、大金鱼、大螃蟹、大乌龟,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如果小蝌蚪找了几个,没找着就不找了,最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学生回答:“不会。”“那小蝌蚪是不是很努力、很努力的在找自己的妈妈呀?也就是说,只有很努力地做事的时候,才更容易达到我们的目标,并且每次发现不是自己的妈妈时,小蝌蚪都很乐观也很礼貌地告别,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通过名人事迹,强化挫折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多数名人事迹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名人事迹,在丰满名人血肉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挫折教育。如,小学语文经典课文《司马光》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实例,而司马光当时与小学生们的年龄相仿,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一个有水的大缸里,而你身边又没有大人在场,那你会怎么办?”这就引发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有的学生想出了用树枝拉朋友的办法,有的学生则认为可推倒大缸的办法等等。学生们似乎身临其境的积极想办法救出自己的朋友,这在无形之中其实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真实发生这样一件事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学生们积极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强化挫折教育的过程。

(三)通过写作反思,内化挫折教育

写作是放飞心灵的旅程。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更是说真心话的过程,我们可通过作文,让学生反思自我,以此内化挫折教育。在学完《我是最弱小的吗》后,我安排了一节作文课:写出令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要详细地写出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解决的,这件事对我以后的启发是什么。这节作文课的意图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我,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回想经过、反思自我的过程。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

重视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借助情境创设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增强语文课堂活力,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有益于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利用情境优化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过程,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热情,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快速提高。

一、尊重教学目标,提高情境创设实效性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计,并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实践结合在一起。一个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要重于实际教学,只有教学目标正确,才能让教学实践具有教育意义。在课前,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后要达到的成效,结合目标去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此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同于初中、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教学目标也具有特殊性。在小学阶段,除了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关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文学情怀的培养。

比如在讲解《司马光》时,教师要通过讲解这一文章,向学生讲解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机智、勇敢,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思想。本着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借助现场还原的方式去创设语文阅读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教室外,在室外安放一个大水坛,与学生做游戏,并故意将自己的物品扔到水坛中,看看学生的临场反应。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的反应最真实,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不同反应实施教学,让学生回到课堂中反思自己的应激反应,并评价自己。以情境为前提,组织学生阅读司马光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快速发展自己与司马光之间的差距,对号入座,找到自己在司马光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学习完善个人行为,有助于语文阅读教育作用的彰显。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情境创设实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较短,课时有限,教师要在一节课内将阅读内容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都细致地讲解一遍是不尽可能的。特别是在遇到较长文章时,教师要筛选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情境中吸收知识,把握情感。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会让小学生以完成课后阅读问题为目标去阅读内容,在学生找到阅读答案后,再学习几个生词,一节阅读课就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没有吸引力,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加快乐,才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以借助文章对应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为学生的课下活动增加音乐元素,同时为课堂学习创设情境。语文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恰好是同名歌曲的歌词,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去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有利于小学生理解课本内容,也能让小学生更加积极去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书,为自己不会的生字标上汉语拼音,在快乐的音乐情境中解决生字问题,同时,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教师更可以利用动画与图片资源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让阅读内容形象化与生动化。开发一切可以为情境创设所用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高效化。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情境创设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让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显得格外重要。师生互动,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法,也是小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的途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只限于提出与回答问题这一种形式。单一的互动形式不仅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建立,还会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用师生互动去创设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师生产生不同意见时积极讨论,在师生具有同样观点时积极分享,有助于阅读学习情境的形成,更能激发小学生的积极阅读情感。

像在学习《十二次微笑》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转变成为故事讲给学生,并在适当时候留白,让小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述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像在讲到“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时,教师可以利用“你们猜猜发生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与互动。在故事情境中,师生平等互动,开心交流。有的学生说“空姐走向那位乘客,发现他因为没有按时吃药表现得很不舒服”,有的学生说“空姐把水递给那位乘客,他直接将水洒向了空姐”。面对小学生多样化的想法,教师要先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再积极的阅读学习情境中继续讲故事。在讲到“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欣p雨季爱情故事网]留言本”时,让学生想一想留言本上的内容。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发言融入到阅读学习中去,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开放化,更能突显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四、小结

综上所述,构建实效性高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吸引创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用情境创设法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胆创新,让师生互动更自由,让小学生的阅读题解过程更顺畅。只有教学顺利,才能让小学生产生语文阅读学习快速感,促进小学生积极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孟庆霞.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19)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07-02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的心理,也是他们呼唤教育公平的心声。国家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学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也为农村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这些都是教育的宏观公平,作为公平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更需关注教育在微观层面的公平。这可以体现在课前精心的备课中,体现在课堂上的师生平等的对话中,体现在课后师生、学生间的开心交流中。当然,课堂还是师生和学生间活动最主要的交互平台,在教学设计及实践中,我们要牢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让公平的阳光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第一,重塑新关系,发展新能力。过去,在小学生眼里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是对自己评价的权威。但是权威带给学生的只有绝对地服从,只有顶礼膜拜。2011年课程标准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变化不但多了与课文作者的交流,还增加了与教材编者的对话;明确教材、编者和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服务者、引导者;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提出不同见解。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成为“我能学”;变学生自己“单打独斗”为师生、生生、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各学习个体间形成互助、互补、互动、互评的关系,真正使学生从填鸭式教学法中解脱出来。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师生和生生协作,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心智情感得到适度的发展。例如,在教《司马光砸缸》一课时,笔者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课文中的问题。学生中提出的问题如果组内不能回答,就在全班交流,如还不能解决,就让提问题的同学进一步说明提问的缘由,然后向老师请教。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氛围下,学生敢于发言,而潜力生在其他同学踊跃发言的影响下,也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司马光这么小的年纪,能搬起多重的石头,砸坏大水缸?”“司马光如果没有砸破缸,还有其他办法吗?”从潜力生这些大胆却带着自己思考的回答中,笔者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体验新方式,优化课程结构。学习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经成为主流,教师要努力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尝试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去探索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只有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反思、探究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才能够给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和精神风貌。

在新课程中,课程知识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结构化”“封闭式”的课程结构已被“非结构式”“开放式”的有效课程结构取而代之。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都要学,都能学;通过合作学习让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促进各学习要素之间平等交流,从而使教学相长、学教互勉;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或学习小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样就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让每位学生都能爱上学习,从而体现教育的公平。

例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之前笔者了解到,虽然学生身处农村,但是对农民的勤劳和辛苦还没有切身的感受,于是布置了两道预习作业:一是让学生回家后注意观察家长做农活累不累;二是向家长请教关于锄头的用途,从而让学生借助生活体验去读诗、理解诗。我们不可以延迟课堂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拓展课堂的空间,充分挖掘生活语文的素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对此,笔者问了一个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锄禾》的画面?”这时,班上一个不怎么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居然自信地举起了手:“中午,火热的太阳当空照,农民伯伯拿着锄头在给禾苗松土、锄草,他脸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掉进田里。我手捧着一碗白米饭,心里想这一粒粒的米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多么精彩的回答,教师只有通过新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结构才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

第三,创造新机会,让能力欠佳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追求。给能力欠佳的同学创造新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追求,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期望,从某个角度看也是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过去,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眼里只有优秀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问长问短,对顽皮、成绩差的学生则爱理不理……这一做法绝不是均衡教育的目标,更不是2011年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帮助潜力生,让潜力生明确努力的方向,确立新的适宜他们的学习追求。在实践中可以把近视、自控力差的同学调至前排就座,给潜力生更多的鼓励,给经济情况困难的同学以资助和鼓励……这就是教育的公平。

篇5

摘要

从儿童期开始进行民间故事教育,把民间故事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之一,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民间故事是否被他们接受,民间故事自身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决定其是否能融入幼儿园课程。

艺术是感情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多次提到:激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关键词

开展的途径 内容的开发 情感 民间故事

艺术是感情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多次提到:激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一、研究概述

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人是从一个生物人不断走向社会化人的过程,除了拥有动物的本能,还拥有情感、价值观、信仰等,这都是文化的结果。而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将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艺术和习俗文化系统的内容经过科学的组织与编排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教育通过课程对其进行文化教育,是个体学习文化的过程。民间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理也相同。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如民间历史、民间故事、民间风俗等,以地方课程的形式或课程资源的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学习或在课程中融入,从而培养儿童积极、良好的民族心态和民族归属意识,形成对自己民间文化的认同,激发儿童对民间文化的热爱情感。

民间文化由民间游戏、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组成,而民间文学又包括民间故事、民谣等,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如语言方面的、科学方面的、艺术方面的等等,基本上都是单一的研究,但通过幼儿园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还很少。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课题研究,不但能促进幼儿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发展,能使自己获取更多的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准确的把握民间故事作品丰富的内涵,提高本身对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我们向幼儿介绍的民间故事能符合他们的兴趣,而且大多数故事中的人物是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他们的成长故事及成功经验,能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提供多角度的帮助,给他们启迪,让他们从故事中汲取经验,这对培育儿童基本人格和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艺术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开展“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的课题,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研究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儿童的理想发展离不开教育,适宜、有效的民间故事对儿童有着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促进儿童民族意识的形成、促进语言的发展、促进社会性地发展、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等等。因此把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起来,使其融入到课程之中,从而让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趣味性的和综合性的过程。

三、研究方法

我以幼儿多元发展为中心,把研究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科学性、地域特色性,便于操作的特点,使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细心观察、耐心分析、及时反思,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

1.行动研究法。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对每周的研究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结合在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和发展水平,结合目标和内容的适宜性、教育策略方法的有效性等,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和课题组成员研讨。2.行为观察法。

在幼儿学习、游戏的自然状态下,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中最真实、最典型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从中获得幼儿的发展信息,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反思、调整教育措施。

3.体验提高法。

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园内课余教学、游戏教育活动途径是幼儿园实施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的体现,只有找到与现代教育方法、手段的结合点,拓宽教育途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才能使幼儿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成功。

四、研究过程

(一) 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活动开展的途径

在进行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学活动时我们根据民间故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或小组的学习活动。一般分为两个层次:

1.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学以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注重的是各教学活动之间横向的联系与拓展,注重故事的社会文化价值,注重各教学活动之间领域的整合和渗透。

它适合在某一个年龄段、某一个时间段内组织开展。如大班进行主题教学活动《司马光砸缸》时,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唱一唱“我心中的司马光”之音乐活动,寓故事于思想教育之中,使孩子们懂得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演一演“勇敢的司马光”之角色表演活动,通过掌握歌词内容和音乐结构,尝试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游戏情境,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感受游戏的趣味性。画一画“乐于助人的司马光”之绘画活动,主要涉及单幅画,如果孩子掌握的情况较好,那可再进一步要求,进行连环画,最后绘画展示。幼儿通过绘画,更进一步地理解故事情节。

2.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学单个活动是以某一个民间故事为活动内容开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活动。在儿童民间故事教学活动中,许多单个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其范围往往不仅涉及幼儿园教育的语言领域,而且涉及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其他领域。如由民间故事《龟兔赛跑》生成的音乐游戏中,引导幼儿能完整地理解作品含义。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尝试用体会角色的情绪,学唱京歌,并用丰富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表达和表现,既理解了故事内容和寓意又感受到表演所带来的乐趣,一举两得。

(二)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内容的开发

1.内容的整合,具备实践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内容。

5~6 岁幼儿的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有不断提高。因此,在小、中、大班开展民间故事与剪纸、泥工、蜡染手工系列教学相结合的活动,让民间故事教育与这些课程联系起来,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可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提高创造意识、动手能力。如由《年的故事》展开的的手工活动《剪窗花》《做灯笼》《包饺子》等,幼儿尝试用折剪、组合累加、团、压、捏、粘等方法创作手工作品,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体验过新年的热闹、喜庆气氛。通过内容的结合也让幼儿知道剪纸、包饺子、做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有关过年的风俗习惯。

2.内容的整合,融入经典的、有代表性地教育内容。

中国神话《大闹天宫》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中,尤其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孩子们心中英雄。而京剧又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如果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既让孩子们深刻了解故事情节,又知道了京剧的唱腔、服饰、脸谱、动作等与都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息息相关,还萌发孩子对京剧的兴趣,关注京剧艺术。

3.内容的整合,结合本地区的民间故事教育内容。

《马驮沙的传说》是一个关于靖江由来的地方风物传说,从文学的角度看:尽管它是靖江特色的口头文学,但深入挖掘,会发现: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思想性和审美功能;中间有一个超自然的形象———宝马,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其主人公的行为,亦可作为幼儿道德提升的一个内容。此活动内容纳入乡土文化园本课程之内,有它独特的意义。为了能够达到弘扬靖江民间文化的作用,我们开展“我是故事大王”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要求幼儿用普通话讲述、口齿伶俐,能根据故事角色的需要进行声音的调整,创造性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做到声情并茂。通过这个活动吸引更多的孩子了解民间故事,增进孩子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促进民间故事的传承,进一步有效地弘扬家乡优秀的民间文化。

4.内容的整合,紧密联系幼儿生活世界的教育内容。

在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对幼儿来说印象较深刻的节日有“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因为好吃、好玩是他们的年龄特点,那我们就投其所好开展活动。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故事《中秋节的由来》为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气氛。开展的活动有: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泥工《做月饼》、剪纸《大家来赏月》、情景表演《嫦娥奔月》。

(三)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组织实施

1.专门性活动。

在各年龄段的教育教学计划中,以主题的形式设计组织一些集体的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与幼儿的发现、探索的体验相结合;计划的学习情境和变化的学习情境相结合;园内的学习活动和园外的学习活动相结合。

2.渗透性活动。

将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晨间入园时,播放一些民间音乐,如《杨柳青》《拔根芦柴花》等;区域活动时,投放一些民间艺术创意活动的材料,如剪纸材料、编草绳材料、陶泥、蜡染材料等;餐后,带幼儿欣赏好听的民间故事,如《神笔马良》《龟兔赛跑》《愚公移山》等等。把它们与幼儿的一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了情景化、生活化。

3.节庆活动。

这里所指的节庆活动是一些中国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可以开展:做汤圆、欣赏花灯;端午节以开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进行相关活动;中秋节由节日的由来开展:自己设计月饼、做月饼;以春节所生成的活动有:剪窗花、做灯笼、包饺子等等。我们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的庆祝活动,全园庆祝、亲子庆祝、向社区开放庆祝,让幼儿在节日气氛的烘托中,亲身感受到民间艺术的乐趣。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情景的真实性。

在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活动时,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避免那种观光式的活动。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中帮助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生动的问题情景。

2.研究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研究的内容应具备艺术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其内容值得我们去认识、学习、研究。把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把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放到课堂中、游戏中、生活中,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意义。

3.关注幼儿的自主性。

老师要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为他们创设良好地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给每个幼儿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4.重视老师的引导性。老师具有理性和强大力量的影响源,教师自身的支持、合作、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把握好契机,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积极为孩子们的学习“牵线搭桥”,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

六、研究成效和体会

我们带领幼儿从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去感受民间故事与艺术整合的教育活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孩子们在我们为之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主动地去发现民间故事与艺术整合在一起的内在美。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活动开展,初步研究成效是:1.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故事的风格、特点,还通过寓教于乐的艺术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幼儿对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2.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研究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善、美;通过活动还使幼儿进一步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互相谦让、互帮互助、关心他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有效的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研究活动的开展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幼儿,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幼儿乐意学、好学。如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音乐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积极主动的创作过程中左右手灵活、身体协调的配合,有效促进了大脑左右半球的交替循环运用,使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通过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育,我们老师积累了初步的相关研究经验,也对次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周围环境生活中的民间故事与艺术活动的敏感性明显提高;在幼儿阶段开展民间故事与艺术的整合教育,使民间故事与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能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开展。

虽然,我对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还不是很细致、完善、,但我们将继续研究下去,使研究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不是纯粹的加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而是要将它与课程内容融合起来,成为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玉兰主编,《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守华著,《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春燕著,《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 周兢主编,《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丁兴国主编,《马洲印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6] 南京梅花山庄幼儿园科研室,《儿童民间艺术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学前教育研究,2004

[7]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有效融合

有效的历史教学是指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能够获取大量的知识而教师又无须投入过量的精力。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曾经发生的事情,增长见识,丰富精神世界。历史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教师与学生角度分析历史教学教学主要目标

1.着手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堂有效的历史课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本,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开发教学资源。课堂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学生还要学会自己建构知识,将新学的内容与过去的知识进行融合。教师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充当帮助者和引导者。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既要带动课堂的整体氛围,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是实现有效历史教学的前提。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改进:

(1)积极反思

反思可以更快速地促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长。只有不断地反思,教师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得以改正。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虚心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地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还可以多参加一些课程活动,让他人给自己提出意见,指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教师自身的知识基础相对于高中和大学教师会更薄弱一些,教师可以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写作,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要使历史教学有效,需要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使学生能够更为快速地接受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课时,首先可以播放音乐《明月几时有》,以这首歌来提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你知道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司马光写了一本什么样的书?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代化教育和历史教学有效融合的对策

1.应用影视剧设计虚拟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历史

近几年,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加,各种历史题材影视剧逐渐变成历史教育的一种资源。尤其文献的纪录片可以真实生动地反映某一段历史,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同时,部分与历史比较接近的影视剧,也可以用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例如:在进行“”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林则徐》这部电影,电影中的家破人亡、官兵吸鸦片上瘾、政府的白银外流等镜头,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悲愤之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真实呈现时期的国民情况,而且能够让学生全面认识到鸦片危害性,让学生在认识历史的同时接受防毒反毒教育。此外,历史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历史与应用历史,历史上很多故事、人物值得当代青少年去学习,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题材影视剧这类资料,创造生动逼真的环境,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

2.发掘现代教学优势,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发掘现代教学优势,不断进行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有效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自我反思需要教师认识到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史料的适用性、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来反思自己。

例如,对的原因进行总结时,学生普遍能够归纳出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引起英国不满,能够发现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及军事指挥失当也是失败的原因。教师若要求学生去归纳根本原因,学生将很难回答出根本原因是由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这段历史比较契合的影视资料,使历史再现,让学生对历史有一定了解以后,再鼓励学生做出相应的总结,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对历史教学进行升华

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过去历史事件真实地反映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与内化。

(1)对教学方式进行升华

历史教师教学能力高低,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一些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不需要什么技巧和方法。但事实上,越是记忆学科,越需要教师重视教学的方法。在教学技术不够先进的过去,教师主要通过外科读物、挂图与实物等工具进行教学,在新时代,则需要不断应用各种新型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升华,提高教学质量。

(2)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升华

在历史课堂中应用现代化的技g,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历史有着文科特性,大多数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记忆,就算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也需要深刻记忆,才可以完成考试的题目。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借助投影仪与计算机等新技术,对教学情景进行设计,通过声音与图像等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这一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课件将古希腊的地图展示给学生,然后展示《情定爱琴海》的电视剧剧照,让学生充分了解希腊美景。同时,教师还要展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战乱短片与地形图,这样可以把中国典型农耕文明与希腊典型海洋文明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充分了解希腊历史。通过以上教育方式,可以把原本单调与枯燥历史教学课堂,变得生动与灵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在分析课本的基础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各种现代化技术,使学生对课本有透彻的理解,把握重难点。教师用新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有效问题 高效课堂 学案

所谓“有效问题”,就是在学案中设计的便于学生自学的、具有针对性、梯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的问题。“有效问题”在自学质疑环节的使用,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有效问题”可以引领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信心。

学生能否轻松地完成学习内容,在于教师对学生学情是否很好地把握,在于教师能否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梯度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问题”。因此,了解学情很重要。学情指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兴趣倾向、认知需求,以及有关的生物知识结构。学生存在差异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学生的“学情”是其自身知识系统中极宝贵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新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一切新的学习都建立在以前的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设计“有效问题”之前,要先研究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知识基础、兴趣特点、思维水平等方面,广泛了解学生的“学情”,并以此进行加工与提炼,创设符合实情的“有效问题”。

二、“有效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有情境性、有趣味性的“有效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复杂、多元的,知识的获得受到相应的问题情境的限制,知识与知识产生及应用是整合的,不应单纯地将知识理解为书本知识,学习和教学应具有社会性。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情境不能被主观地切割或隔离,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性、有趣味性的“有效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整个学习资源与环境进行全面的反思。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比较困难。此外,由于问题的陈述方式或所给的图示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应更多地设计情境性、趣味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将知识点融入情境中,设计出一些情境性、兴趣性的问题。

三、“有效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有目标地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中的“有效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科学地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学目标,决定着整个“有效问题”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自学质疑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问题”时:一要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各项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有效问题”设计重点,使学生在自学质疑中集中力量学习重点,从而提高自学质疑效率;三要分层化,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教师必须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有效问题”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有效问题”可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好学案中的“有效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有效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教师讲清楚不如学生想清楚。知识是错综复杂、各不相同的,但就其思维形式而言,知识具有共同的规律,各种知识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联系起来的。因此,在学案“有效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从逻辑结构上提出问题,常常可使学生的思考深入下去,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理解。避免某些问题,特别是概念性问题的提出过于死板,墨守成规。

2.“有效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反方向发展,从问题的反面深入地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

3.“有效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一大特点就是“变通性”。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设计问题时,要求学生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中找到不足,总结经验,促使自己全面考虑问题。教师要立足一点,设计变式问题,全面展开。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联系起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变式比较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这是刺激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方法。

总之,巧在学案中设计“有效问题”,可强化学生自学质疑的效果。但这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长期训练逐步形成。但只要持之以恒,就必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北京未来新世纪科学发展中心主编.《教师如何构建教学模式》.远方出版社,2008.4.

[2]北京未来新世纪科学发展中心主编.《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远方出版社,2008.4.

篇8

小学语文科目的课程内容基本分为精读课文与阅读课文两部分。课程主要是以满足未来公民的小学语言和文字基础水平,为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相应和必要的准备。选修课程的内容一般只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未来自我方向的发展,为获得较高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小学语文的内容范围涵盖了小学语文导语、课例、文言园地等文化和语言内容。科目课程包括自然景观、阅读与观察、古今中外童话故事、动物世界奇观、世界及中国文化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经历、国家科研成果等。文化内容也是整个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课程学习不单独篇幅设置,而是浸透于每个单元及每篇文章的学习中,大力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学生自我发现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主要以创新教育为主,结合语文基础课程内容学习,充分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从而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并体现教学效力。创新教育大致分为四点:更新观念,角色变化;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挖掘素材,激励创新;组织活动,提高能力。

1、更新观念,角色变换。创新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从课型设置,课堂组织,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角度着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并与非智力因素相协调配合发展。针对语文教材的文章特点,内容范围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主动探求语文知识,并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教育的角色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调整并变化角色,重新确立目标。既要变“一言课堂”为“群言课堂”。即传统的教师一人独角戏,教与学分离,填鸭式灌输转变为启发式,诱发式教学方法,变单项传输为双向或者互换交流,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及时并保持课堂气氛活跃。又要变“传授知识”为“生产知识”,教育教学在基本课程内容学习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2、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意识。融洽、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教育教学策略不仅是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是教学生如何主动去自我获取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思多虑多问多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3、挖掘素材,激励创新。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思维、德育、美育等创新因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凭借课文,紧扣语文,挖掘创新因素。譬如教学课文《司马光砸缸》,教育教学不仅要挖掘创新因素,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特殊时间救人的关键不仅要有勇气和胆量而且要有谋略,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从而引发到培养学生灵活思考,创新实践。

篇9

多媒体以自身特有的优势创新了传统教学手段,它整合了文、图、声、画、影等现代因素,有效地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让语文阅读课变得多姿多彩起来。由于其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征,多媒体让学生爱上了一直认为是枯燥无味的阅读课。但多媒体也要合理、适时利用,不能将传统教学方法完全摈弃,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尺度。

1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的整合运用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中存有诸多不足,比如课堂没有新意,满堂灌、教学手法单一,学生兴趣不大,等等。一支粉笔一张嘴,原本枯燥的阅读课堂更加让人昏昏欲睡。同时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课文所述有时会不甚了解、难以理解,或并不精于观察,只单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从内心达到透彻。同时阅读中的语言文字都比较抽象,而儿童的思维特点为形象思维,由此对他的理解程度造成障碍,这样的情况下对阅读教学无疑也是一个不小的限制。

多媒体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辅助教学作用的发挥,其实就是在现代化手段的革新下,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声音、图文、动画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呈现阅读知识,同时依附他们的形象思维来突破时空的局限性,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因素,丰富了课堂形式,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观察、思维能力等。

2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辅助作用的发挥

2.1 课文阅读生动再现,学生兴趣成功激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课文是描述情境的,并含有较深的意境,虽伴有插图与靓丽的图画,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难以深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力量,将课文内容的重点、意图、分析等整合成为一个形象生动的课件,将重点、难点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进行突破。学生的形象思维需求得以满足,阅读能力得以提升,语文兴趣得以激发,一举三得。

在古诗《池上》的学习中,笔者根据诗文内容进行多媒体展示,首先放映了美丽的荷塘景象,舒缓的轻音乐伴随其中,让学生放松身心;然后出现一个顽童偷采莲花的图文,这时轻音乐变成了有感情的诗文朗诵;最后是“浮萍一道开”的美图,学生在欣赏中迅速理解了诗文意思,大大提升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然后笔者适时对课文重难点进行点拨,学生学习趣味空前浓厚。在讲解完的时候,有个学生配以动作,将《池上》唱了出来,在表演中充分诠释了小孩的贪玩与天真,同时也演绎了对“不解藏踪迹”的理解。整个课堂被多媒体与学生入化的表演激发到,有效实现了读、酌、议、演的最佳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2 事物变化过程再现,缩短时间空间距离

语文阅读课文中有很多是需要教授并体现某一事物变化过程的,只单靠口授讲解是不能达到学生的透彻理解的。但电教媒体本身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手法,可利用它来对某一事物进行形象具体的再现,让学生在图文声乐当中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可能都一一去实际接触,有许多不易见到的事物不能说就不去了解和学习了,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实现获得知识的有效。

如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神奇的克隆》中,提到许多植物克隆的方法,如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这些就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演,然后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将克隆的大概过程做一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概念。还有《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形态及它所表达的意义,即“文字”,学生在这种无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课堂上,很容易地就了解了事物变化的基本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开阔了视野。

2.3 直观形象中丰富语感,理解运用中拓展思维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各种文字语言篇章的学习,达到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文学思维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很重要,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到理解运用中思维的拓展,是教育界人士正在努力研究的问题。笔者就经验阐述对本环节的理解。

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一文,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了几个很重要的动词——“涌”“奔”“跨”“追赶”,如果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阅读课文,理解这些词的含义与意境,很难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理解透彻,突出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同时小学生生活与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也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如果此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动画演示之后,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会通过逼真的影响资料,透彻而深刻地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

2.4 探索发现中提升能力,步步设疑中深化主题

新课改提出语文课堂应是探究式课堂、小组合作式课堂,这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来达到更深化的效果。教师可将一些阅读材料制作成动画形式,引入情境后,教师可以先设疑,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动画情节自我设疑,再通过小组自主讨论解疑。对于不同答案的提出,教师都应予以鼓励,适当引导,保持其学习积极性与探索精神。最后对照课文品词析句回答问题,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在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自主探索发现、步步设疑解疑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得以提升,同时对课文中重难点轻易就可突破。

如《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形声兼美的动画犹如一枚石子,在学生的思路中激起圈圈涟漪,缸内小朋友的命运紧紧牵动着他们的心。看完之后,教师首先设疑:“那个孩子是怎么掉到缸里的?”“司马光的动作是什么?您能模仿一下吗?”等等。然后鼓励学生设疑,学生在精彩动画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并主动解疑,课堂效率有了质的保证。

比如,在教授《小竹排在画中游》时,因为面对的都是小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并不丰富,仅仅靠教师通过文字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小竹排在水中游荡的情景是很困难的。所以,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心特点,在课堂中用2分钟的时间播放小竹排在水中漂游的画面,学生通过画面再读文字,其所达到的效果是不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所无法相比的。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较直观地展现了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起来也就不太困难,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增强。

3 小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使用,它对传统语文教学产生巨大冲击,以其特有的优势成功地辅助、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这种结合还需不断研究完善,保证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不但可以节省很多的教学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特别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让课堂蓬荜生辉,给语文课堂教学发挥画龙点睛之效,调动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了语文阅读教学,使课堂变得和谐、愉悦。

参考文献

[1]张雷,郭霞.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体会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7).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逆向思维;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69-02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比较突出的课程,只单纯使用固有的教学方法与思维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为了提升教学效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的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大多数教师通常会采用顺向思维的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去推断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但现代教育理论普遍认为逆向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迎接创新思维的好方法,把逆向思维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改变常规的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该文将介绍两种逆向思维形式及其逆向思维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1 逆向思维概述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按功能分为三种类型: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反转型逆向思维法和缺点型逆向思维法。在此主要论述与教育应用比较密切的两种主要逆向型思维方式即反转型逆向思维与转换型逆向思维。

从事物的相反面去进行思索研究便是常说的反转型逆向思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结构及其功能是我们常用来进行反向思维的三个方面。反转型逆向思维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即可逆性与反向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不断尝试利用逆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反转型逆向思维的可逆性特性需思考事物是可以从反面考虑的,可以从反面考虑的事物也就具备了可逆性的特征。反转型逆向思维的反向性又是指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寻求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就从事物的相反面进行考虑,反向性解决问题方向明确,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创新思维,取得较大收获。

转换型逆向思维需要思索着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放开思维,不拘泥于单一且常规的教学方式,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方式足够便捷且更加有效,能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转换型逆向思维不拘泥于平常的常规方式,转换型逆向思维在生活中应用面也相当广泛,教学中利用转换型逆向思维,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开辟新途径。[2]如在我们常见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换一种思维形式,便能将问题很好的解决。如经典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能突破正常思维,将缸砸碎,救出了落水儿童,转换型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转换型逆向思维具有变通性与转换性的思维特点,这些特点在实际案例中应用都较广。

2 两种主要逆向思维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1 反转型逆向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是从事物的相反面去进行思索研究便是常说的反转型逆向思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结构及其功能是我们常用来进行反向思维的三个方面。反转型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且该思维方式涵盖内容丰富,既有功能性逆向思维、因果性逆向思维,还有结构性逆向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中,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反转型逆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整合教学活动时,需要综合运用逆转思维方式、逆转学习方式以及逆转教学方式。在教学体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思维方式是一个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利用逆向思维去发散思考、创新思维。

当教师反向思考时,要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软件等,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思考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想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对知识的感悟程度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之中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创作激情得到激发。最后,在学习方式上,教师也需利用反转型逆向思维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断学习新知、反思自身的缺陷。

2.2 转换型逆向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转换型逆向思维需要思索着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放开思维,不拘泥于单一且常规的教学方式,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了更好的将转换型逆向思维方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必须要转换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师需不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扩充自己的思维空间,教师需不断在自己的脑中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理性认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去解决现实中面临的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用整体思维统一考虑,由单一思维向整体、完善的思维去思考。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过程,教师需要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能够对一些信息进行选择、判断以及重组。例如,很多教师认为学习就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教师留大量的课后作业给学生,这是一种常见思维,但是规避正常思维,教师需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留下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不断增强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与灵活的思维方式去领悟知识、去感受知识。

教育大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教师不应单纯的将教育当成是传播知识的方式,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去发现、探索、不断养成新的求知欲望。

3 教学案例分析

3.1 反转型逆向思维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案例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反转型逆向思维教学,最普遍的形式为反转教学顺序,先予以展示关键点。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御,本课程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防火墙的作用,学会计算机的加密以及解密的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反转型逆向思维教学,反转教学顺序,让学生首先去明白计算机病毒侵入电脑后对电脑的危害,利用图片多视频展示,让学生从总体处把握,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重视度及其对病毒的防范意识,接着教师再去讲解其它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再如,学生在学习网页制作课程沓,教师遵从反转型逆向思维的思想,首先在课前将已经制作好的网页添加超链接,先给学生展示制作好的内容,让学生对网页制作增添兴趣与充满好奇心,这样会提高整个课堂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率,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水平获得提升。

3.2 转换型逆向思维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分析

利用转换型逆向思维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不少,例如在进行域名的管理及了解重要管理机构的相关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转换位置,让学生成为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成为学习的中心,具体可以让学生直接自行申请一些域名,并且掌握域名申请以及使用办法。再如,在教师进行硬件介绍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介绍形式,改变介绍次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对硬件的功效及作用有个全面的了解。又如,在进行网站设计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本来这段内容的知识体系是独立、分散的,但如果能让学生从版面设计、风格感受、栏目设置等方面构筑一个整体的知识领域,学生便能较快的接受新知识。在此,教师利用转换型逆向思维的思想,使学生对整体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3 逆向思维教学应用的小结与思考

本文从逆向思维的两种形式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反转型逆向思维与转换型逆向思维两种思维模式,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例举和分析。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上,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让整个教学效果更加丰富有效。教师注重反转型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增加教学的灵活生动性,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利用反转型逆向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与兴趣。对于反转性思维,教师带领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不断转换思维方式,解决常见问题,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便能最后促成学生思维形式的转变,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

最后,教师可结合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去全面的思考问题,以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文种.浅谈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实施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2009(5):17.